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壕沟是羌族部队用近十天的时间挖掘,深度该是有一丈左右,导致地下水漫及膝盖,每向前移动一步都是蹚着水和底部的泥土。
  汉军组成的盾阵靠近壕沟之后不得不裂开,成为长线的盾阵一再分裂之后成为不规则的小盾阵,那也是羌族部队反击的机会。
  在汉军盾阵裂开的时候,就是汉军远程部队失去掩护的时刻,那个时候羌族的弓箭手会被军官驱使着从躲避的地方冒出来,迎着箭雨冒死反击。
  大多数羌族弓箭手根本没有机会射出一箭,可是哪怕只有少部分的羌族弓箭手成功射出箭矢,也会对汉军这边的连弩兵造成杀伤。
  战场之上永远不会缺少惨叫与死亡,人体流出的殷红血液将会流淌在大地,鲜血一多就会汇集成流,它们会在低洼地段成功会合,成为一摊腥味十足的血池。
  斗阿现在可是别部司马了,他身上甲胄的品质会比普通士兵更加精良一些,依稀能够看出刚才的拼杀中身上的甲胄留下了利器刮过的痕迹。
  军官阵亡率之所以比普通士兵低,不止是因为军官的数量比士兵少,也不是军官总是待在安全的位置,其实主要的还是因为军官配置的甲胄远要比士兵精良。
  看斗阿甲胄上的痕迹,要是换做那些打击是落在普通士兵身上,没穿甲的士兵绝对是死定了,穿皮甲也救不了,普通的铁甲也该损坏,但他却只是在一些没有护甲的部位有受伤。
  “行了,冲得太前面,我们且战且退。”
  汉军的远程攻击一直没有停下,虽说刻意避开了壕沟的位置,但还是会有一些流矢落下,倒霉到一定份上的汉军士卒要是在这个时候被自己人的箭射死也没有地方讲理。
  斗阿这一队的刀盾兵可不止是且战且退,他们在往后退的时候还不忘一边割取敌军战死者的脑袋,谁让汉军是以敌军的头颅记功。
  壕沟中的刀盾兵往后撤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就地构建阵线,重新涌来敌军之后则是再次向前推进,往往复复在壕沟之内厮杀。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挡住壕沟中的敌军,不使敌军能够通过壕沟威胁到己方的远程部队。
  地面之上的交战却是进入到最激烈的时候,两军的盾墙互相撞上之前,汉军这边的远程部队已经停止两百步之内的射箭,只有强弩部队依然是组成箭阵在向两百步之外的位置进行重复的覆盖。
  “真的是出动精锐,换作往常敌军早就崩溃撤退了。”
  “是的,他们没有崩溃。”
  其实士兵是不是精锐真不是简单的用武技是否高超来区别,能够对军令进行绝对的服从和拥有过人的意志力,才是真正的精锐。要不然再能打,可是会无视军令,乃至于是没有任何军律可言,又有什么屁用。
  汉军高层这边的气氛在变得严肃,进攻的羌族部队越是精锐,代表姚弋仲的心志就越坚定,决战从姚弋仲派出手头的精锐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这一场战争将会在近几天之内产生胜负。
  “是时候下令让外围部队尽全力攻击了。”纪昌手指羌族大军的大纛所在,大纛距离战场仅有一里不到:“姚弋仲亲自督战,他周边的部队……”
  大纛在哪就代表着主帅在哪,姚弋仲周边的羌族部队众多,那是一样身穿铁甲的士兵,有铁甲步兵也有突骑兵。除了那一部分精锐之外,更多的是普通的羌族士兵,人和马汇集成为一大片。
  是的,无论怎么看都是决战阶段了。
  姚弋仲摆出的是强攻汉军北侧营寨,但不能排除只是障眼法,因为现在发起进攻的是四个方向。
  另外三个区域的交战规模可能没有北侧这么大,残酷程度确实一点都不输给北侧战场,西侧是步兵交战,东面和南面则是步骑混合交锋。
  刘彦的两路援军距离漯阴这边并不是太远,从历城方向渡河的两万步骑仅是距离漯阴战场二十里不到,比较远的是菅县的那三万骑军。
  菅县的那一路已经成功突破呼延盛的堵截,他们尽管是距离漯阴三十里以外,但别忘记他们是骑兵。
  三十里对于一人多马的骑军而言,全力驰骋也就是一两个时辰就能抵达,差别就是呼延盛到底会怎么堵截,或者是驰骋而来之后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虎贲军这种甲骑具装别说是驰骋三十里,全速行军个十来里就该废了。
  汉军高层这边在商议怎么应对战局,羌族部队那边也在进行相似的商议。
  姚弋仲的决定非常简单,那就是进攻再进攻,哪怕是黑夜也不会停止,总攻既然开始就血拼到底,一切只因为刘彦的援军真的要来了。
  “若是刘彦的援军抵达之前无法攻进汉军营寨……”姚弋仲阴晴不定地说:“那只有撤军一途了。”
  大丈夫当有取舍的决断,姚弋仲宁愿被石虎责难,他也不愿意为了一场注定得不到胜利的战争去消耗手里的族人。
  真当姚弋仲不知道黄河有被封锁的风险吗?绝对不是的。他是用众多的杂物堵住了黄河出海口,防止汉军船舰从大海而来,但最近乐安郡沿线出现了众多的汉军,侦骑汇报那些汉军大肆打捞河道里的杂物,安能不知是在疏通河道,为舰队的到来做准备?
