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驾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张鲸拿着酒壶要斟酒,朱翊钧对着他摆了摆手,伸手将酒壶拿了过来。
  拿着酒壶,朱翊钧笑着给张居正倒了一杯酒,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张居正的脸上闪过一抹惶恐,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事实上张居正被朱翊钧的做法给吓到了。
  朱翊钧却不在意,也没有去看张居正的眼神,而是笑着说道:“朕敬先生一杯!”
  端起酒杯,张居正一饮而尽,然后就把酒杯放在了桌子上,等着朱翊钧开口说话。
  朱翊钧没有说什么,而是拿起酒杯,再一次给张居正倒上,这才开口说道:“先生,朕今年二十岁了,前十年是在父皇的教育下长大了,后十年是先生教育朕长大的。”
  “朕心中甚是感激先生,这杯酒敬先生十年教育之恩情!”说着朱翊钧再一次把酒杯端了起来,一饮而尽。
  张居正陪着朱翊钧又喝了一杯,依旧表无表情,也没开口说话。
  “十年前,朕初登帝位,心中甚是惶恐不安,唯恐有负先皇所托,有负大明的列祖列宗。如果不是先生,朕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样一个皇帝。”
  这话倒是朱翊钧的心里话,十年前他穿越而来,前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十年来,自己跟着张居正学着如何治理天下,学着如何做一个地方,如果不是这十年张居正的倾心教导,朱翊钧觉得自己到不了今天,很多事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十年来,先生为大明夙夜忧叹,呕心沥血,使得大民从入不敷出,到现在的库银充足,先生功劳甚重。”
  “朕曾经也想过,从古至今,扶幼安天下之臣,有几何?唯诸葛孔明与先生尔。”朱翊钧说到这里又给张居正倒了一杯酒,笑着说道:“这杯酒,朕替大明敬先生,敬先生对大明的功劳。”
  两世以来,朱翊钧对张居正的评价都很高,这句话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以一己之身,为危机四伏的大明延续了五十年国祚,唯张太岳尔。
  如果不是张居正,或许大明连三大征都撑不过去,或许大明等不到崇祯就已经亡国了。如果不是张居正,大明真的没钱没兵去打什么三大征。
  这杯酒喝了之后,朱翊钧一改严肃的气氛,与张居正说起了家常。
  从读书之时开始,絮絮叨叨的说了很久,话也说了很久,直到最后喝多了,朱翊钧再一次被太监抬回了床上。
  张居正出宫之时都带着疑惑,陛下今天这还是怎么了?
  大明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阴雨。
  这一天,一件震撼所有人的事情发生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在内阁晕倒了。大家手忙脚乱的抬着张居正回到了张府,宫里面的御医也赶了过去。
  朝廷上下一片惶然,事发突然,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站在大殿的门口,看着外面阴雨的天,脸上没什么表情。
  在朱翊钧的身后,司礼监几位太监全都在列,大家都屏气凝神的躬身站着,没人说话,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现在整个宫里的气氛都很微妙,甚至整个京城的气氛都很微妙。
  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个太监跑进来扑通一声就趴在了地上,颤抖着声音道:“皇爷,张阁老,张阁老卒了!”说完就趴在地上不再动了。
  站在朱翊钧身后的太监们也都是一脸的骇然,然后就转过头去看朱翊钧。
  这个时候朱翊钧一句话都没说,转身走到一边,拿起酒壶倒了一杯酒,惨笑着向地上倒去:“学生,送先生!”
  大明首辅张居正走了,留下的是一份还没实行的减免赋税的折子。
  这一天,天气阴雨,天地同悲。
  朱翊钧转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太监,开口说道:“张鲸,东厂坐探全都动起来,但凡有串联闹事者,抓,有散布谣言者,抓,东厂护卫张府,如有闹事者,杀!”
