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彦现在没想弄死哪个臣工,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情谁也拿不准,说不定有哪个臣工自己找死,或是刘彦垂垂老矣怕子嗣压不住某个谁。
  因为众人自己胡思乱想,刘彦专心致力于中原会发生的干旱和蝗灾,巡视队伍归回的襄国非但没有重新变得热闹,气氛甚至是比之前要压抑和沉闷。
  就是在那种气氛下,该先期前往关中的队伍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到时节进入到夏季的时候,纪昌从燕地回到襄国。
  纪昌回到中枢的背景是,汉军已经全面占领原先属于慕容燕国的地盘,他是得到诏命,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吕泰,与冉闵、谢艾等一些人同时踏上归途。
  回到襄国的众人没有多久就察觉到异样,以冉闵为例,得知众同僚在忧虑可能发生的清洗,他是一阵“哈哈”大笑,然后对自己的家臣说:“吾先立国为王,后走投无路投奔王上,依然能获得高位率军征战。”
  冉闵的意思是,该最害怕的人是他,他却觉得刘彦不是一个那样的人。
  好像也是那么回事,刘彦要是没有足够广阔的心胸,哪能接受冉闵的投奔,而后又一再给予大军的指挥权。
  身为家臣,家主可以乐观,他们却是不得不谨防,刘猗就说:“天下眼见就要安定,内外八荒六合再无可威胁大汉之势力,却不知大王可否仍有大胸怀?”
  蒋干、缪嵩和戴施同样是表露出相同的担忧,冉闵却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简单。”冉闵当即就从屈膝跪坐的姿势中霍地站起来,大大咧咧地说:“吾立刻就往宫城,当面问问王上。”
  一刹那,一众家臣有一个算一个脑袋里满是:“……”
  冉闵没等家臣反应过来已经大步而出,后面被连声呼喊也没有停止脚步,还真的就直接前往宫城,吓得自己那些家臣胆子都快破了。
  襄国能够被视为宫城的范围很大,冉闵抵达宫门求见,守门都尉一层层地上报,等待刘彦同意谒见,时间都过了将近两刻钟。
  冉闵是在林苑见到的刘彦,当时刘彦正在鼓捣一个看上去长方形的机器。
  “永曾,来。”刘彦招呼冉闵,自己却从打谷机的位置让开,指着踏板说道:“踩这里。”
  冉闵远远地就听到一阵“轰隆”的响声,本就好奇究竟是什么玩意,依言靠近踩踏,发现踏板竟然有回力,机器上那个圆滚滚的什么玩意是随着踏板的踩踏在动。
  “这圆滚滚木桶上面的金属环是做什么?”冉闵伸手要摸,却是被刘彦阻止,要不然绝对没什么好结果。他踩得很欢快,有着十足的好奇:“打谷机?”
  这台机器是刘彦下令研究后的第十三台样机,之前那些不是承轴容易脱掉,就是齿轮很容易被卡住。
  刘彦不知道冉闵为何而来,干成了一件事情后是带着炫耀的情绪对打谷机进行介绍。
  最新样品机只用了很少的金属,对工艺的考验却是很大,比如齿轮和承轴。
  先秦时期就对模具有成熟的利用,以秦国的工艺最为完善,大批的军事器械就是使用模具进行浇灌成型,随后再进行打磨,误差能够限制在一毫米之内。
  秦帝国之后,模具的成型之法利用技术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见了,也不知道是技术丢失,或是汉帝国有自己的工艺技术,可以确定就是汉帝国的制作工艺远不如秦帝国的误差规格。
  刘彦的汉国都已经在制造青铜炮,模具的利用肯定是再一次被捡起来,只是在大范围的运用上一时间还无法做到秦帝国时期的误差一毫米之内。
  模具浇灌法,包括流水线制作,等等的一些生产技术和理念,有些是将先民创造出来却丢了的重新捡回来,有些则是刘彦的“首创”。无法追赶秦帝国的标准,不是出现在技术的偏差上面,是管理的问题,比如秦法对制作物品的刻名,谁不合格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甭管干什么其实都是依靠人,就是现代有了智能生产线,可要是人操作不当依然会生产出废品,以人为本可以指很多的方方面面。
  源于各种工匠的数量太少,汉国军械制作超过七成是依赖系统,刘彦哪怕是能够狠下心来像秦国那样严苛,实际上一时间的效用也真的不怎么样。他当然有心针对生产人员的工艺严格,但那需要有更多的工匠,要不然最可能发生的就是工匠要被杀光……
  冉闵很明显是没有干过农活,所接受的教育也发现不了打谷机对农耕的重要性,刘彦还在谈打谷机大规模应用之后的好处,他却是急不可耐地提到过来的目的。
  “领兵?”刘彦稍微蹙了一下眉头,会这样是知道冉闵为什么那么问,随后说道:“正有战事需要永曾前往。”
  在刘彦还没有巡视之前,冉闵就在燕地提到要前往定襄,后面是耽搁了下来。
  “臣就说嘛,那些家伙根本就是庸人自扰。”冉闵也不知道是真的耿直还是给谁上眼药:“竟然说王上要清洗功臣?着实是荒唐!”
