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国公(兵俑)-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抛开心中这些繁杂的事情,张凡再次开口对张居正问道:“现在事情怎么样了?”

    张居正心中自然是明白张凡所指何事。并没有举手,而是抬头向着葛守礼那边点了点,说道:“我也没有过去听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不过看样子,葛大人确实是对那些人说了。只不过那些人到底同不同意,我这一时半会的也说不准。”

    随着张居正的目光,张凡也是向着葛守礼那边看过去。他现,跟葛守礼说话的那些人,有的是紧皱眉头,有的则是一副深思的模样。但是不管怎么样,总之没有一个是面露笑容的。显然,不论葛守礼到底对他们说了什么,总之也不会是什么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

    不过说起来,实际上张居正所要面临的阻碍,并不仅仅是那些贪官污吏。实际上,那些平日当中作风不检点的人,对于张居正所提出的《考成法》自然是会反对的。但是说到底,这些人也全都是有些想法的,也是有做过什么的,总之说到底,反对是绝对会有的,但是声音也未必会变得很大。毕竟这《考成法》就是为了杜绝这种贪渎维护之风,如果这个时候有哪个站出来说不同意的话,先让人想到的是,他是绝对有问题的。要是没有问题,自然是不会反对这种正对贪官,而又能利国利民的提议的。

    所以说,这些人当中,真正能够站在朝上开口反对的人,那绝对是极少数的。更多的人,也只不过是私下里议论一番,提提自己的看法。而且,对象估计也是和他一般的一丘之貉,只不过是几个人凑起来牢骚。真正想要靠着这些人来颠覆张居正的这个提案,实在是有些困难。

    但是,这并不代表张居正的《考成法》就会顺利,还是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而这些人却是与那些贪官污吏不同了,他们大都是些当真是清正廉洁的官员。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好笑,既然张居正所舀出的是一个好的提案,而且是专门针对朝中那些贪污之风的有效措施,可是站出来反对的人却也是那些当真是清正廉洁、一生为国为民、不偏不倚的官员,这听起来当真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而且这也不是什么会让人想不通的理由。道理很简单,那些当真是清正廉洁的官员,实际上大都是古板的很。真正能做到像是葛守礼那样,为人正直至于还开明的很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这种都是固执的很,正是因为这种固执,才能然他们好不迟疑地维持着心中的那种初衷,将自己的为官之道始终贯彻下来。但是固执的同时,却也是让他们有了一些改变,变得古板,不知变通起来。

    在这些人的眼里,有的东西是不能够改变的,甚至于他们平常的生活模式都不能够轻易改变。并且,这种轻易并不是有弹性的,而是绝对的。哪怕是平常出了什么意外,到了不改变不行的时候,他们还是如此,并且会变得十分暴躁,即便是不通,还硬是要往那条不通的路上走。听起来,这实在是太过无法让人理解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这种固执,有其在朝政上最为显眼。特别是对于朝廷里的律法,规矩之类的这些祖上留下来的东西,那对这些人来说简直就是禁忌,管他是谁,也绝对是不能动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成祖朱棣靖难成功,赶下了朱允炆,自己接蘀了侄儿的皇位,登基大宝。那时候,明朝的京师还在应天府。登上皇位的朱棣,对于那些原来朝廷的大臣,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留的留。但是,绝大部分的官员,还是换成了他原先做燕王时候的那一套班子。

    不过,即便这些大臣都是追随他多年的心腹老臣,但是当朱棣打算迁都顺天府的时候,也是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当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让他驻守应天,就是看上了朱棣的武功,让他驻守应天也是为了让他抵御北方的那些元蒙残党的进攻。而朱棣显然是做的不错,并且也正是因为这些,让他变得矫勇善战,才能最终靖难成功,登上皇位。

    因此,朱棣当然是明白,这顺天府的重要性。要是他就在南京的话,将来鞑子一旦大举进攻,不说快马飞报军情的时间会慢上很多。即便是他在知道了之后,力排众议,主动下旨军队集结出动,那也是要耗费时间的。

