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握。听到收卷钟声响起,所有人必须要停笔,钟响还在动笔者,这一天的考试成绩作废。”李明再次说道。
  考生们都松了口气,几个时辰下来,没理由写不完。
  “三天的内容,李某也不妨说一下,好让大家有点心理准备!”李明继续说道,而这句话刚说完,周围又变得静悄悄的。不同都是,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李明接下来要宣布的内容,将很大程度决定,他们是否能够考中,也难怪如此紧张。
  “第一天考试!”李明比了第一个手指,“主要是综合能力考核,不仅有经义,同时也包括了一部分数算,天文地理、工商和农业方面的知识都有。这一天的考试,主要是看看你们的知识累积程度!这一天的考试虽然也作为取士的参考,但并不重要!”
  众人闻言,顿时又松了口气,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个大综合测试,真的是要了不少人的老命。
  “第二天是策论,考官会给出两个题目,你们来针对这两个题目来进行回答。第二场考试才是关键,各位考生务必的慎重作答;第三天考的是时事政治,各位根据如今华夏的形势,各抒己见,就天下大势的发展进行点评,文体不限,哪怕你用白话文都可以,有本事用诗词歌赋也行,这道题目考验的是各位的大局观,当然你们要奉承我,我也不介意!”李明笑了笑,缓缓说道。
  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就是两天后,你们即将面对的科考内容。你们还有两天的时间,好好去复习,同时也不要累着。毕竟三天的科考,考验的不仅是你们的才华,也考验你们的意志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好了,没事了,大家散了吧!”
  “轰”的一声,众人顿时就四散而去,显然是忙着找书复习去了。
  ………………………………


第42章 考生入考场
  谁也没想到考试内容居然如此复杂,更没想到考试准备居然如此简单。
  本来准备了不少东西的考生,回去之后还不得不把多余的东西给去掉,免得到时候被取消考试资格那就尴尬了。
  知道了考试内容,结果明明有两天的时间,考生们却突然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自然而然的,数算方面的书籍也被疯抢,很多考生甚至认为,两天后的考试,只怕会重点考这个。只看了经义就以为胜券在握的考生,此刻也变得不淡定起来。
  真正淡定的只有会稽书院的学子,他们的课程涵盖了语文数学,地理知识不说,甚至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兵法韬略,或许有点囫囵吞枣的意味,好歹应考能力比其他人强不少。
  两天的复习准备之后,考生们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两三支毛笔,一两块墨和一座砚台,有条件的准备一些干粮,毕竟是对官府提供的所谓饭食有点不太信任。
  郊外的考场就如同一个小型的城池,很难想象居然是为了这次科考临时搭设而成。真正让考生神色肃然的是,考场外围居然沾满了士卒,一看就是百战精锐。
  “看到那个将军没?前两天就跟在楚公身边,换言之这次镇守在考场外围的这些士卒,怕都是近卫军的精锐!”蒋琬指了指入口处站着的许褚,对身边的潘濬和韩嵩说道。
  “听闻楚公麾下近卫军,每一个都是练炁士,如今看来果然不凡!”潘濬闻言回道。
  “说起来,不正是因为楚公让士卒练炁,这才搞得如今不管朝廷的军队,还是袁绍麾下的军队,都在努力组建练炁士卒部队。练炁之法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金贵,至少不入品的秘籍和武技,也逐渐出现在市面上了。”韩嵩感叹道。
  以前练炁之法完全是世家的专利,世家从军者能从众多将士之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便是因为他们练炁之后,实力远超凡人。可如今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那些原本就依靠一本不入品秘籍或者武技维持家门的寒门,甚至是小世家,如今和寻常人家也没什么不同。
