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了营地的匈奴铁弗部驰骋了一小段距离就分开,他们就是要进来放火烧营,那样一来自然是需要分散行事。
  刘彦所在的方向过来了六人,他看了一下六个人的武力值,见到最高不过才72,先是大喝一声,随后策马而出。
  正在策马奔驰的匈奴铁弗部骑兵,他们听到大喝先是一惊,见到有人从黑暗里冒出来其实是心里一紧,看见只有一个人之后却是狞笑。
  塞外男儿谁不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对于骑战匈奴铁弗部的骑士可是信心十足,以多打少更是觉得有优势。可是,没有等他们高兴多久,一阵阵尖锐的破空声响起……
  “小心!有人放箭!”
  话音刚落,中箭的入肉声已经响起,然后是人的惨叫和战马嘶鸣,却是有两人中箭落马,另外有一个骑座下战马中箭乱跑离了大队。
  刘彦是策马冲锋的姿态,他十分利索地将照面的一人用长矛拍打下马,下一个动作是捅翻了一个刚刚避过箭矢没来得及稳住身形的人,第三个动作是弃掉长矛抽出战剑,第四个动作是将战剑向上横出去,利用战马的速度直接削下了错身而过的敌人头颅。
  一系列的画面简直就是行云流水,可惜的就是夜晚光线太暗,刘彦骁勇的身姿不为人们所见。
  其它分散想要放火的匈奴铁弗部骑兵,除了三个见机不妙没有扑向火源的,其余全是中了埋伏,不是被箭雨射死,就是被剑士和长矛兵杀死。三个见机得快的敌人也没有逃窜多久,很快就被堵住杀掉。
  【总算是解除隐患,那么接下来就是开始对不其城敌军的攻略了!】
  刘彦内心里松了口气,之前有匈奴铁弗部的骑兵,他根本就无法行事,立刻让早就该出发的队伍出发。
  那是12个骑兵、20剑士、30弓兵和20名农民,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不其城,将会让刘彦尝试一种独特战法,是有金手指才能使用的战法!
  ……
  吕泰刚才看得相对详细,双目中冒出了贪婪的神色,不住呢喃:“君上真神勇!”
  只要是能看到刚才那一幕的人,内心里对刘彦不免会产生崇拜的情绪,毕竟战乱年头的君主光仁慈是不足够的,应该还有自保的实力,然后本身的武勇亦是能够加分不少。
  “却不知道,君上愿不愿意教授马上的使枪方法?”吕泰想着脸上一阵黯然,又想道:“谁又愿意随意教授呢……”
  真以为骑战就是那么回事?以为骑兵的骑枪没有讲究?如果这样理解不是军盲就是自以为是。
  刘彦选择用长矛拍,刺死一人又弃枪,那是因为手中的长矛并不是脆的木杆,要是刺中人不弃枪,他自己会被阻力撞得自己落马。
  实际上骑枪远比任何兵器都要讲究,西方是使用较脆的苹果木作为骑枪的木杆,因此看到西方骑兵对冲是一片碎木头乱飞的场景,不是西方骑兵的武器有多么烂,是他们的骑枪易碎就是为了卸掉刺中物体后的阻力,少了一道弃枪的步骤。
  纵观东方骑兵史,大多是以战剑或战刀为主,千万不要被不考究的影视作品所骗。发现适合制作骑枪木杆的树木之前,例如脆而易碎的栋树,无论是草原还是华夏的骑兵就是用中短兵器为主,极少数人能在马背上玩得转长枪的人,他们无一不是成为悍将,毕竟兵器是一寸长一寸强,骑战更是这样。
  安置地短暂的吵闹之后,不久重新安静了下来,只不过今夜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彻夜无眠。
  “君上,方才有十数人鼓动想要趁乱暴起,小人已经全数抓捕起来。”田朔一脸的恭敬,可是看着怎么都有邀功的意思。
  刘彦没有多余的话,谁想拆台,那就要有受死的准备,吩咐道:“先行关押,等待大军出发前,进行祭旗。”
  田朔先是应“诺”随后又有些气短,犹豫再三,说道:“君上,真的要主动出击?”