  按照羌族这边的估计,河道本身的流动再加上汉军在疏通,黄河最快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可以畅通,介时汉军的舰队肯定是会来。
  姚弋仲知道汉部的水军十分强大,也想到了刘彦绝对会封锁黄河,但他难以想到的是刘彦已经在洠雍幼急噶艘恢Т樱侵Т右丫枷蚧坪咏ⅲ怀鲆馔饬教旌缶突岬执镏髡匠≈鼙叩幕坪樱攵院佣谓蟹馑卸
  东侧的战事已经中断,那是汉军的骑兵不但击溃来攻的羌族部队,他们还一度冲击到那个方位的羌族营寨,迫使该方位的羌族部队放弃营寨前沿。
  南侧的战事却依然激烈,那是姚弋仲十分看重汉军营寨的南侧,担忧一旦包围圈失效,那一支汉军骑兵就会前去接应来源的友军,要真的造成这种局面可会是相当的糟糕。
  因为重视,姚弋仲不断向南边的局部战场增兵,交战部队一多情况对于杀出的汉军骑兵可就会变得不妙。毕竟哪怕是突骑兵都不敢面对密密麻麻的人群发动冲锋,这种情况的冲锋极度不划算,突骑兵与步兵交战打出少于三比一的交换绝对算亏,更不用说极为可能连三比一的比例都无法达到。
  事实就是那样,只要步兵足够密集,并且步兵没有被骑兵的声势吓得自行崩溃,恐怕只有甲骑具装才会对密集阵型的步兵发动冲锋。
  事情总是有例外,比如并不在乎伤亡的指挥官。刘彦不是不在乎系统部队的伤亡,只是有必要的时候不会心慈手软和有过多的犹豫。
  南侧的汉军突骑兵就在前仆后继地冲向密集的羌族步兵群,场面是一排接着一排踩着沉重的马蹄声,然后大概是七十迈左右的速度狠狠地撞上去。战马撞到人的时候,马背上的骑士别说是没有马镫和马鞍了,就算是有马镫和马鞍也会被惯性抛去出。被战马撞到的人,那一个瞬间绝对就是因为内脏碎掉口鼻喷出鲜血,也会向后猛地摔去。
  这边的羌族部队,前面是遭受汉军突骑兵不计代价的冲锋,后面却是在上演督战队不断砍死转身逃跑的士兵。
  说白了,姚弋仲真的就是打红眼了,他预计只会强攻五天,超过五天还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就绝对会撤,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会有。
  既然连撤退的日期都算好了,姚弋仲肯定不会忘记估算可以牺牲掉多少人。他的承受底线是十万,再多就真的稍微一想就手脚发颤外加冷汗直冒。必须说的是,他预计牺牲掉的十万人之中,杂胡和晋人占了七成。
  所谓将要牺牲的十万并没有算上之前的损失,前六天的攻势已经让姚弋仲折损掉接近九万人。折损也不是全数战死,直接阵亡的人该是有四万左右,余下是残废或暂时失去战斗力。占阵亡大头的是堵截汉军的骑兵援军那一边,光是被虎贲军歼灭的就有万余。
  战事进程到了中午依然没有停下,相对而言东面是整场战事中烈度最低的区域,最惨重的不是北面,反而是一再被汉军突骑兵冲击的南面。
  “刘彦哪来那么多的突骑兵?”姚弋仲太想不透了:“他怎么又舍得拿珍贵的突骑兵来这样消耗!”
