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动追上去才会是正确的选择。
黄锐下意识看了一看己方的人马,有心说只是将近五千骑,敌军必定超过一万,是不是该谨慎一些,问题是他不敢开口。
“担心什么,不过是一帮惊弓之鸟一般的残兵败将。”冉闵仅是看一眼黄锐就知道在想什么,非常不屑地说:“就算他们是鼎盛时期,某依然不会放在眼里。”
换做其余人说那样的话黄锐会翻白眼,可是由冉闵来说却让他觉得士气一振,一股豪情壮志勃然而生。
就如同冉闵所说的那样,苻健是靠近三十里左右的时候发现了汉军的存在。
“果然是有汉军拦截!”苻健尽管早就做好相关心理准备,可还是有些气馁。他看了看周边,原本接近两万的人马已经下降到一万两千左右,那些消失的当然是大部分逃跑,一些是死在赶路的途中:“敌军只有五千左右,他们拦住了我们回家的路,你们说应该怎么做!”
少部分的人振臂大呼“杀死他们”,更多的人是带着一脸的疲惫沉默不语。
他们脱离战场之后先是向北逃窜,一边逃一边被追杀耗费了七天,为了躲避追杀是冒险进入灰烬区,就是没敢深入灰烬区,走进去十来里赶紧又拐了出来,恰好就是燕然山东南方向的位置。
因为有进入灰烬区,队伍之中不管是人还是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脏兮兮的模样,不但是脏,且全部不止疲惫也显示出饥饿的状态。
本来他们也是缺水,不过现在不是下雨天气吗?总算是能够喝个够,问题是战败让他们大部分的辎重全丢了,带出来的一些牛羊是丢在了灰烬区,仅是个人身上有一些干粮,可是真不能放开了吃。
苻健失望了,他本来以为用回家能唤起部队的斗志,可显然经过那么些天的逃亡,路途上的磨难以及艰辛已经消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志,他们哪怕是跟着队伍也是麻木地跟着。
“只有击败挡路的敌军,我们才能回家!”龙都在声嘶力竭地大吼,他没如苻健期盼的那样死掉,后面倒是与苻健爆发了冲突,不过现在双方是互相忍耐的状态:“他们只有五千人,我们是他们的两倍,杀死他们,回家!杀死他们,然后回家!”
苻健看着不断重复“杀死他们,回家”的龙都,眼眸里面有过阴戾,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庆幸。他本来是希望龙都能死掉,后面又不得不承认龙都要真的死了对自己会相当不利,那是他们没干成袭击汉天子行辕之前主力几乎丧尽,奇袭队伍也被汉军轻易收拾,那样一来龙都要死了的话,他可要将“锅”背起来。
现在龙都没死,那个“锅”该由他去背。他现在是极度的鄙视和仇视苻健,鄙视是苻健一开始的设想一件都没办成,仇视当然是因为苻健的建议让数万丁零人死得差不多了。
不对,苻健的一些目标还是达成了,整个草原都在流传汉军放火的消息,不管大小部落都明确知道草原的确是发生天灾般的大火,他们不知道火到底是不是汉军放火,还是汉天子下令放火,但不妨碍他们打从心里敌视汉人。
说的好像草原人原来和汉人是多么和平共处一样,但汉军在草原放火的影响真的非常大,已经有草原部落开始从漠不关心到主动归附正在与汉军交战的部落,另外的影响就是让柔然从与汉国的关系友好转为互相戒备。
龙都的声嘶力竭依然没有唤醒战士的求战欲望,他的脑浆注定面对这样的事情只能干着急,后面尽管依然仇视苻健,却下意识看过去。
“将军……”苻健控马靠近龙都,压低了声音说:“我们要做最坏的准备。”
“已经不能再糟糕了。”龙都喘着粗气,自己都不知道是因为喊话肺活量不够,还是被气的:“你有什么主意快点说!”
苻健看着重新缓缓行动起来的队伍,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联想到了爬动的毛毛虫,控制声线说:“看看他们,绝对无法经受哪怕一轮的冲击,甚至可能一看到汉军就会自行溃散。”
“还不是你出的臭主意!”龙都之所以忍耐,是想依靠苻健的聪明才智逃出生天,一听那话是彻底忍不住了,也没控制音量:“我真应该当场把你杀死!”
