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秦-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且闻声不动,脸上却是一脸决然之色!
  王猛急令前面的船只散开,却将余皇大船露了出来!龙且在船上拔剑喝道:“诸军一起出力,务必要撞开那铁索木柱!”
  龙且之声极大,一语喝出,竟然整个大船上的人都能听见。齐军大声吼道:“喏!”


第三百九十三章 邶风·何者(七)
  巨鹿城中,这几日连续不断有残兵逃回。主将廉信勒令士卒关闭城门,纵然有逃兵遣返,也都是篮筐吊进城。
  三日前的夜晚,齐军精锐齐出,齐王龙且用火攻之法攻破了水寨。守将廉佗在水寨破后不仅不退兵,反而试图再战,导致五千赵军战死在漳河边上,将军邹方战死沙场。廉佗带残军逃回,巨鹿城中人心惶惶,军中士气大跌。为竖军威,也为了向城中百姓表露自己与城共亡的决心,廉信忍泪斩将,当着三军之面监斩了廉佗。
  廉信斩弟,惊煞了城中那些怀有不轨之心的人。廉信在城中贴满告示,告之百姓赵王陈余不久就要带大军救援。
  等齐军来攻之时,城中人心已稳。廉信借助城防坚厚,数次打退齐军,致使齐军伤亡不少。齐王龙且提刀亲自上前线监战,反被流矢射中手臂。
  齐军攻不下巨鹿,只得转攻他处。巨鹿郡内,除了巨鹿城外,其余各城闻齐国大军已至,无不望风而降。如信都将军秋卓,归降齐军之后,反倒是助纣为虐,甘做齐军先锋,为齐军劝降了数座城池。
  齐军攻下了大半个巨鹿郡,却唯独攻不破巨鹿城。巨鹿城中尚有精兵数千,齐军的粮草通过水军也已经运送到了岩柴小城。如弃巨鹿不攻,齐军继续南下时必遭廉信偷袭。若就这般耗下去,这无疑又给陈余集结兵力的时间。
  赵国九郡之地,巨鹿、邯郸二郡皆与齐国接壤,如今巨鹿和之上的广阳郡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落入齐军之手。赵军仗之横行天下的骑兵却大多在雁门、代郡等边塞之地。雁门之军是为了防备秦国,代郡之兵是为了防备燕国。如果齐军能在这二郡兵马未曾南下时就攻破邯郸,赵国必然亡矣!
  齐国数年内耗,今此之战的一半粮草还由楚国担负。如今燕国豫先并未按照约定出兵,此次灭赵之战在开局之前就失算了一半。二国灭赵成了赵齐决战,如果楚王项羽再被魏王豹拖在魏国,此战的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龙且在巨鹿城下负伤,未敢轻动。围城数日,也未见赵军来援。赵国降将秋卓向龙且献策道:“大军不可停滞于一处,末将熟知赵国地理,愿意带一旅偏师北上代郡。代郡兵留守于北门边塞,所供粮草皆从代县调拨。如果我军能奇袭代县,赵军无粮可食,安有战心?彼时只需一封劝降书,代郡兵马必然来降!”
  龙且闻之大喜,他忍不住拍手大赞一声好字!哪知道牵动了伤口,疼得龙且龇牙咧嘴倒吸了一口冷气。
  龙且忍疼下令,封王猛为主将,秋卓为副,带领五千骑兵北上代郡。又将一万赵国降卒开至常山国。若能奇袭代县,后面步卒便可以一挥而上。
  待王猛分兵走后,龙且安心围城。这一围便是整整十日!十日之内,齐军用尽了各种办法,却始终攻不下巨鹿城。中大夫皇甫丽随军出行,闻齐王心忧,便要用三寸不烂之舌入城说廉信来降,龙且允之。皇甫丽入城不久,随后城墙上便抛下一颗首级,有士卒拾得回呈给龙且,龙且一看却气得暴跳如雷。原来廉信在皇甫丽的首级上刻了一行字,字上写道:“犹思龙且之头!”
  龙且气愤,却又引得箭创崩裂,竟然疼晕过去。待龙且醒后,幽幽的对身畔众将说道:“如能攻破巨鹿,孤必要将廉信扒皮抽筋,将他送至油锅里炸一炸,以皆吾心头之恨!”
  其子龙固劝道:“廉信之能不逊于战国时的廉颇,我军留滞在巨鹿城下长达十几日。如此一来,军中的锐气已失。陈余这么久都未来援,必然是得知了巨鹿城的消息。依照儿臣之见,陈余定然是拖延时日,等我军疲惫之时方才杀出。若到那时,我军必然败矣!”
