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白沙瓦守军发出欢呼的时候,背景是杀得血流成河,尸体堆叠的七横八纵的城墙面,有那么些没阵亡的萨珊士兵为了活命,一个又一个跳下城墙。
西面的战斗烈度在不断降低,只有极少数的萨珊士兵还在攀爬梯子,能够算得上还打得激烈的地方是在两个攻城塔区域。
多斯帕尔斯·迦南狄纳并没有撤回攻城部队,相反还先后向各个战场增派部队。
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不代表没有萨珊士兵向后逃,一个又一个被督战队抓起来,被压倒光线充足的地方处死,再有传令官一再重复“逃跑者处死”的喊话,萨珊的士兵就是不想再攀城也要待在战场上。
从攻城开始,一直到战事烈度变小,时间是过去了四个小时。
“今夜波斯人无法再组织起更猛烈的攻势了。”马斌有自己的判断:“除非是之前那些败兵被撤回去,换上全新的攻击部队,不然接下来就是烂仗。”
勇敢会传染,胆怯也一样。
一支历经血战的军队,真正有勇气又敢战者,他们其实是大多数被消耗在了第一波攻击梯次里面。
要是血战之后没有取得胜利,敢战者被大批的消耗掉,剩下的那些不会全是胆小鬼,更多是别人干什么我跟着干什么的类型,失去敢战者的带动,又失去了必胜信心,其实基本上这支部队短时间内就失去了作为军队该有的战斗力。
如马斌所判断的那样,最为激烈的交锋结束,后面的漫漫长夜战事并没有停止,只是最为激情的时刻爆发过后,无论是失去了获胜的信心,或是其它什么原因,除了不防守就会毁家破国的寄多罗人,萨珊那一边着实无法退回去的士兵都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所谓的表演是,俺们吼得很大声,该射箭也会射,但就绝对不往上冲,还是好好地举着能挡箭的玩意窝在原地,被强迫的时候再挪动挪动,奢望俺真的上去跟守军拼命,你就是杀了俺,俺也不去!
“你觉得是萨珊的将校蠢吗?”周辩问了一下,见马斌摇头,笑了笑揭晓答案:“不但不蠢,并且非常聪明。寄多罗在城外没有留下部队,只能是一味地防守,他们绝对不敢掉以轻心,一旦一个失误就是失守。”
简单的说就是疲劳战,反正就是不让守军清闲……
第1084章 互有依仗?
东方的天空变成鱼白色时,太阳还没有出现在视野之内,第一道朝阳还需要有一小会才会出现。
白沙瓦的攻城方到了后半场则是成了小打小闹,尤其是两台攻城塔被损坏之后,攻城一方的萨珊军队没再大举攀城。
作为防守方的白沙瓦守军几次想要放松下来,可能是萨珊一方的指挥官察觉到了,鼓捣出了新的大动静,迫使白沙瓦守军不得不重视起来,问题是萨珊只是弄出大动静并没有实际的行动。
白沙瓦守军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萨珊一方可以弄出几十次假的动静,可只要白沙瓦守军敢真的松懈下来,萨珊那一边只要有一次动真格并且抓住机会,破城就成了可能。
迫使白沙瓦守军不敢放松的还有一个原因,城墙下还有着数量众多的萨珊士兵。这些萨珊士兵虽然没有再拼命,但毫无疑问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天空开始有了亮色之后,第一道阳光出现在战场之上,有了充足的光线,昨夜交战留下来的痕迹被看得清清楚楚。
接近城墙两百米左右的范围就是交战场地,离城墙一百五十米之外倒卧着零散的尸体,他们都是属于萨珊一方的阵亡将士,会随着越接近城墙尸体的数量增多。
看上去最为惨烈的是城墙边上,战死者成堆地叠在一起,可能还有没死的伤患被埋着。
太多的鲜血流淌到了一块,成了血流汇集向了低洼的位置,成了一摊血水。数之不清的苍蝇在血水上面活动,能够听到非常明显的“嗡嗡嗡”声音。
真正能被称为凄惨的是一些发生了火势的地段,尸体被火烧得认不清敌我,很多是直接烧成了骨灰。一些则是某个部位被烧,留下了一些没有焦掉的位置,使人看上去反正觉得更加恶心。
有了充足的光线之后,萨珊那边是敲响了铜锣之声。
一阵解脱似得欢呼声从城墙边上的萨珊士兵口中被欢呼出来,他们可算是得到了撤退的信号,不用再待在这个满是尸体和恶臭的地方了。
铜锣之声被敲响的时候,白沙瓦守军也在欢呼,他们认为自己获得了这一场攻防战的阶段性胜利,有足够的理由进行欢呼。
“城门自己堵死了……”周辩看着没有撤退队形的萨珊部队:“要不然是个出城追击的好机会。”
