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祚高门-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准备充分,一触即发,此前一直蓄势不动,其实早已经逼近临界点,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将之引爆。
所以,众将便也不再力劝沈哲子,俱都俯首受命。
淮南军这里早已经备战完毕,只是此前郗鉴来告还需要几天时间用于动员。沈哲子也清楚徐州军是个怎样的形势,不要说再给郗鉴几天,再给他几个月还是会差一点火候。
此前说是等待徐州军,其实也是他给自己的一个借口,对于这一战仍然存有些许迟疑,毕竟此战乃是主动出击,不同于以往的几次作战形势。他这一声令下,或将直接影响到日后整个天下局势的走向,任何可能都会发生,所承受的压力之大非常人能够想象,而表面上还要保持胜机笃定、成竹在胸的姿态,也真是有些苦不堪言。
所以,他也是需要一个外部的微小变数来敦促他早下决定。哪怕辛宾今次归营带回的消息并非眼下这般,而是石勒依然康健,奴国局势平稳,且有援兵将至,他也依然会下令进攻。因为事到如今,外部任何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弯弓已成满月,若再久蓄只是自伤。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先干一仗再说其他!
第0779章 大誉千秋
当前营骚乱的消息传回土城大营时,天色已经擦黑。
其时石虎正于帐中枯坐,陡闻此讯,脸色顿时激变,硕大身躯竟然凭空跃起尺余,整个人似为煞气所笼罩,手按佩剑厉声道:“那乱卒何人部众?可曾当场格杀?若还有活口,即刻取来!”
“事、事发猝然,营中应变不及,乱卒又颇骁勇,夺船冲出水栅,已为南贼引走……”
在石虎那血丝密布,几欲杀人的凶恶目光中,前线来报的将领战战兢兢回报道,眼见中山王脸颊更显抽搐,忙不迭又补了一句:“不过发生骚乱的营地已经被严控起来,乱势并未扩散于外……”
石虎闻言后冷哼一声,脸色仍是阴沉积铅,并未坐回原本的位置,而是手按佩剑,于大帐中缓缓踱步,凌厉的视线在帐中诸将脸上依次划过。
如此机密消息,石虎得信不过区区几日,能闻此讯者无不是他亲信之人。结果这消息却突然在前线中被兵卒喊出,不用想也可知他这些亲信中必然有人泄密!
被石虎厉目扫过,帐中诸将俱都不能淡然,各自心内忐忑,如坐针毡。部将中张雄已经蓦地挺立而起,上前一步大声道:“机要秘泄行伍,必为近中锄奸,末将愿为大王除贼!”
“你住口!”
张雄这里话音未落,另一侧他的兄长张豺已经拍案而起,怒斥一声,继而便向石虎说道:“南贼此前奸声招摇,行伍中不乏寒伧受惑。大王分明稳镇中军,又何来弃军之说!愚者千言,偶或一得,寒卒怯懦,发此恶言以投于南,未必就是机要走泄……”
张豺这么说,明显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小卒就算要编造谣言,本身见识、阅历摆在那里,能够捏造此类流言且恰恰与事实吻合,几率实在太小,几无这种可能!
因而张豺这里刚说完,在座众将中已经有人忍不住要开口反驳,乃至于怀疑就是张豺泄密才有此遮掩之语。不过张豺其人终究是大王身边久从之宿将,没有确凿证据,他们也不敢直言得罪其人。
与此同时,另有几名心思敏捷的将领很快便悟出张豺为何会这么说。那些乱卒已经冲出了军营为南人所获,他们这里已经没有了直接追查内奸的人证。此前军伍大肆整编,原本军中固有的上下统御关系改变极大,即便是能够确定那些乱卒的身份,顺藤摸瓜追查到主谋,也绝非在短时间内追查清楚。
而这追查的过程中,无疑在座凡与闻机要者俱都有嫌疑,而能够得悉这一机密者,自然都是石虎的亲信之人。在水落石出之前,这些人必将人心惶惶,就算自己没有做过,也会担心要受大王怀疑猜忌。尤其这几日南人频频在江上喊话,诛心之论落在众人耳中,绝无可能如风过无痕。
可是现在两军对峙态势严峻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顷刻之间便会有大变发生,尤其那些乱卒已经落入南人手中,南人随时都有可能发动进攻。眼下这个时机还要追查内奸,自乱阵脚,无疑正中南人下怀。
所以在稍作沉吟后,后进众将中最受看重的李农和麻秋俱都开口附和张豺之言,并不主张严查下去。
石虎虽然残暴,但也绝对不乏智谋,如果是寻常时节,根本不需要张豺提醒便能明悟到这一层。可是自从得知国中石勒已经身死,程遐与石堪这两名奴婢正在国中兴乱对攻,心境已是彻底的乱了,脑海中唯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归国。然而大军悬于淮上,绝难说走就走,结果他这里还没有动身,机要已被宣泄于外为敌所知!