  “老奴领旨!”张鲸趴在地上磕头,然后站起身子,猛地向大门外走去。
  看了一眼张诚,朱翊钧开口说道:“传旨龙武左卫和京营提督衙门,紧守驻地,不得擅动,你带这人去盯着,没有朕的圣旨,不许动一兵一卒。”
  “是,老奴遵旨!”张诚也趴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站起身子转身向外面而去。
  朱翊钧看着徐德,开口说道:“徐德,内厂也给朕动起来,侦查京城大街小巷,三教九流,有趁机闹事者,抓,如有拒捕者,斩!”
  “奴婢遵旨!”徐德也趴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陈矩,朱翊钧开口说道:“你出宫一趟,传旨给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守有,命他即刻进宫,同时传旨有司衙门,严守职位,任何人不得擅动。”


第九十章 靠山
  张居正死了。
  这个突然的消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家都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变天了!
  紫禁城,乾清宫。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跪在地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守有。端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起来吧!”
  刘守有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可是刘守有进宫的次数都有限,他一直都是听张居正的。现在张居正突然死了,自己被皇帝第一个召见入宫,刘守有的心里面忐忑非常。
  “刘爱卿,你在锦衣卫时间不短了吧?”朱翊钧站起身子,一边从龙椅上走下来,一边开口说道。
  “回皇上,十一年了!”刘守有不敢怠慢,连忙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是啊!十一年了,那是够久的了。”
  这一句看似感叹的话,直接把刘守有吓了一跳,难道皇上真是觉得自己该让位了?刘守有有些不明白,即便是想换人,可是这样太急切了吧?
  朱翊钧看了一眼刘守有,直接说道:“那就好好干,朕希望你能为朕在效命十一年,像以前一样。”
  “臣定当尽忠于陛下!”刘守有面容一肃,连忙跪倒在了地上,大声地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摆手道:“行了,下去吧!这几日锦衣卫严盯京城,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臣明白!”刘守有躬身答应,然后说道:“臣告退!”
  看着刘守有的背影,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这是一次提醒,也是一次警告,如果刘守有听话也就罢了,要是不听话,肯定是要换掉他的。
  “皇爷,张阁老来了!”张鲸恭敬的站在朱翊钧的身后说道。
  听到张阁老的称呼,朱翊钧略微有些恍惚,叹了一口气,朱翊钧道:“朕就不见他了,你传旨张四维,让他为治丧大臣,全权操办张先生的丧事。”
  “老奴这就去!”说完这句话,张鲸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事实上这一天朱翊钧早就有所预料,可是这一天真的到来了,朱翊钧还是有些怅然若失。张居正死了,自己的心里面觉得空落落的。
  走到龙书案的前面,招来小太监磨墨,朱翊钧提起笔来写了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见到张鲸走了过来,朱翊钧对张鲸说道:“把这副字送去张府,这是朕给先生的。”
  虽然聊聊两句话,可是这样代表着朱翊钧对张居正的评价。这两句话的评价,自然是极高的,张鲸接过了这张纸,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翊钧的这两句话传出去,瞬间就把张居正给拔高了起来,因为这代表着皇帝对张居正的评价。
  不过也有人不开心,于是他们准备在试探一番,关于张居正的谥号就提上了日程。相比于朱翊钧对张居正的评价,这个才算是大家认可的盖棺论定。
  总结一生的评价,全都在这两个字里面,没人能不在意。
  “陛下,关于张首辅的谥号,内阁拟定了几个,还请陛下过目。”张四维将一份折子呈了上去,然后面无表情的退后一步,静静的等待着朱翊钧看奏折。
  打开张四维递上来的奏折,朱翊钧发现上面的谥号有三个。
  文正、文忠,以及最后一个文恭,看了这三个谥号,朱翊钧眼睛微眯,提起头看向了张四维。你们这个试探是不是有些太明目张胆了?朱翊钧淡淡的把奏折放在了龙书案上。
  文字肯定没得说了,文正,这个是最高评价了,大明从立国至今,谥号文正的大臣有两个:李东阳、谢迁。
  李东阳,以“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得以谥文正,谢迁则以立身持正,反对刘瑾被贬,得以谥号文正。如果张居正被谥号文正,那他将是大明朝的第三个谥号文正的大臣。
  至于文忠,那就次一档了,至于后面的文恭,也许不低,但是对于张居正来说,那就是彻彻底底的贬低。
  三个谥号,代表了三种意向,皇上对张居正的态度究竟如何。
  文正,则代表朱翊钧对张居正心怀感激,文忠,则代表稍有不满,但是尚念旧情,文恭,对张居正极为厌恶,大家可以并肩子上,找张居正算账了。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四维,淡淡地说道:“为什么不能单谥‘文’?”
