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コⅲ蛄跬⑺饕ɡ寻桑
汉律里面,可没有关于专利费的设定。基本上一项技术出了扬州,怕是到了江北,别人怎么用还不是他们的事情。
“关键还是袁术,就这样赚了一个豫州刺史。”李明冷哼一声。
“朝廷需要他作为我们之间的缓冲,如果他够聪明的话!”王御笑道。
看得出来,朝廷对扬州的情况还是很了解。也知道李明这货不是打算乖乖当一个臣子的,至于有没有进一步打探到一些其他的情报很难说。不过很显然,现在不是讨伐扬州的最佳时机。毕竟比起一个名义上还顺从的汉臣,南越国的建立对汉室的威望损害更大。
“假道伐虢的概率有多大?”李明看向王御。
“不排除,所以最好让他们从南郡南下,同时让太史慈和张郃他们做好准备。当然,也包括在甘宁,不得不说,半年前你扁了他一顿后,他乖巧了不少!”王御说道。
半年前那是讨伐袁术之后,甘宁说要和李明切磋一番,结果被扁了一顿。这位还没有觉醒先天之炁,无论武力还是敏捷都比不上李明,结果一开始已经不言而喻。
“倨傲不羁孩子背后,总有一颗需要关爱的心灵吧?”李明微笑着点评道。
十天后,时间进入到六月中旬,朝廷部队开始南下,先头部队抵达了南阳郡的丹水县。
朝廷等着袁术的正式回复,或者说全天下的人,都在等着袁术的回复。袁绍几天前知道这件事情后,在与公孙瓒和黑山军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还是派人给袁术送了一封信。
放弃南阳,固守豫州!信函的内容便是这个,南阳已经是四战之地,别说曹操虎视眈眈,只说朝廷也必然要收复,更别说南阳郡本来就属于荆州,刘表也不会坐视不理。
“袁绍以为,他自己是家主了吗?放弃南阳,固守豫州,我TMD不是他的下属!”袁术看着袁绍的信函,直接就摔在地上,踩了几脚。
“主公,固守南阳颇为不智,荆州刘表已经调集部队在新野一带驻扎,曹操那边估计也不会坐视不理,如今南阳三路合围,南阳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与其在这里浪费兵力,还不如固守豫州!”杨弘出面前所,阎象也从旁附和。
“我知道!”袁术大口大口的呼着气,他或许冲动,或许容易失去理智,但他并不蠢。
深深的吸了几口气,袁术到底还是正式下达了命令:“勒令陈兰和雷薄,带着人马离开南阳郡!不过也不能那么便宜他们,命令他们把所有钱粮都给带走!”
“这样只怕对主公的名声有影响!”袁滂站了出来,他可以想象被带走了粮食的百姓,日子过得会有多么凄惨。
“朝廷会帮助他们!”袁术直接反驳。
“这样也会让朝廷,很轻易就得到南阳百姓的心!以后我们要回到南阳郡,只怕百姓就不会支持我们!”袁滂进一步谏言,或者说他本身就不畏惧什么。
“好了好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一个两个平时都如同哑巴一样,如今却都跳出来说着说那的。”袁术顿时意兴阑珊起来。
袁术到底还是撤军了,很多人印象之中,袁术会力拼的情况没有出现。朝廷大军以孙坚为主,陆陆续续调集五万战兵,十万辅兵进入南阳郡。
随着袁术撤军,刘表居然让军队撤出了南阳郡,退回襄阳驻守,是以朝廷军队兵不血刃,便占据了整个南阳郡。
“这个秋天,估计会很热闹……”一道道情报不断朝着宛陵这边汇聚过来,李明得知朝廷大军已经正式入主南阳郡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
第136章 喧嚣的秋季
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来到了南阳,顿时和刘表、曹操和袁术三大势力正式接壤。孙坚率领后续增加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宛城,而后续的各种物资,也随着马队源源不断运来。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世人,朝廷即将对关东地区进行收复。
曹操对此态度暧昧,关键是他目前需要面对的,是盘踞在泰山的泰山贼。而袁绍也在为公孙瓒和黑山贼烦的不行不行。上党太守张杨是个老好人,朝廷主政也可以,其他人主政也无所谓,他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便是。
王匡反而就显得尴尬许多,马超和孙策两人分别驻扎在河东郡和河南尹,摆出了随时攻打河内郡的意图,他麾下的确有吕布,不过这个吕布最近,已经越来越嚣张跋扈。
更有张济的侄儿张绣,一直叫嚷着要杀入长安,王匡如今已经不想抵抗,吕布的存在越来越成为累赘。
