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兵不死-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是为了避免嫡系部队被裁减,二是为抗日救国的民族大计。

    川军主帅刘湘主动致电常凯申请缨出川杀敌。

    一九三七年七月底,国民政府在南京筹备召开国防会议。

    会上各方在主战主和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这个时候,刘湘站起来了。

    他做了一个近两小时的发言。

    发言中,他明确反对常凯申以消灭地方势力为目的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公开宣布:“要抗战才能救亡图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内……抗战,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千万石……川所有人力财力,均可贡献于国家。”

    王亮闭上眼睛,回想着当时身体已经抱恙的刘湘说这番话时的情形。

    一九三七年,王亮在守卢沟桥。

    当然没有资格去参加国防会议。

    但在后来,王亮见过刘湘将军,并同他有过一次不短的交流。

    王亮也曾在当时的国防部查阅过一九三七年那次国防会议的详细记录。

    由此,不难联想出刘湘将军发言时的情形。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当年曹操的雄心壮志是完成全国统一。

    而时年四十九刘湘,是为了驱逐日寇,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刘湘率部出川抗战。

    王亮道:“当时刘湘将军的部下们都劝身体抱恙的刘湘不必亲自出征,留在家即可。刘湘将军是这样回应的:‘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这便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当年,他也围剿过红军。

    但他更是一个有着民族自尊的中国人。

    为调川军出川作战,刘湘召集高级幕僚在一起筹商多日,决定将川军编成两个集团军参战。

    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邓锡侯、副司令孙震,辖41、45、47三个军。

    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由刘湘自兼,以唐式遵为副司令,辖21、23两个军和三个独立旅。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第二十二集团军并非刘湘嫡系部队,他亲自兼任司令的第二十三集团军才是嫡系。”王亮道。

    之所以介绍的如此详细,王亮是避免网友们对一个历史人物过份的脸谱化。

    人无完人。

    亦正亦邪。

    非嫡系的二十二集团军的命运是悲惨的。

    在编组完毕后,徒步从川至陕,后又由火车运往豫省,渡过黄河进入晋省。

    在太原参加娘子关保卫血战。

    一九三八年初,第二十二集团军奉令开赴鲁省,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

    “徐州会战初期,在著名的滕县保卫战中,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师参谋长赵渭滨、第一二四师参谋长邹慕陶及第一二二师数千名官兵用破旧的武器抵抗进攻的日军,最后大部阵亡殉国,为尔后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王亮道。

    滕县保卫战。

    这是王亮下一部抗战影片的一个选材。

    如果拍滕县保卫战,那当中的主角必然是一二二师的王铭章师长了。

    评论区,一位网友问道:“老首长,1938年初,川军不过出川几个月,武器装备怎么就破旧了呢?更何况川军出川抗日,老蒋理应该提供武器装备作为必须的补充吧?”

    王亮笑了笑:“这位朋友提的问题非常好。”

    “正如你所说的,川军统帅刘湘将军为避免自己的部队被分散瓦解,在出川之前向常凯申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一,不分割川军建制,并由自己整个的统一指挥。其二各留出三分之一的部队驻守原防;其三对出川抗战部队的装备、武器要作必需的补充。”

    对于刘湘的要求,老谋深算的常凯申当然一一答应。

    但是在川军出川,川军各部就被分散处置,建制很快就被打乱了。

    41、45军调归第二战区阎锡山指挥。

    47军调归第一战区程潜指挥。

    第20军则被调往了淞沪战场。

    更被提出川前所承诺的武器、装备了,也没能到位。

    “当炮灰啊,后来部队番号都被打没了,不是嫡系啊。”王亮默默叹了口气。

正文 0378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非嫡系

    0378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非嫡系

    国*军为抗战出了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国*军将士都是英雄。

    对于那部分历史,王亮真的是太了解了。

    “那是一九七七年吧,我在川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同当时担任第二十二集团军第41军司令部上校高级参谋的胡临聪有过一次交流。。。。。。”王亮回忆道。

    在那次交流的过程中,胡临聪作为当事人向王亮详细地介绍了川军的装备情况。

    当时各军部队的武器装备极为低劣简陋,所有步枪十分之八为川造,十分之二为汉阳造,更因使用已久,质量太差,以致大部不堪使用,打一两枪就搬不开枪机,有的枪上连刺刀也没有。