“不杀我,将军还有逃生的机会,杀了我……”苻健比了一个“嘘”的手势,示意亲兵别让人靠近,继续说道:“军队已经不能用了,大股人马突围已经是奢望。我们……”
龙都一辈子的智力好像是爆发在这一刻,不用苻健再继续往下说,已经猜出苻健究竟是要干什么。他满脸的纠结,很想将苻健干掉,可又觉得应该让苻健活命,要不然哪怕能回国,自己也绝对要被砍掉脑袋。
“想必将军已经知道我的意思了?”苻健可不管龙都纠不纠结:“敌军越来越近了,将军早做决断!”
在随后,率军赶路的冉闵不断收到来自斥候的汇报,先是敌军停在原地,然后是敌军突然间分作几股,最后面竟然是四处逃散。
“……”黄锐有一点猜想,却不是那么笃定,趁着冉闵下令停驻的空闲,好奇问:“他们是有什么阴谋?”
“屁个阴谋!”冉闵看上去很愤怒的样子:“苻家小儿可真够歹毒的。他肯定是发现无法指望部队突围,一开始还想着成建制地分散,想让我们也分兵追击。后面那些部队显然是完全失去指挥,却也达成了那个黄口小儿一开始的目的。”
黄锐不傻,稍微整理了一下头绪,不知道为什么有点佩服起了苻健,说道:“另类的壮士断腕,根本就不在乎士卒的死活,为自己能逃亡创造机会。”
冉闵火大的就是这一点,成建制的敌军对他来讲没什么,分散的敌军才是麻烦,更重要的是他可没那个本事从过万四处逃窜的人当中找出苻健!
第808章 要不要把长城拆了?
“是吗?弃军而逃?”
“禀陛下,骠骑将军回书,言将竭尽所能追捕。”
刘彦目前已经过了大漠,距离雁门郡该是有个一百五十里左右,他们将会顺着这一条军道,入雁门关再往东而去,经辽西郡、辽东郡入东北,视察那边经过一年多开发之后的实际情况。
汉国腹地到草原的道路并不算少,那是屡次进军草原时军队走过的路线,后面是被插上了指向的路牌,每隔十里是有一个驿站。因为是由军队开拓出来,沿途的驿站也属于军方系统,一直是被俗称为军道。
其实刘彦还算是小手笔,没怎么大动干戈去修建通往草原的道路,曾经的始皇帝那才叫举半国之力,从当时的内史郡修建通往河套的直道,是以一种非常严谨的态度和规格来建。
秦时修建的直道到后世都还保存,对于现如今就更别说,汉国其实是有利用秦时修建的那条直道,于关中向河套的辎重运输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骠骑将军啊……”刘彦不是骑马,是乘坐在车辇之内,有几位重臣一同在车上。他摇着头笑了笑,往下说:“巴不得能追到天涯海角吧。”
一个人想要隐匿,要是没有知情者举报逃亡路线的话,想要抓住的困难度远比想象中高,刘彦对能不能抓住苻健并没有太在意,强大一时的氐族已经成为过去式,苻氏入西高车该造成的麻烦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苻氏就算是想再干点什么,对汉国来讲也就那样,不会改变整体上的大势。
雁门关一直是诸夏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它是依托周边的险要山体作为屏障,选择最有优势的地段建设城楼,与漫长的城墙一块成为诸夏在北方的屏障。
刘彦离得很远看过去,众多的山体延长成为一条直线,想要进入雁门关是需要穿过由两面山体包夹的通道。
如果说穿过通道就算完事绝对称不上险要,实际上过了通道面对的还是群山,能走的道路大多是弯弯绕绕,但凡是高地都能看到军事设施,最为不可忽视的就是处于必经之路中的那一处城楼。
城楼除了提供通过的城门主楼之外,左侧的高地之上建有要塞,右侧是直接连着山体。
要塞是一片拥有城墙的建筑群,有着相当多类似于烽燧的建筑,其实那些像烽燧的建筑就是要塞的箭楼,上面可以摆放两到三架床弩,亦能提供二三十名弓弩手站立。它们被布置的方位很有讲究,几乎是将关隘城门前方射界覆盖,同时也对通往要塞的道路进行针对。
关隘的守军早已经知道出巡队伍的到来,按照流程是清空了沿途的障碍物,关隘以及城墙、要塞等地是不能有人站在明处,大部分守军是出城门进行迎接,各处只能看到随风飘扬旌旗。
出巡队伍的前导部队通过城门,同样是按照流程接管关隘以及各处布防点。这并不是不信任守军,就是天子出巡到任何一个地区必要的程序,要是天子专门下令某地守军负责防卫行辕绝对是荣耀,不过类似的例子少到可怜就是了。
刘彦到雁门关前的时候特意停了下来,抬头看到的是用小篆字体雕刻在石板上的关隘名字。他所看到的雁门关称不上整洁,城墙也不是用砖块堆砌,实际上就是夯土的结构,个别地方是采用石块。
雁门关城门前的道路是被特意弄的狭隘,大概只能容纳三十人并肩站立,主城门洞只能提供一辆车通过或是七八人并肩通过。