南越国或许为了消化现有的地盘,并未有任何新的动作。粮食不足是所有势力的共同难题,没有粮食根本打不了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农业改革与否,效果很快就体现了出来。李明这边还有不少的存粮,但其他地方的粮食已经开始出现短缺,其中朝廷的势力范围内,粮食价格已经提升到市场价的十倍,而幽州则是二十倍,豫州好一些也是市场价的五倍。
唯有兖州和徐州,粮食价格还相对稳定,哪怕是青州,粮食价格也提升了两倍。能做到平价出售粮食的,唯有扬州,关键还是常平仓发挥了效果。
李明甚至采用了应急机制,所有对所有收购民间粮食的行为进行高税收处理,同时从常平仓购买粮食的百姓要采用实名制,限制购买数量,这样才稳定了疯狂的收购市场。
两个商家因为怂恿百姓平价疯狂购买粮食,被处罚,三年内不允许经商,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罚款。这两个商家,怂恿百姓平价购买粮食,然后用150%的价格采购,最后再运送到豫州或者关中地区,用五倍十倍的价格出售出去,赚钱赚得真是丧心病狂。
转眼到了七八月,入夏以后全国的战争也开始暂停。没有谁愿意在烈日下战斗,尤其还穿着一身的甲胄。北方还好,南方可以让人中暑。
盛夏的时候,李明最终还是纳了董姮为妾,这不嫁妆都已经收了,再把别人一个大闺女丢到一边,怎么都不合适。要说,李明和貂蝉还有点邂逅的话,那么和董姮可以说完全没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
唯有在洞房那天晚上,董姮成为妇人的瞬间,双目含泪的抱着李明,低声说道:“这下子,你也不能再嫌弃人家了……人家真的那么难看吗?让你恨不得立刻离开,也不愿意见见人家?”
李明有苦说不出,董卓当初提出联姻,他还以为对方是和董卓一个模样的存在。谁能想到,董姮居然更像她的母亲,长得不算娇柔可爱,却显得英姿飚爽,健康活泼。
反正都是纳妾,早知道她长这个样子,李明自然不会拒绝。话又说回来,自己最近似乎也越来越习惯这个世道。以前谈恋爱讲究感情,如今只要对方不错,联姻又有意义就好。
或许就如同后世别人所言,男性往往通过拥有复数的女性伴侣,用于提升自尊和自信。而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男性都有迫切留下后裔的遗传基因。
毕竟五千年下来,华夏的男性,大多都要面临入伍征战的命运,平均寿命不长,所以希望在有生之年快点留下后裔,姑且也算是一种危机感的表现形式吧?!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金秋也随之到来,大量的粮食开始收割。按照约定,会稽郡和吴郡的农业,不再需要缴纳任何税赋,只需要在出售粮食的时候,优先出售给政府。
豫章、长沙、丹阳和庐陵四郡,暂时不享受这个待遇,四郡的世家也懂事,没有闹腾。
经过农业改革之后,粮食产量的确提升了不少,尤其当工匠按照李明的描述,打造出曲辕犁,同时大量的水牛开始投入进去后,农耕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大量的粮食又进入了常平仓,同时多出来的陈粮,开始送到关中地区进行销售。那边无论何时都缺粮,如今最多是从十倍的粮价,跌落到五倍,饶是如此,把粮食出售到关中,依然是笔不错的买卖。哪怕是陈粮,只要质量不出问题,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秋季,也是战争的时节。朝廷再次下达了诏令,表示即日起南下征讨南越国。关键的一点是,这次是皇帝御驾亲征,刘廷亲自上战场,当然也任命了皇甫嵩为副帅,作为实际的指挥官。同时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南越国。
“要我南下?万一对方趁机攻打河内郡怎么办?”吕布看向王匡,今天被王匡叫了过来,没想到居然是让他带兵南下加入讨伐队伍。
“你我还是汉臣,帮助朝廷讨伐不臣,原本就是情理之中,至于这边的守备,交给张绣负责便是!”王匡缓缓说道。
“那好!听说南越国的国主是一条蛟蛇,是妖兽级别的存在,我倒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屠蛟!”吕布显然也很感兴趣。
与此同时,在青州北海郡内,孔融看向眼前的三人,他们便是桃园三兄弟。原本刘备被公孙瓒任命为平原守,自然是被袁绍痛恨,发兵前去攻打。刘备麾下就那么五千士卒,如何对付得了袁绍的大军?再说平原郡也无险可守!