  或许冉闵根本是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不过以他能在石羯安然混那么多年的经历来看,该不会是耿直到这地步。
  刘彦的脸色变得很精彩,他当然知道近期众臣在想什么,敢过来大大咧咧说出来的就单单属冉闵一个。他还真不知道冉闵是没有政治智商,还是冉闵大智若愚。
  “……”刘彦目视冉闵,多少是有些恼火地说:“他们就是这么为寡人分忧的?”
  冉闵是放完炮就不管了,问起了统兵多少的事。
  “定襄已经有两个军。”刘彦说的是李坛麾下的兵力,对冉闵说:“永曾此次前去,带一个火器曲便可。”
  汉国已经改建兵制,由上往下就是,兵团、集团军、军、师、曲、屯、队、什、伍。人员编制是两个伍为一个什,五个什为一个队,五个队为一个屯,四个屯为一个曲,五个曲为一个师,三个师为一个军。
  所谓的火器部队,其实就是使用火药武器作战的部队,目前应用的也就青铜炮、炸药包、手榴弹。
  源于瓷罐手榴弹真心不靠谱,后面瓷罐手榴弹已经不再生产,是后续研究出了木柄手榴弹。只不过木柄手榴弹肯定是无法与现代工艺相比,该有的拉环、防险纸、拉火绳、导火索、炸药、弹壳都有,可雷管、铜丝簧、铅管、螺套真就不是目前能大批生产。
  对了,刘彦已经下令将作坊研究枪械,但必须承认制造枪械真比青铜炮困难无数倍,除非是系统升级到帝国时代可以生产火枪兵,要不然短时间内是看不到枪械大量列装部队。
  还有,刘彦对于系统可以召唤的火枪兵没半点概念,暂时不清楚召唤出来的火枪兵手里的家伙会是什么。
  “这个好。”冉闵很是欢快地说:“用火炮来轰甲骑具装和重步兵的场面肯定很壮观。”
  定襄那边已经围困了将近两年,周边挖了无数条壕渠就不说了,陷马坑更是惊人的密密麻麻,龙腾卫士的甲骑具装几次尝试突围都被打了回去,倒是那些具装重步兵限制不多发挥的作用比较大。
  躲在宫城的那些羯族残余,他们突围的行动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月,李坛麾下原本是有三个常备军,剩下两个是有一个在拼杀中折损过多。
  龙腾卫士突围是为了求生,拼死而求生的部队比什么哀兵绝对要凶悍,尽管是有诸多的不利因素,可是拼死的意志一点都不缺。
  汉国的青铜炮,伺候它需要一个什的士兵,大多数是有轮式基座,依靠畜力来进行拉动。但是火器部队不像其余部队能够使用仓库便捷补给,那就需要数量庞大的后勤人员来保障补给,一个曲真正操作火炮的士兵也就三百人,保障三十门青铜炮却是需要七百人。
  “只有一个曲是不是有些不够?”冉闵当然是希望携带的火炮越多越好:“要不就一个师吧?”
  刘彦当即笑骂:“只有一个曲了,爱要不要。”
  目前汉国的青铜炮数量也就是近百门,先期制作出来的青铜炮是被投入灭燕之战,刘彦调给冉闵那一个曲所在的三十门是后面制造。
  有总比没有好,冉闵笑嘻嘻的同时更对刘彦要进行清洗嗤之以鼻,火器部队在灭燕之战可是耍尽了威风,见识过的人无不知道炮火一轰所向睥睨,那么重要的部队刘彦说给就给,有点像是要诛杀功臣该有的样子吗?
