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发勇?”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赵国官员;高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不久之前;这位落在自己手里的山匪;现在穿着赵国的武将服饰;有板有眼;从那个细节都看不出一个山匪的痕迹了。

冯发勇微笑着;”高县尉;别来无恙?多谢上一次县尉手下留情;这才让我与家人团聚;活命之恩;不敢稍有忘怀呢!”

高远盯着他;冷然道:”你能活命;是因为你给了我感兴趣的东西;一份价钱一分货;童叟无欺;怎么了冯大当家的;你的上司好像并没有为难你嘛!居然还这样神气活现的?”

冯发勇哈哈一笑;”我泄露了虎豹骑的事情;就算念着这些年的功劳不掉脑袋;将牢底坐穿那是肯定的;不过国相大人却将我带了出来;还将我派到您这里来了。”

“派到我这里来?”高远哈哈大笑:”你家国相有什么资格将你派到我这里来?”

“高县尉还不知道吧?燕赵条约一签定;接照约定;燕军便会作为赵国的盟友;向函谷关开拔了;我家相爷特地请贵国太尉;让高县尉作为前锋呢;我便是相爷派来为县尉作向导的。”冯发勇笑咪咪地道。

高远瞳孔收缩;这位公子兰还真是阴魂不散啊;自己这里哪里得罪他了;竟然一二再;再而三地暗算自己。

“你家国相还真是看得起我啊;不将我一路奉承到阎王老爷哪里;还真是不甘心啊!”高远冷笑不已。

冯发勇微笑着看着高远;”高县尉;公事说完了;不管大军会不会开拔;什么时候开拔;我总要在这里呆上几天了;高县尉;可容我说些私事么?”

“私事?”高远嘿了一声;”我与你之间;有什么私事可言?”

“与我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家国相大人却有话让我带给高县尉。还请高县尉一定听一听。”冯以勇诚恳地道。

“他想说什么?”高远此刻对这位邻家大伯一般的赵国国相;已没有了丝毫好感。坐了回去;冷眼盯着冯发勇。

冯发勇也不生气;自寻了一把椅子坐下;看着高远;”我家国相大人说了;高县尉一定要当心周太尉;这位太尉将来一定会对县尉不利的。”

听了冯发勇的话;高远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这不正是你家国相大人推波助澜才来的么?怎么一转头便又来我这里卖好了呢?这是欺负我不知道当日的情况吗?”

冯发勇摇头;”国相大人早就知道县尉会这么说;其实国相大人只不过是在那一堆干柴之上又浇了一点油而已;有了这点油;烧得更旺一些;没有这点油;这堆干柴仍然会燃起来的。高县尉;你是聪明人;应当能想到这其中的关键。”

高远心中微凛。看着冯发勇;拳头卡卡的越握越紧。

“你不发达;不努力;叶天南瞧不上你;不会将她的女儿嫁给你;这就逼得你要拼命地来立功;来拓宽自己的晋升之路;现在;你已经做到了;至少;现在的你在叶天南哪里;已经不再是扶风的那个小县尉了;你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有封号的将军;而且手里还有了好几千能征惯战的士兵;这在燕国;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或许;叶天南当真会接纳你了。”

“但是高县尉;你想过了没有?一个能征惯战;手握强兵的国相的女婿;为会周太尉所容么?所以我家国相才会提醒高县尉;千万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蒙住了眼睛。”

“你家国相在太尉那里离间完了还不算;又到我这里再离间一遍么?”高远涩声道:”太尉大人对我很好;不是他;我有可能得到一个将军的封号么?周太尉胸有万千河川;岂是你们所能想到的?”

冯发勇也不恼;”高县尉有把握那更好;不过高县尉;我家国相大人说了;如果有朝一日;你无处可去;无路可走的时候;别忘了他;他的大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着的。”

高远眯起了眼睛;看着冯发勇;眼中尽是疑惑。

“县尉不用疑忌;我家国相大人的领地是代郡;想必你是知道的吧!代郡以前面对匈奴;现在匈奴要完蛋了;但要面临的敌人却是比匈奴还要凶恶的秦人;所以国相是求贤若渴;如果有一天;高县尉在燕国呆不下去了;便去代郡;我家国相大人必然倒履相迎。说句实话;我们那里;的确需要您这样的将领。”

“赵国不是有赵牧吗?”

