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终南)-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欧氏口中称谢,急忙让奴婢接住。小欧氏也是起身向刘和行礼,客气的不行。

刘和站在树荫下陪着两位夫人唠了一阵子家常,然后就俯下身来逗玩弟弟刘安。

刘和说:“叫哥哥!”

刘安便依依呀呀地跟着说:“脚…咯…咯”

小家伙这副认真的模样,顿时引得院中一群人大笑起来。

小欧氏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于是对刘和说道:“世仁,你今年已经年满二十了吧?”

刘和点头,说:“前些日子刚过了生辰,因为忙着跟公孙瓒打仗,把这事都忘记了。”

“那可不成!我要提醒夫君一声,抓紧时间为你补办加冠之礼。”

“冠礼还是免了吧,我记得当初在洛阳的时候,宗室们曾经为我提前办了冠礼的。”

小欧氏口中提到的冠礼,源于周朝,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礼仪,表示男女青年已经到了性成熟的年龄,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冠礼又称丁礼或者成年礼,需由氏族长辈依据周礼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按照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通常会提早行礼。传说中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刘虞当初将刘和留在长安,先后侍奉先帝刘宏和少帝刘辩以及刘协,朝廷为了给他授予官职,宗正寺卿不等刘和年满二十,便已为他举行了简陋的冠礼。

小欧氏见刘和婉拒,劝道:“虽然你曾在洛阳提前加冠,可远在郯城的族人们当时并未在场见证,如今你的声望渐隆,正当借此机会邀请各州豪杰前来观礼,顺便笼络可用之才。”

刘和听完小欧氏这话,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条妙计。

从东跨院内出来之后,刘和来到刘虞的书房,对老爹说道:“父亲,孩儿想请您出面为我补办一场加冠之礼,不知可否?”

刘虞放下手中书册,看着刘和说:“吾儿一向不喜繁文缛节,今日为何却提出这样的要求?”

刘和解释说:“我想通过这个仪式解除袁绍和公孙瓒对幽州的人才封锁,趁机从各州招揽一批可用之才前来幽州。”

“这倒是一个好借口,为父这便联系郯城族人,让他们前来幽州为你补办加冠之礼。你先仔细想一想需要邀请哪些人前来观礼,到时候我给他们一一写去邀请的信函。”

“多谢父亲成全!”

刘和说完这件事情,便要转身离去,结果被刘虞拦了下来。“世仁先不急着离开,为父尚有两件事情要跟你确认清楚。”

刘和只好老实地站在刘虞面前,听他讲话。

刘虞一脸正色地说道:“年初离开马城之时,我曾提及你的婚事,当时你说中意邺城甄家女子,还看上了颍川唐家的女子,我已经派人前去了解过了,这两家都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刘和顿时急眼了。

刘虞白了刘和一眼,说道:“你所说的甄家那个叫宓的女儿,今年才九岁,你觉得合适么?”

“呃……”刘和顿时语塞。

“你提到的另外那家,更加不合适!唐瑁之女唐姬,乃是已故少帝辩之妃嫔,岂能再嫁于你为妻?”刘虞说道这里,脸色已经变得很不好看。

刘和本来想说唐姬很可怜,如果自己不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解救她,将来她的命运就会十分凄惨,可是看到老爹的脸色之后,还是把话都憋进了肚子里面。

刘虞语重心长地说道:“世仁,不是为父责备于你,婚姻之事,不能有半点儿戏和马虎,你平时行事都很稳妥,唯独在这件事情上让我觉得欠妥!我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容你想一想是否有合适人家的女儿与你般配,如果实在想不出来,那我只好请人说媒了。”

眼见刘虞说的这么严肃,刘和急忙开动脑海中的“搜索引擎”,拼命地回想还有什么女子适合嫁给自己。

“甄宓还是个九岁的幼女,也不知道现在大乔的年纪有多大;貂蝉被董卓睡过了,下一步还要被吕布睡,老爹肯定不会同意;刘大耳去了徐州才娶了糜竺的妹妹,貌似年纪应该不大;对了,还有才女蔡琰,不知道现在跟卫仲道成婚了没有……”

刘和皱眉想了半天,然后对刘虞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又仔细地想了一遍,觉得大学士蔡邕之女蔡琰、乌郡桥公的大女儿、东海糜竺之妹似乎尚未嫁人,这三家的女儿,孩儿都喜欢!”

