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你是逃婚逃出来的?”谢慕华问道。
萧月影不以为然的说道:“嫁给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男人 ?'…99down'就算李继迁再有本事,他能强过休哥、斜轸还是能强过韩德让?他说要娶我,就能娶得去么?未免也把他党项人看得太高了。我虽然只是一介女流,却也不愿意让他人安排我的终身。”
行啊!谢慕华不禁看着萧月影的眼神流露出几分赞赏。这姑娘的话说得颇像后世的女孩子,自己的幸福本来就是要自己把握的,别人赐予的不叫幸福。当然,包办也未必就没有好的婚姻,但是对于这些已经拥有了自我思想的人来说,包办的婚姻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所以,这位天之骄女才大摇大摆的逃婚跑到西北来了。
“人生的变化还真是快,之前李继迁想要把你娶过去,联合辽国对付我。现在没想到你跑到西北来了,不但闹得耶律贤和萧燕燕没有面子,还间接破坏了党项人和契丹人的合作,更有趣的是,你居然还帮着我在打你的前任未婚夫……哈哈,哈哈哈!”谢慕华忍不住大笑起来。
萧月影脸色一红,这“前任未婚夫”的说法倒是新鲜,以前可是从来没有听过。但是从谢慕华口中这么一说出来,倒是显得分外恰当。当即嗔道:“就算李继迁倒霉好了,其实大辽国也不需要强援,只要辽国能在姑妈的治理下安定发展,那就绝对是没有敌手的。”她看了看谢慕华:“就算你们宋国也是一样!”
谢慕华心中一凛,萧燕燕的本事他可是知道的,这位皇太后,一手缔造了大宋和辽国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并且在萧燕燕的治下,辽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氛围十分融洽,就连辽国控制区域内的汉人,也能做到一视同仁。加上辽国控制的幽燕地区,粮食产量十分丰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辽国人一遇到雪灾等自然灾害就无法抵御的难题。辽国人能骑马的便能作战,最鼎盛的时期,辽国号称拥有二百万能战之士,这也不是吹嘘出来的。
作为当今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强国,辽国一直是宋朝最大的生存威胁。但是宋人也无法对这个强邻怎么样,盖因不但失去了幽燕的地利,还失去了汉唐以来的军事威风。宋朝是一个积弱的朝代,过分重文,淡化武将,客观上维持了朝廷的统治,可反过来说,也导致宋军的战斗力每况日下,最终被金人灭掉。
看到谢慕华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萧月影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起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认识很多宋人,有的爱钱,有的爱才,有的忠君,有的愤世嫉俗。但是谢慕华却始终让她看不透。说他留恋权力,这是的确。可他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却是虚无缥缈的。说他是一个理论者,但是从他所作的事情来看,却是一个步步为营的实干派……这样的男人好生奇怪!
“等萧燕燕的回信吧。西北的事,急不得!”谢慕华刚刚说完。
只听大厅之外一个卫兵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到了门口才停住脚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相公,开封府有圣旨到,钦差大臣已经到了原州城外五十里。命人从东门飞箭射入城中。要大人火速击退城外党项叛贼,迎接钦差大臣入城。”
谢慕华脸色一变,气不打一处来,李继迁被自己连番攻击之后,只攻打西门一处了,根本就没有围城。什么钦差,居然要自己出城给他打一条路出来。难道自己不会来么?怀州守军难道就没有派人护送么?
“是什么人 ?'…99down'”谢慕华问道。
“弥德超大人!”那士兵答道……
【第二十六章 圣旨】
杨延彬和关定邦杀得满身浴血将城外的党项士兵迫退,将从怀州带来一千余护卫的弥德超迎接进原州城的时候,谢慕华已经换了一身公服,在府衙迎接弥德超。论起职务来,谢慕华自然是要比弥德超高得多,不过这次弥德超是以钦差的身份来到原州,自然就不同凡响了。就连关定邦也闻到一丝不对劲。弥德超是赵普一系的官员,如今赵德昭派他来到原州,这不是要谢慕华难看么?
弥德超倒是一尘不染,衣着整齐的来到原州,看到谢慕华便趾高气昂的取出圣旨,高声叫道:“枢密院副使谢慕华接旨!”
谢慕华早已摆下香案,一众大小将领随后跪拜,一群人听着弥德超宣布圣旨,脸色不禁都变得极为难看。谢慕华再也按耐不住,好容易圣旨念完,谢慕华马上站了起来,看着弥德超问道:“这圣旨是官家的主意还是赵相公的主意?”
弥德超朗声说道:“这是朝中诸位大臣的意见,官家已经准了。谢相公若是不同意的话,大可以写个折子送到开封府去让官家评断,但是这事儿,是必须得办了,西北一日不平定。这儿的禁军可就抽调不了。到时候,这个责任,是谢相公来扛吗?”
