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菟来到濮阳,上了城头向东南方向看去,十里之外的汉军营寨已经颇具规模,太多的篝火与火把将天空的云层照映出了反光。
“敌军这是在埋锅造饭?”李菟能够闻到空气里的香味,除了饭香之外就是肉香,十分的浓烈:“顿顿有肉?”
汉国目前的根基是在青州,而青州靠海,一开始刘彦就大肆在伙食中加入海鲜,历年征战缴获大批牛、马、羊又派人专门放牧,要说肉食上面真的不缺。
另外还有一点是汉国独步天下的产出,那就是海盐。盐有分精和粗,一直以来从未停止向外销售,哪怕是石碣赵国与汉国处于交战状态,民间的贸易实际上也是没有停过,就是额度因为战争的影响下降非常多。
从濮阳的城头看去,汉军营寨那边的情况看得其实比较模糊,大致的营盘轮廓,火光中一些移动的黑点,再有就是密密麻麻升向天空的炊烟。
石碣赵军这边实际上也是在开伙,宰杀牛与羊,各类粗粮也是丢进锅中,一样的主食材不一样的煮法和佐料,导致的是泛出的香味不同。
“对方怎么样?”李菟问的肯定不是伙食,他说:“我们的军心士气遭受的影响严重吗?”
白天的一阵鏖战,作为前驱的一万石碣赵军骑兵折损比较严重,作战时当场阵亡的人数超过三千,重伤的人该是有两千,几乎是人人带着轻伤,失踪人员也有三百多。
汉军在撤退的时候极力带走阵亡者的遗体,李菟这边能够点算到的汉军阵亡人员仅是三百多。
“敌军阵亡人数不会超过一千……”蕲艾模样看去挺惨,额头上包着涩出鲜血的布条,胸膛上也是绕着裹伤布,他是石碣赵国的典校将军。他低下了头,说道:“敌军那支专门骑射的部队……威胁很大,我们的接战士兵以后恐怕是不敢再追击了。”
汉军弓骑兵用的是骑弓,最远射程可以达到一百五十步,七十步之内杀伤力可以保证。
胡人用的角弓射程最远也就是百步左右,超过三十步发射出去的箭矢会变得软飘飘,射中没有配甲的人也就是杀伤,有甲胄基本和饶痒痒差不多。
白天两军交战,三千汉军弓骑兵一直保持距离进行骑射,先是拖垮了追击自己的同等数量石碣赵军,后面又配合突骑兵打了一场冲锋,就是那一场大规模的对冲产生的伤亡最多,其余时间其实都不怎么激烈。
蕲艾其实是一种草的名字,羯族本来是奴隶种族,没名没姓是普遍现象,他们翻身做主之后大肆采用汉姓,更多的是胡乱给自己弄一个姓。
与之现象相同的还有其余的胡人族群,都是随便给自己按一个姓,甚至保持没有姓。其中鲜卑那边与炎黄苗裔有些类似,几大部族都是使用地名来作为自己的姓。
汉军能打一般是被认为兵器和甲胄精良,李菟之前听到的传闻也基本是这样。不但是他,石碣赵国上下基本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还是在姚弋仲兵败之后观念才得到扭转。
“汉军的意图必然是攻取濮阳。”李菟拍了一下城头的女墙,重重地说:“既然他们想要,那就让他们来攻!”
濮阳守将听到李菟的话瞬间小脸发白,不得不说:“将军,濮阳年久失修,多处城墙有豁口,若是要守城,还请加紧修复。”
李菟却是无动于衷。
身在白马的石宣一直在等待一个消息,李农从潼关战场撤兵已经将近两个月,乞活军先是退却到三川之地,后面得到命令支援兖州战场,算算时间也是这几日就会抵达。
石宣已经派人向李农发去命令,让乞活军进入顿丘郡,无论如何都要渡过黄河向济北郡发动攻击。
石碣赵军会有这样的意图非常简单,徐正率军突入濮阳郡,汉军在济北郡必然变得空虚,要是李农能渡河攻击自然最好,成功攻取济北郡就能包夹汉军,被汉军的舰队挡下也能吸引汉军注意力,扰乱汉军的整体战略。
无独有偶的是,徐正其实也是抱着攻击敌军后方,哪怕不得手也会牵扯敌军注意力和兵力的主意。
之前是刘彦随身护卫队长的吕绍阳,下放到军中之后是从屯长开始做起,被调到兖州战场已经有七个月,积累战功得了爵位也成了军侯。他此时此刻是站在运输舰的甲板之上,听着河面的波涛声,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对岸。
到了下雪季节黄河并不会马上结冰,结冰要等待深冬之际,可开始下雪后黄河上会出现冰渣子,介时实际上是不太适合航行了。
被命令渡河的汉军并不是太多,仅仅是五千,主将是已经成了堂堂校尉的斗阿。
运输舰的船身庞大吃水又深,自然是无法直接靠到岸边,是停留在岸边不远处,船上再放下舟,士兵从船的两侧攀登网下到舟上,划水再行登陆。
“宁可慢一些也不要急。”斗阿内心还是非常紧张,今天是有月光,但因为不是满月的关系光线并不足够,再来是偷袭也不适合亮出火把:“一个个慢慢下去,落水之后不要大喊,自然有袍泽会控舟将你们救起!”
