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鸷浩欤床恢栏檬窃斐珊蔚榷础!
心情复杂归复杂,可是要让邓恒手下留情什么的却是没有想过,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各为其主,但不可否认的就是看太多人间惨剧,有些甚至是他亲手造成,临到老了想的东西真的就不免多了。
【我先维持局面,等待消息传回襄国,陛下必定会换将,介时却也是与我无关了。】邓恒在注视汉军的营寨,看着那里篝火处处,提醒自己思想应该集中起来:【却不知晓汉军主将何人,谁又任长史?】
打了半辈子的仗,邓恒可以分出好歹,汉军到来之后每一个行动都有针对性,接下来该是出招和拆招之中进行。
第235章 正确的应对方式
夜幕之下,该是寅时一刻左右?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断在山林之间发出,那是有数百全身着黑的士卒穿行时碰到草丛和树枝发出来的动静。
数百人不算少了,可以说是千挑万选没有夜盲症的人,要是在流贼的队伍之中,数十万人也就只能挑出数百,毕竟吃不到又没有什么营养,再来就是维生素缺乏,想要找没有夜盲症的人可不容易。
泰山郡皆是多山地形,汉军是在东安郡的方向驻营,石碣赵军想要前去夜袭就不可能走明晃晃的大道,那只能是抄小道,甚至有时候根本没有道路,得自己将路蹚出来。
想要前去夜袭的石碣赵军十分遵从规则,既是口含草叶子、将双腿地步缠上厚布。这么做当然是防止有人出声,再来就是现在的靴子大多是木底,哪怕靴子不是木底也是皮底,只能是缠上厚布。
山道哪怕是白天都不好走,夜间不亮火把仅仅是依靠月光也没有充足的光线,再来就是走的是山林,月光被密集的树叶挡住,速度也就快不起来。
事实上古时候走山林真的不是什么好选择,山林之间野兽众多,盘踞老虎和狼乃正常之事。邵广选择山林行军,那还是事先已经有进行过猎杀和驱赶,可就是这样依然要忍受蚊虫,祈祷别碰上毒蛇。
“前面有个岔口,过了那边,再走一段水涧路,就差不多到地头了。”说话的是当地人,由他来作为向导。
邵广低低应了一声“嗯”,伸手摸了摸眉头,有些忐忑地想着:【左眼跳灾,右眼跳财。我这左右眼轮流跳,是个什么意思?】
夜间嘛,虽说依然是派出斥候在前面探路,可就是起个预警作用,毕竟队伍是不断移动的状态,派出去怎么回来禀告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邵广非常谨慎地在岔路口边上稍微停了一下,派出小队先行穿过,一队之后是下一队,直至队伍过了大半才挥手亲自带着后续的全部人前进。
斗阿却是趴在岔口山道上面盯着下方看了许久,前面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敌军通过,他就是安安静静地盯着,丝毫并不认为敌方将领干出这样的举动有什么用。要知道这边的地形就是个岔口,前面还有一段水涧路,不止是这边可以作为埋伏之地,水涧路也可以啊!
邵广在经过岔口的之前停了下来,他上下左右看了一遍,侧耳听了一下虫鸣,很突然地“喝”了一声。
那一瞬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吓了一跳,是不分敌我的那种惊吓,但是邵广却是咧嘴笑了:“有虫鸣,试探了一声亦是没有动静。”
是谁说有人埋伏就不会有虫鸣的?那是讲有人不断移动,致使虫子不再发出鸣叫,可要是人套着一层布老老实实躺在地上过一段时间,虫子该叫还是叫,要是虫子不叫那虫子的智商可就有些吓人了。
【怼他先人,简直吓死老子了!】斗阿真的是被吓一跳,他无比庆幸自己带过来的都是老兵,事先还明确下令,说没有命令哪怕被毒蛇咬死都不准出生不准动弹。
下方的石碣赵军开始在通过了,能看出他们心安了许多,毕竟刚才邵广喊了一声,都认为要是有埋伏就该被诈出来,没有被诈出来就代表无人。
斗阿在受命前来埋伏的时候有问过,说是为什么不在营盘设下埋伏,比如什么空营计之类的玩意,结果是被骂得劈头盖脸。
敌军袭营,难道就是举着兵器摸营那么简单?那还袭击个屁!该是脑子多么有病才不会携带猛火油之类的东西?让一支携带猛火油的敌军摸进营,且不管是不是放出空营,一旦敌军放火烧营,还怎么个埋伏法,是将人送进去给烧成木炭吗?
