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有一人站起来叫道:“我们是秦国人,当然先听秦国的消息!”
青龙居士含笑点头道:“那好,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就先说说燕国的消息!”
众人喝起倒彩,青龙居士也不在意,向众人说道:“如今已到了六月,燕国的战马也终于养肥。燕王豫先已经秣兵历马,准备出兵。不过燕国失信在先,齐国凭一己之力拿下了赵国,燕国出兵又会是何方呢?这个却不是我能知道的了。”
众人先是一惊,随即嘘声一片。公羊详终究是忍耐不住,抱拳问道:“敢问居士,燕国为何会出兵?我听说燕国国力懦弱,此时的天下,不论是何地,燕国都不应该染指,莫非那豫先敢捋楚王的虎须?”
青龙居士微微一笑,摇头说道:“你问的我一概不清楚,休得再问!”
公羊详又欲开口,旁边的鄂诨先拉了一下他的袖子,公羊详这才心有不甘的闭上嘴。
青龙居士静等屋内的吵闹声停歇了之后,方才继续说道:“第二件事关系到秦国!恐怕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秦国的右将军,为秦王立过汗马功劳的李左车将军,已经染上瘟疫死在了赵地!而在那九原和云中,恐怕已经快要落入匈奴人手中了!”
此言一出,无数人惊呼:“什么!”
公羊详也脸色大变,他至今未得到李左车的消息,然而却在此处听到了李左车的死讯?心中疑惑的是,匈奴明明在攻打月氏,又哪来的心思夺取九原云中?更疑惑的是,这青龙居士是从哪得到的消息?又为何要传播出去?
此处疑点甚多,传播的消息更有可能引起国中震荡。公羊详悍然起身,掷杯于地,屋中顿时噤声。
第四百一十章 沉淀
咸阳城经过这一年多来的整顿,也慢慢的恢复了生气。城中人流渐多,各地商贾云集,呈现出一股欣欣向荣的景象。
咸阳宫历时九个月建成,工程稍显匆促,所以与以前的宫殿相比大为逊色。好在秦王不甚在意,在今年二月完工之后,就从信宫搬到了咸阳宫。眨眼已至六月,咸阳宫里移栽的树木花草都已经苏醒,有那榆树抽芽、百合吐蕊、杨柳舒枝、榕树渐清……连带着后院浅池中的金鲤,也从池底淤泥中钻出,透出水面甩尾弄波。
新殿方落,便引来了北方飞回的燕子筑巢,整体盘旋在那木柱与屋檐间,少了几份清静,多了些许热闹。当嬴子婴穿过走廊门庭,来到颐和殿的时候,却有霎那间的失神,突然便想起一副那样的画卷:得知燕子归来,筑得新巢,有位少女也如他这般站在门庭石阶上仰望,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中透露出憧憬之色,却不知想到了什么?
嬴子婴低头沉思,约摸片刻就想了起来,自己忙于军政,时常奔波在外,却不知是何时回宫,看见百里伊水愣愣的站在自己如今所站的地方,抬头仰望,面含笑意。因为那时太过匆忙,只是扭头那么一瞥,很快就忘记,如今忙里偷闲,方才想起这么一副画面。
伫立了一会,嬴子婴摇头轻叹:“国事太重,哪得空闲呢?”
说着便往后宫那么一瞥,随即步入了政事堂。
政事堂内,公羊详躬身垂首,等待着君王垂问。嬴子婴于案前坐下,手摸着一宗案卷,看了约摸半刻,随即放下卷宗,问公羊详道:“孤这几日虽不在咸阳,但国事已经交给了丞相处置。你既然觉得这望春楼有问题,何不上报丞相府,让城卫军查抄此楼?”
公羊详禀报道:“臣以为此时非比寻常,不能打草惊蛇!”
嬴子婴抬头俯视着公羊详,面上已经多了些许薄怒,斥道:“国之要事,岂能在民间随意传播?”言罢,立即唤来韩则,令他带三百禁卫立即查抄望春楼。
看到韩则离去,公羊详脸上生起了一些疑虑,向嬴子婴问道:“大王,若是望春楼所言属实,却又该如何?臣已派密探前往九原,却一个都没回来。昨夜上郡传来讯息,说九原边兵已经封锁黄河,说是为了防止瘟疫流传到秦国来。如此举动,已经大为不妥!”
嬴子婴揉了揉额头,叹道:“没想到孤巡视了一趟南边,北边却又出事!终究是多事之秋啊!”