尽管已经非常小心翼翼,可还是会有人失足落水,能够立刻被救上来的人是少数,大多数是被身上的猪尿泡撑着漂到下游被网拦住才被救起。
五千人,真正能够抵达黄河北岸的只有四千六百多,落水的四百人也不是人人都能被救,还是存在溺水而亡者。
还没打开就没了三百多人,斗阿的心情自然会感到沉重。他事先得到的命令是,渡河之后不需要打什么大仗,目标是袭扰为主。
顿丘郡不是什么大郡,与之黄河对岸的濮阳郡和济北郡的地势平坦相比,它这边是一个多丘陵的地形,要不怎么说华夏对于地域的命名真的靠谱。
“敌军主要驻扎地除了黄河沿岸必要的警戒屯兵点之外,大军是驻扎在王莽河故渎。”斗阿没敢带着部队深入林区,是将人带到一处山丘边上,召集军官讲出这一次的作战目标,最后又说:“故渎年久失修,多的是能够渡过的浅滩,我们也有足够多的山丘作为掩护。”
因为石碣有“护兽令”导致这年头荒野的野兽极多,随处可见成群的狼,树林之内也绝对不会缺少老虎,几年前石虎下令征召四十多万人,这批人分散赶路可是有接近十万人葬身于野兽之口。
白天其实还好,大批人聚拢在一起野兽也知道趋吉避凶,可晚上野兽也不知道是瞎还是胆气壮,可是非常凶猛。
王莽河故渎当然是出自王莽的手笔,其西南直连黄河,其东北抵至平原郡境内,总绵长超过三百余里,建设它的初衷是用于灌溉,最初也能够行船,但经过数百年的时间后,这一条渎除了个别地段实际已经荒废得差不多。
斗阿这边正对军官说着话,却有派出的斥候回来禀告,说是西北方向发现大批敌军在夜间行军,只是夜幕里没有光线,敌军也没有亮出火把,斥候无法看清旗号和敌军具体规模。
“前些日子的一次军议中,似乎是听说乞活军撤离潼关战场动向?”吕绍阳看向斗阿,说道:“校尉还记得吗?”
几名军侯也立刻出声应和。
斗阿其实是已经忘了那么一回事,被提醒之后脸色却是无比难看,是难看而不是难堪,要是发现的不明武装真是乞活军,那乞活军向着黄河沿岸而来可想而知是要干嘛。
斗阿满是迷惑地说:“问题是,我们的舰队没有发现敌军的水军啊?”
顿丘郡与济北郡沿线的黄河段都是处于汉军舰队的密集监控之下,发现非本方舟船基本是立刻消灭。再来是顿丘郡除了王莽河故渎也没有连接黄河的水系,而王莽河故渎实际上也不能走船,石碣水军哪怕是要藏舟船又能藏在哪。
“周边仅有临近的阳平郡之内有一条可以行船的水系,便是漯水。”吕绍阳到底是长期待在刘彦身边过,哪怕是学不到太多的东西,能够听和看见的也绝对比在场同僚多得多,他说:“不管来的是不是乞活军,他们大规模向东边行军不可能是要支援冀州战场。”
斗阿为难了,得到的军令是袭扰敌军后翼,可现在发现可能是乞活军要来,或许不是乞活军,可敌军大规模调动必然是有目标,极大的可能性也是抱着渡河到南岸的心思,他们该怎么办?
