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宣虽然封国也称丰美,但毕竟处在沿河的前线,晋军每来相扰,所得便大受损失。手头渐渐捉襟见肘,石宣难免要将主意打到旁人身上。石韬是他的嫡亲兄弟,封国渤海也是物产丰盈,石宣手头紧的时候,难免要开口拆借。
  可是他们兄弟从根上便是豺狼性情,石韬对此根本就不搭理他。这不免让石宣大为羞恼,且不说他们一母所出的亲厚关系,单单各自封国安排,如果不是他的平原封国挡在前方,阻拦住晋军北掠的铁蹄,石韬哪能在后安享太平?
  借既然借不到,那就抢!石韬虽然较之石宣更得其父昵爱几分,但毕竟比石宣小了一些,兼之石宣本身便是沿河戍守,真要抢掠起来,他也全无招架之力。
  原本在石宣看来,这也都是兄弟间的小纠纷,等到他嗣位得享,再熬死了老子,怎么也不会亏待了石韬这个嫡亲兄弟,眼下也只是暂时借用。
  却没想到石韬这个小王八羔子真是心狠,早前天王皇后郑氏寿辰,外戍诸子归国入贺。结果石韬这个王八蛋,居然带领一批豢养的死士,趁着石宣途过他的封国之际,直接当面袭杀!
  也幸在石宣久在戎旅,身边多有悍勇精卒拱卫,才没有被石韬得了手。当即他也不回襄国,直接返回平原准备尽起大军攻杀石韬。
  最后,石韬这小子吓破了胆,逃回襄国不敢返回封邑。加上其父石虎出面训斥,石宣才悻悻罢兵,但自此之后,在他心目中太子石邃是首先需要除掉的目标,之后便是石韬这个吃里扒外的小王八羔子!
  之后石韬便也一直留在了襄国,他也怕返回封国后被石宣直接率兵堵杀。石虎怜其寡弱无援,索性将其任命为太尉,统率襄国新进组建的龙骧、龙腾等精军。
  今次石虎谋事于河南,所投入的兵众规模极大,隶属太尉府下的龙骧军也在征发之列。石韬如今军权在握,自然也就不再惧怕石宣,早在旬月之前,便率部来到了集结地,特意在石宣营外显摆一番。
  石宣心中虽是恨极,但也知道今次南掠事关重大,他若敢在此时恣意内斗,其父石虎绝不会饶过他。如果不是南面的晋军对待他们石家实在不太友好,他甚至还动念直接袭杀石韬之后,引部南投晋军,也让他那个老眼昏聩的父亲明白什么叫做烈士志气、不可轻遏!
  虽然暂时不敢攻杀石韬,但石宣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趁着职事之便,将石韬所部驱赶到集结中心之外的清河贝丘,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不过由于黄河水道折转的关系,贝丘距离础x,反倒比平原更近了一些。
  抛开别的不谈,如今河北各路人马,最有机会增援础x的,首先便是贝丘的石韬所部。
  石韬所部兵力不多,不过区区五千之众,但却是最近几年国中倾尽财力、人力打造出来的黑骑龙骧,战斗力无需怀疑,更兼都是机动力不低的骑兵,还不乏人马具甲的重甲骑兵。一旦这一路大军南来,可以想见会在青兖之间造成多大的动荡!
  石宣所以抵触赵生的提议,就是因为他耗费这么大的代价才攻夺础x,怎么甘心与石韬分享。可是赵生之后的言语却提醒了他,事实上础x局面远远劣于他此前的想象,所谓大功更近似一个强揽入怀、骑虎难下的麻烦。
  但这些内情,石韬是不知道的。这小子只是得于父皇溺爱才能统掌精军,对青兖之间的南人实力更远远不如石宣了解深刻,一旦透露出这样一个苗头,很有可能将其部诱惑过来。
  黑骑龙骧军若能南来,一方面是增加了石宣眼下的实力,另一方面础x这个退路还在他手中把持着,他想要把弄石韬,要比在河北轻松得多!
  想到这里,石宣脸上便流露出几分得意笑容,抬眼之后才发现那阉人赵生已经爬了起来,与杨杯一样并肩匍匐在地,其头脸各自创伤,望去倒是颇为对称。
  他忍不住笑起来:“你们这些伧卑贱奴,如果不是有幸追从我家天命加身的英壮父子,又哪里会有显居人上的幸运。竖子几番忤逆我,你们若是能够将他招引南来除掉,冀南尽为我有,储位唾手可得,又怎么会少了你们的富贵!”
