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驾到-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成武伸手拍了拍王元的肩膀,笑着说道:“如此大胜,何罪之有,去告诉手下的兄弟们,今天晚上本官犒赏,酒肉不忌,朝廷的赏赐也很快就会发下来。”
听了董成武这话,王元顿时松了一口气,抱拳道:“末将谢过大人!”
“行了,去让郎中好好看看!”说着董成武一摆手,笑着说道。
看着王元离开的背影,徐德笑着说道:“董大人的手下不错,看得出来董大人也是一个知兵的,咱家回去会给皇爷写奏折,像董大人这样的人,在这里屈才了。”
董成武顿时就笑了:“那本官就先谢谢徐公公了。”
对于董成武来说,他的确想做官,但是不想做单纯的文官。即便是做巡抚,他也想去有仗打的地方。比如辽东,有了徐德的保举,加上这一次的功劳,他估计能进一步了。
这也算不上巴结太监,这一次的功劳是实打实的,算是折服太监。
随着尸体被抬出来,甄家的人也被压了出来,男男女女的一大堆,其中就有甄家的家主甄志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平日里耀武扬威的他,此时帽子也被打掉了,披头散发的很狼狈。
见人被压过来了,赵廉直接摆了摆手:“压下去吧!”
原本赵廉还想着抓到甄志静之后直接审问一下,尽快确定他的罪责,显然根本就不用了。家中藏有真倭,对抗朝廷,甄志静这一次算是完蛋了。
勾结倭寇,这一条罪名足够将甄志静踩到泥里面了。
虽然甄家平日里声望不错,可是沿海的百姓深受倭寇之苦,对通倭之人更是恨之入骨,有这样一条罪名,甄家什么名声都没用了,直接被踩到泥里面了。
甄家的事情很快就被传遍了整个福州城,震撼了无数人。
没人想到平日里行善事的甄家居然通倭,而且证据确凿,当真倭的尸体被吊起来暴尸三日,不少人都去看了。这一看就更没有话说了,然后就是被欺瞒的愤怒。
无数福州百姓大骂甄家,士子们甚至组织了请愿活动,要求严惩甄家。
与甄家有瓜葛的人家,直接就吓破胆了,不管不顾的进行切割。尤其是受过甄家恩惠的读书人,每天都大骂甄家,以示自己清白,一时间整个福州乌烟瘴气的。
外面闹腾的厉害,衙门里面倒是进行的有条不紊。
关于甄家案子的调查也彻底展开了,从被抓的人开始审问。现在问题集中到了甄家通倭上面,那么主要的方向也就是这个,很快就有消息出来了。
这些真倭在甄家是为了买东西,包括硝石铁锭等等战略物资,甚至是粮食。
然后就牵扯出了一大堆人,全都是帮着甄家搜集这些东西的人,其中更是牵扯到了不少福建的官员。没有他们的帮忙,也没人能够收到这么东西。
于是福建官场的大清洗就开始了,赵廉成了最忙的人,每天都带着人到处抓人,只不过赵廉乐此不疲。
那些和甄家一起参与走私的,也全都被抓了起来,福州牢房一时间人满为患。
在巡抚衙门里面,徐德和董成武正在喝茶,在赵廉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他们两个反倒闲下来了。现在的董成武是连门都不敢出,整天躲在巡抚衙门里面。
求情托关系的人都快把董成武给烦死了,躲在徐德这里倒也能躲清静。
“徐公公!”放下手中的茶杯,董成武苦笑着说道:“徐公公是不是劝劝赵大人,在这么抓下去,福州的士绅都快被他给抓光了,这大牢里面都装不下了。”
徐德则是丝毫不在意:“赵大人抓他们自然有抓的理由啊!”
见徐德和自己装傻,董成武只能继续苦笑:“徐公公,是不是给陛下上一份奏折,问一问这些人怎么处置?总不能所有人都按通倭问斩了吧?”
听了董成武这话,徐德沉吟了片刻:“咱家回去就上一份密折给皇爷!”