  刘彦点头,他也没有必要解释,笑了笑让田朔去休息。
  后面徐正和吕泰也都过来向刘彦复命,报告了剿杀入侵者的过程,又汇报伤亡。
  因为早有准备,匈奴铁弗部的那些人并没有放火成功,可他们是拼死一击,发现被埋伏之后依然厮杀不休,造成刘彦这边战死11人、重伤8人、轻伤数十人的代价。
  战死的士兵中有4个系统的长矛兵,余下是晋人士卒,刘彦让好好安葬,妥善安置伤者,最后又说:“面对垂死挣扎的敌人,你们不是胆怯不战,是奋勇上前,我感到十分的满意。”
  本来心情略略忐忑的吕泰和徐正连声谦虚,口道:“不敢。”
  刘彦已经问出两人的出身,说起来这个年头有点才能的人,无一不是有家世背景,那都是陈群的“九品中正制”给祸害的,弄得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要是没有家族底蕴,真真是学不到什么本事。
  当然,吕泰和徐正的家族背景没有多么惊人,真正的“士族”早就衣冠南渡去了,留在中原哪怕是有背景也基本是小门小户,可依然耐不住现在这个年头人才难求。两人因为识字又懂得一些行伍,才在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了各领两百人的军官。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乱世中将才难得,可有一种人物比将才更难得,那就是有治理地方能力或是能够建言献策的文臣。
  刘彦收留的晋人之中,识字率连千分之一都没有,可以干文臣工作的人更是少到可怜,田朔才能够一跃成为文士之首。
  话说回来,田朔带人跑路不行,治理文事倒是显得很有经验。或许,也是跟他卖力表现有关?天道酬勤之下,总之是将安置地治理得还算不错。


第15章 许家叔侄
  夜晚过去,清晨来临,不存在什么雄鸡“喔喔”直鸣,概因营地压根就没有鸡,倒是养了不少的猪,掠夺而来的牛、马、羊也有一些,可是数量不多。
  “君上,今日去见氐人,能将我带上吗?”吕泰一脸的期盼:“君上常说,士兵不战不能练其胆气……”
  其实去见许冥的事情已经耽搁了数天,直至将徘徊的匈奴铁弗部这个威胁解除掉,刘彦才算是能够离开领地。
  他们很快就要应付,来自不其城羯族召集联军的威胁。近在咫尺的柜县又何尝不是威胁?刘彦必须先搞定近在咫尺的柜县,去掉这个威胁之后才能专心一致,应对即将来犯的羯族人。
  几日之间,刘彦一直没有生产系统士兵,从收留的晋人中倒是招募了1500人,只是除了先前训练大半年的400余人,剩下的1100人只能说是凑数。
  考虑到,是应该让不多得的两个军官多见见世面,亦是要展现实力让氐人许姓家族心生忌惮,刘彦答应了两人带兵往的请求。事实上,他是打算尽量多带些人去,壮壮声势也是好的。
  自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以来便是以残暴而著称,先前的石勒还知道应该拉拢国内的羌人、氐人、杂胡和晋人一些特殊人才,后面继位的石虎却根本不讲究。
  许冥是氐人,以前氐人的身份很有用,特别是在和各族交流上面。至于欺压晋人?中原和北地的胡人,又有谁不欺压晋人,差别就是残暴过头与相对温和。
  认真说起来,汉化较深的氐人虽然也有欺压晋人的现象,可他们要比其它种族适度得多,近期更是改变了策略,以压榨为主,很少动辄打杀。
  氐人策略的改变与赵国(后赵)政局动荡有关,大批晋人再次难逃,社会混乱倒是没什么,毕竟中原什么时候不乱?比较要命的是,随着晋人大批逃奔,各处劳动力紧缺,让胡人去种田生产则有些为难人,脑筋比较灵活的氐人只能是开始善待晋人,算是安抚的一种。
  “到处青黄不接,羯人四处寻找劫掠目标。”许冥看似忧心忡忡,对自己的侄儿说:“尔荣不是什么好货色,他们也不知道姓刘的会召集数万人,根本就是打着剿灭刘彦的幌子,想要收拾我们。我透露信息给姓刘的,无外乎就是希望刘彦尽起人手,与尔荣来个两败俱伤。”
  许镇看着非常年轻,身着一身皮甲,倒是显得英武。他点着头:“叔父英明,尔荣召集的众多部落,人数虽然有近五千,不过互不统领。听叔父讲,刘彦有一支人数约在三四百的精锐?这样一来,哪怕那些晋人没用,也能最大限度消耗尔荣的人手。”
  许冥眉头一皱,充满了迷惑:“奇也怪哉,叔父与姓刘的对抗数个月,一开始只是找不着姓刘的老窝在哪,后面他带着部众与我对抗……”,介绍了一下刘彦那些部众悍不畏死的模样,又说:“四个月不见,姓刘的不知道从哪搜罗来近三万的奴隶,亦是凭空冒出数百精锐。”
  “刘彦是汉人(匈奴),汉国(前赵)被灭之后,汉人(匈奴)大多逃向了塞北,中原是有留下一些人,可大部分都臣服了朝廷。”许镇看着是个识字的,分析事情也有条理,说道:“听闻塞北的刘姓又有一部崛起,刘彦该不会是他们埋在中原的暗子吧?”
