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三大陆一年之中的冬季末尾,中部区域是到了雨季,连续两个月内几乎是每天都在下大雨,各个地方不是出现水涝,便是洪水到处乱灌,别说是外部的人不适合进入,本地的人也只能是迁徙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汉帝国控制的区域算是阿三大陆的东部,不止是因为有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产粮区才算是最为精华的部分,还因为经过阿三的开发自然环境相对好一些。
阿三大陆的中部、南部、北部和西部,中部就是一个时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地方,不是雨季带来的水灾,就是因为太炎热而产生的旱灾,不同的季节形成极端的两极化;南部则是密布丛林的原始生态,还是那种多山脉且多谷地的地形,丛林里面的沼泽区多到有些可怕;北部山脉不断的同时,部分区域出现戈壁生态。
东部再分化多个区域,最东面是高原状态,还比邻全球第一高峰,其余大部分是平原,有大河系的区域都是优秀的产粮区,来自巴蜀的汉人经过考察还给出结论,高原那边的气候非常适合用来种茶。
因为纬度和地形的关系,的确是有些地方像是天堂,然后有些地方则会像是地狱。
不止是阿三大陆这一边被划分得那么明显,事实上汉帝国的本土也是相同的样子。
以区域来算的话,汉帝国本土的长江以南基本上都能算是土地肥沃,并且气候方面还算不错。只是南边属于多山地形,仅有几个狭隘的区域存在平原,那些平原就是汉帝国本土很难得的产粮区。
长江以北的话,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被开发过度了,尤其是山东区域更是如此。一样的种子,差不多的气候,春耕秋收对比下来,其它区域能收个两三石,山东那边亩产能接近一石就算是高产出了。
已经出了阿三洋的远征舰队,桓温手里拿着天竺幕府派船送来的书信,他看完之后是传阅下去。
“骠骑将军搞错了吧?”袁乔一再确认地图,纳闷地说:“伐伽陀伽并没有海岸线。”
伐伽陀伽的确是一个没有海岸线的国家,桓温自然清楚这一点,还是早几年就已经知道的事情。
“罗温陀罗拘陀和特拉库塔卡。”桓温用手指敲打着桌面,说道:“骠骑将军的意思是让我们选择登陆,然后侵袭一下伐伽陀伽的西部,造成大汉要从海上跨境入侵的假象,吸引伐伽陀伽不得不注意西面。”
这两个国家早就进入汉帝国的视野,对外寻求港口以及租界,他们同样是被汉帝国给强行弄了一些。他们还是相当识相,没有加入那个反汉轴心,相反是派人到天竺都护府,多次表达恭顺的同时,朝贡也是屡屡大出血。
“大汉当前没有攻击亲善国家的计划。”袁乔疑惑了一下下,问道:“骠骑将军将两萨特拉普和伐伽陀伽搞错了?”
桓温摇了摇头,不愿意用更多的恶意去猜度冉闵。
汉帝国当前最主要的是瓦解掉那个反汉轴心,真不会再去攻击对自己亲善的国家,冉闵没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的。
桓温后面会写信给冉闵,不会多么的修饰语言,会问冉闵为什么会请求入侵罗温陀罗拘陀或是特拉库塔卡。
两萨特拉普才是一个有海岸线的国家,并且是位处一个大陆对海洋的突出部。同时两萨特拉普不止和天竺都护府有陆地上的接壤,他们还与波斯萨珊是邻居。
“我们就选择两萨特拉普为首个登陆点。”桓温用手指了一个地方:“这里看着就非常不错,要是能够打下来并守住,不但能够策应天竺幕府,还能作为接下来侵袭波斯人的基地。”
桓温指的那个地方在现代被称呼为杜瓦尔卡,位于卡奇湾的出海口,是阿三大陆在阿拉伯海陆地上的突出部。
在很久以后,欧洲白皮肤系入侵阿三大陆,很多次就是从这个方向进军,并且选择当地作为跳板,先是控制整个陆地突出部,然后慢慢向内陆进行蚕食。
“看着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袁乔的眼睛还是很毒的:“这边要是有山脉最好,建设一些关隘就能锁死整个半岛。”
那边的确是有山脉,只是并没有纵横多长,法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他们是选择修建要塞,慢慢将整个半岛给锁了起来,成为一个阿三再怎么反扑都会大量流血的军事封锁区。
“派船联系天竺都护府。”桓温脑海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他们会很高兴这边有一块跳板。”
“骠骑将军在接下来不是向北进军吗?”袁乔大概猜出桓温是什么心思:“联系骠骑将军不是更好?”