  “好了,现在也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该进去了……”眼看就要轮到他们接受检查,蒋琬担心两人的话被许褚听到,引得对方不满直接淘汰他们,立刻提醒道。
  两人闻言,顿时也不再废话,默默的排着队,不多时就轮到他们接受检查。
  “进去吧!”专门的士卒检查了他们的随身物品,确定没有夹带和小抄,也没有其他的纸张或者文字载体之后,就让他们进去了。
  “呔,楚公有言,不许夹带,你还真当耳边风不成?”蒋琬三人刚刚进来,不多时却是听到后面传来一声暴喝,许褚直接把一个考生提了起来,将他的衣服一撕,露出了衣服内侧,里面居然写了一大堆的蝇头小楷,显然是小抄。
  “调查他的考号,登记造册!”许褚直接丢给身边的小吏,然后吩咐道。
  每个考生在确定要考试的时候,首先都要报名,然后凭着路引登记后得到一个考号。路引上有他们的籍贯和名字,还有对考生外形的描述,至少可以最大限度确保不出错。
  “小生错了,这次考试我放弃,求大人不要登记……”那名考生闻言,顿时面如死灰,当即苦苦哀求起来。
  “楚公已经告诫过尔等,目的就是不要让你们犯这种低级错误。朝廷用人,要的是真才实学,否则凭着作弊上位,以后主政一方,那是对地方百姓的不负责任!你还不明白吗?你作弊害的有可能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你以后治下的百姓!楚公主政一方,自然要对百姓负责,如你这等存在,岂能轻饶?!”许褚似乎早有腹稿,当即怒喝道。
  小吏当即登记造册,当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给。这名考生只觉得头昏眼花,顿时觉得人生黯淡无光。不少人考试作弊,其实并非没有真才实学,只是缺乏足够的自信。他们相信小抄能给他们自信,哪怕他们或许用不到。
  然而,这也绝对不会成为他们可以作弊的理由,第一次科考,李明还是很看重的。
  一时间,有些心怀叵测的考生,顿时也是偷偷离开了队伍。有些过了些时候回来,显然是把小抄给处理掉了;有些则的本身没有真才实学,打算用小抄蒙混过关的,趁机跑路。
  对于这种人,许褚当然也有留意到,只是李明说过没必要赶尽杀绝,也懒得再管。
  考试入场,按照考号进入场地,考号比较靠前的,隔间的设备也比较完善一些,相反靠后的,也就显得简陋了不少,五千号以后的考间,只是几块木板和席子搭设而成。
  “不要奇怪,这样五千人以上的科考,也就那么一次而已。看到那边那些石材搭设的考间没有?这次之后除了那些,其他的考间都会拆掉,自然也不需要建的那么好。”带着他们进入考场的考官,其实也就是张默,看着考生们不解的眼神,对他们解释起来。
  考生们闻言松了口气,还以为李明要把考生分为三六九等,原来是虚惊一场。
  进入了考间,才发现周围都有士卒巡视,每两个考间外面就有一个士卒监视。同时还被告知,有问题可以举手提问,但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交头接耳,第一次警告,两次取消考试资格。
  “嗯,这样也能最大限度保证科考的公平性吧!”孟建点了点头,听说李明为了准备科考,足足准备了五六年的时间,看来此言非虚。
  其实真正的准备,从五六年前开始发售廉价的书籍,到基础启蒙课程建立,李明和世家之间的游击战足足进行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让寒门的士子数量暴涨。饶是如此,有能力参加科考的,依然不算多。
  最大的收获,是识字率从23%提升到32%,寒门识字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从以前的7%提升到如今的12%,这个涨幅比世家子弟识字率增加幅度,要高出一些。
  无论是作弊的应对,还是监考制度,这些都能借鉴。孟建把这些事情都记入脑海之中,打算回去向朝廷好好汇报。反正李明也说了,他们这里是试点,以后到底是要全国推广,关键刘廷对这个科考也很感兴趣,怕是真的会全国推广也说不定。
  眼看到了辰时二刻,钟声响起,陆陆续续走出了不少的小吏,拿出一叠的考卷,分发给所有的考生。与此同时,还有一张标注有‘答题卷’的空白卷,和印刷有‘草稿纸’三个字的白纸。小吏言,考试的答案,要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若损毁要汇报再拿一张,‘草稿纸’理论上无限提供,不过不能浪费。