刚好泰山贼洗劫地方,这次居然洗劫到了青州境内,北海太守向周围的太守求援。眼看袁绍大军即将到来,刘备当机立断挥军南下支援,如今算是暂时寄托在孔融门下。
青州刺史,自从龚景之后,一直都是空缺的。就如同并州刺史,至今还是空缺,各郡各自为政,互相并不统属。
孔融的意思,是打算保举刘备为青州刺史,没想到出了南越国的事情。
听说袁绍和公孙瓒都暂时停手,各自带着人马南下南阳郡会盟,另外曹操也派了夏侯惇和名叫李进的小将一起南下。扣除袁术没有行动外,大家都参与了进来,青州不好不表示,不过孔融当然不希望冒险。
“我刘备身为大汉宗亲,岂能做事不顾……”刘备叹了口气,一直打着汉室宗亲的名头,到底是要还债了。扣除刘虞需要抵抗鲜卑和乌桓不能南下,刘焉和刘表,甚至刘繇都派人前去汇合,他刘备既然被孔融推举为青州刺史,岂能坐视不管?
………………………………
第137章 会盟于浈阳
桂阳最南部的县城浈阳县,在金秋八月中旬的时候,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诸侯讨董,似乎也不过是两年前的事情而已……这才休息多久,居然又闹出这样的幺蛾子来……”李明看向帅帐那边,那是刘廷的皇帐,这次的盟主人选显然非他莫属。
不过相比当初诸侯讨董,如今的诸侯,却是显得有点……互相戒备的意味。大家的营地东一块西一块的,就算是会议用的营帐,居然也是在中立区范围,真那么怕被人偷袭?
李明倒没什么,桂阳旁边便是福建郡,彭虎部已经提升到五万人的山地战部队,就在那里等候,只需要他一声令下,五万人可以直接杀过来。
至于其他诸侯,大多都是远道而来,军粮补给成问题,所以带不了多少人。最多应该是朝廷的部队,带了两万人,其他的诸侯最多也就五六千,少的比如吕布,带了两千。
最大的特色,就是骑兵很少,这不奇怪,周围的地形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与其把骑兵浪费在这里,还不如直接以步卒为主。如此一来,西凉铁骑部队,并州骑兵和幽州骑兵部队就没什么意义,公孙瓒的三千白马义从成为了唯一的骑兵部队,吕布带的也是步卒。
“本初,不忙着拥立了吗?”李明远远看到了袁绍,然后上前调侃道。两人的关系因为辛毗和袁术的问题,如今的关系不是那么好。
“比起得位不正的君王,日曜难道不觉得滥用道术的异族更值得警惕吗?”袁绍闻言缓缓说道,甚至还给李明投来一个‘没眼光’的表情。
“本以为你会叫嚣‘攘外必先安内’的言论,先对其他势力下手来着。”李明苦笑。
“周室时期,诸侯就算矛盾严重,异族入侵之时依然会会盟讨贼。如今南越有妖道横行,我等身为华族,效仿先人会盟讨伐,也在情理之内!”曹操上前打了个哈哈,免得现场气氛太过于尴尬。
这件事情李明倒是真的在历史书里面看过,不是以前,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看《春秋》的时候看过。古代把东西南北的化外之民,大概分为:北犾、东夷、南蛮和西戎。
北犾最终逐渐被匈奴取代,西戎也逐渐被羌胡取代,后面匈奴又逐渐被鲜卑取代。严格来说,百越之民其实也是所谓的‘南蛮’,另外什么板楯蛮,武陵蛮,南中蛮……
春秋时期南方还没有开发,所以主要的敌人便是西北两方面的敌人。每次敌人南下入侵,诸侯就会各自出兵,共同抵御外来的敌人。
“可是某人可是说,这次的敌人只是叛贼……”李明看向帅帐那边,毕竟刘廷的诏书上面可是说得很清楚,不承认南越国的合法性。
“知道就好,没必要较真。”曹操淡淡一笑。
