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供给仆从军之外,都是随意堆积在仓库里等待补充仆从军,很可能也只是放着生锈。
  阿三的装备挺杂,汉军缴获的军械以短矛的数量最多,那是阿三在武装所谓的贱民时标配,战场上包括来自于后面仓库的攻占,数量多达二十八万杆。其余战剑、弯刀、匕首、长矛……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武器,合起来还没短矛的一半。另有阿三特色的长弓将近一万八千副,各色箭矢……以竹箭的数量最多,合起来总数量三十七万支。防具方面就更杂,能拼凑成套的铁甲、皮甲也就不到三千套,木甲、竹甲、布袄甲和一些怪玩意则是干脆连统计都懒得干。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见桓温和袁乔久久没有回复,再看两人差不多阴沉到能滴出水的表情,难以置信地问:“难道连缴获也无法自行处理?”
  诸夏历史上,很多私下贩卖军械的臣子,他们连座坟墓都不会有,也就不存在坟上的草长得密密麻麻,才不会分贩售国家制式军械,还是来自战场上的缴获,反正私下那么干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光是私下贩售军械,就是私下堆积超过国家因为身份许可之外的兵器,分分钟额头上会出现“反贼”两个字,自己连带三族之内随时会被拉到菜市口。尤其是以甲胄的控制最严格,国朝还允许民间能够有武器,只是数量和规格别超过规定,但是不管哪个家族或个人敢储备十套以上的甲胄,一旦发现是没得说的事情,咱菜市口见。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面对保持沉默又是一脸阴沉的桓温和袁乔,表示内心的压力比山还大。他跟着沉默了有一会,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呢喃:“难怪大汉会那么稳定……”
  还是那句话,每一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诸夏曾经也有过可以随意贩售军械的时期,甚至只要有钱就能武装起能武装的部队,尤其是商贾养一支部队用以保护商队最为正常。
  春秋战国阶段就频繁出现非国家武装却能逮着国家军队按在地上摩擦的私家武装,除了极少数的诸子学说之外,任何一个昌盛的学说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护派私军”。有一段时期最大强悍的墨家干脆是直接骑在至少六个诸侯国头上为所欲为,甚至墨家还能与战国之一的秦国硬碰硬拉出军队开干,结果是秦国花了两代人的时间争取墨家的支持,后面估计是利用完了干脆灭墨,就是没灭彻底,可也让墨家直接一蹶不振。
  诸夏的“古典”时代是终结在战国开启的序幕之中,随后秦帝国横扫八荒六合又制定了新的规则,走到汉初刘邦称帝后的时间都是奔走在消灭自己封的那些诸侯王,又到了刘彻因为击败死敌匈奴达到“唯吾独尊”的权威,对民间持械的容忍度其实还算比较高,可是对体系之内的人员控制就是严格到没边,要是中央朝廷没有要完蛋的迹象,一些红线就是一碰必死。
  至少是在两宋之前,其实诸夏的官方是很鼓励百姓持械,那是他们清楚平时持有兵器的百姓能够熟悉使用武器,等待征召起来稍为强调一下纪律就是一支马上能拉上战场的大军,要是平时连武器都不让摸,等需要兵源的时候,征召来百姓要是不经过训练拉上战场就是送死,可要是训练征召来的百姓又要消耗太多的时间。
  鼓励百姓持械以两汉为甚,尤其是西汉时期只要是成年男子都要至少学会使用弓这一件武器,那是民俗中只要生出男孩,家长肯定要拉着婴儿的手用玩具一样的弓射四方。讲究的冠礼中最为重视的还有射艺、技击、驭术,可以不是非常熟练,但不能不会。所以了,刘彻要与匈奴开战,征召命令一旦下达,分分钟拉出数十万军队,后面极度重视骑术,汉家骑兵开始横扫草原。
  要说始皇帝手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那是收缴六国的兵器,可不是收缴秦人的兵器。