那个时候,斗阿是一脸的懵逼,想起了上一次下密之战的火烧敌军营盘。随后,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谁以后再谈什么营区设伏,他绝对就唾谁一脸。
【来了、来了,马上,马上!】斗阿说不紧张是假的,等待最后一个石碣赵国的士卒完全进了岔口,他人还没有掀开麻布站起来,口中已经大吼:“杀!”
一声“杀”就是信号,原本看去黑麻麻但是没有人影的岔口,瞬间近千人掀开麻布站起来,他们在站起的瞬间是弯弓射箭,也不分什么节奏和波次,反正就是重复对着看去像人的目标射。
石碣赵军原本还挺放松,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声“杀”,随后是不知道多少人回应一句“汉军威武”,脑袋还在发懵,箭雨却已经落下,刹那间不绝于耳的惨叫声响起。
在那声“杀”出现的瞬间,邵广该是最懵的,他自认已经非常小心,并没有刻意去走什么既定的路线,类似于目前所待的岔口其实有许多,这边并不是最适合埋伏的一个。再有,他刚才还在内心里得意,就是出声诈唬。他在第一时间朝地上爬下去的时候,根本不相信会遭遇埋伏,那是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就没有定下什么死计划,存在很大的随机应变。
岔口的山道上开始出现火把,每亮一杆火把就被丢下,有了更明确的光亮之后,慌乱起来跑动或是趴在地上的石碣赵军,他们立刻成了汉军弓箭手再明显不过的射箭目标。
在前方,也不是那么确定究竟是哪个什么位置,喊杀声以及惨叫声也是传来,斗阿知道那是其他袍泽在得到明确信号之后也动手了。
厮杀其实没有维持多久,从第一个人被杀死到最后一个人投降,整场战斗也就是两刻钟左右。
邵广降了之后要求见汉军的指挥,斗阿也是有话要问石碣赵国指挥。
“你们怎么得知我们行军路线?”
“你们什么时候归营。”
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口,一个是问句,另一个则是笃定讯问。
战斗结束之后火光全被灭了,邵广看不清斗阿的脸,从声音来听能听出非常明显的兖州口音,似乎还是泰山郡这边的?他低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来是本地人,那就难怪了。”没等斗阿催促,他又说:“无论是否成功袭击,皆是三天之后回转。”
预谋一场夜袭,可是石碣赵军都还没有看到汉军的营盘既被覆灭,灭得还一点都不冤枉。
邓恒等石碣赵军当然暂时不清楚邵广已经覆灭的消息,他们在派出邵广之后进行了相关的准备,那是因为怀疑汉军也会袭营。
“已经发现小队汉军,他们走羊肠小道绕路,很快就会进入埋伏之地。”
石碣赵军做了准备,但选的是空出一片营地,想要在营地之内埋伏。
参与夜袭的汉军并不多,仅仅为两百余人。这种袭营当然不是为了杀到中军,干点万军之中取敌军上将首级的事情,很显然就只是为了破坏。
当然了,石碣赵军知道汉军要夜袭,可汉军的具体数量也仅仅只能依靠猜测,毕竟乌漆麻黑的,看去就知道有人,难道还能一个个数啊?