  许冥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哪有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由弱变强?没有人在背后支持,怎么都说不过去。
  他们说的尔荣是长广郡的郡守,“尔”在羯族里算得上是一个大姓。事实上众多的胡人,特别是杂胡根本就没有姓氏,普通的胡人也不会高端到有姓氏,只有一些发迹了的胡人才会有姓氏这么高级的东西。
  像是许冥的姓“许”字,他们就是汉化之后从“卑禄干”演化过来,其余很多胡人在汉化之后也会选个汉姓。
  这一次跟随许冥叔侄前去会见刘彦的人不算少,有500之众。
  500人中有100为氐族人,他们也是许姓氐族的族兵,另外有150的杂胡和250的晋人。
  这么个年头吧,只有族兵才是最被信赖的武装,他们也是待遇上最好的部队,看许冥100的族兵每人骑马不说,手中至少也是人人有一把武器。且不说那些武器是不是锈迹斑斑,但至少有武器啊!
  另外的杂胡和晋人,说是兵,不如说是武装农民,极少有金属武器,拿根木棍什么的就算是有家伙了。
  族兵也被称呼为部族武装,一般是各个部落和部族最为精锐的部队,更是各个部落或部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在部族武装之外,存在仆从军、奴隶军。仆从军一般是从杂胡中挑选,大多属于临时招募。奴隶军则是大多由晋人组成,少量存在犯罪了的胡人刑徒。
  许家叔侄在带人接近目的地的时候,派出的哨骑回来禀告,说刘彦已经带人在那边等。
  “多少?将近1500人???”许冥听得一阵阵的纳罕:“这……”
  许镇爽朗笑道:“叔父,刘彦这是在展现实力,担忧我们与尔荣合兵攻打他。”
  许冥不住点头:“有道理,该是他怕我们,不是我们忌惮他。”
  话是那么讲,可许冥心里怎么都是还有点虚?
  这么个年头,人多也是实力的一种,能养活那么多的人意味着有足够的粮食。
  粮食啊,战乱年代还有什么比粮食重要吗?许冥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刘彦到底是什么来路,背后又有谁在支持。
  如今的塞北势力众多,可塞北是匈奴人盘踞了数百年的老巢,依然是以匈奴人的势力最大。后赵灭掉刘汉(匈奴),但没有对匈奴人赶尽杀绝,刘汉灭后,大多数的匈奴人退回塞外,继续经营着草原。
  许家不过是柜县的地头蛇,能够打听到的事情不多,只是大概知道后赵与塞北的关系不冷不热,极少互相攻伐。
  柜县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胡人大肆破坏中原,晋人经历两次南逃,中原各郡县的人口一再减少,柜县不过是一个不足三千人口的小县,以许冥阖族七百余人口就能称雄。
  刘彦是带着将近一千五百人过来,就是要让不知道打什么主意的许家心生忌惮,从某些方面来讲,目的也达到了。


第16章 以军威,以利许
  许镇远远看去,平原之上黑压压的一片人,那些人似乎是以一百人形成一个四四方方的阵型,十五个方阵又形成一个“品”字形。学了一点兵书的他不由眼睛眯了眯,心想:“这是进攻的阵型啊?看来刘彦这人的攻击性很强?”
