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祚高门-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我拆,全都拆走!”
归途中,张瓘指挥着兵众们将此前东进时所修筑的一些戍堡、仓舍等工事尽皆摧毁,材料能回收的俱都搬载到大车上,驱用大量劳力运载送回,不能回收的那就彻底捣毁,决意不给王师留下丁点可用余惠。
如果不是他先行一步,后路还有人马将要撤回,他甚至想勒令民夫拥塞洮水河道,让狄道周边境域都淤积泛滥。
撤退的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虽然队伍中多有杂胡义从不必过分关注其众生死,但凉州军精锐的将士们也需要充足的粮草才可行军。陇上豪强们早已经彻底站在了行台王师一边,更不会再给凉州军提供物货资助。
虽然张瓘沿途也在放纵将士掳掠郊野,但所得终究不稳,哪怕心里抵触万分,在行过狄道后也不得不转向宋辑所驻守的金城提取粮草为用。
将要抵达金城之际,州内又派使者入军,乃是张氏同族的张耽。大概是担心彼此积怨深厚,或会发生火并。
“宋辑狗贼实在可恨,阿兄勿要阻我,待到金城后,我必踏其帐门,斥问狗贼可对得起几代先主对他礼遇之厚!”
在张瓘看来,无论是此前凉土各家掣肘拖累他行军,还是之后的宋辑引众于金城逡巡不进,都让他陷入极大的被动,是造成今次陇上对峙不利的主要原因。
眼见张瓘怒火难遏,张耽也只是叹息,劝告道:“今次用事劳师费巨,州内境况也是艰难,纵有纷争,也不宜此刻喧噪,使人心更加不安……”
张瓘听到这话,神态更加不悦:“我率部勇战陇上,占地掳众,威慑群丑,大彰我凉府威严。可是内有奸贼作祟,外有强敌窥望,左右陇民狐假虎威,后路还有胡丑伺机发乱,即便如此,我仍使人广驱陇上生民充我凉土之虚。劳苦如何,家门内不必多陈,我又岂是狭量暴躁、无端生衅之流?宋氏狗贼,恃其敦煌巨室,阻我……”
“你的劳苦如何,州主怎会不知?今次陇上失利,本就不是征士之罪。待到归于河西,将士劳苦自有犒赏。”
张耽又继续开口说道。
听到这话,张瓘脸色才渐渐和缓下来。他心中愤怒不假,但眼下所流露出来的怒火,倒有一半是装出来的,旨在为自己申功,以求取更多的回报。而张耽这么回答,很明显也是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既然达成了这样一点默契,张瓘倒也不再表现得那么愤怒,情绪渐渐收敛,而后才又开口问道:“阿兄自州内来,不知枹罕何人为守,殿下可有心属?”
今次与中州行台交涉,凉州军需要退到狄道以西,这意味着此前所占领的天水、陇西等地俱都要拱手让出,而在河南除了金城之外,枹罕便是最重要的军镇所在。
虽然这一次的退让,张瓘并不认为是自己的过失,但也自知自己在其中实在乏甚亮眼表现,心中难免担心州主迁怒于他,返回河西后或会将他投闲置散。
这对张瓘而言,不只是权位的得失,同时还会有很大可能遭到凉州那些本土豪宗落井下石的打压,身家性命都无从保障。
所以他自然要趁着自己手中权柄还未失去,向州主讨价还价,以确保自身的安全。至于河南重镇枹罕,便是他为数不多的选择,枹罕远在河南,既能远离州内的权力纷争,同时手中还掌握有重兵,也便于他继续经营和培植自己的势力。
因此不待张耽回话,张瓘便恨恨道:“中州行台自恃大义所在,实在是寡恩刻薄,不将我等凉士放在眼中。我家数代立足西陲、经营河西,保全这一境域生民性命,诸夏胡豺肆虐,天下尚有冠带所存,伟功如此,岂是区区公位能酬!放眼宇内,胡虏几僭皇命,群丑争相称孤,江东所谓正朔,不过典午宗中远亲。”
“今次我将士浪战陇上,为州主扩土数百里,可恨吴儿挟以大义,使我凉士烈血虚抛,如今更刻薄主上,人情实在难忍!我与将士共誓,今日之辱,历久不忘,只待良机奋起报还,否则实在耻归河西!”
张耽听到这里,神态又变了一变,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这么说,你是决意留守枹罕?”
“我不过家门所豢鹰犬,殿下指我何处,自然不敢反顾。但帐下虎狼之众知耻而勇,唯望能受雪耻之用!”