项声在汉中秣兵历马,传言要进攻秦国。又加上秦汉私下虽有密谋,然而这几月以来,汉国的密探再也未曾传递过消息,嬴子婴担心汉国有变,所以在五月初巡视了关南城防,着中重检查了关隘和城塞。尧关和武关都曾被毁过,去年年中的时候,嬴子婴便让西乞烈修复关隘要塞,如今大半年过去了,成功显效。两处关隘基本上修复完毕,西乞烈还在凤来县修建两处城塞,作为囤粮和练兵之所。若是大战一起,陇西和内史的粮食就可以运输到城塞里,大军只需要专心防守武关便是。
南巡半个月,嬴子婴还是颇为放心,西乞烈做事老道,虽然性子急了些,但对关隘防务还是非常上心的。
心中正忧虑时,内侍通传丞相蒯彻请见。嬴子婴精神一振,立即让内侍将蒯彻请进来。蒯彻去鞋上殿,参拜了秦王后,嬴子婴便施座共议。三人分座案边,嬴子婴目视蒯彻,却见到他神色如常,面上还微含笑意。嬴子婴竟不由得心中一松,询问蒯彻道:“丞相总理内务,不知可曾得到北方的消息?”
蒯彻眉梢一抖,面上却还是那副淡然从容的样子,他回答道:“大王无须担忧,右将军是赵国人,又是名将之后,必然见多识广,区区瘟疫又如何奈何得了他?右将军在离开九原之时,就已经将军务托付给司徒真。二郡有司徒真镇守,必然无恙!”
听得蒯彻此言,公羊详焦急的说道:“丞相此言差矣!右将军自入赵国之后,就再也没有信使回来!赵国的北方三郡,如今已经成了死地!右将军必然是凶多吉少!还有司徒真擅自封锁黄河,不许上郡军民进入九原!此举一看就知道司徒真心怀异心,怕是有割据一方之心啊!”
蒯彻死鱼眼一瞪,一脸不悦的说道:“却不知左仆射从何处得知的消息?”
左仆射乃公羊详的官职,但他是商贾出身,虽有官职在身,却并未有左仆射的职权。
公羊详亦有不悦,一样冷冰冰的说道:“臣自知官微言轻,但消息都是属实啊!臣虽然不知道右将军的生死,但北方瘟疫蔓延,臣却是一清二楚!司徒真封锁黄河的消息,却是臣在上郡的商会的兄弟传回的消息,绝非有假!”
蒯彻鼻子一哼,冷笑道:“这些消息恐怕不少是从望春楼得知的吧0?”
公羊详气呼呼的说道:“是又如何?”
蒯彻道:“民间传言不可信也!”
二人正争执间,嬴子婴插话进来:“丞相既知不可信又为何让他们在城中肆意散播消息?”
嬴子婴说此话的时候语气稍重,面上已经有了些许薄怒。蒯彻立即收敛,低头向嬴子婴禀报道:“臣并非不查,而是担心打草惊蛇。望春楼在民间散播消息,不论消息真伪,对秦国来说都是不利的!但此处问题太多,让人心生不解,权衡利弊之下,臣以为还是该查清楚比较好!”
见到秦王疑惑,蒯彻解释道:“其惑有三:第一,望春楼所散发的消息快捷,竟比我国的密探还快,要么是别国故意为之混淆视线,要么是别有图谋!第二,望春楼散播的消息,只在达官贵族和士族间散发,并未大肆在民间传播,如果是他国要散播谣言,也绝非如此!这里疑点太多,让人心生不解!第三:从目前来看,望春楼散播的消息并非针对秦国!臣试图猜想是不是有高人意欲借用此法来引来大王关注,作为晋升入朝之本。但楼主隐于幕后,楼中之人也不与朝中大臣结交,着实让人猜不透!”
蒯彻说完,嬴子婴微微沉思了一会,随即说道:“丞相不必再查探了!不管望春楼意欲如何,孤都不能让它存在这咸阳城中!孤已经派韩则前去查抄此楼!”
蒯彻眉目一皱,稍做沉呤,似乎想到了什么,捻须笑道:“这样也好!”
