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枪手)-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官府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当真是势若破竹,可后来官府反应过来,县兵加上地主豪绅们组织起来的乡兵,庄丁的抵抗一强,起义军便陷入了僵局,虽然仗着人多并没有败北。但却已是后继乏力,别说是县城了,就是几个大豪绅地主的庄子都没有打下来,随着朝廷正规军的抵达。起义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地被击败了,除开像何勇这样的死硬分子带着一帮心腹窜进了苍耳已,其它的都抛下了兵器,逃回到了家中。曾经声势浩大的起义。转眼之间便烟消云散。
沿着山间崎岖的小道一路深处行去,他们两人本来是受命准备看一看有没有机会潜下山去打探一下山外的情形,在这里意外的碰到了温义。问出了不少的情况,倒是不用再冒险出山,不过温义说出来的一些事情,却让何勇心情很是有些沉重。
如果官府当真给百姓分了土地,作为曾经的农民,何勇知道,一块土地对百姓的粘性有多么强劲,有了自己的土地,至少不会饿死,大家都会老老实实的去种田了,像自己所在的这种队伍去哪里招兵充实力量,而如果力量不壮大,此消彼长,终有一天会被官兵给剿灭,苍耳山虽大,却也并不是固若金汤。
两人在山间穿行了大半天,过了黑熊沟,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遥望远处,东西鼓城山犹如两根巨大的圆柱体从万丈碧波之中拔地而起,山体陡峭,但山顶却大体平整,那上面,便是苍耳山义军的大本营了。
苍耳山之所以难攻,除了本身地势险要,山高林密之外,更重要还是这里岩洞遍布,洞中套洞,洞洞相连,去年官军已经打到了这里,便是因为这些特殊的地形而吃了大亏,虽然拥有优势兵力,却被已经整合的义军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在损失了上千人之后,不得不退出了苍耳山,改进攻为围困。希图将这股剽悍的造反者困死。
但恐怕即便是秦军的主将也不太相信这种可能,苍耳山太大了,山里物产丰富,想要饿死他们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不允许其它物资进山倒是可行的,像盐,铁,布这类物资可是查禁极严,而这一招,倒也的确让苍耳山的义军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起来。
东西鼓城山相距约一千来米,两山之间的大片林地已经被开辟了出来,用来种上了庄稼和一些何勇以前并没有看到过的作物,这是首领牛腾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块茎植物,听说不挑田,对肥料的需求也不高,基本是栽下去之后便等着丰收的东西,不过种了半辈子田的何勇并不太相信。看着首领牛腾带着他的人,将这些块茎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埋进地里,何勇也不抱太多的希望,左右在苍耳山中,饿是饿不死的,首领要折腾便由他去,反正现在的情况,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苍耳山中最差的便是盐了,长期没有盐吃,士兵们可都会变得浑峰绵软无力,别说打仗了,便是走路也得费劲。
这位新来的首领也的确有办法,但从他的渠道弄来的盐数量也无法满足整支队伍的需要,山外的官兵卡得太死了,他们必须找到另外的路子才行。
鼓城山下,支起了一个个的木屋,而山上,才是起义军的大本营,两人穿过了长势颇为不错的庄稼,沿着崎岖的山道,一路向上爬去。
牛腾,这位大汉王国国安局的中将外勤来到蜀郡已经一年多了,亲自策划了数次蜀郡农民暴动,但无一例外,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跟随他的国安局行动队员在一次次的暴动之中也折损了一半,现在他只有五十多个人了,不过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那就是苍耳山。去年他进入苍耳山之,仗着这一年多在蜀郡起义军之中积累起来的小小名气,还有手下五十多个装备精良不要命的队员,成功上位,将逃进苍耳山中的数支起义军成功地整合到了一起,并在去年进犯的官军打得大败而逃之后,他在队伍之中树立起了绝对的威信。