刘虞看着儿子一脸认真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刘和的鼻子说:“你呀你!让为父怎么说你才好!我只让你说一个,你一口气报上三家女子,难不成还想让我全给你娶回来?”

“若是能够如此……那就……再好不过……”刘和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就像蚊子叫唤一样。

“什么?你再说一遍!”

刘和:“……”

“给我滚出去!”刘虞拍着几案,将刘和骂跑了。

等到刘和走后,刘虞嘀咕:“嗯,听说蔡邕之女素有才名,倒是我儿的良配;东海糜竺虽然出身商贾,他的妹妹嫁于吾儿做个妾室倒也不算委屈;只是乌郡远在江南,那桥公的大女儿不知长得如何?为了刘家子嗣兴旺,老夫这次便拉下脸皮来替他张罗婚事!”

ps:亲们,今天上班了吧?不得瑟了吧?那就赶紧投推荐票啊!

第一六六章待宰的鱼腩

鲜于辅奉刘和之命,率领六千骑兵南下冀州支援韩馥,走到半道上,遇到了前往蓟城求援的审配,于是将他忽悠到军中,临时充当了自己的军师。

审配虽然脾气臭点,但其实是个古道热肠的好人,他对刘和的观感甚佳,连带着对刘和派来的将领也另眼相待,所以愿意帮着鲜于辅出谋划策。

审配告诉鲜于辅,驻守五阮关的统领张瓒有个弟弟,名叫张逸,如今是常山相孙瑾帐前曹掾,深得孙瑾的器重和赏识。孙瑾一向忠于汉室,对于代表汉家正统的刘虞心存敬意,曾在刘虞南下冀州时提供了许多支持。

审配建议鲜于辅直接率军前往常山治所元氏,找到曹掾张逸,由他引荐去见常山相孙瑾,在常山境内补充粮草兵械甚至是征召郡兵为己所用,然后兵发房子县,直接攻打袁绍囤积粮草的老巢。

鲜于辅曾随刘和在冀州呆过一个多月,对于审配的为人和能力比较了解,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将审配请到军中充任军师的原因。审配的建议很有见地,让鲜于辅茅塞顿开,于是毫不迟疑地采纳,率军直奔元氏县城而来。

数日之后,大军来到滹沱河北岸,再往前行便是赵云的老家真定县。徐邈在这里向鲜于辅提出想去一趟真定县的要求,鲜于辅虽然不知徐邈的用意,但也尊重这位“酒肉军师”的意见,于是派给徐邈百名骑兵充任卫士,然后带着兵马继续向南行进。

徐邈带着一百名“宣传骨干”进入真定县内,便大张旗鼓地宣传赵云、夏侯兰和两百多名真定好汉在幽州的功绩,深情讲述夏侯兰在歠仇水边以弱胜强护送大军粮草的感人故事,讲述赵云在歠仇水边三进三出杀得鲜卑贼众丧胆失魄的热血事迹,然后号召英勇善战的真定儿郎追随赵云和夏侯兰的足迹,投身军旅,建立功勋。

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新鲜出炉刚刚被树立起来的榜样,感召力更是令人无法想象。

赵云和夏侯兰都是平民出身,在幽州没有任何人脉和亲属,却得到了刘虞父子的赏识重用,投效不到一年,已经官至校尉府司马和北地都尉这样显赫的位置,这就是活生生的好榜样,所以不用徐邈多费口舌,立即就吸引了大批真定青壮前来投奔。

徐邈曾经亲身参与了刘和在马城组织的士兵测评考核,所以对于如何选拔优秀的青壮进入军伍很有经验,他在真定县内照猫画虎,很快就为刘和征募到了三千基础扎实的新兵,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可以拿起家伙上战场。

徐邈这货也是胆大,不怕冀州牧韩馥和常山相孙瑾对他这种“捞过界”的做法有意见,居然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在真定县内招募新兵。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徐邈只是动动口舌就能招募三千壮士,那是他的本事,若是换了韩馥和别人前来征兵,真定县内的青壮们只会闻风逃往井陉山中,才不愿加入到韩馥的队伍中来。

没办法,韩馥太怂了,跟着他除了挨打受欺负之外,貌似没有什么别的前途和出路。

徐邈在真定县内募兵的时候,鲜于辅已经率军抵达元氏。

常山相孙瑾听说太傅刘虞在幽州受到公孙瓒攻击的艰难时刻,还委派大军前来冀州助战,感动的不得了,亲自率领郡内大小官吏出城十里欢迎鲜于辅的大军入城。

在进城的时候,孙瑾小声询问鲜于辅:“鲜于都尉,敢问这次南下的士兵可有外族兵?”