张瓘又沉声说道,这一次陇上的风波,他虽然多有忿怨,但也认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州内权斗复杂,许多事情就连州主也不得不做出忍让,只为维持一个稳定局面。目下之计,为了保证自己的权位和安全,他也不得不以手中军权稍作胁迫。
“好,好得很。这么说来,还真是士气可嘉。”
张耽闻言后微微颔首,然后摆摆手示意随员上前奉上美酒:“我今次负命而来,州主倒是没有交代枹罕何人镇守,但你有这一番勇烈,州主想必不会无顾。”
张瓘如此赤裸坦露心迹,其实心内也不乏忐忑,但听到张耽也没有翻脸训斥他,心情为之一松,而后便咧嘴笑道:“今次陇上虽然薄于所得,但也略取几瓮美酒,我命帐士取来与阿兄共饮,还望阿兄能将我忠勇心迹剖于殿下。”
“这也不必,还是饮此一瓮吧。”
张耽抬手阻止了张瓘的举动,亲自上前为张瓘将酒器斟满。
“岂敢劳烦阿……”
张瓘还待要客气几句,可是很快便察觉到张耽神色有异,帐外传来杂乱脚步声,甚至还隐有金铁交鸣夹杂其中,特别那酒水倾倒出来之后,便有一股浓烈异味冲鼻而来,这也让张瓘脸色陡然一变,下意识手按佩刀。
“从圭啊,你不要怨恨殿下无情。实在今次的你,处断中大罪蕴藏,即便殿下有回护之心,但……”
眼见张瓘如此,张耽便抽身退出丈余,周边甲士上前将他簇拥保护起来,而帐内同样还有张瓘的亲信部众,看到这一幕后,便也纷纷抽出了兵刃,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张瓘本来还只是怀疑,听到张耽这么说之后,脸色已是陡然阴冷下来,皱眉狞声道:“州主要杀我?他、他凭什么?”
说话间,张瓘便抽出了佩刀,一脸狰狞与暴怒,整个人仿佛被激怒的野兽。
张耽自怀内掏出一道手令,面向帐内的张瓘并其部众朗读道:“州府告诸军将士,张从圭奉令节督诸军东向河南,本命征讨陇边僭逆胡贼并应从行台王师克定陇边。张从圭执命阴违,收纳屠各贼胡充实羽翼,及后督令失察,致使屠各王擢贼部攻阻……”
“狗贼住口!你又……”
“……张从圭失命失职,罪在一身,诸军将士无涉此罪,谨守各部营禁,勿受罪徒蛊惑,可保身家两全……”
张耽无顾张瓘的暴喝,同样提高了语调声,而后视线环视帐内将士,疾声道:“诸位俱为凉府忠勇,州主亲令如此,切勿冲动自误!”
说罢,他又戟指张瓘喝道:“从圭,今日之祸,概由自取。殿下不愿刀兵加辱你身,更不愿我庭门之内号涕流血,你又何必再逞凶厉?金城之众早已布设在外,骨血亲缘,我入帐送你一程,你若不甘伏法,提刀上前罢。但这一刀不独生死两断,更是……”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为家门搏命尽力,诸多辛苦,尔等座谈之众怎能并论?若非急于争全陇事,我又何必驱使王擢……”
张瓘这会儿已经隐有疯狂之态,口中咆哮着挥刀冲向张耽。然而其身前却并有数人闪出,将张瓘强阻下来:“将军三思……”
“贼要杀我,岂暇思量!”
