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态也都不轻松,或是沉吟不语,或是低声询问高熙此行细节种种。
  眼见众人神态语调多有凝重乃至于审视,高熙一时间心内顿生羞愤,他今次前往圉城求和,可谓冒了不小的风险。须知眼下正是两军交战之时,乱军刚刚斩杀许多淮南士卒,即便是两军交战不杀来使,可谁又能保证淮南军能守规矩、不害他泄愤?
  所以,他此行真是冒着杀身之祸的危险,在圉城又被沈维周那少年得志、目中无人的狂徒羞辱一番,结果回来还要面对这些人的质疑斥问,心内不免便生屈辱之感。
  所以在耐心回答过几个问题之后,高熙的语调也渐渐变得生硬起来,说道:“熙本庸劣之才,既受诸公遣用共谋生机,浅才历尽不敢怠慢。沈维周其人,自恃名高兵重,不以青眼加人,厉声羞辱。或是只因后进愚钝,诸公若是存疑,不妨再遣贤良往见!”
  众人听到这话,神态一时间都有几分尴尬。而陈光这会儿也回过神来,察觉到高熙态度的生硬,继而便强笑一声说道:“非是长者不恤高郎远行辛苦,实在此事关乎众家来日归宿,难免情念过切。高郎今次赴险以行,无论结果为何,在座都要心念此惠,暂且归营休息,待到养足精神,再来归帐议事吧。”
  高熙听到这话之后,脸色才稍有好转,自席中站起对陈光作揖,而后便退出了营帐,却不再理会旁人。
  “岂有此理,这高三郎越发的目中无人!”
  待到高熙离开后,席中顿时便有一名中年人冷哼说道,至于其他人脸上也多流露出不忿之色,显然对那高熙的无礼存怨已久。
  “高郎毕竟年轻气盛,诸位也要稍作体谅。他今次前往圉城,也实在是担了不小的风险。”
  陈光苦笑一声继而说道,他虽然是这些人名义上的主公,但事实上他们这些人聚在一起更近似一个联盟,无论实力还是威望,陈光不过是稍占优势而已,远不足以让人言听计从。
  “陈公虽然一味关照体恤高三郎,可是这小子未必识情。他自恃亡父死战之遗泽,向来情远于众,多有孤厉怨言,只道人人都欠他许多。今次前往圉城如此结果,我倒觉得是这小子自己坏事激怒淮南沈都督。毕竟今次淮南所进,受害最深便是他的门资,今次一行或是罔顾大计,只知一味泄愤!”
  那稍显矮胖的中年人继续说道,语调中对高熙充满了不满,似乎双方积怨并不只是寻常应对失礼那么简单。
  其人话音刚落,另一侧席中便又有人不悦道:“谭君这么说,似是有些薄于人情。去年淮南沈牧进掠外黄,若非高恭奋战断后,包括谭君在内,只怕都难从容退回。如今高恭已死,唯遗三郎一子,凡乡亲贤长,俱有看护之责,即便三郎有错也该善言劝导,怎能不审事实便随意猜度?”
  矮胖中年人谭君听到这话,脸色不免略显羞赧,而那人又转望向陈光继续说道:“其实我本就不看好陈公派遣三郎前往乞求休战,那沈维周气盛凌人,欺世盗名之贼,怎么肯甘心放过我等?唯今之计,实在不宜再作苟全之想,正该壮养士气,力战却敌!”
  陈光闻言后,眸底泛过一丝怒色,凡事说来容易行来却难,那沈维周一直都在叫嚣要取他性命,若是有打败对方的可能,他又怎么会有求和之想。问题是根本就看不到成功的可能啊!
