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谋天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儿臣还需要自证吗?”
“你母后的意思呢?”
“……母后说儿臣还需要自证。”
“那你就继续自证清白吧,想来你母后不会错的,这也是朕的意思。此事要是你无法还以清白,将来……算了,先拿下安市城,兵临大同江再说吧。”李治适时改口,李弘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什么,只能是默默的点点头。
接下来李弘便把明日打算先佯攻一阵,亲自再看一次安市城的抵抗有多顽强再做打算,以及问了一些关于格希元的事情后,便被他龙爹放回自己的帐篷了。
奔波了一路的李弘,在花孟跟惊蛰的侍奉下,洗洗便睡了,但一开始却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合眼,刚才跟龙爹说话,只顾着说自己如何自证清白,以及父皇对母后近况的关心了。
但……是父皇不知道?还是父皇有意不问李贤、李哲为何被母后召进宫呢?是觉得是小事儿,不值一提?还是还不知道?
迷迷糊糊之中,也没有猜透他龙爹的心里到底对此事作何想,再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天蒙蒙亮了。
生物钟并没有随着这些日子的奔波而改变,依然是延续了他这么多年的习惯,早早起来锻炼身体,然后便是洗漱。
花孟早就准备好了清澈的山泉水,等着他洗冷水浴,李弘走近摸了摸那在清晨,依然还冰凉刺骨的冷水,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激灵,这山泉水经过一夜温差的积淀,甚至已经赶上他在长安时冬季冷水浴的水温了。
收拾好一切,吃完早就备好的早饭,然后穿戴上盔甲,拿着那把横刀,戴上了李窟哥送给他的海东青,再次走到离他不过几十米的中军帐,也就是他龙爹的营帐内,只见其他将领都已经到齐,正在小声议论着今日该如何攻城。
李治在李弘到来片刻之后,才施施然的从营帐身处走了出来,看着今日的气色,相比起昨日可是要好了很多,估计也是因为李弘的到来,让他心里减轻了诸多压力。
看见李弘的样子后,李治跟大臣刚一看见时的反应一样,没事儿戴着个海东青作甚?这又不能打仗。
于是李治看了一眼便没了兴趣,这让本来想把海东青给他龙爹留着逗闷子的李弘,一下子也失去了兴趣,既然你不喜欢,我还不给了呢。于是就那么带着海东青在自己的左臂,等着父皇说话。
兵权可不是李弘想要就能要的了,当着众位武将跟众位文臣的面,还需龙爹金口玉言的赐封才行。
果不其然,按照在朝堂早朝的仪式,进行了简单的朝堂议事后,一道圣旨便被花吉拿了出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即日起,军中所有大小事务,均有太子殿下代为处置,如有重大事情,或者争执不下之时,可报于朕决断。
众臣与李弘同时领旨,然后李治便当起了甩手掌柜的,昨日李弘已经向他禀报了今日的动作,所以他也就不再好奇,接下来就看李弘如何决断,如何施展他军事上的才华了。
领着一般武将走出营帐来到安市城城下,不算是很高大的城楼之上,在清晨的阳光下,偶尔反射着点点城楼之上的兵器亮光。
隐藏在暗处的弓弩,隐隐瞄准着城楼下的一干大唐武将,但并没有看见他们的重要的将领视察这道城门。
“其他城门也都是如此有重兵把守吗?”李弘问向身后的薛仁贵。
一干武将里,只有薛仁贵曾经跟随他征战安西,所以用起来也就顺手些。
而薛仁贵也早就按耐不住想要一战的豪情了,这段时间以来,虽然自己跟随陛下御驾亲征,但是在陛下眼里,向来是先契苾何力,后李谨行,而后还有刘仁轨、刘仁愿。