  两宋?他们是受到五代十国的影响,禁止百姓持械当然是为了统治的稳固,然后等待异族的军队杀过来,没组织了立刻能打的军队,百姓更是待宰的羊羔。南宋末期,文天祥一再组织反抗,未陷落的地方都是相应,福建和山西位处后方又因为地形的关系保有相当元气,大半个福建和山西的男子基本上是追随着抗击入侵,那还是福建和山西的男性有“南蛮”属性,于南宋时期是被特别允许持械,可是前仆后继的下场却是一再全军覆没。
  在其余的国家或民族,他们或许有过中央集权的运动,可是好像都不怎么成功,基本上要将所有权力掌握在手里的统治者,要么是行到半途自己放弃,要么是直接被掀翻了桌子。强制收权的那些统治者,十个之中八个被曾经的部下弄死,一个被突然爆发的叛乱吓死,另一个是用各种花样的手段自杀而死。
  “封建”在诸夏消失,其余文明却是一直存在下去,“领主”这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哪怕是到现代都还没有完全消失。
  “大汉与所有国家都不同。”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没有放弃前来的目的,可现在并不是胡搅蛮缠的时候,讲一些其它话题缓解气氛:“以我们的国家为例,我们并不允许平民持有武器,这一点与你们不一样。我们国家的领主以及将军,只要财力允许则是可以有自己可以承受的武装,平时用以保卫领地,战时随军出战。”
  桓温与袁乔对视了一眼,可以肯定的是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没有说假话。
  “你们称呼的安息,也就是我们的帕提亚时期,七大家族都拥有庞大的私军。”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显然是陷入一种思考当中,看表情还挺重要:“帕提亚在与罗马的战争中,部队一直一再被成建制的消灭,罗马军队兵临都城,他们的选择是观望再观望。”
  诸夏历史上暂时还没有出现国家被异族消灭的事情,也就不存在国家野战部队被消灭,敌军都已经攻到帝都,可是其余地方上的武装却没有支援或是救援的情况。在异族军队靠近帝都的例子当中,诸夏但凡是知道消息的诸侯,有史可载的也就是周幽王姬宫湦被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可能是犬戎入侵的速度太快,又或是其它原因,反正不是周幽王姬宫湦为褒姒干了“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离心,当时各诸侯是冷眼看着犬戎攻入镐京并杀死周幽王姬宫湦,除此一例外皆是各地发兵勤王不绝。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在讲帕提亚帝国的覆灭史,可是他没说的是阿尔达希尔家族见国家灭亡难以扭转之后,背叛了发誓效忠的对象,干脆就控制最后一支武装部队在地方上割据蛰伏,与众多手里掌握或多或少武装部队的其余人那样,等着罗马人洗劫了都城,又一路洗劫着回去,然后他们率先向曾经的效忠对象动手,后面又战胜了其余竞争者,才有了萨珊这个国家的建立。
  “我了解到的是,大汉的任何人,只要有产出就要对国家交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也没奢望能得到回复,自顾自往下说:“我们国家的领主不需要,罗马……也就是你们称呼的大秦也不用。”
  波斯萨珊和罗马还真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可是领主却会以上贡的形式敬献,拿出多少就看良心了。通常情况下,比如现在,动荡不断的波斯萨珊和陷入内战的罗马,沙普尔二世是发狂地要求臣属敬献更多,罗马的“三子”也是相同的情况,因为他们的根本国情,得说的是某种程度使情况没有得到好转,相反是进一步恶化。
  当然了,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可不会说波斯萨珊的丑事,他就是讲罗马那边的现状,讲得还十分客观和有深度,总结的意思就是:大汉的制度能够挖掘出一个国家最大的潜力,难怪随时随地都能对外发动战争,是一个十分先进的制度。
  面对隐晦表露出“求指导”的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桓温和袁乔再一次面面相觑。


第792章 还有这好事?