威信是树立起来了,队伍因为去年的那一场大胜也有凝聚力,但随之加诸在牛腾身上的压力也更大了,这几支队伍合在一起,起过一千余人的队伍吃喝拉撒可也全压在了他的身上,好在苍耳山中足够大,饿是饿不死的,但盐之类的东西就麻烦了,通过山外的谍探,勉强能送一点点进来,但随着山外的官兵查得越来越严,送进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困居山中绝对不是办法,至少也要找准时机出击一次,抢到足够的这些物资回来,才能够让这支队伍生存下去。
一千多人的队伍被他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战兵,牛腾按照大汉军队的标准,从内里挑选出来了一多半人,大约七百人的模样,组成了他的战斗部队,在起义失败后,能一路逃进山来的多半都是精壮汉子,但这一年多来,因为受伤,生病等原因,折损了不少,这部分不再适合打仗的人,牛腾便将他们按排去后勤,种田,采集,打猎,主要是为战斗部队筹集到足够的吃食。而剩下的七百余人,牛腾便开始了对他们的强化训练。
想要再出去抢一把的话,面对的可就不是先前的乡兵,庄丁了,而是秦国的正规军队,没有足够保证的战斗力和战斗技巧,出去便是找死。
这些人不乏战斗意志,也有过杀人的经历,但在战斗技巧和经验之上还是欠缺,说到根子上,一年多前,他们还是一些扛锄头把子的农民呢。
牛腾将七百人分成了四个队,每个队一百五十人,由原来的头领当了队长,而真正掌控权力的队副,则从自己带来的人中分下去,由这些队副负责整支队伍的日常训练,跟随他来到蜀郡的这些行动队员,基本上都是从野战部队挑出来的老兵,对于汉军的日常训练模式都是精熟,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大半年的时间,这些昔日的农民,已经有了一支精兵的模样了。
不提不得到去年的那一场大胜,使得牛腾收集到了足够的兵器和盔甲,即便是损坏了的,也被收集了起来,这些人中并不缺铁匠,在彭城山上,架起炉子,将那些毁损的兵器,盔甲回炉重新冶练打制,便是一把把新刀,一支支新枪。
武器并不缺,但弓弩这些玩意儿就奇缺无比了。自己就地取材做的那些弓箭,无论是力道还是准度,都是差强人意,聊胜于无罢了。
牛腾站在一块巨石之上,看着峰顶,几支队伍正在正副队长的带领之下,演练着三人小组的攻防,看着像模像样的对攻,牛腾的脸上浮现起了满意的笑容,他们就像是一支钉子,刺在敌人的心脏,只要时机合适,便能发挥出让敌人痛苦无比的作用来。
现在,他等待的就是一个时机。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继往开来(140)或者便是机会
山顶最高处的那一幢木屋便是属于牛腾的,屋子里的陈设与其它所有人一样的简单,唯一不同的是,在墙壁之上挂着一张地图,这也是何勇钦佩牛腾的原因之一,因为地图上的那些弯来绕去的线,点,字,直接让他蒙了圈儿,而牛腾却能指着这些东西便将整个蜀郡的山川地理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虽然何勇除了紫阳县大概还有一点轮廓之外,其它地方,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这位首领除了武力值惊人,在何勇看来,简直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而对于牛腾来说,作为一名出身燕国大臣宁则诚的府第,在燕翎卫供职多年,又在大汉王国监察院,国安全身居位的他来说,要哄骗一帮农民起义军,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将他们治得服服帖贴,于他而言并没有多少成就感,不过与他们相处久了,这些人身上的那股子纯朴倒也令牛腾异常动容。
国安局给他的命令是在蜀郡制造动乱,越乱越好,但现在,牛腾考虑的却是如何给这些纯朴的农民们一个较好的归宿,第一个目标是很好达成的,当个流窜的土匪就能做到,但要做到第二条,就要费些功夫了,为此,牛腾不得不专门派出人手潜回汉国,向国安局汇报自己的最新想法和方案,并请求相关的人员,物资的支援。
人员或许能补充,但物资只怕就是天方夜潭了,国安局再牛,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地给他送来急需的物资补充,所以一切,还得靠他自己来想办法。
静静的听完了何勇与汪强两人的汇报,也听了何勇的担心。不得不说,这个年轻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还是有想法的,看得比一般人要远一点,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从大汉王国走出来的牛腾自然知道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大汉王国起家之本。便是在积石郡里大量地走马圈地,然后将这些土地无偿分配给了无地的流民,并给他们配发牲畜,农具,历经数年,吸引了无数的流民千赴后继地踏上前往积石郡的路途,最后终于造就了积石郡的繁荣,形成了大汉王国腾飞的根基。
