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确切,代国迁都云中郡盛乐宫,已经与刘虎所部交战。”拓跋秀在说的好像是在说“别人家”的事情,她又说:“我的部众已经被从前线退下,他们会成为嫁妆。”
  那就是说,代国国主拓跋什翼犍已经收到了第一批礼物,并且同意了刘彦与拓跋秀的婚姻?
  刘彦所不知道的是,他到现在已经改变了拓跋秀的命运,她本来该是担负重任嫁去慕容鲜卑。现在,拓跋什翼犍应该选出新的姐姐或是妹妹,来完成既定的国策,也就是与慕容鲜卑联姻。
  “那么,代国想要什么?”刘彦很满意拓跋秀的态度:“若是能办到,不妨大方一些。”
  “要兵器,特别是箭镞,大量的箭镞和食盐。”拓跋秀满脸的认真:“夫君现在不应该吝啬,给的越多,回报越大。您需要众多的骑乘好手,他们会为您驰骋疆场!”
  箭镞?的确,箭镞的重要性太大了,冉闵需要大量的箭镞,拓跋什翼犍也需要大量的箭镞,相比起其它的军需物质,箭镞的消耗量太大,但是只要有足够多锋利的箭镞,所带来的优势绝对不是一点半点。
  汉部自己在用的是一种三棱形状的箭镞,该种箭镞传承自先秦,是秦军当时的标配箭镞。到了两汉,可能是工艺或者什么原因,汉军之中虽然也有三棱箭镞,但是被称为破甲箭,似乎还真的非常珍贵?汉军的标配箭镞成了一种矛尖的类型。
  刘彦向外卖的就是普通的箭镞,根本不可能提供三棱箭镞。他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拓跋秀,是说道:“等拓跋什翼犍自己派来使者,到时候再谈。”
  拓跋秀想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顺从地点头。


第104章 有效整合
  汉部又有大动作了,聚居到了柜县的那些人,他们吃了别人提供的饭,就该听从命令行事。再有,汉部算是大方,不但给了饭吃,更是拿出一些粮食作为赏赐,只要求众人能够听从号令进行征战,若是得胜还将会有厚赏。
  本来就是缺乏粮食才听从新任郡守“就食令”来到柜县,他们拿到了属于自己份额的粮食,虽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被遣送,但好处已经到手,谁也没有太过抗拒,甭提这一次的“就食令”竟然还有后续的好处。
  众多的家族和部落,他们带来多少人,各自整合成为一队,按照人数多寡,给了临时的安排。
  “对,不给予官职是因为没有必要,但为了方便指挥,就该知道哪些人手下有多少战力。”魏骏驰脸上挂着笑容,看着却是有些阴冷:“吃了提供的饭,就该有把命送掉的觉悟。”
  那么说绝对不过份,要是刘彦没有发出“就食令”,那些听从召集令的货色大多也是会死,大约是各个家族四处寻找目标攻杀抢掠,死在攻坚上面。或是,等待身体被饿得衰弱之后被抛弃,留在荒郊野外饿死,也许是被野兽咬死。
  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每年的夏季接近秋季的时候,就是中原各处战事最为频繁的时刻,为了获得能够活下去的粮食杀来杀去。
  本来该是由尔荣下达“就食令”,偏偏尔荣发出“就食令”之后就被汉部干掉,那个时候等于是一套既定的规则没了,要不是汉部在随后有大动静,与姚伊买集结的那批人狠狠地交战了一次,长广郡早就该乱起来了。
  刘彦率军出征,也就是灭楼家、攻塞娄纳阿部落的时候,当时其实就已经是乱了起来,就像是看到戒备森严的坞堡或是城寨,又比如那些一直流窜的游牧部落,他们不敢招惹势大的汉部罢了。
  话又说回来了,刘彦没问,也没有人提醒,他还是在发出“就食令”之后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原本也不是不知道到处在攻伐,只不过以为是乱世常态。
  刘彦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但他绝对不会白白拿出粮食来便宜人。
  “对,家族旁支前来效力,每年会有固定赏赐。”
  纪昌看上去挺有官威,他现在有三种身份,一为刘彦幕僚,二是汉军长史,三官拜长广郡丞。长广郡郡丞是后赵朝廷体系下的正式官职,却也是他最无所谓的一层身份。
  无需特意观察,谁都能看出纪昌最近平添了一种威严和……难以形容的逼人锐气。他自以为猜出刘彦是强汉血脉后裔,内心里为“正朔”效力的使命感爆棚。虽然,他没有直白对刘彦或是任何人提过,但真的是感觉无比的自豪,真心是打算为刘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不过话说……强汉那一脉的皇帝,西汉皇帝似乎对待功臣都相当不地道?
