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彦安坐在原位观看文牍,时不时会提笔写一些什么。
  跪在地上的拓跋什翼健一动都不敢动,可能是因为紧张,也可能是帐篷里温度高了一些,很快额头就布满了汗水。
  沉默是荀羡撩开帐帘走进来被打破。他进来的时候当然看到了跪在地上的拓跋什翼健,只是瞧了一眼也没有多看,捧着怀中的一些文书走到刘彦身前的案几不远,行礼说道:“王上,征东将军有急报呈上。”
  所谓的急报有点复杂,包括慕容俊有撤军的迹象,高句丽国内爆发动乱,联军之中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方正在抱团。
  属于慕容燕国疆域的面积不是太大,充其量就是纵深一千五百里的长度,宽度该是在七八百里之内,真要不惜跑死马的快马加鞭,丘水战场这边也就是用三四天能够通知到马皆水战场。
  慕容恪崩溃是发生在两天之前,按距离来算的话,就算是再有不要命的人死命赶路,也没有可能两天之内通知到慕容俊,再来是吕泰送过来的急报是在五天之前发出,时间上是在刘彦没有击溃慕容恪之前。
  “高句丽啊……”刘彦脸上出现了讥讽:“是在试探大汉有没有吞并之心,勾结百济以及新罗无外乎是在对寡人表示,他们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很显然,慕容燕国肯定与高句丽、百济、新罗有暗中联系,只是汉国看上去太强大了,导致半岛那些国家不敢直接反抗。大概是也半岛那些国家不敢反抗,才让慕容俊觉得事不可为,慕容燕国的东路军才会做撤离的准备。
  “你们是进军到龙城?”刘彦问话的对象是拓跋什翼健,一直留心的拓跋什翼健听到问话终于敢抬头。
  拓跋什翼健跪地的位置有着很明显的一块湿润掉,他双手支撑着地毯稍微昂起来,可能是跪久了肢体麻木稍微颤了颤,极力稳住才恭敬答道:“启禀王上,进军龙城之后,又向大辽水方向进兵。”
  北线的禁卫军和投降之后的拓跋鲜卑骑兵,他们在后面是分为好几个部分,主要还是切断各条道路的交通,逼近龙城只不过是附带。
  慕容燕军的主力是分为东西两路,境内只留下必要的驻军,听闻是由慕容霸进行统率?
  整个北线目前的战况有些乱,到处都是在围追堵截和进行突破,汉军并没有达成完全切断的战略目标。丘水战场这边的汉军随后是会直接向北线挺进,目标就是大辽水的位置,寻求堵住慕容俊后路。
  “时间上可能会有些来不及了。”刘彦缓缓地站起来,示意拓跋什翼健可以起身并招了招手,先走到悬挂山川舆图的架子边,等待拓跋什翼健离得近了,才冷不丁地问:“你可甘心?”


第621章 巡幸于南
  刘彦依稀记得一首现代诗,一段是写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此时此刻就是面对着一片蓝色的大海,却比较难感受到暖意,花更是没有半朵。
  灭燕之战当然还是持续,刘彦却是带着一众中枢官员走的海路,会经由渤海进入黄海,再从黄海进入到长江,先走海路再进入内河水道,期间会在扬州稍微停顿一段时间,再走长江水道到豫州,随后是走陆路到襄国,等于是绕了个大圈。
  本来日程是有到倭列岛的一行,却被一众中枢官员集体反对。
  中原王朝的一国之君踏及他国领土只会基于一点,那就是带着大军前去征战,和平访问什么的在这个时候根本就不存在。
  汉国有些不少属国,算起来当属倭列岛的众国最为恭顺,要人给人,要挖矿给挖矿就不说了,还求着汉军前往驻扎,更加欢迎汉人登陆列岛,不管是定居还是旅游都欢迎,求的是汉人能够临幸一下倭女,倭女一旦与汉人睡了之后怀孕就会被当成宝贝供起来。
  没有在开玩笑,倭列岛的诸国真的渴望倭女能够怀上汉人的种,本来这种事情是该发生在隋唐和两宋时期,却是因为刘彦带来的改变而被提前。与之一样的是,怀上汉人种的倭女立刻就会有大名(既贵族)接纳,他们根本不在乎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血脉,会从小进行培养,作为家族继承人或是继承人的伴当。