  有阵型,可惜的是没有旌旗,要不就能够看到旌旗招招的场面,会给军阵平添一份肃杀的氛围。
  “可惜咱们摆不出什么军阵来。”许冥一脸的晦气,又说:“姓刘跟咱们摆谱,等一下可不好说话了。”
  许镇却说:“是刘彦主动相邀,摆出这等阵势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真当军阵是那么好摆的?没有一些军略的知识,军阵绝对摆不出来。有了军略知识,手底下的士兵还要经过训练,要不也根本就摆不出来。
  刘彦为了这么一个阵型可是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许家叔侄只看到风光的一面,却是没有看到混乱的一幕。而刘彦能摆出这么一个阵势,还是有系统士兵打样,晋人士兵静止了还能像点样,动起来马上就该现出原形。
  许家叔侄羡慕刘彦能摆军阵,刘彦却在羡慕许家有众多骑兵。
  是的,胡人善骑,许家叔侄带来的五百众之中有接近两百骑兵,他们走的是一个长蛇的队形,等待接近到一公里内的时候停顿下来,随后开始凑堆。虽然依然没有摆出个什么花样来,不过骑兵在前,歩卒在后,看着倒也像那么一回事。
  离得近了,大概是相隔二百五十米,许家叔侄的队伍停了下来,双方在沉默中遥遥对视。
  “叔父可瞧见了?”许镇指向了略略显得骚动的那些方阵,笑说:“样子货,都是拉来凑数的。”
  确实,原先还能安安静静站在原地,许家叔侄带着人过来,刘彦那些新招募的晋人兵卒骚动了,然后太多人说话,以至于出现了“嗡嗡”声。
  刘彦没有说什么,左右两侧的吕泰和徐正却是臊得不行,他俩对着刘彦拱手行礼,一脸愤怒地打马离开,不一会远处传来了阵阵的怒吼声。
  说实在的,刘彦也是满心的郁闷,摆场面摆出了笑话,威慑力大减不谈,估计许家见了也要留下一个外强中干的印象。
  那却是刘彦有点想多了,这年头会摆军阵的没有几个,许家叔侄见到刘彦懂得摆军阵可真的是被震慑到。至于军阵出现骚动?哪怕是绝世名将手下都有废柴士兵的时候。
  胡人放马南下,西晋灭亡,东晋南渡苟延残喘,中原和北地的战争,打起来谁也不讲究什么战阵,哪次不是像是打架斗殴一般,差别就是场面比较大罢了。
  刘彦策马向前,与他一同上前的是田朔和20名剑士。
  另一边的许家叔侄也是拍马向前,跟上的却是20名骑兵。
  双方互相距离五米的时候停下,习惯性地就打量起了对方。
  刘彦对许家没啥好看的,看来看去也就是那个模样。
  许家叔侄却是在观察那20名剑士,他们用着无比羡慕的表情看剑士身上的甲胄,然后再看腰间的长剑和手中的盾牌,要说心里的思绪那是千回百转,有嫉妒更有迷惑。
  扎甲在东方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一款甲胄,于华夏文明中亦是占了秦汉时期的主流。这一款甲胄称不得防御力是有多么强悍,可是一直到两宋时期依然活跃,像是蒙元席卷欧洲就是因为有骑兵装备连人带马的扎甲,被称为具装重骑,配合机动性较强的弓骑兵,好好给那帮习惯了“骑士精神”硬对硬碰撞的欧洲人上了鲜明的一课。(最厉害的还是带去瘟疫大法)
  胡人现在是中原霸主了,可是因为大肆破坏,胡人的每一个政权生产力上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是以草原上的风格为主,有一身厚厚的羊皮袄就算是穿甲了。
  刘彦看到的许家兵卒,除了许冥和许镇是身穿晋人款式……或许应该称汉服?除了许家叔侄身穿汉家戎装配上皮甲,其余的人基本就是身穿兽皮和羊皮袄。他不会小看羊皮袄的防御力,实际上厚厚羊皮袄的防御力真的不错,可是天气热的时候穿羊皮袄真心就是受罪。
  “许家家主。”刘彦在马背上一拱手,嘴巴里说的是一口氐人风味十足的口音:“今天相聚,不谈其它,只问在下与羯人大战在即,许家要何去何从?”
  要不怎么说汉化程度高?许冥那一套拱手为礼的姿势做得异常流畅,说道:“不瞒足下,许家两不相帮。不过,倘若你战败,许家少不得是要落井下石一番。”
  “话听了不舒服,不过胜于实在!”刘彦“哈哈!”一阵大笑,笑完才说:“今天相邀,却是要和许家做一做买卖。”
  “咱们‘国人’明眼人从不说瞎话,不像晋人虚伪客套,该是什么想法就是说什么。”许冥说完才问:“什么买卖?”