一时惊怒之下,石虎真的是想揪出那个奸细千刀万剐以泄愤,甚至听到众将力劝时他握剑之指节都颤抖发白。兴事以来,他向来恣意任性,何曾沦落如此窘迫,身受如此羞辱!
可是现在真的是形势逼人,纵然他有改天逆命的气魄,也不得不低头。早在得知石堪归国的消息,他便已经没有了再与南面作战的打算,整军之余终日都在担心石勒会如何处置他,因而逗留南面,以期能增加一些自保之力。结果石勒的手段没有等到,死讯反而传来了,而且国中趁着他不在,早已经打成了一团。
那本来应该是他在做的事情,结果却被程遐和石堪两个奸邪丑类闯了空门,是可忍,孰不可忍!
心内虽然恼怒到了极点,但石虎也知眼下绝非意气用事的时刻,胸腹之间激荡之意气末了化作一串压抑到了极点的冷笑自口角泄出:“我与诸位已是性命相托,今次归国必将涤荡内外,杀灭国贼!主上创业艰难,岂容恶贼败坏,待到王业匡正,诸位俱是国之勋柱,眼下又怎么会因区区伧卒谣言而有相疑。”
讲到这里,他便望向前线归报那名将领狞声道:“生乱那座营垒,卒众俱都拿下,营长之下尽数枭首,以惩其滋乱之罪!”
前线将领闻言后,眸子微微一缩,那一座营垒虽然不大,但上下将士也有近千,就这么全都杀干净,落在前线将士眼中是何感受实在不好预料。可是眼见中山王如此慑人态度,一时间也不敢反驳,只能跪地受命,并未急于离去,而是继续请示道:“南人得此讯息,或是将有异动,前营该要如何应对,还请大王示下……”
听到这个问题,石虎眉头又不免深深蹙起。得悉国中已是大乱,他是一万个不愿意再与南人开战浪费时间,无论胜负如何,与他而言已经完全没有意义。此前他的儿子石邃已经率领数名嫡系部将并八千精锐前往彭城坐镇,将彭城作为接应大军撤退的后继基地,就是担心若沿涡水撤军会遭到南人的追击和阻拦。
可是现在开不开战,已经不由他来决定。此前南人便已是咄咄逼人,再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可想而知会是怎么做。如果还是罔顾南人动态而撤军,那么大军撤退随时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大溃逃。届时他雄军不在,即便归国,未必能有作为。怪只怪石勒留下这个烂摊子,留给他的应变余地实在太小,哪怕是死了,还要再害他一把!
“如此机密要讯,南人未必敢于轻信寒卒微言。近来淮南虽然不乏厉态,但却始终未有强攻,可见也有畏战之心……”
张豺继续进言说道,只是在说这话的时候心情也是很复杂,南来之初那种饮马大江的雄心壮志早已不存,眼下就算想要撤军,还要期望南人没有力战之心,不得不说令人颓丧。
石虎听到这话,眸光也是忍不住一闪,可是还未等到他开口,帐外又有军令急报:“南军洛涧舟船大集,将要往涡口发动而来!”
听到这条急报,帐中众将无不倒抽一口凉气,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到了极点喝凉水都塞牙。哪怕是他们自己掌兵,在得到如此重要的军情,也要稍加确认才敢发动多达几万人的大规模作战,可是南军那个统帅却偏偏是个这样的傻大胆,根本就不考虑情报的准确性。难道他就不明白,如果这是一个陷阱的话,南人几万大军或都要丧身于此?
“貉儿如此轻率用兵,残晋竟敢付以大任,实在荒谬无理!年少荒诞,难道就无师长教诲处世之道!”