刘彦重新上了车辇在通过城门洞时特意算了一下,城门洞的纵深该是有个十二米左右,里面的左右两侧合起来有四个藏兵洞。他特意问了一下,得知每个藏兵洞各自能容纳五十人,里面还备有储藏起来的粮食、水和一些军械、柴薪、火油。
城门洞里面的藏兵洞可不是摆设,主要是担负城门洞的守卫,敌军一旦破门而入,他们就是用血肉之躯来阻挡敌军的推进,实在挡不住了就会放火。
通过城门洞,进入的是一片被四面城墙包夹起来的瓮城,该处其实就是城门的第二道防线,敌军哪怕是到了这里还要面对四面城墙上的弓弩手,就看有没有那个能力顶着头顶的箭雨去突破第二道城门。
再通过瓮城的城门洞,刘彦入眼的是一片校场,面积大概是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周边是用栏栅围了起来。
此时此刻的校场是站满门了列队的将士,他们在看到王旗之后皆是单膝跪地,口中山呼着“天子万年,大汉无疆”的口号,由他们进行带头,各处的人都是加入进去,口号回荡在群山之中,荡漾着大地。
除了校场之外,包含校场在内的这一片区域其实就是一片永固式的军营,按照防御体系构建起来的一道道防线,又有成列的兵舍,少不了一些武库、粮仓之类。
雁门关在先汉时期众关之首,汉初的雁门关可不是现在这模样,不说包括关隘城楼在内的防御城墙没现在高,就是各处高地也仅是少量的要塞。
有相关的历史文献提供查证,汉初的雁门关仅是两丈的高度,并且是四处豁口的状态,导致当时的汉军是要用血肉之躯去堵,屡屡被匈奴人随随便便地突破,肆虐的县可不止雁门郡,是差不多整个北疆都要遭受肆虐。
汉初并不是不想对雁门关加高加厚,甚至是日思夜想都要加强防御工事,问题是国力上面略显不足,再来就是担忧会刺激到匈奴人,很多时候雁门关的守军都没超过三千人,都是发生战事之后才紧急从其它地方调动过来。
大概是到汉文帝时期,由于当时汉匈关系缓和下来,雁门关历经十余年修修停停……主要还是不想刺激匈奴人,才将雁门关的各处城墙普遍加高到三丈,一些高地上也建立了要塞。
一直到汉景帝时期,匈奴人还能屡次突破雁门关,得是等到汉帝国转守为攻,匈奴人才无法经由长城突入汉境。
事实一再证明就算是有再巩固的防御工事,可国家整体实力不足,或者说是武力不处在优势,关隘也仅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该被突防还是会被突防。
不管是长城还是哪处关隘,一直以来肯定是存在防御作用,可是更多的是起到预警和阻敌的效果,其中预警的功能要大于阻敌效用,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也是不让胡虏想走哪就走哪,中原王朝可以更好预判敌军的行军路线做好防守准备或是主动拦截。
当代的汉军已经杀到漠北,草原已经属于汉家疆域,长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连带各处关隘的作用也是无限降低。
真实情况是,但凡中原王朝能够主动出击草原,长城就会成为摆设,不过历朝历代都没有停止对长城的重视,该拨出经费进行维护和修缮一直没停,历来也是存在驻军,只是驻军数量的多与寡。
刘彦自然是要上城楼总揽一下,将周边的地势尽收眼底,再看处于群山之中弯弯绕绕的道路,脑海中想起了几首关于雁门关的诗,似乎不管哪一首都带着十足的悲意。
好像真的就是那样,只要是边塞诗大部分都少不了一些“负能量”,不是讲出塞的将士必然损失惨重,就是说出征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能回来,好像出国境作战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悲催事,还真是充分体现出“防守民族”的思想观念。
刘彦已经很努力地在回忆,也不知道是“诗词库”少,郁闷地发现记忆中也就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算没宣传出国境作战会九死一生,问题是最后那一句“可怜白发生”也符合边塞诗的格式,总要加上一些悲意。
要不然的话,“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不是很有气势?再来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意境也是带着美好期盼。
“陛下?”桑虞不知道刘彦在发什么呆,之前呼唤了几声没得到回应,后面稍微加大了音量。他是等刘彦看过来,才继续说道:“行辕今夜停驻此地?”