这一路杀下来,薛仁贵跟他率领的两万兵士,每次都只能捞到个战场扫尾的活儿,根本就没有被陛下派遣到攻坚之战上。
现在随着老上司的出现,薛仁贵感觉自己的用武之地、军事才华终于得以施展了。
“回殿下,三道城门如出一辙,兵力估计在七八万之众,至于武器、粮草是否充足,由于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攻城,很难作出精准的判断。”薛仁贵中气十足、战意高昂地说道。
“弓弩有吗?”李弘望着城门楼子上大摇大摆晃悠的高句丽兵士,淡淡地说道。
“回殿下,弓弩在此。”薛仁贵说完后,立刻递给了李弘一把远程的弓弩。
“我先试试我这准头最近有没有下降。”李弘左臂上的海东青,难怪李窟哥送给他时,满脸满眼的不舍,此刻在李弘拿起弓弩的刹那,那全身雪白的海东青竟然自己主动落在了李弘的肩膀上。
这倒是让李弘赶到有些意外,这也太通人性了吧?看样子可以以后带回去,给白纯的弟弟白起做个伴啊,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这两个家伙要是放进秦岭内,不知道能逮住什么样儿的猎物。
李弘刚刚举起弓弩,箭槽中的箭矢在已经绷紧,就在他瞄准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声音:“殿下不可,此举恐怕不合皇室威仪,两军交战,虽然不说该击鼓正军,但也不该……”
“格希元,这安市城没能短时间内拿下,此中你可是居功至伟啊。”李弘缓缓的放下手里的弓弩,递还给了薛仁贵。
这才扭过头看向身后,只见不知道何时,身后除了那几个武将外,又多了十数个文臣站在身后。
“殿下,臣乃是为我大唐国威着想,如果殿下如此暗袭,会让天下人耻笑我大唐胜之不武。”格希元见李弘把弓弩递给了薛仁贵,神情之间颇为满意,捋了捋胡须正色地说道。
李弘看着格希元一副为自己着想的样子不由得被气笑了,本来昨日一路上还在寻思,要不要到了兵营之后先找他算账,最后想了想,看在龙爹的面子上,这事儿就揭过不提了,没想到现在他还来劲了。
这种死脑筋的人,其实是最为可恶可恨、冥顽不化之人!仅仅是凭借着自己的片面理解,就要仗着自己那点儿本事儿对皇帝的一言一行指手画脚。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所指出的要求,完全不是根据哪怕是周礼所记载的而加以要求君王,完全是他们自己个人的判断,跟自己心中的喜好,然后就敢高谈阔论。
说白了,在上一世这种人就很多,就像那些著名的“键盘侠”们,哪一个不是靠着一张嘴骂遍天下的?而且走错片场的比比皆是,总之,又不用负责任,所以就信口开河了。
第407章 佯攻
李弘缓缓走到格希元等一干文臣跟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头盔同时被他摘了下来,扔给了同样穿着盔甲的花孟,轻松地说道:“那请问格大人,那你说说到底该如何攻打这安市城呢?”
“这……臣只是对天文星象略知一二,不如臣今夜夜观星象之后,讨一个攻城拔寨之吉日,然后殿下再决定如何?”格希元没料到李弘如此直接,直接问他该怎么攻城。
身为一个武将,这本该是武将该有的尊严,是不会随意的问一个文臣的,何况还是在安西拥有着无数赫赫战功的太子殿下。
李弘脸上的淡淡笑意变得越来越冷,眼神也是变得锋利了起来:“既然你还知道你只是一个太史令,那就更应该清楚,兵者、国之大事也,这是你等可以随意插手的吗?既然你插手了,认为我如此便是胜之不武,那么你倒是给孤一个好的提议?没有是吗?你特么的上下嘴唇一碰,就否决了战场之上的用兵之策,这责任你要不要背?既然不背责任就立刻给我闭嘴!”
