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幕后_长风-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机遇,在白梅医院可是仅有的,以往只有贝特朗才有这样的机会,而且他还没有资格担任一助。
连续做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对陆希言来说,体力和精神力是一个极大的消耗,尤其是这个手术,阮红河能做的工作有限,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需要他亲自完成,手术完成的那一刻后,他几乎是累瘫在椅子上了。
所以,这宣布结果的任务,他也是有心无力。
足足恢复了一刻钟,才从手术室的特别通道离开。
回到酒店,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这一觉醒过来,就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八点了,这还是身体自我抗议,他是被饿的快受不了了。
这蒙特真是个有异性没人性的家伙,自己为了他,累死累说的,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居然连人影都出现过。
算了,这也算是文化差异吧,法国人人际交往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有中国人才有那么多的规矩,稍有那一点儿做的不好,就可能引来误会。
也不知道谭四有没有到河内,虽然来之前制定了一套万一走散后的联络方式,但他还没有时间去实施呢。
必须尽快的跟谭四联系上,他一个人人生地不熟的,会很难的。
洗漱了一番,下楼找了一家饭店,随便吃了些东西,总算把饥饿感给赶走了,打听到河内发行最大的中文报社的地址。
陆希言叫了一辆人车过去了。
这个联系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寻人启事,只要谭四看到了,就会循着上面的信息找过来了。
至于谭四怎么才能看到报纸,这一点他不用担心,谭四可是老江湖了,虽然说不在国内,他的江湖经验足以保证他能安全的抵达河内。
其实他根本不需要刊登什么寻人启事,第二天整个河内的报纸都在最醒目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新闻,意外坠马重伤的警察总监萨鲁先生在白梅医院成功进行了开颅手术,主刀医生是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医生,陆希言博士。
除此之外,还有配发记者对白梅医院阮红河医生的采访,以及露西小姐如何请到这位陆博士出手相助的情况。
第474章 风险回报
陆希言对蒙特和阮红河都有过交代,可以告诉外界,手术的情况,但不可泄露他的行踪和住址。
他只是在河内停留几日,一旦行踪被人得知,那会有接踵而来的麻烦。
所以,河内的报纸也只知道“陆希言”这个人,却并不知道他什么样子,住在什么地方。
这方面的保密措施,阮红河和蒙特他们做的不错。
陆希言自从完成手术后,就没有在公众场合出现过,甚至去医院,也只是以蒙特朋友的身份。
术后第二天,萨鲁就苏醒了。
而且事实证明,陆希言的诊断是对的,开颅后,萨鲁坠马昏迷的原因,正如陆希言所言,他脑子里长了一个小瘤子,因为受力撞击移位,并且发生水肿,压迫神经,导致他昏迷不醒以及引发癫痫。
手术切除这可脑瘤,病人自然很快苏醒了,但是,如果压迫时间过长,水肿继续增加,神经受损严重,达到不可逆的过程,或者破裂的话,那萨鲁就彻底没有生还的机会了。
这一次可谓是惊险之极,这手术要是拖延下去的话,那萨鲁这一条命只怕是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萨鲁清醒,很快就会恢复了意识。
这令露西无比欢喜。
阮红河等参加这一次手术的人更是欢呼雀跃,只要病人能够苏醒,这就是一次无比巨大的胜利。
虽然这个手术最大的功臣是陆希言,可这一次参与的也有白梅医院的医生,跟过去的不同。
过去即便有这样的手术,那都是别人过来完成的,医院不过是提供了场地和器具而已,而且手术也不是每一次都成功。
开颅手术失败率也是极高的,那些有能力做这个手术的医生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能成功,死在手术台上都是正常的。
所以,做开颅手术,病人和病人家属都是要签生死状的。