    至于轻重机枪,其数极微,每师多则十余挺,少则数挺而已。

    火炮方面,每师除数门迫击炮外,山、野炮一门都没有。

    装备方面,每人仅有粗布单衣短裤两套,绑腿一双。

    既窄且短的单被一床,小竹席一张,雨鞋两双,斗笠一顶。

    而川军所奔赴的地方,都是气候多寒的黄河附近地区。

    不仅仅是武器简陋不能杀敌,衣被更是难以御寒。

    “当时川军将士的薪晌待遇连中央军的一半都达不到。”王亮介绍道。

    情况远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生活在历史中的人没有准确预见历史的能力。

    川军中有个别的旅团长以为国防部已经答应配换和补充武器,就将原部队中能用的枪提留起来,作为出川失败后重起炉灶的后路。

    有的甚至用废枪替换好枪,私下里把好枪运回老家。

    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连级的作战单位当中,能够打得响的枪支仅仅有一两只。

    至于机关枪,一个团或一个旅才有两三挺。

    手榴弹每兵只有三四颗。

    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还是靠背插一把大砍刀。

    像医药、救护、兵站和补给等作战配属单位一个都没有。

    王亮长叹了口气:“这不是去打仗啊,是去送命!”

    川军,何其壮哉。

    川军,何其悲哉。

    当川军长途跋涉,跨过大山抵达西安的时候,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拒绝补充物资,并让他们去找阎锡山。

    阎锡山则把皮球又提了出去,回应道:“因山西方面的一切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早已运过黄河储存于潼关附近,所以在太原实无办法,拒绝补充。”

    王亮戏谑地说道:“结果如何,阎锡山仅仅送了山西造的轻机枪二十挺给第41军作为礼物了事。笑话啊!”

    “川军在山西被零星分割成以营为单位投入战场,因为后勤保障不力,大量伤兵被大量遗弃在战场S上,自生自灭。”

    既然来到了川省,王亮觉得面对着川省的老少爷们,他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川军正名。

    告诉世人,川军在国家危难之际,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都干了些什么。

    有些事情,不说,真的是没有人知道。

    川军第22集团军进入到晋省后的情况,同刘湘原先预想的‘必待川军全部集中才参加作战’方案完全不同。

    王亮喜欢通过分析现实情况来还原历史:“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川军北上所搭乘的同蒲路火车是窄轨,所以其装载兵员的情况比原本设想的要差的多。”

    原本的一趟列车至少可以装载一个团以上的兵力。

    而使用的是窄轨火车,所以运输能力大不如以前。

    一个团的兵力必须要分两趟列车来载运。

    所以部队刚一进入战场,就被零星分割为以营为单位参与作战了。

    仗打得激烈,日军扬言要三个月拿下中国,来时汹汹,一通猛扑,导致多地战事吃紧。

    这也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往上补充兵力。

    川军就这样被分割逐次使用。

    王亮想说,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在描绘川军方面都是不实的。

    拉上去,死一批。

    再拉上去,又死一批。

    一批接着一批。

    有的甚至连日本鬼子的面还都没有见着,枪都没搂一下火,就葬身于炮火之中了。

    王亮越说情绪越激动:“当时出川仓促,川军的各军、师、旅连作战地区的军用地图也没有一张,通信器材更是极度缺乏。打仗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家家呢?敌人从哪来的?敌人部队的番号是什么?兵力又有多少?装备?有没有配合作战的部队?指挥官是谁?一切的一切,都不清楚。这仗,怎么打?”

    多少条人命啊。

    就被常凯申这等政治家给无情地抛弃了。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川军只能硬着头皮去干。

    指挥官有时候甚至连自己所属部队的位置和行动也不明白。

    加上川军武器装备与日军相差实在太大,因此战场形势一片混乱。

    “现在的抗日剧,看着爽,其实全都是瞎扯淡。”王亮道。

    王亮真的想让一些傻子们醒醒。

    日本鬼子如果真的是那么蠢,抗日战争还能打八年?

    王亮道:“我打过日本鬼子,我告诉你们日本鬼子有多厉害。他们有战术级作战使用的侦察气球。”

    “什么是侦察气球?日本侦察部队从地面放飞的热气球。通过侦察气球,带动吊篮里的观察兵升空,这样就可以通过望远镜俯瞰整个战场上的阵地部署,并通过无线电等方式告知炮兵攻击位置。”

    “在得到明确的方位后,日本鬼子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打进我们的阵地啊!我们的不少战士甚至连做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炸得四分五裂。”

    鬼子不是傻子。

    而参战的国*军还在分什么嫡系非嫡系,甚至连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都跟不上。

    打个屁!

