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枪手)-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开盔甲,这支汉军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每个人的头盔之下。都戴着一个薄薄的头套,只在鼻子和双眼的位置之上开了孔洞,他的作用王剪当然知道,那是在大漠之上用来防风沙的,想不到汉军竟然连这个也统一装备,那一样的款式,一样的颜色,一看就是定制的,再看看自己的麾下。却是五花八门,有的人用绸布,用的人用粗布,甚至还有一些人不知从哪里撕了一块麻布就这样蒙在脸上。
而说到武器,就更没法比了。这支汉军用的轻一色的马刀,刀锋狭窄,昨天晚上,他的士兵但见识了这种马刀的锋利。每个人的马鞍之旁都插着骑弩,这可不是单发的骑弩了。而是连发骑弩,昨天梅华也给他演示过,这种骑弩是在原汉军的连弩升级而来的,射程并没有增加多少,但整个连弩的重量却比远来轻了一半。装弩的袋子外面,有一排排的弩箭寒在一个个专门的套子之中。
自己的士兵。或者只有在战斗意志或者精气神儿与对方一比吧!看了一眼自己的骑兵,王剪在心中叹道。
第二天擦黑的时候,王剪看到了梅华所说的补给大营,说是补给大营,可是看起来却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大营。一排排草绿色的大帐被栅栏围了起来,而栅栏之上,缠着那着长着倒刺的铁丝网,每隔十数米便有一个望楼树起,只不过上面没有设置床弩等重型武器罢了。
王剪再一次将狐疑的目光投向梅华。而梅华也不得不再一次担当起解释的职责。
“大将军,这些建设补给大营的士兵都来自第三军区,其实他们已经算不得真正的战兵了,不过贺兰司令官不希望他们忘了自己的身份,所以这一次派他们出来,也是将其当作了一次练兵的机会,因此一切都是按着战时的要求来。”
“第三军区!”王剪喃喃地道。
“大将军不要误会,这个第三军区,并不是针对大将军的,我们设立第三军区的时候,还不知道大将军究竟在哪里呢?设立第三军区的目的只是为了控制大西北广袤的地区,要知道,这里以前可是土匪纵横的地方,再者,也是为了开垦大西北,这些士兵都是从卫军和衙役,捕快这些人中裁撤出来的,虽然拿着军饷,但实在算不得正规军了。”
“现在第三军区有多少人马?”王剪问道。
梅华笑了笑:“第三军区现在的控制区域之中,人丁大概有百来万吧,其中大约一半人是这些卫军和他们的家属,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垦荒,种地,等到了第三军区的地方,大将军一看就明白了。在第三军区,正规军不到一万人。”
“原来如此!”王剪点了点头,放下心来,一万来人的正规军,却要控制上百万人居住的地方,警戒只怕都有所不足,哪里有余力来向外扩张?
梅华却是在心中偷笑,第三军区的确只有万余正规军,但他们可不是分散开来的,而是集中驻扎,因为在大西北,每一个农庄就是一个单位,他们拥有武器,足以自保,而且以军队作战单元为基础的这些农庄,根本就不需要第三军区管什么安全和管理的问题,现在的大西北,一切都还是按军法来管理。
每百里一个补给大营,使他们的行军速度大大增加,十天之后,王剪的马蹄就踏上了第三军区的步伐,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恍如在梦中。
眼前大片大片的胡杨树挡住了他的视线,整整齐齐的胡扬树犹如一个个士兵一样挺立,在他的眼前向着两边无限延伸,虽然绝大部分都还只有酒杯粗细,但如此之多,还是让他感到很震憾,数年之前,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这里除了一些低矮的灌木,什么也没有。
“这些树都是大王命令第三军区种下的,即便是现在,这种工作也还在不停地做。”梅华看着眼前的密林,很是自豪地道,再过一些年头,这里便将绿树成荫了。
“你们汉王怎么连种树也要管,而且种树干什么?”王剪不解地问道。
“防风沙!”梅华指了指身后无垠的沙漠,大王说,这些风沙会一天一天地侵蚀我们的土地,“将上好的土地变成与他们一样的沙漠,所以要种树,种草,像一堵墙壁一样,将这些沙子挡在外面,听第三军区的人说,这两年来,濛池一带的风沙天的确少了许多。”