否则,这么高的致死率,哪个医生敢做这种手术,对许多医生来说,高难度的手术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即便是成功实施了开颅手术,病人能否康复,也要看他能否挺过术后最初的四十八小时,如果没有严重的感染或者并发症的话,那存活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
蒙特终于想起来了,代露西邀请陆希言去露西家中吃晚饭,予以重谢。
陆希言拒绝了,这个时候,萨鲁需要有人在医院照顾,一顿饭而已,什么时候都可以吃,不必急在一时。
若是萨鲁能顺利的渡过危险期,那再庆祝感谢也不迟。
陆希言原打算把蒙安分公司放在海防的,但考察过海防的城市环境之后,觉得海防虽然是港口城市,并不适合作为蒙安公司安南分公司总部所在地。
河内是安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城市,分公司总部放在这边更为合适,而且河内距离海防很近,火车两个小时,汽车最多三个小时就能到了。
一个外国人想要在河内开公司,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对陆希言和蒙特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
蒙特是法国人,陆希言拥有法国护照,加上露西小姐的关系,程序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为难的。
萨鲁毕竟是警察总监,这个位置也算是位高权重,什么海关,工商局,专卖局什么的,都给点儿面子。
陆希言也很快与谭四联系上,并且见了面。
他在河内的高朗街租下了一栋三层的小楼作为蒙安公司(安南)分公司的办事处的所在地。
谭四任总经理。
接下来,谭四会把家眷从香港接过来,直接安家在河内,面粉厂的弟兄也会有一部分过来。
然后就在河内和海防两地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
人才方面,楚泽会支援一部分过来,然后再从当地华人当中招聘一部分年轻人。
公司主要从事贸易加工,主营当然是药品和医疗器材,还有木材,矿石,橡胶等安南本地的产品加工出口。
谭四的任务是先把渠道搭建起来,然后慢慢的再扩大经营范围,不急求成,跟楚泽合作,想把安南到香港的进出口渠道给打通了。
内地方面,还需要陆希言去亲自沟通,这是戴雨农跟他商量好了的。
萨鲁是一位老警察,平时生活习惯良好,身体素质很不错,很快就渡过了危险期,身体恢复的很快,堪称神速。
萨鲁脑子的肿瘤也送去做了病理检测,最终得到的结论是良性的,即便现在是良性的,也不能保证它不会一直都是良性的,而且这是在脑袋里,这一次是意外坠马发现了它,如果没有发现,也许某一天,它会自己显露出来,到那个时候,可能就是把脑袋打开了,也解决不了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切除了这个瘤子,等于说把脑袋里的这个定时炸弹给排除了。
萨鲁对陆希言自然是感激万分,若不是陆希言出手,给他做了开颅手术,他这条命恐怕就没有了。
而且,他的坠马事件似乎还另有隐情,只是陆希言一个外人,也不方便打听,这河内警察局内部也是暗流汹涌。
而且,这一次萨鲁醒过来,认定了蒙特是他女婿的唯一人选,搞的蒙特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了。
他在上海惹下风流债不少,还有一个专属的情人伊莎贝拉,那人家可是对他死心塌地的。
露西是他的前女友,现在又有复合的迹象,看样子,露西也是真的把蒙特当成是她的依靠了。
蒙特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她遮风挡雨不说,还想办法找到了陆希言,帮她救了她的父亲。
这足以让露西对蒙特倾心了。
河内的事情对陆希言来说,已经办的差不多了,除了还没有对滇越铁路线的考察,这个他肯定是要亲自走一下的。
只是,蒙特肯定不会跟他一起了,如果没有露西父亲这档事的话,他还是愿意陪他跑一趟的。
蒙特的烦恼还不在这方面,而是他的感情。
这家伙虽然年纪不小,但还觉得自己没有玩够,而且心中对自由的向往还没有停下来,如果让他为一个女人停下来,结婚生子,他还没有这个概念。
“老陆,走,陪我喝两杯?”自从租下办事处后,陆希言就从酒店搬出来了,住进了办事处。
办事处毕竟是自己的地方,说话,活动也更自在一些,比起酒店方便多了,而且,他需要跟谭四不断的筹划分公司的建设,至少要等香港那边的人手过来。
所以,蒙特要见他,就得到办事处来。
“去哪儿?”