  “给予羯族最精锐的部队最热闹的葬礼,定襄战事结束之后,永曾便率军进入西凉。”刘彦不是要冉闵去抢谢安的活:“羌、氐参军以盆地为休养生息之所,安敢不断袭扰陇右等地。寡人不愿意再听到他们的消息。”
  冉闵是更放心了,打完了定襄还要继续统兵征战,那真不是君王要清洗会指派的事情,要真清洗的话,不会让人统兵在外。
  得到了想要的,甚至比自己所想的还更多,冉闵乐滋滋地出宫城,回去之后痛骂了那些危言耸听的家臣一顿,很快他这边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君王觉得天下定鼎,想要清洗谁的话,绝对当属那些统兵之将,不统兵的人其实危险系数最低。
  各色人等一听冉闵前去宫城,知道是要问什么的人被吓得半死,不缺少已经做好自杀心理准备的人,只求自己死后家族不被牵连。
  等待得知冉闵不但屁事没有,还得了一个统兵终结羯族的任务,定襄完事还会继续统兵去陇右,那一瞬间关于刘彦会进行清洗的传言就不攻自破。
  清洗什么的本就是那些心思够大的家伙,他们自己因为自己的野心进行各种思考延伸出了恐惧。
  刘彦哪怕不愿意人心惶惶,可也不能没有因由地去进行安抚,也就让事态发展下去。他召回纪昌、冉闵等人,是有着无法述说的目的,冉闵这一次没来,过几天得到示意的纪昌也会来。
  原先侵略中原的各族被灭的已经被灭,远窜的也远窜,国家正是该进入发展建设阶段,官场人心惶惶不是好事,没人有心思干活的同时,继续发展下去无法排除出现逃亡,甚至是爆发叛乱。
  这么一件事情也给刘彦提了一个醒,那些人如果没有生出该出的心思,不会自己吓自己吓的那么惨。他就该好好思考一下,一些该有的限制是该有了。
  人心重新稳定下来,冉闵也率军前往定襄,刘彦却是开始频繁召见在野人士。
  所谓的在野就是不在朝当官,能够被称为在野人士的那批人绝不是在指普通百姓,一般是指拥有名声的群体。
  刘彦召见的不是各个家族未出仕的人,是各学派众人。
  最先响应的是儒家各学派,他们早就盼着这么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亲自召见求之不得。不管儒家是分作多少个学派,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统治者继续独尊儒术。
  正值新朝定鼎之时,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家比儒家更为急迫,他们要改变自家学派的命运,绝没有比朝代更替之际更好的机会。


第645章 野望无止境
  刘彦最近一直在偶然间听到李延年在西汉孝武皇帝时期创作的那首《佳人歌》,曲调还难再有重复。
  听到一次两次是碰巧,三次以上则就是有人刻意,刘彦事先只知道《佳人歌》,却不知道是谁所创作,更不知道《佳人歌》的创作背景。他问出了相关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者,又探知并不止一人在运作,心里剩下的就是冷笑。
  历经可能发生的清洗风波,众臣心中惶恐可想而知,尤其是刘彦根本未被谁所节制,连道德约束也没有,一切就是靠刘彦自己来约束自己,他们当然是要怕。
  纵观历史长河,越是雄心壮志的君王,那肯定是越加冷血无情,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该君王眼中没有不可杀之人,无不可牺牲之人。
  为达目的可牺牲和杀掉一切人等的君王,只要他秉承的理念和志向能够强大国家,最终能够办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言肯定是一件好事,可对于当代人就不是那样了。
  西汉孝武皇帝为了消除匈奴这个祸害,一生之中几乎是连连征战,战死疆场的汉家儿郎不计其数,国内也由文景二帝大治下的富足走向了萧条与凋零。
  在刘彻当政时期,北方草原的匈奴从绝世霸主的地位中跌落,曾经匈奴对于周边任何一国予夺予求的日子一去不返,汉室北疆不用再忍受匈奴每年的打草谷,亦是不用相隔几年就要送出公主以及巨量的陪嫁。
  汉帝国将士的流血不但换来了北疆的安稳,民族自尊心上面也是得到了满足,随后汉宣帝给予了匈奴终结一般的沉重一击,打得匈奴分裂成为两部,北匈奴远窜向西,留下的南匈奴成为汉室圈养起来的恶犬。