    “人家有战术,我们有内讧。”

    王亮索性把自己在军校研究教学时期的一些总结拿了出来:“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国家都擅长闪电战,凭借飞机、坦克,以机动性极高的作战部队,发动迅速而猛烈的袭击,摧毁敌方的防御力量。”

    “日本鬼子,不仅仅使用闪电战,更擅长使用迂回战。抗战时期,日本鬼子一般都会先用飞机、坦克、重炮对中国军队进行攻击,企图快速吞并。一旦战场上出现僵持的情况,日军立刻会使用迂回战。。。。。。”

正文 0379 单兵作战和战术协同

    0379 单兵作战和战术协同

    在不知不觉中,这又成了一堂军事知识的普及课。

    经历过战争的王亮实在是太清楚了,战争就是意味着死亡,牺牲,掠夺。

    战争是非常惨痛的。

    它在到来前不会事先同你打招呼,让你有所准备。

    第二次大战世界大战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据统计,七千万苏联军民为了维护国家不受被侵略愿意牺牲性命。

    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每个国家都是受伤累累。

    其中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遭受了德国的强烈攻击,最后六个星期后,选择认输投降。

    然而美国,在伤亡七万人后,仍然迟疑不决,下定不了决心。

    再看看苏联,虽然伤亡人数数以十万计,但是还是有更多的百姓踊跃参军,蜂拥不止,全民皆兵。

    王亮时常在想,在当年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中国人民也能够站起来奋起反抗。

    哪怕是不为了自己,只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挺起脊梁骨。

    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样子的局面。

    或许,侵华战争就不会发生。

    尽管日本人有着狼子野心,也会因为畏惧强大的中国而不敢发动全民皆兵的战争。

    一百年前,没有这种意识。

    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一百年后,二零一八年的今天,王亮想给所有中国人敲响警钟。

    了解军事,学习军事,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去战斗。

    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杞人忧天。

    或许,明天,就是战争。

    一路走来,王亮见过的实在是太多了。

    战火纷飞的非洲大地,人命,卑贱到一文不值。

    王亮回到了正题上:“通俗点来讲,迂回作战呢类似于声东击西,日本鬼子猛烈攻击中国守军的一侧,然后再派一支部队迂回绕后,攻击防守薄弱地方,从而打开突破口。”

    日本鬼子的这种战术曾经让中国军队一度产生过重大的损失。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沪会战爆发。

    日军以猛烈的火力攻击沪省北面,试图快速吞并上海,以达到快速灭亡中国野心。

    但让日军参谋本部没有预计到的是中国军队死守沪省,喋血疆场,一次又一次的抵挡住了日军发起的疯狂攻击。

    在战斗僵持了两个月后,日军偷偷调集一支舰队,迂回绕道沪省南面。

    趁着中国守军支援北面战场时,看准时机,在杭州湾迅速登陆,对上海进行夹击。

    此后,沪省沦陷,日本宣布死伤四万多人,而中国军队则伤亡了近三十万人。

    这是实施迂回战术的一个典型战例。

    当年在军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时候,王亮就把这场战役拿出来给学员们做过深入的剖析。

    现在,王亮带过的那届学员,还在行伍之中的,肩膀上挂的大都是四颗星或者是一颗将星了。

    王亮感慨:“其实不只是淞沪会战,山西东阳关战役、娘子关战役等,日军变着花样使用闪电战、迂回战,各种战术紧密配合来攻击中国军队。”

    “抗战初期,极度缺乏战斗经验的川军,面对的是一支能快速进行战术转换且训练有素的日军。可想而知,这需要付出多大牺牲才能阻挡鬼子的铁蹄。”

    事与愿违。

    空一腔爱国之志,怎敌得过现实上的差距。

    王亮继续道:“鬼子单兵厉害,协同作战能力特别强。我这样说大家别怪我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就拿我指挥过的一次战斗来举例吧。”

    1939年,冀省日军某据点。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

    为了对日军实施报复,时任独立团团长的王亮亲率满编的两个营向日军的据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亮的目的并不在于拿下鬼子的这个据点,而是打掉来支援的援军。

    围点打援。

    为了这场战斗,为了调集了数倍于敌的部队,并想方设法添置了些重火力装备。

    王亮道:“战斗方案是我一手制定的,当时我们占据了地理优势,日军根本不会想到我们会有这么部队埋伏好了就等他们过来。”

    “这场战斗注定是瓮中捉鳖,战斗一打响,附近驻守的日军,果然跑来支援。。。。。。”

    侦察连连长鹞子匆匆跑来汇报:“报告团长,鬼子来了,再有三分钟就进入到我们的伏击圈了。”

    “好,通知炮连和机枪连做好准备。鬼子只要进入到埋伏圈,立刻实施炮火覆盖,构建火力网!”王亮命令道。

    “是!”

