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占据着绝对优势,对黄权所部是全面的围击和碾压,甚至主将连败逃和自杀都做不到!
  更何况,来日归都报捷献俘时,阵列中有个活着的敌营主将敬拜皇帝陛下并台辅诸公,无疑更加能够彰显威仪。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完了,黄权首级都已经开始腐烂了。所以庾怿也只是私下里对沈哲子抱怨几声,并且一再重申强调,下次再生擒这种级别的羯胡将领,一定不要图一时之快意而斩杀,暂留活口。
  这一场战斗,沈哲子所部可谓将械用之精良发挥到了极致,双方几乎没有多少短兵相接的机会。至于战损,则主要集中在胜武军偷营最后正面冲阵的时候。
  胜武军两营兵卒冲营,由于羯胡反应迅捷,没能及时撤出,两营兵众几乎全没,只有沈云并几十名家兵冲出来。由这一点也能看出,胜武军想要成为真正的强兵劲旅,仍是任重道远。
  哪怕沈哲子心比天高,也不得不承认,江东兵在野战中较之羯胡真正的精锐,还是要逊色一筹。毕竟羯胡兵是在四方征战中磨练出来,而江东则主要捡取流民成军,除了少数军头的私兵部曲战斗力能够匹敌,在整体上战斗力是要稍逊。
  至于俘虏三千余众,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沈哲子所部本就占据水路便利,当敌阵被凿穿击溃时,舟船疾驰,水陆并进,最大程度上将这些溃卒一网打尽,避免他们窜逃出去之后遗祸地方。
  这样一份战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亮眼,所以营帐内沈哲子所部众将一个个也都神采飞扬,骄傲的仿佛斗胜公鸡。
  但沈哲子心内却无多少喜悦,因为在这一份战果总结之外,他还有另一份更加详细的战报。在这斩获的一千三百余首级中,真正的羯胡只有不足五百人,甚至于就连俘虏中的羯奴都被拎出来斩杀!
  换言之,黄权这三千多嫡系军队中,包括黄权在内,绝大多数都非羯胡!
  诚然在战场上无分种族,只要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都是敌人。但一想到来日还要面对更多的汉人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彼此以命相搏、流血厮杀,而为数不多的羯胡则站在那里冷笑,沈哲子就从心底里感到一阵的绝望。
  人皆苟且而活,包括沈哲子在内,他一直都在试图用最少的代价,来完成汉人在这个乱世年代的整体蜕变。而不是杀杀杀,凭一腔戾气用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暴戾手段,与旧时代做一场血肉撕裂的诀别。
  但凡对这个民族稍有信心,但凡对这漫长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稍有认同,荣耀要铭记,沉沦也不必急于抹杀遗忘。重要的不是我们曾经怎样的卑微绝望,而是我们始终存在着!
  黄权之辈,可以说是权欲熏心,以同胞血肉性命来为自己堆砌一个上升之阶。这样的人,沈哲子杀之毫无负担。但是更多的降人,他们仅仅只是为了生存活命而已,手段或许暴虐残忍,但沈哲子清楚并不应该完全归罪于他们。
  一个世道之绝望,在于无论身份高低、贤愚与否,人人都在用自己可用的方式去戕害他人,荼毒世道。世道恶于人,人恶于世道。如此一个恶劣纠结的循环,要杀多少人,才能看到一丝希望所在?