  虽然文正谥号够高,可是不是最高,单谥“文”,这才是最高的谥号。有明一代,一个没有,不过提到这个单谥“文”,张四维直接就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
  皇上要给张居正上大明从来没有过的谥号“文”?这句话一出来,张四维都吓到了,半晌没回过神,也没有开口说道,他怎么也想到,皇上居然要给张居正谥号“文”!
  “文”可是最高的谥号了,朱熹就是谥号文,张居正怎么能谥号文呢?
  朱翊钧不管张四维是不是想的明白,继续说道:“张先生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朕觉得谥号‘文’就很合适,对张先生来说,也算是一个中肯的评价。”
  张四维这个时候也回过神来了,中肯吗?张居正谥号“文”,怎么也不觉得中肯啊!
  “传旨吧!”朱翊钧想都没想,直接开口说道。
  看着张四维转身出去,朱翊钧目光也严厉了起来,你们既然想试探,那朕就让你们试探一个够,朕倒是要看看,你们试探了之后,到底会怎么样。
  谁先跳出来,就把谁给打回去,这一次朱翊钧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事实上,朱翊钧这么做也考虑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安抚人心。
  安抚的不是别人的人心,是张居正这一系人马的人心,或者说是改革派的人心。人亡政息,这个词语一点都不新鲜,朱翊钧要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不要想了。
  朱翊钧这么做也是在竖旗,改革派可以到朕这里来了,朕,以后就是你们的靠山。


第三卷 君临天下


第一章 动起来
  皇上要给张居正谥号“文”,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瞬间震撼了无数人,不少人的眼睛都要掉地上了。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谥号“文”?
  原本大家能接受的最高也就是文正了,怎么皇上还要拔高?
  在张居正死的第三天,宫里面又传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朱翊钧要驾临张府,亲自祭奠张居正。
  大家都看出来了,皇上这是要高捧张居正的节奏。
  事情也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到了第三天,朱翊钧的御驾驾临张府了。
  从御辇里面下来,朱翊钧面无表情的看着挂满白幡的张家大门,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张家子弟,朱翊钧迈步走向了张敬修,伸手将张敬修给搀扶了起来。
  “免礼吧!”朱翊钧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人,开口说道。
  等到大家都站了起来,朱翊钧拉着张敬修走进了张府,径直来到了张居正的灵堂。朱翊钧亲笔书写的那句话就摆在灵堂上,非常的显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朱翊钧接过张鲸递过来的香,给张居正上了一炷香,这才来到了偏厅。
  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张敬修,朱翊钧面容严肃的开口说道:“爱卿有什么事情可与朕说,先生一生为大明操劳,为国尽忠,无论爱卿有什么要求,朕无不允。”
  “皇上对家父信任有加,赏赐丰腴,皇恩已是深厚,臣以别无所求!”张敬修连忙跪倒在地上,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一生为国,今朕痛失先生,实乃天夺朕之心肝,乃锥心之痛。张鲸,宣读旨意吧!”说完这句话,祝一句就转头看向了张鲸。
  伸手拿过一份圣旨,张鲸轻轻的展开,脸上的表情很凝重。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江陵张居正者,精世忠臣,乃朕之肱骨也,今天夺朕臣,朕心甚哀之。”
  “先生生前负有经天纬地之才,道德博文,慈惠爱民,自为内阁首辅以来,内外宾服,大虑克就,内外用情,清白守洁,图国忘死,实乃大明忠臣良臣。”
  “朕心念之,谥号‘文’以彰其功,追封‘忠正侯’,钦此!”