  龙固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可龙且却长叹了一声道:“陈余小儿就是奸猾,他在以逸待劳,孤又岂能不知?可是孤受楚王大恩,如今楚军的消息还未传来,孤又岂能先退?孤在楚王帐下为将这么多年,常被授予先锋之职。孤现在虽然成了齐王,可一样是楚王的先锋啊!”
  龙且说完,却又摆手道:“再等一等吧!说不定王猛能偷袭成功,到时候没有代郡兵马的牵扯,赵军未必是我军的对手。”
  一日过后,有斥候慌忙禀报,在曲梁旁的群山之中,发现赵军留宿的痕迹。齐将姜奉立即禀报龙且,龙且惊道:“原来赵军竟然在眼皮底下藏匿!”言毕,顾不得伤痛立即召集众将商议。
  正当齐国君臣苦思破敌之策的时候,一个被齐军擒获的赵卒却言有机密事告之齐王。士卒禀之,龙且许其入帐。等甲士将赵卒押进主帐后,那赵卒不卑不亢的说道:“吾有机密事要告之齐王,这帐篷里有其他人,请齐王退散众位将军,不然恕我不能开口。”
  帐中齐将皆怒目而视,有人说道:“此人遮遮掩掩,定然不坏好心!”
  龙且目视那人道:“你既是机密事,孤帐下的将军亦是机密人。你但说无妨!”
  赵卒犹豫半响,却摸出一封锦书,双手托着献出。锦书由身畔甲士递给龙且,龙且观信后脸色大变,过了半天脸色方平缓下来。龙且将锦书交由众将观阅,众将观后无不吃惊讶然。一时之间,军帐里竟然升起一片吵闹音。等龙且大喝了一声肃静之后,军帐里才安静了下来。龙且扬起手中的书信问道:“单凭一封手书,又如何取信于孤?”
  那赵卒又在怀里摸出一物,由近侍交给龙且。龙且低头一看,手中却是一方印章,那印章雕刻得颇为精巧,整块由白玉雕成,印绶四个字“后将军信”。那赵卒说道:“此物乃赵王登基之后让人选上好的白玉雕刻而成,绝非有假,可为凭证!”
  龙且手抚玉印良久,见此物不似有假,却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之感。龙且又摸出了那封锦书看了看,随即问诸将道:“诸位怎么看?”
  将军姜奉说道:“廉信都已经拿出了将军印,想必不会有假。”
  老臣司马贾说道:“若依廉信所言,赵国必然发生了大乱,陈余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杀死廉越(廉信二弟)。我军来赵已久,却始终不见赵军来援,这已经颇为可疑。若藏匿在山野中的赵军是上将军彭越,那陈余又在何处?”
  龙且想了一会也摸不到头绪,他问司马贾道:“卿以为如何?”
  司马贾捋须说道:“邺城之中定然有变!”
  齐军众将相顾无语,心中觉得这事情越来越诡异了。
  原来那赵卒所呈的锦书竟然是一封降书,而投降之人却是斩弟明志的廉信!齐军在巨鹿城吃了无数次亏,就在连龙且都在思虑是否该退兵之时,廉信竟然要举城投降!
  在信中,廉信解释得很简单,他通过邺城的密探得来的消息,赵王陈余以莫须有的罪名斩杀了其弟廉越,所以廉信准备降齐。
  为一弟而血战,为一弟而投诚。——这廉信到底是个什么人?齐国君臣都有些想不明白。
  虽有廉信降书,但齐国君臣却未肯轻信。前有皇甫丽之鉴,这一次龙且也不愿轻易派大臣深入敌城。将送信的赵卒收押之后,龙且便散去了众将,独自揉额沉思。
  夜晚很快来临,此夜阴云密布,大地上一片漆黑。齐军围城日久,仗着人多马众,早已心生懈怠。半夜子时,突闻一阵喊杀之声,龙且骤然惊醒。他翻身下床,提剑揭帐而出。帐外守卒也都面带焦躁之意,龙且冷喝道:“可知是何情况?”
  守卒未及作答,却又听得似山崩一般的巨响,接着似有无数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齐军大营里尽是杂乱的回音。不少士卒赤脚单衣到处乱窜,北边又燃起熊熊大火。龙且忍住伤痛翻身上马,带领亲卫砍杀乱军,一众人向北而去。
  行不多久,却遇齐将姜奉,龙且大声喝问,姜奉答道:“四面受敌,必然是廉信通会了陈余,假借投降之名麻痹我等,好趁着今夜天暗夜袭!”