王剪默然不语,再一次为大汉的财大气粗而震憾,这些树,还有将这些树种下去的人力,以及确保他们成活,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的。
“大王说了,这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还不会察觉到它们的用处,但到了我们下一辈,这些防沙林可就会发挥重要作用了。”梅华笑道。
“汉王一向高瞻远瞩,在下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王剪由衷地道,在他还在考虑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好一点的时候,汉王已经在考虑多年以后,子孙后代的事情了,两人显然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之上。
越过这片不知道有多长,但足足有数里深的防沙林之后,呈现在王剪面前的又是另外一片景象了。
一片世外桃园的景象。
刚刚长过人的膝盖的庄稼在王剪的面前无穷无尽的延伸出去,正在微风之中摇曳,一条大道在他的面前延伸出去,灰色的道路足足可以容两辆马车并肩而行,他们的平整让王剪着实有些不明白,马蹄踏上去,马蹄铁发出清脆的声响。
王剪盯着这条道路,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不是石板,这他还是能分辩得出来的。
“大将军,这个路面是用水泥浇筑的,非常平整,有了这路面之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了。”梅华笑着解释道。“其实现在在我们大汉,很多房屋也开始用他来建造了,非常坚固,比一般的石头还要牢固。”
“水泥是什么?”从字面上来理解,王剪怎么也想不出这是一种什么东西。
“哦,这是一种建筑材料,是我大汉已故工部尚书郭荃郭老大人在修筑道路的时候发明的,我们大王将他命名为水泥,当然,我们也不理解为什么大王要给他取这么一个名字,不过大王总是对是,不是吗?”梅华笑着道。
“这东西贵吗?”
“当然不贵,如果贵的话,怎么可以拿来筑路呢,实际上,他造起来非常简单。”梅华微笑道。“不过第三军区隔本土实在太远了一些,所以现在在这里还只修筑了主路,不像内地,这种水泥路面已经普及开来了,便是有些经济条件很好的村庄,也开始用水泥修筑路面了。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修通了从大雁郡到濛池的大道,以后这边的条件会越来越好的。大将军,您离开中原好几年了,有很多新鲜的东西被发明出来,到了大雁郡,您会看到更多的新鲜物事的。”
“是啊,我离开中原太久了。”王剪勒马而立,目光越过那无穷无尽的绿色的庄稼,看着远处那一排排的村庄上空,哪里,有袅袅炊烟正在升起。
而在几年之前,这里,是一片荒野。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汉旗天下(28。)故人重逢
蒙池,当年的一个小小的镇子,如今已经成了第三军区的总部所在地,王剪当然记得这里,这儿,是他们最后经过的一个算是有人烟的地方,当时大军所过之处,这里什么也没有留下,连人也没有留下,因为当时他没有辎重兵了,这里所有的百姓都被他一起掳掠走了,替他的军队背着,扛着粮食,饮水,这些人能走过大漠的十不存一,最后在与大漠那片的土着势力战斗的时候,存下来的那一成又十去**,能活下来的人,当真是屈指可数了。
当年走时的一片断亘残壁之上,现在一座崭新的城市又崛起了,与当年相比,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横平竖直的街道尽数用水泥硬化过了,街道两边的房屋差次不齐,有石头建的,也有木头搭的,甚至还有不少的茅草房,看起来有些不搭调,但呈现在王剪眼前的,却是那一片勃勃的生机。
街上的人很多,口音杂乱,来去匆匆,街道两边,一个个的店铺林立,即便站在外头,也能看到内里的货物琳琅满目。