    倘若他就坐镇在顺天,军情一到,他马上就能够知晓。然后下旨集结军队。那样的话,可能从事到明君迎敌,恐怕一天的时间都用不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当他宣布了准备迁都的打算之后,大殿之上还是跪满了大臣,吵着嚷着不让朱棣迁都,理由就是这祖宗的基业碰不得。甚至还有已经迂腐到了极致的大臣,摘下乌纱伸着脖子让朱棣砍了,就为了让他不要迁都。

    朱棣虽然生气,但是面对这么多人他也是没有办法,就反问他们倘若鞑子来了该怎么办。

    结果居然有人说,让他在封一位王爷,率兵镇守顺天。这句话,气的朱棣是浑身抖,最后竟然是笑了出来。再找个王爷率兵镇守顺天?这简直是开玩笑。想想看他朱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难道还想要再来一次靖难不成?

    朱棣虽然嗜杀,但是他终究是没有杀掉这个口出馊主意的大臣,因为他也明白,这些人都是读书读坏了脑子,根本就分不清楚情况了。

    而如今的情况,跟那时候又有什么不同呢?虽然那时是迁都,这时是要改朝廷的律法。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同的,全都是大事。

    可想而知,即便张居正所提出来的这《考成法》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它要改的可是朝廷的律法,是祖制。而祖制这东西,在这些大臣心目中是绝对不能动的东西。所以说,张居正将来将要遇到的阻力,可以说是可想而知的。

    这也正是他非常需要找葛守礼出面帮他游说的原因了。一来,葛守礼资格够老,而且在朝廷中是三朝元老,名望朝野上下皆是知道的。由他出面,就算是那些古板到了极点的人,也不得不给他三分薄面,最起码不会刚听到这个话题就要否定,而是会想一想在说话。

    二来,就是葛守礼虽然老成持重,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读变通的人。他虽然也是敬畏先祖,但是并不代表着,他对先祖的所有一切全都是无条件的认同的。新的东西,不管是对或者不多,葛守礼在没有经过三四之前,那是绝对不会妄下定论的。

    在《考成法》这件事情上面,自从张居正的提议在朝廷中传出来之后,葛守礼就已经开始思索了。为此,他曾经还特意找来张凡问了问具体的情况,包括张居正的打算,以及《考成法》当中的具体都有些什么。

    经过葛守礼的这一番思索,更是显出其人格魅力的所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张居正污蔑葛守礼之后的事情了。但是葛守礼永远都能够冷静对待,从来是对事不对人的。即便张居正曾经对他不利,但是他没有将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三四之后的他现,张居正的《考成法》的的确确是大大的有利于朝廷的。

    对此,他就曾经在张凡面前言明,他是赞成这件事情的。而对于葛守礼的这种气度,张凡也是敬佩不已。

    张凡也曾经自己考虑过,倘若自己遇到了同葛守礼这样相同的情况,他会怎么做。他现,自己或许也会如同葛守礼这般,对事不对人,不计前嫌,面对好的事情也是会大家支持。但是张凡的心中并不肯定,仅仅只是或许而已。他毕竟是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又会怎么样。

    所以,对于葛守礼的这种肯定,张凡当真是佩服无比的。

    现在,张居正也是明白。即便是自己如今的权势巨大,这《考成法》凭着他和李太后如今的关系,即便是不在意这些事情,硬是要朱翊钧颁旨执行《考成法》也是可以的。只要是有皇帝的旨意下来,朝中的人即便是再反对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圣旨是必须要执行的。

    然而,他也明白,倘若当真是那样的话,其中所会遇到的阻力究竟有多大。若是没有经过朝中的商量,就贸然让朱翊钧颁这道圣旨的话,那些大臣会觉得张居正想要将整个朝廷都囊括在自己的掌中。等到那个时候,这些人绝对是会一起站出来出言声讨张居正的。

    张居正虽然不怕这些,但是也绝对会烦恼。而且到时候,有那么多的大臣一起站出来说话,而且又是朝中的清官,别说朱翊钧如今年幼,就算是换成了谁,也会觉得头痛的。

    如今,让葛守礼游说他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将来不要遇到太大的阻力。!