刘彦已经不是在回忆诗词,他在考虑要不要拆掉长城。
长城很长,可一开始真不是连在一起。它的修建是始于春秋时期,目的当然是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是各修各的。随着诸侯国互相吞并,各个战国又延续修地球的做业,将原本各诸侯国修的城墙段连接起来。到秦一统天下之后,真正的“万里长城”可算是现世,不过其实也是将原本各个战国修的长城进行连接,再加修各处险要地带的烽燧和关隘。
秦长城基本是夯土结构,得说的是后世的长城其实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很多地段不再是之前朝代的所在位置。这个是必然的事情,毕竟诸夏的疆域是一再向北推进,一开始的长城是修建在现代山西、陕西、河北,到有明一代是推进到内蒙区域。
必须要说的是,其实将长城修建到最北的朝代是西汉,最远都修到接近外蒙,西北边是直接修到了新疆。
“子深。”刘彦目光注视着远处,那里的太阳已经要下降到群山的位置,一些地段能够看到一条仿佛黄龙的长城段:“寡人在想,长城可还有保留的必要?”
桑虞非常明显地一愣神,历朝历代的君王甭管长城是不是成为摆设……不对,之前的任何朝代长城都不是摆设。反正吧,他所知道的是就没有统治者想过要拆掉长城,相反是一直都在维护长城。
“陛下为何有此想法?”桑虞既是错愕也是不解:“大汉国帑未缺啊!”
其实现如今的汉国还没来得及去重视长城的存在,仅是因为某一段时间的军事需要,专门去针对某些长城段进行修葺和加固,例如他们脚下的雁门关,河北区域的山海关,还有处于西北的玉门关。
汉国消耗在长城的资源以整体收入来讲并不算多,各郡县出徭役也极少才会被调派到长城,徭役更多的是用在修路和各地乡里的建设,总体而言长城还不是国家的负担。
“不是资金的问题。”刘彦抬手比指点了一下能看到的长城段,再指向遥远的北方:“大汉是一个进攻型的国家,我们已经打到漠北,近千里之内再无威胁。”
桑虞在沉默,目前的汉国的确是掌握了草原,草原的千里之内真真实实是没有敌人,可总要考虑一下未来。他所考虑的是汉国能不能永远处在进攻的位置,或者说是能不能一直拥有草原,现在真要把长城拆了,倒是不觉得致使民族没了史诗奇观什么的,等以后有需要可不是要再建?
“寡人有时候觉得那些胡虏的一些话没说错,是长城限制了汉人的开拓精神,修了一道‘羊圈’自以为安全了。”刘彦抬手阻止桑虞要说的话,继续往下说:“寡人所知,上古没有长城,诸夏先民一再向北与异族争夺生存空间,等待有了长城却是停步不前,甚至是处在后退。”
桑虞很努力在回忆,一些看到的史书很少会提到长城,就算是提到了也是关于某场发生在长城的战争,经常是哪一个长城段被突破了,腹地被胡虏打草谷的怎么怎么悲惨。
“大海无法阻止大汉去探索未知,长城也不该成为汉人的‘枷锁’。”刘彦笑了一下,后面却是自己摆着手:“寡人不得不深思一点,若是没有长城,子孙后代就不会有‘打不过退到长城后’的念想,遭遇入侵会更早知道该拼命吧?”