“职认为可以这样。”吕绍阳先等待了一小会,见上司与同僚都没吭声才继续说:“派人禀告这里的发现是必然,或许……我们可以借着地形以及突然性,先设伏来一场,再根据实际情况行动?”
与得到军令没有什么冲突点,斗阿细想了一下也就同意。
说到顿丘郡是一个多山丘地形,能够设伏的地点可不要太多,他们让斥候密切注意敌军的动向,主要还是摸清楚敌军先导部队有多少,再按照敌军的行军方向再选择设伏地点。
后面有一点倒是确认,来的还真是乞活军,前导部队是不多不少的常态,也就是三千先锋。
“有一点倒是奇怪,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靠近大河十里之内行军?”斗阿已经带人到了一处谷地,埋伏起来之后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困惑,压低声音问:“虽说地形复杂,但敌军统帅不该忽视我们会大举派出斥候密切注意动向啊。”
吕绍阳简短地说:“他们是乞活军。”
斗阿似懂非懂,他建立功勋得到爵位与晋升官职,是屡次有得到培训,但学的东西不包含政治。
以有心算无心,再来是充满突然性,借助夜幕的帮助斗阿这支汉军设伏取得了成功,在一处两边山丘环抱的狭隘地形伏击了三千乞活军,可是并没有完成全歼,仅仅是消灭和俘虏一千余人,剩下的乞活军见况不妙没有迟疑就跑。
“没有过早发动啊!”斗阿非常郁闷:“他们怎么能够溜得那么快!”
实际上,三千乞活军并不是凑在一块赶路,按照常态是一两百人打头,中间有两千人,后队是一千人。
斗阿等人对附近的地形不熟悉,仓促间设伏能成功已经不错,只是他们低估了乞活军的“老油条”性质。
所以咯,等待吕绍阳又简短地又说“他们是乞活军。”斗阿立刻有些懂了。
乞活军前期就是一支擅长打游动作战的部队,依靠能打就打和不能打就溜与胡人周旋,能够活到现在的乞活军谁不是有几个心眼,要说打硬仗肯定是会,可溜起来的速度真心不慢,尤其是在复杂地形又是一片漆黑的环境中。
伏击之后,斗阿等人肯定不会在原地待着,他们没有摸清楚情况也不会贸然深入,是依借复杂的地形躲避在距离黄河仅有五里的一处山林之内。
得说的是,进入山林之后,他们又进行了多次的搏斗,不过却是与野兽。
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斗阿派出的斥候总算是探清情况,只是显得非常复杂。他们获知情报自然是要往后方送,等待徐正接到情况,袁乔改变初衷已经将斗阿这支部队重新接回黄河南岸。
“彦叔做得对。”
徐正对于乞活军浩浩荡荡过来虽然惊讶却是没有吃惊,斗阿这支仅有四千多人的部队这个时候留在黄河北岸也失去用处,自然是该接回来。他在接获汇报时,是麾下与石碣赵军正在交战,身处巢车之上,身边站立着多名同僚。
“对方抱着和我们相同的心思,只是不知道决心有多大。”
第403章 兵者,诡道也
“真是浩浩荡荡啊!”
从黄河南岸向北岸看去,沿线五里左右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在行军,他们有打出旌旗,就是旗号看着有些乱。
徐正与袁乔再次会合是在濮阳边上,汉军与李菟所率的石碣赵军依然是在交战,并没有因为乞活军的到来而停止。
从济北郡渡河的斗阿所部,他们发现的只是乞活军的前导部队,乞活军的大部队位处濮阳郡的黄河对岸。
“乞活军沿着黄河边上行军是故意让我们发现。”袁乔摸着下巴的胡须,说道:“可以有很多种解读。”
“长史的意思是,李农故意让我们发现他们?”徐正已经派人将情况禀告刘彦,正在等待下一步的指示。他问袁乔:“故意让我们知道他们来了,这样他们就不必渡河是吧?”
