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码一百架投石车,再有近三百辆床弩,它们全被集中在东面的攻势之中,而这个还只是汉军的陆面攻势。
  长江水道之上有近七十艘船分为两个长型队列排开,他们轮流在南面对江都进行床弩漫射,屡次齐射的时候总是会发出很大的破空声。被射出的弩箭因为仰角的关系只有少部分命中城墙,更多的是直接飞进了城内,刚开始的时候还有阵阵的惨呼和哭嚎发出,一个上午过去却是没有了动静。
  什么叫财大气粗?谢安看汉军的进攻就是最好的体现。
  石块在河道边找并不困难,可床弩的箭哪怕是可以就地取材也需要制作,再来就是箭镞怎么也是需要打造,一根床弩的用箭再怎么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去。
  仅仅是一个上午,汉军发射的床弩绝对超过五千杆,江都两面受到进攻的城墙之上插得是密密麻麻,别提那些射入城中的弩箭了。
  城头之上已经看不到石碣的守军,汉军的抛石车和床弩依然射个没完没了,除了解释是在打心理战真的没有别的说法,但这种耗费庞大的心理战估计也就汉军支撑得下来,换做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或是势力,谁会这么干?
  谢安无法猜测汉军是不是一直这样的攻城方式,还是故意在做给他们看。
  对的,就是他们,谢安是离得近了观察,长江南岸可是有着为数众多的晋军将士也在看,差别就是对岸的距离比较远。
  一阵战鼓声被敲响,谢安看去,汉军的本阵中有大队的士卒正在列队向前。从他的角度看去,能认出那是大批大批的弓弩手,后面却是跟着冲城车、攻城梯,再往后是同样列队向前的轻兵。
  所谓的轻兵是上古先秦到至今对未披甲士卒的统称,但里面还是有比较详细的区分,例如真正意义上的轻步兵,但也有敢死队的存在,要是轻兵再配置飞爪……就是有铁钩和绳套的工具,那就是骁果,也称为跳荡兵。
  骁果是对勇战敢死之士的赞扬之语,到南北朝时期只有真正的锐士才能得到这个称号,倒是到了杨氏隋国时期成了自带干粮的义勇军将士泛称。
  “飞爪士?”谢安怔怔地说:“要正式攻城了?”
  飞爪士其实就是跳荡兵,专门用来“不走寻常路”对城墙进行攀爬式攻击。看看跳荡兵肩膀上携带的飞爪,可以看出爪是有三个铁钩,链接铁钩的前端是一种麻绳与铁链共同缠成麻花状的绳套,后面才是全由麻绳来组成。会这样当然是防止飞爪被城墙上的守军砍断,不过得生产力和财力都足够的势力才会搞,其余根本不会费这个劲。
  抛石车和床弩并没有因为汉军有部队推进而停止发射,那是进攻部队离城墙还比较远,适当距离下压根就不会产生什么误伤。
  是到了进攻部队接近江都城墙约有三百步的时候,抛石车和床弩才停止发射。
  “怎么不进攻?”谢安是看了大概半刻钟左右才没按耐住出声:“刚才城墙之上没有守军,可以非常轻易攻上去。”
  “不着急。”成朔笑呵呵地说:“看下去就知道了。”
  过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原本死寂一片的江都城墙之上响起了号角声,城垛和女墙后面渐渐有脑袋伸出来看,那是石碣赵军估计确认汉军的抛石车和床弩不再射击才调集部队上城墙准备防御。
  一声沉重的战鼓声被敲响,随后是密集的梆子声,军阵那边不断传出口令,下一刻是万箭齐发。
  雨点一般的箭矢一波接着一波,冲城车、攻城梯等等开始缓缓推进,跳荡兵则是冲出本阵开始散开冲锋。
  等待跳荡兵进入到城墙五十步范围内,原本也在边射边推进的弓弩开始向两边移动,后方跟随而上的甲士开始加快迈步的频率。
  可以称作甲士的兵种其实比较多,只要是身穿铁甲都会被称为甲士,但还有很多的区分,像是专注防御的塔盾兵,用于稳步推进的大剑士,有盾又有短兵的刀盾手等等。
  加入冲锋的甲士,前面的几排皆是塔盾兵,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刀盾兵,他们会在冲城车开始撞城门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掩护,再来就是搭建盾牌看看能不能组织连接城墙之上女墙的盾牌通道。
  已经有跳荡兵进入城墙位置,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投掷飞爪,是身手矫健地利用插在城墙上的粗大弩箭进行攀爬,瞬间城墙就是数百道的身影快速地向上登。
  “……”谢安有些懂自己为什么能来了:“一鼓而下吗?”