席中一人如此抱怨,旋即便觉几道幽幽目光注视而来,就连中山王的脸色都有些不好,其人便不免有些忐忑,又过片刻等到中山王视线移望旁处,才有一人凑在他耳边低语道:“那沈维周是南貉纪瞻的弟子,日后大王面前,切勿再发此声……”
那人听到这话不免更加疑窦,不过眼下帐中气氛实在沉闷,倒给了他深思的时间,又过片刻才蓦地想起来,早年主上南来临淮驻于葛陂,中山王就曾被南貉纪瞻打得兵败溃逃。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才觉出先前是怎样的失言,后背都密沁出一层细汗,待到偷眼以望,发现中山王只是皱眉沉吟,才暗暗松一口气,再也不敢多说话。
无论怎样两难的局面,眼下已经没有时间让石虎再深作权衡,两军前线营垒之间水程相距不过三十多里,旗鼓声稍有激烈,彼此都能有闻。如今南人已经舟船集结,大军顷刻即至,无论怎样的决定,好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即刻执行应敌。
“被甲,我要亲临涡口迎战貉贼!”
稍加思忖之后,石虎便有了决定,蓦地自席中站起厉声道:“若不回报以烈杀,那识浅貉贼还真道中国无英雄!”
“大王……”
诸将听到这话后,神色俱都有异,纷纷起身想要力劝。
然而石虎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交战以来,南人无所不用其极,赵主身死的消息根本就不必指望他们会替自己隐瞒。就算这真的只是谣言,阵前如此叫喊对军心影响都极大,更不要说这根本就是事实。而且大军眼下士气本就低迷,如果再被南人这么喊叫一通,将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唯有石虎现身军前,才能稍稍稳定住军心,不至于一触即溃,让大军能够保持一战之力,将南人阻拦在水道上,才能争取更多时间。
当然石虎也明白今次临阵将会凶险无比,极有可能会被南人衔追不舍,难以脱战。但是为了能够保全更多实力,他也只能如此,事到如今,只有打退南人初期攻势,大军才有可能保持建制抽身离去。
一俟作出这个决定,石虎便也不再迟疑,当即调兵遣将,同时披挂完毕,在土城两千嫡系人马的保护下,匆匆往前线而去。
眼下夜幕已经降临,明月高悬于天,冷清月色在江面洒下万千粼光,更远处淮南军舟船阴影轮廓已经依稀可望。此时奴军前线水营中,骚乱已经渐渐扩散,人心之所以不安,主要还是近来军令前后不一,实在混乱,让人无所适从。
明明此前已经明令准备决战,诸多散布于野的奴兵俱都被集中起来入驻沿江营防。可是其后却没了更多的军令,奴兵们只是聚集起来,械用都没有尽数发放,根本没有一点将要决战的意思,让人迷惑不解。
眼下淮南敌军舟船已经大出,即将展开决战,可是奴营中却还有大量的兵卒连基本的军械都无,难道到时候要凭着简陋的竹枪木刺迎敌?
奴兵们尚在混乱之际,后路土城中已经传来了雄浑的鼓号声,火把所组成的火龙自土城而出,快速向前线营垒而来。此时各营中也传来兵长喊话:“中山王亲临前阵,将士上下用心,必破南贼于此!战阵凡有斩获,诸军各自可纳,另计勋事表功!”
奴兵们听到这喊话声,心中忐忑稍有平缓,毕竟主将亲临前线,对这些小卒们人心还是有所安抚。此时辎营役力也都纷纷推车入营,板车上高堆着大量的刀枪盾甲,在兵长们的约束指令下,兵卒们集结起来上前排队领取军械。
闹哄哄的场面中,不乏有士卒发出喝骂声,言道领取的军械有损,或是刀有缺口,或是枪身不长,又或弓弦松垮,也有甲叶凌乱。不过这些人却没有太多时间抱怨,一旦兵械领到手中,即刻便被督营士卒驱赶到战船上。码头处战船一俟载兵满额,便即刻驶出了水栅,行向广阔江面。
淮南军初战投入兵力共有万人,前锋督将路永镇中连舫大舰,载兵两千,前后左右共有十艘斗舰,载兵以营为单位,三百、五百不等。另有两千策应、奔袭之众分散于舰船之间的艨艟、走舸。整支舰队大大小小舟船将近百艘,在江面上浩浩荡荡的铺开,在淮水这样开阔的水道上,才可将淮南水军之盛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虽然沈哲子决断可谓迅速,但万数军队从分队集结到上船出营,仍然花了一个多时辰。当船队驶至中途的荆山峡时,其中有三艘斗舰缓缓靠岸,将所载运的弓矢、车驾等械用卸载下来。荆山峡守将萧元东亲自指挥兵众将这些械用搬运到戍堡周边,战车快速组装起来,稍后荆山峡三千步卒将要配合中路水军攻下涡口西岸奴营,以获取一个就近战场的集结点和辎重地。
前锋水军已经开拔,洛涧水营中仍是火光喧天,沿水营垒甲士纷纷持戈上船,后继陆营兵众源源不断充入其中。
沿江处深水码头上,战船一侧踏板供兵卒登船,另一侧则是硕大的绞盘、缠绕着粗如手臂的坚韧麻绳,高低木架滑轮勾连,牛马发力拉扯,整整齐齐码在竹筐中的箭矢并刀盾一筐一筐的被调运在甲板上。
辎营军需官员手捧厚厚的账簿,一俟船上传来械用已全的锣响,便以墨笔在纸上一勾,而后转头大声催促后续车船尽快上前,嗓音都有一些沙哑,额头更是大汗淋漓。后续洛涧河道中所停泊的战船仍是连绵不断几乎望不到头,此夜注定无眠,然而疲累之余更多的是一种踏实,几十年淮南动荡不休,一代人都没有见过如此甲兵兴盛的雄壮军势!