  竭尽自己所能,予人一个改正的余地,予人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对于那些降众的安置,沈哲子也并未一概将之发为罪卒,其中勇力敢战之众,俱都遴选录入甲士之中。他们或是一时难以接受境遇的变化,没关系,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来调整。
  沈哲子归营之后,便让江虨等人前往降卒营地,与那些降卒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们的困惑,了解他们的诉求,以期能够找到一个能够将他们引为己用的方案。眼下或许用不到,但来日据于此乡,招揽淮南之众,乃至于挺进中原,与羯胡争抢丁口,都能收一个此长彼消的长功。
  这一战除了斩首和俘虏之外,资用的缴获反而不多,更加上沈云等冲入羯胡后营大烧一通。真正值得称道的便是近千马匹的缴获,这是在江淮之地用钱粮都买不到的战略物资,所以也称得上是一个极大的收获。
  战果交代完毕之后,便是拟定论功簿了。到了这一环节,帐内众将都不免精神一振。虽然这一次论功要呈交都内台中得到批复之后才算确定,但这一战可谓胜的无可挑剔,江东大乱之后的江北首功,呈交上的捷报如何拟定,台中也不可能会有大的更改。
  今次论功便是正式以甲功而论,一甲功便是一斩首或一俘虏,兵长将领按照级别另计,合肥方面所得丁口还未统计起来,但却复土极多。真正的论功当然也不可能具体到每个人的斩首,还是以营为单位来划分战功,各营兵长归营后再具体到每一个兵卒。
  这一场战事,收复江北大量失土。当拟定战报时,作为统率的庾怿和统兵歼灭黄权所部的沈哲子,俱以万甲论功排在第一序列。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后续众将的排序才是重点。
  紧接着的第二梯队,拍在首位的便是路永。如果不是路永所部用命而战,沈哲子所部根本就抵挡不住羯胡的猛烈进攻。
  路永在听到这个排位之后,也是惊愕半晌,继而便是狂喜,乃至于喜极而泣。他身为历阳叛将,被在都下闲置良久,心情不可谓不忐忑,倍感前途黯淡。实在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过江初战、江北首胜便能列名军功前列!
  众将皆击掌祝贺,不乏人在望向路永时充满羡慕。这一战功意义之大,还要甚于实际。路永有此一功,日后在豫州军体系中真是不愁机会。
  整个第二梯队中,列名者十数人,沈哲子所部诸将便得居七八席。包括江畔结阵力据黄权的胡润、率众袭营得手而退的沈云、率领骑兵凿破羯胡军阵的沈牧,就连俯拾大功的曹纳都列名其中。
  至于庾怿所部主力,因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战事,真正大功者反而不多,毕竟复土大功已经记在了庾怿头上。至于这份功劳稍后该要怎么分配,那是庾怿这个刺史该考虑的问题,台中也难干涉太多。
  当大功者王愆期之名也被念出时,帐中包括王愆期在内,神情俱是一滞,整个帐内气氛都为之一凝。
  庾怿摆手,示意诵读军功名单的参军暂停,起身环视众人,继而便说道:“今次一战,自是王命殷望,台内诸公深眷,朝野内外共襄之盛举,但仍离不开镇内上下用命,将士戮力而战。凡有功,必有偿!不以人情、不以旧勋、不以前过、不以卑用,因事而论,唯功是举!”
  大帐中一时间鸦雀无声,哪怕庾怿已经讲完坐下,这一番话仍然仿佛回响在众人耳畔,良久之后才蓦地爆发出一阵猛烈的喝彩声,久久难平!
  庾怿落座后再与沈哲子对望一眼,彼此眼中不乏欣慰。虽然仅仅一次论功不足完全消除顽疾世风之影响,但最起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人世诸多可欠,唯独舍命搏杀之功不应贪墨!
  至于最后,则是整个豫州新复之土的经营镇守安排。这一次大胜,直接将占领地推进到涂水上游,临近淝水芍陂!整个豫州镇土,理论上陡翻两倍有余!
  由于此乡久战废土,城邑多废弃,民户多离散。所以自然不能再以惯常的手段来安顿经营,必须要大置侨郡来治理。
  虽然这种大事还需要台中首肯,但在沈哲子的建议下,庾怿还是决定先拿出一个方案来,避免台中插手太多。
  此前围绕历阳附近,便已经侨置颇多郡县,比如谯郡、颍川、包括沈哲子的封国乌江在内,便是属于南谯郡。但这些侨郡大多龟缩在历阳地近大江一畔,名之为县,不过数乡,名之为郡,不满一县。
  现在有了大量的土地,这些侨置的郡县自然也需要大幅度的扩充起来。毕竟虽然流离失所,但一个乡土旧称对民众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后世无法想象的,对于日后招抚流民整顿地方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以在这规划中,原本的豫州旧土俱纳入侨置颍川郡,即就是历阳并其周边,由庾怿镇守。至于原本的南谯郡,则向西转移到濡须口附近。围绕合肥侨置新昌、高塘等郡,暂由郭诵等将分领。
  至于沈哲子筑城所在的涂水流域,则侨置梁郡,治土囊括整个涂水流域,包括原本杜赫所在的涂中。而这个新置的梁郡,自然由沈哲子担任太守。
  同时未来豫州军也会进行大规模的整编,梁郡将会是最重要的驻兵地点,陆续充兵至六军之众,用以抵御且准备来年收复淮南!