  那是教科书一般的攻城演示,为的就是展现汉军强大的攻城实力!
  成朔在矜持地笑着,一点都没有谦虚:“江都内的石碣赵军数量该是有三千左右,若让晋军来攻需要多久?我军只需要一个白天便能拿下!”
  已经有跳荡兵攻上城墙,在那之前弓弩部队是提高了射击的仰角在对城内进行抛射,可以听到城内响起了密集的惨叫和嘶嚎。
  只有配合紧密的前提下,近战兵在攻城,弓弩兵还继续射箭。这样或许无法避免误伤,但是对于阻断敌军的冲锋有着绝对的优势,甚至是能够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江都在前不久已经被晋军攻克了一次,那一次就是由谢安来指挥部队进行攻击。他们是花了将近一个月才攻下江都,付出的伤亡接近三千人,不过击杀和俘虏了接近两千的石碣赵军。
  在东晋小朝廷下令庾冰放弃江都回撤时,谢安是命人放火将江都烧了个通透。他对于江都有着充分的了解,原本以为汉军是要从他这里了解江都的地形、布局之类的事情,可一直以来根本就没人询问。
  那一声城门倒塌的轰然声告诉谢安,不会有人来问他关于江都的什么事情,因为已经没有了必要。
  “或许不需要一个白天,只需要一个上午?”成朔有骄傲的理由,他却也知晓一点,也就说:“其实里面有你的功劳。”
  谢安沉默不语,他知道成朔指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曾经火烧江都。
  已经有汉军在涌入城内,刹那间就是阵阵的喊杀之声从城里传出,似乎北边和西边的汉军也开始了进攻,不是佯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攻?
  谢安不知道在对岸观看的那些人是什么想法,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汉军赶紧将注意力转到石碣赵国身上,可别生出什么渡江南下的心思。
  差不多是到了正午时分,城内已经安静下来,甚至是有汉军的士卒开始押解战俘再往城外走。
  谢安看到了郭祥,他认识并且知道郭祥就是石碣赵国残存徐州军的指挥,却没有料到会成为汉军的战俘。
  连主将都成了战俘,江都被汉军攻取绝对已经成为事实,就像是成朔刚才放言的那般,汉军还真的不需要用一个白天,仅仅是三个时辰左右竟然就攻下了,并且……伤亡好像不大?
  谢安因为位置的关系并不知道一点,在汉军的陆军攻进去之前,长江水道那边的江都水寨营门已经被攻破,实际上是汉军的水军先进入到江都城,才是汉军的陆军杀进去。
  一场看似简单并且短暂的城防战,汉军将所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在远程攻击手段上无法与汉军抗衡的敌军,无法破解或防御的情况下,与汉军交战都会有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该死掉多少人才能发生短兵接触。
  【镇压几个时代的强弩一旦大肆应用,该怎么来进行破解?】庾冰脸上满满都是寒霜,他观看的调度与谢安不同,谢安是全程观看汉军的陆面进攻,他看得是汉军船舰的攻势:【战船床弩射程可达二百八十步,略略少于强弩的射程,可……并没有什么用。】
  晋军也有床弩,射程最远却只有二百二十步,别看相差只有六十步,这点距离对于很多战场来说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预示着每一点点的距离,推进一步却不知道要倒下多少人,或者是永远无法推进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距离。
  “近两万的大军有超过五千的弓弩手,占的比例太大了吧?”张恒额头上满满都是冷汗,那是想象与汉军交战时的场面被自己吓的。他没有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脸的惊惧:“他们每次出战要准备多久?”
  说的是那么多的弓弩手,箭矢的消耗肯定非常恐怖,那该是做多久的准备,备下多少的箭矢。很简单的道理,通常情况下一场会战级别的战争中会消耗五万左右的箭,那是弓弩手只占全军一成左右的前提下,要是比例更高则是要往上调整。战役级别的战争,预备的箭矢绝对不能低于二十万,甚至是需要不断进行补充,最终一场战役可能要射出去三四十万支箭,甚至是更多。
  三四十万支箭很多吗?真的是非常多,国力和生产力没有一些底蕴的国家,三四十万支箭也许需要三五年才能造得出来,例如东晋想要储备四十万支箭至少需要两年,石碣赵国至少需要五年,其余的国家和势力则更久,并且还不知道能不能造这个数目。
  然而,事实的情况是曾经的秦军仅在攻击赵国都城邯郸一役就消耗接近八十万支箭,那是何等的令人震惊!