  南面战场的羌族部队已经崩溃了两次,要知道骑兵真的不计代价直接猛冲直撞,声势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并且对步兵造成的伤亡也小不到哪去,尤其是对遭受冲击的那一方造成的心理阴影更是难以描述。
  “我们丢进去了接近一万三千人,汉军那边也不好受,该是损掉接近三千的突骑。”曹曜是石碣赵国的众多司马之一,而司马这个官职真不算低。他也是满脸的不理解:“我们是用杂兵去堆,他们拿精锐来换?”
  姚弋仲很想乐观地往刘彦是被逼急了的方向想,可稍微琢磨一下却感觉很不对。
  羌族大军是发动总攻了没有错,作为主攻的北面被牢牢挡在百步之外,其余几个佯攻的方向怎么看也没有靠近汉军营寨的可能。
  再来是,姚弋仲刚才再一次得到汇报,两路外围的汉军都在发动猛攻,尤其是那一路以骑军为主的汉军已经连续突破呼延盛设立的两道拦截线。
  【难道是这里的汉军是强弩之末?】姚弋仲真的猜不透被围的汉军有多少,他每次猜测一个数量在下一次交战又会被推翻,他有些拿捏不稳地想:【不是没有可能啊!严格封锁之下没有一兵一卒进入被围的汉军营寨,刘彦还会撒豆成兵不成!】
  或许是觉得应该再逼一下,极可能再逼一下就能够摸清刘彦的底,姚弋仲一咬牙不但是在北面增加兵力,其余三面的佯攻也变了样。
  姚弋仲的动作被汉军高层察觉时,除了刘彦还算镇定之外,几个谋士都是急火了。
  “君上,我们的兵力劣势太明显了!”纪昌也不知道是想什么在自己吓自己,吓得额头满是冷汗,甚至说:“按照这样的趋势,君上……或许应当准备突围?”
  其他人没说话,但看神态都是持相同的意思,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刘彦拿自己当饵太冒险,现在姚弋仲明显是发了疯的不计伤亡猛攻,就更加觉得哪怕是几万大军葬送在这里刘彦也不能有什么事。
  “呵呵。”刘彦竟然还在笑,笑完又说:“消耗战?我喜欢啊!”


第335章 杀死刘彦
  有一点被姚弋仲不幸言中了,那就是刘彦真的可以变出士兵,只不过撒的不是豆子。
  刘彦根本就不怕消耗战,尤其是当前这种僵持的消耗战,他甚至有一种心愿完成的愉悦感。
  要知道一点,从不其城一战开始之前,刘彦就构思了一种战术,建造足够强度的防御工事,让敌军围着自己攻打,然后他在僵持之中不断暴兵拼消耗。这种战法让他稍微想一想就觉得带感,甚至有一种被戳中笑点的感觉,以至于想起来就乐。
  一众人在为刘彦在安全担忧,却见刘彦还能笑得坦然,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佩服还是郁闷。
  有一个处变不惊的君主自然是极好的事情,预示着君主有足够坚强的意志。这是一件令部下无比欣喜的事情,怎么看跟着这样的君主都会有美好的未来,不过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就此沉沦。
  君主的坚强意志只能鼓励不能消磨,没人再提什么突围的事情,皆是集中精神思考怎么让战局变好一些。
  北侧战场的汉军已经将进攻的羌族部队击溃到一百五十步之外,激烈的战斗让地面上尸首枕藉,更多一时间没有死去的伤兵在呻吟和哀嚎。
  本来进攻没有效果反而被击退了是该暂时的退却,好重整旗鼓再战,但姚弋仲是真的疯了,不但严令被击溃的部队不准撤退,还进行了增兵。
  姚弋仲是连羌族的精锐部队都不让撤出战场休整,对于杂兵更是不会管他们死活。他要的是激烈的进攻,想要彻底摸清刘彦手中到底还隐藏多少兵力。
  知道被围的汉军究竟有多少对羌族部队这边无比重要,以至于不但北侧强攻不断,双方在五十步的范围内来回拉锯,每时每刻都有战士受创倒地。其余的三面也就东侧羌族部队难以使上力气,南侧和西侧从佯攻演变成了真正的进攻。
  “一万不够就两万!”姚弋仲像是一头暴怒的老虎,狰狞吼道:“绝对不能出现缺口!”