    “打!”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战斗一开始,炮兵连的火力覆盖迅速完成,当场打死打伤大量日军。

    重兵埋伏,占据地理优势,又打的是驰援急于行军的部队,战斗按道理来讲应该很快就可以结束。

    但是让当时的王亮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就这么几百号的日军,在遭受到猛烈袭击后,很快寻找隐蔽点,继而形成交叉火力掩护进行反击。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王亮甚至都有一种错觉,鬼子指挥官是不是早就知道有埋伏了?

    可作战计划只有营以上的干部知道,这些人,都是久经战火洗礼的,让他们去当汉奸?

    除非日本天皇生的孩子没有**。

    不太现实啊。

    随后,在王亮的指挥下,战士们同日本鬼子进行了激烈的白刃战。

    原本以为很快就能够结束的战斗,竟从上午一直打到了晚上的十点。

    付出上百名战士生命的代价才将这支鬼子部队给彻底歼灭。

    一头挂着少佐军衔的日本军官身负重伤,被八路军战士俘获。

    经过被俘的其它日本鬼子指认,这个家伙叫山泽,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短短的审讯,王亮彻底排除了情报泄露的可能性,也由此对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战术协同能力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战斗结束,根据统计,这场战斗共击毙日军三百八十九人,俘获二十四人。

    王亮独立团牺牲一百零二零战士,负伤百余人。

正文 0380 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

    0380 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

    王亮冷冷地说道:“我八路军一向都是优待俘虏的,但后来那位身负重伤的少佐拒不配合治疗,并带领其他战俘试图打伤我看守战士逃脱。无奈之下,情急之中,我八路军只得出于自卫反击,将之全部击毙。”

    王亮说的虽然一本正经,但其中的意思网友们都领悟到了。

    如果劳资想弄死你,有不下一百种理由。

    那场损失惨重的伏击战过后,王亮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总结。

    打鬼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本鬼子的枪法普遍十分精准,而且冲锋起来不怕死。

    在后来的中条山战役中,王亮又深刻地体会到了一次,印象颇为深刻。

    一九四一年五月七日,晋省中条山外围的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发起全面进攻。

    当时王亮的部队在晋省一带活跃,于是便接到了上级的命令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接到情报,鬼子要对夏县一个叫文德的小村子实施扫荡。

    王亮率领独立团的特战大队和国民党军的一个营在村子内外进行了埋伏。

    了解鬼子战斗力十分强悍的王亮进行了周密的作战部署,这还一度引起了当时是黄埔科班出身的国*军营长的不满。

    国*军营长十分轻蔑地质问王亮:“王团长,你们接到的命令就是配合我们搞侦察。在作战部署上,应该听我们的吧?”

    “中校,我要提醒你的是鬼子的单兵战术素养极高,我们必须要小心应对。一点小的纰漏,就会让我们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王亮道。

    中校笑了:“王团长,鬼子厉害,我和我的弟兄们也都不是吃干饭的。你们八路战斗力不行,可以理解。待会儿我就让你们看看,我们是怎么打仗了。你们的侦察任务已经完成了,可以撤到安全位置了。”

    王亮的特战大队大队长刘瑞一听就炸了,指着中校破口大骂:“你他娘的怎么说话呢?”

    “老刘,走,咱们撤到外围。让国*军的弟兄们教教咱们到底是怎么打鬼子的。”王亮也是忍了这家伙一路了。

    现在我们帮你们把该侦察的情报都侦察到了,就想一脚把我们给踹开了。

    王亮也不以为意,那就看你们的表演吧。

    王亮把特战大队撤到了文德村的外围隐蔽了起来。

    一个半小时后,侦察兵来报,鬼子来了。

    通过望远镜,王亮观察着国*军的一举一动。

    显然,国*军方面也已经发现鬼子正在逼近了,士兵们已经隐蔽埋伏,各就各位。

    鬼子警惕性很高,走走停停。

    指挥官不停地派出经验丰富的士官带人侦察前方的情况。

    砰——

    可能是因为太过于紧张,在鬼子距离村庄还有二百米左右距离的时候有一名国*军士兵误放了一枪。

    中校大惊失色:“他娘的谁开的枪?!”

    不过这个时候纠结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枪声一响,躲在村子里的国*军彻底暴露了,随即便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趴下!趴下!”有作战经验的老兵疯狂地吼着。

    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新兵蛋子想要反击,但刚一露头,就被日本鬼子的子弹打中,牺牲了。

    “赶紧吧伤员转移!”

    “组织反击!”

    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中校已经被打蒙圈了。

    真实的战场显然比他想象中的要残酷的多。

    通过军功擢升至少尉的排长跑来向中校通报道:“营长,刚才我时试了一下,把帽子固定在石头上来吸引鬼子火力,但帽子刚一挂上去,几下子就被打飞了,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