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利安和弗拉维斯同一时刻齐刷刷地点头。
“或许……”王猛就知道一个,自己家的那位天子肯定会感兴趣,那是一种他猜测不出来的原因使然:“有兴趣?”
得到答案的尤利安和弗拉维斯明显是松了口气,下意识又觉得有些好笑,他们都知道汉人对浑身黑漆漆的黑皮肤系人种都不放过,没道理会排斥浑身白白的白皮肤系人种。
“日耳曼人在五官上相对刚硬,他们的男性普遍很强壮,是很不错的体力劳动者。”弗拉维斯的描述没错,本着做生意的前期需要诚信的关系,接着往下说:“日耳曼人的女人称不上好看,一样是长相略微刚硬,但男人能干的活她们也能干,尤其多了一个能生育的功能。”
王猛表面很淡定,但是刚才差点没把喝到口腔里的茶水喷出去。他觉得在是生育后面加上“功能”这个词用得实在是太好了!
“北欧人是生活在长期冰天雪地的一个人种。”弗拉维斯继续推销着,描述了一下北欧那边是个什么样的所在之后,开始介绍人种:“他们的环境太恶劣了,身虚体弱撑不到另一个夏天,能活着的都是强壮的人……”
巴拉巴拉一大堆,弗拉维斯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北欧人远比日耳曼人更加的抗造,对于食物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要求,是一种很优良的劳动力。
“关于北欧的女人,是白皮肤系人种中出了名的皮肤细腻。”弗拉维斯露出了男人都懂的表情:“尤其是十分地‘胸猛’和‘大腚’,绝对是尤物中的尤物!”
王猛稍微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得承认是有了向往,定了定神,问道:“哥特人呢?”
怎么说呢?目前的哥特人就是一个泛称,就像是诸夏那边的羌人一般,不单单是指人种(长相),其实是一个生活习惯相似的族群。
汉人是知道哥特人的存在,消息还是波斯人透露。
哥特人、阿兰人、赫鲁尔人、苗特人、奄蔡人……等等接近二十个族落被誉为最倒霉的族群,原因是被汉人打得狼奔豕突的匈奴人西进了,然后遇到了上述那些民族。
西进的匈奴人半路上逮一个是灭一个,小一些的族群直接消失在历史长河,抗揍一些的族群则是四散逃亡,谱写着世界民族之林历史上弱小民族一篇又一篇悲伤的故事。
“萨珊北部再往北数千里之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哥特人正在向罗马境内大肆逃亡。”尤利安的话显然没有说完,顿了顿抿了口茶水咽下去,才继续往下说:“后来我们才知道一个叫匈人的部族正在崛起。他们正在一路向西迁移,沿途消灭和吞并了很多部落,哥特人打不过匈人,只好到罗马寻求避难。”
“北匈奴。”王猛更正了尤利安的用词,却不知道北匈奴在欧罗巴就是被叫匈人:“在数百年前,匈奴是我们祖先的敌人。我们的祖先与之交战了将近两百五十年,后面分裂了匈奴,正在往西边迁移的是北匈奴。”
尤利安和弗拉维斯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短时间内有些没能消化过来,愣神之间谈话陷入停顿。
当然了,正在向西迁移的北匈奴现在还不是最凶猛的时候。他们刚刚遇上哥特人也没有多久,甚至是在西迁的路途上第一次遭遇到挫折,第一次结束的结果是哥特人成功地挡住了北匈奴的西进,可是战胜北匈奴之后的哥特人自己却是陷入部落之间的征战不休。
哥特人正在内战,斯拉夫人也进入到蛮族崛起状态,第一批逃往罗马境内的哥特人是内战中的失败者,也有被斯拉夫人逼得没活路的破产者。
同样是崛起姿态中的斯拉夫人现在就逮着萨尔马特人(塞种人,传说是伊朗人的祖先之一)狂揍,打内乱中的哥特人纯粹就是顺带的。
另一方面,斯拉夫人尝试向东欧和北欧扩张,东欧遭遇了日耳曼人被揍得满头包选择放弃东进,北欧遇上萨米人也被按在地上摩擦。
斯拉夫这个民族名称是罗马人对遥远东面蛮族的命名,实际上那些部落有各自的名字,也不承认对方是自己的同族,再来是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分为数个联盟部落,各不统属却没有打生打死。
“如果你们能够抓捕北匈奴,大汉愿意出大价钱进行购买。”王猛是汉人,既然是汉人就必须仇视北匈奴,此乃亘古不变的政治正确,就强调道:“是真正的大价钱!”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尤利安和弗拉维斯当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对于三人来讲,此次的交谈都感到很愉快,尤利安和弗拉维斯有了发财的方向,他们还一致认为这次交谈必然会对罗马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
“国内对于周边蛮族的崛起视而不见,甚至是因为利益纠葛采取放纵,我们的子孙迟早是为我们这一代放纵蛮族付出代价!”尤利安之前还在咬牙切齿的忧虑,想起谈话结果变得喜笑颜开:“这下好了,抓捕那些蛮族卖给赛里斯人既能获得利益,还为子孙解除了后患。”
第866章 强大会使我们懒惰
汉国现在缺人,是那种任何地方都缺人的状态,吸收异族共浴天子恩德的事都忍了,抢或是买一些长相奇异的人回来干活有什么好排斥的?