  两人听到这话,脸上又流露出谦卑的逢迎笑容,浑然不顾额角疼痛,频作叩首只道誓死效忠殿下。


第1304章 诸方待战
  础x津的晋军将士们在脱离战场、撤出营区之后,也并没有即刻就慌不择路的四散奔逃,他们用火种将营区南侧外围一些岗哨据点之类引燃之后,而后便粗略分成一些二三十人左右的小队伍,之后便被兵长率领,各自择定一个方向飞逃而去。
  浓厚的夜色下,急促的马蹄声在野中传出很远的距离。这些晋军将士们虽然临阵脱逃,但却绝非贪生怕死,除了人伦照拂之外,还身负着将详细的敌情通告各方的任务。
  虽然在察觉到敌踪痕迹之后,高仲便已经派遣使者向周边示警,但在没有真正开战之前,能够了解到的敌军军情也非常浅薄,如果没有更详细的追告,各边急于救援,反而会成为主动送死。
  础x是黄河下游非常重要的水军营地,哪怕是此前水军大半都已经调离,但还留有完整的营防设施并将近五千守卒,足以在倍数敌军的进攻下支持下来。可是今次来犯的敌人,兵力实在太强了,各边在不了解形势的情况下奔来,实在吉凶莫测。
  黄河本身特别是河南地,其实并不适合长久作为南北对峙的最前线,因为除了黄河天险之外,向下便是一马平川,除了泰山郡这唯一制高所在之外,几乎无险可守。
  虽然河北也有类似的情况,但不要忘了河北背靠幽燕,盛产精猛良骑,有着大规模且机动力极强的骑兵游走于地境之内。从大的战略层面来看,一旦以黄河作为对峙前线,南面是要落在下风的。
  而此前石虎所以并不急于沿着河线发起强力进攻,除了本身忧困之外,大概还是寄望于河北在这种战略上的优势可以随着时间而逐渐扩大。
  事实上如果不是晋军强硬的在河北心口的枋头扎根下来,单纯凭着河线的话,也肯定要陷入被动的局面,只有在第一时间继续向北进攻一途,才能将被动化为主动。但若如此一来,晋军所有精力都必须要投注到河南、河北之间,整个西线战略则无从展开。
  所以真正的战略要地,并不体现在一时一战的胜负得失,而是长期的对整个天下大势所造成的影响。枋头的谢艾,近年来虽无赫赫之功,但是因其能够牢牢扎根于枋头,也是行台得以从容展开西线战略的前提之一。
  尽管枋头所拥有的战略优势极大,但王师在河南也并非全不设防。除了强大的水军能够将大河横阻的天堑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之外,在河南的腹心之地也都有着绵织密设的各类军府、屯所。
  当础x津的败军们各自逃出十数里范围之外,郊野道途中已经可见游骑奔走,远远便以军号呼令验明身份,彼此汇合后稍作沟通,多数都是周边各处或因接到此前的告急、或是察觉到础x津那里的火光,匆匆赶来探望。
  当得知础x津遭到数万敌军夜袭且已经失守的消息后,这些军众也不免惊骇。但就算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眼下也根本没有实力去围打夺回础x津。这些人数少则十几、多也不过数百,就连础x津都守不住,他们赶过去也没有了太大的意义。
  础x津附近几十里内,并没有大规模的军府屯戍所在。这是因为础x附近地势低洼,也并不是适宜固守的绝险所在。
  之所以被选定作为王师水军的一个大基地,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位置,上提济水,下接巨野泽。济水本身就是沟通黄河与淮水的重要渠道,也是淮下资货向北运输的重要通道,础x所以显重,不是因为地险,而是因为地利。
  那些前来接应础x津败军的各路军卒们也都心知军情如火,他们先将这些败卒们引回各自屯所,又留下一部分军众继续向础x附近游弋靠近以窥望更多敌情,之后又将这一消息层层向后扩散。
  得益于王师这种缜密周详的布置,如此接力传递消息,当础x津失守不足两个时辰之后,镇守于滑台的李闳与础x下方巨野泽的曹纳俱都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而从泰山郡率部增援础x的辛宾,也在天亮之后于济北郡境内得知础x已经失守。
  这几路人马便是青兖之间规模最大的王师部队,滑台的李闳拥众最多,有将近三万军众,但眼下在滑台的守军不过六千之数,剩下的则都是分布在陈留、济阴、梁国能河南各处郡县的府兵。
  至于巨野泽的曹纳,眼下拥众五千余人,本来是负责济水一线的漕运事宜,兵卒倒是精锐,水陆兼备。
  他们各自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惊悸有加,特别是滑台的李闳。因为滑台所在处境与础x不乏类似,都是水军刚刚被抽调走,力量稍显空虚,而后继所征调补充的各郡军府府兵,还在陆续开拔途中。