  龙且十分烦躁,他令一亲卫前去斩杀携带降书的赵卒,然后带着大军继续聚拢散兵。
  原来齐军在巨鹿城外扎下了两座大营,一北一南互相呼应。为了防备敌军逃窜,又在周围荒野中扎下了几座小寨,每寨人数一千多人。一来可以防备城中赵卒悄悄逃匿,二来可以监视赵国来援之军。
  就在今日白天方才得知赵军援军的踪迹,到了晚上却四处有喊杀声传来。龙且毕竟是统兵日久的大将,他在南边大营绕了一圈,很快就制止了军中慌乱,随后查出是奸细混进营中四处放火。龙且当即处斩了奸细,心忧北营情况,便带领大军向北而去。
  北营主将乃齐国名将齐牧,他曾是田荣的爱将,却恼怒田荣偏爱彭越,所以田荣一败就投降了那时的楚军先锋龙且。龙且在齐地多年,几次剿灭叛乱齐牧都立下了大功。
  龙且领军向北,走了十余里,却突然止步。原来前面的探马发现了端疑,龙且闻言便抽身前观,却看到原野之中好大一处火场,火场上尽是零星的火堆和灰烬。姜奉观之急道:“大王,中贼之计矣!贼军必然偷袭营地去了!”
  龙且急令回军,人马刚刚转身。斜刺里却又遇见一支兵马,两军陡然相遇,龙且军中有人大叫:“前面是赵军!”
  两支兵马隔得太近,随着龙且军中的大叫之声,齐军便欺身杀去,两军混战一场,黑夜中兵将捉对厮杀。渐渐的,还是有人发现了端疑,便拉扯脖子大喊:“不要厮杀!来的是齐军!”
  军中将军闻言立即约束人马,待齐王龙且拍马上前之后,那边站在阵首的将军立即翻身下拜,龙且视之,其人齐牧也!龙且喝问道:“汝不安守大营,为何来此?”
  齐牧答道:“吾见南面突起火光,心忧大王安危,所以带兵南下。”
  龙且拍额长叹一声道:“你我皆中贼之诡计矣!”齐牧喏喏不敢出声,龙且叹后又问:“营中何人留守?”
  齐牧答道:“乃公子固留守北营!”
  龙且下令道:“立即回军!不然固儿必遭贼手!”
  齐牧应喏起身,龙且亦带军回去。
  大军赶回营地,却看到营前一支兵马整军相迎,背后的营地里到处是火光。在火光的映衬之下,一个满脸胡髯的大汉拍马出列,枪指龙且道:“龙且小儿!可识得故人彭越?”
  龙且怒目圆睁,戟指彭越道:“何将出列?替孤斩杀此贼?”
  骁将景岳飞马杀出,彭越抽马迎上,两人交手只一合,景岳便被一枪捅下马背。彭越随后将长枪一指,背后赵军齐声呐喊,便朝着齐军杀去。龙且见赵军杀来,亦鞭指赵军道:“吾军数倍于敌,又岂能惧之?”
  两军交战,龙且本欲亲自动手,旁边大将姜奉劝道:“大王箭伤未愈,不可轻动!不如到前面矮山上观战!”
  龙且闻言颔首,便拍马前往矮山观战。两边兵马皆打着火把,背后齐营更是燃起了熊熊大火,将天空印得跟白昼似的。齐国兵力是赵军的数倍之多,两军交战却丝毫未占到便宜。那彭越带着骑兵在齐军阵中往来冲突,如过无人之境。龙且捏拳叹道:“如果孤骑兵尚在,又岂能让此寮如此猖狂?”
  夜战不久,乱军丛中的彭越却不知怎么瞅见龙且所在之地,一声喝令,背后骑兵直向矮山杀去。龙且暴怒,本欲出战,身畔大将姜奉死死抱住,苦劝道:“大王乃千金之躯,又岂能跟这猖狂小儿计较?我军不擅夜战,不如暂时退去,待明日天亮之后,再与之交锋!”
  龙且无奈,只好让士卒鸣金退兵。背后赵军一阵追杀,齐军损失惨重,直逃到信城方止。


第三百九十四章 邶风·何也(八)
  荆棘原的风依旧是冬日所刮的寒风,如今虽是阳春时节,在北方却依旧不是太暖,特别是每日的早晨和傍晚,出门的时那寒风灌进衣袍,别提有多冷了。
  与齐国士卒所穿戴的厚袄不同,赵军大多数都只有单衣短袖,能拥有铠甲的更加稀少。赵国屡经叛乱,国家贫穷,不论是百姓还是士卒都是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齐国虽然也一直不安定,但拥有楚国这座靠山,不论是粮食还是衣甲,楚国都会支援。在当今这乱世,楚国就犹如战国末期的秦国,拥有鲸吞六国的国力。更加可怕的是,楚国还拥有数个盟友。秦魏韩赵四国也不是昔年战国七雄的大国了,领土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只有秦国,但秦国的国民生疲,不复当年之勇。赵韩魏三国的领土大为缩水,不要说楚国,就连九江、临江国的国土都比三国的领土要大。或许唯一能比过,只有刘邦那汉中小国罢!