如果董成武上书给朝廷,那就得等到所有事情都做完,案子审结,可是董成武等不下去了,压力太大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审问
董成武和徐德在给朱翊钧写奏折,赵廉这边的人也抓的差不多了。抓这么多人倒不是赵廉真的需要抓这么多人,而是他需要汇总一份情报出来。
这是通倭谋反大案,这样的案子一定要做的漂亮,不掌握切实的情况是不可以的。
声势浩大的审问开始了,赵廉从外围开始审问,他整理了两条线,一条是福寿膏,一条是通倭。不能因为通倭把福寿膏给忘了,那是谋刺皇上的大案。
要是把这个案子给忘了,那通倭案办得再漂亮也没用。
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而且做得这么出色,赵廉深知一点,那就是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能做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揣摩上司的心意。
谋刺案皇上肯定更关心,通倭案又不是什么稀奇的案子,这些年还少了?
皇上看了一眼估计也就放下了,通倭案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谋刺案就不一样,这可是牵扯到了谋刺皇上,皇上能不关心?能不关注?
千万不能被表象迷惑了双眼,一定要直接盯着本质。
以福寿膏案为主,通倭案为辅,福寿膏案子办得漂亮,通倭案锦上添花,自己自然就入了皇上的法眼了,到时候飞黄腾达还不是指日可待。
于是赵廉将与甄家有牵连的商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替甄家售卖福寿膏的,一类是为甄家通倭的。当然了,这里面有不少是两类都占的,但是赵廉分得很清楚。
他第一个要查的就是福寿膏案,人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是开审。
在巡抚衙门的二堂后面,徐德端着茶杯喝茶,在他的身侧,董成武有些心不在焉的向二堂看。见徐德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忍不住苦笑。
“徐公公,这是不是太过了一些了?”董成武还是没忍住,开口说道。
听着巡抚衙门二堂传来的惨叫声,徐德面色丝毫不变,淡淡地说道:“有些人就是皮痒,你不打他就不说实话,好像他不说就能瞒得住一样。”
“赵大人在审案,董巡抚要是觉得不妥,可以过去旁听啊!”
董成武再一次苦笑,这个赵廉的确是不抓人了,而是开审案了,向自己借了巡抚衙门的二堂审案。从那个时候开始,巡抚衙门的二堂惨叫声就没断过。
好几个郎中在那里排着队等着治伤,不让人死了。
董成武这两天光听惨叫了,简直如魔音灌耳,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满脑子都是惨叫。徐德对此视而不见,赵廉也似乎毫无感觉,铁人一般的重复着审问审问再审问的流程。
开始还好一些,挨个问,可是当两个人的证词碰不上的时候,赵廉的愤怒模式就开始了。
董成武实在不知道怎么劝说赵廉,一来自己没管辖权,这是圣上钦定的案子,二来这些人也的确没说实话。两个人的证词不一样,自然就是有人撒谎了。
在就行了五天的突击审问之后,赵廉终于整理出了福寿膏一案的所有线索和证据,将其穿成了一条线。
董成武和徐德看着走进来的赵廉,虽然满眼的血丝,可是赵廉的精神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眼中的目光,炯炯有神,使人不敢与之对视,或许是这些天动刑动的多了,赵廉的身上都带着煞气。
“赵大人这是完成了?”徐德看着赵廉,笑着问道。
赵廉点了点头:“本官理清了福寿膏一案的所有线索和证据,事情的起因是甄家,当初甄家还不是福建最大的海商,但是嘉靖年间甄家弄到了福寿膏。”
“甄家将福寿膏进献入宫,使得福寿膏身价大增。”
“甄家同时还通过福寿膏贿赂官员,拓展自己的渠道,到处打压和拉拢其他的商人,帮着甄家一起售卖福寿膏,同时也侵吞其他商人的产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甄家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听了赵廉的话,徐德语气之中带着嘲讽地说道:“还真是矢志不渝,一代一代的干着害人的事情。”
赵廉没有接徐德的话,而是接着说道:“本官审问了甄家的其他人,从他们那里拿到了口供,甄家的福寿膏来自海外的商船。”
“基本上都是晚上走货,然后商船靠岸,卸货。”
“接货的人都是甄志静的心腹,但是他们和船上的人并不熟悉,他们只是对信物,然后双方就交割货物。”说到这里,赵廉停顿了一下,然后才接着说道:“下一次交换是在三天后。”
说着赵廉拿出了一个半圆形的玉珏:“这个就是甄家接货的信物。”
徐德和董成武都不傻,他们当然知道赵廉的意思,这是准备冒充甄家去接货,然后连船带人全都抓回来。无论对方是谁,这次都跑不了。
“福州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们怕是早就收到消息了。”
徐德淡淡地说道:“不过还是值得赌一次,来就抓人,不来就当练兵了。”说着他转头看向了董成武,这件事情还得他这个福建巡抚出手。
虽然赵廉和徐德是钦差,可是这件事情他们还是做不到。
见二人同时看着自己,董成武笑着说道:“本官自然是责无旁贷,本官这就去安排!”