张瓘闻言后更加恼怒,可是很快便发现行动已经不再自由,困锁住他的还非张耽带来的随员,正是他帐内的亲信部众。
这些人脸上也是不乏羞惭,但他们却不敢与张瓘并力作乱,须知他们各自家眷族人还留在河西,而且这一次是州主要诛杀张瓘,即便是杀掉了眼前的张耽,金城的军队也不会放过他们。
“诸位俱是忠诚之选,今次罪在一人,绝不涉及其余。你们各自归营约束将士,金城取食之后,仍有大用委派。”
张耽将这些将士遣散出帐,而后又看了一眼帐内受擒后兀自挣扎的张瓘,叹息道:“饮酒吧。”
第1250章 咫尺难得
姑臧城州府内,张骏深坐阁堂中,神态多有疲惫倦色,不复以往的健朗。左右侍者屏息而立,一个个静默的仿佛雕塑一般,整个阁堂中除了州主的喘息声外几乎没有别的声响,气氛显得分外压抑。
过去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对张骏而言也是难熬得很,内外焦灼,让人不敢松懈。恍惚间仿佛回到了他的少年时期,那时他们张家虽然已经在凉州确立起了统治,但局面仍然未称平稳,一方面陇上恶斗不断,令人不能安心,另一方面内部也是忧患连连,骚乱频生。
特别是在其父张寔为部众弑杀之后,整个凉州可谓人心惶惶,继任的其叔父张茂不独出入被甲,甚至几番叮嘱张骏夜中不可深眠,随时准备奔逃于外,叔侄二人甚至不敢长久的共处一地,就是担心会一起遇害。
这种情况,直到张骏继位之后已经大为好转,特别是两赵互攻,关中的汉赵刘氏专注于争霸关东之后,没有了外部的强大威胁,河西局面得以快速平定。同时在张氏几代人的努力下,境域中的土著豪强也得以被压制下来。
尤其汉赵于关东接连溃败,张骏甚至已经有余力窥望陇上乃至于关中,其家西陲霸主的身份也越发得以彰显。每每思及这些,张骏都是不乏自豪,他虽然继承父祖基业,但也绝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凉州这一份基业在他手中得以越发壮大,可谓无愧于先后。
可是,这一次王师入陇,却让张骏意识到此前的稳定和强盛终究还是不乏虚态。且不说陇上豪强们借势于王师,态度鲜明表现出对于他们张氏的疏远和抵触,州府内部也是暗潮涌动。姑臧城内本身已经是物议沸腾,西面的敦煌等几郡甚至都暗有甲众集结,兵祸似是一触即发。
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对于年富力强的张骏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让他更加认识到凉州所以安定,并不独取决于他自己如何的努力,更在于天下大势的变化。凉州看似得于偏安,可一旦东方崛起强大政权瞩目于此,便难免动荡。
所以尽管心内还有诸多不甘,在中州行台开具出一个尚可接受的条件后,张骏便匆匆答应了下来。凉州池水太浅,几乎已经承受不住这种板荡内耗了。
“殿下……”
自金城返回姑臧的张耽趋行入殿,轻声揖拜道。
张骏思绪转回,语调略有几分干涩:“已经解决了?”
“从圭遗体已经运回姑臧,正要择地……”
张耽正待详细复命,张骏已经摆摆手:“这些都不必细奏,着其家人从简料理罢。”
讲到这里,张骏嘴角又泛起一丝讥诮:“蠢儿死前,大概在痛骂我凉薄狠心罢?”
张耽听到这话后,脸上泛起一丝尴尬,沉默片刻后才说道:“从圭此殃,纯是自取,岂可怨尤殿下……”
“罢了,既然已经归化,不可再复僭称,治中直以时位相称即可。另府下佾礼、豹尾等一应逾制之设,近日也都检点废除,勿遗人话柄,讽我僭越。”
张骏讲到这里,神情更显灰懒,抬头长叹一声:“蠢物庸才急彰,我也错识良人,道他果能用命建事,方寸之器授以千钧,大事无断,见笑内外。若非生长庭门之内的劣物,我真恨不得脔割其身!”
张瓘虽然身死,但张骏言及此人,语调仍是恨意十足。不独是因为其人无能,累他难谋陇上,更在于其人哪怕身死,对张骏而言都是一桩羞于启齿的耻辱。
虽然中州的行台在交涉过程中,根本没有提到张瓘,但张瓘暗示屠各贼众袭击王师的行为实在太恶劣。这件事如果不解决,他们即便谈论的再怎么融洽,在陇上都不可能达成冰释前嫌的结果,换言之彼此提防猜忌,军事冲突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凉州的土豪大户们也不安分,提出另一个方案说是将张瓘撤回州内或安置在酒泉、敦煌等地,而像枹罕这样需要与王师直接接触的要塞,则另选贤能持重者镇守,以此来消弭王师的戒心,让关系得以缓和。
这一提议看似中肯切实,而且对张瓘其人还不乏回护,但实际用心却是险恶。一方面要将张瓘安排在他们的大本营所在,一方面又要逼迫张骏改换河南镇将,所谓贤能持重者何人,不言而喻。
这是打定主意要摧毁张骏在东面的布置,将手插入其中还不止,甚至连张瓘的性命也不打算放过。这是久屈之下必有伸张,趁着州府与中州行台抗衡对峙之际做出反扑。
这样的局面,张骏自然不可能答应,他宁可亲手干掉张瓘,也不愿在河南的经营。枹罕这个河南重镇,他绝不可能交到那些凉州大户们手中。
一旦枹罕落于人手,都不是说丧失掉日后进望陇上的要塞基地。假使来日行台势力仍然持续壮大,没有了枹罕这个河南要冲之地,他家甚至就连想做窦融都没了资格!说不定就会被凉州土著豪强把持此境,迎取王师入境,让他家更加没了存在的价值。
损失掉一个张瓘,虽然让张骏负上凉薄之名,但最起码枹罕还在手中,另择心腹驻守。作为行台封授的凉州最高官长,必要时他甚至可以稍借行台王师的力量,用以压制凉州境域内骚动的豪强,这也是张骏付出这么多代价换来的一点实际收获。
只是对于接下来将枹罕交付何人镇守经营,张骏也实在还没有想清楚。老实说他们凉州不乏人才,其中优异者较之中州人物都不遑多让。
但是这些人才,或多或少都与凉州土著豪门有着联系,要么就是永嘉前后投往凉州避难的中州人士。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张骏绝不放心将枹罕交到此类人手中。
“吴儿得人,莫非天助?”
