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天下第2部-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一个人都知道,在风雨离开了帝都之後,李中慧便是帝都,甚至可以说整个帝国绝大多数事务的主宰者。

而如今,在这位铁腕的主宰者心中,辽东一定是她最为关心的地方。

因为李逸如,李氏家族最杰出的子弟,刚刚成为风雨妹夫的辽东总督,此刻已经离开帝都前往辽东。

“拿来!”

李中慧迅速接了过来,并且展开。

“咦!”

看到了来自辽东的密报,从来都神色从容的李中慧,也不仅流露出了惊异。

“一举何止数得!风雨,这就是你的未雨绸缪吗?”

良久,李中慧方才长长吐了一口气,从书案前站立了起来,走到窗户旁边,神情复杂的遥望著北方。

那里,天色已经逐渐黯淡了下来,乌云密布的天空,彷佛正酝酿著狂风暴雨的到来。

第二章辽东军略

“以军功定尊卑,以骑射决纠纷,无军功者不得继承产业爵位,建军功者则赐土地官禄,赋税、罪罚皆可由军功折减……”

李逸如一条又一条,缓缓地念著秋里这几年在幽燕和辽东施行的赏兵令,越念,脸上的神色就越加沉重。

“乖乖!”

一旁的家仆李忠不由吐了吐舌头,插话道:“秋帅未免太大胆了!如此下去,这还了得?日後,还要不要长幼秩序,要不要官府断案?

“我看用不了几年,这里便成了纯粹以力服人、强者为尊的世界,人人都靠手中的刀枪弓箭来解决问题,都想由征战杀伐来获取财富,和草原上的胡人还有什麽区别?

还有谁去耕地?谁去经商?谁去读书?谁去做百工?整个国家岂不都成了军队?”

“你小子什麽时候倒也有了这番见识?”

没想到李忠居然会说这番话,李逸如不禁哑然失笑。

“嘿嘿,小的也就是瞎说而已!这些,只怕少爷你早就看出来了!”

被李逸如这麽一说,多嘴的家伙不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看出来?不错,早就看出来了,连你都看出来了,满朝的文武,还有英明的宰相大人又怎麽看不出来?”

李逸如若有所思地喃喃,随即却将声音激扬了起来:“可是,为什麽这些年来,包括宰相大人,整个神州上下多少俊杰名宿,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

“若说是当年为了驱逐呼兰人的南侵,不得已而为之,那麽张仲坚退兵也已经有些年头了,神州一派安宁,却又为了什麽,没有一个人出来,捍卫这动摇了帝国千年基业的大逆不道之举?”

“我、我不知道!”

面对著李逸如这一连串的质问,吓了一大跳的李忠,诺诺地应道。

“我知道!”

瞥了一眼显然被吓著了的部下,李逸如面色阴沉地说道:“你没有发现吗?秋帅此举,比当年宰相在凉州的施政还要更进一步,虽然严重动摇了帝国的秩序和法统,却比什麽都更有效地为帝国获得了兵源!”

“兵源?”李忠茫然地问道。

“不错,兵源!”

李逸如的嘴角边泛起了一丝嘲讽的冷笑:“自从圣龙历七五三年先帝被呼兰人击败,损失五十万兵马之後,呼兰人的两次入侵、庞勋的叛乱、宰相和燕南天等藩镇之间的龙争虎斗,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圣龙帝国人口再多,又禁得起几番这样的折腾?

“不错,咱们凉州将士在宰相的统帅下,个个都是好样的,硬是一刀一枪夺下了这大好河山!可是凉州有多少人?当宰相统驭了整个天下之後,死伤这麽多人的凉州,还能够为宰相凑出多少军队,去为他镇守江南、防备呼兰、驻扎高唐、远征西南和印月?”

“少……少爷,你是说……”

李忠被李逸如的话深深的震惊了,当下试探地问道。

“你现在明白了吧?”

李逸如颇有深意地望了自己的部下一眼,缓缓地说道:“现在,宰相就指望著秋帅所治理的幽燕和辽东,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锐之士了!若不是有秋帅,风雨军又如何可能在这麽短的时间内,恢复战斗力,甚至更进一步的壮大?

“要知道,圣龙帝国虽然人口稠密,只需要略略调整,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抽调出就数量而言足以和整个天下抗衡的士兵,但是若不采用一些极端的措施,又如何能够让这些拿惯了锄头的农夫,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出色的士兵?”