一样是身穿黑色服饰,等待石碣赵军巡逻的空隙,第一批汉军士卒弄开了篱笆墙进入敌军营地,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
前来袭营的汉军进营之后开始泼油,前进数百米之后,在黑暗中不知道多少双石碣赵军的暗中窥视中突兀发出狂笑,引火之后开始拔腿狂奔。
一直在注意动静的邓恒本来就觉得不对劲,他发现入营的汉军士卒数量太少,耐着心思等待下一批,可竟然没有下一批,等待有人回报汉军在泼油,他下令出击,可前来袭营的汉军士卒竟然狂笑拔腿狂奔而退。
第一道火被点燃,尽管邓恒在之前已经下令清理杂物,可也要下面的士兵如实照办。天干物燥之下,再有风势助力,火很快就成势,却是看到那些原本躲在暗地要埋伏的石碣赵军大喊大叫地出现,也不去追击逃跑的汉军,是展开了救火。
“将安排在野外的部队撤回来。”邓恒面如止水。
崔宣欲言又止,远远地看着烧成一片的营盘,最后叹息一声。
主将的命令是下达,可是通知需要时间,邓恒的传令兵还没有抵达,埋伏在野外的石碣赵军已经和汉军干上,只见野地里火把犹如繁星点点。
深夜中的厮杀声是那么的清晰,原本睡着的人听到声音第一个反应是翻身起来抄家伙,爬出帐篷或是窝棚,看到好些人都在跑,想都没想就跟着乱跑……
纪昌和徐正是顶着风在观看敌军营盘,看到火势起了的时候两人轻松地交谈着,看到野地亮起密集的火把则是分头干自己的事情。
石碣赵军看着明显就是乱了,那就是军队建制不分明的弊端,很多军队建制明确可管束力不强,遭遇突发状况的时候也会生乱。这个时候就要看统军主将的能力,可想要一时半会控制下来也并不容易。
趁敌乱要敌命,这个军事常识不用多讲,就看纪昌和徐正能做到什么地步。
第236章 各施手段
一场由袭营引发的战斗,从夜间打到了天亮都没有收兵,双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
汉军是作为进攻的一方,战斗在夜间就已经蔓延到了石碣赵军的营区,那是汉军纠缠着野外的石碣赵军,另外的部队扑向火光大作的营盘,迫使救火的石碣赵军迎战,战斗就这么在石碣赵军的前沿营盘进行着。
“竖盾!”
塔盾高一米二宽七十厘米,金属的盾牌“咔哒”着组成盾墙,片刻之间石碣赵军射来的箭矢已经到了,箭镞射在盾牌上发出各种声音。
“击!”
“哟嘿!哟嘿!”
看去,长达近百米的金属盾墙缓慢向前推进,有石碣赵军被下令进行冲击,他们先是被箭雨阻击,跑到盾墙前方五米左右的时候,每面盾牌的小圆孔处突然刺出长枪,刹那间原本光滑的盾墙有了荆刺,一些刹步不及的石碣赵军被刺了个透心凉,不过这样的倒霉蛋极少。
战斗是在石碣赵军的营地进行,身后是昨晚被烧的营地,看去各种漆黑和杂乱。要是这么看下去,汉军已经将战线往前推了两百米左右,要是再往前摧毁,很快就会将石碣赵军赶进山地。
但看战斗中的营地,汉军有那么点泾渭分明的意思,形成的一个三叉戟的阵型,大部分时候是塔盾兵和长枪兵配合扎实推进,有机会必定会有骑兵或是刀盾兵进行短促突击。
邓恒真的是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将了,要不是他来进行防御,换做那种临阵经验不足的人,早该被汉军驱赶进山区。
“没想到汉军竟是如此强悍!”崔宣虽然是二鬼子,可也懂得战阵之法:“战术简单,却是非常有用。敌军指挥亦是牢牢控制着节奏!”
邓恒并不太担忧这边的战况,哪怕是情况再糟糕,无外乎就是打一场山地战。他担忧的是其余的地方,毕竟汉军可是进行了分兵,有一支万余的骑兵不知道去了哪里。
泰山郡虽说是山地的地形居多,山地中骑兵的作用肯定是要被无限的降低,可泰山郡实际上并不全是山地,一些主要的大道基本上是平坦地形居多。
汉军有万余骑兵离去,不用多想也知道是要干什么,等于是邓恒这边的后勤线随时随地处在可能被切断的境地。而切断粮道只是骑兵的作用之一,还能利用短途机动优势攻击敌方援军!
邓恒是青州征讨军的统帅,不单单是一路军主,需要思考的方向有许多。他现在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多路大军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豫州和司州的援军还在路上,看兖州的泰山郡战场却有崩溃的迹象。
战场之上出现了哗然之声,本来石碣赵军还能与立起盾墙的汉军僵持一下,可是汉军再次发动短促突击了!
对于身在战场的石碣赵军士兵来说,他们是冒着不断落下的箭矢在坚持,破不开汉军的盾墙又难以欺身而上,可是汉军的盾墙说裂开就裂开,石碣赵军肝胆欲裂地看着裂开的盾墙之后,那里有数百甲骑具装踩着沉重的马蹄在冲锋。
“逃啊!”
不是密集阵型,亦是没有对付具装重骑的手段,不逃还等着被碾成肉泥?