“殿下,臣绝无此意,臣……”
“滚!”李弘冷喝一声,不光是格希元吓得浑身一哆嗦,就是连身后的其他文臣也是不由得打了个激灵。
温和的太子殿下发起火来,特别是在这盔甲明亮、肃杀森严的战场氛围下,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心悸。
以格希元为首的文臣,看着一身杀气的太子殿下,虽然只是一个身型站在安市城城墙下,但此刻却让他们感觉到,仿佛这身型给他们的压力,比对面那安市城的城墙还要大,还要让他们赶到害怕。
以刘仁轨、薛仁贵、契苾何力、李谨行等武将,听到李弘的冷声训斥,心里都是不由得暗暗舒畅了一番。
武将最忌讳的是什么?便是那文臣不懂装懂跟指手画脚,以及令出多门,而且这在如今的大唐交战中,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将相不合,本就是行军打仗之大忌,让这些武将们是有苦难言,如今被太子殿下对着这帮文臣一顿呵斥,他们心里别提是有多舒畅了。
何况,这次出征,可是由陛下亲自率领,这些武将们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重了,原本一路之上势如破竹,遇神杀神、遇佛砍佛,一路上无往不利,并没有遇太大的抵抗便直达安市城下。
原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安市城,打破大唐军无法突破安市城抵达柳京的尴尬,却不想,因为一场大雨之后,这大唐手中的利器便不准许再用了。
任由薛仁贵如何在中军帐据理力争,炸药被雨水淋湿,是因为军情紧急,想要趁敌军在安市城立足不稳,所以并未用油纸包裹才出现了哑火的问题,只要再来一次保证能够攻破安市城。
但此举却遭到了以格希元为首的文臣的极力反对,以这乃是上天对我大唐的警告为由,认为炸药有悖天地之理、有违天和,甚至还认为此物乃不详之物,虽然给大唐带来了暂时的利处,但长此以往,恐怕会伤大唐国运气数。
所以如此一来,一下子把李治给陷进了纠结中,甚至格希元还搬出当年先帝打到此处之后班师为由,认为先帝从这里看到了继续征战之后,对大唐的弊端,所以才班师回朝。
李弘如一尊杀神一样让文官战战兢兢,但在刘仁轨几人的眼中,李弘殿下此刻简直是像极了活菩萨,早知道让太子殿下早来一些时日,他们这些武将也就不至于受这些窝囊气了。
今日看来是无法善了,想要自己爽快一下是没希望了,于是李弘直接对身后的薛仁贵下令道:“从中选取两个城门,佯攻半个时辰。刘仁轨、契苾何力待命,轮换佯攻,切记不可强攻,哪怕是敌人已经左支右绌,露出了防御的破绽,也决不允许攻城。”
“遵命,殿下。”刘仁轨、契苾何力、薛仁贵三人同时沉声应道。
三人都是打仗的老行家,说是战场上的老油子都不为过,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得,如今敌军早就在城内布置好了第二道甚至是第三道防线,而这些日子大军又没有进行过骚扰式的攻城,也就给了敌军更加充裕的时间来休整防线,修补城墙的薄弱之处。
如果敌军在你第一次攻城时,便露出不支的现象,只能说明那是敌人故意留下的缺口,就等着你的人往里面跳,然后给予你们一次信心上的打击。
而这样一来,对于攻城者最为重要的便是,因为第一次攻城的失利,很有可能造成军中士气低落,想要立刻再强攻已经是不可能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攻城战中,往往守城的将领需要明察秋毫的战场敏锐性,以自己老道的经验来分析,这一战是敌人的佯攻,还是敌军的真正攻势,以此来选择他们守城兵力的虚实。
对于攻城者来讲,突袭一个座城的概率就像是上一世中彩票一样,往往这种奇袭、突袭的概率都很有,半真半假的攻城被用的最多,但成功的概率也并不是很高。
错过了敌军在退入城池后,立足未稳、军心混乱的第一次优势攻城后,接下来想要攻城的难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则是成倍的上涨。
号角声与击鼓声呜呜呜……咚咚咚的在安市城下方响起,那带着节点,但又不按照常规敲击的鼓声,配合着号角声呜咽调子,在攻城的时候,除了作为进攻的号令之外,更是为了打乱守城敌军兵士的心态,造成他们的心浮气躁。
如李弘猜测的所差无几,大量的遁甲被安置在前排,战阵之中发出有节奏的嗜血喊杀声,一排排明盔亮甲的兵士,如一道一道波浪一样,缓缓向安市城城下涌去。