谢慕华冷笑一声:“该怎么做,我自有打算,轮不到你在这儿指手画脚。”
弥德超被谢慕华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但是在西北,又不敢和最高军事长官闹翻,不然的话,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只得悻悻的说道:“圣旨我已经宣读了,谢相公自己看着办好了。”说罢,拂袖而去,自有原州的官员带着他去休息去了。
谢慕华长叹一声,回首看着部将们,只见大家的脸色都颇为难看,不由得又是一声叹息。原来这圣旨说的是三条命令,便是要谢慕华在西北速战速决,将李继迁的叛变平息之后,将西北禁军交给潘美,一同从雁门关北上。这也就罢了,之后的命令就让谢慕华在西北这么久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了。
这第二条命令是要从陕北至甘肃的几百里不毛之地,即贺兰山下的清远军城,开垦水田,通过从事大生产基本实现本地驻军的自给自足。如果这个规划蓝图能够实现,清远军城就会成为联络怀州与灵州的重要纽带与战略据点,有助大宋对灵州的控制。可是清远军城没有水,还是盐碱地。这就需要从西北发动大量人手,从数百里之外拉来清水,并且要植树造林,开垦田地。这绝对是那些坐在庙堂里的老夫子们一拍脑门想出来的鬼主意。陕北翰海本是盐碱地,树一种下去就枯死了。屯田工程更是浩大,短时间之内都无法见效,只能苦了老百姓。到时候弄得天怒人怨,费力不讨好。
而,第三条命令更是离谱,谢慕华当初提出的对党项人实行经济上的封锁。如今,赵德昭和他的大臣们把这条计策给升级了。采用酷刑对付敢于实行边境贸易的边民。一直以来,党项不事农业生产,用青白盐从汉人手中换得粮食,汉人以粮食换得物美价廉的青白盐,双方皆大欢喜。如今禁止边境贸易,违法者判处死刑。赵德昭以为,陕西不从党项进口青白盐,不出口他们生活必须的粮食,李继迁就会走向穷途末路,此招可谓不战而屈。此外,大宋召募商人贩运山西安邑、解县的池盐至陕北,既可解决边民的吃盐问题,还可增创税收,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熟悉西北形势的诸将都明白,这两条命令要是真的执行下去,到时候就是把本来都臣服大宋的党项人也给逼反。谢慕华是真的很想问问赵德昭,你到底在急什么?辽国这一次虽然有内乱的迹象,但是绝对不会发展成大规模的内战。楚王耶律清的智商和萧燕燕、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人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萧燕燕根本就没有耗费太多的力气,就稳固了耶律贤死后的辽国政治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非要贸然对辽国出兵,根本是没有好处的事。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就表示他越缺少什么啊!”谢慕华感叹道。赵德昭却的是武功,他的父亲灭国无数,就算是赵光义也有平定北汉的壮举。赵德昭即位以来,只能对那些老百姓都看不上眼的交趾、大理、高句丽小打小闹,真正的大敌还是契丹。只有击败了契丹,才能表示赵德昭在武功上追上并超越了自己的父辈。说不定将来的庙号还能写个宋武宗呢!
“相公,你看这要怎么办?”杨延彬凑过来问道。
谢慕华舒展眉头,微笑道:“皇命不可违,咱们照办!”
诸将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谢慕华说得对,皇命不可违,只能照办。劳民伤财是没办法了。只希望能尽量为老百姓减少一些损失好了。
暂且不提那些在府衙里议论纷纷的诸将,谢慕华来到后堂,便见到萧月影笑呵呵的坐在红木雕花椅子上,正看着自己。谢慕华笑道:“你偷听了半天,可都听见了?”
萧月影点点头,动作优雅的就像是一只高贵的天鹅:“听见了。谢相公的脑袋现在只怕得有常人两个大了吧?你们宋人果然想法多,区区一个西北之地,按照谢相公之前的办法,不断分化,不断将党项人迫出来作战,假以时日,那些没有根基的党项人,拖都被谢相公你给拖死了。现在可好,你们的朝廷要速战速决,要采用雷霆高压的手段。看起来是雷厉风行了,要不了多久,就看西北出乱子吧!”
“你也看出来了?”谢慕华懒洋洋的靠在书案上,随手将桌子上的毛笔拿起一支,就像当年念书的时候一样,在手上像转风车一样的转着。随口说道:“不过我也没有办法,你看,我知道兵出雁门关也没什么作用,我不支持出兵辽国。以萧燕燕的智慧,既然敢于动手削藩,又怎么会不防着大宋?其实出兵幽燕倒是好棋,只不过要是李继隆出兵幽燕,那我就麻烦了。而且他也未必就能打下来幽州。雁门关这一次,只不过是白白出兵而已,不遭受损失就已经不错了。唉……”
“年纪轻轻就不要长吁短叹了,谢相公你只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萧月影淡淡的瞥了谢慕华一眼。
谢慕华笑道:“不知公主殿下何意?”