冯发勇笑了起来;”赵牧将军是赵国的赵牧将军;国相希望有一个代郡的赵牧。而且;国相大人认为;高县尉你在燕国必然是呆不久的;因为你太出色了。一个太出色的身后却又纠缠着太多复杂背景的人;恐怕会有很多人会对你不利;你防不胜防。”

“叶天南;周渊;宁则诚;不论哪一方想要接纳你;另外两方都会想法设法来破坏;你想投靠那一方;另外两方都会竭力阻止;高县尉;我家国相大人说;最坏的情况就是三家为了某种利益上平衡而达成协议;将你牺牲掉。如果真到了这一地步;请你早作决断;离开燕国;前往代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三章:绝不会出现第二次的机会

函谷关;赢腾环视着破落不堪的城头;这一场战事已经打了快两个月了;再有十天;应当就满两个月了吧;他扳起指头算了算;可是函谷关还在自己手中;对于这一点;赢腾很是自傲;谁说自己老了?如果李信来说;不定还支持不到这个时候呢?李信长于进攻;而防守;自己却是更擅长一些。

李信呐;你要是还赶不回来;我这条命可就要交待在这里了!虽然自傲;但赢腾却深知;函谷关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了;他的兵快打光了;此刻;他能积聚起的所有力量;不超过一万人了;而且这一万人中;没有受伤的廖廖无几。

如果不是秦武烈王将咸阳的黑甲军交给了自己;函谷关早就守不住了;可是现在;自己的援军还没有着落;赵牧那边却还有援军在源源不绝地抵达;赵国看到了机会;晋阳郡赵舍将一批又一批的晋阳青壮送到了前线;而临近秦国的赵国各郡都在向这里输送兵力;虽然这些军队比起赵国常备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蚁多咬死象啊。

赵牧该发力了。以他的经验;应当看到自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这几天;赵军攻势突然放缓;这可不是在让自己有缓冲的余地;而是在积蓄最大的能量;以求爆发。

赢腾深知;函谷关一破;咸阳之有再无遮挡;而其它看到机会的国家;必然会趁机痛打落水狗;攻破函谷关;这可是中原六国多少年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此时的赢腾;已经穿起了盔甲;提起了大刀;接下来;他也要亲自上阵了。环顾着四周正在忙碌的士兵;眼里浮上了一层骄傲之色。虽然函谷关中死伤累累;所剩无几;但剩下来的还是平静如昔;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动;就这样平平静静的修补着城墙的缺口;搬运着守城的器械;擦拭着已经崩开了口子的兵器;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替换的武器了;只能将就着用了。

这样的平静;才是一支真正的强军!赢腾笑了。中原六国的军队那也叫强军;瞧瞧自己的儿郎们吧;这种视生死如无物的平静;哪才叫一支真正的强军。

“儿郎们;唱起来吧!”赢腾大声喊着;满脸的白胡子甩着;”让我们在战歌声中;迎接赵军来送死吧!”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雄壮的歌声在函谷谷上响起;声音虽然已经嘶哑;但却更显悲壮。看着关上秦军边唱边做着下一次战斗的准备;赢腾不由泪流满面;如果援军再不来的话;这就将是最后一战了;函谷关;自己终是守不住吗?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远处;突然传来了更为雄壮的歌声;函谷关上的歌声却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回过头去;惊喜浮现在他们的脸上;是援军吗;一定是援军!

赢腾蓦地回过头来;李信;是你来了么?

远处;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手持武器的人群;但是;那不是李信的军队;飘扬着的大旗不是李信的将旗;竟然是秦武烈王的王旗。

赢腾的脸色大变。

函谷关上;却是欢声雷动。

“大王;大王!”

“大王;大王!”

秦武烈王来了;他带的并不是军队;因为咸阳已经没有正规军队了;他带来的是自愿跟随他而来的秦国民众。

赢腾狠狠一拳砸在城墙之上;怒吼道:”添乱!”

函谷关内外的歌声;同样惊动了远处的赵军营垒;顷刻之间;无数哨骑自营内奔出;向着函谷关急奔而来。大营之内;鼓声隆隆;所有将领都奔向赵牧的中军大帐;秦国的援军来了么?我们;终究还是功亏一篑了么?

秦武烈王全身甲胄;看着吹胡子瞪眼的赢腾;笑道:”大将军;秦将赢武;将来增援!”

赢腾看着秦武烈王半晌;对方的这一句话;似乎在一瞬间将他拉到了数十年前;那个年轻的;朝气勃发的青年将领;骑着一匹烈王;意气风发;在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李信。

“大将军;赢武奉命;前来增援!”