  投入战场的羌族部队一直都是七八万,要是战场有足够的空间甚至会更多,问题是东侧的汉军骑兵着实凶悍,上去多少羌族部队都要迎接汉军突骑兵不计伤亡的冲撞,导致那里双方的伤亡数量超过了北侧。
  尹弼脸皮抽了抽,被提拔成为长史的责任感令他不得不说:“军主,东侧我们已经折损万余……”
  “只要能够消耗敌军兵力,尤其是珍贵的突骑兵,伤亡算得上什么!”姚弋仲不知道刘彦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在乎的是:“汉军丢进去了三千珍贵的突骑兵,吾不信刘彦的人消耗不完!”
  讲真不带假,别说是一万杂兵去换三千汉军精锐突骑兵,就是拿一万精锐去换,姚弋仲也认为是值得。
  “刘彦这是自寻死路。”姚弋仲无比狰狞地笑说:“他们被包围,骑兵才是突围的主力。刘彦却是拿珍贵的突围主力来拼,想来是被逼急了。”
  要是正常而言,姚弋仲那么说绝对没有什么错,但他偏偏遇上一个情况无比特殊的人。
  按照羌族的将校来思考,刘彦拿出精锐突骑兵这么干,无论怎么样都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刘彦真的被逼急了,不计代价要打出一个缺口。
  敌人想要的就是本方必须阻止的,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敌方想要达到的任何目标,此便是获得战争胜利的保证。
  战事从清晨开始打,到了夜间依然没有停下。
  主战场这边的天空云层被地面的火光倒映,只要视线没有被大山阻隔,远在数十里之外也能看得分明。
  外围的两处战场,作为援军的两路汉军看似十分着急,也是一反常态连夜进攻。消息传达到主战场的姚弋仲处,使得羌族将校更加坚信刘彦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攻进汉军营寨取得胜利。
  “有些奇怪的事情。”蒋英是东晋降于石碣赵国的一名将领,目前是个杂号司马。他困惑地说:“出现在战场的汉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长枪兵?”
  姚弋仲早就发现这一情况,汉军此前是以塔盾兵、刀盾兵、强弩兵、连弩兵为主,到了夜间之后强弩兵当然还是不断发射,可出现在战场的长枪兵数量有点多。
  “汉军的长枪兵看去依然精锐,但他们连皮甲都没有装配。”蒋英摸着下巴,说道:“如此精锐的士兵竟然没有配置甲胄,可不像刘彦的手笔。”
  姚弋仲身躯猛地一震,下意识就说:“弓弩手不需要配甲,长久的训练致使足够精锐。”
  唔!?汉军近战肉搏的兵力不够,给弓弩手近战兵器参战???
  这一发现让羌族的将校们呼吸变得粗重,要真的是那种情况,刘彦手头的兵力应该是要枯竭,他们的胜利曙光已经出现。
  “出现在战场的汉军突骑兵数量也是急速下降。”姚弋仲还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但听语气上的愉悦显然也是无比欣喜:“消耗战是有用的。”
  一整个白天,折损的羌族兵力估计是有三万之众,甚至是羌族的铁甲精锐也丢进去了接近两千人,换取的战果该是让汉军折损七八千,尤其是拼掉了三千左右的汉军精锐突骑兵。这样的换算没有吓到包括姚弋仲在内的所有羌族高层,他们反而是无比的欣慰。
  过去的数天里,羌族这边损失惨重但是没有对汉军造成多少折损。这种战况让羌族这边是一种无比窝火和无奈的情况,谁让汉军的强弩真的是太变态?
  “不管刘彦手里的兵力有多少,看营寨规模……”尹弼比划了一个手势,笑道:“不可能有个五六万吧?”
  该是多少军队就是多大的营区,不可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会显得拥挤,太大会有无谓的空旷,皆是自取灭亡之道。
  “一天对拼掉七八千,刘彦又有多少兵力可以和我们拼消耗?”尹弼突然变得很严肃,对着姚弋仲说:“军主,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外围的汉军无法靠近这里。”
  姚弋仲当然知道这一点,战争打的不止是数量,还有军心士气。他手底下的部队因为伤亡惨重士气每时每刻都在下降,根本就是高层强压中层,中层和底层的军官和头人在逼迫士兵。这样状态不可持久,短暂的三五天还能支撑,再久肯定是要自行崩溃。
  一番猜测下来,可以说羌族这里的高层都产生了一种期待感,令他们各自归建之后向下传达一种言论,就是汉军要不行了,大家再加把劲就会取得胜利。
  “只要我们能够获得胜利,生擒或是杀死刘彦,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厚赏。刘彦一死,汉部必将自行瓦解,介时杀入青州每人都能所获甚多!”