“这麽说来,秋帅是得到了宰相的默许?可是小的还是不明白,既然秋帅的这些措施这麽有用,为何宰相不下令在整个帝国推广?”

李忠说话的时候,显然已经被李逸如刚才的言论给搅得晕晕乎乎了。

“整个帝国推广?哼,宰相可不会像你这般疯了!”

李逸如皱眉摇了摇头:“你自己刚才不也说过,这样下去的话,整个国家都会变成军队?宰相虽然需要能征善战的雄师劲旅,可还不想让整个帝国因为穷兵黩武而衰弱。圣龙之所以能够成为圣龙,靠的可不仅仅是军队!

“强大的军队或者可以成就一时的霸业,但如果为了获得强大的军队,丢掉了帝国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那麽再辉煌的霸业,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还会连带著整个帝国都成为昙花一现的虚影!

“所以,宰相这几年默许了秋帅的大胆施为,只不过是用幽燕,或者还有如今的辽东,换取整个帝国恢复元气的时间罢了!也正因为如此,宰相只会允许秋帅在幽燕和辽东作为,而且即便这两块地方,也只能够是暂时!”

“复杂!”默然半晌,李忠由衷地得出了结论。

在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化李逸如的这番言语之後,李忠不得不承认,少爷就是少爷,所以才能够出将入相,统帅百万雄师;自己就是自己,所以只能够跟随在少爷身边,做一个跑腿的亲信。

当下,乐天知命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顺著李逸如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将话题从这伟大的国家大事,转移到了他所担忧的现实问题。

“少爷,自从如今宰相大人任命秋帅远征高丽之後,秋风军的将士便十分愤怒,都认为这一次秋风军流血送命,却白白给少爷免费打江山,我看难保这些家伙会在暗地里向少爷发难。

“此外,咱们家族的少年子弟这次自愿组军北上,原本是想追随少爷收复故国,却没有想到如今便在了秋帅的帐下,情绪也颇有些波动。

“这两件事情,少爷您可得好生留意才行,免得出了大岔子,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错,你小子有些头脑了!”

李逸如随口赞了部下一句,暗地里却不禁苦笑。

“李逸如出任辽东总督兼北伐东路军指挥使,秋里挥师高丽驱逐安宇,秋十三郎为北伐军东路先锋,出兵西进连续骚扰呼兰。”

风雨这一道命令,可谓高明之至。

如此一来,秋风军一分为三。

主力继续驻扎辽东准备北伐,更因为有一个北伐东陆军指挥使的头衔,而被李逸如节制;堂堂秋风军统领的秋里,却只能够率领部分兵马进军高丽;秋里最信任的爱将秋十三郎,则作为北伐东路军的先锋远征呼兰,不能够再追随秋里。

与此同时,刚刚被夺去了赤狮军兵权的李逸如,接收的是一个别人已经经营得有声有色的摊子,几乎是要以赤手空拳,来应对那些趾高气扬的骄兵悍将。

更要命的是,即便他顺利过关,得到的奖励,也只是一个别人帮他打下了江山的王位。於是,可以预见的将来,高丽王国注定不得不在圣龙帝国的羽翼下运转。

所以,不能不说风雨高明。

风雨的高明,在於不动声色间,削减了两员大将的羽翼。

风雨的高明,在於波澜不惊中,制约了可能会失控的北方。

风雨的高明,在於高深莫测下,重新平衡了帝国的权力格局。

风雨的高明,最根本的一点,则在於这一切的调整,都没有影响到战略大局的进展,更没有让任何一员大将值此用人之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无论是秋风军的将领,还是他李逸如,都继续受到重任,并且活跃在风雨开疆拓土的霸业中。

北伐继续北伐,内政继续内政,而远征高唐,表面看来似乎分散兵力、穷兵黩武,实则却是在麦坚人含而不发,严重威胁帝国之际,以攻代守,打破僵局,反向牵制麦坚的绝妙好棋。

“既然如此,那麽就请宰相看看,逸如如何帮您,来看住这些秋风军的虎狼之师吧!”

轻轻的呼了一口气,遥望著西面,李逸如轻声喃喃。

“哼,李逸如以弱冠之年追随宰相西征印月,以孤军弱旅死守居萨罗而名动天下,之後独撑印月大局,执掌半岛军政,统驭各族联军,如此人物,岂是你们这般小辈所能够对抗的?