尽管后半场的攻防战没有什么亮点,周辩和马斌依然是一晚没睡,倒是卢赫马鲁·寄多到了深夜就去休息了。
马斌的关注点不在撤退的萨珊士兵身上,他指着萨珊的营地,说道:“夜间就开始在生火造饭,吃完的士兵已经开始在进行集结。”
他们有携带望远镜过来,可以看远距离的更加清晰。
萨珊的确是在组织新的部队,还是四面的营地都在进行准备,看模样是没打算给白沙瓦守军多的喘息时间。
白天到来之后,看东西有了足够的光线,就算是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萨珊那边出现了众多的攻城器械,尤其是打造起来不困难却看似很有用的攻城塔,粗略一看光是西面就有十七座。
“北面七座、南面六座,东面我们看不到。”马斌目测一下正在集结的士兵数量:“西面不低于五千,北面和南面各自不会低于两千,东面应该也是这样的兵力。”
兵临城下的萨珊军队有个六七万的样子,之前折损掉的数量约是两三千人的模样,对于一支数量足有六七万的军队来说,两三千人的损失并不算大。
“那个是投石车吧?”周辩指着一台正在被推动的器械,它被布匹盖了起来,却是能够看出一些轮廓:“那些都是投石车?”
马斌顺着周辩所知的方向用望远镜来看,说道:“的确是投石车。只是他们为什么要藏起来,不投入攻城使用?”
对于波斯人能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造出那么多的攻城器械,尤其是连投石车都造出来,说实话马斌是有些吃惊。
他们可是一直在关注萨珊军队,很确定萨珊军队来时并没有携带攻城器械。
有那样的速度和执行力,必须承认波斯人的确是有一个作为帝国该有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惊讶。
“我们的话……”马斌不是那么确定地说:“或许是能做到这一步,但应该不会比波斯人做得更好了。”
周辩长久都是第一线的军官,说道:“按照我们的投石车款式,再赶工期也不会少于两天。”
那么问题来了,城外的萨珊军队,他们的投石车是什么款式,射程多远,能投射多重的物体?
“也许是半成品才没有投入战事。”周辩也就是进行私人猜测:“不然打造攻城器械不就是为了便于攻城吗?没道理造好了不投入使用。”
没有其它思路之前,马斌是赞同周辩的说法。
昨夜就待在城墙边上的那一批萨珊士兵撤退了,留下的是一片狼藉的战场。
一些被发现的伤患是撤退的波斯人被带了回去,战死者的尸体没有人收拾,以现在的天气情况,超过两天没有收拾的话就该发臭了。
靡靡之音的号角声从萨珊营地那边被吹响,一个手持白旗的骑士缓缓向着城墙靠近。
周辩问道:“要不要去听听说什么。”
“不用了。”马斌猜测:“应该是请求暂时休战,用来收拾战场。”
周辩说道:“小月氏人恐怕不会答应。”
白沙瓦的守军用行动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一个看着像是将军的人物,他张弓射箭将手持白旗的萨珊骑士射翻下马。
随着那名萨珊骑士的落马,白沙瓦守军是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之声。
“他们倒是看得很明白。”马斌笑着说:“波斯人过来就是来者不善,除非寄多罗愿意投降,不然再多的善意不会改变什么。”
收不收拾大战之后的痕迹对于攻守双方都有影响,只是对于攻方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城下的尸体绝大多数是来自于萨珊一方,新投入的部队看到那样的景象,尤其是一些人死状极惨,还没打就该先胆怯了。
除了心理压力方面,再来就是那些痕迹成了障碍物的一部分,很多城墙段不清理出来连攻城梯都没个落脚的地方来竖。
手持白旗的骑士被射死,萨珊营地那边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怒吼。
有一名看着像是将军的波斯人单骑而出,策马驰骋到白沙瓦城墙外两百米左右,扯起了嗓子喊了一大串不知道是什么话,咆哮几声后控马回去。
“要是有人敢在大汉的城池做这样的事情……”周辩在左右扫视:“不用炮,床弩就能让他成为尸体。”
寄多罗的城墙上看不到床弩这种器械,倒是王宫要塞有几个地方看到摆了那么几架床弩。说明寄多罗是有床弩这种器械,只是制造不易,或者干脆自己没技术制造,是从外国进口?