“这里是乱了一些,不过今年蒙池往积石郡的大道才刚刚修通,物资也才能顺利地运过来,大将军不知道,以前往这里的运货,成本太高昂了,一成的货价,到了这里,不涨过三四倍,那是要亏本的,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路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而且这里原来什么都缺,那些商人的鼻子真叫一个灵啊,路刚通,一窝蜂地就涌了过来,这蒙池的土地价格噌噌往上窜啊,房屋的租金更是一日一价呢。可把咱们的司令官乐坏了。”前来迎接的第三军区的一位官员言语之间满是自豪。
“怎么临街全都是商铺啊?”王剪好奇地问道。
“这就是咱们赵副司令官的功劳了。”官员兴致不减,“一年前蒙池的人并不多,不过一开始修路,赵副司令官便命人开始在这里修建房屋,修路,当初还与贺幸司令官为此争执起来了呢。贺兰司令官认为不应当如此耗钱粮,不过最后在赵副司令官的坚持之下,还是无可奈何的答应了。当时我们也不理解啊,谁能想到路一修通,商人们蜂涌而来,这房子立时便成了聚宝盆啊,现在在蒙池,民政一事,全都由赵副司令官管了。贺兰司令官认为管民政,赵副司令比他要强多了。”
“那你们赵副司令官岂不是发了大财?”王剪笑问道。
官员奇怪地看了一眼王剪,“赵副司令怎么能发大财呢?这些房屋都是用第三军区的钱建的,这也都是公产,所有收入都要入公的,听说今天财政副还要派人来审核呢,因为蒙池发展大快,光是这一项租金每年都收入不菲。”
牛奔大笑:“看来我们的王部长又在打你们蒙池的主意了。朝廷每年给你们第三军区的拨款,眼见着便要大缩水喽。”他在蓟城的时间比较长。对这位财政部长的作风可是很清楚。
“那是,两位司令官也清楚着呢,不过司令部也不在乎,按照这个发展势头,用不了几年,咱们第三军区也可自给自足了。每年少一点便少一点吧,只要不一下子砍完就是极好的了。”官员信心十足地道。“贺兰司令官说了,咱们第三军区不能拖全国的后腿,不能让人看作是国家包袱,相反。我们应当努力奋斗,为国家作出我们的贡献。”
“说得好!”梅华连连点头。
王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信,朝气,雄心勃勃,便是这个新兴城市的写照了。贺兰雄,匈奴人,当今大汉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不过可虑的是,王家可谓是与匈奴人仇深似海,当年霍兰山下,数万匈奴人鲜血,将那片土地染红。如果贺兰雄想要为难他的话,这一次倒是好机会,此刻,他的身边只有十数名近卫了,随他回来的骑兵,与梅华的骑兵一起,此刻都安置在蒙池之外。
再深想一下,却也安心,自己来是与高远有约的,贺兰雄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莽夫,不会坏了高远的大事,顶多也就是羞辱自己一翻罢了,可自己现在不同于当年狼狈逃去时的凄惶,正如高远所言,自己亦是开疆拓土,建立了偌大一片事业的人了,即便不如高远,却也不会输给贺兰雄。
想到这里,心下倒是安了,一抬头,却是吓了一跳,刚刚沉默往前想着心事,不知不觉已经走了老远一段路,一个偌大的建筑赫然矗立在自己的面前,竟是比咸阳的城墙还要高一些。
嘹亮的军号之声响起,一段曲调悠扬的吹奏之后,鼓声锣声等各类乐器亦随之响了起来,与那军号合凑在一起,竟是构成了一段雄浑激昂的音乐出来。
王剪的目光从那幢高高耸立的大楼上望下来,前方偌大的广场之上,士兵肃立,一大群人正疾步向自己走来。
“大将军,我们赵副司令官亲自来迎接您了。”相伴一侧的官员笑道。
王剪翻身下马,对面来人越走越近,果然是赵希烈,当初在赵国亦是权倾一时的人物,与王剪也有过数面之交,当年能与秦国相抗的赵国,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覆灭的下场,只是没有想到赵希烈摇身一变,又成了汉国的高官,当时听牛奔说起这些情况之时,王剪还极是感慨了一番。
“欢迎回来,王大将军!”赵希烈笑容可掬,抱拳一揖为礼。王剪不是大汉统属下的军官,而是客人,而且赵希烈本人的身份不论是过往还是现在,也不在王剪之下,他自然不会向王剪行军礼,不过在赵希烈身后跟着的一大群人,倒全是齐唰唰地向王剪行了一个军礼,第三军区虽然大部分人干得都是与军队没有什么多少直接联系的活儿,但总部里,上上下下的职位倒几乎全部是由军官充任,行的也是军法。
“赵兄。又见面了,别来无恙?”王剪还了一礼,问道。
“多谢王兄挂怀,我现在倒是极好,你看看,小肚腩都长出来了。以前的盔甲是说什么也套不进去了,所以今日也没有穿着出来,徒惹王兄耻笑。”赵希烈笑道。