  那些一路谩骂汉军的名士全部闭嘴了,一些身后有大家族的将校则是眼神里面有着诡异的心动。
  汉军来了,他们展示属于自己的强大,那是建立在汉军对石碣赵军摧枯拉朽攻势之下的强大,与之相比的是如果让晋军来作为进攻方,晋军或许会取得胜利,但晋军与石碣赵军的攻防战必定会无比惨烈。
  就在这时,有人过来汇报,说是汉军强行扣押了谢安。
  “……”
  那一刻,听到谢安被扣押消息的人无不是一脸的错愕,他们并没有忘记那么一件事情,桓温和袁乔是作为代表过去,两人也是被汉军强行扣押来着?
  一众人面面相觑之余,有些人是内心羡慕脸上却是愤怒,更多是一脸的怪异。
  或许他们在纳闷一点,刘彦怎么就那么爱扣押人?似乎也不对,应该是非常爱扣押东晋这边过去的人?还是不对,之前东晋去了好几波,但只有桓温、袁乔、谢安被扣押,其余一些世家子弟虽说没有被怎么隆重招待,可不是安全回来了吗?
  【被扣押的人,皆是有才能的人!刘彦渴望人才,竟是到了哪怕强行扣押再慢慢劝解效力的地步?】
  那一刻不止一个人是在那么想……


第296章 汝家有女初长成?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谢安觉得是被邀请,自己也同意了邀请才开始北上,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被扣押……唔?或者说是被掳走。他走之前还将自己的随从遣了一人回去,是通知庾冰,也是回去告知自己的家族。
  至于谢安身上有官职,怎么能够没有得到同意就自己走了?东晋小朝廷是门阀和世家的朝廷,司马氏虽然是皇室可就是块招牌,门阀和世家给司马皇室面子的时候他们才是皇家,不给面子就是傀儡。
  当然了,挂印而去的这种事情不止是在两汉时期流行,到了曹魏也很流行,难道在司马晋就不能这么干?文人骚客还将挂印而去视作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大大地吹捧了那些挂印而去的人一番,如陈宫、关羽等人。
  是的,那名回到长江南岸的谢家随从还带着谢安的官职印绶,所以是谢安辞官了,并且是理直气壮地辞官,因为在他看来那个官可有可无,比不上对家族子弟的教导,逮住这种辞官的好时机才会在纪昌代替刘彦发出邀请的时候直接走人。
  谢安遣回去的随从说是本人想要去北方看看,汉军的人却直接说扣押了谢安,两个不同的消息并没有阻止长江南岸的那些世家子弟去怎么想,一个风暴正在被酝酿。
  汉军攻下江都,对于邗沟以内的江水祠近乎于是触手可得,事实也证明在失去江都之后的江水祠根本无法自保,江水祠的守军在得知江都失守后弃城而去,让汉军未发一矢就得到了江水祠。
  两个长江北岸的岸防要塞被汉军轻易拿取,预示着东晋小朝廷从那一刻起注定是要和汉部当邻居。
  东晋小朝廷那边的人对于与汉部当邻居是什么想法并不重要,至少身在长江沿线的纪昌和桑虞、吕泰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按照既定的策略行事,攻下两个江防要塞只是前奏,接下来吕泰会率军四处攻城掠地,横扫长江北岸的石碣赵国各郡县。
  “对岸没有任何的动静?”纪昌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觉得纳闷:“他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
  没有错,对岸的晋军就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汉军在攻城掠地,不止是因为建康中枢不允许晋军一兵一卒踏上长江北岸,还因为长江沿线的晋军将领们被汉军强劲的远程攻击手段给吓懵了。
  汉军有强悍的步骑,更多数量看似庞大的水军,不像是石碣赵国空有庞大的步骑而缺少水军,包括庾家兄弟在内的所有将领都觉得应当谨慎行事。
  东晋小朝廷目前没有北伐的实力,他们准备了七八年竟然只凑出一支不足七万的军队,人是被聚拢了起来,可兵甲器械包括粮秣辎重却是数量一直没凑足够,不然早在石碣赵国的徐州军被汉军歼灭的时候就该北上分一杯羹。
  兵力不足,再加上辎重也难以支撑北伐,不干看着瞪眼还能怎么样?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不会是华夏文明的选项,拥有选择权的时候华夏文明的军队习惯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才会有所行动。
  “那我们不要挑衅小朝廷了。”纪昌说话的对象是桑虞:“派出人手接触南方的世家,他们会对廉价的食盐感兴趣。”
  “他们对可以在大海航行的船只更加感兴趣。”桑虞一脸的揶揄,说道:“是按照计划与庾家展开合作,还是……?”
