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太神奇的发现自己成了翟斌眼里的万事通,要是换做羯族将领这么依赖他会很高兴,可一个明显是被放弃了的丁零将领就显得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郭太老老实实地告诉翟斌:“周边就我们这支部队啦!”
  “什么!?”翟斌像是第一次知晓这个消息,咋呼:“就只剩下我们了?”
  郭太在安静地等待翟斌的下文。
  果然听见翟斌理所当然地说:“孤军深入不好啊,咱们还是收拾家当往回撤!”
  郭太那一刻的脸色无比奇妙,觉得搞笑又心里松了口气,想着:【军主也没有传言中那么不堪嘛,连这个丁零野蛮人会怎么干都能预料出来。那么这一次有了诱饵,就看汉军会不会追击了!】


第315章 不要怂,就是怼!
  有一句话叫“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石碣赵国目前面临的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局面,但石碣赵国其实还好,最糟糕的是东晋小朝廷。
  麻秋就是拿翟斌当一块抹布用,那也是石虎的意思。
  漠北是属于石碣赵国鞭长莫及的地方,连带漠南其实也难以让石碣赵国施加影响力。
  有丁零人远从漠北来投自然是极好的事情,但也就是一个面子问题,翟斌要是有能力会成为石虎扶持起来对抗姚弋仲和苻洪的替补,翟斌没有本事那就去死好了。
  若不是情况不允许,翟斌就该带着部众离开石碣赵国返回漠北,可他们难得来到传说中的中原一趟,没有捞够说什么也觉得不能走。
  翟斌再一次领兵出战,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洗劫,每到一地就是进行搜刮,比较可惜的是济北郡没有太多的油水。他遭遇到危险的第一瞬间,脑袋里的想法不是别的,就是跑!
  来时,丁零人除了必要的坐骑就是一批牧畜作为粮食,遭遇险情要跑的时候车辆却有近百,翟斌是让队伍中的非丁零人作为诱饵向东再次移动,自己则是带着本部落网而逃。
  “翟斌不是上一次我们交手过的那个丁零杂碎吗?”钟会有着很深的不解:“这个丁零杂碎的残暴完全不输给羯族人,怎么这一次会是这般怂样?”
  与钟会配合的是魏骏驰,他们指挥的部队并不是禁卫军,是突出部为数不多的两千野战骑兵部队。
  另外必须说的是,魏骏驰与钟会并不是来拼命,他们需要干的事情比较简单,作为护卫力量保护辅兵将搜罗来的人口和物资送回泰山郡。
  “很不对劲。”魏骏驰说的不是翟斌怂了,是整个局面:“石碣赵国在兖州大搞坚清壁野,我们轻易拿取了泰山郡和济北郡东部,他们之前还有过多的拉锯争夺,但数量变多之后反而一再避战。”
  “冬季刚刚过去,粮秣短缺是必然。”钟会满是轻松地说:“从我们在济北郡迁徙民众的情况来看,家中有余粮的少之又少。石碣赵国大多不事生产,民间没有余粮,军队的粮秣该是储存量极少,经不起大战。”
  “所以才说不对劲。”魏骏驰困惑地说:“我们都能够得出这种判断,那上面为什么要让那支友军出击?”
  简单而言,事出反常必有妖,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够判断出一点,今次出兵济北郡无非就是想要诱敌,可石碣赵军的统帅好像也在干相同的事情。不是讲敌人想要的就是己方要破坏的吗?那么三千骑军明知道会有陷阱还追过去算什么。
  魏骏驰之前是冉闵的部曲之一,后面是让冉闵转增给了刘彦,算起来魏骏驰在刘彦这边已经有三个年头,前面是帮助训练虎贲军,后面是被调到朝鲜半岛征战,直至刘彦挥军西顾才成为野战部队的军官。
  那一批被冉闵转增给刘彦的部曲有二十人,魏骏驰、李洪、丁毅该是混得最好的人了,魏骏驰和丁毅都能了军侯,李洪则是成了一名俾将。余下的十七人,身份最差的也是队率,基本上还都有了爵位。
  钟会说了大实话:“石碣赵军缺粮,我们并不缺粮。能够以小战获得大战果自然是极好,若是不能的话,趁着黄河没有解冻干净来一次决定胜负的大决战就更好了。”
  魏骏驰含笑点头:“也对。”
  他们是在济北郡的北部,靠近济水的位置,距离已经荒废掉的卢县不足十里,离遂乡那边则是有百里左右,并不知道遂乡那边的状况发展成为怎么样。
  真实情况是,翟斌派出的炮灰部队并没有拖延到三千汉军骑兵,约六千的炮灰是被三千左右的汉军辅兵拦截并迫使投降。
  翟斌带着队伍急赶慢赶,抵近到富城十五里之内的时候,他们被汉军的骑兵给逮住了尾巴。
  “丢掉那些贵重的物品!”翟斌说的是种类比较复杂的铜器,一脸难看又说:“听闻中原人喜欢那玩意,那就丢下给他们去哄抢!”