  纪昌面对的人非常多,有选址固定居住的家族,有保留游牧的部落。他已经讲解了有一会,个别听不懂的又是反复问,说得有些口干舌燥。
  吸收各个家族或部落的一些旁支,让他们来汉部效力,给予相应的报酬,对于很多人来讲无疑是一件美事。汉部崛起,特别是扫楼纳阿部落不战而退之后,观望的人都该知道此后长广郡是由谁做主。
  强如塞娄纳阿部落都躲避汉部,他们这些和塞娄纳阿部落完全不能比的势力,除非是被逼到不得已的地步,谁又愿意去轻易得罪正在崛起的汉部?
  强者拥有一切,那是永恒存在的普世公理,只不过现今年头将这件事情放大,也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响应“就食令”前来聚居的每一家,他们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会被汉部索取什么。一般情况下,是会出一些嫡系子弟作为人质,自古以来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先秦战国时期最为普遍,给人当质子真没有什么突兀的地方。他们奇怪的是,汉部竟然要的不是嫡系长子?
  “派来勇士到汉部效劳,勇士于战场缴获可以私留三成。”纪昌这句话说完,下面那些人就立刻按耐不住交头接耳起来。他停下来让人议论,等了一小会才大声继续说道:“根据这些勇士在汉部效劳的情况而视,汉部会酌情减少你们应该缴纳的赋税。”
  没什么好说的,后赵的政权体系下,税赋什么玩意的其实基本是靠下面的官员自己去搞,中央政权只给州治所级别的下达指标,然后州级别的治所再向郡级别下达自己的指标。到了郡守府这边,郡守在完成州治所的份额要求之后又有自己的指标,然后是县、乡、村……一层又一层的扒皮。
  通常情况下,视贪婪程度和拥有的实力而定,每一级官员定下的份额都不一样,夸张一些的会在原有的指标上加个数倍乃至于是数十倍。每年几乎都会有一些家族灭亡,那是难以完成赋税额度起兵被剿灭,又或者是按照份额缴纳之后变得虚弱被敌手灭掉。
  汉部不会去搞什么赋税全免那一套,胡人不会因为谁的仁慈感恩戴德,相反会因为仁慈而看低。汉部该给的恩赐会有,但并不是平白无故。
  传达的意思需要令人思考,该进行的事情也不会停止。在接下来,汉部开始进行适当的整合,早先归附刘彦的四家负责前来听命的晋人这边,西骞家和苏乐家负责胡人这边。
  事实上,听从“就食令”带着人手听命的晋人豪强绝对比往年多,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尔荣对长广郡的晋人豪强、大族折腾了一波,有汉部竟然会攻击坞堡并攻克,还有……
  “汉部首领果然对待晋人不一般!”
  “嗯。汉部之中……大多数主事者皆为我等一般的晋人!”
  只要肯查,一些情报很轻易就能获得。汉部的核心主事者还真的大部分就是晋人,看去反而是胡人身份的主事者较少。这样一来就让地方的那些豪强心思活络了。
  胡人那边自然也是发现了汉部的情况,不过大多数胡人并没有想太多,只以为刘彦像是一些人喜欢用听话的晋人。喜欢任用晋人的首领并不少,因为石勒给了那些人一个好的榜样。
  经过十来天的整合,纪昌下令开拔,他们第一个征战的对象距离柜县并不遥远,是一个拒不听令的小家族,本身亦不是坞堡,是一座胡汉混合起来的城寨,将会被用来让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见血和磨合。
  这一次长广郡地界内需要被清扫的很多,除了第一个攻击的城寨,跑不掉的坞堡和城寨会放在后面,最先动手的是那些游牧部落。
  说“第一个”其实不然,柜县这边在整合期间,徐正和吕泰已经率军对一些游牧部落开始了征战。只是,他们开始行动之余,第一个目标是扑了空,第二个倒是逮住了,可是接下去又连续扑空了两个。后面,他们改变了策略,是到要离开长广郡的要道守株待兔,总算是让征战进入正轨。
  挥刀劈死最后一个挣扎的杂胡,李坛昂天狂吼,他是满身的浴血,周遭的汉部士兵皆是如此,鲜有厮杀过后还能一身整洁。
  这里是一处狭隘要道,此时此刻铺满了尸体……
  “收拾战场!”