  不过滑台有一部分优势,那就是不像础x一样城、津分离,城在津上,相对而言,防守力量要更强一些。
  但就算是这样,李闳也不敢怠慢。滑台六千军众,其中还有三千人的水军,当础x失守消息一路席卷而来的时候,沿途各军府也都发起精卒跟随消息一路往滑台而来,如此又给滑台增添了三千兵力。
  于是李闳当机立断,先将三千水军尽数遣出于河道,特别是逼近础x位置,摆出一副将要发动进攻的架势。这一方面是为了震慑住来犯之地,让他们后路受到威胁,不敢大举南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探是否还有别的敌军在配合南犯。
  除此之外,李闳又派人飞快向上游传信,特别是给枋头方面。
  虽然枋头所在远水不救近火,但其存在本身就是扎在羯国心头一根刺,枋头这里只要配合有所作态,羯国无论在下游酝酿什么样的大动作,都不敢倾巢而出,需要始终留一只眼盯住枋头,如此便给黄河下游几镇缓解压力。
  虽然李闳也心忧础x目下状况,但也不敢擅自出击,一则是不清楚羯国今次究竟投入多大兵力,滑台是否也是其目标之一,二则手中兵力也实在有限,不能在稳守滑台的情况下兼顾夺回础x。
  青兖之间,真正起提领作用的还是泰山郡的沈牧,一旦他率部俯冲而出,其他各路王师闻风以动,才能形成合围之势。
  所以在泰山郡还没有传来具体消息前,李闳是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告令治下各路府兵,军期三日内可抵滑台的便加速行军,争取早日到达滑台,军期三日之外的,则不必再赶赴滑台,就近择军府协同防守,就地抵抗或将要侵入的羯军。
  巨野泽的曹纳,应对则要更积极一些。他当下兵力是不足,但巨野泽周边有几个大的军府,府兵顷刻之间集就。曹纳将巨野泽本身防务交代给周边这些府兵将主,他则率领麾下五千军士尽数登船,直接沿济水而上,以免给敌人留下聚散喘息的时机。
  同时,曹纳也不忘即刻向泰山郡的沈牧汇报他的应对。他这里虽然率军北上,但注定是不能离开济水的,真正想要形成一个封锁网,还要依靠泰山郡的兵力,大网织成,他这里才能化作一柄尖刀直刺础x。
  至于济北郡境中的辛宾,他所率领三千骑兵,本来是要增援础x、协同防守。可是还没有抵达境域,础x已经失守。虽然他所部机动力不弱,但凭此三千骑兵,很明显是难以夺回数万羯军南来攻取的础x。
  于是辛宾也并没有再拘泥故令,当机立断改道而行,直接驻守在济水上游的石门。石门是济水上游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所在,辛宾虽然兵力不多,但胜在机动力强,留镇在此,可以兼抚济水上游一线津渡,依托济水将羯军封锁在济水北侧,避免其军向东南流散。
  如是各路人马各自做出应对,虽然还没有取得彼此间的协同配合,但黄河之下、青兖之间的第二条防线已经初步形成。
  羯军虽然攻取了础x,但并不意味着青兖门户就此洞开,接下来如何攻略,才是最考验双方统帅的一个过程。
  羯军如果想要继续扩大战果,则必须要抓住战机,赶在王师各路达成协同之前,飞快的选定一个进攻对象,集中全力予以击破。
  一旦这东南西三路有一方被攻破,暂且不论之后的战况发展,晋军在河南的防守才算是出现一个真正的缺口,青兖之间的膏腴之地才算是在羯军兵锋爪牙之下坦露一角。
  如果石宣不能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让这三方的封锁串成一线,那么其军便被彻底围堵在了础x,其袭攻础x的最大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就算是继续猛攻冲破晋军的三面围堵中的一面,且不说会付出多大代价,之后也将会直接撞上坐镇后方、来自泰山郡的强军,很大几率会出现网破鱼死的局面。
  当然,石宣也可以死守础x不出,那么之后石虎所率领的大军在抵达河畔之后,便可毫无阻滞的渡河南来,以础x作为突破口,大军源源不断的冲出河线,与晋军在青兖之间进行决战。
  无论胜负如何,战场都是推进到了河南,这对兴国以来一直被封锁在河北的羯国而言,也是一大创举。更何况羯国今次南来,谋胜还在其次,掳掠才是主要意图,大军逼迫青兖之间的晋军大规模集结起来,乡野自然也难防守周全。只要战场推进到河南,就是一场胜利!