  那话完全没有毛病,铜什么的一直都是贵金属,不管是作为钱币还是作为工具的材料都有足够的价值,长久以来养成的思维让任何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都对铜有着十足的喜爱,但翟斌面对的可不是一般人。
  富城是麻秋设置的前沿驻防点之一,原先是有两万的驻军,后面大批非羯族人被调到遂乡作为援军,城内仅是留下三千左右的羯族人和两千左右的杂胡。
  有队伍在向富城逼近,富城的守军并非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甚至知道是翟斌在被三千左右的汉军骑兵尾随。
  “军主的意思是,那些丁零蛮子要是能逃到十里之内,那我们就出兵前去抵御。”
  “军主现在在哪?”
  麻秋从无盐带出的部队是六千左右的羯族骑兵,他们此时就在富城周边不远的一处森林之内。
  由于地形的关系,事实上麻秋可以远远地看到逃得狼狈的翟斌等丁零人,还能看到后面在追杀翟斌的那批汉军骑兵。
  “以汉军的速度,想要追上那个丁零蛮子并不困难,可是……”麻秋有些犯嘀咕:“可是看着怎么像是在戏耍?”
  “军主,已经派出侦骑查看周边区域,我们大可确认没有其余的汉军再动手。”刘浑是麻秋麾下的一名将军,他呵呵笑说:“若是汉军直接突入富城之内,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翟斌会想要逃进富城,按照道理要是后面有追兵的前提下,富城绝无可能打开城门让翟斌等人进入,可里面不是有麻秋在行使计谋嘛!
  汉军骑兵追击真的是显得不缓不慢,逮住多少杀掉多少才会继续向前,结果是迫使翟斌不断断尾求生,等待翟斌带人靠近富城不足一里的时候,除了本部剩余的两千四百多丁零人,其余的车辆和奴隶是丢了个干干净净。
  等待翟斌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他并没有显得多么懊恼,应该说还存在一定的喜悦:“娘的!一看那些汉军骑兵就是精锐,去拼命才是傻子。”
  不但是翟斌看出来了,站在森林边缘位置的麻秋和刘浑现在也在面面相觑。
  “这就是汉军?”麻秋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活着的汉军,他摸着下巴呢喃:“比慕容鲜卑的骑兵更有协同性,咱们带过来的人似乎有些少。”
  刚才汉军骑兵表现出来的素质真的不差,突骑兵专门用来切割和拦截,弓骑兵的奔射亦是非常迅猛,两种骑兵的分工异常分明,攻击起来近乎于没有停顿。
  “咱们是以逸待劳,他们是追杀了一路。”刘浑心里也没有多少谱,说了优势之后又说:“咱们带来的兵力比汉军多一倍,富城之内还有五千左右,但兵器甲胄则是非常吃亏。”
  整个中原能够统一戎装并配置制式装备的也就是汉军独一份,别小看这一点,一支戎装统一的军队看上去要有气势多了,再来是能够配置制式装备代表生产力很足。
  翟斌等丁零人进城了,尾随的汉军骑兵抵近到富城城墙边上却是形成一条长龙,看样子是要绕城查看什么的。
  富城在被麻秋选为前沿屯兵点的时候,原本的城墙缺口必然是要被堵上,暂时先别看修缮程度怎么样,拥有看上去没有豁口的城墙总是比处处豁口要好看得多。
  “原来是有备战!”翟斌入了富城,一看街道之上堆满了士兵和战马,先是一愣随后又恼火:“见死不救啊这是!”
  城守可没有给翟斌什么好脸色,一来就说:“带着你的人滚到一边去。”
  翟斌脸色一黑,考虑到自己不到五天的时间将富城支援上去的近万援军丢了个干干净净,面对羯族人的城守怒骂,心虚之余发作不起来。他小心翼翼地问:“什么情况?”