  “诺!”
  发泄了一通的汉部士卒如往常那般开始收割首级,他们会将割下的首级系在腰间,并坚持认为这种行为很“汉部”,绝对不能抛弃这种习惯!


第105章 关于未来的思路
  轰隆的马蹄声奏响,徐正带着马队冲进了迁徙中的部落车队,一片腥风血雨开始出现。他们是先解决掉了这个部落的二百来个骑手,追赶了两千多才算追上,并毫不客气地进行一阵杀戮。
  杀斗场旁边是李洪等接受雇佣的冉闵部曲,他们留下了三十人接受刘彦的聘请,余下的人保护申钟回去襄国。
  对付杂胡部落,李洪等人极少出手,他们坚持认为光是训练绝对无法练出什么骑兵,除了骑乘之术之外,哪个合格的骑兵不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
  算起来汉部的那些骑手已经足够幸运,他们在冉闵麾下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运气,可以挑选什么实力弱的小部落,根本就是一开始就与强者碰撞,不知道死了多少同伴,活下来的人这么厉害,并不是无缘无故。
  这是他们剿杀的第三个部落,并不是属于塞娄纳阿那个阵营,是没有响应汉部的号召,那么自然也是在被杀戮被掠夺的范围。
  刘彦本部,包括那些用“就食令”召集起来的人,针对长广郡境内的征战会持续至少两个月。
  一切符合后赵政权的“减丁”政策,不让地方有什么家族或是部落壮大起来,毕竟一旦有非羯族壮大,羯族在匈奴那里发生过的事情岂不是要重演?
  “我们会借这个机会吸收掉一部分。”刘彦可以想象出现在的长广郡是什么样的景象,绝对到处都是暴虐的军队在横行:“不留痕迹地消耗那些不听话的,尽力拉拢亲善的。”
  感谢有塞娄纳阿这个一个部落跳出来,让汉部有了下一个合适的敌人。一个部族的崛起不能没有敌人,可是又不能有无法战胜的敌人,像是塞娄纳阿这种部落对汉部就正合适。
  “您是故意让长广郡出现两个……唔,阵营?”拓跋秀新学了一个词,那便是阵营。她真的不是那么懂刘彦为什么喜欢爬上风大的高处,风太大吹得人眯眼睛,头发也会狂舞,对于很努力才弄出的发型是个坏消息。
  不止是刘彦喜欢搞阵营这一套,所有上位者都喜欢区分阵营,只是手法上会略略有区别。像是石勒时期,后赵的阵营就是诸胡和晋人,石勒虽然是从匈奴人那里夺了江山,可是并未对匈奴人赶尽杀绝。
  慕容鲜卑也在搞阵营,之前还联合其他的部族针对宇文鲜卑、段氏鲜卑、拓跋鲜卑,可是现在开始在喊大鲜卑了。
  哪怕是虚弱不堪的晋国也在弄什么阵营,长江以南的土著是一个阵营,南渡的各世家是一个阵营,北进派和西进派又是阵营。
  “段氏被灭了。”刘彦脸上的表情略略阴霾:“是被慕容恪率军所灭。”
  那是刘彦从申钟嘴巴里才知道,事情发生在:东晋咸康四年,成汉玉恒四年,汉兴元年,前凉建兴二十六年,后赵建武四年,代国建国元年。
  是慕容鲜卑联合后赵,从南北两个方向灭掉了段末秠建立的段氏辽王国(史称辽公国,因为段末秠是东晋的国公)。那么石斌集结人马就有些耐人寻味,说攻击段氏鲜卑该是清剿余孽,但段氏鲜卑不是又被慕容鲜卑容纳了吗?