 第六百一十一章所谓勇气

    “瞧这模样,看来葛大人当真是已经开始帮着老师游说那些人了。  ”张凡一边看着葛守礼那边的情况,一边对身后的张居正说道,“就是不知道,葛大人出马,那些人能不能听他一句,不让他们说同意,最起码也是不要反对才是。”

    “到时候会怎么样,你就算是问我,我现在也不知道。”张居正倒也是实话实说,“不过,反正现在看起来,希望倒是不小。”

    “真的吗?”这句话就连张凡自己都没弄清楚,到底是自己说出来了,还是只在心里面默念了一番。目光再次看向那边,似乎葛守礼身边的人也是感觉到了,有几人也是回过头来看向张凡这边。

    倒也没有什么不友好的表情,只不过,他们的眼神中却是带着怀疑的模样。张凡也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最起码,也不像是坏事。

    不过,接下来,张凡倒是现了一些很不同寻常的东西。他看到,那些人的目光虽然是看向这边,不过一开始,那绝对是盯着自己身后的张居正的。那怀疑的目光,也是冲着张居正而去的。只不过他们到底是在怀疑什么?是在怀疑张居正本人,还是说在怀疑张居正所提出的《考成法》。不过张凡并没有打算思索这些东西,老实说,他们到底在考虑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也都没有露出嫌恶的模样,那就足够了。

    而接下来,这些人的目光离开了张居正。虽然张凡距离他们很远,但是他也看得很是清楚,那些人的目光的的确确是离开了张居正。只不过离开了张居正的目光,也还是一直盯着这边。

    而这边,就只有张居正和张凡两个人。如果这些人不是在看张居正,那就一定是在看张凡了。虽然知道,这些人既然连看张居正都用了那么中正的目光,那么看自己就更是不会带着什么别的意思了。但是,看到自己被这么多人看着,换了谁也会心里觉得不舒服。

    不过,就算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张凡倒是也没有回避他们的目光,毕竟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需要回避的。

    但是,渐渐的,张凡现,他们看着自己的目光生了改变。不,不应该说是改变,是自从他们看向自己的时候,目光就透露出了一种情绪。只不过之前,张凡因为心里不舒服,所以才没有注意到。如今镇定下来了,自然也就是看出来了。

    那十余道目光中,包含着很多东西,不过大都可以归纳为可惜,或者是怜悯。这不禁是让张凡觉得有些纳闷了。可惜什么?怜悯什么?自己有什么好可惜的?自己又有什么好怜悯的?

    可惜自己出身不错,连中三元的状元出身,却是要干着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么一个让百官们讨厌的角色吗?不像是,毕竟如今,他也算是熬出了头,朝廷的侯爷,又是当朝的一品太傅,而且还如此年轻。要说这样都需要可惜的话,恐怕这满朝上下全都是要失意到死的人了。

    怜悯?自己又有什么可以被怜悯的?而且特别是怜悯这个词语,让张凡是怎么想都没有想明白。如今的自己,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而且也不失本性,没有被眼前的华丽迷惑了方向。而且他又是如此地得到皇帝朱翊钧的信任与肯定,这在朝中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不是心中一团浆糊的“瞎子”,全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一点。虽然说如今的朱翊钧因为年幼,还不能够临朝亲政,权力都掌握在李太后的手中。甚至于,朱翊钧的这个皇帝,却是还要惧怕身边的一个做奴婢的太监冯宝,是在可谓是有些太窝囊了。但是谁都知道,朱翊钧不是个没本事的人,特别是有了张凡的教导之后,更是不同凡响。

    将来有一天,朱翊钧必然会真正地将皇权是完完全全地握在手中。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就连如今执掌大权的李太后都是毫不怀疑地深信这一点。当然,张居正也不例外,所以这一年当中,张居正要求重开经筵,又是对朱翊钧的诸多要求,简直可以说是苛刻了。这正是因为张居正明白朱翊钧以后必然会亲政的道理,所以现在的张居正这么做,就是想要让朱翊钧养出一种“习惯”,对自己惧怕的“习惯”。如此一来,就算是以后朱翊钧临朝亲政了,也会习惯性地对张居正惧怕三分。那样一来,他张居正想要行事,有个这么听自己话的皇帝在身边,那可就相当地方便了。