  白皮肤、绿眼睛、黑头发的羯族城守像是狼一样地盯着翟斌看了有一小会,最后咧嘴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该死的丁零人总算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将汉军给引了过来。”
  翟斌还哪能不明白呢?瞬间脑海里有了决定,腼着脸说道:“要是我的人加入攻击,能拿回那些丢下的辎重吗?”
  羯族城守诡异地看了翟斌一眼,点点头却是不再搭腔。
  埋伏在城外森林的麻秋却是开始举棋不定了,他是有把握用手头的兵力将汉军骑兵驱离,可是哪怕不攻击汉军也会离去。
  “既然来了,又是在我们的城池边上……”刘浑给麻秋鼓劲:“战上一场罢!”
  “如此的话……”举棋不定的麻秋闻言恶狠狠地点头:“不能输了心气,的确是要战上一场!”
  说到底,战场是羯族的主场好吧?并且羯族也是中原霸主,麻秋对于汉军的了解基本也是道听途说而来,无论怎么样总是要亲自试试锋芒。
  真要动手却不是动动嘴巴就冲出去,需要考虑到时机与位置,麻秋是先命令森林内的羯族骑兵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又耐心地等待绕城一圈的汉军到了足够靠近森林的位置。
  “就是现在!”麻秋翻身上马,举剑做出一个下劈的动作,吼:“出击!”
  从天空的视觉俯视,该是汉军的骑兵隔着城墙约有两百步在缓缓移动,到了麻秋所在的森林处时,森林里面先是涌出少量的羯族骑兵,随后大批羯族骑兵嘴巴里不知道吆喝着什么涌出来。
  从森林涌出的羯族骑兵并不是笔直向着汉军骑兵杀去,他们分为双箭头做出了迂回拦截的机动,看着是要配合城内的守军堵住汉军骑兵。
  在麻秋率军攻击的下一刻,富城紧闭的城门被打开,早有准备的富城守军亦是骑马冲锋而出,他们倒是笔直向队形为一条长龙的汉军骑兵杀去,瞧着是要拦腰截断?
  汉军骑兵呢?他们当然看到了森林出来的敌军,亦是发现富城守军杀出,前面的汉军骑兵降速,后面的汉军骑兵从左右两边增速,按照原有的方向移动了大约一里地之后,靠近富城的汉军骑兵脱离本阵,其余则是向着森林而出的羯族骑兵其中一个“箭头”抵近。
  马蹄声在轰然作响,富城城外的西边作为一个平原开阔地确实适合用来作为骑兵交战场地,要不麻秋也不会将战场预设在这里。
  被射出的第一发箭矢是发生在汉军骑兵碰上富城守军的场景之中,那是两百名弓骑兵整齐的奔射,第一波之后就是第二波,随后弓骑兵缓慢降速进行迂回,左右两侧的突骑兵加速冲锋而上。
  两波箭矢准确地落在笔直杀来的富城守军队伍之中,马蹄声中出现了惨叫,中箭的人翻身掉落马背,战马中箭则是侧翻或前蹄跪地重重摔在地上。
  富城守军亦是进行了自己的奔射,射出一波之后就是弃弓拿起近战兵器,吆喝着闷头闷脑对着冲锋而来的汉军突骑兵怼上去。
  站在城头观看风向再决定要不要参与攻击的翟斌,他有些发木地看着战场,那是一种双方阵营骑兵实打实的碰撞,场面之激烈远超想象。
  “要不是前一段时间下了一场雨,现在应该是尘土飞扬的模样吧?”翟斌看得很仔细,对着自己的族人说:“他们打起来可真凶猛,完全不像是轻骑的战法。”
  要说羯族成为中原霸主也不会是侥幸,他们就是有一种“老子死了也要咬你一口”的凶残性格,以至于正面在互相碰撞,侧翼被汉军弓骑兵不断奔射,依然是一个个闷头闷脑就是怼。
  “咱们上吗?”丁零人也是白种人,有着浓密的体毛,还基本会有绕腮胡:“看样子……今天的场面不会小。”
  可不是吗?该是有七百左右的汉军骑兵与近三千的富城守军杀成了一团,很快麻秋也要带着其余羯族骑兵与剩余的汉军骑兵产生碰撞。
  “我有些不懂了。”翟斌满满都是困惑地说:“明明汉军的数量要少差不多两倍,怎么会选择对战?”