“跟我走就知道了。”蒙特神秘的一笑,这几天天天跟露西在一起,这个花花公子终于还是憋不住了。
当初就是因为蒙特太花了,露西才跟他分手的。
河内的娱乐场所档次要比上海、香港差多了,那些舞女的质量就更不用说了,就好比一个天天大鱼大肉的人,突然让他吃糠咽菜,你觉得他还能吃的下去吗?
蒙特兴致勃勃的进去,结果自然是垂头丧气,一点儿兴致都没有。
陆希言到无所谓,他对这方面没有兴趣,偶尔欣赏一下有别于中原的文化也是很有趣味儿的。
“露西小姐是不是跟你说了?”西方人比较直接,从蒙特来找他喝酒的表情,他就看出来了。
“她想让我留在河内,跟她结婚,最后接任她爸爸的位置。”蒙特点了点头,有些惆怅的道。
“这可是好事儿,怎么,你没答应吗?”
“我若是答应了,那伊莎贝拉怎么办,还有,我还不想为了一个树而放弃整座森林。”蒙特道。
“你这是,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露西这么好的女人你不珍惜,那恐怕以后没有人会要你了。”陆希言道。
“伊莎贝拉呢,我该怎么对她说?”蒙特道,看得出来他对伊莎贝拉还是有感情的,毕竟在一起时间不短了,在上海,蒙特拈花惹草不在少数,但还就只有伊莎贝拉这样一个固定的情人。
“你们还没结婚,也没孩子,现在分开的话,送她去美国,再补偿她一笔钱,一笔足够她好好活下半辈子的钱。”陆希言想了一下道。
“去美国,她一个人?”蒙特有些不忍心。
“你放心,到了美国,会有人照顾她的,只是,你跟她的关系从此就不要再提了。”陆希言道。
“陆,我……”
“蒙特,做男人,要当断则断,如果让露西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陆希言道,“你自己考虑一下。”
“陆,你是对的,我听你的。”蒙特沉默思考了一会儿,这才抬起头来,郑重的举起手中的酒杯道。
“你要是真下这个决定,伊莎贝拉的事情我帮你,她是个明事理的女人,既然爱你,就会成全你跟露西的,她也还年轻,到了美国后,未必没有一个好的归宿。”陆希言道。
“这事儿还是我亲口对她说吧。”蒙特犹豫了一下,但似乎又做了一个决定。
“是个男人!”就凭这一点,就值得陆希言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敢作敢当,总比那些虚伪的人强多了。
“来,喝酒!”
……
“来自香港的陆博士,有意思……”高朗街,一栋民居内,一个身穿安南传统服饰年轻女子放下手中的报纸,喃喃自语一声。
“美杜莎,还在寻找你那个小白脸相好呢?”
“闭嘴,柳生义泽,你知道跟我们同船的陆先生是什么人吗?”年轻女子正是跟陆希言同船的素素,她粉脸含煞,喝斥一声。
“什么人?”肥胖的柳生义泽诧异的一声。
“这几日的报纸你都看了吗?”
“我看那些做什么?”柳生义泽嗤笑一声。
“你最好以后每天都给我看。”素素冷斥一声,起身直接走出了房间。
“这报纸有什么好看的?”柳生义泽随手捡起来一张报纸,看了上面的内容后,又翻看了其他一张。
终于让他看出一些端倪来了。
第475章 接头
陆希言的行动,照例是需要跟香港的戴雨农汇报的,这个其实并不难,如果不要紧的话,写一份信就可以了,用特殊的药水,只有接到信的人才知道内容。
当然,英国人也有邮件检查的部门,但一般对外国人的检查会宽松一些,尤其是来自国外的邮件。
但是这个效率就差多了,一封信,除了专人带回来,走邮驿的话,至少需要一个星期,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最快的是电报了,但是去电报局发电报,最多就是用暗语报个平安,说一些简单的事情。
想要把整件事原委讲清楚,那必须有自己的私人电台。
也就是说,要有一台私人的商业电台。
在安南,法当局对私人电台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民间的商业电台审批程序非常繁琐,一般没有关系,根本审批不下来。
如果是无证的黑电台就好说了,但河内不是上海和香港,电台那是多如牛毛,就算是情报部门的监测都监测不过来。
河内电台数量都是有数的,所以监测起来相对容易多了。
想要在河内能够与外界的及时迅速的通讯,就只有一条路,拥有一部合法的电台,如果没有萨鲁这档子事,就算有蒙特跟露西的关系,只怕也是相当难办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只要萨鲁点头,他的人际关系网可不是一个露西能够相比的,弄好一部商业电台的牌照,那真是很快的事情。
在别人看起来是非常难办的事情,到了萨鲁这样的人眼里,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还有什么能够比拯救他的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吗?