第0649章 都下传捷
  盛夏之建康,梅雨过后,阴霾一扫而空,都下内外,一片繁荣祥和。
  如今的建康城,长街笔直开阔,坊市井然有序,更有了一国都城的威严。
  环境对人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约束力,一个不修边幅的邋遢人到了一个干净整洁、开阔明亮的厅堂中,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局促感,会感觉到不自在,乃至于会改变自己以求能与环境搭配。毕竟这世上没皮没脸的人还是少数。
  以往的建康城虽然繁荣,但连真正的城墙都无,穿过长干里便是成片的窝棚,流民云集,盗贼蜂拥。官府也曾发力整顿,但却收效甚微。
  可是如今随着新城坊区次第建成,难民陆续迁入,即便暂时不得安置,也都被安排居住在都南等几处聚居点中,通过做工换酬来养活家小。
  所以如今的建康城里,风气一时大肃,民众虽然也难尽衣绸缎,但麻衫短褐也都力求干净整洁,再也不见以往成群结队衣不遮体、蓬头垢面的模样。人之所求,先饮食而后衣裳,当仪表都被关注起来,可想而知生计必然也是有了保障。
  当然环境也并不独约束于小民,以往都下不乏狂饮竞欢、招摇于市的权门子弟,但如今那些浪荡子也渐渐有所收敛。一方面是坊市立起,城卫管理更加方便,少了许多钻空子的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妓馆游园都被集中迁到了城东青溪附近,都内已无多少玩乐场所。
  年初江州一场兵乱,随后豫州用兵于北,说实话对于都内民众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影响。大江横淌隔成两个世界,能够引起民众广泛参与讨论的,不过只是今日米价又升了几钱。
  但表面的无甚波澜,并不是说整个建康城对于江北的战事就漠不关心。事实上正有数不清的人对江北之消息牵肠挂肚,乃至于寝食不安。
  城西石头城附近,一直聚集着都内各家仆役,对过往船只密切关注着。
  因为江州一乱至今元气未复,所以西面而来的客货船只陡然削减变得稀少。但每日也有二三船只到来,每有舟船驶入水栅等待入城时,四面八方便会涌出许多人上前询问消息。
  那船主如果不明底细,还道都中民众都是如此好客。但是每每报上来路所在时,那些涌上前来热切询问的人便会作鸟兽散,将船只晾在那里,让人十分尴尬。
  从六月以来,类似的情境每天都要上演几次,风雨无阻。以至于石头城内守军都将之当作一景,甚至还要打赌明日会有几艘船只到来。
  终于七月里的一天,艳阳高照,接连两艘轻舟自水门驶入停泊港口,类似一幕继续上演。有的人家仆役或是厌倦烈日烤灼而懒动,或是脚步稍慢落在后方,干脆行到半途便折返。可是他们刚刚退了几步,便听到身后响起了嘹亮的欢呼声!
  怎么回事?
  后方人心内还在狐疑,前方已经有人手舞足蹈往城内飞奔去,沿途洒下亢奋到了极点的欢呼声:“大胜,豫州大胜!沈侯大胜,全歼贼虏!”
  在这阳光明媚的夏日上午,以石头城水门码头那两艘舟船为起点,欢呼声开始迅速向外蔓延,大量人一边欢呼着一边往城内飞奔而去。
  “合肥大捷!”
  “豫州大胜,江北大胜!”
  “沈侯大胜,斩首数千!”
  西市乃是城内最繁华的地点,日常人头攒动,也是最先受到胜报冲击的地点。但大多数民众对那欢呼声还有几分莫名其妙和惊疑不定:“驸马沈侯斩首数千?难道都外又有乱事?”
  “老奴难道还不知,沈驸马早已离都北上杀奴,如今捷报已经传回,合肥已复,王师已达淮南!”
  听到那些欢呼者的解释,周遭民众们也不能淡定起来,还待要询问更多详情,旁侧货栈中已经冲出人来叫嚷道:“王师大胜,驸马报捷,仓中诸货,百钱减十,共贺大功!”
  于是民众们激情被彻底点燃起来,一边往店铺冲去,一边口中叫嚷:“驸马已复淮南,围剿奴贼上万!”
  消息就这么次第往城内传递,也幸亏建康城规模还不算极大,否则等到消息传递到台城,或许已经成了“驸马踏破虏庭,石贼世龙业已授首”!
