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庾翼除了点头还能多说什么?
徐正这是给庾翼面子,还是看在庾翼针对缺乏粮秣给出相当多意见的前提下。
另一边,刘彦亲自向纪昌介绍完北面的情况,又将与徐正的商议讲出,最后说道:“这个是寡人的失误,应当先探清漠北的情况,再来制定国策。”
汉国转入休养生息对文官系统有利,预示着军方系统会进入一段沉淀期。丞相府就是文官系统的中枢,一旦国家全力发展民政,丞相府的职权当然是会显得重要。
“王上,万里之外的消息有所延迟实属正常。”纪昌不是一个权力狂,相反是刘彦要干什么都会无条件支持的丞相。他说:“既然情况有变,休养生息自然是要延迟,只是延迟到何等程度还请王上示下。”
“漠北的游牧民族南迁,必然是会对石羯和鲜卑造成冲击,寡人认为还要看看他们的应对。”刘彦思考了一小会才继续说:“若是能够让他们两败俱伤,自然是最好。”
纪昌明白了,休养生息中的一些事情还能继续做,短时间内国家也不会再扩军,毕竟刚刚裁军没有多久,立刻又扩军不但是朝令夕改,对于整体国情也是不利。
第531章 急不可耐
朝令夕改是行政大忌,会使运转国家行政体系的官员不知所措,更会让民间刚刚进行或是进行到一半的事项被迫中断。
一件事情做到一半突然不做了,先前的付出就会成为浪费,甚至可能会引发恶劣的后果,国家工程尤其是这样。
关于休养生息的国策中枢仅仅是刚刚商议要执行,并没有向各州郡发去相关的公文或是指令。这点是发觉草原方向有意外,能够给予已经制定休养生息策略却没有公布的中枢一块遮羞布。
后面从北方传回的消息更多,证实草原的白灾异常严重。
“从漠北方向朝南边迁徙的部落数量不断增多,我们也发现石羯正在调动兵力向北。”徐正这个太尉近期非常忙碌,整理各个方向汇集到中枢的战报和情报,整合之后还要进行证实,后面又得做出相关的计划:“雪季还没有完全停止,太尉署的意见是暂时不向石羯进兵,做出继续猫冬的举动,看石羯会不会继续调兵北上。”
石羯赵国以前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退却到并州和朔州之后依然如此,甚至是石羯经过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兵力并没有变的匮乏,由于石虎携带太多的青壮北撤,按照汉国这边的猜测石虎随时都能动员出七十万的兵力。
羯族占据中原期间,掠夺式和破坏式的发展让中原陷入倒退,但是并不意味着羯族全然没有发展,他们的发展是体现在军需器械的进化上面。
目前汉国与石羯赵国的边境是在并州境内,元朔四年汉军推进到中都附近,后续又攻克邬县、京陵和介休,东北侧已经进军到并州首府晋阳城百里之外的箕城,是在箕城与驻守阳邑的石羯赵军进行对峙。
除开箕城和阳邑的僵持之外,其余几个方向双边是不断使用骑兵进行交战,规模上面普遍不大,汉军不再以争夺疆土作为主要目标,是以消耗石羯赵军为目的。
“坐镇晋阳的是石羯太子石宣,由李菟进行辅佐。”徐正是站在巨大的沙盘旁边,手里的木棍点了点晋阳,移动到西河郡的中阳,说道:“苻洪再次投奔石羯之后,被石虎安排在中阳。他手头的兵力不比石宣少,皆是羌氐的精锐。”
西河郡其实就是在河朔边上,极度地靠近北地。河朔在石虎重新关注之前,匈奴诸部和羌、氐一直是在进行争夺,等待石虎挥军河朔之后,匈奴诸部最先进行跪舔,倒是羌族和氐族还有进行过抵抗。
“有两个传闻,一是石虎亲自率军北上,二是石羯北方的统军大将是尹弼。”徐正不太确定地说:“石虎在中原享乐数十载,以之前的秉性进行推断,很可能是吃不了苦头,石羯的北方大将该是尹弼。”
石虎携众退往并州和朔州之后,将定襄选为新的都城,元朔三年期间汉国这边得到的消息是,石虎将定襄选为新的都城就开始在建设新的宫阙,那么推断石虎享乐成为习惯不再能吃苦似乎说得过去。
“羯胡调兵北上,该是多少才算是调?”冉闵近期闲得快要发霉,没少关注石羯那边的动静,说道:“边境多少胡虏,才算是少?”