桓温是隔天才从王猛这里知道那事,肯定了王猛的决定,评价道:“大汉现在对罗马没有多少兴趣,先让他们有活干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主要是两者之间相隔太远,除非是罗马人自己作死到最大程度,要不然有那功夫去从陆地上打穿直至兵锋抵在罗马人边境或杀进去,或是不远数十万里跨海去入侵,逮着近一些的国家或民族使劲压榨才是正确的选择。
“让草原的人为我们养牧畜,南洋猴子为我们收集香料,阿三和(中南)半岛为我们种植谷物,也不缺罗马人为了财富替我们捕奴。”桓温说这个的时候是情不自禁昂起了头,偏偏脸上还露出了颓废的表情:“幸好汉人还能手持利器,以剑为犁,要不然……”
王猛觉得没毛病,往武力的方向定义的话,汉人坚持征服的事情就好了,得空了就好好读书学习知识,小日子这样过还是很充实的。
今天他们将会离开克塔克,要前往的地方是汉军和笈多王朝十数万大军摆开阵势的一处平原。
桓温来到克塔克是专门迎接王猛,也是为了完成中枢那边的交代,带那一帮国际友人去逛一圈。
会被带往战场的远不止罗马人和波斯人,周边小国的使者,说不上是哪的却代表一国的来人,都会一块去见证汉军再次获取胜利。
阿三这个地方的气候偏热,就算是到了冬天也有二十度左右,真称不上什么寒冷。到了夏季的时候,阿三这个地方不止是热,还是没什么风的闷热。
“每年这个旮旯地方都要热死上数万人……哦,按照阿三那些高种姓自己的说法,是热死相当数量的贱民。”桓温说到阿三的时候完全是一副不屑的表情:“本着是人就能干活的宗旨,原来是想要管一管,后面……一言难尽!”
是真的一言难尽,明明没限制取水,可阿三贱民自己懒,难道桓温要强制他们去取水饮水?更没可能每家每户给造上一个水池!
王猛是与桓温乘坐一车,各自坐着还能吃一些点心、零食,由于减震装置非常过关,道路状况也相对良好,完全没什么颠簸。
为什么不骑马?整个路程将近三百里,骑术再好大腿内侧也要与马鞍产生摩擦,就算是有皮革隔着不至于被磨个血肉模糊,可为什么要遭这个罪啊!
开拔的队伍,除了一些必须担负巡逻和外围警戒的人骑马,要不然包括步兵和骑兵都是坐车。
士兵坐的是厢车,与西汉卫青出塞作战的厢车在用途上属于同款,差别是从两个轮子进化到四个轮子,车子有了车轴和刹车装置,就是没减震装置这一配置。
被邀请一块去战场的友人,他们乘坐的则是事先准备好的另外一款马车,不会比桓温的专属座驾华丽和舒适,不过却是装上了减震装置。
罗马人是最先发现车辆特殊的一群人,后面发现的是波斯人,至于其他民族完全就是因为文明程度不够的关系察觉异常也懵懵懂懂。
“车底下的那些相叠铁片!”弗拉维斯叫不上是什么名字,万分笃定地说:“一定是因为它们的关系!”