而随后遍布全国的土地改革,也是在积石郡的经验之上根据当地实际。加以变通而最终形成的。
秦国人要改革了,却是照搬汉国的一套,这行得通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两国所面临的实际环境大不相同,只怕不仅不会出现秦国当局想要的结果,反而会生出许多乱子来。
牛腾很清楚,当时的征东军之所以敢于出台这个政策。是因为当时控制大草原的匈奴人已经被秦国打垮了,而秦国在打垮匈奴人之后。转头又去对付赵国,这在大草原之上,造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权力真空,征东军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乘虚入的。广袤的土地无边无际,却没有主人,这才是当时征东军敢于放手分地的原因所在。
征东军上上下下不在乎土地。而在乎人口,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丁来积石郡所出台的这个政策,在当时是异常英明的。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时的征东军可算是将家底儿都掏出来了,大量的补贴政策出台。光是农具,种子,牧畜就让征东军负债累累,据说当时的征东军都督高远,现在的大汉国王连老婆的陪嫁钱都全都掏了出来,在大汉王国高层有一个流传的笑话,就是大汉立国,财政状况好转以后,国王高远向财政部长讨要当时自己贴补的这些银钱,却被财政部长王武嫡以查无实据为由给拒绝了,把堂堂的国王气得七窍生烟,卷袖子挥拳头便要上去揍王武嫡,好在当时王上身边还有几位夫人在,生生地将他拉住了,但也吓得王武嫡抱头鼠窜。汉国朝堂,民间都将其当成一个笑话,但牛腾可知道这不是一个笑话,因为当时二夫人宁馨便在身侧,拉架的便有她一个,宁王妃的确是将这个当做笑话讲给了牛腾听过。
对于这一点,牛腾也一直是很迷惑的,整个大汉王国都是大王的,为什么大王还念念不忘向财政部追讨这笔钱呢?而且追讨的结果还是碰了一鼻子灰,王武嫡的态度强硬得很,当时没有借条,没有证人,自然不作数。当然没有证人,这笔钱是高远直接从家里搬到王武嫡哪里去的,现在王武嫡不认帐了,大王也无可奈何。
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件事,当时征东军的土地改革,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现在秦人来做这件事情,他们付得起这个代价吗?秦国可不是当时的征东军可比的。征东军当时地处一隅,兵马不过上万,治下子民抛开辽西不谈,只不过几十万人而已,而辽西的土地改革则是在积石郡已成气候的情况之下才进行的。
大汉的土地改革自积石郡算起,历经十数年,至今还没有完全竟功,这其中的复杂情况,如果写成文章,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
秦人想要挽救他们濒临崩溃的经济,便来生搬硬套汉国的经验,只怕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天时,地利,人和,在牛腾看来,秦国根本一条也不占,要知道,当时征东军在辽西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便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即便现在大汉王国商业,工业体系成熟,大量的资本正在流向这两个市场,但在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仍会遇到不少的麻烦,牛腾相信,在秦国这个仍然以土地为最重要资产,以农税为根本政府收入的国度里,土地改革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也许,最终这个麻烦便会成为压倒秦国的个曾经的巨无霸的最后一根稻草。
“完全不用担心。”牛腾信心满满的对何勇道。“这不是他们的机会,相反,这会成为我们的机会。”
“大首领,这话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当年如果他们也给我分这么田地的话,我就不会拿起刀枪来造反了,而是会老老实实的去种地,只要能吃饱穿暖,谁会干这个提着脑袋的买卖啊!”何勇有些不量解首领的淡定。
“政策当然是好的,但也要分在什么时间,什么时候来做。”牛腾呵呵的笑了起来,“何勇,如果你家里有几千上万亩田,现在我要出钱将你的田买了来分给农民,你干不干?”