  刘彦是不清楚一件事情,慕容鲜卑先联合后赵攻击段氏鲜卑和宇文鲜卑,后面慕容鲜卑却是遭到了后赵的突袭,后赵突袭先得胜,逼得慕容鲜卑退往辽东,但是在后面慕容鲜卑又击败了石虎亲率的后赵大军。
  还有一件事情刘彦更加不知道,那就是一个“侍奉五主大贱人”的诞生记,那个家伙叫阳裕。
  消息传达缓慢的年月,同时消息又是闭塞得很,很多事情哪怕是听到了都不一定是正确,例如传闻恒温慷慨激昂地准备出征成汉的这个说法。实际上恒温是被逼的,他要是不西政成汉,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就要活不下去了。
  “不是石虎邀请李寿一同瓜分晋国吗?”拓跋秀显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她说:“燕国(前燕)有大儒到代国作客,将赵国(后赵)将要与成汉共击晋国中分江南的事情作为谈资。此乃秀亲耳所闻。”
  刘彦压根就不知道那些,他只知道晋军在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败给了后赵军队,冉闵在那一战似乎还大显神威干掉不少晋军,杀掉晋国素有武勇名声的蔡怀。
  “哦……”拓跋秀点头:“庾亮是大诗人和礼法大家,可他不懂军事。”
  “呵呵!”刘彦不是在嗤笑庾亮,只是有些嘲弄:“晋国难逃之后,最喜欢的就是派大诗人统军。”
  “所以晋军一直在大败。”拓跋秀就真的是在嗤笑了:“我听闻你的一些部下想要派人前去晋国,为你求来贵女。”
  这么件事情刘彦也有耳闻,但他从来都没有当一回事。不止是晋国那边,似乎还有去乐陵找崔氏还是什么的,反正那些部下就是很热心地想帮他建立“后宫”。
  刘彦明显看出来了,拓跋秀根本就没有在乎那些事情。他对拓跋秀说过的一句话印象无比的深刻,原话是“你会知道谁对你的大业帮助最大”。
  “那个地方便是选作英灵殿的地方?”拓跋秀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包:“不在狭隘的半岛?”
  刘彦蹙眉:“我随时可能放弃陆地有这么明显吗?”
  “并无。”拓跋秀实话实说:“相反,您大肆攻伐长广郡不服,展示了雄心,大批晋人与杂胡不敢违逆,纷纷宾服。”
  说到底刘彦终究是一个现代人,对于古时候一些词不能乱用并未知晓,例如“宾服”就不是能乱用的词,那是谁向王者臣服的另一种说法。
  “整合长广郡之后,您有什么打算吗?”拓跋秀抚摸着战马的马鬃:“留下塞娄纳阿这个部落,是为了下一步向高密郡进军?”
  刘彦知道拓跋秀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但这一次却是猜错了。
  后赵现在虽然有挫折,但并不是谁都能够挑战其统治地位,刘彦可没打算找死,他是对于将系统升级到“城堡时代”感到异常迫切,可现在去玩什么攻占青州,等着被后赵集合大军拍死吧!
  “这边……就慢慢发展吧。”刘彦扭头看向了东面,那里除了大海之外,跨过渤海不是还有一个半岛吗?他比较突然地问:“慕容鲜卑建国了?”
  拓跋秀答道:“(东晋)咸康三年便已建国。”
  “再逛逛吧。”刘彦双腿踢了踢马肚子,手也是抖了一下缰绳,坐骑缓缓地踏蹄行走。他问:“段氏鲜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还能是怎么样呢?”拓跋秀觉得穿裙子骑马太痛苦了,特别是现在穿裙子里面压根就什么都没穿,庆幸马背上有垫子,扭了扭不太舒服的部位:“寄人篱下,代国便有段氏那边的直系族人。”
  刘彦明白了,慕容鲜卑为了自己的霸业会攻击任何一个鲜卑部落,但是慕容鲜卑不会对那些部落赶尽杀绝。他在思考一个问题,慕容鲜卑对拓跋鲜卑的态度究竟怎么样。然后是,他这个鲜卑铁弗的身份对慕容鲜卑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在慕容鲜卑接下来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分一杯羹什么的。
  “啊?”拓跋秀听了刘彦的话明显呆住了,并且一呆就是很久:“可……可是,我们没有那个实力……打穿通道吧?”
  不,不一定是要从陆地,其实从海上也行。但是,刘彦接下来就该苦笑了,不说有没有足够的船什么的,跨海作战有那么容易就好了……


第106章 高句丽?
  运力从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例如刘彦想要去高句丽,然后是各个家族向汉部购买物资,其实都是存在运力上的限制。
  汉部可以答应数额庞大的订单,因为越是庞大的订单越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交易,需要分批来进行。
  分批?刘彦该考虑在辽东半岛寻找一个地方作为据点,分批将人手送上去了。
  后赵没有自己陷入内乱之前,强如羌族族长姚戈仲与氐族族长苻洪都不敢轻举妄动,何况乎是窝在青州长广郡的刘彦?