“还不给我退下,安心执行宰相之令,对总督大人,便要向对我一般尊敬,谁要敢阳奉阴违,就休怪我秋里无情!”

正当李逸如谈论秋里在辽东和幽燕的治政之际,秋里则在自家的书房内奋力拍案,斥退了秋十三郎等有心闹事、试图留下秋里的秋风军将领。

“看来秋帅是准备遵循宰相的命令了?”

当所有的将领都乖乖退下之後,始终在角落中未发一言的费全,缓缓地问道。

“怎麽,你也认为秋某该抗令不遵,做这辽东的土皇帝不成?”

秋里冷冷地说道。

“那倒不是!”

费全的脸上浮现出无奈的苦笑:“辽东苦寒,秋帅推行的法令虽然容易聚敛百万甲众,提升军队战力,但这法令却失之於偏颇,若是朝廷封锁幽云关,阻挠物品输入,则指顾之间,这麽多的健儿便要无衣可以御寒,无食可以果腹,土崩瓦解也同样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更何况这几年风雨军调整,秋风军中的将领不少都来自其他各路,将士们虽然愿意追随秋帅,但若要他们真的和宰相作对,一旦开战,发生成批临阵倒戈的事情,费某绝不奇怪!哼哼,如今想来,当日宰相放手让秋帅施为,只怕便已经为了今朝未雨绸缪了!”

说到这里,秋风军的首席幕僚连连叹息。

当日他便不赞同秋里离开幽燕。辽东虽大,但是却更为偏远荒僻,如今果然受制,不过仔细想来,即便当日秋里抗命留守幽燕,只怕也无法抵挡整个帝国的压力。

总的来说,秋风军这几年尽管迅速壮大,然而不知不觉中,却始终都在风雨的掌控之下,似乎无论如何也难以抵御那位宰相大人看似无心的种种设计,注定了只能够乖乖地听凭风雨驱使。

只是,费全不甘,真的很不甘,不甘他自负所学,又投入秋风军为秋里所重用,白白以如今帝国最为强大的军队做後盾,却始终无法突破局面。

“既然如此,那麽先生就不要多言!宰相用李逸如执掌辽东,可谓用心良苦,用了一个这天底下满朝文武中再恰当不过的人选,这些将领根本不可能是这个少年的对手,又何必自找苦吃?”

秋里恍若洞悉了费全的想法,若有深意地看了部下一眼。

“属下只是为秋帅担忧!”

费全叹了一口气,略有些急躁地道:“其实包括属下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好安置,南征北战效力帝国这麽多年,开辟了这麽多的疆土,建立下这麽多的战功,不说日後封君列侯,至少福泽子孙的财帛土地绝对少不了!

“可是秋帅呢?秋帅您为宰相施行这赏兵令,虽然让帝国迅速恢复了元气,重建了虎狼之师,却也将天下的士绅得罪了乾净,如今远征高丽,更是为李逸如小儿做嫁衣。

“而即便日後回朝,那白起主持青龙军镇守帝国劳苦功高,兵部尚书非他莫属,还有什麽其他职位,能够彰显秋帅的地位身分?”

“这你可就不必为我担心!”

秋里傲然冷笑了一声:“秋某随宰相起兵,为的一是无愧父老祖宗,尽显我男儿英雄本色;二是为了和风雨的患难交情、肝胆义气,若要说那荣华富贵,当年我秋里便有的是机会自己取来,又怎会如今反倒要向风雨乞讨?”

“可是……”

费全皱了皱眉,正待说话,却见秋里摆了摆手,阻止了他说话,淡淡地道:“我的去向,其实宰相早有安排,你大可不必为我担忧,连那李家小儿也能够得到封国,我和风雨这麽多年的交情,你还怕他亏待我不成?如今有这番閒心,还是帮我盘算盘算这高丽的战事吧!”

“是!”

费全愣了一愣,有心想问秋里风雨的安排,却见对方一脸淡然,只怕是肯定不会说的了,当下按捺住心中的疑问,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高丽一向为我帝国的羽翼,只是这些年来帝国内乱也就无暇理会,这才给了安宇人一个可乘之机。

“如今安宇人几乎侵占了整个高丽的南部,扶植伪王,横行暴虐,俨然将高丽变成了他们未来图谋帝国的基地,帝国实在是不能够再袖手旁观了!