波斯人明显是怒了,不但是靡靡之音的号角声以频繁的动静被吹响,脆脆的战鼓声也是被敲得震天响,再来就是数万人那喊出来的怒吼声充斥着整个天地。
在各种动静之中,白沙瓦守军是趁难得的空隙在进行分批换防,他们自己也在清理城墙上的杂物。
对待敌方战死遗留下来的尸体没被抛下城头,是被收集起来不知道要干什么用。
己方战死的袍泽尸体是比较粗暴地向内城抛下去,有一些人是扛着丢上牛车拉走。
“寄多罗……”马斌是将那些状况看在眼里:“至少在对待战争的态度方面值得警惕。”
“小月氏人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了。”周辩不去评价其它,说道:“他们漫长的历史中是在夹缝中生存,能够延续下来,还能在这一片土地重新壮大,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看得出来,寄多罗是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比方国主知道怎么激励军队的士气,连用派女人上战场这一套都使用了出来。
再看明明是被多于己方六七倍的兵力围住,守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士气低落,代表这样的经历恐怕并不少。
十分难的是,白沙瓦的满城军民,几乎是能动弹的人都加入到为战争服务中去,相当多的男女青壮还准备加入到守城拼杀。
“寄多这个家族应该是十分受到爱戴的。”马斌不理解的是:“入侵的萨珊军队一路过来如入无人之境,是什么原因?”
周辩想了想,说道:“卢赫马鲁·寄多不止一次提到会有勤王武装。”
“我发现了。”马斌深思了一下,说道:“卢赫马鲁·寄多对大汉的援军很期待,只是并没有表现出迫切。”
意思就是,卢赫马鲁·寄多其实对于白沙瓦被兵临城下并不感到绝望,对于萨珊的入侵能一下子攻到白沙瓦似乎也不意外,尤其是没有明显的紧迫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像是有所依仗。
“按照我们的估计,寄多罗的总人口约是四十万左右的规模……”马斌比较不理解地说:“便是集中起敢战的青壮,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六万。真有勤王大军来白沙瓦,真能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
白沙瓦周边不是没有河流,只是并非什么大的河系,当前又不是什么雨季,搞出什么水攻明显不靠谱。
这一座城市是在一片平原之上,附近离得最近的山区也是在三十里之外,植被是比较茂密一些,可是火攻什么的,好像没那么容易啊!
周辩听懂了马斌的意思,一样困惑地说:“难不成卢赫马鲁·寄多除了大汉之外,还有他国的援军?”
马斌没忘记这个,卢赫马鲁·寄多之前就说了,他们与两萨特拉普、阿毗罗、匈尼特、克什米尔……等等是联合共同对抗萨珊。
现在匈尼特名存实亡,两萨特拉普干脆就是反汉轴心的一方,阿毗罗和克什米尔是寄多罗的邻国没有错,但是根据汉帝国所知道的情报,阿毗罗和克什米尔可不是什么强国。
在汉帝国的情报资料里面,阿毗罗和克什米尔都是属于小国寡民,他们就算是拼了老命要救寄多罗,合起来能派出超过五万的联军都算是对寄多罗掏心掏肺了。
马斌和周辩越交流困惑越多,想了半天真想不出寄多罗的依仗到底是什么。
城外,萨珊的攻城部队已经开始在进行推进。
这一次萨珊军队是一次性就压上了制造出来的攻城塔,并且看进攻的态势,被选出来进攻的部队明显与昨夜并不一样。
或者说,昨晚是夜战的关系,萨珊的指挥官无法进行更多的控制或调控,导致攻势就是那么的乱糟糟。
推进中的萨珊部队,无论是哪一面城墙都能看得出是一种不急不缓的状态。
走在最前面的当然会是扛着木梯的步兵,他们并没有混在其余士兵群中,是单独一个纵队。
稍微落后一些,大概五排是一手持盾一手提剑的剑盾手,他们是穿着一种看上去简便的皮甲,再看推进时能够保持队列的次序,给人一种应该是精锐的感觉。在他们前面是有成排的盾车被推着前行,应该是用作给予后方的弓弩手作为对射的屏障?