根据情报,石宣手头的兵力该是有十五万左右,以东宫高力作为精锐核心,又有四万左右的羯人本族士兵,搭配羌、氐和杂胡。
石羯赵国的地盘仅是剩下了那么点,疆域小有小的好处,调兵上面的路程减少,遥相呼应起来更加迅速。
先前冉闵不是没有想过将晋阳拿下,北伐兵团先后攻了四次,一次又一次都是被挡在城下,为了避免久攻不下被包围才选择退兵。
说来也是奇怪,石羯赵国没有退却到并州和朔州之前,汉军与之对阵的胜率高得惊人。可是等待石羯赵国进行龟缩之后,汉军却突然发现石羯赵军变得坚毅许多,很多时候哪怕是汉军能够取胜,伤亡上面也会比之前在中原的交战多出不少。
中央的苻洪兵力上面要比石宣更多,汉军这边一再探查得出苻洪手头兵力超过二十万的数字,几次交锋下来有近一步的情报,苻洪的麾下部队军事器械上面不如石羯本部,不过苻洪的部队坚韧性并不比石羯本部差多少。
其实是一件能够明白的事情,一直输,输到连底裤都要输掉,危机感会迫使每一个民族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至少是会变得坚毅和坚持,毕竟再软弱下去可要全族完蛋。
“多少才算是少?”徐正就看向了刘彦,见刘彦没有什么表示,略略不满地看着冉闵,说道:“骠骑将军想说什么?”
“石羯已经被大汉打怕了!”冉闵无比肯定地说:“对于石羯而言,南迁的丁零人威胁并不会比大汉更大。”
“骠骑将军之言……有些根据。”李坛还没有前往边境,肯定了冉闵的说法,又说:“若是期望石羯会将南线兵力调动枯竭,显然不太现实。”
两个一直在北线指挥作战的将军都那么说,不但是徐正要重视,连带刘彦也必须进行一定的思量。
漠北发生白灾,汉国这边只是知道非常严重,具体白灾是严重到什么地步很难确定。
受到白灾影响的各丁零部落在南迁,究竟是少数部落的自发行为,又或者是高车联盟部落高层的指示,这个也没有相关的情报。
“丁零人南迁对石羯是威胁,或许也会是一个机遇。”冉闵到底是在石羯混了不少年头,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早年间不少在高车混不下去的部落南迁,他们得到石虎的收容。”
汉国只是知道丁零人的部落在不断南迁,更加具体的事情基本是靠猜,以华夏民族的秉性认为既然是丁零人南迁必然会对石羯造成冲击,近一步猜测石虎是会以兵拒之,还真的不太确定作为胡人的石虎是会怎么做。
徐正讶异地问:“骠骑将军的意思是,石虎能够收服南迁的丁零人,使之融入(石羯)赵国?”
“闵可没有那么肯定,仅是在说一种可能性。”冉闵不断摇着头,说道:“而这个可能性不低啊……”
一时间,偏殿陷入安静。
受于信息的限制,汉国这边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西高车到底是自发还是有计划地南迁根本就不知道,东高车又是什么情况就更不知道。
不止是不知道东西高车是个什么情况,汉国对于那个存在感不怎么样的柔然也同样不知情。
太多的不知道让制定策略没有真实根据,而胡乱制定出来的策略要是没有情报基础,可以想象能够有多少可行性。
东高车自然也是受到白灾的影响想要南迁,可是他们遭遇到了柔然人的趁火打劫。
盘踞在后世内蒙古区域的柔然部落联盟,按照历史的发展现阶段就是雄起的时刻。柔然人发觉白灾使东高车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冒着冰天雪地的气候出兵,连续不断地洗劫不少东高车的部落,累积足够的物资和奴隶继续向北,都快要进军到狼居胥山附近。
历史要是没有出现偏差,柔然部落联盟是趁着小冰河时期东西高车陷入衰弱不断扩张,花了数十年将偌大的东西高车打得奄奄一息,最后只留下小部分丁零人建立的高车国,成为草原新一代霸主之后不断侵略北魏。
“是不是可以这样?”徐正打破了偏殿的安静,说道:“无视掉具体发生什么事,只按照石羯赵国会被迫应付北线,大汉集中优势军力,毕其功于一役……或,最小限度也是全面收复并州?”