此时位于水营望台上,淮南诸将环立与沈哲子身畔,甲衣外所裹着的大氅被夜风吹拂得猎猎作响。具体的作战计划,包括或会遇到的变数与应对,此前早已经打磨成熟,诸将各自心领神会,倒也没有必要赶在战前再面授机要。
不过一想到此战之后整个天下局势或都将要发声剧变,沈哲子心情也是激动难耐,太多话语不吐不快:“奴势虽穷,不可轻敌。这也是厌声旧谈,但还是不得不说。此战不计所失,唯计斩首!王师雄声久疲于中原,复兴之路便在此战弓刀之下,要以奴血一扫晋祚颓态,来日威震华夏,正出我辈之中!寒暑几十载,虽安年久享,无一事可夸,亦是人生一憾。壮烈朝夕间,纵英骨横陈,有此功能表,足以大誉千秋!”
说话间,东面夜幕中火光蔓延于江面,战斗正式开始了!
“罢了,我也不再虚声驱命。今夜共同入阵,与诸位并逐大功!”
沈哲子说完后便将手一挥,众将见状俱都大笑告退,各入军阵以待命而发。此时中军一万两千人已经过半登船,前阵陈于江面,徐徐向前推进。沈哲子不与水军并行,而是转入到洛涧西面的渡口,与骑兵一起等待渡淮。虽然骑兵并不在夜中的战斗序列,但还是要先一步渡过淮水以蓄养马力。
第0780章 涡口烈战
当石虎抵达涡口前线营垒的时候,已经有五千余名奴军将士登船出营,在江面上摆开迎战阵势。而此时,淮南水军也早已经渡过了荆山峡,船头悬挂的灯火已是清晰可见。
奴军前线督战的乃是伏波将军刘徵,率领七八名前线将领远出以迎,同时快速汇报眼下前线排兵布阵的形势。
“只有五千余人出战?”
石虎听到这个数字,当即便是眉头紧皱,继而便摆手道:“继续增兵,营中凡有舟船,俱都充兵上船,离营出战!”
前线这些将领听到此言,俱都倒抽一口凉气。若果真这么做的话,那么涡水左右这些营垒都将一空,最起码要有三万士卒踏浪为战。虽然奴军此前肥口一战舟船大损,但是在涡口对峙这段时间以来,也是大兴打造,加之原本徐州奴军所拥有的战船,在淮阴败退之后,多为石虎所纳,所以眼下舟船倒是足用。
可问题是,这些战船其中近半都是仓促打造,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都还没有载兵航行检验过。而且其中大中型战船实在太少,大多都是偏小型的船只,船上几乎没有装载多少军械。类似淮南军战船那样拍竿、强弩、撞木、投石机等诸械俱备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派再多舟船兵众下水迎战,也难凭着人数上的优势而弥补械用的不足。
刘徵并非自襄国跟随石虎南来的奴将,而是一直就任于徐州,本为石堪部将,淮阴撤军后被石虎招揽至此,也算是托以重用。其人与南军作战经验丰富,甚至不乏组织水军自海路出击寇掠江东沿海郡县,所以在听到石虎这一桩指令后,下意识便觉不妥,稍加组织措辞才开口道:“大王,我军虽得势众,但终究短于物用。况将士多为北人,少谙水事,踏板江上,难免惶恐,鼓号难令。南人控淮两通,械良士精。若是交战江上,实在太多变数……”
“住口!大王既为此令,自有考量,若再畏战不前,即刻斩于军前!”