区区一部商业电台的牌照又算什么呢?只要做的是正当生意,给法属安南当局纳税,这就不算是以权谋私。
就算以权谋私又怎么了,捞钱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他一个。
这一次也是有人想要将他从“总监”的位置上拉下来,不出意外,就是那几个副总监其中的一个在给他骑的马身上做了手脚。
不过,能做手脚的人,一定是自己身边的人,女儿露西不可能,所以,他现在谁都不相信。
倒是蒙特来的有些及时,他不在河内警察局,女儿有喜欢他,如果能够做了自己的女婿,那自然是可以信任的。
蒙特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级别不低,如果调回安南的话,就算给一个分局局长的话,都没有问题。
当然,蒙特并不知道他未来老丈人已经在算计他了,做了决定后,他已经打算留在河内了。
虽然这里不如上海,但自己心爱的女人在这里,今后还会有自己一个家。
他似乎内心也想安定下来了。
蒙特决定留在河内,对陆希言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安南这边的生意有蒙特照看,会省去很多的麻烦,弊端就是在上海法租界,他失去了一个可以随时策应他的人。
不过,这个影响并不大,相比而言,河内这边才更重要。
一晃的功夫,陆希言已经到河内快一个星期了,这广慈医院给了一个月的假期已经过了,他也该决定归程了。
是乘坐滇越铁路,从国内回去,还是返回香港,与孟繁星他们一道返回上海。
孟繁星他们过完元宵节就走。
她们也在等他的消息。
如果从香港走,她们会在香港等他一起走,如果他从国内回去的话,那过了正月十五,她们就直接坐船返回上海。
但是陆希言的事儿才办了一半,河内这边的事情已经办了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交给谭四处理,有事情,他可以直接通过电台联系自己。
国内的关节还需要打通,这个他要等戴雨农的指令。
如果现在一走了之,那就耽误事情了。
所以,他只能留在河内等待。
萨鲁的病情渐渐稳定,一个星期后,转入高等单人病房,后续检查,颅内的阴影区完全消失。
这样一来,白梅医院的名声再一次大噪,许多记者都通过阮红河想要对陆希言进行采访,但这都被他拒绝了。
并且他还授意阮红河对外宣布,说他做完手术之后就已经返回香港了。
这样一来,只要他不出现在医院,就没有人怀疑了。
事实上,后续治疗的事情,并不是很复杂,除非遇到感染或者并发症,凭借阮红河的能力是能够妥善处理的。
如果身份暴露,他就没办法在河内办事儿了,那他走到哪儿,记者还不跟到哪儿?