“天子给予我等最大的信任。”桓温摇着头:“冉永曾可以不管不顾地联系温。温却不能直接联系冉永曾。”
诸夏的将军很喜欢把“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挂在嘴边,可是人没疯就不会当真。一些将军通常是想要谋反,才将那一句话时刻挂在嘴边,并且是用那一句话奉劝同僚拒绝执行来自君王的命令。
因为时期特别,再来是君王的命令不但不合实际,有些将军是会不听乱命,然后他们或是避免军队出现不应该的损失,或是违反君王命令打赢了战争,但是通常下场都不会太好。
桓温读的史书并不少,历史上大度的君王不是没有,却是没有找到类比当今天子的人。
没人希望天子对臣子酷烈,但是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臣子逼得君王不得不严酷,不能将所有的过错推到君王身上。
袁乔沉默了一小会,说道:“要不然……我们就不用参与阿三大陆的战事了?”
“也好。”桓温无比干脆地说:“连波斯人那边都不用登陆了,直接开往欧罗巴!”
也许冉闵真的不知道伐伽陀伽没有海岸线,但他的那一个行为真让远征幕府的桓温和袁乔感到了不安。
天子给予本土之外统兵而战将领们最大的自主权,绝对不是让他们用来进行勾心斗角,更不是让他们进行一些交易。
既然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桓温的选择是连猜都不猜,干脆就搭理都不搭理。
后面,冉闵收到了来自桓温的私人信件,看完之后发了很久的呆,问张石:“伐伽陀伽没有海岸线?”
“将军不知道?”张石纳闷了一下,有些释然:“我们没有阿三大陆的全景地图,但是将军应该知道的吧。”
冉闵并不知道,他可算是有些明白桓温为什么逃似得,连萨珊都不打,直接奔向欧罗巴了。
第1063章 明智之举
天子善待功臣勋贵,需要多么贪心不足和丧心病狂,才会去想着把天子挑翻自己坐上那位置?
底线从来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中不断降低,到后面降到无处可降,那便不用降了,要么是降无可降,要么就是悍然反击。
桓温很乐意将人心往恶的那一方面想,尤其是觉得冉闵这种曾经效力胡虏的人基本上已经道德沦丧,平时就是能避则避不愿意过多接触,现在又搞出一个看似试探的事情,自然是能有多远就躲多远。
汉帝国正处于还在往上增涨的崛起阶段,不是智昏到一定程度的人,谁看不出根本无可撼动?在这种现状下,他们绝对需要庆幸天子不是一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上位者,有宽松的环境就是万幸,有能享受的环境就该珍惜。
谁都没有明白说过,但是大多存在默契,他们但凡是发现一个不想好好过日子,想要玩一把造反,诸如此类的人,会在第一时间达成共识,能悄悄在私底下弄死,就绝对不会让天子注意。
大家伙都还想将这种好日子过下去,有机会就再立立功多增加一些封邑,没人希望刺激到当今天子。
远征舰队走了,毫不拖泥带水地远离。
在离开阿三洋之前,袁乔向骞建同写了一封书信,提醒骞建同注意天竺幕府。
接到信件的骞建同老实说是有些晕懵,他足足晕眩了一分多钟才回过神来,重新铺开刚才因为太过激动而捏得皱巴巴的信件,一字一字地慢慢重新看了一遍。
天竺都护府是地方守备性质的机构,负责的就是海外疆域的安全以及维稳,小规模战事的时候自己解决掉,说白了就是担负守土职责。
要说四大都护府中哪一个最复杂也是最麻烦,毫无疑问就是天竺都护府了。
其它都护府可没有数量众多的封国和封邑,治下也绝对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天竺都护府治下光是封国就有四十六个之多。虽说这些侯国大多数就是一个县的大小,但是他们该有的什么征兵权、收税权、建设权、治安权之类的权利一点没缺。
除了侯国之外,其余被分割得零零碎碎的封邑数量更是夸张,足有五百七十三个之多。
原本属于笈多帝国的疆域,除了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的那些精华地段,基本上就被切割得零零碎碎。这样一来也让天竺都护府管理起来困难程度无限增加,尤其是在对待侯国以及封邑方面。
“骠骑将军最近在做什么?”