那一声叫;奠定了一个强盛王朝的基础;也就是在那一刻;赢腾彻底地站到了秦武烈王的身后;一直到他登上王位。

“你来干什么?”赢腾长叹一声;跌足大呼。

“大将军;赢武前来增援啊!”秦武烈王大笑道。”有多少年没有同大将军一齐并肩厮杀过了;二十余年了吧;还以为没有机会了。”

哎!赢腾一把拉起秦武烈王;走到城墙边上;指着对面赵军大营之中;列队而出的赵军;最前面飘扬的赵字大旗之下;一员身材削瘦的将领正在缓缓逼近;对于秦将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赵牧!”秦武烈王笑道。

“你来了;赵牧会发疯的!本来我还可以坚持几日;你来了;反而会缩短这个日子的。”赢腾大呼道。

“赵牧想取我赢武性命?”秦武烈王大笑;”只要他有本领;哈哈哈;来吧!却让我再来会会他;年轻的时候;与他没有打过瘾呢!”

“胡涂;这是秦国王上;不是执戟陷阵的将军了!”赢腾喝道;”来人啊!”

一队黑甲军应声而出。

“所有黑甲军;在接下的战斗之中;唯一的职责就是保护王上;如果;如果城破;第一时间便保护王上退走;绝不可恋战;更不能回头!”赢腾喝道。

“遵命!”黑甲军大声应命。

秦武烈王咧嘴大笑;黑甲军是他的亲军;别看这个时候赢腾吆喝得痛快;但真打起来后;自己一声令下;这些家伙还敢违抗不成?

“叔叔;赵牧来攻;我且擂鼓!”秦武烈王知道;赢腾绝不会让他冲到第一线的。

“好!你擂鼓!”赢腾连连点头。

城下;赵牧死死地盯着函谷关头那面突然升起来的秦国王旗;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颤抖的手腕;仍然暴露出他内心的想法;秦武烈王;竟然出现在这里!

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一个绝无可能出现第二次的机会;李信带走了秦国所有的精锐;秦武烈王;竟然拿不出一支增援部队;自己赤膊上阵了。

在他们都还年轻的时候;便较量过数次;后来赵牧官越当越大;指挥的部队越来越多;而赢武却成了秦王;两人再无交手的机会;但赢武当年的伴当;李信;却成为了赵牧最为强劲的对手;赢腾与李信;一老一少;构成了秦军的基石;让赵牧在随后的岁月之中;吃亏的日子多;占便宜的日子少;当然;这也是两国实力本质上便有差距的原因。

如果拿下函谷关;秦国必将轰然倒下;赢腾倒下;秦国会地震;但秦武烈王倒下;秦国必将坍塌。

“周长寿;吴增!赵锋”他大声喝道。

“末将在!”三员赵将应声而出。此三人;是赵牧麾下最勇猛的战将;其中赵锋更是赵牧的亲生儿子。

“不计代价;不惜伤亡;猛攻函谷关;直到拿下他!”赵牧的眼睛仍然死死地盯着那面王旗;命令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的。”就算有尸体垒;你们也得给我垒上城去。”

“末将遵命!”

“鼓起!”赵牧大喝;”鼓声不停;进攻不止。拿下函谷;生擒秦王。”

城上城下;几乎是在同声;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战鼓之声;士兵的呐喊之声;兵戈的撞击之声。

“战!”赵牧戟指城头;厉声怒吼。

“战!”城上;秦武烈王须发贲张;高握鼓槌;重重擂下。

“战!”赢腾手执大刀;白须飘飘;挺身立在了城头。

这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战斗;赵牧在函谷关下;集合了十万赵国常备军;无数青壮;猛攻函谷关近两月;最后时刻;居然迎来了秦国大王秦武烈王。这一战;不管是谁胜;都将改变历史的进程。

喊杀之声惊动天地;烈火浓烟;遮天蔽日;天昏天暗;难分这是人间还是修罗地狱;双方舍生忘死的激斗;每每方寸之间;都会洒下无数的鲜血;付出无数条性命。

白天很快过去;夜幕落下;但战斗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反倒是愈演愈烈。

“大将军!”王逍纵马奔到了李信的马前;”我们的队伍拉得太长了;全军脱节;完全已经失去建制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李信抬头;看着中宵的那轮弯月;”无妨;告诉所有士兵;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函谷关;我不管他们是跑;是走;还是爬;不管他们还找不找得到他们的长官;他们的将军;他们的建制;我只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函谷关就行了。”