其实最佳的减震装置以弹簧最佳,关键是以现在的工艺水平和材料水平而言,就算是当前谁有那样的水平也没可能造太多,有那功夫去造弹簧减震装置,谁不乐意多造一些武器?
罗马人不止是对减震装置感到惊奇,他们还对车轴有着十足的兴趣,倒是没发现刹车装置。
汉人现在已经研究出橡胶制品,不过才是刚刚起步阶段,国内倒是有将橡胶应用在车轮上面,本土之外也就桓温的专属座驾的车轮给弄了,其余就只是应用在刹车装置方面。
由于是谁都乘车的关系,赶路的速度自然是不会慢,汉人给所有人备车的这一阔绰行为惊到了太多的人。
“就算是每辆车只配两匹畜力,数量也接近五万八千。”克谢亚斯说的是马和牛,却不是单指拉人的车,还有拉着一些物资或干脆赶着一块走的:“汉帝国说是会尊重阿三的传统,却是大肆收集牛宰杀,阿三们视而不见。”
关于牛这一件事情上阿三们并不是视而不见,再怎么说牛也是湿婆的坐骑来着,关键是仆从军和皇协军教导那些有意见的阿三该怎么做人。识时务的阿三高种姓也站了出来,或是宣扬汉人爹地吃牛的正确性,又或者干脆瞒骗其余阿三说汉人没吃牛。
吃牛肉这么一件事情,汉人之前想吃很困难,等待草原成了自家的,再有刘彦提倡多吃牛肉,完全不缺耕牛的前提下,汉人已经开始体会到吃牛肉带来的好处,已经到了停不下来的地步。
普通汉人迷上了吃牛肉,经济条件足够自然是买来吃。
作为国家暴力机器的军队,对于营养摄取远比普通人要迫切,条件允许不止要吃牛肉,信不信真要有龙也吃?
三百里的路程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走完,沿途自然是会经过被汉军攻占的阿三城市,使包括王猛在内第一次来的人有了片面印象,那就是仆从军和皇协军见人人厌恶(对阿三而言),土地被攻占的阿三从上到下……竟然特么不是那么在乎!?
“高种姓在我们的刻意放纵下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小日子,对他们来讲除了头顶上有了更高等级的汉人,其余没有太大的改变。”桓温完全是用教导王猛的姿态在传授经验:“底层的贱民一如以往,身无半缕遮掩,却有了吃糠咽菜的机会。他们为什么要反抗?”
好像、似乎、也许、可能……阿三的贱民(自由民)现在为汉人干活,是有酬劳的啊?
第867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来说,统治阶层和民众虽然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可是互相之间的距离却仿佛是两个世界。
阿三高种姓享受着绝对优异的生活,他们掌控着国家这一辆马车的方向,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可是从来都没有将底层的民众当成同样的人。对他们来讲,民众只是一帮创造让自己享乐资源的工具,换着花样压榨就好了。
那些阿三贱民,他们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民众一样,努力地进行生产,可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却不属于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却很难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其他国家的民众是怎么应对阿三的贱民并不知道,他们被教导的是只要有信仰就能有来世,今生受苦是为了来生享福。
无论沧海日月怎么变更,压榨从来都会是主流。
只是有一些国家的统治者会在压榨的同时给予被统治的阶层回馈,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基础建设,古代王朝一般是修建水利和道路。
创造出更好的劳动环境,对统治者本身就是一件有利的事情,再来是民众生产越多不就代表着能压榨出更多吗?
“只要没有婆罗门出来搞事,阿三贱民挺好管的。”桓温在陈述一件事实:“仅有的几次暴动皆是婆罗门出声进行号召,由刹帝利出面进行组织,阿三贱民没脑子地参与。一般只要解决掉领头的婆罗门,一场看似声势浩大的暴动就立刻得到解决。”
事情挺荒唐的,桓温之前还用着诸夏那边的经验,相对地善待占领地的阿三平民,问题是那些之前所不能从高种姓那里得到丝毫好处的平民,竟是在一个婆罗门的号召下,跟着刹帝利一块暴动。
“善待阿三没有任何用处。”桓温想了想,问道:“景略研究过蚂蚁窝吗?”