一个个连不断落下的箭矢都不躲了,是直接转身而逃,可两条腿怎么和四条腿比速度,片刻之间就被追上。
李坛喜欢这样的战争,驱赶着敌人的步兵,不用太费劲,只需要在路过的时候用马槊挑或刺一下就能干掉一个敌兵。他甚至都不用动手,控制好缰绳用马去撞,撞倒一个后方的袍泽自然会用马蹄将人踩成破麻布。
短促突击嘛,徐正已经用的很纯属,只是大范围运用起来还有点掌控不住。
“长史,如此这般,很快就会将敌军驱赶回山区。”徐正看着很高兴:“将他们堵进山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纪昌“呵呵”笑着说道:“介时劝降,不降……放火烧山吧。”
夏季嘛,虽说没有秋季那么多的枯叶干柴,可是对于放火烧山真的不难,谁让这么个年头就是原生态,山中从不缺少草丛和树木,火只要能够点得起来,再有老天给点风势,放火烧山真的是极容易的事情。(想象清明时节不小心引燃大火的烧山)
石碣赵军在山区之外的营地并不算小,邓恒建立这个前沿营盘,防止的就是被堵在山区。他可能有思考过汉军会不会烧山,得出的结论也许是汉军主将敢烧山的机率会低一些,毕竟放火被认为有伤天德,不是谁都敢干。
比较显然的事情,其他人或许有顾虑,可纪昌却不会管那么多,要是换做吕议、桑虞、蔡优,他们就会有诸多顾忌,可对于纪昌来讲刘彦的大业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上天之德,那是什么玩意?
上天之德不是个东西,要上天真的有意识,胡人残害华夏苗裔的时候,老天爷干什么去了?既然老天爷没动静,那就只有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了嘛!
再次出击的虎贲军再次退回,他们刚才的短促突击没有前几次效果好,仅仅是突进了两百余米就被大量的拒马拦下。
“是吗?”纪昌对得到的回报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他说:“邓恒毕竟是老将,反应或许慢了一些,应对却是很有经验。”
徐正点着头:“长史,敌军也有甲骑具装,我们重复打了那么多次短促突击,邓恒该是摸准了一些脉搏?”
“会不会借鉴我们的战术还在模拟两可之间。”纪昌轻笑了一下,说道:“做好准备便是。”
局部战场而言,汉军目前是抓住主动权,可是在整个战局来讲则是对汉军这边不利。
说到底,石碣赵国要是邓恒这一路败了,石虎还能够纠集更多的大军从其它方向发起进攻,甚至是邓恒败了还会有某个谁率领大军重新来到泰山郡。
汉部兵少,辖区的人口与石碣赵国亦是不能相比,国力上的差距绝不是一两次交战就能够拉平,那怎么来打泰山郡这一战就很有讲究。
“骑军现在的位置是在哪?”
“艾山偏西,新泰以东,离洙水三十余里。”
率领骑军的是李匡和骞建同,由桑虞作为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不是什么正统的官职,由曹操初创,著名谋士郭嘉的官职就是军师祭酒。这个官职一般是临时担任,战时充当智囊角色,非战时就又取消。
汉部现在的将领越来越多,谋士却依然是那么几个。再来是,刘彦已经开始有意在划分建制,也就是官场职衔等等,那就会有意地让各个看着有前途的将领带兵。
除了主动出击的部队之外,一些认为有能力但是经验不太足够的人,他们则是会被安排在各地的防卫区担任主官或是副手。
有意识地加强培养是一种主流,不但是军方的武将,地方上的牧民官也需要培养。例如,早先投靠刘彦的那批家族,他们就是刘彦首批需要培养的群体,用以填补民间行政单位的空白。
至于说开办教育啥的,目前显然是没有足够的条件,首先关于教师就是个大难题,再来就是资源几乎都要倾斜向战争,哪来的溢出资源投放在教育上?
“敌军换上新的部队了。”徐正抬手指去,说道:“前面的部队一再溃败,士气低迷已经不适合作战,他们趁我们攻击停顿换防了。”
纪昌当然也在看,发现了什么似得突然大笑:“终于还是来到这一刻!”
徐正迷惑地问:“什么意思?”