“只能说这种可能性最大,但无法笃定。”袁乔用着猜测的口吻说:“领军之人应该知晓天文地理,没道理李农会不知道马上该进入不适合交战的雨雪交加季节。”
晴朗的天气只有半个月左右,拖一天是少一天。
雨雪交加的季节会持续一个月左右,随后就是完全的下雪天气,天寒地冻不是说不能作战,只是这种天气下交战会造成很严重的非战斗损员,对于双方来说其实都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王上在谷城,还是要谨慎为重。”徐正重新举起了单筒望远镜,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散漫队形的乞活军,亦是能够发现乞活军的行军并不快。他一边看着一边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汉军这一次的主要作战意图是攻取濮阳,次一等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更多的敌军,好为来年春暖花开做准备。
因为汉军意图太过明显的关系,石碣赵军那边看肯定是知晓,这样一来双方趁天气允许来一场正面的交战也就有了机会。
刘彦还待在谷城,可以说距离战场并不是十分远,且不论石碣赵国的高层是不是认为刘彦依然待在大军营盘,乞活军真要渡河还真的能够形成一种效应。这个就是君王身在战场的麻烦之处,使统兵将领有很大心理压力的同时,需要分出必要的兵力进行拱卫。
濮阳城战场这边的作战还不显得激烈,双方只能说是进入到试探阶段。汉军在等待后方的攻城器械跟进,石碣赵军那边则是也需要时间来调动兵力。
袁乔无法指摘君王的行为,他只能说:“黄河的控制权在我们,李农哪怕真的强渡也会损失惨重。乔依然觉得李农既然刻意被我们发现,是抱着保存实力的心思。”
两人在这边交谈,汉军营盘与濮阳本城、石碣赵军营寨中间留出来的空地则是在发生交战。
十里地并不小,可以让骑兵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游弋与厮杀。
汉军这边上场的大部分是轻骑,少数是作为掠阵的禁卫军。那并不是徐正不敢过多消耗禁卫军,是交战烈度不高,野战兵团的骑兵需要更多的交战经验。
石碣赵军被派出的也不是什么精锐,羯人本族骑兵是一点没动,上场的是杂胡的轻骑。李菟这么干是要试探汉军的战力,做到一定的心里有素。
连续三天,汉军都是不急不赶的状态,石碣赵军这边的许多将校就不得不迷惑之前的猜测是不是出错。
“难道汉军的主要目标不是濮阳?”王华双手扶着女墙,下意识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往外看:“敌军数量一直没有增加,亦是没有表现出太迫切的攻势。”
李菟同样是一脸的沉思,他到目前为止依然认为汉军的目标绝对是攻取濮阳,只是也像许多人那样困惑汉军怎么没有大动作。
濮阳城的南面,广袤的原野上实际是杀声和马蹄声震天,参战双方合起来也就是五千左右,持续地互相奔射,少有会进行对冲,看着挺热闹可死的人真心不会太多。
“我们是要逮住刘彦,一直这么耗下去……”蕲艾看向依然满脸沉思状的李菟,问:“刘彦会不会溜走?”
“不!”李菟默默摇头:“我们精心研究过刘彦的过往,亦是尽力收集关于他的性格,不会是一个稍微遇到危险就会躲避的人。”
“事情还是有些不对劲的。”王华总算不踮起脚尖了,转身看着众人,说道:“汉军一直没有增兵。”
这点恰恰就是让石碣赵军众多将校困惑的地方,且不管汉军攻取濮阳的决心多大,或者是刘彦到底在不在前线,汉军一直都是五万左右,无论怎么说都不合理。
“威武侯应该已经进入顿丘郡,我们在阳平郡方向的水军也应该被汉军窥察。”李菟按照常理而说:“汉军没有增援,可以解释是在防备威武侯。”
说到李农,包括李菟在内的这些人其实都在皱眉,乞活军沿着黄河行军,徐正与袁乔猜测是故意让发现,李菟等人则就是笃定李农是故意被发现。
石宣派人责问李农,李农给予的解释是:沿线的行军大道本就是在河岸,再则汉军舰队犀利,石碣赵国水军完全不是对手,能不能成功渡河根本就难说,不如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汉军高层生出疑心,说不定能起到意料外的作用。
济北郡方向的汉军没有向濮阳郡方向移动,根据探查是做出防御姿态,石宣姑且也就信了李农的解释。
可是!石宣一开始就是抱着能够逮住刘彦的心思,为了能够达到目的甚至都不顾孙伏都与其所部的六万多人,那样说什么也要让李农尝试渡河,最好是能够切断汉军的后路。
孙伏都所部还在鄄城与廪丘抵抗,他的抵抗并不是没有价值,至少汉军的攻城器械因为没有能够攻占鄄城和廪丘一直拖在这两处战场,要不早该被护送前往濮阳城战场。
鄄城和廪丘不止是拖住汉军的攻城器械,还牵扯着汉军合计八万的兵力,但这边的消息被切断,不管是石宣还是李菟其实都不清楚。
为了能够快速消灭孙伏都所部,徐正与袁乔上报之后得到刘彦的允许,已经由刘彦派人向豫州方向抽调部队,但豫州最多也就是挤出三万人北上,豫州要顾及到石虎正亲率大军囤积三川,还不知道石虎是会直接进攻关中还是豫州。
又是两天不急不赶的交战,李菟终于从侦骑那里得到一些新的消息。
“后方有汉军向这边移动了?”李菟得到的情报并没有具体数量,甚至根本就没有攻城器械的消息:“继续探查,务必搞清楚数量,更要知晓其中有没有攻城器械!”