  这群人名义上虽然奉自己为主,但实际上各自最关心还是他们各自的利益,大量部曲荫户堆积在后方雍丘,根本不往前线去派。比如那个高熙,如果不是今次淮南军进攻的方向恰好是其家范围,陈光也指挥不动其人率部力战以及遣其出使。
  他们根本只是将陈光当作顶在前面的一重篱障而已,即便是兴兵为乱,也根本就没想过要创建什么功业,只是想尽可能保全自己的乡土实力。像这个发声表示要顽抗到底的杨召,其家居于如今远离前线战区的仓垣,其人所提议顽抗,不过是希望前线各门户能够多多消磨淮南军锐气而已,如果雍丘这里抵挡不住,其人或许即刻投降都有可能。
  其实陈光是真的不想跟淮南军打,如果几年前沈维周肯接纳他的投降,局面根本不会演变成这样子。他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活命而已,或许早年出卖祖约,引羯胡军队攻打寿春的时候心内还存几分壮志之想,可是现在早已经年过五十,有什么壮志也都早已经消磨殆尽。
  可是沈维周当时刚刚击破石虎,志满嚣张,根本不予他活路,他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抛下跟随自己多年的部曲亲信们,束手待死。其后沈维周也为其狂妄付出代价,逼得豫州乡宗成群北逃。陈光自然乐得接纳这些人,人多势众才好存活。
  可是这些人到来之后,陈光自己的实力并未有大的增长,反而令得陈留形势更加复杂。如今帐内这些人,便有几个本身实力并不逊于陈光,之所以还奉陈光为主,只不过是他们不敢过分张扬以引起淮南军注意而已。否则,这个陈留之主已经不知换了几次。
  今次请和投降,陈光也是自由谋算。如果能成功的话,可以争取一点喘息之机,趁机借势于淮南,将他部下当中过分嚣张者清理掉,也借这些人的部曲性命来探一探淮南军有无纳降的诚意。如果不能成功,那就绝了这些人的侥幸之想,打定主意跟自己一起顽抗到底。
  现在看来,沈维周一如既往的嚣张,根本没有因为此前的小挫而有所收敛软化。
  陈光失望之余,也觉得这是一个整合力量的机会,所以在众人议论声稍微停顿之后,便又说道:“原本存意媾和,只因怜悯乡土性命,实在不愿驱我子弟拼死以战。可是如今看来,沈维周这个南蛮狂徒,权欲之贼,嚣张猖獗,誓要将我等可怜乡众赶入穷途绝路,不留余地。”
  “既然如此,那也实在不必再存侥幸之想。眼下局面,已是不争即死,诸位也都亲眼所见。淮南之众虽有强军之称,但此前一战可知我等乡众绝非无有一战之力。譬如往年石季龙淮上之败,其势何尝不大,但却败于轻率、地险并不能合众。如此前车之鉴,我等若欲求生,须臾不可忘怀。”
  “淮南数万之众来侵,此前旬日之内连克域中数十坞壁,然而在雍丘却困于地险而不得不暂引军势。如今危亡之际,还望诸位不要再存贰出之想,唯有戮力并肩,集众关塞之地,才可搏出一线生机,稍后我便命人整顿雍丘营宿,诸位远居之众还是要尽快归于雍丘,若是流连在外,只恐会被淮南集众击杀。”
  众人听到陈光这么说,神态俱都变得微妙起来。其中一些被迫退到雍丘的还倒罢了,可是类似那个远居仓垣的杨召,心内则就有些抵触,如今雍丘作为乱军大本营,虽然略有地险可恃,但也必是淮南军围困的焦点。眼下尚是盛夏水季尚可维持一时,若是淮南军一直坚持到秋后水竭,则雍丘便危矣。
  而且他也担心如果部众安置在雍丘,或有可能被陈光给吞没兼并,届时自己可无多少招架余地。不过眼见包括陈光在内,众人视线俱都望向他,而且此前也是他力主顽抗,如果不能有所表示,也实在说不过去。
  “陈公大义,愿将雍丘地险与众共享,且所论都为切实。只是我所众远在仓垣,当此两军对阵之时,实在不敢大举迁移引人所望,只能分批转移。另有一困还请陈公体谅,那就是乡民离境,故土都将荒弃,难免无以为食,还望陈公能够稍援一二,使我乡众不至于饿倒于途。”
  陈光听到这里,心内已是忍不住狂骂老贼,还没有遣众助战,便先讨要资粮!心内虽然已是怒极,但他神态却仍要保持平静,笑语说道:“这都是应有之义,我等乡宗聚此本就为共助求活,若连乡民饥馑都视作不见,又与淮南狂卒何异。虽然雍丘积粮也是匮乏,但我相信诸位也都能心同此念,稍作省俭以供杨君众用。”
  此言一出,即刻又引起众人一番议论。如今移入雍丘人家已经不少,俱都指望着那些口粮过活,谁也不愿摊薄自己去养活别人,自然又是一番争执讨价。
  众人如此争论一番,天色渐晚仍未有定论。陈光心内正焦躁不已之际,忽然帐外有兵众来告,言是陈留故城方向敌军突然发起了攻击。
  听到这话后,众人心内俱是一凛,纷纷闭口望向陈光。他们在争利方面诚然踊跃,但是在作战上却也不得不信服陈光的能力。
  “传令各营披甲备战,再探淮南卒众多少,攻向何处,速去速去!”