第四百一十一章 抓捕
东临街依旧是一副繁华富裕的景象,来往穿梭的人群,挑酒卖肉的小贩,织框卖履的老人,还有梳着羊角辫蹦蹦跳跳的小儿……一眼望去,有些让人感怀似乎时光穿梭回到了始皇帝一统天下的太平时节。望春楼就如一位衣衫华丽的美姬,捏袖掩面瞅着街里穿梭的人群。不论人们是愁眉紧锁,还是喜笑颜开,它却依然如故。
直到一大群持戈佩剑的黑甲禁卫闯入了东临街,霎时风云抖变,人影惶急。一位老叟“哎哟”一声,被肥臀壮妇一屁股顶倒,手里刚买的小母鸡顿时展翅而起,“咯咯”叫着站在老叟头顶,两只圆溜溜的鸡眼左顾右盼,再配上鸡冠上垂掉的草标,似乎有一种不可一世之感。
甲士从人群中穿过,奔至望春楼前,分数列围定。待所有甲士将望春楼围得严实之后,一名年轻的将官才拍马施施然的从人堆中走出。大门前那两位矍铄健旺的老人也再不负以前的从容笑颜,一张老脸拉得又黑又长,结结巴巴的不知吞吐着啥词。骑马的将军持鞭喝问:“主人何在?安敢不出?”
听此一喝,左边老人吓得跌倒在地,看到将官怒目视来,连忙啰嗦着回道:“主……主人未在。”
将军煞眉一抖,准备让甲士入屋擒拿,右边老人颇能察言观色,急忙道:“有主事者,凤羽居士尚在楼里。”
话刚落,一人从大门内走出,站定在老人旁,躬身拱手,拜问将官:“吕某乃此楼主事,不知将军来此有何要事?”
将官斜眼往那人身上一瞥,只这一眼,心里却生出一丝不妥之感。再正眼视之,上下一打量,方明白心中那种不妥之感从何而来。原来这凤羽居士身穿儒服,佩竹冠,踩白履高鞋,面上又挂着浅笑,看似文雅温和,而将官久随秦王,历经血战,他从凤羽居士的身上却看到一点不同。
凤羽居士身量很高,背部微驼,谈笑时自然温和。将官却从他的身上闻到一种与自己相同的味道,或许是煞气、或许是血腥味、或许是凤羽居士眼神太过镇定,这些确定或者不确定的因素让将官的感觉到有所不同。将官的眼睛盯住了凤羽居士的手上:那双手虽然很干净,但皮肤老黑,特别是他的虎口上的那层皮,极厚极宽,只有常年捉刀之人,才有那样的手。
将官居高临下的注视着凤羽居士,凤羽居士低头不语,任凭头顶那双眼睛仔细的打量着自己。将官看着看着,突然间笑了,遂道:“你站得很稳。”
凤羽居士不语。
将官又道:“如此之稳,证明你不怕!”
凤羽居士依旧不说话。
将官似自言自语的说道:“不怕之人有二:一为死士,二为壮士。不知你为哪一种?”
凤羽居士依旧如故。
将官继续说道:“死士之所以不畏惧死,大多饱受其主厚恩,后顾无忧,所以不怕。而壮士不怕死,是因为心中有一股信念,信念不灭就不会畏惧生死之事。”
说到这里,凤羽居士终于抬起了头,他静静的看着将官,说道:“将军领着甲士包围望春楼,必然是上面之令。望春楼在咸阳城存在了整整四年,四年之中,咸阳城易主数次。先是塞王司马欣,后是韩信,再是秦王婴。这四年中,望春楼一直在城里散布着各地的消息,消息来自各地,有真有假,可不论真假,历代之主都未曾过问望春楼之事,这说明望春楼不会散布对政权有害的信息。不知秦王又为何容不下我们?”
将官仰头大笑,待笑声停下之后,却肃然指道:“拿下!”
凤羽一怔,随即有两名甲士出列,手里拿着木枷绳索,不由分说的便往身上一套。凤羽居士一惊之下挣扎了两下,不过立即又平静了下来,任凭甲士在身上施为。将官眯眼盯着他,等囚住凤羽之后,又对之一笑,随即招呼甲士将望春楼封了,楼里所属之人尽数擒拿。不过片刻,甲士们带着一大群囚徒走出了东临街。
有那小儿躲在摆放泥人的小桌上偷看,有藏在土墙后的买菜妇人伸头细窥,酒楼高店之上也有衣着华贵的贵人揭帘垂首。
等一大群人全部走出了东临街,人们才从屋门内走出,来到大街之上,或互观无语,或小声询问,或悄悄打听。当有人再经过那高楼院阁时,或叹气摇头、或驻足锁眉,终究是匆匆而过。
九原郡、鱼尾原。
太阳西垂,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透过丝丝凉风,弄得那青草点头哈腰,啃草的牛羊甩尾抬头。惊风一起,牛羊的圆眸中倒映着美丽的霞云。彩霞如烧红的骆铁,骆铁上飞腾的烟雾就是点缀彩霞边的白云。红霞、白云、青草、牛羊……夕阳下的鱼尾原就像是一副永不褪色的画卷。
随着马蹄声响起,有几个黑点穿过了地平线,于是画卷中多了几滴墨,草原中多了几个人。
胯下的战马长嘶一声,扬蹄之后便重重落下,一名健壮的骑士从马背下跳下,几步跨到了小溪边,双手捧了些水喝,站立的时候打了一个长嗝。
几名骑士紧随其后,下马后喝了些水,吃了些干粮,又将羊皮袋灌满了水。等待最后一名骑士用袖子擦干了嘴边的水渍后,先头的那名骑士向着几人说道:“今夜连夜赶路,必须在明日清晨的时候将消息报告给将军!都上马吧!”