鲜于辅顿时大笑,安慰孙瑾说:“孙大人且放心,这次我率领的士卒,清一色都是汉家子弟,绝对不会出现骚扰百姓的事情!”

看来阎柔上次南下时真把常山祸害的不浅,就连孙瑾这种厚道人都是怨声载道,生怕再有第二次。

元氏县城位于冀州治所高邑和房子县的西北方,距离高邑六十里路程,距离房子县五十里路程。如果将三座城池在地图上连线,就会呈现出一个钝角三角型的样子,其中元氏到高邑是最长的一条边,元氏到房子县是次长的一条边,而房子县到高邑则是最短边。

袁绍率军北上以来,常山相孙瑾就十分的警惕,将郡中可用的衙丁差役全部调到县城,防止袁绍可能率军来犯。孙瑾的这个做法虽然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味道,但至少证明了他不畏强权和敢于奋争的性情。

历史上,常山相孙瑾在刘虞被公孙瓒杀害之后,曾经和张逸、张瓒兄弟两个一起痛骂公孙瓒,然后一起自杀,誓死追随刘虞而去。由此可见,这个孙瑾绝对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审配也是硬骨头,他也不怕砍脑袋,被曹操抓住之后,面向北方主公袁尚所在的位置慷慨受死。审配这次能向鲜于辅推荐孙瑾,可见他与孙瑾也是意气相投的。

孙瑾将鲜于辅迎进城内之后,仔细向鲜于辅介绍了目前冀州的战事进展,特别提到了张燕出兵偷袭袁绍背后的事情。他还命令手下官员竭尽所能地为大军补充粮草和武器兵械,而且主动将两千东拼西凑出来的郡兵也交给鲜于辅,足见他对袁绍抗争到底的决心和态度。

鲜于辅也不矫情,将元氏县城充作这次南征的行辕,立即派出侦骑前往房子和高邑附近侦察敌情,随时准备对袁绍的部队发起攻击。

一直隐于军中的太史慈主动请缨,要求带着小股部队南渡济水,与张燕的部队接头,看能否与张燕取得联系,暂时结成同盟,一起对袁绍进行攻击。

袁绍这次进攻韩馥不仅带着首席谋士田丰和从事辛评,还带着文丑、高览等武力出众的大将,另外还有部将张旭、郭援、蒋奇、苏由、张顗等随行,可谓阵容豪华,班底强大。

张燕忽然来袭给袁绍造成了一些困扰,但却远远不足以致命,等到袁绍回过神来之后,立即就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将张燕手下小帅孙轻和王当打得溃不成军。若非张燕亲自率军前来助战,只怕孙轻和王当已经丧命于猛将高览的枪下。

黑山军的战力之所以如此低下,有许多的原因。比如兵员素质不高,没有制式的兵器甲胄,没有严格正规的训练,没有高明机智的统兵将领,得不到充分的后勤补给等等。这些士兵一拥而上打顺风仗可以,一旦遭遇到强烈的还击,则往往溃败逃散,所以无法与袁绍麾下的正规部队相抗。

袁绍打退了黑山军的偷袭之后,转头又将进攻的主要方向放在高邑,因为他知道只要拿下高邑,不仅兵力粮草方面可以得到有效补充,而且可以坐拥坚城,从此掌控冀州的局势。

高邑城内仅剩五千守军,面对袁绍的数万大军,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幸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鲜于辅率领一万骑兵前来增援高邑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城内。

鲜于辅的到来,对于高邑守军的士气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已经准备入主高邑的袁绍,忽然获悉刘虞派出一支骑兵前来增援高邑的消息之后,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生气。上一次,如果不是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高邑搞事,袁绍眼看就能逼迫韩馥让出冀州,这笔账袁绍还记在心头,如今刘虞又派部队前来增援,让他十分恼火。

袁绍怒骂:“刘虞匹夫难倒真的不怕死么?如今公孙瓒率领大军围攻于他,他居然还能抽出兵力前来增援韩馥,真是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从事辛评说道:“幽州骑兵骁勇善战,主公不可轻视。如今我们正缺战马,不如暂时放过韩馥,专心对付刘虞派来的这支骑兵,争取将鲜于辅的部下全歼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大量的战马!”