  陈光在席中跃起,自有亲兵奉上甲胄为其披挂,继而他便点出席中几名尚算骁勇部将,而后便阔行出帐。此时夜色更浓,位于雍丘正北方向遥远处已是火光映天!


第0890章 从贼必殃
  大凡据地以守,哪怕再怎么险要的关隘要塞,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水泼不透。
  雍丘之所以难攻,并不单单只是陂泽阻隔行军,乱军对于地形的利用可谓达到一个极点。单纯的陂泽阻拦仅仅只是存在于雍丘南面一侧,而在北面,则是选择一片连营结寨的防守方式。
  那些营寨本身建造的极为简陋,算不上是什么坚堡,篱墙土坝若是单独存在的话几乎不存在什么防守作用,大量乡民杂居其中,当然也存在一些兵营用以维持这宽厚十多里的区域内的秩序。营寨坞壁之间距离近则一二十丈,长也不过数里之遥,充斥着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耕地,耕地上还残留着刈麦之后所留下的麦茬,以及已经窜出了头的菽苗。
  营寨本身不足为阻,但当延绵不绝连在一起的时候,再加上营寨中那些手无寸铁的乡民们,以及他们生活的茅棚屋舍等等,这些元素累加在一起,便组成了一道土石夹杂血肉的防线。
  大队人马如果想突进,必须要驱赶乡民,拆除民舍,还要应对随时有可能涌杀出来的敌军,非常难以突破。即便是冲开了这一片厚达十多里的防线,进攻的军队也早已经成了疲惫之师,迎接他们的则是列阵严整、以逸待劳的乱军精锐部队,胜数渺茫。
  午后,暂驻陈留故城南面的田景接到了发动进攻的命令,而后即刻便清点两千战卒,另以一千重甲为后继,向正南方的雍丘进军。他驻守在此这段时间里,也将雍丘周遭的形势大体摸清楚,明白自己面对的是怎样对手。所以这一次进攻,并未携带重型的攻城器械,甚至连甲槊等比较沉重的军械都并未携带,只是随军携带了近百辆的蜉蝣轻车,车上则满载着弓弩箭矢。
  蜉蝣轻车是淮南军特意为雍丘附近复杂地形所打造的械用,这辆车平地可以推动而行,等到了泥泞的滩涂,则可以将车轮拆卸下来以椭圆下辕包裹树皮杂草拖曳前行,等到了积水明显的浅泽区域,张开两翼便可以当作木筏划动前行。途中如果遭遇敌军袭击队伍,那两翼张板又可以拆卸下来,堆叠竖起作为简易盾墙用作防守。
  过去这段时间里,田景的前线军队补充给养,主要就是靠的这种一车多用的轻车来运输,避免了更换交通工具的繁琐。当然,这种车结构不乏精巧,最大的问题便是不耐用,只适合短途资用运输,负重并不算高,往返百里之后车架便废弃难用了。不过车架本身所用的竹木材料俱都寻常,周遭俯拾皆是,用料稍显考究的便是轮轴,这一部分还可循环再用,因此成本并不算高。
  两千人轻装出动,械用都装载在轻车上,途中纵有崎岖泥泞,也都难阻行军。前进了将近两个时辰之后,乱军那些营垒便依稀在望。
  此时在营垒周边不乏乡民俯耕劳作,他们自然也发现了出现在原野中的淮南军,口中发出一声近乎悲鸣的咆哮,无论男女老幼,俱都飞身返奔回营寨,将寨墙紧紧关闭起来,篱墙土坝之后则堆积起大量的杂物,以期能够阻拦军众进犯。
  总体上而言,这些乡民并不算太过紧张,此前淮南军在雍丘撤出时也曾行过此境,只要他们不流露出进攻淮南军的意图,淮南军便也没有对他们发动进攻,只是对一些寨墙和路障进行了破坏。这让乡民们有些不满,因为这加重了他们的劳作负担,事后又昼夜赶工修葺了好几天,才将那些被破坏的工事修起。
  淮南军今次进犯,保持着方阵推进,哪怕到了农田中也并未解散阵型,不免便将田地中长势正好的菽苗踩踏破坏。乡民们看到这一幕,不乏悲鸣咆哮,要知道这些菽苗便是他们的活命口粮,不独要养活老小,还必须要供给军队所用,若不足额,轻则呵斥打骂,重责被驱逐离境,那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这些狗贼,早前犯境被陈公率军追杀逃窜,今次还敢来犯,打不过陈公雄军,便来残害乡众,实在是该死!”