何勇想了想,摇头道:“我不干,这土地放在哪里,是可以传给儿孙的,卖了钱的话,这钱可是越用越少,这不是坐吃山空吗?再说了,这价格也明显有些偏低嘛。”
“这就对了,你都不干,你说说,那紫阳县的那些豪绅大地主们会干吗?”牛腾大笑道。
“可是大王已经下令了,他们敢不干吗?”何勇怀疑地问道。
牛腾微笑地看着这个仍然不脱纯朴的起义军领袖,“当他位不想干的时候,他们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让这条法令成为一纸空文,根本落不到实处,他们有的是办法欺上瞒下,甚至这个法令最终会成为他们再发一笔横财的机会。”
看着张口结舌的何勇,牛腾吩咐道:“这一段时间,多派人潜下山去打探消息,那个叫温义的,可以轻松的潜上山来,那就说明官兵的封锁是有漏洞的,或者他们已经放松了下来,这是我们的机会,一来可以去弄些我们需要的物资,例如盐巴啊什么的,二来要密切关注山下的这次土地改革,搞不好就会乱起来,那时候就是我们出山的机会了。”
“是!”两人站了起来,大声道。
出山,打回去,这是何勇一直以来的执念,打回去,杀了那些官兵,杀了那些狗官,为自己的家人报仇,他就是为这个而活着。
苍耳山中,起义军开始准备着打下山去,而在山下,温义扛着一只死鹿,趁着夜色,悄无声息的溜回到了家中。
屋里并没有点灯,因为灯油也是要钱买的,儿子早就睡着了,女人却还坐在门槛上,痴痴地看着进山的方向,等着他的男人回来。
温义扛着足足好几十斤的鹿肉跨进了院门,女人一下子跳了起来,巨大的欢喜让女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运气好,打了一只鹿,瞧,这鹿茸,过些天我去镇子上卖了,就可以筹足我们买田的钱了,他娘,快生火煮点肉,还有这些香茹,我可是饿坏了,你一天也没有吃东西,想来也是饿极了,今天晚上,我们饱餐一顿。”温义笑咪咪地道,他没有说在山中当真遇到了土匪,还是老熟人这一件事,这会让女人担心的。
女人连连点头,小跑着往厨房方向走去,温义则是拖了一把刀出来,开始肢解这支死鹿。待会儿吃完之后,给温成家也送一支鹿腿过去,让他们也开开荤,别家就算了,本来也不多,再说还担心走漏风声,要是让人知道自己偷偷溜上了山,一顶通匪的帽子扛下来,可不是玩儿的。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继往开来(141)花明柳暗
十几天后,温义用一个破口袋将鹿茸包着,肩上扛着扁担,一路向着镇里走去,便像是跟以前一样去镇里寻个伙计,与他同行的,自然还是温成,温成得了温义送去的一只鹿腿,全家也总算得上是打了一个牙祭,对温义自然也是感激得很。
进了镇,温义便寻了一家药铺走了进去,看着温义的这身打扮,不论是柜上的伙计,还是一边敲着算盘的掌柜,都只是抬了抬眼,一看就是一个穷鬼,没什么油水可捞的那一种。
温义走到柜台前,将破口袋放到了柜台之上,红着脸迟疑了片刻:“掌柜的,收东西么?”
