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是说代价,是任何一个成功或是失败的小队,他们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或是用战车的残骸,又或是堆叠而起的尸体,成功地制造出了对战车前进的障碍体,致使战车能够通过的空间不断减小。
  战争就没有不死人的,牺牲只分为有价值或是没有价值,出战的塔盾兵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是让大多数敌军战车无法穿过战场直接撞向本阵。
  少量能够冲锋而上的吉塔拿多战车,他们发现自己周边的友军数量之稀少,拉动战车的马当然不会有什么思想,车体上的人却是慌了。
  没有刹车装置的战车,驭手就算是想停车也需要缓冲的时间,高速驰骋下的战车想要停下,至少是需要一百米来作为降低速度的缓冲,他们却是没有那么大的距离了。
  “冲,加快速度冲!”
  科萨·艾西亚满脸的死灰,有自己所率战车部队竟然大部分没冲过来,更多的是前方有一片长矛组成的尖刺之林。
  这一场战争不但是汉军觉得陌生,其实吉塔拿多这边对交战之后的情况也完全是始料未及。
  在阿三这一片土地上,对付战车的就是战车和骑兵,就是阅历再丰富的人,也从来没有见过或是听过有步兵,敢主动去阻挡奔驰中的战车。
  别说是主动出击去对付冲锋而来的战车,就算是在原地组织阵型要阻挡战车,阿三这片也只是在有拒马等一些工具的前提下才会干,人和人站成密集方阵去硬抗也是属于传说。
  今天的科萨·艾西亚要不是亲眼看到,他完全不相信谁有那个胆量,满脑子发懵的同时,只剩下感慨汉人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和不怕死的精神。
  还是那句话,没人是不怕死的,只不过军人……任何一国的军人有纪律约束,再来就是使命感或者荣誉感,使他们压制了对死亡的恐惧。
  科萨·艾西亚眼见离尖刺之林越来越近,满脸狰狞地抢过驭手的缰绳,没命地驱赶拉车的马匹加速再加速。他眼角发现有另外一辆战车将要撞上去,注意力被拉了过去。
  高速奔驰之下的战车,没有减震装置这玩意,速度所带来的颠簸感更为明显,拉车的马匹嘴巴里的白沫四溅,车上的人不得不把住车壁控制身躯的平衡。
  那一瞬间,只要是条件允许,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那一辆将要撞上长矛兵组成阵型的战车。
  他们看到的是,拉动战车的马匹冲撞而上,尖刺之林瞬间就凹下去一片,长矛穿刺到马匹的身躯,可长矛手也被一股巨力推得向后倒去。
  拉车的马匹在碰撞的第一时间就死去,车体是被一种惯性拉着向前,它上面的人被甩向天空,人在半空中手舞足蹈。
  组成长方形长矛阵的军阵,凹下去的那一片哀嚎声不断,左右两边的长矛尖刺之林也在瓦解。
  车体随着惯性撞进去,是推着死去的马匹向前,车轮在撞击力道下崩掉,车底再一路犁田一样地犁过去,不但推起了土壤,还铲着阵亡或受伤的汉军长矛手往前。
  “嘶!!!”
  李均的牙齿随着吸气在泛酸,眼睛也是瞪得贼大。他能第一时间判断出来,就是那么一撞,那辆战车固然是完蛋,可至少也带走了一二十个汉军!


