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氏女当然就是徐正的那个徐氏,他有不少的儿女,最小的嫡出幼女只有十岁,以家世和年龄而言,怎么看都是太子妃的好人选。
  “圣上正当壮年。”拓跋秀这几天经常往来崔婉这里,参与了刘慎的选妃:“不是妹妹多话,选了徐氏女,太早染指军权了。”
  “……”崔婉就是知道那样很不好才会苦恼:“寻来寻去,只剩下桑氏女了。”
  “崔氏与桑氏斗了那么多年,近几年才被陛下压了下去。”拓跋秀真的忍不住了,笑了几声之后,说道:“真要结成亲戚?”
  两个家族的基本盘都在原先的冀州,一方要壮大肯定会挤压另一方的生存空间,免不了是去发生竞争,很多时候竞争甚至是非常凶恶,没有大场面的厮杀,不知道多少人却是死在悄声无息之间。
  后面崔氏与桑氏之间的争斗是被皇帝强制停止,同时他们将在冀州的力量撤出,崔氏是向北经营漠南,桑氏则是向西南而去插足中南半岛。
  不止是崔氏和桑氏,除了没有怎么去经营的纪氏之外,其余家大业大的各大家族都从汉帝国本土抽离力量,转到一些新的占领区去进行经营。
  皇帝不允许各家族在本土搞事,他们去了外面却不代表没有了竞争,只是相比在国内时的你死我活,到了外面是竞争和合作共存,血腥味没少多少,关系却是变得更加复杂了。
  崔婉对拓跋秀的揶揄没有半点恼火的地方。她之前对拓跋秀忌惮,无非就是怕拓跋秀生下一名皇子,对刘慎的储君之位产生威胁。
  那么多年过去了,拓跋秀膝下依然没有儿子,妇人到了接近四十岁的时候很难再怀上,再则是哪怕怀上了还是个男孩,新生儿与刘慎也相差了至少十一岁,刘慎已经成为储君的前提下,至少多了十一年的经营,又能有多少威胁?
  后面崔婉还想通了一点,她觉得以前自己也是迷障了,怎么会忽视拓跋秀出身那么一件事情,便是拓跋秀再得天子宠爱又如何,便是世间再无鲜卑一族又怎么样,拓跋秀就是有儿子也注定不会坐上那一张独一无二的宝座。
  想通了之后的崔婉开始极力讨好拓跋秀,不会威胁刘慎的前提下,她觉得拓跋秀越是得到天子的宠爱,才是为自己挡下任何新秀的盾牌。
  “要不……妹妹替我探一探贵妃的口风?”崔婉口中的贵妃自然是桑妙。她能讨好拓跋秀,却绝对不会去对桑妙有任何的降低身份,无关于尊严或者地位尊卑,是以威胁程度作为基准:“慎儿与桑晴,还是很合适的。”
  拓跋秀无声地笑了笑,颔首算是答应了下来。
  崔婉见拓跋秀答应自然是无比高兴,很快就陷入自己的思考。
  拓跋秀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都挺好的,没有特别地去与谁交恶。这是源于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在哪里,一开始的时候是不想与人接触,后来则是因为拓跋一族。
  现在已经没有鲜卑人了,拓跋一族算是众多鲜卑别部中命运算顶好的唯一,大多数的族人变成了汉人的一份子,不是像那些被灭或是为奴的鲜卑别部。
  世人都认为是拓跋秀的关系,她却明白刘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在其中或许有一些关系,但绝对不是占了主因。
  刘彦根本不是一个能被女人左右的人,他在很多人的眼中根本就是心坚如铁,尤其是在对待异族方面。
  从古至今,只有刘彦以君王之躯明确发出杀奴令(杀胡令),以往的那些君王便是再痛恨异族也没有这么干过。
  一个能够亲口说出“非我族类,皆可杀也”的君王,怎么可能会因为宠爱一名女人去做什么改变。
  到目前为止,世人依然是错误地认为刘彦不对拓跋鲜卑酷烈源于拓跋秀,他们也的确无法想不到刘彦是因为拓跋鲜卑从某些方面来说对历史有贡献,才致使刘彦别眼相待。
  诸夏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民族,只要万众服从一人,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意志,不损害自己利益……或是不会损害太严重,万众基本上是会进行跟随。比如刘彦想要扫清异族,首先万众也渴望有这样的局面,再来是清扫的过程中能够获立功勋,肯定是要狂热追随。
  桑晴是桑虞的嫡出幼女,今年不过才九岁,少刘慎三岁的同时,以汉家制度并没有到婚配年龄。
  崔婉会选择桑晴,显然不存在刘慎与桑晴有什么感情基础,只是单纯地想要加强刘慎身边的力量。
  “妹妹可以去说。”拓跋秀摇着头:“恐怕尚书令会拒绝。”
  “为什么?”崔婉是真的不解:“太子妃,何其尊贵,怎么会拒绝呢?”