  但是础x津所得远远低于石宣的预期,这也让他对于接下来是否能够死守于此不抱信心,遂在第一时间招引河对岸的石韬所部精骑南来增添战力。


第1305章 邺下约会
  无论是本身的地势环境,还是实际的兵力布置,泰山郡都是青兖之间绝对的中心所在。
  太行山以东,地势便逐渐走低,东岳泰山便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制高点之一。永嘉之后,天下大乱,泰山郡一度为流民帅徐龛所占据。
  徐龛恃此地险,将流民帅那种反复无常、狡黠诡诈的特点可谓是发挥到淋漓尽致,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妄图左右逢源,无论是对统一河北的羯国还是对客寄江表的晋祚,都乏甚忠诚可言,屡叛屡降,而在这一段时期内,其人也的确曾经深刻影响黄河下游的势力变化。
  徐龛盘踞于泰山郡,一直到江东王敦第一次兴兵作乱时,才被羯国的石虎所攻灭。之后徐龛被押送襄国,石勒命人将他装入皮囊从百尺高楼丢下,活活摔死尚且不止,更剖其心肝予人分食,将徐龛三千降卒尽皆坑杀,可见对徐龛的反复无常恨极。
  如今青兖尽为王师所复,泰山郡如此重要所在自然也是无比重视。沈牧坐镇泰山之后,此境便成为黄河下游河南地绝对的军事中心所在,常年配置兵力数万之巨,旧年徐州流民兵精华除了一部分被引出创建弘武军之外,余者尽在此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从江东用事便一路追随沈氏的精勇老卒。
  雄军坐镇的泰山城,依傍浑厚的泰山山峦而设成,城池高大雄壮,内外营舍整齐威严,汶水绕境而过,俯瞰脚下的齐鲁大地。
  泰山城是一座纯粹的军城,就算周边有着村邑民舍,所居住的也都是直属王师所辖的府兵军户。甚至于整个泰山郡中,都乏甚大户私产,无论是郡县守牧、还是乡勇屯户,一应人力、物产,首以满足大军用度为先。
  而驻扎在泰山城的王师部队,本身也完全不负责生产事宜,除了作战任务之外,便是集练维持战斗力。仿佛一柄被长时间打磨蕴养的宝刀,随时待命北上收割河北贼胡。
  础x的战报,足足过了一天多的时间才送达泰山城内。
  “羯军果然动了?”
  沿河防线有扰,沈牧对此并不意外,早在接到行台调令的时候,甚至于在此之前,他对此便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在听到失守的竟然是础x,且来犯之敌居然有着数万之众,沈牧脸色还是陡然一沉:“狗崽子是恐死期太迟!”