一直在旁听的纪昌适度地插口说了“粮秣”两个字。
不是粮秣紧张才让汉国不得不休养生息上几年吗?要是不缺粮的话,就不会要什么休养生息。
想要针对石羯开启灭国之战,参考曾经的中原王朝与草原游牧民族的战争往事,没有个数年乃至于是数十年很难办到,会时间不确定是后面的战事发生在草原的阶段,游牧民族不想决战,中原王朝除了追就没别的办法。
刘彦却是在思考其它的事情,现如今北匈奴应该是在阿提拉的率领下将罗马打到分裂,阿提拉的匈奴帝国又进入到极盛时期?他忘记阿提拉建立的匈奴帝国是在什么时候灭亡,原本是想着有了阿提拉率先从东一直打到西边,汉国是不是能再驱赶一个游牧民族过去肆虐欧罗巴。
羯族当然不是刘彦理想中的驱赶对象,他要的是将羯族完完全全地消灭。早先时期没有全力对付苻洪,是他将苻洪率领下的羌氐联盟作为挑选对象,想要让苻洪成为“阿提拉第二”,但苻洪却是再一次投奔石虎去了。
汉国全面解决东方的威胁,按照刘彦的计划是五年之内,完全解除东方的威胁就可以展开西征之路,收复西域之后的第一个交战对象会是被苻洪肆虐过的悦般和匈尼特,然后就该遭遇萨珊王朝。
“粮秣问题,等待一个月就会有结论。”刘彦将思绪拉回来,说道:“第一批入侵西南半岛的舰队已经出发,最慢会在二十天之后登陆。”
刘彦从来不觉得入侵西南半岛会有什么难度,要是有也是自然环境这个障碍。
这一次汉国入侵西南半岛不是抱着灭国的姿态前去,先期入侵阶段是沿海区域,不会贸贸然地深入腹地,主要也是以劫掠资源为主。
知道内情的人不会去问粮秣运输问题,不知道的人见没人问也不会去问。
“王上的意思是……”徐正多少是感到喜悦:“开启攻灭石羯的战役?”
“不。”刘彦需要更正一点:“寡人的意思是,出动征北幕府与禁卫军,视需要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徐正虽然失望却没有多说什么,他也知道能够这样已经非常不错,毕竟还不知道西南半岛能够劫掠多少粮秣。
“只出动征北幕府与禁卫军啊?”冉闵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急切说:“臣请战。”
骠骑将军位比三公,可是并没有直属部队,冉闵要是出中枢到地方,顶多也就是带着一部分中枢的军队会合地方野战军团。
“仅是第一阶段,不用出动骠骑将军吧?”李坛不顾冉闵完全急眼,说道:“臣以为,骠骑将军理当在最后阶段加入。”
开的什么玩笑嘛,李坛才刚上任征北将军,第一战就是表现能力的时候,冉闵要是去了前线,李坛就还是接受指挥,也会显得李坛太无能了一些。
“不能去北线,臣去东线可以了吧?”冉闵看都不看脸色变了的吕泰,很是讲道理地说:“东线是以冀州和辽东两个方向与慕容鲜卑开战,征东将军可以在辽东,由臣在冀州。”
“等等。”徐正怪异地看着冉闵,说道:“今天只是谈起要对石羯交战,并没有牵扯慕容鲜卑。”
“一回事啊!”冉闵理所当然地说:“既然打石羯,慕容鲜卑才不会坐视,不该是连他们一块打吗?”