  诸夏的王朝自秦帝国之后就是一直追求中央集权,又从汉初之后就强调强干弱枝,任何时候都要保证中央实力的绝对优势。
  事实也证明只要中央拥有绝对优势的实力,国家总是能够保持绝对的稳定,屡次这种现象下国家基本是走向了盛世。
  可是一旦中央的实力衰弱,地方上出现了强横的人物,中央又无法及时处理不稳定因素,国家就会进入到动荡期。
  当然了,桓温或袁乔才不会去为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介绍那些。
  “我所了解到的……晋朝?你们是这么称呼上一个王朝的吧?”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一阵独白之后,见到桓温和袁乔的脸色缓和下来,松了口气的同时有了求知欲望:“晋朝虽然也是中央集权,可是正因为这样,各个王爵为了争夺皇帝的位置,导致国家元气大伤?”
  诸夏的皇帝就是至尊,恰恰因为皇帝的至高无上,但凡是有实力有机会,谁都会向那一张宝座发起冲击。
  “我们的君主按照你们的说法,就是‘共主’,大家效忠于君主,可是无论从法理还是其它方面,并不需要必须完全听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说法让桓温和袁乔想到了周王室。他见到两人颔首,继续往下说:“就是因为那样,王位虽然尊贵,可是并不如皇帝的宝座那样吸引人。”
  桓温和袁乔可以理解,要是成为王依然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那样的王座吸引力真的会下降许多。
  “我们与罗马的战争大多数时间是处在弱势,只有大领主们团结起来才能与罗马相抗衡。”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苦笑了一下,说道:“但是通常想要做到团结太难了。”
  桓温对远征波斯很有兴趣,有一段时间是从不多的资料和情报中做过了解。他所知道的是,波斯人与大秦人较量了千多年,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波斯人还真的都是处于劣势,也就不难明白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怎么生起了学习汉家制度的原因。
  诸夏已经习惯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与诸夏相反的是,其余文明还是处在分封制度当中。
  到底是哪种制度好,其实真的很难判定,再好的制度也经不起足够愚蠢的人去搞砸了,再烂的制度在睿智的人手里也能玩出花样。
  要是让诸夏的人来认为,他们是因为有了春秋战国的历史作为借鉴,下意识就觉得分封是一切至乱的根源,可事实真的是那样吗?
  像是波斯萨珊和罗马的分封,他们得是各地方的领主实力强大,国家才会走向扩张时期,又从对外的掠夺中保持了国内的昌盛。
  相反的是一旦罗马人和波斯人的中央强大起来,统治者必然是会与地方上的领主进入较量期,结果是陷入内耗期,或是出现内战,又或者是相对和平的僵持,反正就会陷入到萧条时期。
  “这一点我竟然完全无法反驳。”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刚才听到了什么?是桓温讲罗马的三巨头时期旧事。他摸着下巴陷入思索:“的确。他们三人为了取悦罗马人(罗马城有选票的公民),一再对外发动战争,凯撒主要征服高卢,克拉苏征讨北非以及希腊,庞贝与日耳曼人和高卢人征战,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选举成为行政官,但是真的扩张了罗马的国土。”
  还有后面的事,就是凯撒在那一场竞争中获得胜出,可是因为凯撒的实力真的是太强了,不但是竞争失败的那些人走到一起,连带之前两不相帮或本来是帮助凯撒的一些人,全面成了凯撒的反对者。其中或许有凯撒一些政策的关系,比如野蛮人竟然能成为罗马公民,根本原因却是凯撒强到能随意收拾谁,致使谁都心生忌惮。
  不管是罗马人还是波斯人,他们就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统治者能带来好处才会被认可为统治者,不能带来好处还会损害利益,基本上就是用直接的行动送统治者去死。
  不知道是不是正确,反正诸夏的确是在中央集权方面领先了一步,后面各个文明也是逐渐走到了中央集权的道路上面,就是因为历史遗留因素的关系,除了诸夏文明之外的其余文明,哪怕是有过短暂的中央集权时期,时间通常也长不了。
  那是不同的文明所产生的一种不相同的直接反应,事实上诸夏在春秋时期也有相同的情况,春秋也是诸夏高速扩张的时期,却不是中央的功劳,实际上是封臣的自发行为。
  所谓的领主就是封臣,封臣还能有自己的封臣,一层又一层地维持着国家的阶层体系,他们在一种誓约的约束之下达成效忠关系,会出现内部消耗,可是绝大多数的力量是用在对外开拓方面。
  都说西汉奠定了诸夏的最初版图,可是西汉扩张的那些地区,很多地方在春秋时期就被纳入文明体系,等于是西汉重新走了一遍秦帝国横扫八荒六合的一统道路。
  诸夏有了中央集权制度之后,版图的扩张异常缓慢,甚至很多时候打出去了又自己缩回来,那是中央觉得无法控制太远的地方,又不愿意以封臣模式遥控。
  世界之大就是那么的无奇不有,存在一定的个例,不过大部分却是平常之事,自中央集权成为一种规则之后,诸夏算是相对特别的一个,与其余国家和民族相似度近乎于没有。
  “罗马的扩张,就是各个家族带动的?”桓温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说法,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按照你的说法,的确是这样啊!”
