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刘彦为什么要退回城防设施比较好的下密了吧?只因为接下来要面对的会是极度糟糕的局面。
  东晋小朝廷的北伐其实没人当回事,那是一个废柴一般的半残废国家,那个国家的官员对于嗑药、学驴叫、与猪喝酒比较擅长,让那些血统高贵的家伙率军打仗?真正有才能的被压制着,那是因为司马皇族因为得位不正也害怕自己的皇位被篡了,只能是选一些蠢猪来用。
  “司马皇室当然知道选蠢猪对国家无益,但只要能够继续醉生梦死,蠢猪远比俊杰的危险程度更低。”刘彦不喜欢司马皇室,这个在汉部不是什么秘密,他没有打算对曹岩隐瞒这一点:“你既然有在那个小朝廷那边待过,显然知道这一点。”
  近几年一直在长江以南活动的曹岩当然知道东晋小朝廷是个什么玩意,他现在则是在思考另外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竟然想过要投靠刘彦,要是一开始就确认上下属的身份,那么自己肯定也是一头蠢猪吧?
  知道曹岩是怎么想的吗?他竟然地发现不是自己疯了就是这个世界疯了,一个对情势不了解的人(指刘彦)竟然攻取了多少个郡?没错,就是攻取了青州三个郡!
  找了个借口,曹岩认为自己应该好好地安静一下。他自发现原来刘彦根本就不知晓石碣赵国的局势,就和宫陶先生一样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
  “太荒谬了!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家伙,竟然可以造成攻取三个郡的既定事实?”曹岩很想昂天狂笑,再三呼一些什么玩意。他拍着自己的胸口,用着无比诡异地目光看着踩踏整齐步伐,一队又一队迈步行军而过的精锐士兵,却是有些呆了:“果然是到了足够野蛮和强大,就能拥有基业的纪元了吗?”
  似乎早就是到了野蛮既有理,强大既真理的地步了,不管是夏、商、周,还是秦或汉,难道一直以来不是谁强大谁说了算吗?
  曹岩可以觉得刘彦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也能认为汉部近乎就是一个没什么见识,不知道从哪个旮旯地方窜出来的土包子,但是有一点必须得到承认,那就是汉部的制度很先进……不,该说是无比的有侵略性,再来就是汉部的军队确实如传闻中那样彪悍,亦是不缺乏精锐。
  “只要刘彦能够撑得过这一次……”曹岩深呼吸一口:“那便选择投靠!”


第190章 多方介入
  刘彦选择率军返回下密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会令人觉得意外,自然是汉部刚刚攻取都昌城不久,连带周边的土地自然也算是纳入汉部的领地,既然废了老大的劲,竟然又选择放弃,与之流寇的性质很像,不类一个正在高速崛起得到部族,对土地寸土必争。
  但现在不止有一支敌军正在向刘彦所部逼近,除了高密郡方向的三万多敌军之外,东安郡那边竟然也来了一支为数三四万的敌军,都昌城残破不易于固守,那片山区算是野外,只有下密被经营了一段时间共有相对完善的防御工事,退到下密准备防御战才是最佳选择。
  曹岩看到汉部经营过的下密城,自然也看到了子城和作为掎角之势一部分的营寨,打从内心里认为刘彦的选择才是正确。
  接下来刘彦面对的可不止是两支敌军,哪怕是能对高密郡和东安郡两个方向而来的敌军战而胜之,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敌军开过来,可以确认的就是徐州那边和广固城那边就有两支正在备战。
  “部族建立四年,从一无所有到掌控三郡领地,最艰难的考验即将到来。”刘彦已经下令让纪昌过来,除了纪昌之外还会从朝鲜半岛抽调四千兵力:“要竭力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吕议比较欣慰的是,这一次刘彦没有遇见困难退缩的表现,是选择集中力量应对困难。
  汉部只有渡过这一次的危机才算是真正的崛起,他们想要的令天下瞩目或许就会发生在这一次交战,若是能够战而胜之,天下豪杰就需要正视汉部,汉部也从默默无闻转为天下皆知。
  “是的,我们会全力以赴应对这次挑战!”刘彦的心态其实没有发生过变化,差别就是之前想拼没实力,现在有了实力。他说:“今次会进行动员,一个月内会有三万的援军从海外抵达石碣赵国。”
  石碣赵国的汉部兵马目前已经有六万,再加上后续支援过来的三万,那就是达到九万。
  参战的九万部队中,有接近两万是成军两年以上,他们是在朝鲜半岛有见过血的将士;有约三万是挥军西顾之后,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被强迫服务的新附军、仆从军、奴隶军;接近四万的将士是动员起来的青壮,他们只是每年在固定时间接受操练,只能算是民兵的一种。
  因为有号码牌的身份登记,汉部有多少人口非常好查。在刘彦挥军西顾,石碣赵国这边控制了三郡,汉部的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三十四万,自由民是二十二万,余下不是仆从阶层就是奴隶地位,这与新晋攻占了一个东莱郡和攻克北海郡两个城池一些镇有关。
  “我们会极力将战争潜力发挥出来。”吕议对此有着十足信心:“得益于我们的政策,绝大多数的新附军、仆从军、奴隶军,他们渴望能够在战场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止是那样,士兵们渴望功勋,那些仆从和奴隶也渴望能够成为自由民,只要汉部不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能够在前线稳住,战争潜力必然是会被挖掘出来,因为对于所有人来讲这一次战事是改变他们命运的绝佳机会!