几人称喏,随着头领上马后,又将悬挂在马鞍边的毡帽戴上,一行人甩鞭驱马又开始前行。
随着夜深,随着月隐,随着日出,随着天明。
当连洼儿山的婆娘起早做饭的时候,几名骑士披星赶月终于在天亮的时候赶回了部落。部落里的男人正用着绑着布条的长杆驱赶着牛羊出寨,几人让开路,等牛羊成群的离开后,才进了寨子。
寨里的主人正在睡懒觉,一边抱着枕头流口水,一边打着鼾。他的床铺极大,自己在床上也摆出了一个大字,左右两条强壮臂膀上肌肉如小山般凸起,两名熟睡的女子将头枕在那肌肉重叠的臂膀上,蜷缩的身躯如盘旋在一起的蛇。在蛇的尾部还有两条毛绒绒的大腿,两名小儿一左一右悬抱大腿上,大腿正中一座巍峨的山峰傲然挺立。
连夜赶回来的骑士黑着脸站在寨主的帐外,两名忠于值守的护卫按刀拦住去路。任凭头领焦急的分说,护卫却还是一副平淡的样子,纠缠了一会,护卫才说:“将军的性格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要是在这个时候闯进去通报,说不定连小命都没了!”
头领急得跺脚:“事急矣!你若不去便让我来!”
说着便伸手推开护卫,直接闯进了帐中。
入帐不过片刻,便听得一声巨响,接着一人从里面飞出,一头撞倒了门帐外搁放马具的木架上,帐外几人被惊得互顾无语。数目相对之时,落地那人又艰难的爬起,帐里这时传来一阵愤怒而低沉的吼声:“滚进来!”
头领又进了帐中,不过入帐的时候个子似乎矮了一截。入得帐中,偷眼视之,看到申屠雄穿着一条短裤大马金刀的坐在矮凳上,里头放下了一层帘布,依稀可听见悉悉索索的穿衣声。
申屠雄一眼扫去,冷哼道:“有屁快放!”
头领连忙回道:“禀报将军,前天有位牧民找到哨所,告诉边关的兄弟,说有一群不明来历的秦人从小道翻越山岭,攀爬过了长城。”
申屠雄浓眉一皱,问道:“可曾抓住那批人?”
头领答道:“那群人跑得极快,我们骑马追赶也未曾找到。”
申屠雄一掌拍在了桌案上,气呼呼的说道:“如此说来,如果不是牧民报告,你们岂不是连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头领汗颜道:“看守长城的兄弟只有一千多人,很多地方根本找看不到。他们人数虽少,又有心躲避,我们也没办法。”
头领之言申屠雄自然明白,他故意发问也不过是因为扰了自己的清梦而气息未平之故。听完头领的话,申屠雄揉额沉思了一会,又问道:“可曾出塞向草原部落打探过?”
头领回答道:“一见追不上,我便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还没有派人到塞外打探。”
申屠雄挥手道:“你速回去,派几人出塞打探打探,说不定有塞外的牧民看见。”
“喏!”
等到头领称喏离开,申屠雄才一拍额头,颇为恼怒的说道:“司徒小儿到底想干什么?可恨那白痴秦王竟然相信此人!鱼尾原地窄人少,如果真发生什么事情,又该如何是好?”
一想到这些烦心事,申屠雄又忍不住开骂道:“李左车是猪脑子,竟然将九原云中交给司徒真那个无耻匹夫!他好端端的跑到赵地送死,留下一个烂摊子让谁收拾?”
或许是申屠雄的声音太过暴躁,吓得小儿在里面大哭,里面又传来婆娘的叫嚷声:“怎么尿裤子了?被子都湿掉了。”申屠雄闻言一摸裤腿,随即大怒:“都滚出去!”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审问
“听说你姓吕?”