  倭列岛上面的诸国实在太恭顺了,完全就是予夺予求的姿态,搞得刘彦想下手都找不到由头,众文武很喜欢恭顺的倭列岛诸国更没想进行征讨,着实让刘彦很是苦恼。
  与之倭列岛诸国没心没肺相对的是,高句丽、百济、新罗可能是更接近华夏文化圈,高层有明显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并不愿意被纳为汉国治下,小动作就不断。
  高句丽国内发生动乱,不是升斗小民在起事,是一些贵族在王室的指示和允许下武装暴乱。估计是高句丽王高钊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刘彦,高句丽并不愿意成为汉国的一部分。
  刘彦当然是看出了高钊的意思,却是连回应一下都懒得去做,只是嘲讽地对自己的众臣说了句:“请高钊继续他的表演。”
  汉国这边对高句丽境内的暴乱没有进行任何表态,可能是让高钊多想了一些。他一面不断向征东将军吕泰陈述高句丽有多么不容易,另一方面请求汉军能够从高句丽境内撤离,连带普通汉人也不要再踏进高句丽的疆土。
  吕泰在没有得到中枢回应之前只是拖着,中枢给予回复之后立刻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再面对高钊的诉苦,是提出汉军可以帮助进行镇压暴乱,吓得高钊面色如土。
  “三国的军队越来越不稳,征东将军现在的注意力很难完全集中在慕容鲜卑方面。”吕议是南方人,可是真不习惯坐船,海上漂了两天也是晃了两天,吐到脸色苍白:“丞相已经下令谢艾逼近慕容俊所部后方,以防不测。”
  海风吹来了满是腥味的空气,自小在海边长大的刘彦对乘船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目光扫视着属于自己的舰队,仅是点点头没有做什么回应。
  他们这一支舰队的规模足有三百七十艘,目前是航行到庙岛列岛以东的航线,到东牟郡外海会进行分割,其中的三百艘将会前往半岛,剩下的七十艘继续护卫刘彦南下。
  高句丽的两代青壮在一连串的战争中死得差不多,撑死了也就再组织一支五万左右的军队,要是历史没有被改变,随后也会被百济吞并半壁江山,是窝囊了将近两百年才恢复男人的数量,也就是在隋朝时期才又敢蹦跶。
  百济那边倒是实力不俗,但这个“实力不俗”是仅限在于半岛各国,倾全国之力可以征召出一支二十万左右的军队,不看武器装备以及兵源素质,人数倒是不少。
  新罗在半岛是一个小国,数十年之内一直是被百济、高句丽、伽揶合起来欺负,连虚弱状态的高句丽都难以抗衡,真要拼命把国内青壮征集一空也就征召八万左右的军队。
  作为联军,高句丽是参战了两万人,百济是出动了五万,新罗仅有一万,合起来就是八万。
  征东将军吕泰本部只有三个常备军,三万五的正兵少于高句丽、百济、新罗的两倍多,但吕泰还有一支接近十三万的倭列岛属国军,质量和数量上根本不怵三国突然倒戈相向,却又不能不提防三国从后方调兵。
  “寡人倒是希望慕容俊真的与三国勾结。”刘彦说的是三国突然反戈和慕容俊中断撤离:“那样倒是创造围而歼之的机会。”
  汉国在高句丽、百济、新罗有自己的一些狗腿子,核心机密可能无法窥探,但是身在马皆水的三国部队会有什么动作倒是不难得知。
  那些狗腿子已经传出消息,马皆水的三国部队的确随时可能暴起,他们国内也在做相应准备,发动的时间估计也就是在近期。
  “恐怕慕容俊不会留下,是蛊惑各国叛乱,好拖住征东将军,给予更好的撤离空间和时间。”蔡优地乘船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他是东牟郡人士,早先也没有少陪着船队在庙岛列岛来回奔波,迎着海风眯起了眼睛:“也就是三国那些人足够蠢,才会去相信一个早先将他们像狗一样按在地上揍的国家。”
  吕议因为身体不适扯了一个难看的笑容,说道:“蠢是蠢,也是他们别无选择。”
  总说什么尽复汉家旧土,汉军也像是一部永远不会停止的战争机器,怼死了石羯赵国,碾过了李氏成汉和东晋小朝廷,吓得张氏凉国和拓跋代国除国,眼见慕容燕国也要被埋进坟墓,真没有谁会当刘彦只是喊喊口号。