  对,就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其中当然也包括一些不愿意融合进入汉部的家族,只不过他们目前并不知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下密这边着实是被汉部经营得不错,一座本来就防御完善的城池,再加上一个特意造出棱角的子城,位于胶水西侧的军大营看去亦是固若金汤,三个防御点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掎角之势,任何想要拿下下密城的敌军攻击其中一个,肯定是会遭受其它两个的侧击。
  对于所有人来讲,天公比较不作美地下起了雨。
  听当地人讲述,这个时节确实是该下雨,会断断续续地下半个月左右,要不怎么会叫作春耕时节?不就是将种子栽下,老天会赏脸给一些雨水吗?
  “南侧的敌军距离我们还有八十里,他们打出的旗号是高密郡郡守刘旻的主将旗。”吕议很快就进入角色,身为一个行军长史必然要了解敌军动向,再做出合理的反应,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们派出的斥候没有侦察到西边有什么部队。”
  刘彦当即问:“斥候侦察得到范围多远?”
  “百里。”吕议说的这个也是斥候侦察的一种限制:“再远,就超出东安郡的范围。”
  知道吗?目前的东安郡之前叫东莞郡,到了刘渊汉国的时候东莞郡被改到了琅琊郡东北侧的城阳郡,等于是城阳郡没了,东莞郡改了地方,新出现了一个东安郡。
  考虑到胡人对政权根本就玩不转,行政单位乱改还真的就是异常普遍的事情,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地方州郡实情上比较混乱。
  怎么说?像是刘彦让人挂在墙壁上的几张山川舆图,第一张是属于西晋时期,里面可没有什么东安郡。到了第二张,该是属于刘渊汉国时期的山川舆图,变成了城阳郡消失。第三张更怪异,里面的郡还是叫那些名字,但郡属于哪个州则是存在很多矛盾点。
  那些山川舆图非常简陋,仅仅是粗略地标注哪里有什么县,哪里是有城池,至于山和水等等地势是一片空白,令人难以相信这样的地图已经算是最完善的一种,那要是不完善岂不是随便乱搞?
  斐燕、宫陶先生等人所率的三万军队目前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叫淳于的地方,位于滩水西侧约十里处(现代安丘东北侧约三十里)。
  实际上刘彦已经不指望从高密郡而来的那支敌军能加快点速度,按照他们商议出来的结果,高密郡方向的敌军只会在姚家部队到来之后才会接近。
  “那么……我们有必要趁姚家的部队没有出现之前,主动出击消灭这支敌军吗?”刘彦点的位置当然就是地图上标示淳于的地方:“那里的地形怎么样?”