如今的会盟完全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皇族派系,刘廷、刘备、刘焉和刘表的部队都聚集在一起。严格来说李明代表的刘繇部队,也应该过去,不过李明是什么身份,其实大家都清楚,也不和他们虚与委蛇。反倒是陶谦,屁颠屁颠加入了皇族联盟序列。
另外一边便是诸侯联盟,大概也是自保的意思。为首的依然是盟主袁绍,在下面便是曹操这个昔日的军师,袁术不情不愿也被属下推了过来,另外便是公孙瓒、吕布和李明。
“昔日十九路诸侯,如今就就七个非汉室的诸侯了嘛?话说回来,陶谦还真是忠心啊?”李明看向不远处的陶谦营地,按说他应该属于自己这一边的。
“说起来,只怕还是和日曜有关系。你把别人全族杀得差不多,别人能来会盟也算是以大局为重,还指望能过来和我们在一起?”曹操打趣道。
“陶家作死,自己活腻了难道我不该成全人家?”李明耸了耸肩,“丹阳郡人口才多少,每年都要被招募走好几千的壮丁,日常生产都成问题。你们也别说这是正常行为,否则以后我每年都撒一大笔钱,在你们地盘招募壮丁,我也缺人屯田。”
“陶恭祖的确有点不厚道……”袁绍沉吟道,曹操则是笑而不语,袁术则冷哼一声。
“这次的粮食谁来解决?不会是陶谦吧?”李明继续询问道。
“徐州这次的确提供了不少的粮食,不过刘焉和刘表也提供了不少的粮食。看看他们,这次就出动了三四千人,兵力少可能不好意思,便在粮草后勤方面做点贡献。”曹操看向皇族营地那边,“日曜不提供一些军粮?”
“刚刚分出来的庐陵郡和福建郡的百姓嗷嗷待哺,两地都不适合种植粮食。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大部分提供给了这两个郡。不过我也不是小气的,三千石粮食已经陆续运到,至少不让我们挨饿,另外还有不少肉食和鱼干之类!”李明笑道。
“看来这次可以吃点好东西了!”曹操大笑。
“都是稻米?我麾下的士卒怕有点吃不惯那玩意……”袁绍有点犹豫。
“南方不适合种小麦,你以为我不喜欢馒头?”李明表示他也很无奈。
“主公……”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青年文士走了进来,“陛下请我们前去赴会!”
“明白了,我们就去!”袁绍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众人,见大家也是点头回应,这才朝着会盟的营帐走了过去。
按照约定,营帐周围五百米内不允许有任何人靠近,显然也是担心又人把诸侯都聚集起来,然后乱箭扫射什么的。他们这些诸侯头子挂掉了,那么下面也就分崩离析,自然可以各个击破。
从侧面也不难看出,皇族和地方诸侯之间,已经不存在信任这种东西。双方互相戒备,但出于当前的考量,又不得不暂时站在一起。
“雒阳一别,多日不见!”看到袁绍等人进来,刘廷却是找到了李明,上前招呼道。
“多日不见,陛下更加神勇!”李明客气的打了一声招呼,也就没有接下话题。只是默默退到袁绍身后,意思显而易见。
严格来说袁绍目前还只是‘渤海太守’的身份,朝廷没有正名。只是袁绍打出‘天子得位不正’的名头,自领冀州刺史,‘统管冀并幽三州’的头衔罢了。
只是按照大汉的官职,李明是别驾从事,袁绍只是太守。别驾从事居然还在太守下位,这就显得有点滑稽,当然其中也有‘承认袁绍自领身份’的意思。
当然要承认,他能自领,自己以后当然也可以自领!扬州刺史,‘统管扬徐荆豫四州’之类的头衔,听起来也挺不错的!
………………………………
第138章 到访的蛇群
“说起来,或许我们应该好好谈谈?”刘廷看向袁绍,“你们袁氏,有何资格质疑朕的地位?又有什么资格,在朝廷尚未任命的情况下,插手并冀幽三州的军政?!”
顿了顿,缓缓说道:“痛快点!我承认你为袁阀新阀主,并且任命你为冀州刺史,你也乖乖当个臣子,为我管理好冀州。日后当你老了,我封你为侯!”