  一百多年的恶战,汉国从一个对于各国来说默默无闻的国家变成霸主国,但凡知晓汉帝国存在的国家无不惴惴不安,华夏文明也是首次迎来了它国异族的朝贡。这个朝贡体系在西汉诞生,随后进行了将近两千年。
  刘彻成了千古武帝,刘病已亦是果决之君,他们统治期间打出来的武功,使得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民族,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刘彦在没有穿越之前看过一部连续剧,《汉武大帝》片头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这样的评价实属难见)
  且不管连续剧拍得怎么样,刘彦屡屡观看片头的时候,每次都是看的浑身鸡皮疙瘩立了起来,第一次看的时候甚至有一种落泪的冲动。
  遥想强汉风光,再看天朝处处受制之下的忍让,刘彦有那样的心态并不奇怪。
  果然处在劣势之中再观阅历史,可以从祖先的辉煌中找到自信,并因为有这样的自信而坚信自己也必然达到那样的高度。所以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并不是可有可无,除了可以炫耀自家民族的源远流长之外,历史的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底蕴。
  有一句话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另一个说法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实后面这一句说明了一切,西汉的刘彻牺牲了一代人换取后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杨隋的杨广挖运河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让运河惠及了后世之人。那些不甚广传之事更多,有些还被刻意地扭曲,比如商王朝的帝辛一直致力于消灭夷人。
  很多事情明明就是对的,可是在一些未能言的影响下,正确的事情因为不合适的时期,会被进行负面的解读。
  刘彦知道的,那些臣工是害怕了,开始希望他的雄心壮志不要那么大,驱除胡虏光复汉家旧土之后,可以带头好好地进行享受,也让众人能够喘喘气,让他们干一些诸如壮大家族的事。
  没有什么比酒色财气更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其中当属美色最为有效,刘彦冷笑之时是对跟不上脚步的臣工感到失望,根本就没有去想那些能被《佳人歌》称颂的没人到底是多美。
  “若有倾城倾国的美人?”冉闵身上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话说得非常应景:“当即杀之!”
  冉闵站立于襄国西城门之外,将被刘彦送别前往定襄,给予羯族最后的落幕。
  刘彦知道冉闵一直是处于被多数人排斥的现状,仅有极少数的人愿意与之交往,那样的话都能说得出来,代表不管谁在谋划什么都跟冉闵没瓜葛。
  “臣此去,必定尽诛所见羯人。”冉闵目光非常坚定,后面却是咧嘴笑问:“前往陇西不止多少年光景?”
  “可进军盆地。”刘彦之前交代了一些,送别之际冉闵问那一句,是在询问战略目标,不得不再谈:“盆地之上有高原,永曾入盆地可收编适应高原之野人,先行探索高原。”
  如果刘彦没有记错,高原还是在元蒙才被征服,后面大明设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此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止步于高原之下,强汉盛唐中的那个唐还一直是被压制?
  因为海拔高度的关系,真就不是谁都能适应高原,刘彦所知道的是草原海拔大概是三千米左右,高原那边的海拔却有四千米,元蒙能够征服高原与草原人相对适应海拔高度有关系,后面大明也将高原纳入疆域是借了草原的不少力。
  “永曾前去陇西时,寡人会再增兵。”刘彦看到冉闵脸上露出明显的喜色,笑着说:“后续部队由草原降俘组成,永曾可使之为前驱,却不可忘常备军做适应高原训练。”
  冉闵没有海拔的概念,不止一次听刘彦谈到汉人可能适应不了高原,早就一颗心无比不服,认为只要是陆地就没有汉人无法征服的地方。他听刘彦慎重其事说了太多次,哪怕是再不服也不敢马虎,一听后续还有草原人组成的奴隶军,情不自禁就有了好奇。