  这个就需要曹岩来回答,他说:“那片地方位于一片山地得到一侧,往西就是多山地类型,靠近滩水和胶水区域地势比较平坦。”
  曹岩现在不属于汉部,只能说是合作对象,认真算起来等于是某种客卿?他与刘彦合作的一部分就是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
  情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是没有来自曹岩的情报,汉部这边只有等待姚家派来的军队进入到警戒范围的三十里内,不会第一时间知道那支军队是姚家所属,只会知道有军队出现,于规模上也只能是临时地进行侦查。
  若是没有提前知道姚家派来三四万军队,那个时候刘彦应该是在寒亭南侧七十里之外的山区附近,也许是在与高密郡方向来的敌军交战,然后被南边和西边进行夹击,那将会是一件比较糟糕的局面。
  知晓姚家派遣军队过来只是其一,没有曹岩提供的情报,汉部更加不会知道徐州那边在做战争准备,但是对广固城那边绝对会知道,但要向后延迟上至少半个月。
  “在下以为刺史应当增兵,是立即增兵。”曹岩并不知道刘彦已经下令动员:“今次汉部要面对的不是一两支敌军,战事亦不会是三两个月之内完结。”
  有许多事情刘彦这边没有必要让曹岩知晓,例如原本计划入侵高密郡的徐正所部加快了入侵的准备速度,就看在高密郡遭受攻击之后,那支来自高密郡的敌军会不会缩回去。
  要是来自高密郡的敌军不缩回去,徐正就会趁高密郡空虚的时刻完成攻占,大约或是以掳掠物质和人口为主,随后从南侧向北海郡进军,到时候视需要,什么时候合适就什么时候参战。
  差不多是在派出的斥候终于发现姚家所属的军队时,广固城那边也是传来了确切得到情报,新任刺史刘徵起兵五万正式干预青州战事。
  “那个家伙发布了檄文,命各方退回所属郡县。”刘彦并不尊重刘徵,嗤笑道:“特别命令我退回长广郡,否则就要视作叛逆。”
  刘彦在石碣赵国的官职就只是长广郡守,东牟郡那边是挂在原郡守头上,东莱郡的郡守则早就被干掉。
  “刘徵深受石虎信任,他介入战争……”曹岩又在笑,可怎么都像是冷笑:“对于汉部来说反而是好事。”
  青州的事情只属于青州,刘徵是青州刺史,认真来讲有权拒绝外来州郡的介入,那么不管是姚家还是徐州那边,从法理上来讲只要进入青州就算是叛乱。
  “刘徵会拒绝姚家的军队进入青州吗?”刘彦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懂东安郡到底是属于青州还是兖州。
  谁都不是刘徵肚子里面的蛔虫,又怎么去回答刘彦的提问?
  不过大概还是能够进行猜测,刘徵不是刘征。从檄文上的内容来看,刘徵分明是对刘彦万分忌惮,该是对姚家介入并要攻伐汉部比较期待。
  “那么刘徵的命令就是一个屁!”刘彦表现出了强硬:“既然一个是打,两个也是打,索性就一场战事决定青州的归属!”
  曹岩嘴角勾了起来,可真的就是在冷笑,心想:“哪来这么大的信心?”


第191章 鸿翎急使
  断断续续的雨季不是一个适合作战的时节,乃至于是一个根本就不能打仗的时节,一切只因为大军极度依赖干柴,而在不断的下雨季节中根本就难以拥有数量庞大的干柴。
  雨季还有一个不能作战的因素,既是士卒不能淋雨,一旦淋雨极为容易引发感冒等症状,在这么一个没有什么特效药的年代里,缺乏治疗手段使得一个人因为小小感冒而死去可不是什么恶俗的三流笑话。
  还记得当初刘彦率军奔袭姚伊买的那一战吗?那个时候刘彦带了近千人出击,真正死于战场的其实不多,事后倒在风寒的却足有一百余人,致死率还是恐怖的四成。
  雨天里,哪怕是穿蓑衣戴斗笠都不是那么保险,能让士卒窝在帐篷或是室内,那就绝对不能让他们在雨天活动。
  雨滴拍打在牛皮帐篷是一种“啪啪啪”的响声,听着雨势其实并不大,因此“啪啪”的拍打声也就不是那么密集。
  赵千不喜欢下雨,那有着很多不好的回忆。他的一个兄弟就是雨天干活,回家之后其实还好好的,当晚却是突发高烧,他们是农家人又不是什么富户,请大夫什么的不用想,连续三天高烧之下弟弟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去了。
  “姜汤,每人限取一竹筒。”
  来人都是背着一个很大的竹背篓,背篓里面却是一个看着颇大的皮袋子,听摇晃的时候有“咕噜”声。
  帐篷内的士卒都是笑嘻嘻地凑过去排队,他们拿起了腰间竹筒扒开了塞子,只见背着背篓的士卒一样是拔开一个管桩的塞子,水竟然就顺着管状带子流了出来。
  管状的带子其实是一种动物的肠子,经过专门的处理用来当做输送管,十分有创意且实用。它的出现是刘彦要搞什么输血,后面不了了之,但一些研究并没有完全被丢弃。
  给予姜汤已经不是第一次,主要用意自然是驱寒什么的,也算是一个聊胜于无的预防办法。
  一阵马蹄声在寂静的环境声中由远而近,“咿呀”的城门打开声中,马蹄声开始在城池内回荡。
  不少人都是从室内透过门或是窗向外看,看到的是十来骑背后插着三杆三角旗的骑士策马狂奔。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在下一刻与袍泽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背后有三角旗的骑士代表什么,那是鸿翎急使,专门用来数百里传递紧急军情的特使。
  鸿翎急使在上古先秦时代就存在,两汉时期进行完善,汉部的鸿翎急使采取的就是两汉的样式,例如一身的黑色骑装,背后有一个可以插上小旗子的匣子。
  “两黑一白,是什么意思?”