“令尊他……”王剪试探地问了一声。
“哦,家父如今已经退隐归老在大雁湖隐居,那里住着不少好朋友,家父在哪里也过得甚是快活,前段时间我去探访了一次,满面红光啊,还嫌我去打扰了他的生活。只在那里住了一天就将我赶了回来呢!”赵希烈道,停顿了一下,又道:“王兄,我还去王老将军墓前祭扫了一番,这几年你不在,其实大雁湖畔住的那些老朋友们,逢年过节还都是会去敬一杯酒的。”
王剪身子一抖,当初他亡命而逃之时。只当父亲尸骨无存,那些汉人只怕会割了父亲的首级来扬威。每每思及此处,便是痛入心菲,只到牛奔到了他哪里,才算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当年父亲自杀而亡,并命令亲兵点燃了房屋。但大火旋即被杀过来的汉军扑灭,自己父亲的尸体也并没有受到凌辱,而是被高远好好的安葬了下来,心中一块心病才算是被放下了。
“各位老大人的盛情,这一次王剪是一定要去感谢的。”王剪真诚地道。
“大雁湖畔现在可是非同一般啊。这一次王上便在哪里与你见面,到时候,你肯定会见到他们的。”赵希烈笑道:“不过你既然到了我这里,自然要好好的盘桓两天,现在我们这里到大雁郡的道路已经修通,一水儿的水泥浇筑地面,去时也不用骑马,我已经为你备好了最好的四轮马车,不过数天时间便会抵达了。”
“蒙池,变化太大了。”王剪抬头看着赵希烈背后的那幢大楼。
赵希烈点点头,“与你走之时相比,自然是很大的,王兄,这幢大楼你觉得还怎么样?”他转过身来,与王剪并立,骄傲地对王剪道。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楼房。”王剪诚实地道。
“这是用钢筋水泥建造的,整整四层,王兄,这里头可是装了上千人在里头办公呢,这幢大楼,便是我们第三军区的大脑了。”赵希烈道。
“钢筋,水泥?这水泥不是用来铺路的么?”他指了指地面。
“当然,水泥既能铺路,亦能建楼,用水泥建筑的大楼,他的强度可比一般的城墙要好上太多了,王兄,投石机或者能击穿城墙,却绝对无法击穿这幢大楼的墙体。因为他是以钢筋为骨,以水泥为血肉。”赵希烈用脚踩了踩脚下,道。
“当初听牛奔说起蒙池,我还以为这里会有一座雄伟的城池。”王剪环顾着四周,有些不解地道。“为什么不建城呢,既然有这么好的东西,建起城来,岂不是固若金汤?”
“大王说,人心即墙,所以我们大汉现在都不修城墙了,便连蓟城的城墙也全都拆掉了。”赵希烈解释道。
“人心即墙?”
“对,人心即墙,大王说,人心齐,便是坚不可摧的城墙,大汉有数万万百姓,众志即为城,如果人心散了,即便修起再坚固的城墙,也终有被破的一天。”赵希烈感慨地道,“大王说得有道理啊。”
王剪呆立了片刻,叹了一口气,“贺兰司令官呢?我当去拜见他,当年之事,我亦明白贺兰司令官对我尚有心结,或者我应该去向他道歉。”
赵希烈摇摇头:“王兄勿怪,贺兰司令官不是托大不出,而是治下出了一点小麻烦,他急着赶去处治了,倒不是故意怠慢王兄。这两天恐怕王兄是见不着他了,不过回程之时,贺兰司令官一定会设宴为你送行的。”
王剪一愕,赵希烈虽然说是出了一点小事,但劳动第三军区的最高长官出面,那肯定不不是小事,不过这是别人内事,他自然是不好打听。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汉旗天下(29)冲突
王剪并没有猜错,赵希烈口中的小事,于第三战区来说,的确不小,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却有可能很大,使得贺兰雄不得不亲自去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事情的起因要从贺兰捷带回来的匈奴部族呼延部说起了。
去年岁末之时,贺兰捷带着呼延部数千人跨越大漠返回了第三军区属地,这一次因为有了明确的路线以及王剪给予的充分的物资准备,数千人的队伍基本全员带回,死在路上的不过区区数十老弱而已,这对于呼延部而言,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了,要知道,呼延部的族长呼延灼本来已经作好了死伤半数为代价的。