  “嚯!”拿到考卷,张松看了看上面的内容,不由得低声惊叹起来。
  ………………………………


第43章 三天的考试
  “所有的考卷居然都是印刷出来的?关键是,居然还有拼音!”蒋琬看着手里的考卷,试卷上还有油墨的味道,显然刚刚印出不久。难得是每一个字上面,都标注着拼音。
  “这算是照顾那些还不算识字的考生吗?只是这样照顾,是不是过了?!”伊籍惊叹。他本是兖州山阳人,早几年依附刘表。刘表卸任,他也挂印而去,如今属于在野。
  听闻李明这边要举行科考,也是好奇过来看看,没想到第一天的考试,就被眼前考卷的内容‘惊艳’了一番。好在他也懂得不能喧哗,查看考卷的过程也不过是低声嘀咕几句。
  伊籍外儒内法,最精通的其实是法学。李明的执政理念,让他也稍微有些心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要标注上标点符号,并且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按说这应该算是送分题,不过李明真的会出一道送分题给我们考?”徐庶仔细品味着这道题,主要还是品味着李明这个人,在他看来,李明似乎不会认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断句。
  聪明的人往往会把事情复杂化,五千人里面已经超过四千七百多人开始动笔,结果还有三百多人却并没有动笔,反而很凝重的看着这道题。
  最终,伊籍率先动笔,过了十分钟,才到徐庶、蒋琬和潘濬,众人也陆续动笔……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李明,你是打算这样分类对吧?伊籍率先把标点符号标注了上去,低声嘀咕道:“这些年不断开启民智,提倡教育,提倡法度制度治国的你,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这样!”
  断句已经完成,要解释自然就变得容易许多,不多时众人就写完了第一题。
  这张试卷有三分之一都是来自经义,出的也只是《论语》和《孟子》两本;之后是五道数算题,都和地方政务财政收支有关,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为官者若是连地方钱粮都搞不清楚,那这个地方官的确当得很不合格。
  之后还有农事,这里结合了地理,把交州某地地貌地理情况进行举例,考验考生对农事的了解,以及活用程度。之后在民生,经济和少数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都有设置考题。
  “原来如此,想要出仕为官,首先要有为官的能力……如此成绩优异的考生,可以说完全具备了担任地方官吏的能力。”孟建点了点头,把考试内容都记了下来,回到长安后,自然会先朝廷汇报。
  “当当,当当……”收卷钟声响起,许多考生本来还在奋笔疾书,此刻却是立刻停止了手上的毛笔。
  作为监考员的士卒顿时看向所有考生,他们收到消息,钟声响起六十息时间内停笔,都不算犯规,六十息以后还不停笔的,取消考试资格。没什么公不公平的,连规矩都不懂的家伙,根本不值得录用。
  总有一些倒霉孩子,草稿打太多导致快要结束考试才发现没有写入答题卷里面,顿时慌慌张张的抄写,直至钟声响起,还不肯放弃。
  “2333号,超过规定时间未停笔,取消考试成绩!”监考员高呼一声,类似的声音在考场各地传来,同时考生也被请出了隔间,带出了考场。
  “32个声音,32个考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有耳朵灵的,很快就数清楚了被取消资格的考生人数,没想到第一天考试结束,就有32人失去了考试资格。
  收卷之后,便是晚饭时间。李明对待考生其实真的很不错,中餐午餐都是营养餐。有鱼有肉,确保学生们的营养。不过个别考生实在吃不下,只因为他们安排的考间,距离厕所并不远,那股味道席卷而来,什么都没胃口,关键还要在这样的熏陶下,度过两天。
  谁也不知道,这种靠近厕所的考间,在后来也被称之为臭号。在这里考试的学生,几乎没有人能够脱颖而出,被视为考场最不吉利的地方。考生们考前往往会求神拜佛,希望不要分配到这个鬼地方。