  提振士气的言论开始在羌族全军中蔓延,可以说多少还是取得了成果,但对于被严令在前方不准后退的参战士兵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要胜利了,多久之外才能胜利?”
  “我们估计是活不到胜利的那一刻。”
  “唉!”
  前线的参战士兵士气难以提升是因为汉军的箭雨没有停过,已经没人去猜测汉军到底储备了多少箭矢,谁都在爆粗口说从开战到现在,汉军特么的已经射了七八十万支箭,还特么的一点都不像快射完了的模样。
  夜间的交战肯定不会像白天一样激烈,大多就是一些渗透战,以至于某一刻哪个关键位置突然爆发呐喊产生激烈的厮杀,一点都不使人有半点意外。倒是绝大多数的位置就是双方士兵猫着,胡思乱想地期盼或是不想要白天的到来。
  翌日,天色刚一放亮,后方饱餐了可能是最后一顿的羌族士兵,他们嗷嗷叫涌入了战场,像是信了胜利马上就要到手,无视了早先参战的同伴那种看待死人的目光,迎着箭雨前仆后继涌向了汉军。
  “敌军肯定以为我们是强弩之末了吧?”桑虞说着诡异地看向瞭望台下方,那里站立着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大批新部队。他看向纪昌,压低声音:“君上……乃是神明呼?”
  纪昌内心里的震撼一点都不输给桑虞,但他早就抱定无论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要无视的心态,眯着眼看向桑虞,淡淡地说:“有何区别。”
  桑虞哑然。
  刘彦身上无法解释的事情多了去了,包括明明早该见底的粮秣一再得到补充,时不时会有新的精锐部队出现。他从来都没有给部下多说什么,保持着足够多的神秘色彩。
  “我们的舰队已经突入黄河。”纪昌眼睛也是在注视下方的部队,大剑士和长枪兵的数量甚众,收回目光看向刘彦,恭敬道:“姚弋仲很快就会得到消息。”
  石碣赵国在黄河也是有水军的,号称有十五万之众,更有舟船过千。要是汉军舰队没有击败这支石碣水军之前就被姚弋仲获知,那么姚弋仲肯定不想冒着后路被断的风险继续待下去。
  刘彦颔首道:“那就让姚弋仲知道有被断后路的风险依然想待下去。”


第336章 关键时刻
  一个白天,双方投入的兵力受于空间的限制,同一时间进入攻击或是防御的部队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交锋远比第一天激烈,导致从后面增援上去的士兵数量也必然多了。
  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双方战死者的尸体堆了一层又一层,天上没有下雨的情况下,地面竟然是产生了泥泞,那是从人体流出的鲜血湿润了大地,再被一双又一双大脚踩踏导致。
  一些低洼地段,鲜血汇集而成的血池看了令人打从灵魂深处产生颤栗,尤其是有尸体在上面飘着更是增加惊悚感。
  战事最激烈的区域,尸体堆叠有如丘陵,双方的士兵就是踩踏着战死者的遗体在互相挥击兵器,为脚下的尸体高度更添一层。
  战争从八天前就已经开始,战事的激烈程度让双方根本就没有清理尸体的机会,炎炎夏日之下早先战死的尸体早就腐烂,腐尸的恶臭再加上浓厚的血腥味蔓延在战场之上,但谁都没有闲工夫去管那么多,比起对恶臭的作呕感谁都是将注意力放在杀死敌兵身上。
  “我们为什么要被抽调回来在营寨构建防线?”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问那么多!”
  “可是……”
  “没有可是!”
  斗阿内心其实是无比纠结,有庆幸也有愧疚,更多的是迷惑。
  他们被调回后方,使用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建造工事,那是一道又一道看着就无比复杂的篱笆墙、土墙、甬道等等工事,看起来像是前线好像支撑不足,为营寨内的防御战做准备。
  斗阿的庆幸是前方的厮杀太惨烈,己方的伤亡十分惨重,他们这些被调回后方的人不用在那样激烈的厮杀中搏命。他的愧疚则是自己不上总要让别人上,会产生一种那些战死袍泽是顶替自己的想法。
  震天的喊杀声和号角声、战鼓声就没有停止过,汉军营寨周边的每一处都在发生厮杀,要是从高空往下俯视,人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