“可是大将军;这样的军队;赶到函谷关;又哪里还有战斗力啊!”王逍几乎要哭出来了。

李信哈哈一笑;”我们赶到函谷关的时候;就是战斗结束的时候!我们没有机会作战;所以;不必管队形;建制;指挥;体力;只要我们的第一面旗帜出现在函谷关左右;这一战;就结束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四章:处处战歌

函谷关前;激战已经持续了一天一夜;太阳在遮天蔽日的浓烟之中升起;显得黯淡无光;战斗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终止;反而更加激烈;秦武烈王的到来;为守城的士兵打了一针强心剂;但对于攻城者来说;又何尝不是看到了一劳永逸的机会。

秦武烈王是中原的威胁;但并不是没一代秦王都有他这种气魄和能力的;特别是现在;秦国继承人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之下;如果将秦武烈王击毙在函谷关中;秦国发生内乱的概率是极大的。

赵牧的中军战旗已经前称到了函谷关下数百米处;在这里;已经进入了城上床弩的射程;赵牧却是夷然不惧;此时此刻;城上也没有时间来照顾他了;他死死地盯着顺着云梯蚁附而上的赵军;看着抬着擂木一次次撞击厚实的关门的赵军;看着一个个从城上跌下;或被落石弩箭所伤而哀嚎着倒地的士兵。

眼中没有怜悯;没有疑惧;有的只是决然。

城下;尸体一层一层垒上去;最多的地方;已经叠起了数米高。

赵牧看着城头;眼睛一点点的眯缝了起来;他看到一名赵军将领快要接近城头了;他的手攀上了城垛;他的人跃上了城头。那是赵锋;他的儿子。

赵牧翻身下马;抢前几步跑到了一名鼓手身边;一把抢过他手中的鼓槌;用力地擂了起来。随着赵牧的加入;几乎已经精疲力竭的赵军鼓手们亦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他们也看到了一队赵军已经攀上了城头。城下;战鼓之声立时大振。

城上秦军显然已经抵挡不住了;他们的黑甲军此时并没有出现在他们该出现的地方;在赵牧的眼中;那些黑甲军反而在后退;他不由放声大笑起来;秦武烈王的到来;反而让他为此获得了利益;那些黑甲军此时定然是在护着秦武烈王;他们此时;本来应该出现在被突破的地方的。

赢腾受伤了;胸腹之间;血肉模糊;上好的盔甲也挡不住对手的拼死一刀;那一刀;剖开了他的战甲;伤到了他的胸腹。

他看到了被赵军突破的地方;但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组织反扑;从哪里攀上来的;是赵牧的亲军;领头的是赵牧的儿子。他黯然叹了一口气;如果还有足够的黑甲军;或许可以挡住对手的冲锋;但现在;仅存的黑甲军已经被他派去保护秦武烈王了;其它的人上去;只是徒添伤亡。

“放弃西城;向东城退!”染满鲜血的胡须的风中颤抖;赢腾整个人也在发抖;函谷关终于还是守不住了。

对于这样的情形;赢腾还是有所预备的;东城与西城之间的城墙大道之上;被他用沙包垒成了一道道高墙;中间只留下了一个可供人通过的口子;撤到西城;将这些缺口垒起来;再做附隅之抗吧。

赢腾可以撤走;但他一撤;函谷关就会完全落到赵军手中;从函谷关到咸阳;再无遮挡;这不是他想看到的。他想坚持到最后一刻。但是秦武烈王必须要走了。

“赢程;死守东城到最后一人!”赢腾大吼道。他需要有人断后;来为他争取到哪怕是一点点的时间。

半天之后;赵军战旗在东城楼之上迎风飘扬;赵牧站在战旗之下;东城;遍地狼藉;满地死尸;抵抗者都死了;没有俘虏;不是赵牧不想留俘虏;而是每一个秦军都抵抗到了最后;哪怕是伤得不能动弹倒在地上;仍然咬牙切齿;露出森森白牙;抱住赵军士兵想要咬上一口。

最后一个倒下的是秦将赢程;赵牧认得他;这是秦军的一员悍将。这样的敌人是可怕的;但这样的敌人也是值得尊敬的。作为一名将军;一生之中;能与这样的敌人正面对战并战而胜之;此生无憾矣。

赵牧心中的负面情绪在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一扫而空了;这是赵军第一次站到函谷关上;他有一种想要长啸的感觉;虽然西城的抵抗仍然强烈;但那只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秦军最大的依靠;险峻的函谷关;此时已经为秦军赵军所共有了;接下来;便是只凭着兵力的优势;自己也能活活淹死对方。

“进攻;拿下西城;杀死秦武烈王!”赵牧喝道;杀死秦武烈王;不抓活的;赵牧心中已经下了决断;抓到了活的;对方便还有可能活着回到秦国;而活着回到秦国的秦武烈王必然会再一次成为赵国的梦厣。

西城;赢腾跪在秦武烈王的面前;哀嚎道:”王上;你快走吧;回到咸阳;就算我们丢了函谷关;李信的二十万大军回返;我们还是可以守住咸阳徒谋反击的。走吧!”