第797章 明正典刑而已
  战争本来就充满了残酷和血腥,不管对自己还是对敌人都是。
  汉军迎接着敌军战车的冲撞,那是一种野外仓促间与战车部队交战必然承受的痛苦,也是必须抗住压力的事情,要不然就是全面崩溃。
  值得庆幸的是战车对交战环境很讲究,需要平坦且没有障碍物的地形,一旦前进的道路有了障碍,它们就会遭遇受限。
  战场前端惨烈的一幕幕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是随着地面障碍物的增加,吉塔拿多战车冲撞的次数频率才减少。
  李均必须要学会无视残酷的画面,注意力集中在全局的观察方面。他根据自己的判断让部队进行适度的推进,更是派出跳荡兵先行进入战场。
  跳荡兵就是一种学术名称,他们是一群相对灵活轻便的兵种,野战时主要是游动而击,必要的时候担任追杀敌军溃兵的追兵。
  在今时今刻,由于战场可以阻拦战车前进的障碍物太多,致使吉塔拿多的一些战车不得不提前降速,他们有的完好无损地停了下来,一些则是停得不及时撞到障碍物,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战车待在原地不动的情况。
  跳荡兵迅速扑上去,没有了速度的战车,原本待在车体上的两三人脸抵抗的心思都没有,是丢掉手里的兵器转身向着本阵逃窜,一般是没跑几步就被逮住干掉。
  不是那些停下的战车兵不想重新驱动拉车的马匹动弹起来,是战车要改变方向需要去搬动。而光靠三个人根本搬不动车体。
  在诸夏的春秋时期,战车作为战场主力的年代,每一辆战车都会搭配至少五十名步兵。这些步兵固然是跟随战车在战斗,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随时随地帮忙搬动战车。
  吉塔拿多只有战车部队冲锋而上,步兵是待在后方没有动作,他们显然就是要直接冲进汉军布下的阵势,可能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转向的需要,或许下令冲击的指挥官都没想过发起冲锋的战车能回去。
  在汉军这边解决掉所有能够解决的吉塔拿多战车之后,原本吵杂的战场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大多数人都是有些出神地看着交战后的场地,散布或是层叠的那些死状各异的尸体,破碎了的战车。
  本来应该完成左右两翼移动准备包抄的归附军,他们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停了下来,远远没有达到李均的要求,他发现这一点之后异常恼火,派出了亲兵前往解决。
  承受战车冲击的汉军本部,要说死伤惨重倒是不至于,只是战车冲击的画面太过震撼。战时不是清点伤亡的时候,倒是需要一点点时间来稳住军心,也就暂时无法做出什么举动。
  吉塔拿多那一边,他们发起冲锋的战车数量是五百,没有如自己期盼的那样一举冲垮汉军本部,逃回本阵的大概是两百辆战车左右。
  “不能再打了。”昆·阿多桑注视着左右两翼正在接近的敌军:“撤吧,再不撤有被包围的危险。”
  没人有什么反对意见,撤退的命令也就被传达下去,很快这一支吉塔拿多的部队就开始动弹起来。他们需要先解开拉车马匹与战车本体的架子和绳套,好几个人一块去抬动战车改变方向,再重新固定上架子和绳套,耗费多少时间完全是看动手的速度。
  李均对吉塔拿多那一边的动静是从望远镜里窥探到,他没有任何犹豫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看向左右两翼归附军的眼神里满满都是杀气。
  “郎将。”戴深用着惊喜的声音喊:“我们的骑兵部队正在往这边赶。”
  李均顺着戴深所指的方向看去,那边是一片尘土飞扬,通过望远镜能模模糊糊地看到诸夏特色的旌旗,应该是骞建同率先解决了自己对付的敌军选择对这边进行驰援。
  他们这一边不是没有骑兵,问题是作为斥候的角色而存在,数量也着实是少了一些。其实就算是数量多的话,斥候是很宝贵的兵种,就算是干掉十个敌人损失一名斥候也是亏本买卖,李均才不会犯傻让宝贵的斥候去干那种事情。他下令步兵出击不过是尽尽人事,可能会逮住一些吉塔拿多的步兵部队,想逮住战车兵则是属于没可能。
  最终的交战结果是,李均这一边的确是咬住了吉塔拿多的一部分步兵,驰援而来的骞建同所部追击二十来里截下了吉塔拿多更多的步兵和少量战车兵,一直到黑夜降临收兵之后,战果才被统计出来。
  “真应了那句话,没有过时的兵种,只有会不会用的将军。”骞建同刚从长史那里得到统计:“能够找到的,我们击毁或是俘虏的战车四百二十七辆。根据你的描述,我们伤亡在战车的部队数量至少有千人?”