  “皇后,为什么徐氏女不合适?”拓跋秀知道身为一名母亲是什么模样,只想给予孩子最好,却会忽视很多东西:“太子娶徐氏女,恐怕有染指军权的嫌疑。桑氏女的家族是公认的当世第一世家,又会有什么呢?”
  崔婉此时此刻是真的觉得拓跋秀参与进来是一件好事。
  “说句姐姐会多想的话。”拓跋秀非常认真地问:“姐姐认为圣上愿意这么早册立储君吗?”
  崔婉沉默以对。她是有想过这一方面,只是从来都下意识地避过,不敢太过深思。
  “圣上不会认为自己老了的。”拓跋秀摇着头,往下说:“说句大不敬的话,圣上正当壮年却有了太子,册立太子的事情会让圣上有老了的感觉。”
  崔婉承认拓跋秀是冒着大风险在说实话,不得不强颜欢笑了一下下。
  有那么一件事情,自册立太子之后,刘彦回到后宫再也没有到过皇后处,同时品阶越是高的妃子也很看再接待刘彦。
  从那之后,刘彦更多的是往低品阶的那些女人章台而去,对高品阶的嫔妃来讲是幸好刘彦没特别频繁去宠幸某个人。
  卓香进来时看到两人沉默,迟疑了一下下从袖中拿出一个本本,说道:“陛下,这是礼部送来的名册。”
  能被称呼为陛下的并不止是皇帝,皇后也能被称呼为陛下,因为“陛”本来就是登高的台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母仪天下的皇后有资格被称呼为陛下。
  然后是,汉室的皇后从来都不叫什么“娘娘”,谁敢称呼汉室皇后为“娘娘”,九族都不够被杀的。
  “名册?”崔婉很明显地一愣,接过名册看了一下,似乎是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是……”
  卓香有事先看过名册,知道那里礼部送来的选秀名单,只是这一件事情上面礼部却是逾越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法度约束,该是谁的权柄就是谁的权柄,比如选秀是应该由皇后来提,礼部是有足够的权利选取一些人加入名单,但是礼部没有资格开办选秀。
  卓香特意提了这么一嘴:“臣过来时,听闻礼部侍郎周鸣方才病逝。”
  崔婉就看向名册,上面有落款人的签名,不就是礼部市场周鸣吗?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周鸣的死已经为逾越付出代价。她要是拒绝选秀,或是继续追究礼部,那么事情就会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着有司照办吧。”崔婉脸上是红白相替,拿着名册的手抖得很厉害:“要隆重了办。”
  卓香行礼应“诺”,一再迟疑还是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去。
  “圣上这是为何?”崔婉无比凄苦地对拓跋秀说:“臣并无逼迫圣上立储之举呀……”
  皇后也是皇帝的臣,自谦的时候也能自称妾,但绝对不存在“臣妾”这个自称。在汉室“臣妾”是化外蛮夷对中国的一种臣服自称,才有了那一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的话。
  要是皇帝的皇后以及众妃自称“臣妾”,那就是她们将自己视为臣服的蛮夷之人,后宫的女人得多是没文化或是白痴才会用这个自称?
  “……”拓跋秀先是无语,然后笑着说:“蛮好的。”
  崔婉今天愕然的次数比以往更多,不解地问:“这样还好?”
  “不针对太子就是好。”拓跋秀指了指自己,又指向崔婉:“我们都年老色衰了,圣上却依然是龙精虎猛,有新颜色不是很好嘛?”