  “早就听闻许家是柜县大族,手中有大地大片,放牧牛羊、马匹数量不少?”刘彦向左右打量了一下,示意兵卒抱来一卷包裹,拧了拧,只听一阵金属响声。他将长形包裹往前一掷,等待包裹落在发出沉闷声响,才说:“我用兵器换你牛羊和战马。”
  自然会有人在许冥的吩咐下跑向前去,捡起长形包裹跑回去递交。
  长形包裹之中不是它物,是一柄不带鞘的长剑和一柄环首刀,看着朴实无华,但“份量”十足!
  兵器啊!胡人不事生产,虽说有晋人可以充作劳役,可晋人之中又有多少懂得打铁?懂得打铁还要懂得冶炼,更需要一些技巧,方才能制作兵器。
  长广郡偌大一个郡,人口五六万,会打铁又会冶炼的其实是一个都没有。好吧,之前肯定是有,可是早被石虎集中到了都城襄国。
  许冥看到已经开刃的兵器两眼放光,抬头看向刘彦,呼吸有些急促:“怎么作价?”
  “不分类别,一柄换30头羊,或牛10头,战马2匹。”刘彦一脸的理所当然:“换人也行,但是据我所知,许家阖族不过七百,想必是不乐意拿人换的。”
  生逢乱世,有兵器才有实力,有实力才能壮大,许家只是小小柜县地头蛇,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却是知道兵器的重要性。
  刘彦的开价一点都不贵,他可是从田朔那里打听非常仔细,那个价格可以说绝对公道。
  “没问题!”许冥一口答应下来,然后又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交易,第一次交易量多少?”
  “却要许家的家主说了。”刘彦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至于交易量,你说个数目就是了。”
  一刹那,许冥被镇住了,他的侄儿也是一脸的震惊。他俩对来时的猜测更加笃定,认为刘彦背后肯定是有大势力,并且不是非一般的大势力在支撑,心里的忌惮增加,可期待感也在增加。
  “100件兵器。我们拿出3000头羊交换。”许冥满脸的期待:“如何?”
  全部是羊?刘彦其实不缺战马,是有战马却没有人可以充任骑兵,因此对战马的需求欲暂时没有。
  战马却是不提,羊可以宰掉充作食物单位,对刘彦接下来应对不其城羯族人的威胁,怎么也更有把握了。
  剑拔弩张的会面,最后是颇为愉快地各自走上返程。
  “君上,他们……能信吗?”
  “我又没有必要相信他们,只不过是暂时拖住,等待解除来自不其城的威胁,到时候……呵呵!”
  “呃?君上英明!”
  刘彦扫视一眼小跑跟在旁边的田朔,眼神里满满都是嫌弃,嘴角却是带着笑意。


第17章 箭在弦上
  一只成年羊有多重呢?绵羊的话,应该是七十公斤到一百公斤之间,去掉了骨头和毛皮大概也就是取得四十公斤到六十五公斤的肉?
  3000只羊,刘彦还没有到手就已经想好应该怎么弄,母羊当然是全部留下,公羊会挑出一些健康的留下配种,余下的公羊则是会全部宰杀。
  【派出去的农民已经在计划地点建造军事建筑了,那我这边也应该先生产一批军事单位来!】
  刘彦时刻都在关注不其城的动向,因为胡人没有保密意识的关系,派去的探子能够探查到的情报并不算少。
  不其城的500个羯族人之中只有不到150人可以充作兵源,他们召集来的人手,种族分布很杂。羌族大概是300多人,氐族200来人,然后剩下的大概是1000左右的杂胡。
  别看现在才1600多人,那是因为这年头消息传递不易,再则就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和人的生活节奏慢,他们是预定在秋季出兵,那么就还有五六个月好磨蹭,最后还不知道能纠集起多少人手来。
  “君上,您后面带回将近三万人的事情,想必他们是不知道的。”田朔除了治理内政之外,还有点开始向狗头军师发展的迹象,分析道:“他们计划攻打君上之前,君上的领地合计不会超过3000人,虽说治理得富庶,可是越多的人,能分的东西就越少吧?”
  刘彦并不以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聪明,有机会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听听不同的意见。之前,他收拢的人几乎没有文化人,有文化人对他也是比较畏惧的模样,后面收留的田朔总算是一个矮子里面拔高的人物。
  【出动的人越多,抢到东西分的越少?】
  不得不说,刘彦之前只光顾着备战,真的是忽视掉了好像很重要的事情。
  身为长广郡的郡守,尔荣纠集人手,是往多了集结,刘彦派去刺探的探子回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