  李均满脸的阴沉,闷声道:“是末将太理所当然了,派出盾兵小队试图拦截敌军战车的冲锋。”
  话也不是那么说,尝试组织倾斜盾墙颠覆敌军战车的盾兵小队,他们努力的效果是不怎么好,可从某些方面还是完成了起初的目标,就是拦截下尽可能多的敌军战车,不使敌军战车畅快淋漓地冲击本阵,问题是伤亡真的太严重了,直接废掉了一个师建制里半数以上的塔盾兵。
  “不问过程,能够完成目标,就是正确的应对。”骞建同显得很宽容,他真不认为李均的应对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不过对那些归附军就是另外一回事:“军官十抽一杀并不足够!”
  汉军的指挥系统才不管当时归附军从左右两翼包抄能不能达到包夹敌军的目标,要的是归附军听从指挥用心办事。更不会去问归附军为什么会无视明确的军令干出了围观不动的行为,事后回到军营就召集归附军的军官,以普世规则抽签开始杀人。
  十抽一杀会用在很多方面,一般是针对败兵,抽签死掉的人付出了代价,侥幸没死的人也得到了震慑。另外就是针对军官,诸夏这边对军官的秋后算账还算宽容,罗马那边可是要严苛许多,曾经都有十抽五杀的例子。
  “十个中再选出四个明正典刑。”骞建同不是知道罗马的例子,是真的相对恼火,寒着脸又补充:“士兵执行十抽一杀。”
  归附军是用来干么的?反正不是摆着好看的。汉军对归附军没有过多的指望,可绝对无法忍受归附军敢无视命令,借题发挥什么的都好,干掉一批庄严权威很有必要。
  李均不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要不然早就下达相同的命令,得到骞建同的指示后非常干脆去执行命令。
  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将事情办了,是集结汉军本部进行准备,再调遣违抗军令的那批归附军,进行分批的控制。
  过程中不是每一个归附军都会认命,他们在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之后会鼓噪。这一个阶段少不了是要死上一些人,他们的死起到了震慑的效果,使其余人带着侥幸的心理去进行抽签。
  “没有必要这样子的。”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脸皱成了一团,已经不是第一次求情,再次保证:“我会进行约束,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情。”
  骞建同是看着又再一次鼓噪起来的阿三们,那是抽到死签的人根本不想死,或是哭天喊地,又或是试图逃跑,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军队之所以是军队,是军队极度需要纪律。”骞建同没有刻意表现的凶狠,面无表情地扭头看向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说道:“犯错了应该得到教训,鲜血会给予剩下的人最刻骨宁心的记忆,使他们不再犯错。”
  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几乎是带着哭腔:“将近一百名的军官,超过一千的战士,他们上战场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另外的一边,李均已经下令让本部做好警戒,又分发武器给另外一些抽了生签的阿三,派人进行喊话。
  “干掉他们,洗刷你们的耻辱。要不然,就全部去死!”
  一万个阿三而已,还是有过无视军令的阿三,汉军看他们的眼神里面反正不存在什么正面评价,干掉这一批阿三,后面还能收服更多的阿三,入侵者就该有入侵者的样子,仁慈得不到感谢,只有用鲜血来进行震慑。
  也不是说汉军要做杀人狂,任何的举动都是讲究策略,先采取高压政策,后面稍微对阿三好一些肯定会被感恩戴德。
  抽到死签的阿三,他们在邀请抽到生签的人一块反抗。同时已经有抽到死签的阿三以行动来求生,他们或是逃跑,或是做出了冲击汉军的举动,无一例外全成了倒在地上的尸体。
  李均看到那些抽到生签的阿三手握武器,有的迟疑,有的是凶狠地看向汉军,反正暂时没有阿三向同袍动手,冷淡地说了两个字:“放箭。”
  是对着抽到生签的阿三放箭,原因是他们明明得到命令却是没有执行,杀掉他们可以再次表明命令的重要性,也是逼迫他们抡起武器冲上去干掉抽到死签的同袍。
  汉军弓箭手射出的箭矢有些稀稀拉拉,其实也没有杀死多少人,却是起到了“皮鞭作用”,让那些迟疑的阿三动了起来。
  动弹起来的阿三选择性有点杂,一些是凶狠地冲向汉军,一些是真的对抽到死签的同袍动手,剩下的那些是跪地哭嚎,场面是彻底乱了起来。
  正在死去的阿三都是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的部下,他是看着混乱的场面脸颊不断抽搐,藏在衣袍里的手也是不断握拳。
  骞建同自然发现了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的异状,他觉得没让这个阿三婆罗门亲自去清洗已经很照顾,要是残忍一些才不会让自己人动手,该是一开始就让这个阿三婆罗门去干这种脏活。
  “知道为什么是我们汉人杀到你们的这一片大陆吗?”骞建同也没等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有什么回应,自顾自往下说:“因为我们汉人比你们更追求纪律,用纪律约束起一个集体。别以为我们是特别针对你们,任何违抗军令的人,不管是谁都该付出代价,类似今天的事情不止发生在你们身上。”
  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难以置信地问:“您是说,汉人的士兵也会抽生死签?”