“回都护,骠骑将军在纳尔默达河下游练兵。”
纳尔默达河是阿三大陆几大河系之一,它的源头是在温德亚山脉,出海口是阿拉伯海。因为这一条河流的存在,同时也因为有温德亚山脉,那一片中下游区域时常会在雨季出现洪水肆虐的情况。
一样是大河系区域,就是因为纬度和地形方面的差别,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地方纳尔默达河流域却是一个贫瘠而又恶劣的地方。
纳尔默达河的十分之八河段是在伐伽陀伽境内,仅是留出十分之二的尾巴处于笈多帝国原本的疆域内。
也不知道是搞笑还是眷顾,可能也是笈多帝国懂得去规划并修建水利设施,十分之二的纳尔默达河区域在笈多帝国又是得到妥善利用,成为一个农业生产区,不过大多数区域是栽种果树为主。
“骠骑将军麾下的兵力多少了?”
“回都护,一直维持在三十一万左右。”
天竺幕府征兵还是得到骞建同的协助,对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进行动员,然后再由刹帝利配合各地方的倭人仆从征召首陀罗和贱民。
三十万阿三炮灰部队,超过二十万是从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征调,剩下的十万才是从其它更广袤的区域征调。从这一点也就能够很清晰地看得出来,阿三……至少是原本笈多帝国的疆域内,恒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
骞建同不断来回渡步,天气并没有多么炎热,不一会脑门上却是布满了汗水。
“都护府有权力动员管辖区吧?”
陈家巨一听有些迷了,下一刻脸色不由变得紧张,问道:“都护,发生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骞建同一再犹豫还是没有说出缘由。
陈家巨见骞建同不说,心里猜测着,口中说道:“都护府在战时有权征召本地人进行扩编,上限取决一应支用。”
当然,都护府想要扩编需要经过程序,可以是都护或长史进行提议,但是需要都护、长史以及军司马三人全部通过,但凡有一个人反对,扩编就属于不合法。
都护府内部的程序是那么回事,甚至都不需要得到中枢那边的同意,不过到目前为止有范例的安西都护府那边,李匡没得到中枢回应之前仅是征召当地汉人骁果,是得到中枢的回复才对西域土著进行征召。
“征召汉人以及倭人。”骞建同已经开始在书写文书,挥笔速度极快:“天竺这边的汉人在册八万,倭人在册七万。便征召三万汉人,倭人全数征召。”
陈家巨反对道:“倭人为各地秩。啬夫和游徼的角色,全数征召地方便会瘫痪。”
“倭人在乡督练阿三即可。”骞建同现在满心思就是冉闵千万不要搞什么幺蛾子的心思,哪怕是会让天竺都护府出现一些什么状况,基本上也是顾不得了:“再联系安南都护府……”
陈家巨差不多意识到出什么事了。
先是问天竺幕府,后面提议征兵,再搞出联系另外一个都护府,后面是不是还要请示中枢?