  但即便是如此,当台城内听到城外叫嚷时,斩首之数也已经夸张到了数万之众。几座城门兵士听到那欢呼声,忙不迭向军候兵长汇报,而得到汇报后,那些宿卫将领们也不能淡定起来,如此大数额的斩获,莫非羯奴已经大举南侵?
  原本平静如湖面的台城,此刻仿佛暴雨冰雹劈头砸落,人人不安于室,各自奔走于外,想要打听一些确实可信的消息。
  也不乏人登上台城城墙,倾听城下民众欢呼,然而那欢呼声越来越夸张变形,出于一人前后之间的吼叫已经从收复淮南又把王师挪到了南阳乃至于兖州,顿时让人凌乱无比,不知该信还是不该信,也不知这些小民哪里听说的这么多地名!
  整个台城乱成一团,台臣们互相打听也是众说纷纭,根本就不知道该信什么。所谓收复兖州云云,掰着手指头算哪怕一战不打,驸马也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狂奔到那里啊!
  终于在这一片茫然混乱中,北面太极殿外悠扬钟声响起,召集台内六百石以上者入殿面君。于是众人再也顾不得互相询问,无论级别高低,纷纷往太极殿而去。许多级别不够的台臣自然被宿卫们阻拦于外,但也并不散去,只是扯着嗓子招呼疾行入殿的官长稍后一定要记得传信出来。
  “王丞相来了!”
  “褚中书来了!”
  “虞护军也来了……”
  一干台辅重臣也各自离开自己官署,壮年者阔步而行,老迈者一步三跳,姿态俱都引人发噱。然而这会儿众人却没有多少笑意,先到者一个个探头张望,想要从这些到场的台辅诸公表情上看出一丝端倪,然而却没有什么所得。
  “报信者是否已经入台?可有确凿消息?”
  王导一路行来,根本无心搭理沿途众人的询问,殿前与其他几位台辅碰面,却见几人脸上表情也是不乏茫然,继而便转望向虞潭问道。
  虞潭掌管护军府,如果得信,肯定是护军府先得,更何况台内谁不知这老家伙就是沈哲子在台内的靠山。至于还有一个不乏公然包庇的温峤,近来却因旧疾缠身在家养病,眼下也未到场。
  随着王导一问,众人俱都望向虞潭。虞潭这会儿还在低头揉着两腿,他这把老骨头一路跑来也是累得不轻,待见众人俱都望来,当即便摇头苦笑:“署内尚无捷报呈送……”
  众人听到这话,俱都傻了眼,连护军府都还没有收到消息,那么这胜报是哪里传来?莫非是摆了一场乌龙?
  “以沈维周离都之日而计,眼下王师必然已达合肥。相持几日而论,战果应该也在近日抵都。究竟胜负如何……”
  褚翜沉吟一声,眉头已是紧紧蹙起,无论胜负如何,眼下一个还没有确定来源的消息,已经让满城轰动,假使后续传来战事不利的消息,又该怎么收场啊?
  众人闻言后,脸上也皆流露出一丝无奈苦笑,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心里多少还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假消息。毕竟时间在这里摆着,就算是直接冲入合肥快速击败合肥守军,整理战果归都汇报,这一点时间也是不够的!
  当然这些人是并不知道,真正的大战并不在合肥,而是在涂水上游,与他们的直线距离不过几百里!
  “消息虽然未定,但都下之民皆乐传此讯,可见对沈维周寄望之高,万众渴胜啊!希望沈维周能不负众……”
  王导叹息一声,继而说道,他与沈家矛盾虽然已经不可调和,但是上升到军国大事,也是衷心希望能够得胜。毕竟江北战胜,江东才能更安稳,一旦败了,局势将更加动荡,对谁都没好处。
  然而王导话音未落,殿外人群后已经传来高喊声:“捷报,豫州捷报!”
  “是真的?”
  几人对望一眼,眸中皆有震撼。尤其虞潭更是老态尽去,一蹦三尺多高望见喊声从何处传来,疾令身畔宿卫将领说道:“速将报捷者引入殿中!”
  大胜,真正的大胜!
  白纸黑字、确凿无疑的战报摆在众人面前,众人提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略感失望,明明外间叫嚷已经打到了淮南,斩首万余,怎么战报上战果才这么一点?
  心内生出一丝失落的同时,众人不免哑然失笑,先前他们还觉得这捷报不像是真的,结果现在居然也受了那些愚钝小民的狂言影响!莫非在他们潜意识里,也觉得那些荒诞不经的夸大言论,并非不可能完成?