  陈余虽替赵称王,但国中依旧有许多人不服。不然依照齐国的兵力,也不会这么快就打到巨鹿郡。
  彭越控制陈余之后,便立即借陈余之手下令北方的边军南返。但足足过了半个月,北方军团的士卒都未曾南下。眼看整个巨鹿郡都要落入敌手,彭越不得不带邯郸军前往巨鹿救援。整个邯郸郡,除了安阳、邺城有兵,就只剩下武阳能抽调三千人,几处兵力集结起也不过两万来人。
  彭越带着大军藏匿在深山之中,每日只派一些士卒扮着百姓前往巨鹿打听消息,几日过来,彭越已经将齐国的兵力部署打探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要想击败齐军只有同巨鹿城的廉信里应外合,打齐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能将齐军逼退至漳水,赵军就拥有和齐军长耗的资本。如果不能,彭越已经思量着干脆挟陈余北上,放弃邯郸、巨鹿二郡。等借陈余之手掌控北方军团后,再和齐军一决胜负。
  昨夜夜袭,彭越先派出奸细在齐营制造混乱,随后收集木柴在旷野中点火,趁着夜黑彭越先拔掉了齐军的几座小寨,将齐国引出营帐后偷袭本营。其中细节非三言两语能道清楚,却说龙且兵退信城,彭越领军至巨鹿城下。
  数万大军汇聚城下,然而巨鹿城中却大门紧闭,城墙上弓箭上弦。彭越在城下大呼,廉信在垛口便伸出头来,喝问彭越道:“彭越竖子,吾弟何罪?竟然被杀?我廉氏兄弟三人,一心为国。我们为国拼命,尔等却残害忠良,只恨当初我瞎了双眼,竟认陈贼为主!陈余贼子在哪?让他出来!”
  看到廉信那势若疯狂的模样,彭越脸色大变,他竟不知道廉信已经得到消息。
  原来那日事变,彭越控制陈余之后,又带兵杀死了前来救驾的廉越。廉氏兄弟的家眷皆留在城中,彭越将廉氏家眷尽皆收押。他深知廉信、廉佗兄弟二人手掌军权,此时若动家眷无疑是逼反二人。如今廉越已死,唯有封锁消息,待退齐军之后在收拾二人不迟。看如今情形,必然是消息封锁不严,廉信已经知道廉越之死。
  “还好廉信还未投降齐军!”彭越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只凭一言半语就能猜出,必然是齐军未肯轻信,所以廉信还在坚守城池。彭越在下面冷哼一声,反而大怒吼道:“汝弟意欲谋反,领兵进攻邺城,致使大王身受重伤!如此乱臣贼子,岂能不杀?廉信!吾知道你是个忠义之人!切不可莽撞行事!你若心有怀疑,等退过齐兵之后,再与我回朝向大王分说!”
  廉信在城墙上哈哈大笑,他戟指彭越道:“好一个匹夫!竟敢污蔑吾弟!三弟为人,吾自然清楚!待吾杀了你这个匹夫,然后在向陈贼问个清楚!彭贼!你仔细看看,城头上立的是什么!”
  彭越顺着廉信手指一看,却见到垛口上竖着一面大旗,上面血书四个大字:“报仇雪恨!”
  彭越在下面又惊又怒,他心中暗思:“廉信擅长守城,连齐国的八万精兵都久攻不下,如今我兵力远不如齐兵,又岂能入城?若等廉信与齐军联手,吾必危矣!不如立即退走北方二郡!等掌握了北方军团,再与齐军一较高下!”
  彭越当机立断,立即撤军回退。就在此时,廉信在城墙上哈哈大笑道:“彭越贼子!休想全身而退!”
  廉信语刚落下,城门立开,城外吊桥放下,一支骑兵呼喊着杀出。彭越气得胡髭倒竖,却不敢恋战。令副将断后,急忙拍马逃走。
  彭越担心背后齐军杀至,一心想撤。背后廉信却紧咬着不放,两支赵军就在城外厮杀,不觉已至中午,而昨夜刚吃了小亏的龙且很快就得知了巨鹿城下的消息。龙且抚掌笑道:“廉信果不欺我!传令三军,杀奔巨鹿!”