上司动动嘴巴,部下不但是要劳碌命更是要送命,一切只因为开战之后进行任何情报收集都不容易,尤其是双方对待斥候(侦骑)的剿杀绝对是会最卖力。
真实情况是,眼见守不住的孙伏都从廪丘突围,带着残部退到了鄄城,导致汉军解放出了一些兵力以及攻城器械,李菟得知的那支汉军就是带着部分器械先行开拔到濮阳城战场,鄄城那边的战事也处于相对关键的时刻。
“孙伏都比我们预料中要有韧性啊!”徐正之前的打算是用五天同时拿下鄄城与廪丘,现实却不如料想,五天过去仅仅是攻取了廪丘,鄄城什么时候拿下则不太好说。他略略忧心地对袁乔说:“一旦不能快速攻取鄄城,是不是可以进行围而不打,将攻城器械和那批具装步兵调上来?”
袁乔实际上也是有些心急了,留给他们攻打濮阳的时间是越来越少,想要攻夺濮阳还得先击败李菟所率的石碣赵军,时间上真的是很赶。
“我们这边的兵力……”袁乔闭上了眼睛,眼皮子一直在跳,那是在不断思索问题。过了有一小会,他睁开了眼睛,咬着牙说:“结成步阵先试图切断濮阳城与城外敌军营寨,请求豫州援军从阳武绕路做出进逼文石津的举动?”
徐正手头的禁卫军中有一支步军,那是两千大剑士以及三千连弩兵。他知道有这些步战禁卫军作为骨干部队,再加上野战兵团中的三千塔盾兵、两千强弩兵、五千长枪兵,用一万五千的步军组成步阵,复制徐州之战时战例并不是不行。
“只要箭矢足够,步阵稳如泰山。”袁乔又建议:“营区这边就作为辅助部队,协同出战的步军……”,说着停了下来,他有一个不得不讲的大问题,慎重地说:“怎么形成首尾相顾,还要靠将军的指挥。”
防御战什么的徐正最讨厌了,他喜欢的是进攻再进攻,闻言立刻就说:“我们兵力少,可以用对攻来瓦解敌军的反击。”
袁乔也是这样的意思,濮阳城战场的汉军说到底就只有五万,虽说有三万绝对精锐的禁卫军,可很多时候数量不具优势真的相当麻烦,完全被动防御只会让麻烦增大,必要的时刻还是应该以攻对攻,前提当然是军队得足够能打。
第六天,也是新的一天和新的行动,汉军吃朝食的时间远比前六天要早,李菟是在睡梦中被唤醒,得知情况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看来汉军等不及了。”
李菟连梳洗都没有就直接召唤众将议事,简略地介绍了一下汉军可能的动向,留出一点时间让众将提问。
“昨夜有汉军进入营寨,据发现是运来了攻城器械。”王华诡异地做出松了口气的表情,笑着说:“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汉军果然是要攻取濮阳。”
一些不明就里的石碣将校立刻就出声发问,太多人的问就会演变成为乱糟糟的“嗡嗡”声。
“安静!”李菟还是很有威望,一喊立刻镇住众将。他也在笑,点着头说:“濮阳城本来就是要让汉军攻,并且是要被攻下,不然怎么让汉军变成瓮中之鳖?”
习惯脸色煞白的濮阳城守将哆嗦着嘴唇问:“什么意思?”
“濮阳城要让汉军攻取!”李菟没有多余的解释,说着已经站起来:“诱饵就摆在这里,却不能让汉军轻易吃下。”
听濮阳城一定要丢,习惯脸色煞白的濮阳城守将立刻就昏了过去。他不得不昏,石碣赵国丢城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