  刘彦大约记得后赵再有几年就会自行崩溃,可是具体是几年真的不知道。毕竟吧,他现在没有办法上网了,难道还能时时刻刻百度一下?
  想要在后赵地盘上夺取一个州,至少是后赵没有陷入内乱时属于不可能,能够占得一个郡估计已经是极限?
  已经踏上归程的申钟,他隐晦地点拨过刘彦,朝廷允许下面的部族互相厮杀,是为了保证羯族的领导地位,可允许扩张拥有限制,一旦突破了朝廷的底线,该是大军压境的局面。
  要是到了“城堡时代”,人口上限是一万不是一千,刘彦自然是不用去管那么多,只要有资源就能生产足够多具装骑兵,到时候大不了就是打消耗战,谁耗死谁还不一定。
  问题是,刘彦现在的系统不是“城堡时代”,可以消耗的也就是一千……哦,没了,农民再加上渔船,又留下了五十个名额,只有六百可以拿来消耗的系统士兵。
  规模在数千的战斗中,六百名士兵绝对有作用,特别最长三个小时就能再补充一个,反反复复地拼消耗,刘彦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会输。但,后赵会每次出动数千吗?只要来个五万的正规军,刘彦连打都不会考虑,就该直接带人上船出海了。别提,后赵本身有两支绝对精锐,随时还能召集数十万的附属武装。
  说到随时可以召集的武装,刘彦对这个是有了亲身体会,他成了郡守,借着后赵朝廷的权威下达“就食令”,随着时间越是往后推移,响应号召的人越多。前天,他问了一下数量,竟是有接近两万!
  两万啊!那才是长广郡一地,后赵有多少个郡?石虎一声令下召集个百万乌合之众绝对是轻轻松松,只是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喂养罢了。
  “打造大船?”田朔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刘彦,说道:“君上,这个……造小船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大船……不止没有相关的木头,匠师那方面……”
  对了,现在哪怕是有会造船的相关人才,基本上也就是造内河船的居多,会造海船的基本就是没有,至少在中原绝对没有!
  讲真话,没在开玩笑,神州大地有两条大水系,一为黄河,二为长江,历来哪怕是有水战基本也就是围绕着黄河或长江进行。因为根本就没有来自海外的威胁,上古先秦、两汉、至今,谁会去研究海船?
  刘彦对于海船的结构知晓一些,也就是内河船基本是平底,海船则是需要园舭型。他手下有了一批工匠,只是数量极少,在少数一些会造内河船的工匠带领下,他们已经尝试造海船进行了接近一年。
  有试航型已经出产,船身长达三十米,船身宽八米,吃水深三米,载重量二百八十吨。好吧,其实就是柯克帆船,为十四世纪最为活跃的船只。就是别问刘彦为什么会懂得画蓝图,谁都会有一些别样兴趣。但是,他也就是会这种船的蓝图了。
  对了,说到造物,刘彦还会一种大杀器,那便是火药。事实上现代人只要是有兴趣,稍微查一查就知道火药配方是什么,但刘彦现在根本不会让它面世,就如同知道马镫和马蹄铁的重要性,但就是宁愿手底下无法组建骑兵,也不愿意让马镫和马蹄铁提前出现!
  知道现在出现马镫和马蹄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吗?固然刘彦可以快速训练出一批速成骑兵,但撑死了数量不会超过五千。中原有多少胡人?塞北有多少胡人?辽东和以北有多少胡人?刘彦弄出马镫和马蹄铁,信不信哪怕就算有系统这个金手指,也会被胡人无穷无尽的骑兵碾压成为渣渣?
  很多的科技造物绝对不是会就可以在任何的时机造出来,或是造出来的那一刻是会拥有优势,但总要看自己实力与他人的对比吧?
  “尽力找!”刘彦满脸的坚定:“不止是自己找,发动一下看能不能寻找到货物来源。”
  田朔自然是唯唯诺诺,他非常明白船只的重要性,有足够多的船只,或者是更大更好的船只,汉部就会越加强大。
  造船需要木材,大量的木材,并且不是什么木头都适合造船,需要种类合适,更需要的是足够粗大!特别是龙骨而言!越是大的船只,龙骨需要的整根木头就是越巨大!拼接?刘彦表示不会,更不想某天海船在大海里出现龙骨迸裂的意外,沉到海底看看有没有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