城墙之上,急促的号角声在大唐军队的号角声响起后,便争先恐后的响起,城投上顿时也是一阵慌乱,一些滚石、滚木、弓弩顿时出现在了城楼上的垛口处,嘴里喊着反正李弘也听不明白的语调,双目狰狞的望着下方的攻城人浪,只等敌军进入射程之后,便开始射击。
刚才再次从薛仁贵手里接过狙击弩的李弘,在身后一些文官的注视下,像是上一世架起一把狙击枪一样架起了狙击弩,沉重而又坚硬冰凉的狙击弩,让人一下子便从撼天动地的喊杀声中清醒过来。
手中被架起的狙击弩纹丝不动,像是被定在了李弘的两只臂膀上,肩膀上的海东青在战鼓刚刚响起时,不安的拍打了两下翅膀,感觉到主人一丝惊惧都没有后,这才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矗立在李弘的肩膀上,望着那密密麻麻如潮水般的兵士,时不时抬头看看那率先从城头射击下来的箭矢。
“嗡……”李弘眼前传来一阵厚重的弓弦弹开空气后,发出的破空声。
一直箭矢如一道黑色闪电一般,在众人眼前留下一道残影,然后便消失不见。
不到一息的时间,安市城城头之上,一个正下令指挥守城的小将领,只感觉胸前像是被火灼一样的热痛,低头便看见一支箭尾还在空气中颤动,然后缓缓地抬头望向下方。
接着整个人便如失重般从城头上掉了下来,城墙下顿时因为那尸体快速掉落,拍在地面上,发出厚实的砰一声,溅起一阵灰尘后,便一动不动了。
随着李弘射出了第一支箭矢,隐藏在暗处的狙击弩相继射出快如闪电的凌厉箭矢,城墙之上便如零散的下饺子般,开始往下跌落了十余具尸体。
城头之上,看着几个兵士栽落到城下时,慌乱之中并未引起注意,还道是因为城墙之上过于拥挤,把自己人挤了下去,也并未当回事儿。
但当一支箭矢擦着他的头盔掠过时,他才知道敌人竟然有如此臂力强悍的弓箭手,这么远的距离,他们竟然都能够射击到!这绝对是不亚于黑齿常之那个判断一样的弓箭手啊。
吓出一身冷汗的将领,第一时间就矮下了身子,一只手条件发射的摸向自己的脸颊,当手触摸到头盔侧面还有些发烫的地方,不由得差些瘫坐在地上,这得多大的力道,能够射出这么远距离,还如此有力的箭矢!
李弘皱褶眉头,这几十具狙击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短时间内,城投上就落下了不下五六十具尸体,而这一短暂的混乱,也为攻城的薛仁贵争取到了接近城墙的时间。
随着一波一波的兵力接近城池,云梯也被在第一时间架在了城墙上,有的刚刚架好,便被敌人眼疾手快的用力推开了。
有的架上去半天,依然是巍然不动,甚至都没有人管那攻城梯,这说明了敌军在有限的防守中,他们的将领还没有看出来这一次是大唐军队真的要攻城,还是只是佯攻,试探下防守的强悍程度。
黑色的箭矢继续划过空气,带着破空声比刚才更加密集的射向城头之上,虽然准度比刚一开始差了很多,但最起码在密集以后,让敌军在防守时,不得不提防暗中的冷箭,也算是为攻城部队减缓了一些攻城压力。
第408章 自废武功?
几十具狙击弩像是上一世战场上的火力压制一般,尽可能的在安市城城头之上,制造守城士兵之间的混乱,为城墙下攻城的薛仁贵提供有效的支援,所以那凌厉的箭矢越往后准头就越不靠谱,最低的要求便是,只要射中城墙之上的任意目标都行。
但安市城城墙上的守兵显然也不是一击即溃,跟大唐多年的战争中,也练就了一身强悍的守城战斗力。
依然并没有因过多的攻城梯架在城头上,而显得军心混乱,有条不紊的举起盾牌架在城垛之上,防止那强有力的弓弩再次轻易的射穿过来。
呜呜的号角声、咚咚的战鼓声在山脚下的平原处撼天动地的响起,与震彻云霄的喊杀声混杂在一起,交织出了一副激烈的攻城战争画面。
远处山峦的密林中,一些动物不安的躁动起来,隐藏着自己的身形,小心翼翼偷偷的张望着远处的人类,待察觉到并没有危及到它们后,便又开始忙活自己世界里的事情了。
飞禽从林中振翅而飞,一声声鸣叫声在山谷中回荡,透过空气传入下方安市城震天的喊杀声中,像是在欢呼也像是阻止,但随着一阵短暂的振翅翱翔后,飞禽便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不一会儿的功夫,又再次飞回了密林之中安静了下来。
薛仁贵的部队在有条不紊的撤退,李谨行所率领的部队已经再次顶了上去,城墙上宽阔的平原上,经旗迎风招展,战马疾驰嘶鸣,盔甲鲜亮、马槊森寒,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道杀戮的光线。
李治缓缓从中军帐中走了出来,一身独有的烧包金色铠甲、明亮刺眼,威武霸气,好像天神下凡一般。但也仿佛就是要告诉安市城的敌军,大唐皇帝在这儿呢,快来杀我啊。
在金吾卫跟扬武、连铁几名太监的层层护卫下,李治走到了李弘的身后,伸出手掌拍了拍那没戴头盔的脑袋。