  除此之外,晚上睡觉有被子发下来,还有专门的热水可以洗漱一番。泡澡显然不可能,不过能稍微清理一下身体,已经算是非常幸福。考间里面的座位本身就是单人床,扣除没办法关闭考间这个缺点以外,睡觉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臭号那边的考生除外。
  第二天,考生们要面对的是策论,考卷到手之后,张松打开考卷。考试内容是两题,概括而言可以分为‘文韬’和‘武略’两部分。
  所谓文韬,主要是治政手段,考题标注了一个汉蛮混居的县城,说明了汉人和蛮人的比例,同时周围的环境情况标注出来,问若是考生在这里为考官,如何发展这座县城。
  所谓武略,同样是以这座县城作为标准,言周围有五个不同的蛮夷部落,他们时不时会下山洗劫县城。问如果他们主政这一县,该如何保一方安宁。
  “原来如此,荆南四郡和交州的确缺乏足够的官吏,甚至是福建郡和庐陵郡……看来如果考中,并且授予官衔的话,很有可能会去这些地方,担任官吏。”蒋琬点了点头,这个县城的环境描述,和武陵郡不少的县城相似,不觉有种亲切感。
  打好了草稿,那便正式誉写。李明没有要求笔迹要多少,但谁都清楚笔迹好的答卷,肯定也会得到考官们的青睐,至少印象分也会有所增加。
  到了第三天,辛苦了两天的考生,精力已经消耗了不少,好在身体还算健康。不过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只希望能快点考完这场考试。
  “我就知道,李明果然狡诈!”孟建打开试卷,看到题目,顿时冷笑。
  第三天的考试,主要是品评当下的时事政治,让考生根据如今华夏的形势,各抒己见。对,当时李明是那么说的。不过试卷上却写着:如今楚公和魏公起兵清君侧,欲攻入关中清肃奸佞,匡扶大汉。这个做法到底应不应该,依你所见,楚公下一步应该如何做才好?
  “直接让楚公和魏公向朝廷投降,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了!”孟建不由冷笑,不过这道考题,刚好给了不少家伙捧臭脚的机会。这道题出得也算有水平,谁能为楚公所用,谁不能用,一览无遗。关键有了这份考卷,无疑相当于递了一份投名状……
  要相信,胆敢说不对的,或者职责李明的考生,必然不会获得好名次。但若是胆敢写清君侧是正义的,同时还专门告知李明该如何去做,无疑是上了贼船。以后若朝廷收复河山,看到这份试卷,那么这个考生就算临阵投靠朝廷,这辈子也算完蛋了。
  所以说,这一题,他该如何去回答呢?孟建饶有兴致的,看向这张试卷!
  ………………………………


第44章 阅卷进行中
  三天,所有的考生在考场足足呆了三天两夜的时间,直至第三天酉时收卷之后,监考员们把答卷收了上来,考生们才能离开。
  很多考生都显得憔悴不少,不过外表还算干净。大家都知道准备一两套替换的衣服,同时又有水可以清洗身体,让他们在离开考场的时候,还能保持最大的风度。
  “这次参加考试的人略多,所以发榜的日子将放在一个月后。楚公仁义,自掏腰包,为各位提供一个月的食宿,不过想要获得更好的待遇,还要自己掏钱。”离开前,许褚再次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向他们说明情况。
  五千多人的试卷需要翻阅,这绝对是一个大工程,李明会派张默来监考,也有这方面的考量。毕竟数据化后,只要在四十八小时内休息几小时,此外的四十多个小时,他完全都是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
  “第一步,剔除所有打算蒙混过关的考卷!”与此同时在考场的阅卷室,这里周围已经戒严,扣除工作人员外,谁进入谁将受到严惩。
  为了这次考试,除了五大考官外,还有一百多名协助人员。饶是如此,三天一万五千份的考卷,要整理出来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又花了两天的时间,把那些不学无术,打算蒙混过关的考生剔除出来,五千份试卷最终剩下两千份。中间或许会有错漏,后续会再查看一次确保万无一失,不过不是现在。
  “两千份,我们的任务依然很严肃。”蔡邕已经六十几岁的人了,精力有点跟不上,看到这两千份考卷,只觉得脑仁发痛。
  “没事,还要把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家伙剔除出去!”张默缓缓说道,“科举考试要录取的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既然立场不坚定的话,那试卷也没必要看了!”