等到董成武走了,徐德看着董成武道:“赵大人,甄志静审问过了吗?”
“还没有!”赵廉摇了摇头说道:“本官想等到通倭案和谋刺案都汇总到了一起,在审问甄志静。”
徐德却摇了摇头:“现在就审问,问他接船的事情,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咱们不能冒险。一旦有了闪失,让船跑了,咱们就犯了大错了。”
赵廉瞬间就明白了:“公公所言甚是,本官这就去审问甄志静,徐公公要不要一起?”
点了点头,徐德站起了身子:“咱家也一起去!”
看到徐德的做派,赵廉忍不住在心里面骂了一句:“老家伙,这个时候你来了,之前你怎么不来?”
不过这话只能在心里面骂,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对于甄志静来说,这几天的日子是难熬的,过了这么多年锦衣玉食的生活,甄志静怎么受的了这样的日子。只不过几天,人都有些脱相了。
当赵廉和徐德见到他的时候,甄志静仿佛傻了一般,让做什么做什么。
“甄志静!”赵廉一拍惊堂木,大声地说道。
甄志静抬起头,看了一眼赵廉,又看了一眼徐德,然后低下了头,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哀莫大于心死,这一次甄志静知道自己完了,甄家也完了。
赵廉刚想招呼人用刑,徐德摆手打断了他,对甄志静用刑其实不是太好的事情。
一旦打伤了,打废了,反而会变得很麻烦。看了一眼甄志静,徐德淡淡地说道:“甄志静,你难道就不好奇,不过是通倭案,为什么咱家会出现在这里?”
“咱家可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抬起头看着徐德,他刚刚还真的没看到徐德,这一看顿时脑子就转了起来。司礼监秉笔太监在这里,肯定不是为了通倭案,即便通倭案是大案,也用不到司礼监秉笔太监亲自过来。
司礼监秉笔太监,那都是天子近侍,是皇上绝对重新的大太监。
“为什么?”甄志静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
见甄志静开口了,徐德淡笑着说道:“因为甄家谋反案。”说着徐德盯着甄志静,见他瞬间就激动了起来,猛地从地上窜了起来,只不过直接被他身后的人给按了下去。
“我没有,我没有,甄家没有谋反!”甄志静大声地说道。
徐德看了一眼甄志静,笑着说道:“甄家让人进献了福寿膏给皇爷,这福寿膏可是有毒之物,意图对皇爷下毒,这还不是谋反?满门抄斩夷三族都是轻的。”
听了徐德话,甄志静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公公,甄家没有谋反,没有谋反啊!”
甄志静的一边磕着头,一边哀求着说道:“福寿膏是能成瘾,可是它不会要命,也没有毒啊!福寿膏能够让人感觉不到痛苦,能让人登仙啊!”
“我们将福寿膏进献给陛下,为的也是讨陛下的欢心,公公明察啊!”
“我甄家虽然通倭,可是也只是做买卖罢了,我怎么敢谋害皇上。”一边说着,甄志静跪着向前爬了几步:“请公公明察啊!”