桑虞是一再震惊,汉国正处于如日中天的阶段,怎么最高统治者就想到子孙后代不但会丢失草原,连敌军都打不过得龟缩到长城后面了呢?
很关键的问题,刘彦所知道的是诸夏还真的会一再龟缩到长城后面,甚至一再国祚被灭,还基本都是自己养虎为患,或是觉得自己很安全。
刘彦以一种莫测的口气说:“长城很像一把锁。”
第809章 进击的大汉
长城当然是一把锁,对诸夏或异族都是,无数次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基本上是围绕着长城这一把锁在进行。
中原王朝能够把控住长城,哪怕是没有反攻而出的实力,也能将从草原方向而来的敌军抵挡在长城的群山之外,守护了后方各郡县不至于受到胡虏的肆虐。
想反过来,一旦游牧民族突破了长城,他们就能进入到中原王朝的各郡县撒欢,哪怕不是去抢一些大城邑,专门抢那些没有城墙保护的村落,屡次都还是能够抢的盆满钵满。
桑虞是反对拆除长城的,不是不想让后世子孙看到这个史诗奇观,说法也不是拆了可能还要建,很客观的提出目前汉国没有多余的人力。
得说的是,当代的长城总长可能要比明清修建的那个长城长很多,东面是用辽东为起点,一直连接到敦煌那边。虽说中间有些地段是“空白”,不过大体上都有长城的存在,致使长城仿佛一条盘踞在大地上的巨龙。
“陛下,长城大多修建在山体之上,若想拆除绝非轻易。”桑虞可不敢直接和刘彦顶牛,讲道理一般地说:“大汉无需仰赖长城之险,亦无作为警戒需要,放任不管便是。”
刘彦也就是那么想一想而已,真的动用庞大的人力去拆除,还不如视而不见,让长城随着岁月的流逝年久失修自己荒废和倒塌。
一直闭嘴不言的庾翼则是在想另外的事情,汉国现在聚拢百姓成县,聚居地已经不再修建城墙,曾经有那么一个朝代也是采取相同的做法,然后等待国势颓废,境内到处发生起事,随处烽烟四起,各处因为没有城墙作为依托,陷落的速度是一处比一处快。
庾翼想到的那个朝代就是秦朝,始皇帝在完成横扫八荒六合之后,不但下令各郡县拆除城墙,连带各处关隘也是下令拆除。
始皇帝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才会下达那样的行政指令,后人因为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基本上只能是依靠猜测。大多数的猜测是认为,大概始皇帝觉得各处的城市都有城墙,一旦发生叛乱的话,城墙会成为叛军据守的屏障。然后是,秦军能征善战,压根就不需要城墙来守卫城市,发生战争不是依仗城墙,是由人组成的军队。
事实上要是查阅史书或地理志会发现一点,首先咸阳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大都市,关中各郡县因为有函谷关这么一道屏障,仅是函谷关周边的一些县才修有城墙,越往西或北其实也没有修建城墙。
那么始皇帝为什么会下令各地拆除城墙就有靠谱一些的推测了,龙兴之地的关中各城市没城墙也好好的,为什么除了关中之外的地方还要城墙,难道不是一致向关中看齐?
“寡人自然知道,正是各处关隘拆除,秦再无险可守,使汉高祖一偏师便能攻到咸阳。咸阳亦无城防作为依托又逢内乱,子婴无奈之下率百官出林荫道而降。”刘彦自然是无视掉后面秦国有再修复几处关隘和城墙,要不吴广也是直取关中怎么被拦在荥阳,刘邦也不需要历经破关:“国都自然是需要险关以防不测。”
桑虞可没直接说没有屏障的坏处,他是隐晦地提醒了一下,见刘彦有理智,自然是不会再往下说。
刘彦之所以认为各郡县不需要城墙,是从废墟中走出来的汉国,没有了迫在眉睫的威胁前提下,应该将人力物力首先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赶紧地修复水利灌溉设施,各县的道路也保持良好。
再来的一点就是,刘彦很清楚汉国的现状,当下是属于人口锐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