  “……非紧急军情,该是……我也不清楚。”
  李匡将手里的杯子放下,闻着的话会有酒味,那是军侯的特权,由军队后勤每天固定提供多少酒,量不会太多,就是一种小酌的情趣。
  军侯能够有一个单独的宅子,是什么宅子则就看运气,一般不会太差。有了宅子还会配上一定数量的护卫亲兵,再加上战场临时配置的仆从,运气好会有女人,运气更好则就会不姿色不错的女人。
  仆从是专门指没有自由权利得到那一类人,他们一般是城市的居民,临时被抓起来为占领军服务。
  现在分配给李匡的仆从有一些差别,例如下密城是不战而降,那么城市居民虽然被划为仆从,可是临时分配到的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怎么个说法呢?简单的说就是,李匡可以差遣他们,无法随意弄死,想要玩哪个女性仆从也不被允许(她自己愿意也不行)。
  李匡在唤人,要是他猜得没错,等一下会有人过来。
  伺候穿戴的可不是仆从,是护卫亲兵来干这样的活,那是一种天然的亲疏有别,亦是职责上的天然责任。
  果然,大概是在鸿翎急使从街道策马狂奔而过后的两刻钟之后,城内响起了通鼓,那是一种召唤特定阶层军官前去参与议事的鼓声。
  大概是习惯成自然?于不懂的人听来,鼓声也就是那么回事,才区分不出冲锋、稳住、酣战、鏖战、召唤……等等多种不同节奏的鼓声。
  所以,古时候操练,除了操演军阵之外,就是让将士学会不同节奏的鼓声代表什么,军官不但要掌握战鼓、号角、缶(08年开幕会闪光的那类鼓乐器)……等等声乐器,还要掌握着旗语,因此要说起来当官真就不是谁都能当,至少要把该懂的全搞懂,不然就真的是一官无能害死全数袍泽了。
  李匡到的时候,刘彦正在和吕议站在一旁不知道激烈地说着什么,那个满身阴戾气质的曹岩则是习惯性地挂着看似冷笑的表情独自屈膝跪坐的边角。
  “什么情况?”李匡是在问谢子瑜。
  “北海郡这边是雨季,只是局部的雨季。”谢子瑜一边说着话,一边扭着脖子发出“噼里啪啦”的骨脆声响,又说:“北海郡尚且只是局部,东安郡和高密郡也是类似的情况。我们在躲雨,两个方向的敌军各自在靠近。”
  李匡能脑补一些情节,没谁规定一个地方下雨,整个天下就非得是一样的气候,那么肯定会因为不同而在发生不一样的故事。
  情况很简单,刘彦所在的主力这里进入了雨季,另外的地方可不一定,结果是除了这边陷入不得不躲雨的状态,另外的地方行动并未被停滞下来。
  “所以是姚家的那些军队已经抵近到了七十里,倒是来自高密那边的敌军还是待在淳于那一片。”谢子瑜看到刘彦和吕议似乎有要停止交谈的迹象,加快语速:“总而言之就是战争很快要爆发了。”
  “……”李匡愣愣地点头,要说什么却听一声鸣金响,只得找自己的位置坐下。
  “西边的敌军数量是五万,不是三万或四万,有超过七千的马队。”吕议是行军长史,一些军情理应就是由他来报,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一路上不断有家族加入,导致姚靖的兵力还在膨胀……”
  姚家在石碣赵国的声势该是最强的几家之一,姚弋仲又是羌族的大统领。想要抱大粗腿的人简直无数,注定但凡是姚家子弟出征在外,必然会发生一些类似于“争相来投”提高逼格的事情,要不怎么能够显示出豪门的特性?