徐正当然知道慕容鲜卑不会坐视汉国攻打石羯,可是战场从来都是分主战场与附属战场,粮秣的原因都迫使攻打石羯无法动用太庞大的兵力,怎么可能是北线和东线都视为主战场的投入力度。
“那闵就更应该去冀州坐镇了。”冉闵拍着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闵多少算是名将,坐镇冀州必然会使慕容鲜卑哪怕想要动手也会忌惮。如果粮秣充足,大汉完全可以顺势也攻打慕容鲜卑,就更需要闵在冀州了。”
吕泰已经多次张口欲言,一次又一次刚要说话冉闵就开始滔滔不绝。他个性有些内敛,换做是李坛才不管冉闵有没有在说话。
“这样的话……”徐正注意吕泰很久了,见吕泰长久没有说话,低低叹息了一下,对刘彦说:“骠骑将军的话有些道理。”
刘彦看向吕泰,示意有话赶紧说。
吕泰想要说话,却又再一次被冉闵给截去了……
第532章 夷州
不知道谁说过,只有征服大海才能开启真正的霸权。
地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皆是大海,陆地仅有百分之三十不到。大海将陆路分为六个主要的大陆,又有犹如繁星一样多的岛屿。
岛屿最大的比大陆仅仅是小了一些,那个岛屿之上有着世界第一储藏量的铁矿,而它距离东亚大陆并不远,后世称呼它为澳大利亚。
离东亚大陆最近的一个小一些的岛屿,它有着丰富的铜矿,不过菲律宾并不是亚洲最大的铜矿储藏地,最大的铜矿储藏地在印尼群岛。
亚洲是七大洲中最大的一个洲,除了大陆板块的陆地之外,处于海洋上的群岛面积并不小。亚洲相对精华的部分,如一些珍贵资源其实大部分是位处群岛之中。
要是想要征服世界岛,刘彦在全面光复汉家旧土之后,下一步进军海洋,获取处于各个大岛上的资源,会是一个正确的开端。
“这个海峡是扬州陆地与夷州(台湾)的中间地带。”伏伟用手指着远处,对庾方之说:“那里就是夷州。”
庾方之是庾翼的嫡长子,他负责统率今次庾氏一族入侵林邑国。
庾氏一族从汉国得到的船只数量并不是太多,适合于海航的仅是四十六艘,最大可以承载三百余人,最小仅是五十八人。
“夷州?”庾方之似乎是有些近视?他眯着眼睛看了许久,只是看到很模糊的一个地平线:“便是孙吴派兵侵袭过的夷州?”
夷州具体是什么时候被中原王朝发现已经很难考究。三国时,孙权听说夷州有数万家,掳来可以补充民力,扩大兵员。于是,在黄龙二年(230年)春,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州及澶州”。
关于夷州的记载详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当时孙权的这支部队在夷州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详见《临海水土志》。这是夷州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中原王朝统治及驻军记录。
汉国在夷州上面也有驻军,算是南下灭掉东晋小朝廷的附属产物。当时汉军舰队不断袭扰扬州沿海,夷州就是作为中转地之一,另外的几处岛屿,如金门、妈祖、澎湖也有建设港口。
“就是孙吴曾经派兵占领过的夷州。”伏伟是这一次汉军入侵西南半岛的指挥官,自然而然是要了解详情:“夷州之上确实有不少人,人皆髡头,男子穿耳,女子不穿耳,各部落又有刺青习俗。”
还有一些是伏伟没有说的,夷州上面的原住民可算不上温顺,各部落每年都有固定的猎头活动,互相之间进行捕杀,以砍掉最多的脑袋来表示武勇和炫耀。
汉军登陆夷州之后,遭遇到不少原住民,仅有极少数算是温和,大多数没有任何交流就是袭击,迫使登陆的汉军不得不进行清理,但也只是开辟出海港附近的安全区,对于海岛腹地和一些山地、密林就没有深入。
“与诸越和诸蛮的生活习俗很相似。”庾方之是生长在南方,对于诸越和诸蛮并不陌生:“诸越和诸蛮不开化,难以沟通。”
随着南下汉军越是挺进南方,与诸越和诸蛮交战就越多,诸越和诸蛮也许并不善战,可是他们在山林里面很难缠,汉军遭遇到了曾经秦帝国南侵的麻烦,不怕诸越或诸蛮打正面对战,郁闷的是诸越和诸蛮游窜偷袭。
“咱们会在夷州登陆。”伏伟笑着问:“有没有兴趣瞧瞧夷州人是什么模样?”