  原来不知不觉中,不管他们对那小子感官如何,对于其人都已经有了一种莫名的信任。
  “沈维周,真国士也!”
  这一份战报不只交代了具体的战获,还有详细的战争过程。于是众人也都明白为何捷报会来的这么快,原来战斗地点并非在合肥,而是在涂水!沈哲子一旅偏师,歼灭俘虏黄权所部数千余众,甚至就连主将黄权都被斩杀!
  纸面上的内容,自然难以面面俱到。众人看到这战争过程,心内不免有些怪异感觉,都觉这个奴将真是活腻了,好好的合肥不待住,偏要跑到涂水去,结果撞上了更可怕的对手!他难道不知道这小子是比庾怿还要难缠的家伙?他可能真不知道……


第0650章 无地自容
  在万众期待中,归都报捷献俘的队伍终于抵达建康。
  整支队伍由七艘船只组成,前三艘俱是多层的楼船大舰,其中第一艘舰船上运载着此战表现出色、得功显著的诸多将士,第二艘船上则载运许多合肥当地世家族人并土堆木雕的新复疆土模型。
  但最显眼的还是第三艘船,三层甲板每一道船舷皆挂满了串联垂挂的首级,层层叠起几乎将整艘大船的轮廓都给掩盖,可谓狰狞而又残忍!
  其实在报捷队伍的规模上,沈哲子和庾怿还是略有分歧。在他看来,胜便胜了,这只是一个开始。来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对于台中,通知到了就差不多,实在没必要浪费太多精力于此。
  不过他也明白庾怿所想,毕竟所处位置不同。庾怿身上不只担负着已故大兄庾亮的旧罪,他自己也是素来不受时誉推崇,实在太需要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彰显自己。所以还是稍作让步,让庾怿组织起一个规模不小的报捷队伍。
  按照庾怿的想法,自然恨不得将整支豫州军主力都拉上,将所有俘虏都押上,在都下彻底夸功一番。只可惜沈哲子太悭吝,只允许他挑选俘虏两百人、战马三十匹,不过斩首上倒是不吝啬,就连去年在涂中人家手里买来的羯胡首级都搭上许多,装满整船。
  台中降诏,报捷船队可以直入都内,可以沿着秦淮河一直驶入朱雀大桁附近,再登岸整队入朝面君。
  当船队驶过水门、直入都中时,整个秦淮河两岸已是人声鼎沸,围观者将南北河堤俱都充满,就连左近高高的坊墙上都站满了人,一个个翘首以望。
  整支船队中,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那挂满首级的第三艘船。虽然京畿屡经动荡,民众们也饱受兵灾戕害,多见尸横遍野的人世惨剧。但如此多的首级层层叠叠悬挂在大船上,几乎结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楼阁,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大,也真是无与伦比。
  尤其这些首级,乃是传说中啖肉饮血、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羯奴,这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则更加玄妙。在经过最初的惊悸而不敢细睹之后,民众们情绪便渐渐有了变化,这些奴贼穷凶极恶又如何,如今还不是一个个被杀戮枭首!
  于是人群中开始爆发出一阵阵的哄笑声、喝骂声,乃至于不乏人直接跳下秦淮河泅渡到楼船近畔,奋力拉下一二羯胡首级,高举双手攥着那首级抡起。待到这些人泅渡上岸,一个个英雄一般接受围观者欢呼!
  而那些被摘下的首级,则飞快传递到人群中,有的被暴怒者踩踏粉碎,有的则仿佛蹴鞠一般被踢打传递,骨碌流转不知到了哪里。
  人群中有心思活泛的商家看到这一幕,已经在动念稍后是否能借着这一股热潮、购买一些奴首做成蹴鞠,售卖牟利?毕竟奴贼作恶累累,南北俱受所害,但真正有机会上阵厮杀斩虏的却毕竟是少数。若将这些世仇豺狼首级践踏足下,想来应该会极有市场!
  都内民众欢呼连连,躁动不已,而船上的载客们也是心情激动,不复淡然。
  第一艘大船上入都报捷的将士们,不乏来自胜武军的兵长,比如莫仲之流。这些人或是原本江州兵户子弟,或是南北流窜的游食流民,何曾见过如此繁华昌盛的大都邑。
  一个个虽然还是披甲挺立、一丝不苟端立船上,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