五排剑盾手的后方,是十排的弓弩手,他们是将弓或弩拿在手里面,腰间却是悬着一柄剑。
再之后的厚厚一层就是近战类的兵种,由于兵器并不统一的关系,看上去会显得稍微乱一些,但依然是保持着次序在推进。
最后就是笨重的攻城器械了,除了攻城塔之外,有一些其实是与诸夏那边的攻城器械差不多,例如顶上和左右两侧都用东西护住的轒轀车,还有酷似攻城塔的井阑,等等一些。
就是波斯人好像更重视攻城塔一些,其余种类的攻城器械数量非常少,也许是会随着战争的时间推长,慢慢被增加,甚至是出现新的更犀利的攻城器械。
“我们好像忽视了一点。”周辩想了什么,忽然诧异地说:“寄多罗都有床弩,怎么没看到波斯人使用?”
马斌很明显地愣住了,之前真没有想到这个。
第1085章 我等得花儿也谢了
萨珊自然也是有床弩这一种战争利器。
这一支入侵寄多罗的萨珊军队,他们没有携带太过笨重的攻城器械。床弩虽然也是体积大,却不像其它大型器械那么笨重,还是有被着一支军队携带了近百部。
多斯帕尔斯·迦南狄纳不立即将床弩投入使用的理由很简单,无非是不到时候。
城墙攻防战随着攻守两支军队互相进入对方的远程武器射程范围,再一次开始了。
那是各种类型的箭矢被弓弩手发射出去,它们会在半空中交错而过,有些箭矢发生了磕碰掉落下去,更多的箭矢按照自己的固定轨迹向前飞。
箭矢落下时是箭镞首先下坠,飞行的动能再加上箭镞的尖锐,它们命中任何物体都会产生穿透力。
萨珊和季多罗的箭镞都是一种扁体双倒勾形状,该类型的箭镞无论是从精确率还是穿透力其实都欠缺,不过这种箭镞一般是被用来射击没有穿甲胄的士兵,入肉之后没死想要拔出来,双倒勾在被拔出来的时候必然是造成第二次伤害。
战场上不断有士兵中箭倒下,惨叫和闷哼一再地出现。
推进中的萨珊部队,前排扛着梯子的士兵早在进入守城一方的弓箭射程就开始奔跑起来,他们本身是扛着梯子,不存在什么灵敏,只能是闷头向前奔跑。
白沙瓦城墙上的守军,他们射箭的对象当然是针对扛着梯子的萨珊士兵,射死越多等一下搭上城墙的梯子就越少,己方的防御压力就会越小。
有扛着梯子的那一部分人吸引城墙上的箭雨,后续的萨珊士兵开始进行必要的布置,他们是用盾车组成一条弯曲的横线。
布置好盾车的萨珊剑盾手就开始往前冲,他们在冲锋的时候会尽力矮下身躯再将手里的盾牌顶在头顶,感受着箭矢射在盾牌上的力道,耳朵里听着金属与蒙皮的磕碰声。
当然不是顶着盾牌冲锋就属于绝对安全,盾牌只是护住一大部分的上半身,从半腰到脚底依然是暴露状态。
一些萨珊剑盾手跑着跑着大腿中箭,剧痛的同时是身体失去平衡一阵踉跄着然后摔在地上,运气差的是盾牌刚从保护要害的位置移开,下一刻是有箭矢射过来被要掉小命。
扛着梯子的萨珊士兵抵近城墙下,没有来得及喘息就迎着从城墙上丢下的各种重物开始竖起梯子。
没有多久,萨珊剑盾手也抵近了城墙下,跑到已经有竖起梯子边上的那些剑盾手自然是开始攀爬,他们顶着爬着爬着,过程中是要忍受顶上不断砸下东西,要是不那么夸张的石块还能用盾牌顶住,要是大石块或是檑木则是根本扛不住就要摔下去。
跑到还没竖立起梯子位置的萨珊剑盾手,他们不得不加入到竖起梯子的作业之中,过程中一样是要忍受头顶不断有东西砸下来,很多人是在忙碌中被砸中受伤或是立刻死去。
城墙下和城墙上都在忙碌,已经到了城墙下的萨珊士兵要上去,城墙上的白沙瓦守军自然是要阻止,他们只是这个偌大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萨珊的弓弩手抵达之前布置盾车的位置。
数量偏少的弩手,他们是拿着模仿自汉帝国的弩机开始了上弦的动作。
萨珊获得弩机应该是在元朔十四年?他们进行了拆分和研究,在快逼近元朔十六年的时候开始量产属于他们的弩机。
有些模仿是改进之后性能远比正牌货要强。