纪昌依然大笑,随后说:“换上来的是晋人和杂胡的武装。”
徐正“哦”了一声也笑了起来。
“却是要小心了。”纪昌笑着说:“敌军故意弄起大片烟雾,估计是要学我们打短促突击。”
“对头!”徐正却是没有什么忧虑:“邓恒手中有五百龙腾卫士,也是倒了该用的时候。”
之前,石碣赵军参战的部队是五大族胡人与杂胡混编,没有出现晋人兵源。那是很清楚汉军升起汉旗带来了影响,心思复杂的晋人不适合参战。
现在,邓恒却是不得不派上晋人士兵,他们在前沿营寨阻击了一个上午,汉军稳健推进的同时一再发动短促突击,石碣赵军这边的伤亡比较惨重,因为一再遭受重大损失,士气也是掉到了一个临界点,导致后面几次皆是一战即溃的场面。
石碣赵军在调动,汉军这边也是开始了自己的变动。
关于石碣赵军会派出甲骑具装,也就是那支龙腾卫士,是一个猜测。但战场之上只要有点猜测,不管怎么样都是应该做出必要的准备。
“命令下达之后,第一时间将支撑柱抵上!”
“长矛兵,随时准备架好长矛!”
这些还是普通的,汉部一直都有车弩,只是很少会用得上。这一次攻击石碣赵军的营寨,想要将敌军驱赶进入山区,组织盾墙推进,玩起了短促突击战法,大批跟在后方的车弩可还是一箭未发的状态……
第237章 龙腾卫士,出击!
战场从来就不会缺少吵闹声,声音还会很杂,以至于想要依靠声音辨别动静是一件相对艰难的事情。
夏季什么都干燥,大批人践踏极为容易出现尘雾区,要是再故意拖动树枝的话,烟雾绝对会将某片区域覆盖,别说是外面的人看不清楚,里面的人其实也只能眯着眼睛。
五百龙腾卫士受命打一场突击,他们是现在谷地里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热身,说是在命令下达之后就该马上出击。
“新的部队已经上去了。”崔宣满脸的阴沉:“他们也就是充当诱饵的用处,没有太多的作用。”
石碣赵军中一直都有晋人充当士兵,想要在郡县兵一级的部队混,除开是身强体壮之外还要有家属充当人质。
事实上,亲眼看到汉军竖起汉旗,对石碣赵军中的那批晋人士兵心灵冲击颇大。他们虽然是成为郡县兵一级的士兵,可不管是待遇还是生活环境并没有多好,甚至是因为当了郡县兵导致家中劳力缺乏,每一个家庭都显得更为困顿。
一些成了郡县兵的晋人士卒,他们本身就是一些小地主,知道的事情会比普通人多一些,例如汉旗代表着什么。他们还知道另一点,例如自去年之后朝廷对待晋人的态度,是要对晋人赶尽杀绝的态度!
一直以来生活环境不好,再来就是被肆意欺凌,要说晋人有多么愿意替石碣卖命,那只能说是极少的一部分,更多根本就是没得选。
“等一下别傻乎乎卖命往前冲。”贺子民压低着声音嘱咐自己的堂弟:“吆喝跟着吆喝,卖命却是不必!”
“那是。”贺子山一脸的理会:“大家伙可不想和汉军拼命。”
可能无关认同什么的,就是简单趋吉避凶的道理,汉军不是什么乌合之众,打得又猛又凶,与之拼命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再来就是,当石碣的兵,胜了没有赏赐,败了却要被弃尸荒野,要是有退一步就斩首弃尸的军令压着也就罢了,那是不得不拼,可这一次并没有严令不许后退。
窃窃私语之声可不止在晋人士兵中产生,被调上来的杂胡士兵亦是在低声交谈,与之晋人士兵相同态度的是杂胡士兵也不想拼命。
若说晋人士兵多多少少是有些“思汉情结”,杂胡士兵则是很明显不想送命。
“那些大族的士兵都打不赢,我们怎么可能办到?”
“就是,他们一触即溃,我们又怎么可能打得赢。”
不但是士兵,石碣赵国的军官也是不想拼命的态度,主要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斤两,汉军兵甲器械的档次太高,作战又太过凶猛,已经不是光靠拼命就能抵消双方优劣势的战局。再则,有罚无赏的前提下,他们又有什么拼命的理由?
一方是带着自信和作战意志坚定,另一方是打算浑水摸鱼,新爆发的战斗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就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