王猛立刻懂了桓温想要表达的意思,阿三的社会结构就是蚂蚁的社会结构,有很明确的社会分工,划分出各个阶级的同时,低级的存在要无条件服从高级的存在。
“只要拿捏住那些婆罗门,阿三就是最温顺的奴隶。”桓温停下谈话,原因是车辆已经停在军营篱笆墙的一处辕门外,他站起来整理完衣物才对这次谈话进行总结:“阿三的阶级结构注定会是一个容易被征服的种族。”
这是一个范围很大却是异常平坦的大平原,汉军的营盘位处西南方位,笈多王朝的军营方位是东北面。
两个阵营自然不会只有两座军营,是规划出一个主营垒,周边再设立一些营寨。
汉军这边是很传统的拱卫布局,主营垒处于正中央,另外四个方位建立四个相对大一些的营寨,又存在一些不规整的小营盘,同时建立一道很漫长的篱笆墙和另一道栏栅。
要是从高空向下俯视,能看到平原上的汉军构建出来的形状很像是一个被圆圈围起来的“器”字。
笈多王朝建立的营地看上去非常乱,同样是有一个主营垒,似乎又分为助阵的各国营寨和本国地区不同来援军队的营寨。很没讲究地乱建之下,只能用“乱糟糟”三个字来概括。
桓温前往克塔克,军队是交给了老搭档袁乔代为管理和指挥。
营地的斥候在队伍接近百里之内就已经发觉,是按照队伍每接近十里向营地汇报一次的节奏。
袁乔知道桓温率队归回,归回路途中的桓温可以随随便便,他这边却是马虎不得,不但严密监视笈多王朝的军队,也派出了必要部队沿途警戒,才有了桓温这支队伍不受干扰地来到营地外围的其中一座辕门前。
“阿三没动静?”桓温下了车的第一眼就看到带着众将恭候一旁的袁乔,问完才回礼,又说:“这一次跟来的异族人有些多。”
袁乔看见了,除了国内增派过来刚刚登陆不久的一万郡县兵之外,剩下的数量竟然有个两万人左右。
使节团的规模真的是大得过份了。
营地在事先已经得到王猛的知会,预留出来的营地完全足够那些异乡来客进驻,就是有些不痛快军营重地里面存在两万左右的异族人。
笈多王朝那边对汉军疑似有了增援真的是没有反应,应该说他们来到这个地方并建立营寨,除了一开始在汉军刚过来时会骚扰建营,等汉军的营寨略微有了规模之后,他们却是牢牢地龟缩在自己的营寨内。
“两天前阿三来了几股援军,我们的骑兵前往各自试探了一下。”袁乔没有说战果,说出了笈多王朝那边援军的数量:“合起来约有八万左右,他们现在的兵力已经有将近二十万。”
桓温却是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尽管登陆之后一切顺利,可是他真的对于一个地方和一支敌军的攻占和消灭感到有些不耐烦。他一直都在创造机会,比如来一场规模浩大的决战,打赢了就逼降笈多的王室,用传檄而定的方式结束这一场跨海远征。
“阿三的那个诗人国王已经有了回应。”袁乔拿出一个卷起来的羊皮纸,瞧封蜡是没有拆过:“不知道是写了什么。”
桓温接过来却没有第一时间查看,转身向后看了几眼,示意袁乔先将异族人安顿好。
跟随前来汉笈战争前线的各国各族来人,他们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两个对立的营地。
有军旅常识的人,他们判断出两边军队的规模合起来恐怕有个四十万以上,不得不说是被大大地震惊了一把。
过来之后,自然是要配合汉人进行安置,他们没进营地之前就对汉军和笈多那边的军营有了客观的对比,仅是从营地外围的建设来讲,汉军明显是完胜笈多那一边。
等待进入营地,他们看着那些井然有序的兵舍(木排屋)、帐篷,再看合理布置的沟、垒、篱笆、栏栅,宽大且厚实的过道,还知道专门设立了供人排泄的茅房。
甭管是看懂了还是没看懂,异族的来人们,有人觉得根本没必要这么讲究,更多懂行的人则是努力观察并牢记。
“已知世界中,就我们能与赛里斯军队的营地规划相比较。”弗拉维斯得实话实说:“但我们依然落后赛里斯很多。”
罗马对军营的规划也是相当的讲究,屯兵区基本是看不到乱糟糟搭建起来的兵舍或帐篷,就是他们对军营里面的走道没多么重视,同时也根本没建立专门提供小解或是大解的厕所。
军营之内的通道其实才是最值得重视的地方,那关乎到军队做出反应时士兵集结速度的快慢。