文丑主动请缨,说道:“鲜于辅一介庸夫,随他同来的军师徐邈更是蓟城有名的酒鬼。刘虞匹夫也是帐下无人,竟然派这样的鱼腩前来冀州助战,还请主公拨给我一支精兵,末将愿为主公取鲜于辅项上人头!”

谋士田丰缓缓开口说道:“文将军千万不可轻敌!鲜于辅和徐邈虽然庸碌,但幽州骑兵善于奔袭和机动,我军以步卒为主,攻打城池或许占优,但要围歼幽州骑兵,却需仔细谋划,毕竟此战我们的目的不是击退鲜于辅,而是夺取他带来的上等战马。”

从这三人的言语之中,可以看出袁绍确实缺少战马,也非常眼红刘虞和公孙瓒,可以从鲜卑人和乌桓人哪里购买到便宜的上等好马。

袁绍皱眉思索一番,说道:“仲治先生说的对,韩馥在高邑城内使不出什么手段,就算容他再苟延残喘一段时日也是无妨。既然刘虞非要给我送战马来,岂可拂了他的一番美意?”

帐中文武听袁绍说得风趣,于是一阵哄笑,似乎鲜于辅已经成了砧板上待宰的鱼腩。

第一六七章不打不相识

经过一番商议,袁绍决定暂时停止攻打高邑,抽出一万精兵交给大将文丑,由其前往高邑西北方向三十里处埋伏,专等鲜于辅率兵经过之后拦住他的退路,然后与袁绍留在千秋亭的主力一起围攻鲜于辅。

为了确保这次围歼能够全胜,袁绍甚至给围困瘿陶的麴义部发去急报,命其绕过瘿陶赶至五成陌与己方会师,确保兵力足够充分。

这天,太史慈率领五十名轻骑出了元氏,直奔济水而来。

为了避免与袁绍的侦骑遭遇,暴露己方行踪,太史慈选择了靠近西边太行山余脉的方向行进,尽量利用当地绵延起伏的丘陵作为掩护。

跟随在太史慈身后的这五十骑,都是出自宁城赵云麾下骑字营的精锐,他们出来时人人带着双马,马背上携带着足量的箭矢和粮草,可以保证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摆脱。

太史慈在幽州与公孙瓒军作战时,也算出了不小的风头,但与赵云立下的赫赫战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刘和派他前来冀州助战,虽然充满危险,却也是扬名和积累功勋的好时机。远离了赵云的光芒,太史慈变得自信起来,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冀州打出几场漂亮仗,好好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

因为不知道张燕部众的确切位置,太史慈必须穿越济水,在房子县的西侧赞皇山附近寻找黑山军的下落,如果赞皇山一带寻不到黑山军,太史慈还要继续南下,前往逢山一带寻觅。

房子县内囤积着袁绍大军北征的粮草,由部将张旭和苏由率领三千士兵共同把守。房子县距离千秋亭不过二十里的路程,一旦这里遇到变故,袁绍可以立即派兵救援。上次,黑山军孙轻和王当率领部众前来偷袭房子县,就是被紧急驰援的高览部击溃。

当太史慈率队来到济水岸边时,已近天黑。这里距离赞皇山有二十里的路程,距离房子县也是二十里的路程。

农历六月的天气,已是十分的炎热,整整一天的行军让士卒们浑身都是汗渍。太史慈让士兵们下马跳入济水中痛快地洗澡,而他本人则是来到南岸负责警戒。

也是巧了,上次孙轻和王当奉了张燕的命令前来攻打房子县,被高览击退之后,便将部众隐藏在赞皇山中,伺机想要再攻房子县一趟,把丢了的颜面给找补回来。这天下午,孙轻带着几个身手好的下属从赞皇山中出来,顺着济水南岸向房子县靠近,想要摸一摸县内守军的动向。

孙轻一行悄悄来到一处河滩边时,忽然听到前方有哗啦哗啦的水声,于是凭借自己身轻如燕的本领攀爬到一棵大树上面,借着天黑前昏黄的光线,终于发现了河对岸的情形。

河里的骑兵还在洗澡,战马也被牵到水边饮水和吃草,虽然动静不大,但已经勾动了孙轻的心思。

孙轻看得分明,河对岸那些战马都是上等的好马,要是能抢过来几匹,也算今天出来没有落空。于是他悄悄地溜下大树,返回到手下藏身的地方,小声说道:“兄弟们,河那边有几十名骑兵,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脱了甲衣下河洗澡,战马被散放于河滩之上。我们从上游悄悄泅水过去,然后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每人抢一匹马骑着就走,肯定不会被他们抓住。”

几个属下纷纷点头,对孙轻这个提议非常支持。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在孙轻的背后说道:“都别动!弓箭无情,谁动谁死!”