  看到自己心血生计所系的农田被军队踩踏得一片狼藉,营寨中乡民们已是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们这些人,所知不过方圆,陈光和乱军中的其他将领们便是他们头顶一片天,甚至不知道来犯者究竟来自何方。虽然那军容看起来要比陈光部众威武,但乡民们却不通军务,只以成败而论英雄,并不觉得对方有多么了不起,否则不至于被陈公打得逃窜退军。
  乡民们纵使情绪激动,但却无阻于淮南军前进步伐。很快,淮南军便抵达了这些营寨区边缘不足十丈的距离,甚至与最外围的营寨能够隔墙看清楚彼此神情。这时候,营寨内自然也出现了兵员调动的迹象,几个兵寨里兵众们俱都聚集起来,在兵长带领下神情紧张的观望着淮南军的动向,只是没有冲到最前线准备营地。
  此时,淮南军也停了下来,前线五百兵卒手持刀盾继续列阵向前而行。正当阵营前方的营寨里民众们眼见此幕更加惊恐,纷纷逃遁到各自屋舍中紧闭着房门,仿佛如此就能将灭顶之灾阻拦在外而不受所害。
  “出寨不杀!”
  田景自中军徐行向前,此时淮南军将士们早已经弓矢俱备,待令而设。短促的军鼓声响起,伴随着淮南军的叫嚷军号,令得周遭乡众更加惶恐,已经有人忍不住跳寨向后飞奔而去,但却有更多的人抱头蹲在掩体后,口中乱吼乱叫,乞求陈公率军来救。
  待到田景行至刀盾战线之后,军鼓声戛然而止,可是在淮南军面前这座营寨里,仍有百十人逗留在此。田景双唇微抿,喉结颤抖不已,又沉默了约莫十数息,才蓦地将牙一咬,口中暴喝道:“放箭!”
  咻、咻,笃笃笃……
  仿佛暴雨穿林,一阵急促的杂乱声响猝然响起,同样在几息之内,千数箭支尽数泼洒到眼前这座阔不过十多丈的营寨中,一时间沙尘飞溅,哀号连绵。
  一轮箭射后,后阵淮南军收弓,轻轻活动着蓄力扣弦的右臂,默然而立。至于前阵则有百名刀盾士卒翻墙而入,在这插满羽箭的营寨里穿行一遍,凡有幸存或是中箭未死者,上前便是一刀。十数息后,整个营寨中再无活口,而再退出的淮南军士卒,已经不乏人衣袍染血。
  “禽兽!”
  “恶贼该死!”
  “陈公救命……”
  诸多嚎叫声充斥于耳,在见识到淮南军如此残忍一面后,不待鼓号再次响起,那些以为躲藏在营寨里便可幸免于难的乡民们纷纷越寨而出,嚎叫着向后方奔去。
  与此同时,也不乏乡人中的丁壮在乡老组织下,手持木棒枪矛,叫骂着向淮南军冲杀来。
  “越境者死!”
  田景再下一令,但却并未说明境线在何处,但随即淮南军的弓矢给予了回答,凡有冲入射程之内的乱民,随即便被箭矢所洞穿。
  又过几十息,淮南军阵线射程之内,已经再也没有了人踪。而淮南军也并未急于前进,反而收缩成为更紧密的阵型,前阵刀盾卒撤退到了两翼,弓手队伍则向前推进,轻车翼板被拆卸下来,倚靠着第一道寨墙架设起一道盾墙来。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淮南军又射出一轮包裹麻絮而后浸满油脂的火箭,先前那一座被清理出来的营寨顿时泛起一片火海,将这一片区域照亮起来。
  通过那跃动的火光,可以看到在这营寨群的深处,正有许多乱军在集结向前而来,外围那些逃窜乡民们被阻截下来,随后塞入近畔的营寨中。眼见己方军队集结完毕开赴前线,乡民们情绪稳定下来,嗡嗡叫骂泄愤声不绝于耳。
  乱军虽然逼近前线,但却并未继续向前,双方隔着一片火海对峙。淮南军阵线先开始移动起来,并不深入那些营寨之间,而是绕着营寨群的外围继续攒射火箭,盾墙随之移动,很快这一线几个简陋的营寨俱都被火光所覆盖,照亮的区域便更大起来。一直到了此刻,淮南军才在那些火海之间一个稍大的空隙中穿行入内。
  此时,终于有一路乱军按捺不住,嚎叫着向淮南军阵营冲来。
  “甲字,射!”
  一声重鼓之后,弓阵前列三排扣弦而设,而后侧身后撤,后阵队列前跨一丈而后止步扣弦待命。那些前冲的乱军中间顿时扑倒一线而被腰斩,后路乱军惊骇驻足后撤,至于被截在前路的近百乱军则不敢顿足,心知只有冲得更快冲入敌阵,才能避免被攒射而死。
  “杀!”