李弘立刻扭头怒视,谁特么这么大胆,敢拍老子的……老子拍儿子脑袋就算了。
看着李治那刺眼的铠甲,李弘只好急忙从唯一的一把椅子上起身,让他龙爹在椅子上坐下,自己则是站在了身旁。
格希元等文臣对着李治行礼后,继续是站在后面,跟同其他武将一起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你这一来就不管不顾,了解没了解这安市城的防守情况,就开始一通狂攻?在安西你就是如此用兵吗?一点儿策略也没有?”李治虽然不是武将出身,但相比起李弘,人家有个能文能武的好爹啊,所以一眼也就能看出,安市城下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攻城之战,不满地说道。
何况,李弘昨日早就透露给他,今日要先佯攻一番,探探敌人的虚实了。
李弘听到龙爹的话,立马露出惊讶到不可思议的神色:“啊?打仗还要跟敌军讲策略啊?”
“那你以为呢?难道就这么乱打一通?格希元给你建议,据说你还把人家训斥了一番?可有此事儿?难道格希元为大唐的国威着想也有错了?如此乱打一通,就算是赢了,也岂不是让人笑话?”李治看着装腔作势,明显不满自己指责他的李弘,沉声问道。
“啊,训斥了啊。儿臣认为他说的不对,所以就先训斥了一番。您先别着急……”李弘看他龙爹浓眉一皱,要发火,急忙安抚道:“战争从来都是胜利者的游戏,历史也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别管我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赢下这一场大的战役,那么至于如何写,还不是由我说了算?儿臣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战败者可以书写历史,成就伟业的事情呢。”
“牵强附会、胡言乱语、强词夺理,我大唐赢也要赢得光明正大!”
“战争的输赢本来就是光明正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所以,儿臣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打得赢,就是好将领。就像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先贤说过:‘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战争是残酷的,它不是使臣来朝拜贺需要讲究仪礼、规矩。”
“朕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伟大的先贤?”
“您没听说过的多了,不止这一个。您回去吧,这里有儿臣指挥就好了。”李弘不得不下逐客令,因为薛仁贵跟李谨行相继撤下来了,契苾何力已经顶上了。
但薛仁贵跟李谨行显然没发现李弘的老子在督战,两人竟然抱着头盔,有说有笑,神态轻松的向这边走来。
李弘敢肯定,薛仁贵跟李谨行这样的德行被李治看见,自己又得挨骂了。
“你觉得我会回去吗?先听听他们两人怎么说!”李治斜眼挑眉,冷哼了一声,显然是看见李谨行跟薛仁贵的轻松了。
对他来讲,用什么样儿的策略攻城拔寨他都无所谓,但架不住这些文官的手中的礼制,什么自己御驾亲征,不能在战争之中行小人之径,有损国威跟皇帝的威仪。
在李弘看来,这就是作茧自缚,跟上一世的偶像包袱一样,如今大唐朝堂之上的众多臣子,都背上了这个大国包袱,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大唐铁骑的战争就该光明正大的进行。
无论是打什么样儿的战争,都该丁是丁卯是卯,按照上国的礼节、威仪进行,最好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像那些小国一般无所不用其极。
也就是这样的人臣太多,禁锢了大多数武将的用兵之道,也因为此,让那攻城利器炸药变成了累赘,这种自废武功的心态,让李弘很是愤怒。
但因为龙爹在此,自己还没办法当着他的面,把格希元等人再训斥一顿。
薛仁贵、李谨行跟刘仁轨几个武将也站在李治的身边,对着李治行礼后,这才看向李弘,由薛仁贵这个曾经跟过太子殿下征战的武将,向李弘禀报道:“殿下,没问题,在这样的守城压迫下,再次把炸药埋入城墙下不成问题。”
李弘满意的点点头,接过薛仁贵跟李谨行手里那高句丽兵士,从城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