  翟斌不懂是应该的,小国寡民或是边缘民族,怎么会知道大国和大民族的心态。


第316章 要立就立大功
  大国民意志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心态,遭遇什么意外或是艰难的时候,他们或许会心生退缩,但下一刻身为大国民族的意志力会使得他们在许可的条件下迎头而上。
  一个国家的国民,韧性乃至于是意志力,本来就是决定国家会不会强盛,遇敌敢于亮剑则是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像是一个小国寡民在战争中要是觉得艰难,哪怕是稍微拼一下也许能赢他们也会下意识地选择退缩,尤其是在与大国进行战争时刻没打就会先自己心虚。
  一个人内心里的底气其实很多时候能够决定命运,换到国家的军队上面的话,背后会有多少支持,或是自己被干掉之后有没有人给报仇,那么在战场上就会发挥出多么坚强的意志力。
  简单而言,一支屡战屡胜的军队,他们会在不断获胜的过程中产生属于不败的信念,作战起来底气十足的同时又会无比的剽悍和迅猛,哪怕是身处劣势也依然坚信胜利将属于自己一方,不会出现心里没底气手脚发软的情况,导致明明有十分力气却只能使上六七分。
  目前的中原霸主羯族人,他们就是拥有足够的底气,遭遇强敌时不会像是那些杂胡没打就先心虚,而是明知道兵甲器械不如人依然敢拼。只要没有太明显的劣势,羯族兵就敢于闷头闷脑的打,只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会是胜利的一方。
  要是汉军的普通部队来面对羯族军队,双方一开始会鼓着劲互相大杀特杀,但是战场伤亡开始剧增之后就会产生迟疑,尤其是普通汉军数量低于羯族兵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动摇。
  问题是,被派出来作战的不是普通的汉军,是刘彦直接指挥的禁卫军。
  远在奉高的刘彦,他此时寻找了一个高处的阁楼,原先还会喝喝茶与人闲聊几句,到了后面则是让周边的人退下,专注玩起了远程控制。
  富城西边的战场,双方投入的皆为骑兵,战事从一开始就是处于运动的状态,马蹄声与人的呐喊可以传出很远。
  战场分为两个局部,七百的汉军骑兵与富城里奔出的三千左右石碣赵军,另一边是两千三百的汉军骑兵先期对上了刘浑率领的四千石碣赵军。
  富城边上的战斗是实打实的碰撞,两个交错互相凿穿之后,七百汉军骑兵损失该有一百左右,取得的战果则是让富城出来的守军数量直接锐减到两千三百。他们正在调整各自的马头,很快就将会发生第三次碰撞。
  刘浑所率的石碣赵军比较郁闷,他们是追着汉军骑兵的尾巴,追着追着已经被汉军的三百弓骑兵射了一路,持续产生的伤亡该是有四百左右,可石碣赵军依然还没有摸到追击的汉军一根毛。
  处于外围准备拦截汉军退路的麻秋看得很清楚,汉军弓骑兵的奔射根本就没有停顿,那意味着如果是追在后面就会一直被射,除非是能够逮住!
  【汉军只是一人一马,可他们的马到底是什么品种啊?】麻秋表示看不清也不懂:【战马骨骼粗大,看着有西域血统,但西域骨骼大的马种不该是冲击力有余,但耐力上很差劲吗?】
  就是呗,系统骑兵的战马根本就让人弄不清楚是什么马种,反正不是已知的各种战马就对了。
  骑兵一人一马其实显得无比寒酸,劣势上也会比较明显。正常情况下,一名骑兵该拥有两匹马才算合理,就像是麻秋带来六千羯族骑兵就至少是一人两马,富裕一些羯族骑兵还拥有四匹马。
  其实……处于福城外厮杀的汉军骑兵也是一人两马,但他们的备用马只是驮物用,暂时被留在了辅兵那边。
  麻秋算是发现了,追杀翟斌而来的汉军骑兵看着没有突围离去的迹象,那么他就该思考要不要抵近战场,压缩汉军骑兵的活动空间,要不刘浑所率的那批石碣赵军一直被射就是没有反击,持续下去对军心士气会是严重打击。
  就在麻秋还在权衡时,与富城守军交战的汉军骑兵再次产生碰撞,那是一种双方骑兵高速对冲,骑兵互相交错而过,或是骑兵没有控制好战马直接撞上,看着就显得无比激烈的厮杀场景。
  近战骑兵的厮杀就那么回事,对冲着向对方挥出武器,每一次交错就是在那么短暂的瞬间能够造成伤害。这个时候武器的优劣就会显得无比重要,兵器锋利的话就是一个刹那直接让对方挺尸,兵器差劲可能只是造成伤势或是在对方的皮甲上留下一个缺口。
  对于富城而出的石碣赵军而言,与汉军骑兵对冲碰撞伤亡大是大一些,比较讨厌的是那两百左右游弋于外的汉军弓骑兵。他们不但在承受近战骑兵的互相碰撞,侧翼还在被汉军弓骑兵没完没了的射,会打成一比七的战损,死在箭矢之下的人真不算少。
  “那帮蠢货也没有高明多少。”翟斌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兵力占据优势,就不会分出一部分去追杀弓射骑兵?”