孙轻的属下顺着这个声音看去,便见一位虎躯猿臂的壮汉手持一柄骑弓,已经拉满了弓弦,正用箭头指着他们的头领孙轻。

几个人都不是俗手,在外行走时更是格外警惕,对方能够在大家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逼近上弦,那就说明来得这人身手十分了得。

孙轻稳住心神,背对来人说:“不知哪里来的好汉?在下黑山孙轻,平难中郎将张燕大人麾下小帅,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拿弓逼着孙轻的人,自然是过河警戒的太史慈。别说是孙轻,就是张燕本人今天来了,他也只有被捉的份。

太史慈对孙轻说:“你们方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我是河对岸那一队骑兵的统领,你们想要渡河抢马,这事估计不成。不过你们若是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回头我就送你们几匹好马。”

孙轻说:“山野之人,没见过好马,动了心思,却让这位大人见笑了。不知大人有什么问题?”

太史慈放下弓箭,走近几人身前,说道:“黑山张燕被袁绍击退之后,现在藏身何处?”

几个人见太史慈对孙轻的威胁解除,于是悄悄向孙轻使了一个眼色。

孙轻缓缓转身,面对太史慈,说道:“你想知道我们首领的藏身之处?那得问我……手……中……刀!”

孙轻的话音还未说完之前,就忽地抽出腰刀,狠狠一刀向太史慈劈了过来。

下一瞬,孙轻的几个手下便看到他们的头目被太史慈一脚踹飞,忽地一下就落进了河水之中。

几个家伙顿时急眼,一起围攻太史慈,结果被太史慈几脚撂倒,一个个趴在地上痛的打滚。

河对岸的士兵忽然看见一个人影飞进河中,顿时一片警惕,有人立即冲上河滩,顾不得身上还是丝缕未挂,拿起骑弓就向河中瞄准。

孙轻在河水中大喊:“好汉们快快停手,在下服啦!”

被太史慈胖揍一顿之后,孙轻和他的手下老实不少,被提溜到河岸上之后,开始认真回答太史慈的问话。

太史慈说:“我是幽州牧刘伯安大人派来增援冀州的,我们的目标是袁绍,不是黑山军。你现在不必怀疑我的身份,如果我是袁绍的人,现在你们都已经是死人了!这次我率队出来就是为了寻找你们的主力,商量如何联手对付袁绍。”

孙轻听完太史慈的介绍,心中的警惕减少一些,说道:“还请太史统领饶恕在下刚才的不敬,我们的大统领这次出山另带一支队伍,与我们在赞皇山上的队伍并不在一处,至于如今具体藏身在何处,我也不知晓。”

太史慈知道对方还是不愿向自己透露张燕的踪迹,于是说道:“我这里有一封冀州治中审正南和常山相孙大人联名写给你们大统领的书信,我希望你能以最快的速度交到他的手中。袁绍势大,很难对付,如果我们三家不联合起来,到时候会被他各个击破,谁都落不下好来。”

孙轻伸手接过太史慈递出的书信,没有多说什么,带着手下离开了河边。

走出十几步之后,孙轻回头,对太史慈说:“不知太史统领对上袁绍麾下猛将文丑和高览时,可有胜算?”

太史慈淡然一笑,答曰:“文丑不过一匹夫尔,高览也就是徒有虚名,若是被我遇上,自然不会轻饶!”

“还请太史都尉在这附近等候两日,届时我会亲自将大统领的意思带回来。”

孙轻说完这句,渐渐隐身于丛林之中,不见了踪迹。

当日夜里,太史慈将队伍藏匿在济水北岸一处隐蔽的河湾边上,进行休整。第二天日间,太史慈带着队伍仔细侦察了济水两岸上下三十里的地形,顺手还干掉了房子县派出来的十几名侦察游骑。

到了夜间,太史慈只身一人来到了房子县的城墙外面,绕着城郭转了一圈,然后安然无恙地返回营地。城头上的守卒听到下面动静,便用弓箭向下射击,全都被太史慈躲了过去。

第三日傍晚,孙轻带着一百人的队伍来到济水。

再度相见,孙轻对太史慈客气许多,他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