通倭虽然是大罪,可是如果有人保,未见得没转机,而甄志静有能够让人保的东西。或许自己活不下来了,甄家也完了,但是绝度不至于满门抄斩,甄家不会绝后,只要有人在,那就有翻盘的机会。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一旦甄家被定了谋反的罪名,那就没人敢帮着自己说话了。
徐德站直了身子,淡淡地说道:“事情是不是如此,那就要看真相如何了。”说完徐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然后开口说道:“你的配合,不然怕是查不清。”
甄志静连忙说道:“小人愿意配合,愿意配合!”
看了一眼徐德,赵廉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自己还是不擅长审问,还是得学。清了清嗓子,赵廉开口说道:“那就说说福寿膏的来路吧!”
甄志静这个时候也不敢隐瞒了,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将福寿膏的来历说了出来。
“沿海大族多做海贸,只不过大家做的事情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将大明的产物贩卖出去。丝绸瓷器之类的,那些夷人则是给咱们银子。”
“和咱们做海贸的夷人不少,有弗朗机人,也有倭人,还有咱们自己在外面跑船的人。”
“这福寿膏是红夷人的。”甄志静开口说道:“原本咱们和红夷人也没什么关系,大部分生意都是和弗朗机的人做的。后来红夷人来了,他们好像和弗朗机人打了几次。”
“具体情况小人就不知道了,只是知道红夷人后来也来做生意,弗朗机人应该是打输了。”
徐德和赵廉对视了一眼,当然是打输了,不然弗朗机人怎么可能会让出这里。
甄志静继续说道:“我们也不管他们是弗朗机的人还是红夷人,只要有银子就行了。开始的时候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咱们出货,他们出银子。”
“可是有一次红夷人拿出了福寿膏,想要和咱们换货物。”
“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可是他们说这是产自爪哇的乌香,当年爪哇朝贡的时候,还像皇上进献过乌香。我们觉得这是好东西,就收了一点卖。”
甄志静哭着说道:“我们开始也不知道这玩意能成瘾,只是大家都喜欢他,销量也很好。”
“渐渐地生意做大了,福寿膏的名声也传出去了,有人就把福寿膏进献给了世宗皇帝。世宗皇帝也很喜欢,然后福寿膏的名声就更大了,销量也更好。”
甄志静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可是在无意之中我们发现了福寿膏能让人成瘾,吸食不到后果非常的可怕。可是当时已经晚了,世宗皇帝已经在用了。”
“这要是传出去,我们甄家不得被满门抄斩啊!”
事实上徐德清楚,那个时候不光是各地的镇守太假,大臣、将军,全都费尽心思的收拢各种药材进献入宫。福寿膏能够入宫,一点也不奇怪。
“先皇登基之后,将宫里面的方士全都赶了出来,福寿膏也就不在需要了,为什么你这一次还要把它进献入宫?”徐德看着甄志静,大声地说道。
甄志静迟疑了半晌才说道:“公公,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这不是小的人的主意,这是那些倭寇的主意。”说到这里,甄志静大声地说道:“是他们逼迫我的,他们让我将福寿膏进献给皇上的。”
“可是这福寿膏虽然成瘾,可是不致命啊!”甄志静大声地说道:“小人万万不敢谋刺皇上,公公明察啊!”
赵廉和徐德都严肃了起来,倭寇狼子野心,甄家助纣为虐,估计下场不会好了。对视了一眼,赵廉继续问道:“三天后是不是会有船给你们送福寿膏?”
“是,是,”甄志静连忙说道:“三天后有一批福寿膏会过来。”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花结果
听了甄志静的话,徐德和赵廉同时松了一口气,情报没有错就好。互相对视了一眼,赵廉再一次问道:“你们都是怎么接货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甄志静也不敢隐瞒,将所有的事情都说了,然后他就被带下去了。
“徐公公,看来这一次怕是要前功尽弃啊!”等到甄志静走了,赵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
按照甄志静的说法,他们与那些红夷倒是没什么约定,毕竟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事情。只不过有没有人把消息传递出去,还真就不一定。
毕竟当时甄家的事情动静不小,加上杀了不少真倭,有没有送消息出去甄志静也不敢保证。
不过想来这么多的人,有一个人送信,消息就走漏了,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听了赵廉的话,徐德倒是没什么表现,只是淡笑着说道:“事到如今,咱们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一方面严查消息走漏,二来做好准备,三天之后接船。”
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如此了,赵廉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徐德的意见。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过了年之后,天虽然渐渐的转暖了,可是这大晴天也让人有些受不了。不过刚过初春,这天气居然有几分炎热的意思了,关键是不下雨啊!