按照诸夏军队的标准,提供行走的道路务必做到下雨也不会变得泥泞,再来就是绝不允许杂物堵塞。
其余国家或民族的军队,哪怕是到了近现代也没多么重视这个。
“听说赛里斯人原本对我们的城市充满了好奇,进过雅典之后就不再进入我们的城市?”弗拉维斯显然是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于满街排泄物早就习以为常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赛里斯人根本接受不了。”
他们是真的习以为常了,欧罗巴满街全是排泄物的现象一直会持续到近现代。
不管是一度作为世界中心的伦敦,还是被誉为鲜花之都的巴黎。伦敦在英联邦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候依然满街排泄物,法国人作为世界老二的时候巴黎同样是一座被屎尿淹没的城市。可见有些国家(民族)是真没将满街排泄物当做是多大的事,尤其是阿三。
“以前我们认为那是赛里斯人莫名其妙的洁癖……”尤利安不断地苦笑:“可是看西塞罗写回的信函,赛里斯那边就算是再偏僻的村子也见不到满街的排泄物。”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是远远地注视着正在进行操练的某支汉军部队。
阿三这边真的是太热了,哪怕现在是春天,可是温度却和汉国本土的夏天有的一比。
校场之上,一个师五千名士兵排列成为四四方方的纵队,他们皆是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整齐地喊着口号,伴随着口号的节奏声在打军体拳。
酷热的天气,再因为运动出汗,任何一名士兵都是浑身湿透,随着每一个动作挥洒汗水。
“赛里斯人……不但高大,看上去也都很强壮。”尤利安他说着话,却看到五千名士兵在同一时间大喝一声,全部跳起来重重地侧身依靠全身重量和力度用手臂猛击地面,老实说是被吓了一跳:“现在能够想象赛里斯是多么的富有。”
简而言之,强壮不是喝水给肿胖的,身上想要长肉必须是营养跟得上,同时练就出一批精兵也绝不是吃糠咽菜能练出来,任何无法支撑营养补充的练兵都是在草菅人命。
“我们的士兵除了身高无法比赛里斯人相比,其它并不差。”弗拉维斯不是在死撑,罗马职业兵在强壮方面真不输汉军士兵。他沉默了有一小会,说道:“国内出现了一些言论,认为应该鼓励与赛里斯人的通婚。”
现在没有基因这个名词,不过两强结合产生的后代会更优秀早就被窥探到,罗马人对汉人的身高是打从心里羡慕,无比渴望自己后代也能那么高大。
第868章 眼见为实
其实欧罗巴身材高大的民族并不是没有,例如日耳曼的法兰克一支,北欧那边的盖塔人和萨米人,日耳曼人的分支萨克逊人。
一些已经被罗马人征服了的民族,如高卢人和小亚细亚人,甚至是北非的一些摩尔人。
上述那些民族在平均身高上面其实是高于罗马人,关键问题是罗马人现在还保存着相当的高傲,单纯的肉体之欢不是那么有所谓,可是结合产生后代就会感到排斥。
简单的道理,一个民族征服了其余的民族,理所当然会蔑视和歧视被征服的民族,作为征服者去玩弄被征服者的女性是理所当然,要是不小心有了后代,那个后代也别想得到平等的地位。
征服了那个民族,再鼓励本族的女性去与被征服的民族结合产生后代?该是心理病态到何等程度才会提倡并鼓励这种行为!
罗马人在君士坦丁堡与汉人打了一次,那场突然间爆发的战斗尽管时间短暂,双方在后续交流的时候能不提及就绝对不会提到一个字,可是打完了的伤亡对比明明白白地被罗列了出来。
参战的罗马士兵数量是八百二十七人,当场战死的数量两百二十六人,残疾了的士兵数量一百九十九人,后续又陆陆续续重伤不治五十二人。
与之对比的是参战的汉军只有三百二十人,当场战死的汉军只有十九人,终身残疾的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