  富城的城守是身处战场,翟斌是在战场之外,视野所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再来的话,富城的城守表示已经看到刘浑一路追一路被射,才会选择想要先干掉近身而战的汉军骑兵,只要将不足四百的汉军近战骑兵干掉,那就是胜利。
  处于拦截线的麻秋,他最终还是选择率军抵近压缩汉军骑兵的活动空间。
  在不知道什么时候,麻秋原先待的那片森林中出现了一些人影,那是桓温带着少量的军官在观察战场。
  往森林里面看进去,到处都是牵马站立不动的士兵,瞧着数量怎么也有三千以上。
  这一片森林分布很广,尽管某些位置是出现间隔空地,但总体面积绝对是涵盖十里方圆左右,桓温这支队伍是从蛇丘方向而来,得到的命令是接应三千禁卫军,没有想到的是来得快了一些。
  谢安的身影很快出现在桓温身侧。他是作为桓温这一支骑兵的随军长史,到了森林边缘就全神贯注地观察起了战场。
  “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数量的骑兵对阵。”桓温看上去有些兴奋,扭头看了一眼谢安,问道:“长史,我们得到的命令是接应,但没有限制条件允许不能加入作战吧?”
  谢安知道桓温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能够立功的时候可别放过,他们这群派系属于长江以南的群体来汉部的时间晚了一些,再不尽力抓住机会,想追赶其余人成为汉部的核心就会显得艰难。
  谢安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再权衡了一番,说道:“有把握再加入作战。”
  立功是一回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是另外一回事,介时功劳没有半点,那会非常难看。
  “不愧是禁卫军啊!”桓温眼神有些垂涎,先是啧啧有声几次,随后说道:“数量处于劣势,看着却是不慌不忙。”
  谢安认同地点头,却是无法评价更多,谁让他对骑战真不是那么拿手。
  再次完成凿穿的那支汉军骑兵,数量降低到不足三百,他们凿穿之后是直接与侧翼的弓骑兵进行会合,随后再驰骋中完成转向,被后面的富城守军骑兵追逐着想要前去与另外的友军会合。
  交战遗留的场地,遍处是人与马的尸体。这些尸体看去很不好,不管之前是受到什么伤害掉落马背的人,数千匹马的马蹄来回踩踏之下,人的尸体变成了破抹布,连带一些倒毙的战马也是肚穿肠子和内脏流了一地。除开人和马的尸身,地面之上亦是兵器和箭矢遗留满地,刚刚发出绿芽的草没有来得及生长就根须被踩踏得翻了起来,春天随风飘荡是没有它们什么事了。
  麻秋目前的状况是选择全军压上,他看到另外一支汉军骑兵选择与大队会合是一种振奋的心态:【这样的话,就是第一场较量我军获胜!】
  如果不算战损比只看谁最先脱离战斗,的确是石碣赵军获胜,就是他们获胜的代价高昂了一些,出战的羯族骑兵没了四百,被排在侧翼挡箭的杂胡损掉了六百左右。
  “该是一比五左右的交换。”翟斌发觉自己的身躯有些抖,十分庆幸地说:“幸好刚才没参战,要不被安排在侧翼的绝对有我们一份。”
  观战的丁零人大多也是浑身发抖,他们在漠北参与战争可不是这样,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互相纠缠,再来就是以互相骑射消耗时间,到了骑兵互相冲撞厮杀就是到了决战关头,哪会是一开始就这般场景。
  翟斌深呼吸一口气,极力控制着让自己的身躯不再发抖,良久之后才吼:“到了我们上场的时候了!”,他觉得这一场自己阵营这边能赢,上场表现存在感可以将之前丢弃掉的东西拿回来。
  完成会合的汉军骑兵,他们是留下弓骑兵,近战骑兵对着石碣赵军大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