有些模仿则是因为一些缺失性能方面不达标。
萨珊其实有进行过对比,他们必须承认自己好像没完全琢磨明白,模仿制造的弩机不但是在射程方面不及汉帝国的弩机,损坏速度却是快得很。
熟悉一样新鲜事物从来都是需要时间,关系到科技造物更是如此,少了时间的沉淀,哪能拿出什么优秀的科技造物,尤其是在模仿方面。
波斯人工匠可以很确认任何一个零件方面都没有装错,猜测射程方面的差距应该是弓弦的关系。结果是他们使用了价值远超汉帝国那边的弓弦,射程倒是达标了,可是造价也上升了。
其实那是关乎到材料科学的知识了,一样的零件不同的材料,发挥出来的性能也是存在差距,可不止单单是弓弦的关系,还有一些零部件使用的材料不同。
另外,哪怕是波斯人工匠在打造弩机的时候选用了和汉帝国一模一样的材料,但是因为各个零件的规格出现差距,弩机的性能依然是不及汉帝国,损坏率也是跟零件规格不达标有直接关系。
“波斯人模仿了我们的弩。”马斌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今天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他们使用。”
汉军在战场上会尽力不留下任何跟火器有关的东西,对于另外一些战争器械的收拾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再来是,汉帝国在元朔十七年之前,列装火器的部队并不多,被派上战场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遗失率远要低于其它战争物资。
几乎每一支汉帝国的野战军都会大量装备各种款式的弩机,尤其是步兵用的劲弩数量最多。
其实不但是军队,虽说是禁止民间拥有劲弩,可是弩这一样武器在诸夏的使用历史已经那么漫长,不但是民间有会造的人,私藏弩机的大富大贵之家也并不算少。
波斯人要弄到弩的难度远远低于弄到火器相关,他们努力了三四年才弄到极少极少的火药,可像是弩这种武器的款式就得到有些多了。
萨珊的弩兵上弦是直接用脚踩,将弓弦拉到扳机位置扣住之后再进行上箭,并不是一个弄好了就立即发射,是等待口令。
“射!”
扳机和弓弦的嘣动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响起,弩箭脱离箭槽向前激射,它们在激射出去的刹那其实是发出破空声。
“西面战场的弩兵约有五百左右。”周辩目测了一下,说道:“我们看到的就这么多,萨珊应该是仿造了不少。”
弩是冷兵器单兵远程武器的极致了。它之所以能够射得远,是因为有些零件负荷了拉动弓弦的张力,不然单纯依靠人力去拉极难拉开。张力大射程自然就远,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不过也看射的是什么材质的箭。
“射程约两百五十米。”马斌所看见的是,萨珊弩兵射出的弩箭不止是到了城墙上,相当数量的萨珊弩兵没有控制好仰角是射过头,给射到了城内:“我们的劲弩,射程最远可达四百八十米。普通的弩,射程基本上能够达到两百八十米。”
不知道波斯人仿造的是什么款式的弩,看战场上使用的状况来看,应该是没有得到太好的款式,或者说太好的款式波斯人仿造不出来?
不论是冷兵器战争还是火器战争,通常是射程远就占优势,那是一种你能攻击到我,我却无法攻击到你的窘境。
“他们的弩不多,不然应该先不断地箭雨覆盖。”周辩说的是诸夏拥有足够劲弩和足够的箭矢普遍战法:“利用射程的优势不断进行箭雨覆盖,顿挫守军的士气,时间一久守军军心涣散,再行攻城必定事半功倍。”
在诸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