秦武烈王脸色严峻;手中的战刀拄在地上;”叔叔;我是不会走的;就在这里;我要与函谷关共存亡。”

“你是秦国的王上;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军;我们已经扫平了匈奴;平除了后院最大的祸患;最多十年;我们便能恢复元气;展开反攻;秦国不能没有你啊!”赢腾怒吼;”以一己之快而不顾国家社稷;你想在史书之上留下骂名吗?”

秦武烈王大笑;”没有赢武;秦国依然所向披糜;叔叔;我来之前;已经作好安排;我如安然返回便罢;我若死去;赢英将继承王位;他在李信军中;可以确保无恙;有李信二十大军拥护;秦国也没有人敢作乱;这一次;便让赢武与叔叔一齐为秦国一战吧!”

秦武烈王大笑着;提着他的战刀;大步向外走去;一批批的黑甲军紧紧地跟了上去;赢腾一声长叹;从地上爬了起来;踉踉跄跄地提着刀;紧紧地跟了上去。

他还能说什么?

他还能做什么?

有死而已。

赵牧已经回到了城外大营的中军帐之中;在他看来;这场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了;接下来的;是直捣咸阳还是稳守函谷;他需要向邯郸回报;如果直捣咸阳的话;那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援助;面对着李信的二十大军;显然已经不是他能抵挡得了。

相信中原六国大军;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数百年来;还没有那支军队能够直捣咸阳城下。

外间的喊杀之声仍然在持续;赵牧却是安之若素;他提起笔来;准备向邯郸写奏章。

大帐之外;太阳已经西沉;最后一抹阳光;将嫣红的光线顺着大开的帐门照射进来;在赵牧的大案之前;留下了一片光明。

赵牧将笔放在了笔架之上;捧起奏章;轻轻地吹了吹未干的墨迹;满意地笑了。

帐外;传来一阵急骤的脚步之声;吴增一头撞了进来。

“破了西城了?”赵牧头也未抬;直接问道。

“大将军!”吴增的语调之中;却是带着哭音。

赵牧霍然抬起头来。

“大将军;李信来了!”吴增终于再也站不住了;两天一夜的猛攻;本来已经体力透支的他;此时再受到如此打击;再也站立不住;一屁股便坐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赵牧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里蹦出了这一句话。

“李信;李信的军队;我们的哨骑已经看到了他们的旗帜了!”吴增嚎淘大哭起来。

赵牧身子晃了晃;险些也载倒在地上。

“有没有搞错;有可能是别的地方来的杂牌军呢?”赵牧再一次问道;虽然知道这样的希望很渺芒;但他仍然不死心。

吴增抬头;看着赵牧;泪眼滂沱之间;缓缓摇头;就差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啊;如果李信的军队再晚上半天;函谷关就是他们的了;秦武烈王也会变成一具尸体。

赵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大步走了帐外;抬头看着不过处的函谷关;那里;战斗仍然激烈;显然;秦军还在拼死抵抗;而那面让他眼热无比的秦王王旗虽然已经被利箭撕得支离破碎;却仍然在空中高高飘扬。

“撤军;传令;全军撤退!”赵牧的声音极低。说完这句话;赵牧转头;大步回到了帐中;看着桌上那仍然墨汁淋漓的奏章;他一把抓了过来;随手撕得粉碎。

赢腾已经不行了。他躺在秦武烈王的臂弯之中;两眼无神地盯着天空;那里;廖廖无几的星星正在浓烟之中艰难地不时显露一下自己的身影。

他冲锋在前;身上多处受伤;是被抬着下来的;身上的骨头也不知断了多少根。

“叔叔。”抱着赢腾;秦武烈王泪流满面。

“该走了;你该走了!”赢腾喃喃地道。”回到咸阳去;再过十年;我们就能横扫中原;一统天下。”

“我会回去的;我会回去的。”秦武烈王大声吼道;手上拄着的刀;已经伤痕累累了。他盯着不远处的赵军;眼中冒着熊熊烈火。

突然;他不敢置信地看着不远处的赵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