  很快这些乱卒们便冲到咫尺之近,淮南前阵刀盾卒格盾挥斩,两翼迅速包抄,原本线形战阵顿时收缩成环,继而虬结成团,一阵急促的金铁交鸣,攒聚的刀盾卒迅速抽身奔向两翼,而在原地中则横倒着近百具支离破碎、浸泡在血泊中的尸骸。
  眼见这一幕,周遭蠢蠢欲动的乱军们心内骤凛,掌心里源源不断的沁出冷汗,呼吸瞬间都变得粗浊起来。
  “生民无辜,从贼必殃。即日起,凡从于逆贼陈光作乱之民,无问忠奸,杀无赦!”
  淮南军阵型始终凝结如一,静默时已是令人胆寒,移动起来则更有一种逼人威慑。在展示过几次干净利落的搏杀技艺后,周遭乱军虽然越聚越多,但竟无人敢于欺近。而后,淮南军又继续箭射火烧近遭七八座小的营寨,然后便保持着阵型徐徐退出。
  其阵型后退一步,那些持戈对峙的乱军便前进一步,但却始终不敢过分拉近距离。一直等到淮南军彻底退出这一片区域,乱军们则驻足在那一片菽地中,目送淮南军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夜幕中。
  “其众不过千数许,我军已集数千众,陈公因何不战?”
  眼见淮南军缓缓消失,杨召一脸的愤懑不悦,望向陈光抱怨道。
  陈光闻言后,蓦地转首望向对方,倒映着火光的厉目更显阴鸷,过了好一会儿,紧握着刀柄的手指才徐徐松开。


第0891章 谕中原檄
  陈留故城的淮南军向雍丘示威的时候,沈哲子则召集众将商议高熙所送来那千具将士尸骸该要如何处理。
  原本淮南都督府对于阵亡士卒,是有一个安葬抚恤的流程,这也是淮南练军诸多举措中的一个步骤。虽然淮南军将士们乡土各自不同,但长达数年的磨合,足以培养出他们对淮南的归属感。
  淮南军埋葬阵亡将士,在寿春附近有一处专门的陵园,名为诰园,取义《尚书》大诰篇章。每年祭祀之日,除了沈哲子等淮南官长亲望拜祭之外,对于那些诰园烈士家属也都会有一份馈赠慰问。这既是抬高士卒们的地位,也是瓦解乡宗部曲私兵的一种手段。对于那些士卒们而言,一样都是卖命,毫无疑问给淮南军卖命,这条命会卖的更加值得。
  眼下正值盛夏酷热,这些阵亡将士尸首又在乱军那里保留过一段时间,已经开始出现程度相当严重的腐烂。如果还要强运回寿春,且不说是对亡者的折磨,若是因此滋生什么疫病则是更加严重的问题。
  不过沈哲子也不打算就地草草掩埋,一方面他是真的心痛这些死得憋屈的将士,另一方面也是以此当作一个警钟,警示告诫一下如今已经稍有骄狂的淮南将士们,包括他自己在内。
  部将们对此并没有太建议,凡有战事必有伤亡,披甲持戈之后,他们已经深知宿命所归,如果看不开而有畏惧怯懦,死亡反而会来得更快。至于说将阵亡将士抬到多高的程度上,这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事情。
  所以眼下,主要只是沈哲子与随行的江虨和谢艾在讨论。至于谢艾,眼下还是跟随在沈哲子身边积累学习阶段,还并不怎么熟悉淮南都督府的做事手法和节奏。因此主要还是沈哲子和江虨在讨论。
  首先就地埋葬是肯定的,日后淮南军将要转战各方,并不止局限于淮水沿线,想要将所有阵亡将士都送回淮南诰园埋葬也不现实。青山处处埋烈骨,无谓马革裹尸还。百战中原华夏地,万里辟疆有诰园。
  其次便是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告慰亡灵之余,也要回挽稍有颓丧的士气,顺便敲响警钟。淮南军虽然已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但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战无不胜,锐勇之心不可失,轻敌之念不可有。
  除此之外,还有江虨的一个提议,那就是趁着祭奠将士亡魂之余,顺便拜祭一下乡土名臣名士。这一举措,也是为了拉近与收复区乡人的距离。
  时下人乡土之情浓厚,而那些留名史册的名臣们,往往本身就是乡土豪宗所出,一个名号往往便意味着一个根深蒂固的乡土宗门。重新彰显怀念一下他们先祖的忠义事迹,那些乡宗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