  “我们版图也是建立在各个家族扩张的基础上。”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说的是帕提亚时期那些家族的扩张,波斯萨珊的建立就是收复了帕提亚曾经的疆域,还没全收复回来。他说:“很羞愧的地方,我们已经停止收复行动很多年,甚至还一直在丢失土地。”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没提的是,波斯萨珊的制度很不稳定,会因为不同的统治者上台发生可能是南辕北辙的更改,比如上一任统治者尊重地方的领主权力使国家的疆域大体处于扩张时期,下一任的统治者打压乃至于是消灭地方领主导致疆域又在缩小。
  波斯人生活在中亚以及西亚,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文明非常多,与之恩怨情仇了数千年之久的欧罗巴,时不时能统治一下的北非,再来就是南边的邻居阿三们。
  接触的文明着实是太多了,也给了波斯人多样的文化元素,制度方面从来都不是一层不变,大体上却是保持与欧罗巴的同步,有那么点相爱相杀的意思。
  “我们(阿尔达希尔王室)现在又走回了老路。”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指的是王室实力衰落,不太管得动实力强大的领主:“现在罗马正处于分裂,或许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
  近几年波斯萨珊是有与罗马开战,不过战事规模并不大,统治波斯萨珊的阿尔达希尔王室有机会从与罗马的前线调回军队,要不是各地一直在发生动荡,早就对一些不听话的领主动手了。
  “我们需要改革。”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说到这个就变的无比坚定:“已知世界中,只有大汉的制度才是最合适的。”
  波斯人与诸夏有过接触,最早的时候应该是在西汉时期,可是双方完全难以深入进行交流,原因自然是中间一直相隔着一些国家,路途遥远的同时,沿途的环境还相当恶劣,给深入交流制造了足够多的障碍。
  管中窥豹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方方面面,像是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目前就是这样。他有亲自到过汉国,还能与汉国的一些中枢重臣面对面的交流,可是那么短的时间又怎么可能对诸夏这个文明有足够多的了解。
  别说是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了,其实哪怕是诸夏的人对自己的文明也没可能做到全面了解,仅是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一切显得顺其自然,可是要用语言来形容的话,真的很难讲明白。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说要学习汉国的制度并不是随意提一提,是他所见和所了解的汉国制度对统治者所在的家族最为有利。
  身为王族,还是一个有实权的王族,更重要的是家族的子嗣对王位也不是没有继承权,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对于汉国那种最大程度保证统治者的权力至高无上怎么会不心动?
  “我们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袁乔极力忍耐着内心的兴奋:“无论是从哪一方面。”
  袁乔说到底还是儒生,而儒生对于教化可是相当有兴趣,一直都想着“世界大同”,那就从教会蛮夷诸夏文字开始,再近一步同化蛮夷的思想,化蛮夷为诸夏。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一下子就觉得不对了,袁乔的热情也来得太突然了一些。
  桓温察觉到了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的异样,不动声色地提醒了一下袁乔。
  袁乔却是不甚在意,教化蛮夷本来就是儒生最爱干的事情,还是那种抱着伟大情操去做事的态度,他们在干这么一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带着恶意,仅是为了传播文化,至于传播文化之后产生的效应,基本上是没有多想。
  桓温要是没有与刘彦曾经有过关于对蛮夷展开教化的对话,估计也是与袁乔差不多。
  真的就是那样,儒生想的是让蛮夷也能感受到圣人的伟大,其它方面则都是次要的。这种思想原本仅是存在于儒家的楚诗学派和韩诗学派,后面才扩散到其余儒家学派,尤其谷阳学派受到的影响最大。
  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不知道什么是文化入侵,只是从袁乔过份的热情上面感觉不对劲,后面多次试探之下又释怀。
  “是吗?圣人。”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有些不明白地问:“知识都是由你们的圣人所创造?”