听到温义的话,掌柜的有些惊讶的抬头看了一眼温义。
“你有什么东西?如果是好东西,我们自然是收的。”
温义小心地打开了口袋,将那根完整的鹿茸从内里掏了出来,轻轻地放在了柜台之上。
看着那对完好的鹿茸,掌柜的轻轻地吸了一口气,如果是往常年节,这东西倒也并不是特别稀罕,总有猎人从苍耳山中打到,但从去年开始,山上闹了匪,官兵封了山,这鹿茸就基本断了货了,从外地进货过来,价高得吓人,实在有些不值当。
伸手拿起鹿茸,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完整的,没有丝毫损伤,看茬口,是一只正当壮年的鹿,这样大的一对鹿茸,现在市价起码得五六十两银子左右。掌柜的翻着眼皮打量了一翻温义,再看看那还很新的断口,心下顿时有了主意。
“十两!”他开口报价道。
温义一听顿时不干了,“掌柜的,我打听过了,这东西的价格至少得三十两银子。您再瞧瞧,这么大而且又这么完整的鹿茸,可是不多见的,没有三十两,我是绝对不卖的。”
掌柜的一听,更加肯定了温义完全就是一个生手。温义所说的三十两那是前两年的价格,现在这玩意儿的市价早就翻了番。当下冷笑道:“十两银子,爱卖不卖。”
“不卖,镇子上又不只有你一家药铺,我拿到别家去卖。”温义涨红了脸,将鹿茸用破口袋包了,转身便向外走。
“年轻人,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镇子上的确还有一家药铺。不过那是鲁老爷开的,你将这东西拿到哪里,别说十两银子,只怕一两银子也没有了。”掌柜的声音在身后悠悠传来。
“鲁老爷是大人物,难不成还强夺不成!”温义转头,愤怒地看着掌柜。
“鲁老爷的确不会强夺,他只会将你送到大牢里头去,这鹿茸是从哪里来的?你进了苍耳山吧。那里现在可是土匪的天下,你居然能从那里面拿到鹿茸。是不是土匪的探子呢?”掌柜的在身后冷笑着。
温义的身子一下子僵住了,脚想向外跨,却如同有千斤重一般,“我没有进苍耳山,我也不是土匪的探子。”
“是不是土匪的探子,难道还由你说了算吗?官兵封锁着进山的大小道路。一般人根本进不去苍耳山,你居然能从里面猎到鹿来,这话说出去有人信吗?年轻人,我还给你银子,并替你隐瞒不报官。已经够厚道了,那鲁老爷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想来你也知道他的势力,拿到他的铺子里,不但鹿茸给你吞了,连你人也给你吞了。你居然还嫌十两银子少了?信不信你在街上露出这鹿茸,立马就会有人逮了你去见官。”
这话里的威胁意味已经很浓了。
温义身上冷汗直流,转过身来,乞求地看着掌柜,“掌柜的,我指望着卖了他筹买地的钱呢,再加一点吧!”
“买地?”掌柜的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温义,“好吧,我再加二两,再多是一点也没有了,我也还要赚钱呢!”
温义一步步挪到了柜台前,将破口袋连着鹿茸一起放到了柜台上,有些绝望地道:“好,十二两便十二两,卖给你了。”
掌柜的一听之下,顿时转怒为喜,从柜台里拿出一个元宝,再拿出一些碎银,用小秤称了,“瞧好了年轻人,十二两,我可是一点也没有扣你的秤啊,我可是良心买卖。”
温义忍气吞声,什么良心买卖,三十两的货,硬是只给十二两,还威胁自己,有这样的良心吗?也不说话,将十两银子揣进了怀里,转身便走。
“年轻人,看你也是个实在人,给你提个醒儿吧!”看着温义的背影,掌柜的突然喊住了温义。
温义转过了身,看着掌柜的,那掌柜的似乎又犹豫了一下,才压低了声音道:“我劝你一句,那地,不买也罢。”
温义有些恼火地瞅了一眼掌柜,我一个农民,能有一块土地,是一辈子的梦想,好不容易盼到这样一个机会,哪能不买呢,虽然只有十二两,便总也能付个首期吧,不是说三年之内还完吗?自己先付十两,还有一点可以买点杂粮,以便度过这几个月才好。
腰里揣了十几两银子,温义可不敢再在镇子上呆了,这里面龙蛇混杂,要是给人瞧见了,只怕便会打了自己的闷棍,当下去买了百来斤杂粮,与温成打了一个招呼,便提前回家了。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温义一家人,便在急切的盼望之中等待着,其实与他一样,村子里的其它人也在盼望着这一天。
眼看着官家派了人在村子外丈量着土地,温义的心更是急切了起来,家中好歹有了十两银子打底,听温成说一家人还在到处筹措呢,原本温义是打算鹿茸能卖个三十两银子,还可以借给温成一点,但现在却是只能顾自己了,对于温成四处筹钱也只是爱莫能助了。
大约过去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官府来人,就在村口,支上了桌子,一个老爷坐在了桌子后面,面前摆着厚厚的一本册子,一个衙役打扮的人则满村子敲着锣,招呼着众人到村子外头集合。
整个村子都在盼望着这一天,自然是一呼即至,顷刻之间,便已是倾巢而出,每个人的眼中都是满满的期盼,终于要有自己的土地了,对于他们来说,哪一个不激动万分。
桌子后头的老爷干咳了几声,满村子的人顿时鸦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