    当然了,就算是张居正包藏着如此的心机,就算是知道的人都觉得张居正将来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但是,最起码的一点,张居正自己明白,朱翊钧将来总是会有独掌大权的,他从来都没有否定过这一点。

    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整个朝廷都已经是认同了这样一件事情的前提下,似乎总是有一个人不信邪。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冯宝。他冯宝如今是如此行事,根本就不把朱翊钧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行事乖张至于,对于朱翊钧更是毫不客气。虽然他们也毕竟是皇帝和太监的关系,不可能动手动脚,但是冯宝动不动就会去找李太后告上朱翊钧一状。

    对此,朱翊钧是毫无办法。现在的朱翊钧对于冯宝,怨恨是少,但是恐惧为多。可是将来,等到朱翊钧独揽大权的时候,等他明白自己再也不用去惧怕任何人的时候。即便是那个时候的冯宝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偃旗息鼓起来也是没有用的。他不可能永远都不见朱翊钧,就算能成,朱翊钧也不可能永远都想不起来这个曾经如此欺辱过他的大胆太监。

    只要朱翊钧一想起来他,心中所有的恐惧和怨恨,绝对是会翻倍地烧着他的心,让他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而所谓的吐,也就是抱负了。一个皇帝对于一个太监的抱负,可想而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朝中的所有人都明白,有些更是跟冯宝有着很大的仇怨,并且也是被冯宝对付过的人,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这些人如今都已经是被贬官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了,继续做官简直就是比赋闲在家还更要难受。但是他们依然是硬撑着,不过他们硬撑着并不是为了等着有一天,自己还能够再起来。他们硬撑着,就是为了身为一个官员的身份,而看着冯宝到底是如何倒霉的,想要看到那个时候的冯宝究竟是一副什么样的凄惨模样。可见这些人对于冯宝的怨念到底有多大,而冯宝又究竟造了多少仇怨。

    不过这些也是闲话。正题就是,朱翊钧总是有一天会执掌大权,亲政临朝的。那么那一天,也将会是张凡再次飞黄腾达的时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说,张凡也丝毫是看不到,自己有什么好被这些人怜悯的地方。

    “远德。”正在张凡疑惑的时候,身后却是传来了张居正的声音,“他们在看什么,怎么眼神这么奇怪?”显然,张居正也是看到了对面传过来的目光。只不过,张居正是更加地想不明白为什么了。

    而张居正的这一开口,倒是提醒了张凡。瞬间,他也就是明白过来这种眼神到底是因为什么了。原因,就是在张居正的身上。

    他们是在可惜、怜悯张凡,想他一个大有作为的人,如今居然是和张居正这么一个人搅合在一起。

    说到底,这实际上跟张凡一点关系都没有,原因还是在张居正身上而已。

    只不过,这个现,让张凡意识到,张居正如今的处境究竟是多么的尴尬。他当真是再也回不到往日的时刻了,如今的张居正,因为一些已经生了的事情,已经是被朝中这些清正的官员打上了“奸佞”的记号,并且恐怕是永远都甩不掉了。

    想到这里,张凡的心中倒也是有些悲哀的感觉了。是的,悲哀,他就是在为张居正悲哀。但是也不完全是悲哀。

    毕竟,张居正倘若不做这些,不联合冯宝,不打压别人,以他的能力或许也能够独自完成自己的伟大抱负。但是,那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而张居正选择了这么一条捷径。虽然是让他更早地能够成功,但是却是抛却了自己的名声。将来的史,明朝有个张居正,是个中兴之臣,正是他让这个已经是有些垂暮了的大明王朝重新焕出了青春。

    但是当有人想要对张居正进行研究的时候,随着掘,也必然会现。张居正,并没有中学的历史课本上所说的那么好,那么完美无缺。他的下场惨淡,即便是在为官的时候,也算不得是一个好官,也是做出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情,被其他的官吏所鄙视。

    但是,张凡无权是评论这些。他倒是觉得,张居正早就知道这些。而既然早就知道还要做,最起码,张居正有勇气。

    要知道,没有勇气的人,什么都干不成。!