  袁乔可没有那个脸说“是”,他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原本兴致勃勃的心态慢慢淡了下去。
  得是儒家全面制霸的时候,圣人才是圣人,连带山东那一家子不但能够享受各种特权,还受到文化人的无条件尊重。
  现如今经过胡虏肆虐,儒家自然也是大时局下遭遇打击,再来是到两晋的时候,儒家自己走入岔路,只要是个大儒就不能不懂玄学,搞得阴阳学派大为盛行。
  春秋到秦帝国时期的儒家讲的是“仁”和“礼”;西汉刘彻时期儒家以“春秋大义”和“复仇主义”为主调,随后又变成了“克己复礼”;到了东汉儒家核心又有了新的变化,成了“和”。
  可以说,任何一个时期的儒学核心都一直存在变化。
  刘彦对儒家压根就不感冒,一点都没有独尊儒术的迹象,那一点从一点都不搭理山东那一家子就能看得出来。那是他对山东那一家子的节操完全不信任,那一家子接着圣人的招牌干了太多的肮脏事,平时怎么去欺压百姓也就不提,仅是任何一个入侵者都能得到承认就能恶心死人,这样的家族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地方?
  但凡山东那一家子能够在外敌入侵的时候表态抵抗,而不是屡屡去跪舔,刘彦哪怕再不喜欢也会将那一家子供起来,可惜的是那一家子一次都没有抵抗,相反是一再成为入侵者的助力,多少次就是他们呼吁不要反抗入侵者。
  在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邀请袁乔介绍大儒前往波斯之后,桓温的态度也有了转变。
  “是的。”桓温开始变的和颜欢色:“如果你愿意,并且愿意付之行动,或许在贩售军械上也不是不能商量。”
  如果说袁乔想的是教化,桓温想到的就是让波斯全面汉化。


第793章 目标萨特城
  要彻底征服一个民族,首先得是让那个民族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以其举族被灭消失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如加入到强大征服者序列,或是蛰伏起来卧薪尝胆,又或是苟延残喘,只要民族没有灭绝总还是有着无数的可能性。
  诸夏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属于一个民族?从“诸”这个字就能得出答案。
  诸夏一直都不单独指一个民族,是指同一个阵营序列,由汉初之后逐渐形成汉人这个数量庞大的民族,再配以乌桓、鲜卑、南匈奴、羌、高句丽……等等许多的附庸种族,形成泛诸夏体系。
  根据司马迁的解释,诸夏是从夏朝为起始,随着夏朝和商朝……乃至于周朝的崩溃瓦解,夏、商、周有先民迁移往中原之外。所以匈奴是夏的后裔,其余非汉人的民族也都能找到与夏、商、周有关系的证据,尤其是夏朝和商朝的证据更多,以此来判定其实大家都是自己人。
  泛诸夏理论很难说对历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汉人强大的时候,是击败和同化异族的利器。可是等待汉人衰弱下去,有外敌来进行侵略,抵抗不了而被统治时,那一套理论又成了瓦解汉人抵抗的利器,甚至一些文化人还能理直气壮地说给同一祖先的入侵者效劳并不丢人。
  通常情况下,哪怕是诸夏的主体民族能够保证自身的强大,其余附庸种族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团结在泛诸夏阵营周围,时不时会闹出一些幺蛾子,有时候甚至会突然来一下狠的。
  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主体民族在关怀以及照顾其余小伙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