第1056章 皇帝与储君
  选秀办得非常盛大和隆重,也算是当前紧张局势下一件与战争无关的事情。
  参与选秀的秀女来源非常复杂,有勋贵的后辈,有敌国的公主,有来自富庶的美女,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大多数都会是大家闺秀,反正不会存在什么乡野民女。
  对于这一场突然发生的选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崔婉的理解是天子在进行某种反击,其中崔氏必然是会遭受到一轮打压。毕竟崔氏对刘慎一事太过热心了。
  刘慎首先是刘彦的儿子,再来是汉帝国的储君,然后才是崔婉的儿子。
  作为有崔氏血脉的储君,崔氏对于刘慎成为储君热心一些,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只是理解归能理解,事情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使人……尤其使刘彦会担忧刘慎的屁股能不能坐正,日后的崔氏又会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诸夏对于记载历史很是执着,由于史官的认真和固执,先秦到两汉和西晋,大多数史书都能够相信。
  不管是先秦还是两汉,没有少过外戚干政的事情,某些历史时间段甚至可以说国家是被外戚集团所统治。
  例如汉初的后族吕氏和汉景帝时期、汉武帝初期的窦氏就是明显的例子,差别是吕氏做得太明显和霸道被清算,窦氏还懂得拉起遮羞布被皇室用平和手段清除。
  到后面的东汉,汉和帝时期外戚集团又再一次兴起,此后东汉就接连发生外戚把持朝政的事情,到最后东汉的江山更是由于愚蠢的外戚而被葬送。
  只要是理智的皇帝,绝对不会愿意看到外戚做大做强,手段最为铁血和被人诟病的是汉武帝刘彻的选择,他不但杀母存子,还为了剪除李广利葬送了三万精锐大军,导致汉匈战争走向了另一个拐点。
  刘彦有细细地想过,要是刘慎将屁股摆到崔氏那一边,汉帝国必定是会上演皇后娘家被一再打击走向灭亡的戏码,甚至会发生废黜的事件。
  “太子最近在做什么?”
  “回圣上,太子除向您和皇后请安问候,已经有一月未出含丙殿,闭门往来于画堂与甲观,修文练武。”
  “谁教他的?”
  “这……臣……不知。”
  刘慎会有那样的行为是察觉到了什么在避嫌,是不是有人教导并不重要,应对非常的合适。
  皇帝是孤独的,不能容忍任何人对自己的权力有所窥探,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都不行。
  汉室的太子其实要比其他朝代幸福非常多,只是在成为储君的一段时间内要懂得低调,尤其是皇后娘家有些高调的时候。
  儿子成了储君,娘家要历经一连串的被刁难和打击算是汉室的特色了,西汉和东汉的无数次例子早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阶段,是皇帝最为喜怒无常的时刻,他们需要进行忍耐,只要这段时间过去,该获得的补偿是一点都不会少,甚至可以说皇后娘家还会获得诸多的好处,其中包括产生不止一个侯爵。
  那是皇帝在冷静下来之后,哪怕自己不愿意干,也要做出来让天下人认为自己不是薄凉之辈的做法,与真实想法和感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刘彦是感觉自己的权力遭受窥视了吗?讲真话是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点,但也仅仅是一点点罢了。他在干的无法就是一名皇帝在做的事情,就算是最为昏庸的皇帝,只要是诸夏的皇帝,这么一道程序是绝对少不了的。
  “国丈和两位国舅的赏赐,可备妥了?”
  “回陛下,已经备妥。”
  “择日颁诏罢!”
  “诺!”
  那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对国丈进行封侯,食邑还不会低于三千户。
  要是吝啬一些的皇帝却不会对国舅封侯,一般就只是封君,意思意思给个五百户左右的食邑。
  刘彦只是按照传统,给了该给的爵位和待遇,算是酬谢崔氏培养了崔婉,然后崔婉为汉帝国生育了一名继承人,还是与真实想法不会有半点关系,只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朝臣或许会对皇帝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有思考,百姓却只会观看皇后娘家是什么待遇,一旦皇帝对皇后娘家吝啬,百姓就会觉得皇帝都能对皇后的娘家吝啬对别人很难大方。
  付出了努力就希望能够得到匹配的回报,没人会愿意给吝啬的人干活,尤其那个人是皇帝。
  “封侯之后,两位国舅皆会前往西线战场,陛下是否要先行接见?”