说这话的是一个干瘪瘪的老头,有着一双死鱼眼,朝天鼻,下巴尖如猴,说话时喜欢露出几颗东歪西拐的黄板牙。他身板颇瘦,外套一身又肥又大的官服,显得不伦不类。
听到问话,被绑住双手双脚的囚徒漠然点头。老头儿一撸袖子,嘿嘿奸笑几声,又问:“听说你在那什么楼子里叫‘凤鸡居士’?”
凤羽居士冷冷的看着他,老头挠头疑惑着:“怎么取了这么一个名?又是凤的,又是鸡的,真怪!”
旁边一个机灵的狱卒提醒道:“裴大人,是凤羽居士!”
裴老二恍然大悟:“对!凤羽,不是凤鸡,是我弄错了!不过我就奇怪了,这些文人怎么老是爱弄些什么这些稀里哗啦的词,太不好记了。”
听到稀里哗啦的词,机灵的狱卒立即缄口不言。
裴老二背着手围着囚徒打转,走了三圈之后,方用手一指墙壁问道:“知道墙上那个红心是什么吗?”
凤羽居士漠然无语,裴老二见此人如此不配合,于是踹了他一脚,提醒道:“问你话呢?”
凤羽居士斜斜瞥了他一眼,随即收了目光,继续漠然着。那斜刺里的一眼,深深的刺疼了裴老二,他拍手尖叫着:“吊上去,绑在柱子上!”
几名狱卒牵着绳子将凤羽居士吊了上去,然后从另外一头推来一个原柱木头,几只手将凤羽居士放平了绑在了柱头上。留下两个人在后面推着绳子,悬在空中的囚徒就像是攻城时用来撞城门的撞木,其头便是撞门的撞角。裴老二欢喜得大叫:“摇起来!”
两名狱卒摇晃着绳子,试探着将头接近那面红色的墙壁。在一次次晃动中,凤羽居士的头离那面墙越来越近,裴老二激动得又蹦又跳,大声问道:“怕不怕?怕不怕!”
凤羽居士抿住嘴巴,发梢里流出的汗液顺着鬓角鼻梁向下滴落,裴老二主动向他介绍道:“这玩意叫着‘撞城’,听说是以前宋国君主发明的刑具,只要将人往柱子上一绑,后面人跟着一推——”
裴老二比划着用双手向前推动着,继续说道:“当脑袋撞到墙壁之后,那一瞬间,就跟破西瓜似的,‘哗啦’一声就裂开了,脑浆、鲜血、红的白的全喷出来了,那场面甭提多好看了!”
随着裴老二的声音,凤羽居士的脑袋离墙壁越来越近,可裴老二偏偏要折磨他似的,磨叽了半天却依旧不下令。撞木一次次接近,地面上洒落的汗水越来越多,裴老二的嘴巴长得越来越大,他扭头对一名狱卒说道:“你看地上的汗水,证明他也怕了!”
狱卒用手指着凤羽居士的头说道:“前面的大人曾经说过,没闭上眼睛的,就是不怕死的人。以前的人经过这么一推,早就吓得尿裤裆了。”
裴老二心里一阵不爽,将手一举,恶狠狠的长大了嘴巴,正准备喊出那个字的时候。突然一声“慢着”!将裴老二刚到嘴边的词又不得不咽了回去。裴老二的脸,顿时一会青一会白。
听着脚步声,裴老二扭头看向通道,见两个人从阴暗走出,借着灯光瞅得清楚,裴老二吓了一跳,急忙参拜道:“见过丞相大人!”
蒯彻点了点头,负手从裴老二身前走过。等蒯彻过去后,裴老二方抬起头来,入目间一人正含笑点头,裴老二虽不认识此人,却也赔笑着点了点头。蒯彻走到囚犯身边,喝退了狱卒,弯腰伸手拂开了凤羽居士垂落的头发,低声说道:“抬起头来!”
凤羽居士抬起头看着蒯彻,蒯彻微微一笑,伸手指向身畔那人,问道:“可曾识得此公?”
凤羽居士扭头一看,随即一怔。那人上前两步,蒯彻退了少许,走到凤羽面前,沉声说道:“吕珀!”
凤羽居士张开了口,发出嘶哑的声音:“韩谈公!”
韩谈俯视着他,眼里流露出莫名的神色,似疑惑、似不解……良久方道:“没想到你竟然未死!”
化名凤羽居士的吕珀咧嘴笑了笑,说道:“我若是死了,又怎么看得清后面的事情!”
韩谈仰头闭目长叹了一声,又过了半响方幽幽的说道:“你不为秦效命,又在为谁效命?”
听到这里,蒯彻眉头一挑,似乎有些明了。吕珀呵呵的笑着,笑得眼泪横流:“当初你是秦王亲令的咸阳令,我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