遍想良久,张骏也没有想到府下有什么合适的镇将人选,不免又想起早前在他府下走出、之后显名大用于中州的凉士谢艾,又是忍不住的生出一股烦躁。他也没想到此前随手指派送往中州的一个儒士,竟拥有如此才器堪为国士之用。
据说那个谢艾深得沈维周信重,河北军政事务一应付之,羯国诸多骁勇宿将俱都饮恨其人攻伐谋算之下。
若是这个谢艾还留在凉州……其人凉州寒门子弟,还是受惠于张氏州主的兴治教化才有机会才力壮成,若再加以拔取厚用,自可信重无疑,正是镇守河南重镇的上佳人选!
“一时迷目,走失真金,莫非天意不许我家成事西方?”
想到这里,张骏心情更加的恶劣,随着那个谢艾越来越名重于中原,他在懊恼之余,也加强了对治下诸多寒门子弟的拣选与教化,倒是也提拔出一批可用的人才,令得凉州政教一时间为之清明许多,但类似谢艾那种文武皆允的惊艳大才,却一个也没有挖掘到。
“枹罕重镇镇将不可久缺,犬儿不久之后将从中州回返,便暂且留在河南,届时也请治中前往襄事。”
虽然此前出了张瓘这样一个家门败类,但张骏在权衡良久之后,终究还是觉得自家人可信一些。
不过他也不敢再专委一人,首先将要自洛阳返回的嗣子张重华代表他坐镇枹罕,再加上张耽这样一个亲族长者,之后再广选僚佐,应该可以维持河南地的稳定。
张耽闻言后也无有异议,当即便拱手领命。
如此,凉州方面便也确定了之后于河南之地的局面安排如何,张骏又仔细叮嘱稍后在与王师和陇上人士交流时该要注意的事项。
念及一番劳碌终究为空,张骏又忍不住恨恨道:“错失垂成之功,我家福泽莫非止于此境?陇上之地,近在咫尺,竟然如此难得!”
也由不得张骏作此命理难破之叹,张氏图谋陇上之地非止一时,早在其祖父张轨新入凉州时,便曾用兵陇上,却遭遇凉地大户反扑甚至求诉朝廷想要将张轨取而代之。之后张氏派遣凉州精锐东行赴难,这才将名位稍作巩固。
待到其父张寔时期,又逢陈安称豪陇上,张氏也无力征讨其众。而到了张骏时期,倒是出现几次良机,譬如汉赵覆灭时、陇上也受波及,正是一个乱象丛生、势力空白的好时候,但是凉州豪门又跳出来掣肘阻拦,让张骏没能成功出兵。
而这一次,可以说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很明显中州行台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占据陇上,只要当时张瓘能够果决一些,让那些陇士们没有机会串结起来勾结王师对抗凉州军,此事便成了一大半。但最终结果,还是让张骏失望了。
眼见州主神情灰懒,一副雄心不再的模样,张耽一时间也是语竭,不知该要如何劝勉,只能拱手退出。
之后张骏便起身返回州府内宅,待入内宅转过一处轩舍,却听到旁侧传来嬉戏之声。他当下心情正是恶劣,这声音传入耳中不免更加烦躁,直接转身循声走去,而后便见他的长子张祚正在轩中怀拥美婢亵玩游戏,多有淫声艳语。
眼见这一幕,张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挥起手中器杖劈头砸向张祚:“贱奴狗胆猖獗,敢于你父帷下浪戏!”