  “臣领旨,谢恩!”张敬修恭敬的趴在地上磕了头,大声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这句话,这才双手接过了圣旨,脸上早已是泪流满面。
  这两天的担心不复存在,这两天的惊恐也不复存在了。
  朱翊钧在张府并没有多呆,很快就回了乾清宫。
  不过朱翊钧的这道圣旨却掀起了波澜,不但给张居正谥号“文”,还追封了忠正侯,这评价真的是大明立朝以来最高了。赞叹者有之,羡慕着有之,妒恨者有之,但是都会有一种情绪:吾当如是!
  回到乾清宫,朱翊钧叫了四个人,这四个人就是朱翊钧手下四个间谍头子。
  司礼监秉笔奉旨提督东厂办事太监张鲸,司礼监随堂奉旨提督内厂办事太监徐德,司礼监秉笔奉旨提督御马监太监张诚,左都督、太子太傅、锦衣卫都指挥使刘守有。
  原则上张诚不算特务头子,但是御马监的谍报部门已经建起来了,这几年运转的还算顺利。
  整个军方的间谍和监控全都是御马监在操作,现在已经颇有成效了。
  “你们四个人中,三个内侍,刘爱卿奉旨提督锦衣卫,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你们四个都是朕的亲近之臣。朕现在有一件事情交代你们去办,希望你们别让朕失望。”
  “臣等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重托!”四个人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地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张鲸,开口说道:“张鲸,发动东厂明的暗的人手,宣传张先生的功劳,同时宣传朕对张先生的信重之恩,以及朕给予张先生的死后哀荣。”
  “各大青楼,读书人留恋之地,安排人去说,让他们都知道为朝廷做事,为朕做事,朕不吝赏赐。”
  张鲸连忙说道:“老奴明白!”
  朱翊钧又转头看向了徐德,开口吩咐道:“梨园开讲张先生的话本,从张先生科举的事情开始说,着重说他的报国情怀,他不是有一个落榜的事情吗?宣传出去!”
  “让你的人在市井下层,给朕动起来,把张先生的事迹散播出去,同时也要散播朕对张先生的死后哀荣,总之就一句话,朕与先生,乃君臣典范。”
  “记住,不要提唐太宗和魏征,如果要说,唐太宗和长孙无忌,知道吗?”
  徐德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奴婢明白!”
  唐太宗在魏征死后差点刨了他的坟,这件事情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绝对不能提起。诸葛亮也不能提,白帝城托孤虽然是君臣佳话,可是刘禅是什么货色?
  自己幼年登基,先皇托孤,全都太像了,可是自己在这个故事里面就成了刘禅了。
  这个要不得。
  “刘守有,锦衣卫的人也动起来,把消息散出去,从行走南北的商户入手,说法和他们一样。”说完刘守有,朱翊钧又把目光转向了张诚。
  “张诚,御马监的人也动起来,在军中把消息散播出去,你与他们三个不同,你主要散播的是朕对先生的封赏。要让人觉得,只要为朕卖命,为大明立功,朕绝对不会吝惜封赏。”
  “哪怕是封妻荫子,许以公侯之位也在所不惜,明白吗?”
  “奴婢明白!”张诚也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面容严肃的看着四个人说道:“这件事情不许走露风声,事情要办得漂亮,谁要是给朕办砸了,朕绝对不会轻饶。”
  “去吧!”
  听了朱翊钧的这句话,四个人转身向外面走去,大步流星。
  大明朝的四个特务机关全力动员,当天就见到了效果,梨园茶馆酒肆开说张居正的话本。在梨园里面,甚至来了长篇话本,第一话就是“贤臣初现世”,讲述张居正出生。
  什么“天降祥瑞”“文曲星下凡”,各种神话传说一个劲被抬出来扣到了张居正的头上。
  其他的场合也一样,到处都有人高谈阔论张居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吹捧张居正和朱翊钧的君臣关系,以及师徒之情。
  外地不知道怎么样,整个京城的风向瞬间就被带到了这个上面。


第二章 盐
  雨滴顺着屋檐低落下来,朱翊钧面无表情的站在屋檐下面,王皇后站在朱翊钧的不远处,静静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大明帝国的皇帝。
  半晌,朱翊钧松了一口气,转头看了一眼王皇后,笑着说道:“什么时候过来的?”