  高句丽的先民喊着民族自立的口号造反建国,脚下的土地是汉帝国设立的玄菟郡,不管是国家疆土还是人,本身就有“汉家烙印”,属于没得逃的那一部分。
  百济的先民倒是没被汉家烙上印子,可百济有大片疆土是汉帝国设立的乐浪郡,就算是还债,占了那么多年的便宜,总该付利息吧?只是刘彦要的利息有点大,需要百济整个国家来作为支付品。
  新罗倒是没有占着汉家旧土,问题是刘彦存着搂草打兔子的心态,本着一带收拾也不费劲,再来就是不爽那帮三韩人,收拾也就收拾了。(南棒的祖先就是三韩人,目前半岛上以三韩为统治阶层只有新罗,其余在各国基本就是奴隶,以百济为甚)
  但凡有选择的余地,没人会不自量力去干一些寻死的行为,是汉国让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真的没得选,只能咬咬牙梗着要跟汉国拼了。
  说实在话,目前半岛的那些国家真没有一个对中原王朝有什么威胁,灭掉只是顺带的事情。刘彦会有灭掉半岛诸国的执念,多少是不想留下作为隐患,比如重现隋唐时期的祸事。他还有另外一个执念就是占领倭列岛,既然倭人恭顺到予夺予求的地步,那么大举屠刀是没办法了,但是进行“和平演变”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就是有些便宜倭人了。
  舰队航行到东牟郡海外进行分流。
  三百艘各式船舰是会到半岛的带方郡登陆,带去的是两万人马。他们的抵达让那边的驻军增加到两万七千人,算上辽东半岛的一万驻军,处于吕泰后方的策应部队就是增加到三万七千人,一旦发生变故就是威胁三国疆土的腹地尖刀。
  七十艘船队是继续南下,随行的兵源不算水手也就只有三千,他们到了灵山岛的时候会靠岸进行必要的补给,接下来则是会直接进入长江水道。
  因为没有事先通知,船队在靠近长江出海口的时候才被岸边的人发现,不过没人对出现的船队有什么咋呼,汉国对内河水道的利用很频繁,因为有汉军南下印度次大陆征战,长期是有大大小小的船队会经由长江出海口,七十艘的规模并不是最多的一次。
  “果然现在并没有崇明岛啊!”刘彦还是第一次来到长江出海口,是不管现代还是当代都是第一次,他看着长江出海口的一处沙洲,问:“那个地方可有名字?”
  庾翼就站在刘彦身后一侧,见同僚都拿眼睛看来,满是为难地说:“沙洲之上并无人烟,依照惯例……并无命名。”
  好吧,现在还是海上沙洲的岛屿,后面会随着海岸线不断朝大海方向延伸成为南通市,甚至是大陆线也会一再延伸出去,形成海门和启东的地表。崇明岛现在基本没有影子,初步形成是在唐朝武德年间,到了明初才真正成型。
  庾翼所谓的惯例,是有人聚居形成纳税地,官府才会进行认证记名,归纳进入户籍就是这么一回事。荒无人烟又没有价值的地方,要有名字也是一种民间的叫法,官方其实是不承认的,只有官府命名才会进入相关籍册和名字出现在地图之上。
  刘彦所看到的长江出海口两岸,一点都看不到繁荣的景象,入眼之处就是一片的青山绿林,倒是航道上来往的各色船只数量不少。
  “王上?”徐正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提醒:“是否亮出王旗?”
  长江出海口是一条繁忙的航道,虽是有专门的船只进行领航和监督来往航行,但是因为不知道刘彦亲来,不会有人来专门限制船只避让,那就必然会有船只傻乎乎地靠近船队,而这个是君王安全考量上所不被允许的。
  一杆凤凰大旗很快就迎风招展,它展示出去没有多久,长江出海口的灯塔之上就响起了钟声。
  船队出现王旗也要有人正好看到才会发现,由声音来传播的钟声却能让人想不听到都难。
  钟声的出现是会令人下意识看向灯塔的位置,经常行走在这条航线上的人都清楚一点,只有在大舰队需要通航的时候才会出现钟声,他们就奇怪来的只是七十艘左右的船队,为什么要那么“大动干戈”,等待看到那支船队的王旗才算是反应过来。
  “是我看错了,还是……”
  “国朝王室图腾,是凤凰吧?”