“宰相令秋帅此刻出兵,可谓及时,而且还选了一个好时机——眼看寒冬将至,那高丽的各处海港转眼便要封冻,宰相这是要我等来个关门打狗,在陆地上聚歼安宇主力,以减轻我圣龙这万里海疆的压力!”

“是吗?”

秋里不置可否地漫应了一声,双目则全神贯注地,注视著面前标记了高丽地形的作战沙盘,这是他接到了风雨要他立即准备远征高丽的命令之後,让人制作的。

这作战沙盘,完全模拟了实际的地形,丘壑起伏,河流四散,大好江山便如此真切地展现在眼前,让人看了便不由涌起无限豪情。

“莫非秋帅另有高见?”

此刻,费全见到秋里对自己的意见有些漠然,便惊疑不定地试探道。

“你忘了这里!”

秋里信手指了指,却是在作战沙盘之外的地方。

“什麽?”

费全茫然地问道。

“宰相早就在之前,便已经令云笑天的蓝鲸军北上登州,你以为这是闹著玩的吗?”

秋里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莫测高深的微笑。

“这……这,难道宰相想让蓝鲸军和安宇人决战海上?”

费全的脸上流露出匪夷所思的神色。

这太疯狂了。

谁都知道,尽管风雨主持朝政以来,十分重视圣龙水师的重建,然而水师和骑步兵不同,不是抓了一个七尺的汉子,便可以增添一分战斗力的。战舰的打造,水手的训练,哪一样不是用银子堆砌出来的?

相对而言,如今的帝国水师,可谓是从一片废墟中完全重新组建,在仓卒之间,根本没办法和始终全力以赴发展水师的安宇人抗衡。

“哼,安宇人算什麽?”

不料,秋里的话让费全更加骇异。

安宇人不算什麽,难道要让蓝鲸军和麦坚舰队正面对抗不成?

费全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混乱了。

“哈哈,用兵打仗,可不是看谁的人多便能够绝对取胜的,否则当年建立之初的风雨军,只怕也早就被人碾成了粉末,又哪来如今的辉煌和显赫?”

眼见自己的幕僚一时之间跟不上自己的思路,秋里大笑了一声,揭过不提,转而豪气冲天地道:“好了,这海战怎麽打,想必宰相心中早有腹案,也用不著咱们来操心!

费全,传我令下,高丽救援军兵分三路,於五日後渡江南下,按照本帅制定的路线前行,不可恋战,只须按时到达预定的地点即可!”

说著,秋里自怀中取出了一份详细标记了行军路线图的卷轴,交给了费全。

按照那标记所显示的线路,圣龙的大军竟然是准备通过一连串的急行和突击,将安宇人正自乘胜挺进的先头部队,给拦腰截断、团团包围。

“遵令!”

费全肃然地接过,他心中知道,从此之後盘踞辽东的三十万秋风军,便将一分为三,身为秋风军主帅的秋里,则统帅其中的十万兵马,投入到了高丽的战场。

而且,这一出手便是一个大手笔,若真的能够贯彻秋里的意图,只怕圣龙帝国进入的第一仗,便将是一场经典而完美的全歼。

“可惜,看不到风雨这家伙纵横草原的威风了!”

而此时,这个宏伟作战计画的制定者却在暗地里,颇有些懊恼地叹气。

第三章大军北伐

飞扬的烟尘在空中弥漫,泣血的夕阳逐渐黯淡。

两支上千人的队伍,围绕著一个毡包群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相对於辽阔的草原,数千人的生死相搏是何其渺小。

相对於毡包群内的百姓,攻守双方的胜负,却决定了自家的生死存亡。

不得不承认,呼兰人天生便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尽管眼下这一支游牧的人群,几乎看不见成年精壮的男子,但是手握兵刃的少年、老人和妇女,也同样发挥著可怕的战斗力,同样能够带来死亡的威胁。

只可惜,力量的对比实在太过悬殊,已经不是勇气所能够弥补。

当另一支圣龙骑兵出现在毡包群的後方时,战斗的结局便已宣告底定。

闪闪的寒光过後,鲜血滴落草原。

圣龙人以同样娴熟的骑射,杀入了毡包群,并且实现了胜利的会师。

负隅顽抗的草原人,纷纷倒下,而剩馀的妇孺,则惊恐地聚集成一团,等待著未知的命运降落。

“杀!”

作为圣龙军的统帅,秦纪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血腥的命令。

当呼兰人的援军赶到时,他们所看到的,是一如既往的尸横遍野,一片废墟。

“疯了,圣龙人疯了!”