 第六百一十二章八卦之心

    午门城楼上的角楼传来了击鼓声,午门缓缓开启,上朝的时间到了。百官们见了,也不再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什么了,赶紧是站好了队,缓缓地走了进去。

    张凡站在队伍的前列,跟着慢慢地走着。刚才在外面,他就已经是觉,很多人都在用带着异样意思的眼光看着自己了。如今走在队伍中,这人群里面,他的这种感觉就更加的强烈了。

    虽然也曾不顾会被御史记下过错的危险转头看了看,却是始终没有看到有什么人专门盯着自己看,也没有人将目光瞟向自己。但是那种感觉却是始终不曾减少过,随着距离皇极大殿的距离是越来越近,张凡的这种感觉是越来越强烈了。

    脑子里回想起来之前所想到的那种可能,这种感觉实在是让张凡觉得不舒服。

    好在不管是再大的紫禁城,也有走到的时候。花了半柱香的时间,百官们已经是位于皇极殿的宫门外了。这个时候,只要等到监官吆喝一嗓子,百官们就要进门早场了,所以人们自然是警惕的很,全都是一副正襟的模样,目不斜视。

    这个时候,张凡可以明显地感觉的,自己所讨厌的那种目光少了很多,几乎是没有了。但是,也仅仅是几乎而已,还并没有完全消失掉。

    这让张凡感觉到有些愤怒了。话说刚才还好,就算是一路上有御史跟着监察官员们的言行,那时候做些小动作也不是什么大事,八成以上的朝官都是这么做过的。可是如今,这都已经是站到大殿跟前了,居然还有人盯着自己。在张凡看来,这已经不是单单地异样心思了,给人感觉,这更加是像一股怨念。

    想到这里,张凡也顾不了什么皇城礼仪或者天子面前了,转过头去看了起来。

    其他的官员对于张凡的这个举动,都有些吃惊,但是即便连一旁站着的那些御史也没有阻拦的意思。毕竟今天早上的这种奇怪的气氛,所有人都感觉到了。

    站在张凡身边的张居正虽然没有呵斥张凡的打算,但是看到他这模样,不由得想要劝阻一番。只不过在张居正行动之前,他却是现,张凡面上的表情,由刚才的那种愤怒的模样,极地转变成了一种无奈和尴尬的模样。对此,张居正是感兴趣的同时,也更加地好奇。不知道张凡到底是看到了什么,让他有了这么剧烈的转变。

    好奇之下,就连张居正都忍不住转过头去,顺着张凡的目光看去。

    这一下子可好。本来有张凡这么一个人违规,就已经是够让人为难的了。特别是那些个御史,他们负责监察百官们的言行。但是张凡有些特殊,并非因为他锦衣卫或者是太傅的身份,而是他和皇帝朱翊钧之间的关系,甚至于李太后也很是看好张凡。就算是这些御史将张凡的这种极端不礼貌,甚至可以算作是藐视皇权的行为记载下来,呈上去,恐怕也不会有人在意。到时候,如今正跟张凡关系不错的冯宝要是知道了,很可能为了进一步拉拢张凡再用些什么手段对付他们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现在,张居正居然也这么做了。这让这些御史们几乎是快要崩溃了。一个张凡不够,如今再加上一个张居正。而且张居正比之张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动不了张凡,却是更加动不了张居正。这两个全都是能引火烧身的主,而且偏偏,他们根本就什么都不用做,你想怪也怪不到他们头上去。

    那边的御史心中正处在狂的边缘,这边的张姓师徒二人却是根本不在意。张凡的面上还是那种无奈和尴尬的模样,而张居正原本好奇的面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意。他顺着张凡的目光看过去,现了站在刑部尚书孙丕扬身后的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