  不同于往年和旧友们一起时的孟浪姿态,沈牧作为青兖徐三州最高军事长官的都督大将,自然也有威仪养成,特别是在一众部将们面前,则更是姿态庄严,威态浓厚。
  帐下十数名战将各自在席,眼见都督脸庞上怒色浓厚,一个个也都作欲言请战状。最近这几年时间里,行台的重心一直放在西线的开拓上,相对而言,他们这些河南部伍便难免冷落许多。
  尽管围绕着黄河一线,彼此也是侵扰不断,但始终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也让这些渴望建功的战将们望眼欲穿。
  沈牧口中怒喝,眉眼之间却有几分凝重,可见对石宣这一部羯军并不像言中那样轻蔑。或者可以说他眼下所在意的,并不是攻据础x的石宣,而是羯国之后的动作。
  身负如此重任,沈牧着眼所在,自然要比众将要高得多。每年即便不归洛述职,也要时常与行台特别是与大将军书信沟通,对于行台的战略布置和北面羯国或会有的反应也猜测良久。
  山东之军向东抽调,表面来看似乎只是因为突然爆发塞胡南侵、大将军应急而动,但类似的调整,行台早有预案,主要意图自然还是为了切割孤立羯国与其荫附势力的联系。
  行台事重西边,羯国蠢蠢欲动,就算一开始还因自有困扰而不发,这也是必然之势,根本无需抱存侥幸。中路因为有着枋头的存在,暂时可以无忧,羯军最有可能侵犯的,就是沈牧的都督区。
  沈牧都督青兖徐三州之地,其中青、兖都与羯国隔河以望,边线漫长。所以羯军选择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除了可以更有侧重取舍的防御之外,也能由此窥望出羯国之后的战略思路。
  石宣大军袭攻础x,不得不说是出乎沈牧的预料,也与大将军的预判出现了偏差。因为他们之前在讨论的时候,都是觉得羯国如果有动,从战略层面上而言,青州北侧的乐安应该是首要目标。
  乐安地在青州最北方,也是黄河入海所在。相对而言,此地在王师的势力范围内还属偏远,统摄力度要轻一些。一旦羯军入寇乐安,王师能够在第一时间调动的兵力只有泰山郡留守应急的沈牧,更内陆的河南几镇则不敢轻易调动,防止被羯军调虎离山、直插腹心。
  攻取乐安更容易成功还是第一点,乐安虽然在青州的边缘,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要,首先这是河、海交汇的中心要津,立足于此之后,可以飞快寇掠济南乃至于直取青州中心的广固城。一旦羯国在此立足住,整个黄河防线意义都将大打折扣,之后的淮泗之地也将直接遭到威胁。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乐安濒临大海,行台过去几年也是以此为基地,通过海路逐步加强对辽地鲜卑的影响和羁縻,让羯国腹背之患更加糜烂严重。
  羯国如果占据住乐安,下可持住河南头角,上可切断行台对东胡的羁縻,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是从边角做局、继而进取中原的一个战略思路。
  乐安看似偏角,可一旦失守,行台左右布局的天平势必陡然倾斜,接下来会有相当一轮应急调正,过程中还不知会出现多少可供羯国把握的战机。
  所以之前沈牧重点防守的区域还是青州北部,甚至徐茂这一路水军便直接驻扎在青州乐安,以防备羯国大举来攻,青州的广固也安排远徐州将领许宁常年镇守。
  如果不是不排除羯国从别处进攻、比如当下的础x失守,沈牧甚至自己都想亲自移镇乐安,只求万无一失。倒不是说别的地方不重要,只是得失如何不及乐安这样牵动人心。
  如今羯国恰恰没有进攻乐安,而是直取偏近中路的础x,这不免让沈牧有些羞恼。他对础x的防守,虽然谈不上是置若罔闻,但跟对乐安的重视程度而言,是不可并论的,否则不至于会出现路永水军一被抽调走,础x防卫力量便严重不足。
  础x失守,可以说是他的失算,也可以说是羯国失算。晋军摊子虽然铺开极大,但绝对不会给羯国接二连三发动强攻的机会。础x虽然直通青兖腹心,但此境也是藏甲于野,绝不是表面上所看起来的软柿子。
  而且羯国选择此地作为进攻目标后,无论之后战事如何发展,都彻底杜绝了获利最大化的可能。
  但沈牧对此仍然不敢松懈,他可不会好客到坐视羯军在他的都督区内纵横往来。按捺住心头怒火之后,沈牧召来几名自础x津退出的兵长,详细询问战况种种,待听到高仲提前料知敌情、眼见不敌之后又将营防破坏大半,之后更以身捐国、殿后赴死,沈牧也忍不住喟叹一声。
  “你们虽然不胜而走,但能斩杀众多,不辱我王师烈气,也是可贵。”
  眼下前线具体信报还未传回,沈牧也并不褒赞过甚,之所以有此感慨,还是因为他对高仲那个人此前印象谈不上好,豪强自顾的气息太浓烈,与王师整体气象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也实在没想到其人在事到临头之际,竟能爆发出如此壮烈气概。
  沈牧心里已经暗暗决定,虽然础x地失不是什么值得褒扬事迹,但之后若查实高仲事迹果然壮烈,他无论如何是要为其人请求一份哀荣的。
  命人将那几名兵长引下去暂且安顿下来,沈牧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