  齐军立即开拔,龙且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巨鹿城来。不过一个时辰,齐军便赶至战场。龙固见战场混乱,两支赵军交杂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敌我。龙固忙问龙且,龙且道:“何须他想,见之即杀!”
  七万齐军一拥而至,见人便杀。不过片刻,局势立即明朗,彭越带着败军逃窜,廉信带残军投降齐军。彭越的两万大军经此一战,只剩下六千余人,廉信的八千守卒更加凄惨,等齐军进城清点人数后才发现,八千守卒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廉信将龙且迎进巨鹿城,龙且入住郡守府,有心腹劝龙且斩了廉信。龙且心中犹豫,召廉信问道:“前些日子你为了守城,竟然监斩了亲弟。今日你为弟报仇,却又只身降敌。孤问你,你到底是忠还是奸呢?”
  廉信直言不讳的说道:“斩三弟,乃忠君之举。为二弟报仇,乃为全兄弟之义!若大王相信,就请大王拨调一支人马与我。若大王不信,就请大王剑试吾头。”
  龙且闻言大笑,待笑声止后突然肃穆,冷声说道:“孤不信什么忠奸,只管这人能不能用。在孤看来,用你之头平息吾军之怒更为有用!”
  廉信莞尔,龙且拔剑挥去,地上便多死尸一具。
  公元前202年四月中旬,廉信降齐致使彭越兵败,齐军入城之后斩杀廉信。随后齐国大军杀奔邯郸郡,赵国上将军彭越挟陈余逃往恒山郡。


第三百九十五章 邶风·击鼓(九)
  昨夜下雨,地面上到处是水坑。车轮经常陷进泥泞之中,所以所行甚缓。就在通往恒山郡的官道上,数名士卒正用力的推着车辕,前面的马儿不停的打着响鼻,却始终不肯用力。旁边的伍长大声吼道:“再来几个人!抬也要将王架抬出去!”
  伍长说完,便朝着车窗边的那人眼笑道:“大王无须心忧,等过了这程,路就平坦了。”
  车窗里的那人嘿嘿傻笑着,口水就顺着嘴角不停下流。每逢下面的士卒一使劲,马车就一阵晃动,车里的那人就笑得越欢,他扭动着屁股将脑袋探出窗外,看着周遭的士卒们一阵傻笑。
  等后面又来了几个人,伍长便撅着屁股双手前推,大声为士卒们鼓劲。
  “使劲!”
  “嘿咻!”
  “使劲!”
  “嘿咻!”
  伍长手推空气,却像是推着万斤重物,连脸都憋得通红。车中的那人见伍长模样,似乎笑得更欢了,他手指伍长道:“你是个傻子!”
  百忙之中,伍长听得不太确切,他大声问道:“大王!你说什么?”
  车中那人将身子都探了半截,双手捧在嘴边大吼:“我说你是个傻子!”
  那人说完,也不顾伍长反应,径自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会,又觉得这车颠簸得有趣,竟然忍不住和歌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唱完一句,犹思不妥,又自顾自说道:“不是北行!我也不是一个人,周围还有很多的人!”
  说完又唱:“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唱完又说:“我忧心么?我高兴呢!忧的他人之心,与我何干?”
  再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又说:“我未曾丧马,何须寻觅?可我总觉得我丢失了什么,我该去何处寻找呢?”
  那人沉思了一会,等醒悟过来时,车已经平稳上路了。而车上的人似乎又忘记了先前思考的问题,继续拍手唱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那人唱完,周围人突然噤声,一时之间只剩下马车行驶的声音。
  伍长似乎觉得内心堵得慌,他向背后的士卒招呼了一声,便甩鞭跑到了前头去了。从一群群没精打采的士卒旁边跑过,伍长终于找到了他想要找到的人——上将军彭越正骑着大马缓缓而行。
  似闻到了风声,彭越一回头便看见拍马赶来的伍长,彭越出列,将马横于路旁。伍长走近之时一扯马缰,马儿轻嘶了一声,骤然停下。
  彭越问伍长道:“彭先,你不守卫在大王跟前,到前军来做什么?”
  彭先拱手说道:“上将军,我已经断定大王是真的疯了!”
  彭越讶然,又问:“用什么断定?”
  彭先道:“大王不仅疯言疯语,而且我亲眼看到,他便溺在瓮中,却把尿当水喝!如此行径,岂能有假?”
  彭越眉头一皱,说道:“若是真疯了也好!这些日子不少大臣吵闹着要去觐见大王,皆被我推脱过去。等到了恒山郡,我就让那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