  吕议介绍的情报颇多,等待要讲到“点子”上的时候,轮到刘彦进行收尾。
  “……所以你们随时准备出战。”刘彦该讲的话讲完,用着扫视的目光看了一圈:“下去准备吧!”
  李匡回过神来竟然发现讲完了?这一下可是额头冒出了汗水,下意识拉了一下谢子瑜。
  这不是军侯了吗?爵位也达到了第三等爵“簪袅”,李匡的情势可谓是一片大好,眼见恢复家族越来越有希望,盼头肯定是越来越大。
  “刚才看见你眼神没有焦距,肯定是恍神了吧?”谢子瑜笑了几声,不等李匡问,就说:“君上视天气情况会发动几次出击,也许是打姚家,或许是高密郡那边,让我们多了解两边的地势和敌军动向。”
  “主动出击吗?”李匡下意识就捏了捏拳头:“那着实是好!”
  汉部的二十等爵立了起来,刘彦不算的话,爵位最高的人也就是到了“大夫”这一级别,是纪昌独独这么一名第五等爵“大夫”,再提升一级成为“官大夫”那就美极了,得以一次性得田七百亩,拥用官方建造的府邸,还能在家门挂上匾额。
  事实上“大夫”从上古先秦就是一个极为尊贵得到称呼,要清楚的明白一点,那就是“大夫”在春秋战国就能参与一国的国运商议,等于是能够决定一国之命运。
  还有许多是刘彦和吕议没有在会议上说出来的,既徐正已经开始对高密郡开始进行入侵,仅仅是五天不到就席卷了高密郡东侧大部,兵锋最远的攻到了滩水下游的东武(诸城)附近,南边一侧是抵达胶山(胶南西北侧)。
  徐正的入侵顺利当然是因为高密郡的兵力都被斐燕集中并带到北海郡那边,高密郡境内得到那些家族除了固守坞堡或是城寨,压根就无法阻止汉部的骑兵四处肆虐。
  前方是徐正率领骑军四处攻杀,后面是桑虞带着步军攻打一些强大家族的坞堡,比较诡异的是他们的肆虐竟然无法将斐燕带出的高密郡部队逼回去,那就是假戏真做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了。
  “依然是将抢到的物资和人口转移到长广郡和东牟郡,让田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安置。”刘彦无法真正地做到遥控指挥,偏师的事情该是由徐正和桑虞自行判断,他比较重视的是:“姚靖不会一直膨胀到十万众吧?”
  “有那么多的人,不会有充足的粮秣。”吕议含笑说道:“若是姚靖真的聚集了那多人对我们反而有利,粮秣不足会迫使他们速战。而那不是君上想要的吗?”
  刘彦直接点头承认:“快点决出胜负对谁都好!”


第192章 论投胎正确的关键性
  任何时代都是国力决定军队的实力,并不是人数多就能拥有数量多么庞大的部队。
  冷兵器时代,武装一名士兵的背后需要有十人乃至于是三十人以上为其生产,而这个还是那种能够调配国家生产力的前提,若是国家行政机构足够无能,一百个人的生产力都不一定能够养活一名士兵。
  姚家是石碣赵国的大族,但姚家不是石碣赵国的统治者,他们想要教训刘彦,或许还有什么其它政治目的,但只要姚弋仲不造反就注定不会付出太多。
  姚靖并非姚弋仲太看重的子嗣,甚至都没有在石碣赵国谋得什么官职,不像是姚弋仲欣赏的几个子嗣动不动就是什么将军或是郡守。
  姚伊买的情况与姚靖相似,差别就是姚伊买总算是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去了石斌账下效力。要是石斌这一次北伐顺利,姚伊买估计是会获得一官半职,起点身份怎么也该是有一个将军称号。
  “这次是我的机会,我为数不多的机会!”姚靖其实还蛮年轻,身上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