  纪昌沉默了一小会,笑着说:“我们淘汰了不少老旧船舰。”
  桑虞颔首道:“明白了。”
  汉部这边不是不能出售船只给长江南岸,但要看卖的对象是谁。庾家现在依然是长江南岸的第一门阀,汉部与之交好可以很大程度影响东晋小朝廷的政治走向,再来是汉部也需要在长江南岸进行必要的发展,比如开拓商路,那与庾家进行合作会是一个好的开端。
  不是有什么东西就能模仿造得出来,那需要很成熟的逆向工程技术。以目前的知识和工艺技术而言,可不像是后世天朝,什么东西到了手上都能拆,拆了还能组装得起来,庾家就算是拿到海航船只又能怎么样?
  就算是庾家掌握了海航船只的建造技术又能如何?纪昌可是亲口听刘彦讲了一些话,常规实力的船舰建造方面,汉部得到了石虎的大批工匠,再有汉部本身的技术储备,只要合适的木材足够不会缺少船舰。非常规力量上面,纪昌对刘彦的信心甚至比刘彦自己都要足够,那是分分钟又莫名出现无数战舰的期待。
  话说,纪昌想得没有错,差别就是非分分钟,刘彦“召唤”一艘战舰的耗时可是坑爹的一个月,导致灵山岛和庙岛列岛只要是海岸线允许都是船坞,简直就是密密麻麻。不过,一个月可以“召唤”一艘战舰,手段已经非常逆天了,不是吗?
  在没有刘彦横插一杠子的年代里,东晋小朝廷其实最终还是抓住了机会夺取徐州南部,其中当然包括了江都和江水祠,甚至是打到了水网密布的淮阴一线。中原一线上,晋军的突出部甚至是进攻到了后世的河南附近,攻取了南阳郡,一直进攻到了石碣赵国重镇襄城郡,反而是在汝南一线上的攻势受挫不前。
  那是发生在稍后几年的事情,以庾家为首的北伐派(鹰派)还是达到了他们的目标,代价却是庾家全面的没落,是被亲密盟友桓温领导的桓家出卖,再有王氏和谢氏补刀,一众世家落井下石,导致庾氏历经辉煌的刹那瞬间变成一个二流世家。
  那是一种一家独大的强盛门阀必须死的节奏,后面步上庾氏一族后尘的还有桓氏、谢氏,之前已经有王氏作为庾氏的前车之鉴。
  所以咯,从某些方面来讲是刘彦“救”了庾氏一族,是短暂地拉扯了一把,不过庾氏一族绝对开心不起来就是了。
  纪昌不是主动去接触庾氏一家子,是庾翼后面单舟渡江自己送上门来。
  “是不是也要掳走老夫?”庾翼才三十八岁,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称老夫当然没有问题,可在纪昌面前这么干就纯粹是在发泄怒火:“你们怎么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干!”
  “我们还是来谈一谈以后该怎么和平共处吧?”纪昌脸上笑容真诚,他甚至还备下了丰盛的酒宴,连长江以南世家喜欢的伶人、美姬、舞娘都招呼了一大堆:“比如出售海上船只给庾家?”
  那些美女皆是徐州南部的地方豪强送来给纪昌,数量上非常多,多到半年之内纪昌若是想的话,可以一晚换一个新面孔。
  庾翼胸口一闷,什么指责都开不了口。对于庾家甚至是整个东晋小朝廷而言,目前最重要是海航船,其余什么事情都可以暂时撇到一边去。
  “我们要每种样式各来二十艘!”庾翼的眼睛有些泛红,可能是睡眠不足,或许是瞬间脑充血?他指着江面上的汉军舰船:“所有的样式!”