  “见。”
  蔡优感觉近一段时间的日子着实是有些不好过,不是来自于皇帝的压力,是身为侍中本身的压力。
  在汉室,侍中是皇帝的近臣,既要担负起政务,也要处理好皇帝的私事,通常还要作为对外的门面。
  所谓的门面,无非就是侍中担任皇帝的“传声筒”,可不是那种有什么事就瞎叫嚷的那种,是用一些作为和日常表情向外传达信号,那么就牵扯到一些演技问题,成了不但要有能力还要有演帝的本领,才能当好这个侍中的本事。
  要是有正儿八经的大长秋,侍中的压力会被分散一些,关键是现在的汉帝国没有任用宦官,就是有大长秋也只是处理后宫事务,基本没有向外臣传达意图的机会。
  三大侍中,王猛外派成了远征舰队的随军长史,算是极度幸运的一件事情,不但是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还躲过了近一段时期的纷乱。
  另一位侍中谢艾则是得了前往安西都护府的差遣,代表天子前往西线了解战争发展进程。
  好嘛,另外的两位侍中都不在长安,只剩下那么一位肯定是要得到最集中的注视,要是没发生什么事情的话,得到注视其实一个很难得的装逼时间,有心或许还能更进一步地扩展权利范围。
  蔡优并不是没历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一直都是汉帝国权力阶层中的一员,不是以前没什么权的突然获得高位。像他这样的人早就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甚至是交际圈子多少是被固定了下来,不会去贸贸然地扩大自己的交友圈,也不会没有休止地去扩展利益范围。
  “他们到哪了?”
  “……?远征舰队该是已经过了夷洲海峡,不日将会抵达马六甲。”
  刘彦已经不在室内,先是在办公的宫城范围溜达了一圈,然后过了月楼进入后宫。
  冬季的长安是被一层白雪所覆盖,今天的雪要比往年更大一些。
  屋顶以及树梢之上白色斑斑,风吹动树木的时候树枝因为被压得太沉基本不再摆动,只会有一些细微雪毛子随风飞舞。
  在这种气候下,能够欣赏到的也只有雪景,不过一般压根不会有人去看雪景,尤其是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
  一场选秀过后的后宫多了很多的人气,便是在一片雪白之下都会有人走动。
  “那是……”王琳用手捂住嘴巴,不确认地问:“圣上吧?”
  王琳是琅邪王氏女,而琅邪王氏自然是王羲之所在的那个王氏。她被选中入宫,得了一个荣华的阶位,算是南方那一批秀女中阶位相对高的其中之一。
  当前的汉帝国后宫阶位有十七阶,荣华是排在第十三。
  在后宫只要是有品阶,基本上就会有随身的宫女,就是需要到高品阶才会有属于自己的随身女官。
  宫女要不是有人干涉的话,基本上就是随机分配,一般是被分配到某位嫔妃身边,那么接下来除非是到了年龄或是办错了事,要不然就是一直跟着了。
  “是圣上。”小燕就是王琳的随身宫女,这个名字是一个花名。她拉了拉王琳,低声说:“回避吧?”
  所谓花名,那么就跟姓名没什么关系,除非是得到宠幸有了身孕被纳为嫔妃之一,要不然在宫中工作就是一直使用花名。
  汉帝国的宫女并不是进宫之后就待到老死,她们不管是从什么途径成为宫女,只要不是太敏感的工作岗位,要不然到了二十二岁就会迎来新的选择,可以选择回家还是继续待在宫城。
  王琳小鸡一般地点头,转身要离去却是看到迎面而来的王娴。
  王娴是倭列岛总督王基的嫡女,他们来自山东王氏。
  王琳行了一个福礼,口呼:“王少使。”
  “王荣华?”王娴刚才真的没有看到王琳:“出来欣赏雪景吗?”