  其他四人也是这个意思,于是花费了三天时间,通过查阅第三份答卷,剔除了其中四百多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存在。让人无语的是,里面居然还有七八人来自会稽书院。
  “哼,家主不留余地的培养他们,结果毕业之后居然立场不坚定!”张默看着这七八份考卷,顿时有种养了白眼狼的感觉。
  “他们都来自地方大家族,就那些大家族的习惯,总不会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一个人身上。不过你看看,这些人都是旁系庶出子弟,可见他们还是很看好楚公的。”蔡邕看了看这几个人的名字,很快就了然。
  “就算如此,依然非常过分!”张默撇了撇嘴,若不打算把筹码押在李明身上,何必把儿子送到会稽书院就读?这样直接浪费了七八个学籍名额!
  其他人却很清楚,正是占据了几个学籍名额,所以才能避免更多寒门入读。同时这些人到底出自会稽书院,就算投靠其他势力,某天李明得了天下,他们要改换门庭也会容易许多。世家的考虑,往往都是这样滴水不漏,只是少了不少义无反顾的魄力。
  乱世之中,连死心塌地跟着别人都做不到,自然也别指望能得到重用。是以历朝历代,开国公往往都出身微末,或者小型世家,也就不难理解了。
  “好了,我们的工作还没完成,时间已经过了六天!”蔡邕笑了笑,随即高呼一声。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继续深入筛选,最终确定政治立场坚定的一千五百份考卷。
  里面不乏有奉承李明的家伙,在第三卷 里面加入许多歌功颂德的词语。这不过是为了上位的手段,张默等人也表示理解,不过扣除奉承没有半点真正实力的,也被剔除了出来。 
  “主公还真的给我们出了难题,这一千五百份,我们应该如何排序?”张默看向这眼前厚厚一堆的东西,不由得感慨。
  “所以这个时候还要看第一张考卷,根据上面的答题情况,划分为差、合格、良好、优秀和完美五个等次,这样阅卷的难度就下降了许多,评分的标准你们应该知道吧?”蔡邕看向众人。
  “明白!”众人已经提前收到了评分的标准,同时已经默记于胸。
  首先自然是卷面完整程度,能全部写完的为完美,之后只写了八成、六成、四成和两成的,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差。当然为了全部写完乱写一通的,直接被剔除出去。
  其次是查看第一题的作答情况,能否断句和解释不是关键,而是看考生能否领会李明的意图。一个只会一昧愚民的官员,只会让李明‘赢了现在,输了未来’。
  再次便是看数算,连基础钱粮开支的计算都不清楚,这样的官员上任,又如何知道每年自己主政的县城开支情况如何?也很容易,让小吏和世家勾结,假造账册中饱私囊。
  按照这个标准,划出五个等分,结果差这个范围的有三百多份,很快就有小吏进行第三重剔除,在差的这批里面,把只打算蒙混过关的家伙剔除出去,最终只有五十人留下。
  “这部分放在末榜,他们的才能也就只能当县吏。”蔡邕放下最后一份考卷,五十人的成绩和排行已经出来。
  合格的就多了不少,有六百多份,相对来说完美的就糟糕一些,只有五份。不过就这五份,无论是策论还是大局目光都很不错,完全可以重点推荐。
  “选出其中三名,这一次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就在这三人之中决出。剩下两份,就放入二榜里面。”蔡邕有点不舍,五人的才能都不错,最多是理念和知识面略有不同。舍弃任何一个,都是损失。
  “有一张可以直接剔除!”张默看了看其中一份,“此人第三卷 看似立场坚定,却有不少隐喻,暗示楚公和魏公应该投降朝廷……关键的是,这一张考卷,上面没有名字!” 
  “看来是朝廷派来的间谍,如此算来,路引只怕都是假的!那好,这张考卷作废!”蔡邕点了点头,这样只要再舍弃一张即可,心理负担也就下降了不少。
  如此又过了十几天,才把排行都整理出来,蔡邕这把老骨头,在工作到二十天的时候,除了监督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