庾方之很直接的摇头,他又不像北方人对诸越或是诸蛮完全陌生,再来是有那功夫还不如研究西南半岛的气候和环境。
目前汉军在夷州的驻军仅是三千人不到,分为六个地方进行驻守,三处岛屿的港口之外,另外三处就是夷州本岛的几处天然良港。
伏伟这一次率军入侵西南半岛,附属任务是在夷州留下五千人。
夷州以及附属岛屿的驻军,他们接下来会逐渐向夷州腹地开拓,最大程度地清理靠近大陆的这一面区域,至于遭遇到的原住民是吸纳融合或是消灭,看得是原住民到底配不配和。
大概是在下午时分,总数超过一千艘的舰队靠近夷州北面陆地,从海上眺望夷州,看到的是一片原始的风貌,大多是保持着原始森林的景色,导致被开辟出来的港口区域非常显眼。
“这片区域被王上命名为台南。”伏伟双脚刚刚踩在陆地上,长达六天的海航让他哪怕是站在陆地上都还遗留摇晃的错觉:“这处港口是在天然海湾上建立而成,海湾可以锚定超过一千五百艘的大舰,每次能够提供两百艘船停靠。”
庾方之的情况与伏伟差不多,双脚踩在陆地上身躯却有些不稳。他刚刚在船上已经看到港口的广袤,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荒凉,简单而言就是人工的痕迹太少,连带能够住人的房舍似乎也偏少。
“将校不会缺少房舍,登岸士卒只好搭设帐篷。”伏伟说着停了下来,站立身躯等待港口主官靠近,互相行礼之后,问道:“可有收到中枢文书?”
主官叫黄艾,应了声“自然”,眼睛看着快要铺满海湾的舰队,问道:“五千士卒是立即登岸,还是?”
“肯定是马上登岸,船只还得回转扬州再次运输士卒。”伏伟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没半点客气地说:“若是歇息场所准备妥当,还请派人引路。”
黄艾当即就笑着说:“长途航海刚上岸就是这样。”
伏伟给了一个白眼,要不是顾着形象就想蹲下了。
舰队会在夷州休整两天,还不是担忧大多数的人受不了,预备入侵西南半岛的汉军说白了就不是纯粹的海军,很多人也就是只会游泳,受不了太久的海上颠簸。
真实的情况是,哪怕是内河水军的士兵,到了海上服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一切只因为内河航行和海上航行虽然都是在水面,可实际上就是两个概念。
“入驻部队是中原士卒,还是南方士卒?”黄艾亲自领路,路上也就少不了多聊一些:“中原的士卒不太适应南方的气候,水土不服的现象是个严重的考验。”
汉国不是灭了东晋小朝廷了吗?仅是在几大战役中对晋军的杀死杀伤比较严重,剩下的是以俘虏为多数。建康的朝廷投降之后,正规晋军的水师全面投降,中枢的决议是收编晋军水师士卒,会用在对西南半岛的入侵上面。
“水土不服很严重?”伏伟感到诧异地说:“不是已经在饮食上面下功夫了吗?”
“暂时还能够接受,就怕时间一长……”黄艾不断苦笑:“饮食是有用,可是气候外加思乡……不是光饮食能够改变。”
还是气候和环境的原因。
例如中原的人长期生活在空气相对干燥的北方,来到南方之后对湿气比较大的空气不适应。
再来是,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都不一样,就好像是地球人去到天顶星,哪怕是有空气能够呼吸,可是对于一些身体机能没有适应的细菌压根就没有抵抗力。
思想更是一个大问题,乡愁和思念谁会给脑神经极大的负担,时间短没有什么,时间一长明明身体没病,可在心态的不断暗示下也会生病。
“那批降卒还在进行重新的整编。”伏伟被黄艾那么一说真的有些忧虑了:“你这边尽快向中枢汇报相关情况。若是介时伟还在夷州,会连同署名。”
庾方之听得翻起了白眼,中原的人会水土不服,难道南方的人就不会?还是说,汉军的老牌士卒非战斗损员需要杜绝,降卒的非战斗损员就能无视?
黄艾很直接就走进屋内,对布局熟悉之下早笔墨没难度:“马上,艾马上就写。”
夷州驻军建造的房舍与中原那边并不相同,没有土坯墙壁,结构上不是木材就是竹子,房屋还会耸高留下一个与地面隔离的间隔。
由于海面上没有什么威胁,夷州驻军在海岸线上并没有设立太多的防御工事,仅仅是建造了必要的瞭望台。
夷州驻军的主要威胁是腹地方向,原住民太过神出鬼没之下,驻军不得不将驻地周边的植物清理干净,弄上篱笆墙的同时,沿线也要设立岗哨。
“没办法像故乡那样,这边的蛇、蚁和昆虫太多太多了。”黄艾说的是为什么第一层要与地面留下间隔:“咱们又不能学那些土著住树顶或山洞,借鉴大陆那边的诸越和诸蛮造房子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