  “草原胡人亦是常年生存于高海拔,相比汉人常年栖息低海拔,他们对高原更能适应一些。”刘彦一看冉闵一闪而过的狰狞表情,还是有必要说清楚:“后续部队中,有些部队慎用一些。”
  将近十年的战争中,不管是建国之前还是建国之后,刘彦的军队没少俘虏胡虏,属于羯人的那一批男人是随着冉闵在并州和朔州坑杀也清理干净,却有数量庞大的胡人战俘依然作为劳力,后面更是接纳了拓跋鲜卑将近三十万人的投降,燕地之战也俘虏了将近十五万降兵。
  “臣知晓。”
  冉闵当然知道刘彦是提醒别无意义消耗,尤其对属于拓跋鲜卑的那一批人优待一些。他非常郁闷刘彦因为拓跋秀的关系对拓跋鲜卑区别对待,却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刘彦善待拓跋鲜卑只是因为他们后面自主汉化。
  慕容燕国已经没了,却有慕容一族前往鲜卑草原,此后无慕容燕国却有慕容鲜卑。
  汉军攻占燕地,战阵俘虏降兵是一回事,攻城掠地之后肯定也是获得了非军事人员,吕泰目前在干的就是区分民族,不止是慕容燕国旧地,连带高句丽、百济、新罗和原属于夫余、曲沃、慎等等乱七八糟地区,是军管状态下全面在进行户籍登记。
  送别了冉闵,刘彦回到宫城。
  纪昌没有前去参与送别,是和另外的中枢各大臣在议政殿等候刘彦。
  襄国这边,宫城该拆下搬迁的贵重物品基本没留下,都是被各支队伍带往关中,没有动的地方很少,议政殿算一个。
  石虎在建造襄国宫城的时候极其奢靡,什么玩意值钱就往上整,就说进行朝会的大殿,地面的砖都是金砖,柱子上亦是镶金带银地弄了不少雕刻版。
  黄金和白银现在并不是流通货币,铜和布匹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才有了财帛这个称呼。乱世之时,铜的价值为次,布匹都比铜更受欢迎,而最受欢迎的是粮食,以至于各大族进行交易首选各类粮秣。
  纪昌这一次要提及的就是关于市面交易,他只有一个意见,那就是恢复正常交易,主要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
  “大汉恢复五铢钱,成色堪比诞生之初。”纪昌很明显是做足了准备,进入正题之前讲了不少的史,后面却是提出难处:“大汉有水压之法,可以最少劳力造出最多的铜钱,可是缺铜。”
  都说华夏大地地大物博什么的,可疆域广阔真不代表各类资源丰富,只能说是生存空间大。
  华夏先民发现铜的用处,进入青铜时代之后大肆探勘铜矿,能找到的铜矿几乎是快挖光了。后面又进入铁器时代,结果又像对铜矿的无尽开采那样,发现一个基本就是挖光一个。
  实际上华夏这边的冶炼技术从来没有处于世界第一过,不管是青铜冶炼还是铁的冶炼都是落后于同一时间的各帝国。
  到秦帝国时期,华夏这边的青铜冶炼技术达到顶峰,可别说是希腊文明,连阿三那边的文明都已经将铁的冶炼技术发展成熟。
  汉帝国有一件事情相当有名,那就是刘彻有鉴于汉军的铁质兵器竟然在对匈奴作战时没有优势,听说被匈奴打得逃窜的大月氏获得了良好的对铁冶炼技术,本就有意联合大月氏一同针对匈奴,对张骞的指令却是联盟可以失败,但一定要带回铁的冶炼技术。
  汉匈交战之初,匈奴人手里的家伙大多是青铜武器,是冒顿开拓了西域才获得铁质兵器。
  匈奴获得了西域的管理权,真的从西域得到了太多的东西,其它或许是次要的,足够多的金属武器才是关键。而必须说的是,当时匈奴人手里的短兵器绝对不是弯刀,是直剑。
  西域人的冶炼技术是从哪获得?他们就是从阿三文明那里学习到了冶炼技术,连大月氏人也是从阿三那里获得的冶炼技术。
  不止是西域和大月氏,本身就有冶炼技术的希腊文明也是从阿三那里获得技术并进行改良,结果西汉是从大月氏那里获得冶炼技术改善己身,说起来阿三这个文明的贡献还真不小。
  纪昌现在就面临一个难题,源于系统这个逆天的存在,汉国对铁矿的需求并不迫切,可是系统真没搞出铜矿。
  丞相府想要让国内交易正常化,前提是有足够多的铜矿来制造五铢钱,恰恰汉国对铜的需求根本无法得到满足。
  “中南半岛探勘之后发现储量丰富的铜矿,臣请求在当地设立造币坊。”纪昌说的是后世老挝那边的发现:“亦是需要开林劈山,学先秦直道,再设立专门的舰队进行运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