  “本朝王室人员稀少,王子年幼不可能外出,难道是大王亲自来了?!”
  “大王不是在燕地征讨胡虏吗?”
  长江出海口的驻军没有给他们多长用来猜测的时间,是大举出动来规劝航道之上的船只先行避让,但也因为这样,坐实了刘彦亲来的证据。
  要说王室,刘彦这种孤家寡人的王室真是历史上独一份,赤条条地来又建立偌大基业,可是仅有孤身一人。等待成亲之后才算是增加了一些王室人口,但能够算是国朝王族血脉的男丁也就刘彦和儿子刘慎,压根就没有其余的宗室。
  当然了,王旗也就统治者一人能够使用,其余人根本没有资格,哪怕是太子都没有资格,更加别说其余的宗室。至于王后和嫔妃就更没有资格,不用去谈那些外戚。
  现在先汉的遗脉当然还有,就是汉末献帝那一支是真没了,可先汉四百年还是有不少宗室旁支,比如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楚元王刘交那一脉就传承了下来(就是刘裕那一脉)。
  在刘彦成势并建国之后,由于有传言说刘彦是先汉皇室后裔,不是没有自称先汉遗脉或是真正的先汉遗脉来投,却没有任何一人被刘彦承认并吸纳进入宗室,先汉皇室后裔的说法也会不攻自灭。
  刘彦的作为就有人为之迷惘,搞不懂既然不是先汉后裔为什么要自号国号为汉,觉得在齐地起事并建国,理所当然要用齐国作为国号,又以青州的当地人最为郁闷。更让青州人郁闷的是,后面刘彦正式确认首都将会选择在关中的长安旧址再建新城。
  钟声因为刘彦亲自到来而敲响,消息很快就传播出去,有人为之喜悦,更有人惶恐不安,谁都不知道君王第一次南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622章 脚踩江南之地
  作为一名君王,刘彦虽然时常率军出征,可是那么多年来还真的没有进行过疆域巡视。
  当前的岁月可不是以后,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横扫八荒六合之后频繁出巡,随后汉室早期的皇帝也不是一直窝在皇城,除开那些年幼登基做了没多少年皇帝没成年就驾崩的,也就是到了孝灵帝刘宏才一生没有出过长安。
  其后,也就是曹魏、刘蜀、孙吴并立期间,三方的最高统治者时不时就会巡幸一下地方,甚至是到了司马一家子篡位并再次统一中原也保持巡幸地方的习惯。
  每一个强盛的王朝,皇帝绝对不是生于皇宫死于皇宫,多多少少是会有巡幸地方的举动。只有到了每个王朝的末期皇帝,才真的是生于宫城死在宫城,一天都没有踏出宫城范围之外半步。
  历代皇帝在培养自己的继承人时,除非就是一个立起来当靶子的太子,要不然肯定是会创造机会让太子经常外出巡视。毕竟只要头脑不昏聩都该知道一点,一直处在一个小圈子,没有亲自去看过圈子外的事物,那也就只能听到别人想说的,皇帝绝对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一个笼中鸟。
  在培养继承人上面,可以说汉室的皇帝最为血腥,通常是拿宗室的诸侯王来下手,先汉的几代皇位继承人都有弄死过亲戚的例子,最差的也会被设计着弄死一些勋贵。等待汉室的皇位继承人不再对亲戚或勋贵下手,是对着黎民百姓尽情剥削,事实上汉室也走向了衰弱。
  自东汉小朝廷被灭,后面桓温又是在长江以南大杀特杀了将近三年,必要的人口迁移也没有落下,南方在被纳入汉国统治之后只有一片的血色和哀嚎,刘彦是有必要过来宣威也是展现自己的仁慈。
  清理腐朽的世家……好吧,其实就是弄死那些冥顽不灵的家伙,一方面是为了安稳需要,更多是清除掉更多原有的利益既得者,好让新兴的利益集团能够扶持和补充进来,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汉军的开疆拓土太迅猛,有相当多的地方是完全的地广人稀,刘彦的龙兴之地青州都在不断向外迁徙人口,又怎么不会将长江以南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分流?