  “当然。”骞建同颔首肯定道:“纪律没有鲜血作为震慑,怎么能够显示出庄严性?不止死我们汉人,同为强国的大秦和波斯,哪个没有这个的规矩?”
  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就是个小国的婆罗门,待在旮旯地方行使作为婆罗门的特权作威作福,对于外国会有一些道听途说,可要说有多了解就算了。他不知道骞建同的话是真是假,听了倒是心里觉得好受了许多。
  行刑的现场,由于人实在是太多,分出的场地也就有些多,一些地方是完成了对抽到死签的杀戮,更多的地方则是依然还在进行。
  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不知道是从骞建同的话里领悟到了什么,他后面是行走到各个场地,喊话让阿三们接受既定的命运。
  使汉人感到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经过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的喊话,阿三们竟然是听从了指示,抽到死签的人未必想死,抽到生签却被勒令干掉抽到死签的人则是挥舞起了武器。
  “他的影响力这么大?”李均已经来到骞建同身边,远远地看着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的作为:“是阶层,还是个人魅力?”
  “他们这边很神奇,阶层压制非常明显。”骞建同就不认为能力平庸的赞特普·德易劳斯·书拉卡会有什么超人的魅力,稍微想了想说道:“在他们的社会体系中,婆罗门是能决定刹帝利以下阶层的生死。”
  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高层都能决定以下阶层的命运,只是阿三这边更为明显一些。
  “希望经过这一次之后,阿三们能吃教训。”
  “希望吧。”


第798章 有点复杂
  “桓温又在大搞屠杀了?”
  在汉国本土,季节又进入了新一年的春季,忙于应对更严重旱灾的刘彦收到了来自阿三大陆的最新消息,远征军攻克了那个小国的王都,迫使该小国的国王投降,远征军总算是有了一块进攻笈多王朝的跳板。
  “是消灭不合作者。”徐正早就学会在不好的事情上面的用词:“事实证明消灭那些不合作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远征军正在用高效的速度完成对吉塔拿多的控制。”
  说起来也是奇怪了,吉塔拿多的首都陷落,他们的国王也在第一时间投降。投降后的该国国王被要求传檄四方,原先还有抵抗的各地竟然随着国王的投降停止下来,是那种连零星抵抗都没有的投降,不知道该说德拉王朝的统治是稳固,还是阿三本来就非常听话。
  “同意保留吉塔拿多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规格要降低成为一个邦。”刘彦其实不在乎杀掉了多少阿三,重视的是桓温能不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同时接受承认愿意合作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的特权,高于贱民的地位受到大汉的保证。”
  阿三那边的种姓制度早就根深蒂固,别说汉国一点没有解救阿三贱民于水深火热的兴趣,就算是汉国有那个打算阿三贱民也不会领情,那些阿三贱民相反是会手足无措,然后在上层种姓的呼吁下与要解放他们的汉人过不去。
  种姓大法再加上宗教洗脑的威力令人瞠目结舌,高种姓认为各种特权属于理所当然,下级种姓也坚持认为自己今世的苦难是在为来世积累福报。
  深信有来世的阿三贱民,他们愿意接受今生今世任何的苦难,又被教导只有服从上层种姓才能在今世结束后,能在来世能够投个好胎,任何抵制、抵抗……乃至于思想违反、行动违反上层种姓的行为,都将失去来世投个好胎的机会。
  为了来世投个好胎,阿三贱民对上层种姓的软弱和服从几乎是没有底线,汉国想要好好地统治和经营阿三地盘,初始阶段收编阿三的高种姓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不但能够更好的去驱使各种阿三,还不会招惹半点的仇恨。
  “陛下。”纪昌对既定国策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他只是想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德拉王室应当送来质子,婆罗门和刹帝利是不是也照做?”