刘徵话还没有讲完,石虎身后已经冲出两员战将,戟指其人怒喝说道。在场众将,包括刘徵在内几名徐州将领神态俱都为之一凛,有几人当即便上前一步立于刘徵身后,以示立场。
石虎只是冷漠看着这一幕,厉目中攒动的火苗未知是怒火还是映衬周边的火把光芒。
“末将斗胆,稍陈愚见,又怎敢阻于大王军令。”
刘徵沉默少许,这才摘下兜鍪顿首下拜,不乏惶恐道。
“今次一战,不同寻常,不可常情以度。南贼自恃地利,志骄气高。大军于此十数万众,岂可受侮于贼,即刻驱令士卒上船,离营出战!”
石虎那铁甲护臂下手指几次勾住腰际剑柄,但最终还是徐徐张开,沉声说道:“至于营防,毋须担心,稍后中军三万于众自充入营,将为水师后盾,今夜必破南贼!”
刘徵听到石虎仍是固执己见,终究还是不敢再作坚持,连忙又叩首请罪,而后才在亲兵搀扶下立起匆匆组织兵众继续登船出战。
当淮南军战船抵达涡口时,水面上已是层层叠叠布满了奴军的战船,单单火光覆盖下视野所及,便近乎有近百艘之多!如此高密度的战船集合分布,也可以想见奴军战船是怎样的规格。
大多数战船宽不过堪堪盈丈,甲板上便直立着许多奴兵,甚至连舱室等基本的遮蔽物都没有,只是在船首和两侧略挂木盾以作遮掩。这样的船只,在淮南军中甚至连最基础的走舸舢板都算不上,也根本不能称之为战船,仅俱载运之能而已,能够将兵卒运到前线来已经是其极限所在。除非人命、舟船俱不体恤,直接奔走冲撞,或还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但代价则是与敌偕亡,同归于尽!
然而就是这样近似笑话的舟船,眼下却成了奴军布置在最前线的主力作战单位,密密麻麻排列在江面上。舟船之间以粗缆、铁索连接,船与船之间甚至可以互相攀爬跳跃,就这样横推至前应敌。
淮南军前线斥候轻舟已经先一步抵达战场,在看到奴军如此阵型布置,一时间也真是大开眼界,不知该要如何评价。如果说这阵法呆板、一窍不通,但是围观望去也是颇具气势,尤其舟船铺开几乎将前方水道尽数覆盖,没有多少死角露出。
但若言之精妙又实在太违心,如此呆蠢的阵法,所夸者唯有数量,根本没有技术含量可言。哪怕是一般的流寇水匪,都不会采用这样的结阵方式作战,当然也是因为一般的水匪实在摆不出奴军这样浩大的阵势。
当前方斥候将消息传递到前锋督将路永舰船上时,路永稍加思忖便明白了石虎的意图,对另一侧的曹纳笑语道:“季龙已是技穷,要纯以人众妄想能够硬阻我军于江上,可见已无奋战之心。”
曹纳听到这话后便也恨恨道:“以兵卒血肉为栅栏,以生民性命为盔甲,这奴儿实在是穷恶至极。世道生此恶徒,真是大不幸!奴军看似势大,实则军心崩溃,难为艰战。我军士气饱满,涌涌而来,奴心已生惧意,担心其众崩溃难束,所以尽驱入水,断其退路,陷人于必死之境,迫人不得不舍死以战啊!”
这两人皆是流民帅出身,本身并非什么善类,但在谈论起奴军所摆开的这个阵型,对于石虎豺狼之性也是由心底感到发毛。足足几万条人命,就要在这奴将的厉念安排之下丧身于波涛,尸骨无存!这是怎样残暴的性情,才能如此罔顾人命!
两人虽是如此感叹,但见石虎摆出如此姿态应敌,对于辛宾所回报的消息便也再无怀疑。石虎如此不顾惜士卒性命,宁愿以几万人性命为代价,都要将淮南军强阻于江上,可见去意已决。而且其人如此肆无忌惮放弃士卒性命,可见对于于淮南军的战事已是完全不报指望,而能够促其如此的,唯有石勒已死、他急于归去才可以解释。
若是石勒仍在,得知石虎以这样的方式摆脱淮南军纠缠从而脱战撤军,若不施以重惩,内外人心都将崩坏!
“载薪之船调前,火攻破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