除了出去办事儿,只有到了晚上才出来,跟蒙特逛逛夜店,喝喝酒,也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
毕竟“陆博士”早已返回香港了。
河内毕竟是法属安南,在这里引起轰动的大新闻,未必会被外界关注,陆希言在河内这一台开颅手术,医学界倒是非常关注,很快就传到了在巴黎的丹尼尔教授的耳朵里。
只是,这个消息在香港、上海的报纸上连一朵浪花都没翻起来,人们更关心的是中日的战争和欧洲的局势。
在南昌地区,中日两国的军队在对峙中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已经有准备动手的痕迹,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欧洲方面德国步步紧逼,英法不断退让,捷克国内更是反抗浪潮不断,只要有一颗火星点燃,战争就会爆发。
这个世界已经开启了战争模式了。
陆希言终于等到了戴雨农从香港给他发来的指令,让他去跟一个叫余晖的人接头,并听从余晖的安排。
戴雨农的命令,他不能不听,不然肯定会被怀疑。
表面上遵从,马上给香港的何志发去密电,汇报了这个情况,何志很快回电,同意他跟余晖接头,但要他注意安全。
在河内春水街的一个茶楼上,陆希言见到了这个叫余晖的人,年纪不大,头发浓密,西装领带,有些斯斯文文的,像是个老师或者学者。
陆希言稍微化了一下装,并没有以真面目示人,虽然余晖是军统“自己人”,但行事小心周密一些还是好的。
就算戴雨农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按照接头的方式,他手里拿着当天的河内出版的《河内日报》,第一版朝外,包着一把黑雨伞。
“先生,今天不下于,您带雨伞做什么?”
“我这是未雨绸缪。”陆希言淡然一声,“天气预报说,今天刮东南风,会有小雨。”
“是吗,这个天气不是刮西北风吗?”
“这可不一定。”
“扁鹊!”
“余先生好。”
“沈老板都交代了,您接下来的行程由我安排。”余晖点了点头,一抱拳道,他也是奉命行事,至于为什么,他不会问太多。
“好说。”
“后天一早,就有一趟从河内开往云南昆明的列车,车票我都给您买好了,是卧铺,次日一早就可以抵达昆明,到哪儿之后,会有人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接余晖’三个字,您只需要问他,是沈少爷让你来的吗,他说是,您就跟他走就是了。”余晖解释道。
“好的,我知道了。”陆希言点了点头。
“这是车票,您拿好了,注意安全。”余晖递给陆希言一个折叠好的信封,起身拿起桌上的帽子,迅速的下楼离开了。
做走私生意,戴雨农自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所以才需要如此谨慎。
……
回到办事处。
“四哥,后天一早,我要从河内做火车去昆明,这里的一切就都交给你负责了,到了昆明后,我会马上跟你联系的,你这边抓紧时间,只要那边一谈妥,咱们这生意就可以做起来。”陆希言把谭四唤到书房交代道。
“是,先生,那蒙特先生那边需要通知一下吗?”
“我自己来说吧。”陆希言想了一下道,“把国内急需的物资和原材料先囤积一批再说,不用担心买家,等我打通国内的关系后,不愁没有销路。”
“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谭四点了点头。
“辛苦你了,四哥,以后你一个人在河内,我会陆续的派人过来支援你的。”陆希言拍了拍谭四的肩膀道。
“为了抗战救国,这点儿辛苦算什么。”谭四知道自己肩膀的重担,比起之前带着众人刺杀几个汉奸,烧几个鬼子的仓库要更有意义。
“行,我的准备一下,后天就回国内,我箱子里还有六根金条以及一些美金都给你留下,你多囤积一些物资。”陆希言道。
“好,请先生放心,我一定用有限的钱置办更多的物资。”
“你办事,我放心,不过该用的钱不能省,河内的那些衙门里的官老爷,该打点的不能少,该敲打的也要敲打,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儿,你就去找蒙特或者露西小姐,咱们的公司也是有他的股份的。”陆希言叮嘱一声道。
“好的。”谭四点了点头,多年的江湖经验,这如果没有当地的后台的话,想要在某一地做生意,那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现实,没有道理可讲。
晚上,陆希言把蒙特约了出来。
“我要走了,后天一早坐火车返回国内。”陆希言道。
“这么快,你就不多待两天,萨鲁叔叔还说等他出院了,请你到家里做客呢。”蒙特惊讶道。
“你呢,什么时候回上海?”
“我,要等萨鲁叔叔出院,再回去,我已经给法捕房续假了,估计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