呼延灼是很高兴,不过他们抵达第三军区时的惨状仍然让贺兰雄震惊,这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啊,用叫花子来形容他们也不为过,他们的样子让贺兰雄想起了当年自己在草原之上流窜之时的样子,可是那时的自己,好像也没有如此之惨。
王剪是给他们准备了物资,但这些物资也仅仅能支持他们不饿死而已,不管怎么说,王剪对自己治下这群土匪,仍然是很恼火的。这使得呼延部走出大漠的时候,便已经一无所有了。
当年的匈奴部族,留下来的部族如今已经成功地融入到了大汉族群之中,成为了大汉的一员,小日子过得极其惬意,与这些流亡在外的比起来,当真是犹如生活在天堂之中一般,看到这些破破烂烂几如叫化子的同袍,贺兰雄伤心得几乎流下泪来。
贺兰雄在大西北阴山之下为呼延部划了一块地盘,那里有山有水,草木茂盛,正是呼延部休养生息的好去处。而呼延灼也极其满意这一块地盘,带着贺兰雄给他们划拨的崭新的帐蓬,数千头牛羊便喜滋滋的去了那块叫做昌吉的地方。
平静了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便出了一件大事。呼颜灼的儿子呼延平抢了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是距他们不到十里的一个农庄的士兵的妻子。
呼延部在匈奴被秦人偷袭大败亏输之后,便横跨大漠。逃亡而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也基本还停留在了那个时代,到了大漠的那一边,他们也基本是靠抢劫生活,在他们的脑子里,抢劫便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不但抢物,也抢人。
最初几个月,一切都和正常。呼延部刚刚抵达,当然是什么都缺,而距离他们附近的一个农庄里的士兵便拿出了他们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到昌吉买卖,根据朝廷给第三军区的政策,从第三年起,第三军区非正规兵的薪饷便会减少三分之一,然后再接下来的两年之中,彻底与军队脱钩。今年正好是第一年,没了三分之一的军饷的这些原卫军士兵自然要广开财源。而呼延部便是他们的第一个交易对象。事情便发生在了三个月后的一次买卖之中。
这个卫兵的妻子与往常一样,拿了一些自家养殖的鸡鸭到呼延部的营地之外,被呼延平看见了,这个女人虽然已经为人妻已经为人母,但仍然不失颜色,很是漂亮。比起呼延部那些经历了多年苦难的女人自然是要吸引人多了。
抢惯了的呼延平色心大发,在他看来,自己是贵族,是呼延部的少族长,抢一个女人自然算不得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个女人抢进了大营,而呼延部所有人居然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冲突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得到消息的农庄在连长的带领下,一百余人全副武装到了昌吉要人,人是要到了,不过却是尸体,这个女人被呼延平凌辱之后,自杀了。
农庄士兵群情激愤,亏得当时这个农庄的连长还算理智,强力制止了手下士兵想要杀进去的冲动,呼延部还有上千骑兵,冲突起来,绝对是他们吃亏。带人回到农庄之后,便立即上报到了营里,然后又到了团里。昌吉,从域上来说,亦归第三军区的这个第59团来管。
第59团当即派出了团属军法司前往昌吉,此时已经过了数天时间,军法司官员抵达的时候,呼延灼倒也没有抵赖,爽爽快快地承认了这事,但在军法司官员要求带走呼延平的时候,呼延灼却表示呼延平自知罪大,竟然是逃跑了,现在他也不知这个逆子去了哪里,并且表示整个营地可以任由军法司官员搜索。
军法司也的确搜了,确实没有找到人,这便有些无可奈何了。不但呼延平找不到,当初陪他一起抢人的另外两个呼延部的人也不见了。
军法司官员只能向呼延灼表示将会下海捕文书,呼延灼本也试图贿赂军法司的这位成员,不过这位军法司官员却是油盐不进,无奈之下,呼延灼表示愿意赔偿这位苦主,如果苦主不追究,这事便也可以了结了。这本于例不合,不过考虑到这呼延部是匈奴一族,而且司令官也关照有加,这位军法司官员倒也愿意做个和事佬,但没有想到那个苦主却根本不吃这一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