  “刚过来!”王皇后笑着说道:“见陛下看得出神,没让人打扰陛下。外面下这么大的雨,陛下还是不要在外面多留,免得受了风寒。”
  朱翊钧笑了笑,伸手拉住王皇后的手说道:“好,朕听皇后的。”
  王皇后笑了笑,脸上带着一抹欣喜地说道:“陛下似乎有些沉郁,朝中的事情有诸位大臣,后宫之中有太后,还有臣妾,陛下可以放关心的。”
  笑着摆了摆手,朱翊钧沉声道:“没那么多的想法,朕只是在想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说起改革,可是大明是什么样子,朱翊钧在清楚不过了,说改革是千头万绪,不如说是千疮百孔更加的恰当。整个大明就像是一个大漏勺,朱翊钧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感觉。
  琢磨了半天,朱翊钧觉得还是得从钱下手,没钱什么都玩不转啊!
  虽然在琢磨,但是朱翊钧知道自己现在要做的是稳住朝局,而不是去做其他的事情。
  陪着王皇后闲聊了一会儿,又一起吃了一顿午饭,朱翊钧就跑去看奏折了。对于这些奏折,很大一部分都是屁话,朱翊钧看都懒得看。
  不过今天的奏折倒是有点意思,全都是弹劾的奏折,弹劾的不是别人,正是即将继任的礼部尚书潘晟。
  说起来潘晟这个人朱翊钧不算熟悉,马自强死了之后,礼部尚书就是这个潘晟。
  不过潘晟也没有做太久的礼部尚书,大概两年多一点,潘晟就再一次退休了。在潘晟退休之后,礼部尚书是徐学谟,这个人马上就要致士了。
  张居正在徐学谟致士之后,举荐的就是潘晟,并且还希望潘晟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阁。
  对于大明官员动不动就玩致士这一套,朱翊钧真的是非常不喜欢,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皇帝没听他的话,就给你玩致士,自己拍屁股回家了。
  这种风气可要不得,要把责任制落到实处啊!
  连续翻了好几本奏折,朱翊钧发现全都是弹劾潘晟的,很明显,潘晟这是被针对了啊!
  这件事情都不用仔细想,朱翊钧知道这是有人不想潘晟入阁。显然张居正死了,很多人坐不住了,想要迈进内阁的位置了。冷笑着把奏折扔到一边,朱翊钧现在不想动张居正的人。
  哪怕是以后要动,肯定也不是这样的动法。
  翻看了几份奏折,朱翊钧突然看到了一份奏折,脸上的表情顿时就玩味了起来。这份奏折是都察院监察御史曹一夔的折子,上面的内容也让朱翊钧非常的感兴趣。
  曹一夔的折子只牵扯到一件事情,那就是:盐!
  在这个时代,盐和铁永远是最赚钱的,曹一夔在折子里面详细的叙述了大明盐法的弊病,以及地方人员的贪赃枉法,可是层层盘剥,无数人以盐肥己。
  尤其是一些盐商,肆无忌惮,对朝廷法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奏折的后面,曹一夔提出了制盐的九条建议。
  一清灶地,二除重差,三禁私盐,四免旧欠,五课私煎,六复盐引,七更盐(改富国为盐场,新镇为银场,以从商便),八割没银,缴引目,九官买余盐。
  在这九条里面,最引起朱翊钧注意的是官买余盐。
  这一条说白了就是场盐官收,额外余盐给米收买,使多产之盐亦获其利。
  弘治初,凡商无盐支给,准其收买余盐,以补正引。余盐私买之禁既开,奸商借官引挟带私盐,遂使宫引滞困,官收之制从此受阻。
  朱翊钧敲打着曹一夔的奏折,沉吟了片刻,看来自己这第一刀需要砍向盐政了。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开口说道:“去,把这个曹一夔给朕找来!”
  盐铁,这两项绝对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收入,自己想要提升收入,从盐入手,绝对可以。只不过具体要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