张祚不意横祸临头,吓得脸色煞白,瑟瑟发抖,忙不迭抱头哀号乞饶。
张骏手中器杖都打断才忿忿住手,再见儿子瘫伏地上死狗一般,心情更被败坏,抬脚踩在张祚头颅上怒声道:“同样父精母血养成二十余载,我家之种何以卑劣至此?若有一二才器效于貉奴,你父不至惆怅至此,滚出去!”
张祚这会儿已是头脸青肿,闻言后更加不敢逗留,匍匐着爬出轩舍而后飞奔出数十丈外,旋即便听到身后传来婢女惨叫绝命之声,眼中闪过一丝悲色,继而便化作浓郁的凶戾积入眸底。
第1251章 陇胡代兴
七月的天水,水草丰茂,山川秀美,动人之处不逊中州。
过去长达大半年的对峙,令得陇上局势一直分外紧张,随着凉州军的撤出,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王师所驻扎的大本营上邽周边更有络绎不绝的人潮涌来。
王师次第增兵陇上,最开始是沈云的奋武军作为主力,通过击败略阳的屠各王氏而打开局面。之后的几个月里,虽然一直与凉州军处于对峙状态,但一直都在连续不断的增兵陇上。
到了眼下,王师在整个陇上所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之众,除了奋武军精锐之外,便是庾曼之所率领的扶风王师。而庾曼之也受到行台正式任命,假节监秦州陇右诸军事并氐、羌诸胡事宜,作为王师在陇上的主将,正式开始了独当一面。
“我军将士奋战陇道,遂成王师壮武之名,竟为蠢物得全势位!”
收到行台的任命书令之后,沈云不免满腹的牢骚,如今他在陇上威名可是不小,结果最后全便宜了庾曼之。
闻此忿声,庾曼之却不领情:“此境事务庞杂混乱,你道我想居镇此方?若是有的选,我倒想跟你调换一下,统率奋武精军四面逐功。不过看来行台诸公也知谁人才器高低,不敢将此方面重任轻许孟浪之徒!”
彼此贬损多年,此类戏言自然不会当真。不过沈云也真的不羡慕庾曼之这个方面镇将的位置,因此前攻略陇上之功,他在陇事平定之后再积功勋得封县公。在整个关西战事中,是寥寥无几能与主帅桓宣并为一等大功的厚赏封授。
近日频频以此吐槽庾曼之,也是因为受封县公之后,萧元东吃味不已,旬日之间连发数函言是沈云全凭他一手兴创的奋武精军才有了今日的大功封赏。这一类的负面情绪,沈云总要再寻一个人倾倒出来。
行台这一代的年轻将领们,都已经渐渐由原本的少进成长为目下王师的中坚,越来越多的走上镇戍方面的位置。但这些方面镇将中,若轮到任务之艰巨、所面对的情况之复杂,毫无疑问庾曼之所接手的陇上是排在首位的。
首先便是兵力方面,行台这些方面战区所安排的兵力,兵力最盛便是沈牧所坐镇的青兖,一线行伍并军府配额合共八万之众,乃是目下整个行台范围中仅次于荆州军的一镇。
荆州军内部却还分成数部,而青兖方面则以沈牧为主,李闳、曹纳等老将则主要管理军府事宜,配合军事。可以说是原本徐州军的精华,俱都安排在了以泰山郡为中心的黄河下游战区。
可是陇上这里,虽然看似有两万驻军,但奋武军并不归于庾曼之调度,最迟明年上半年便要撤回中州。而庾曼之手中真正可称主力的,主要还是两军六千余名原本的潼关守兵,至于其他的军队,主要还是在关中征发起来还未经过大战考验的新建府兵。
后勤方面,陇上秦州与其他军镇也不可比较,枋头的谢艾背靠着整个豫州腹心,青兖的沈牧后方也是有着改制经营早已经成熟的徐州。
可是陇上的后方,只有一个尚在营建的关中,还远未达到稳定产出的地步,而且关中这个大基地还并非只是供应陇上,关中北面的战事同样需要继续进行,未来一到两年内,还需要配合河东攻略并州。
而在需要负担的任务上,首先自然是需要稳定陇上各方势力,之后不久便要继续用兵于陇南,攻打盘踞在武都的仇池国,以求早日能够与已经转任梁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