翻阅著这段时间以来,关於呼兰帝国和圣龙帝国边境持续不断冲突的战报,身为呼兰帝国国相的塔塔库尔,不禁失色。

在成功排挤了张仲坚,恢复了草原大贵族对这个帝国的控制之後,塔塔库尔突然发现,原来张仲坚的位置,实在没有什麽好羡慕的。

年轻的大可汗不具备老可汗的勇武果毅,帝国内部大贵族令人震惊的贪婪短视,虎视眈眈的圣龙帝国和别有用心的麦坚,还有那些各打算盘的盟友附庸,执掌帝国权位之後的塔塔库尔,终於知道了以往听命於老可汗的帐下,只需要考虑如何挥舞刀剑建立战功的日子,是多麽幸福。

而如今,塔塔库尔只觉得自己如履薄冰。

呼兰帝国的存亡,显然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战略时刻,任何一次细微的决策失误,都将给这个迅速崛起的草原帝国致命的打击,而自己也将成为整个帝国的千古罪人。

想到这里,塔塔库尔再次将目光投到了手中的战报。

很显然,如今的边境冲突对於圣龙人来说,只不过是风雨执政以来,一次又一次如同练兵一般的小规模骚扰而已,胜固可喜,败亦无妨。

但是对於呼兰人来说,圣龙大军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的这一连串突袭,却无疑是一场又一场,旨在消耗己方国力,可恶而且卑鄙的突袭战。

凭藉著身後幽云、伦玉和玉门关这三大名关作为坚固後盾的优势,又实施了无情的坚壁清野和村庄连坐联保,没有了後顾之忧的圣龙人,虽然在骑射方面略逊呼兰人一筹,却显然掌握了进退自如的主动。

相对而言,呼兰人虽然在局部的遭遇战中获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却无法对圣龙帝国的内地造成有效的威胁,而且太过辽阔的草原,注定了他们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防守,每一次的漏洞,都不得不付出十分惨重的代价。

和圣龙人以往秉承著大义的名分,旨在要求这些蛮夷之族叩头臣服便心满意足、罢兵回师的作战不同,最近每一次的偷袭成功,所作的,必然是斩杀一切俘获的人口、焚毁所有的牲畜粮草。

这样的做法残酷,然而有效。

呼兰帝国显然不得不和圣龙展开一场拼人口、拼财力、拼国力的消耗战。

很快,呼兰人後续作战能力不强的致命弱点,便在这场消耗战中,逐渐暴露。

塔塔库尔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如果动用大军,大规模地投入战争,势必要消耗天文数字般的粮草,而圣龙帝国业已收回的三大名关,和严阵以待的百万大军,显然让呼兰人以战养战的传统,在这一次战争里根本不可能奏效。

另一方面,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程度内的小规模还击,却只不过是被动的应战,不习惯储备粮草的呼兰人既消耗不起,也不喜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还击,根本不可能打痛圣龙人,自然也就达不到结束这种消耗战的目的。

为此,呼兰帝国的宫廷内,早已经吵成了一团糟,却始终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来。

“大人!”

正当塔塔库尔愁眉苦脸的时候,却见一名亲信来到了书房的门口,恭声禀告道:“户部尚书老爷和北方的三十多位大贵族老爷,前来求见大人!”

“嗯,他们来干什麽?”

讶异地抬起头,塔塔库尔有些惊疑不定。

由於当年张仲坚等一批圣龙人,进入了呼兰帝国的决策层,因此帝国的政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仿效了圣龙帝国的模式,设置了六部和军机,其中,户部尚书自然是掌管帝国财政的官员。

只是让塔塔库尔感到奇怪的是,究竟什麽样的大事情,要让户部尚书和北方的三十多位大贵族联名求见。

如果说是南方的大贵族,塔塔库尔还能够理解,只因为圣龙人的这一系列突袭战,主要是让南方的大贵族们损失惨重,以至於这些暴跳如雷的混蛋,差一点便要烧了自己的房子。

可是,眼下帝国的北方却是平安无事,塔塔库尔实在猜不透,这些幸灾乐祸坐观好戏的家伙,此刻又来凑什麽热闹?

“灾情!老爷,北方开始出现了大寒流,冻死了不少人口和牲畜,他们正准备请求老爷您援助呢!”

仆人惊恐的话,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