  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徙大体上还算顺利,那是建立在众多世家被灭的威慑之下,再来是相当多的人口原先属于被隐匿的奴仆,另外就是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
  “南方迁徙的人口有五成左右是被迁往巴蜀之地。”蔡优这个治粟内史是主持迁徙人口的划分以及安置,他含笑说:“巴蜀也是属于南方气候,不会有太多的水土不服现象。因为走的是水道,路途的粮食消耗并不多,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疾病减员情况。”
  汉国从长江以南进行迁徙的人口总数多达两百三十万,其中建康就被迁出六十万人,其余大部分是扬州所在的人口。
  巴蜀自古以来的人口就不多,属于汉家苗裔的就更少,先是在三国并立的时候被消耗掉一大批,等待司马一家子重新一统汉家苗裔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多少。
  后面,氐族人李雄在巴蜀之地建立政权,氐族、羌族和杂胡倒是涌进去不少,本地的巴人日子好过了很多,西南山区的南蛮也出来了一批,结果是让汉家苗裔的生存空间更少。一直是到李氏成汉被灭进行人口统计,偌大的梁州以及益州汉家苗裔才二十万不到。
  汉军在巴蜀长期进行征剿,由于巴蜀的汉家苗裔不多,被清算的当地家族甚少被株连,顶多也就是按推恩令惯例进行分家,再解放众多的奴仆,被汉军带着针对非汉家苗裔。
  “如果不计较学几句汉家就说自己是汉人的那些家伙,巴蜀现在基本没有异族了。”徐正其实很不满意民族政策的模糊性,但做到太尉的官职也清楚那是必要的国策:“相当一部分的氐族、羌族、巴人是退往到了南蛮的山区,当地驻军正在将他们往马儿敢的方向赶。”
  所谓的马儿敢就是高原,被从巴蜀驱赶出来的那些异族,他们一部分是艰难地向高原之上迁徙,似乎是和上面的野人也开始火拼,死了不少人又被迫顺着兰苍水往南逃,有一部分是渡过周水进入到深山老林。
  不管是兰苍水还是周水,实际上就是现代的云南,周水以西有一个很大的山脉,现在它没有一个官方的命名,现代是被称呼为高黎贡山。
  兰苍水所在地在西汉时期被命名为哀牢,下游其实就是湄公河区域,算起来是老挝的地界。不过现在没有老挝这个国家就是了,倒是盘踞着相当多的挝人部落,东汉时期那里就有着不少族群,最大的就是挝族人、泰族人和高棉族人。
  兰苍水下游区域并不属于原先的李氏成汉,那里是原属于东晋小朝廷的宁州。宁州的辖地非常大,合起来就是先秦的西南三郡之地,但是因为不被重视的关系基本没有多少治所,连带居民也是少得可怜。
  狼狈逃窜的那些异族,他们先是被汉军逮着杀,后面又被彪悍的野人从高原驱赶下来,死伤惨重之后是逃入挝族人的地盘,却很神奇地反过来对挝族各部落大杀特杀,迫使挝族人向北寻求泰族人的庇护。
  “南涪的县令有中枢进行汇报,挝族有几个部落派人过去朝见,还带着先汉曾经给过的册封国书。”吕议说的先汉是东汉,东汉两百多年间册封的藩属真的不要太多,光是西南那边就不下于三十个。他几乎是抽搐着脸,哭笑不得地说:“几份册封国书中最大的官是县令……”
  刘彦的理解是,东汉在西南搞得是羁糜区,也就是将那些地方纳入华夏文化圈,给当地的土著随便封个官职,好让子孙后代想要那些土地的时候吼嗓子“自古以来那里就是我们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类的,至于子孙后代有没有那个本事将土地拿下来就管不着了。
  羁糜区在西汉和东汉的时候还不盛行,强汉一贯就是看上了就必须夺下来,只有觉得没有多少价值,丢在一旁觉得可惜,才会丢给土著几个连县令级别都不到的小官。
  羁糜区真正盛行是在隋唐时期,又以李唐最为发扬光大,才有历史学家说李唐的疆域版图看着挺大,可是真正受控于中枢的也就是那些固有之地。而所谓的固有之地是西汉时期最大的版图,历史上也就杨隋和朱明中枢掌控的疆土超过西汉,李唐并没有。
  挝族人求助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刘彦根本就懒得过问,他必需知道的是从长江以南迁徙到巴蜀之地的那批人现状怎么样。
  “总的来说还算安稳。”蔡优为刘彦详细解释了一下,大体是迁徙过去的那些人原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现在虽说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出比原先能够留下更多。他后面又说:“现在多生育可以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