  汉人对于阿三的社会制度,包括人文环境等等,了解仅是一些皮毛。他们其实也没有太想要了解的兴趣,要不是在完成军事目标之后为了寻找更好的征服途径,谁乐意去了解一个轻易击败的手下败将?
  送血亲……通常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作为人质在世界任何国家或民族是一种通用手段,只不过通常是没有多大的约束力。毕竟上位者谁只是一个后代,死了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还有一大串的“备胎”吗?
  依然要求上来人质,尤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打的是教育这名人质的算盘,使人质在一连串的教育和洗脑中变得听话和顺从,或许还会用一些手段让人质一看到什么人或是场景就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感,以此来保证一旦这个人质回国继位后不敢违逆。
  “要不要派遣士子前往吉塔拿多?”桑虞对这个的兴趣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他突然有了复兴楚诗学派的理想,是身为儒家门徒的使命感使然,也是其中有好处:“使其汉化,方能保证统治。”
  吕议对桑虞抢了自己的提议是皱起了眉头。他才是典客,负责邦交与文化相关,都还没有说话,桑虞这个御使大夫着什么急?
  今天不是大朝会的日子,众人不是在议政大殿,小朝会是在议政殿的后殿的一个房间举行。
  刘彦自然是坐在主位之上,众臣是分别坐于左右两边。
  房间里面的窗户被打开,能看到外面不远处的宫阙,更远的地方是一座像是坐落在山峰上的青瓦章台。
  之所以说“像是”坐落在山峰,是那里是人工加高,土壤是清理新旧长安地表的泥土,它们没地方放,就被安排堆到特定的地方,其中被拿来用于垫高某些部分宫阙的地基最为广泛。
  宫阙当然是选高地来建,那是一种处于防积水的需要,再来就是地势越高,建筑物就越会显得越宏伟。要是条件允许任何朝代建造宫阙都是会选天然的高地,不想下大雨就变成泽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统治者打从心里想的是随时随地能阅览更宽广的江山。
  汉国追寻的先汉风格,只不过可能连设计师都没有察觉一点,先汉分为西汉和东汉,可是东汉的建筑风格与西汉的建筑风格又是两回事,其中屋檐的设计最为明显。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原,僧人不止带来了佛学,还带来了拥有阿三以及塞种人特色的建筑风格,以阿三那边的风格最为明显。
  东汉来到中原的僧人大多是建筑狂魔,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建造一座寺院,然后成为名正言顺的主持,有了布道场就能吸纳信徒传播信仰,可通常是没有那个财力去建造属于自己的寺院,那就只有想方设法弄来钱财,给人设计房子就成了最理想的工作。
  来自阿三的僧人,他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会参考中原本来的特色,再加入一些生长和游历区域的风格。
  要是对历史有研究的人会发现一点,诸夏的上古先秦,包括秦帝国和西汉时期是不存在飞檐这一设计,然后飞檐设计到东汉之后突然出现,一开始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有类似的设计。再深入的考察一下,会发现飞檐设计全面应用在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六八年)所建造的白马寺身上。
  佛教在诸夏的传播旅程很神奇,来自异域又有诸多限制和忌讳的佛教根本在诸夏传播不开,倒不是必需剃光头和不能吃肉等一些方面,甚至都不是不允许犯女色。
  实际上一开始佛教可没要求剃光头,荤戒也不是不能吃肉,“荤”所指的是葱、韭、薤、蒜、茴香等有刺激气味的植物蔬菜。
  同时一开始佛教也没规定不能犯腥戒,“腥”一般是指血肉,不但能吃肉,杀生也没有被完全禁止,所禁止的是冒犯牛(包括杀),不吃猪肉。
  佛教想要在诸夏传播,不能冒犯牛首先就难以被诸夏接受,不驱使牛农耕怎么进行?再来是,一直到西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