自从过完年,无论是雨还是雪,真的是一点都没下。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春旱怕是又要来了,简直坑人的要命。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有些心烦气躁,老天爷又开始闹脾气了。老天爷心情一旦不好,地上的日子就不好过,无论是百姓还是自己这个皇帝,全都期待着风调雨顺。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可是朱翊钧心里面还是难免会有想法。
朱翊钧也无数次的幻想过,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的小翅膀,直接把这一次的地球小冰川期给扇动没了。那样自己的日子不就好过了,也不用这样纠结了,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走回到自己的龙椅上,伸手拿起面前的奏折,朱翊钧有些疲惫的叹了一口气。
每一次自己面对这些奏折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多是一方面,关键是里面的内容,真的是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甚至在辞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用词不可谓不华丽,用典不可谓不精准,可是却看的朱翊钧一阵阵的头大。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直接吩咐道:“传旨给内阁。”
张鲸一愣,连忙躬着身子仔细听。
“让内阁行文六部以及各个衙门,以后所有的奏折全部精简,只说事情,省掉一切不必要的言辞。”朱翊钧说到这里,怒气冲冲地说道:“他们是不是以为朕看着不累?”
“告诉他们,这不是科举做文章,这是写奏折,谁在写的罗里吧嗦的,写一歇没用的屁话,就给朕去教书。”
听到自己家的皇爷大发雷霆,甚至连粗俗之语都出来了,张鲸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家的皇爷这是气到了极点了。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张鲸连忙躬身道:“老奴这就去办!”
等到张鲸走了,朱翊钧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调集自己的勇气,伸手拿起了一份奏折开始翻看。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大明的皇帝都烦这些了,无休无止的重复,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还不时要被臣子的奏折气一下,为了博名,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都敢说。
上这份奏折的是曾省吾,朱翊钧发现还是有人懂自己的。
比如曾省吾这份奏折就没什么乱七八糟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总结汇报。
大同卫的军改已经完成了,裁汰的士卒也做了安排,土地也分完了,募兵也完成了,装备也发到位了,防线的从新构建也完成了,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大同卫的毛纺厂也开始建造了,争取在春耕之前建造完成。
在奏折的最后面,曾省吾向朱翊钧请旨对宣府进行军改。看到大同卫这边热火朝天的景象,宣府那边有些压不住了,军户们军改的呼声很高。
显然这些年军户们被压迫的狠了,现在看到大同卫的境况,他们怎么能不羡慕,不想要。
曾省吾还提出了尽快任命教谕的事情,并且让朱翊钧批一些钱,在大同卫等地建立私塾。
这个提议倒是引起了朱翊钧的注意,伸手敲打着奏折,朱翊钧觉得这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建立国有制学校的好机会。比起江南等等私塾学院遍地的地方,显然西北这种基础差的更合适。
教导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不会引起轩然大波,这一点非常好。
“半军事化的学校!”朱翊钧想了想就敲定了这一点,大同卫的百姓大多面对过瓦剌,尤其是那些军户。建造半军事化的学校,在那里反对声会小很多。
有利于自己推广学文练武的风气,争取让儒门子弟想起以前儒生是什么样子。
出将入相,持剑砍人都不在话下,这方面心学就比较合适了。要知道心学里面可是有何心隐这样的人存在,学文又练武,而且剑法还很厉害。
只不过何心隐现在死了,但是自己还有李贽啊!
“让李贽带一批人过去,或许是一个好办法。”朱翊钧如此想到。
伸手将曾省吾的奏折放到了一边,朱翊钧觉得这件事情自己需要好好的考虑和研究一下。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