几乎是瞬间,袁术目光凌厉的看向袁绍。后者也意识到了这点,只是没想到那么显而易见的离间计,袁术这个蠢货居然会上当。
略微考虑了一番,袁绍到底还是冷哼了一声:“很可惜,汉中王殿下。按照袁某的了解,先帝突然陨落非常诡异,殿下得位不正!再则殿下上位之后,不断对外征战,关中早些时候的粮价,甚至提升到其他地方的十倍有余,可见殿下也并非仁君!
袁某以为,应当首先针对先帝死亡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确定责任,然后再盖棺定论。若真的是殿下所杀,那么我不认为一个可以下手杀死自己同父异母兄弟的人,有资格成为君王,应该肯定宗正出面,在皇族之中选拔一个新君,比如刘益州,比如刘扬州,比如刘幽州,比如刘荆州,甚至这位刘青州也可以啊!”
说完指了指刘备,这个在虎牢关前,还不过是个卑微存在的家伙,如今似乎已经被孔融推举为青州刺史。
刘焉没来,来的是他的儿子刘璋,不过刘焉当了皇帝,那么刘璋就是太子;刘表没来,他的侄儿刘磐率军前来,带着荆州名将王威,还有新晋的小将文聘,此刻却是一言不发;刘虞没来,刘繇派来的是李明,至于刘备却是满脸怒神色,双眼之中却有几分复杂的神色。
“袁绍!”刘廷就算脾气再好,他也得发怒,更别说他还年轻,正是最冲动的年纪,“朕乃皇帝!大汉天子!你若安心当一个冀州刺史,那么朕可以宽恕你的无知!若你继续执迷不悟,那么我将正式宣布,你也不过是一个乱臣贼子,人人皆可诛之!”
“好了!”曹操出面,他知道再不出来和稀泥,那么大家也只能散了,“大局为重,目前我的敌人,已经在南海郡陆续集结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我们要面对的,是一群非人生物!这一仗,很不好打!真正的敌人,也不仅仅是南越国的敌人,这里的环境,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安心好了!”李明看向曹操,“且不说陛下麾下就有一支医疗部队,专门针对水土不服的问题进行预防。只说我也带了足够的药材和茶叶过来,让北方的士卒,每人每天定期喝一碗茶水,水土不服的问题就能得到改善。至于炎热的问题,也有办法解决。换言之,到了要打仗的时候,别拿水土不服作为借口,拒绝出兵就好!”
“日曜准备得还真的充分。”曹操闻言不由苦笑,随即也恍然,李明所设置的福建郡就靠近南海郡,士卒虽然都是越人,不过多少也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是以李明必然会有解决的办法,否则福建郡的设置,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咳咳……”袁绍轻咳两声,有点不好意思。他的确是有打算以水土不服作为借口,坐看其他人对付南越国的敌人,他在后面捡便宜就好。
这次赴盟的核心意义,比虎牢关之战还要复杂得多。当时主要是刷声望,能不能打败董卓其实无所谓。南越国不同,董卓最多算是奸臣,而南越国就是彻头彻尾的叛贼。
正因为这样,大家才不得不会盟。毕竟大家都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结果自己不来帮忙,还在后方侵吞别人的地盘,这让天下人怎么看?这样就算得到了天下,名声也算烂了大街,等待他的是无休止的地方叛乱和起义,直至这个短命的王国破灭。
同时,也有了解李明这个实际上的江东王的实力,又或者初步接触大汉新皇帝的意思。之前袁绍和刘廷的对话,未必没有试探的语气在内。
现在看来,这个皇帝不仅年轻,而且年轻气盛,非常自信。不过这个时期,刘廷的情绪很不稳定,自信很容易会变成狂妄或者自大。
试探的结果,是袁绍默默的在心中感慨:“刘廷也不过如此!”
至于君君臣臣的,已经没有谁会太在意,毕竟最终只有拳头大的,才能得到胜利。至于历史,太史氏不再是史官家族后,司马氏这新任史官家族,最擅长的便是春秋笔法。
“李明,如今鲜卑在北方虎视眈眈,朝廷需要一个征北大将军……”刘廷看向李明。
“我离开了,百越上百万人会乱!整个扬州会立刻变得混乱起来!”李明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