骞建同果然是说出要联络中枢的事情。
“骠骑将军那边……”陈家巨不得不重视起来,慎重地说:“若是事急,都护府有权调回那一支常备军。”
根据程序,原本属于天竺都护府却是被调动到天竺幕府的那一支常备军,需要天竺幕府进入到对外战事才算是从建制上与天竺都护府进行分割,没有爆发战事之前天竺幕府只是有调动权,而没有指挥权。
将那一支常备军调回天竺都护府?骞建同大为意动,可是很快又按捺下去。
远征舰队的长史袁乔只是提出忧虑,没有提供任何的证据表明天竺幕府那边真的会出事。天竺都护府进行一些提防算是程序之内,但是将划分出去的常备军重新调回来,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几乎是用行动表明在镇压可能出现的反叛行为。
“征调二十万阿三。”骞建同一再犹豫,继续往下说:“然后做好第二梯次的征调准备。”
这些行动都需要经过军司马的同意,关于天竺幕府可能会出什么事,是被限定在三人范围之内,没有对外传播。
远在纳尔默达河边上练兵的冉闵,他得知天竺都护府那边对汉人、倭人和阿三进行动员,很快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事情便是这般。”冉闵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下,苦笑道:“无论如何,某已经不再适合担任幕府之主了。”
张石和伏寿等人先是一阵面面相觑,没人能够笑得出来,甚至有人用狐疑的眼神观察不断苦笑的冉闵。
“古守义。”冉闵看向一名中年人:“你为军中司马。在圣上没有新的决断之前,你为天竺幕府代理之主人选。”
古守义站起来行礼,却是没有开口说什么。他在不断回忆着,一阵思索下来并没有找到冉闵有什么异动的线索。
大多数人都是一副思考的表情,他们之中并没有人站出来力挺冉闵。
“今日某便启程。”冉闵站起来,冷着脸说:“先往华氏城接受监督,尔后便回长安。”
还是没人说什么,他们甚至庆幸冉闵拥有理智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跟着冉闵造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谁的脑子都没毛病,哪怕真的要造反,基本盘也不能是依靠阿三。
冉闵只是带着一众家臣以及二十名护卫便出发了。
他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抵达华氏城郊外,在路上行踪就被天竺都护府所知晓,一路上也看到了天竺都护府对辖区内的动员。
“倭人挺好用的。”蒋干指着路旁一个正在对阿三大吼的倭人,再指了指那些畏畏缩缩的阿三:“这些倭人最短也是随大军征战了六年,对大汉军旅非常熟悉。”
“若不是陛下要需要这些倭人,他们哪能活到现在。”冉闵对任何非汉人都没有什么好的感官,历来也没有掩饰过这一观点:“倭人立功便能获得归化籍,他们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汉人,自然无比服从和干事卖力。”
到城门外十里左右,他们遇上了亲自过来的骞建同。
天竺幕府的文书是比冉闵等人早一天被送到华氏城,骞建同等天竺都护府的高层对于冉闵放下幕府指挥权过来,是一种极度松了口气的态度。
“桓元子是职责所在,某无话可说。”冉闵没有下马,回礼之后,脸上是极度郁闷的表情:“某行事不全,亦是咎由自取。今日来到此处,骞都护不必招待,派人随某往克塔克而去。想必都护府亦是备妥船只,等待某到来?”
骞建同颔首,直白地说:“职责所在。如此将军一路平安。”
简短地会面,话都没讲几句,是有都护府一方出动一个屯,名为护送实际上是监视,会一直将冉闵送回长安为止。
“幕府那边是由军司马古守义接手指挥?”骞建同一副古守义走了狗屎运的表情,问道:“若是我上书陛下,请求调任幕府,有可能吗?”
陈家巨刚才并没有出现在迎接冉闵的队伍之中,他是坐镇都护府应对可能发生的突然事件。
事实上他们就算是知道冉闵亲自过来,该对幕府那边的监视和提防并没有撤掉,甚至因为冉闵离开幕府而加强了监视,随时随地准备着应对最坏的结果。
“出了这么一件事情,攻势必然会延迟。”陈家巨摇着头:“只是上书中枢,往来最快也需四个月。攻势不会延迟那么久。”
“一旦陛下允许我调任幕府之主,你便是都护府下任都护的最佳人选。”骞建同对于领军作战有着很大的渴望,尤其是天竺幕府扫平阿三大陆的不服之后,会挥军北上入侵波斯萨珊:“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我会上书。”陈家巨当然不愿意永远当副手,知道一旦骞建同调任,自己还真的会是接任的最佳人选,并不忌讳明确表达支持骞建同:“确实。都护与我共事已久,日后都护在前征战,职敦促于后方,必能使战事更为顺利。”
骞建同也是这个意思,他俩因为职务的关系接触频繁,再来都是对阿三大陆有着很深的了解,配合起来对战事进程会相当有利。
他们好像都认定冉闵回去长安没有再回天竺幕府的可能性?