  两人是同一批选秀出身,被教导礼仪的时候相处过一段日子,只是并不那么熟悉。
  “啊?”王琳犹豫着要不要离开,被小燕一再拉袖子,应了声“嗯”,尴尬地笑了笑:“有点冷,要回去了。”
  王娴目光并不在王琳身上。她本身也没有和王琳交流的意思,是判断刘彦会从这边走过去,才事先过来。
  刘彦自然是看到了前方的四个人,能从穿着分辨出两个是有品阶的嫔妃,另外两人是宫女,就是没想起都是谁。
  “陛下。”蔡优还是费了一番功夫将被选中的都是谁给记住:“前面的少使是山东王氏族女娴,后面要离去的是琅邪王氏族女琳。”
  刘彦点了点头,脚步却是没停,直接从她们身前走过。
  一直在刘彦走了很远,王娴才低低叹了一声。
  “是我不够漂亮吗?”王娴见随身宫女沉默,强笑了一下,说道:“回去罢。”
  刘彦还是很清楚后宫是个什么情况,里面每天都会上演着无数的戏码,而那些戏码必定是以自己为主角。
  汉室的后宫制度其实还是很人性化的。自汉文帝首创遣退首例之后,除非是有生下孩子的嫔妃,要不然是会每几年就放归一批,并且还会给予一些财货作为她们的嫁妆。
  娶从宫城被遣退的嫔妃在当时是一种民间的追求。他们倒不是追求什么,是那批女子既然在皇宫待过,肯定是被教导了相关的礼仪,再则是有了远比普通女子更高的见识,是一位能够振兴家族的持家好人选。
  只要不是有谁特别作死,比如嚷嚷着自己给皇帝戴了顶帽子,汉室的天子绝对不会因为某些人娶了被遣退的嫔妃而有什么报复,就算是知道谁接纳了也会是笑笑就算过去了。这在历朝历代是极度罕见的事情,要不是大怂也有相关的遣退制度,都能算是独一份。
  刘彦在早年前并不重视有多少女人,选秀什么的是压根就没有办过,后面是成为皇后的崔婉办了几次,不过他真没有去过多注意。
  算一算时间的话,再有两年也到了第一次遣退的时间,那些没有被刘彦宠幸过的女子,到时候就能自主选择要不要归乡。
  刘彦是知道有那么一个制度的,本着没有碰就别耽误人的理念,再来也是演帝刘恒给天子打下的一面“招牌”,差不多是成为是不是圣天子的基准,有心改一改也没有那个脸。
  天子带头这样干影响非常大,其中就包括勋贵阶层再怎么不愿意,每几年就要放归家养的美姬,有一些开明的勋贵甚至是会外嫁一些没孩子的小妾,给予很多女人有了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
  当然了,以现代人来看,吃不着也轮到别人去吃才是正确。
  刘彦本来是考虑要去叶娜或是海琳娜那边,走着走着临时改变主意来了含丙殿。
  “储君,圣上往这边来了。”崔所是太子先马(既太子洗马,秦汉是先马)。他跑进了甲观:“已经到了宫门。”
  手持长戟正在练舞的刘慎将长戟抛出去,接过湿毛巾擦了擦脸:“随本宫前往迎接!”
  成了太子,自然就不是普通的殿下,汉室对于太子的称呼非常严格,要么是称呼储君,要么就是称呼郎君,需要看是什么样的场合。
  要是称呼“太子殿下”的话,不但太子要懵圈之后莫名其妙,甚至是会觉得受到侮辱。
  因为“太子”就是“太子”,“殿下”就是“殿下”,可没有什么“太子殿下”这样的称呼。
  刘彦并没有直接进入含丙殿,他刻意放慢速度让刘慎有迎接的时间,这个与以前是不同的。
  成为储君之后,皇帝与储君除非是关起门来,要不然一切都有了规矩和法度,刘彦是特立独行了一些,但并没有打算破坏这些。


第1057章 父与子
  含丙殿是一个庞大的宫阙群,并不是只有一座宫殿,还涵盖了该有的章台、林苑以及庭榭、绿化、广场等等。
  以汉家的宫阙格局,每一座宫阙群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城墙以及甬道、过道,通常是会建设一条主干道作为平时进出之用,其余道路则是会封闭起来。
  宫门就在主干道,是一个宽五米高七米的大门,它有着两扇非常庞大的实木门板,门板之上会锚下一些金属钉,同时也会有两个巨大的兽型拉环。
  刘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梳洗和更换衣物,穿着练功服带着自己的一些属官,对刘彦的到来进行迎接。
  甲观离宫门并不近,大概是离了三里左右?
  从宫门进去,能看到的是一片空荡荡的广场,地面是由数量庞大的砖石铺垫而成,道路与其它地面的是用不同颜色的砖石来进行区分,再来就是会有兽型的灯柱。
  广场的是围绕着城墙,宽度是一百八十米,再往内就是一些植物的绿化区,地面的白雪被清扫干净,植物上的白雪则是留下,看不出草是什么草,树是什么树。
  外围宫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