  纪昌就是特地安排在江都可以看到长江水道的城楼之上,地势上有些高,绝对可以将汉军水寨尽收眼底。
  江都这个江防要塞是一再易手,是个什么样的布局对于东晋小朝廷来讲根本就不是秘密,完全就没有什么遮掩的必要。再来是纪昌有意让庾翼看到强盛的汉军舰队,不管是从数量、体积、款式……等等很多的方面,与之驻扎在对岸的东晋水军在数量上要多得多。
  当然了,东晋水军目前的舟船数量肯定比汉军多,但那是对于整个东晋水军而言,在江都周边则是汉军舰船数量比东晋多。那是因为东晋水军需要防御的一整条的长江,汉军却能够集中在一处。
  “只要你们能够提供我们想要的,哪怕是每个款式一百艘都没有问题!”纪昌叫那个豪爽,不止是表情和声音,姿态更是如此。他一划拉手,豪迈道:“我家君上坐拥两州,很快就是三个州,甚至是会获得整个辽东。些许船只,何足道哉!”
  庾翼才不相信纪昌吹的牛皮,石虎正在发狂备战,眼见就是百万大军开拔进攻青州,刘彦就要大难临头,那就是东晋小朝廷为什么觉得扬州区域的长江北岸,被汉军占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原因。
  本来的事情嘛!刘彦现在能够在长江沿岸投入多少兵力是现在的事情,等待石碣赵军直扑青州的时候刘彦难道不会抽调部队回去?等于是汉军现在横扫在为东晋小朝廷服务,等待汉军撤离晋军会无比轻易地攻取本来需要耗费庞大物资的地盘。
  庾翼眯起了眼睛,没有掩饰自己的渴望,嘶哑声问:“刘公想要什么?”
  纪昌笑了,是一阵“哈哈哈”的大笑,让演奏起了声乐,叫舞娘们跳起来。
  一片靡靡之音中,纪昌过了许久才说:“庾氏有女初长成?”,他笑吟吟地说:“庾氏、桓氏、谢氏、王氏,乃至于是司马氏,都是可以的嘛!”
  “啊?”
  庾翼懵了……


第297章 谈崩了?
  联姻历来就是最好的合作方式,恰好刘彦年轻而又没有正妻,仅仅只有一名来自拓跋鲜卑的妾,那么寻找一名或者多名血统纯正而又出身良好的世家女就成了必要。
  庾翼没有立刻回复,他当然也没有被扣押,是带着刘彦有意与长江以南世家联姻的消息回去,哪又引起了新一轮的震动。
  “在他们看来,我们能不能抵挡住石碣赵国的下一波进攻尤未可知,恐怕不会有联姻的意图。”桑虞对世家看得非常透彻:“他们会扯皮,先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里面会有几个大门阀或大世家的庶女,以及一些中等世家的嫡女。”
  可不就是这样吗?汉部的情况看去蛮糟糕,长江以南的那些门阀和世家并未真正看好,要不早该分家过去投资。
  世家对于联姻的嗅觉比任何人都灵敏,一旦看到某个谁有发展壮大的契机,下一刻就该有人上门隐晦提出联姻之事。
  然而,自刘彦崛起,到汉部拥有一州之地,甚至是汉军主动南下到长江边上,长江以南的那些门阀和世家连稍微试探一下都没有。
  “昌怎么会不明白呢?”纪昌在冷笑:“今次提出是给予他们一个机会,看看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聪明人。若是他们在看到我们的军队后依然觉得不成气候,说明长江以南的那些世家子弟皆为鼠目寸光之辈。”
  桑虞也在笑,笑得颇为开朗。桑氏一族已经确定会有嫡系女成为刘彦的女人,代表庾桑氏一家子开始真正地投资刘彦,那样一来所表示的是桑氏一族进行重重地投资,毕竟出人效力于直接联姻可是两种力度。
  吕议那边也有嫡系女会成为刘彦的女人,不过考虑到吕议本身就是江夏吕氏一族的族长,联姻的行为不过是为了增加亲密度。
  汉部其余的一些人,家中有嫡系女未嫁的,鉴于地位高低皆有送去嫡系女,或是成为妾,或是侍女之类,都是为了增加与君王的亲密度。
  那些说是表决一路跟到底的决心,实际的行动远比用嘴巴说来得有效,也是众人明确看好这一个集体的未来。
  纪昌是没有姐妹或女儿,他甚至没有自己的家族,毕竟出身在那里。他也过了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