其实别说是他们,冉闵自己都知道哪怕还会再获得统兵出征的机会也不会是阿三大陆这一边。
天子大度,众臣却不能将天子的大度视为理所当然,冉闵这一次很倒霉,应对的方式也是最为合理,应该是不会出什么事情,但是怎么都要避嫌一下吧?
已经出海的冉闵,他站在甲板上一直看着阿三大陆的方向,很突然地说:“若是回到长安,推荐骞建同接任幕府之主,如何?”
刘猗就站在冉闵身后一侧,答道:“家主还是别推荐,要不骞建同要恨死你了。”
冉闵一阵错愕。
“您固然是清白的,也的确是清白的。”刘猗苦笑了一下下,说道:“当今天子为开明之君,但国家自有制度。”
冉闵并不担忧会遭到处置,却清楚三五年内自己会没事能做。他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记恨桓温……或许还要再加上袁乔?
“或许是该有所作为的。”刘猗平淡地说:“大臣,怎能没有对手呢?”
第1064章 海洋,海洋!
远征舰队进入阿拉伯海抵达特拉库塔卡海域,桓温还是不得不进行抵岸进行补给。
庞大的舰队一路向西,航线并不是距离陆地太远,一路过来几乎是在各国的关注之下,各国并不是第一次见识这么庞大的舰队。上一次王猛从欧罗巴返国,舰队规模其实还要庞大一些。
特拉库塔卡是一个从百乘王朝分裂出来的国家,他们的历史中有过片面对汉人的记载,导致他们在接触到汉人之后,特地查阅了一下那些不多的记载,看了之后第一时间就选择对汉人表现出恭顺的一面。
这一次罗马人和波斯人挑头组建反汉轴心,特拉库塔卡并不是没有被联系,只是他们第一时间就将前来联系的波斯人给抓了起来,交给了汉帝国在本国的一个租界之内。
“这是一个既富裕又贫穷的国家。”袁乔已经了解过特拉库塔卡的情况:“他们并不缺少贵重金属,但是极度缺乏普通金属。”
这个说法并不矛盾,有些地方的矿产就是那么一回事,可能国境内布满了金矿和银矿,但是却没有铁矿或是铜矿。
特拉库塔卡还因为曾经是孔雀王朝疆域的关系,是有学习到普及了的金属冶炼技术。他们在孔雀王朝崩溃之后,就立即自治建国,两百多年后才被百乘王朝给灭掉。
百乘王朝被伐伽陀伽给取代之前,这一片土地上的统治者是阿毗罗人,特拉库塔卡是等待阿毗罗人的统治被推翻才得以建立。
阿毗罗人其实是塞种人和印度种的一个部族,他们一度强横崛起,占据了阿三大陆的西北部,后面部族自行分裂成为六个国家。
本部依然是使用阿毗罗的国号,目前还占据着阿三大陆西北部一块不小的地盘。
特拉库塔卡推翻了阿毗罗人在这一片地区的统治,另一部分阿毗罗人则是与别的塞种人分支建立了两萨特拉普。
两萨特拉普的那些人种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慢慢成了一个新的塞种人部族。他们与本部阿毗罗长久以来是联盟状态,共同对抗波斯萨珊的南扩。
特拉库塔卡在汉人出现于阿三大陆的舞台之前,他们其实算是两萨特拉普的附庸,只是因为汉人的出现才换了一根粗大腿。
当前的状况是,特拉库塔卡在汉帝国阵营之中,然后被两萨特拉普和伐伽陀伽从斜角的两面包夹,南部则是骑墙的罗温陀罗据陀。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需要有所行动。”袁乔前一次登岸,是受到了国宾待遇般的接待,与特拉库塔卡的国王以及众臣有过交谈:“从态度上和实际作为方面,他们选择坚定地站在大汉这一边,我们不能没有表示。”
桓温还是非常满意特拉库塔卡国王的恭顺,例如送来了十箱金灿灿的金条,两箱各种颜色的宝石,以及数量不低于三十名的异域美人。有了国王的懂事,再来就是特拉库塔卡立场坚定,无偿为整支远征舰队补给淡水、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