萧月影却没有做声,她心知肚明。这一次,明显是宋人的朝廷政策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一次造成的后果,在萧月影看来是十分惨重的。要是果真按照赵德昭的圣旨去做,光是费力不讨好不说,一旦朝廷的池盐专卖价高质次,令贫困的西北边民无法接受,那西北边民就会纷纷参与食盐走私,到时候要是严格之法,那许多边民违法就会被判死刑,边境一时就会人心思动。二是党项人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粮食,就会迫使他们干脆使出了杀手锏,既抢边民粮食,也抢军饷,西北纷乱的程度比较未实行贸易禁运的时候更加严重许多。
谢慕华既然接受了这个命令,就是要把这个黑锅推倒朝廷的身上。到时候在军队和老百姓的眼里,大家的形象就完全不同了。谢慕华展现的是自己高瞻远瞩,为国为民,一心奉献的精神。而朝廷表现出来的就是脑子一热,昏庸无能,鱼肉百姓……此消彼长之下,很难说最后谢慕华会得到多少好处了。
萧月影只是淡淡的看了看谢慕华,谢慕华知道这个鬼精灵的公主殿下心眼多得很,两人心照不宣,却都是微微一笑。
“相公……”房外传来关定邦的叫声。
萧月影急忙站了起来,走到屏风后边。谢慕华开门走了出去,只见关定邦急匆匆的走了过来,看到谢慕华就叫道:“李继迁在城外的动向有些不对。”
“怎么了?”这些日子来,谢慕华固守原州,时不时派人出城和李继迁野战一番。打得李继迁一筹莫展。而且之前在灵州上演的那一幕,又在原州上演,偏偏灵州和夏州的守军又非常默契的按兵不动,让李继迁无机可乘。结果就是那些各个叛乱的党项部族,一窝蜂似的来往原州,而各路宋军精锐依旧是沿路阻击,分段阻击。利用装备和城防的优势,将党项人的有生力量消灭掉。
这是一场反过来的游击战,把本来在游击战中占据灵活机动优势的党项人牵着鼻子走,让他们出来打仗。谢慕华这一招以自己为饵只不过是有惊无险而已,却把李继迁给害苦了。
关定邦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大声说道:“李继迁脱离了原州城,整合队伍,看方向是要朝固州而去了!”
谢慕华冷笑道:“固州他也打不下来,去固州有什么用?”
关定邦低声说道:“固州出事了!”
【第二十七章 固州之变】
城南头的府衙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老百姓,西北的边民生活并不富裕,这些老百姓大多是穿着粗布衣服,天气多少有些热了,许多人索性就踏着草鞋,衣襟敞开。这固州的府衙门口挂着一张巨大的告示。识字的老百姓不是很多,有个五十多岁的老秀才正眯着眼睛一句句念给大伙儿听呢!
“从今以后,食粮为朝廷军需,买卖皆需通过衙门。不得擅自与党项人交易。”老秀才转过身来解释道:“乡亲们,这意思就是说,你们手里的粮食,以前能拿去跟党项人换青白盐,换猎物,换他们的东西,以后就不能换了,只能卖给衙门。只是……”老秀才顿了顿,又回头看了看那告示:“衙门也没说多少钱收啊!”
“下边还有呢!马秀才,接着读啊!”有人着急的叫了出来。
“好好好。”马秀才努力睁着老花眼看向告示:“食盐由朝廷从内地供应,私自买卖党项人青白盐者,即为乱民。按律当诛……当诛……”
马秀才显然是被自己吓到了,又仔细的看了看,这才说道:“乡亲们,这青白盐买不得了。朝廷说了,以后朝廷从内地给大伙儿送食盐来,再像以前那样跟党项人换青白盐,可就犯了王法,要被杀头的。”
“杀头?”有个汉子叫道:“这是什么道理,咱们不偷不抢,只是用自己种的粮食跟党项人换他们的青白盐,有什么不对?朝廷为什么不让咱们换?”
“刁民!”衙门里大步走出几个官差来,为首一人耀武扬威,身上穿着是开封府禁军的军服,看官职应该是个带刀虞侯,品级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身份不同,从天子脚下出来的,走到哪里也都是高昂着头。他年纪不过三十许,留着两绺小胡子,手按腰刀,翻着眼睛瞪着眼前这些老百姓,斥道:“朝廷是为了你们好。一群刁民,居然还不满意。你们的粮食跟党项人换青白盐太亏了。从内地拉来的食盐雪白雪白的,多好啊。比党项人那些破烂玩意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跟朝廷买,朝廷会坑你们吗?再说了,你们的粮食卖给朝廷,朝廷也是按价收购。现在西北不太平,朝廷的军队在西北保护你们,需要军粮。这买卖又不会亏短了你们,可笑无知刁民,朝廷一片苦心被你们看成驴肝肺,实在是愚不可及。”
“官老爷!”人群里有人喊道:“那咱们吃了一辈子的青白盐,并没什么问题。好,就算让咱们买朝廷的盐,也就算了。可为啥,咱们要是和党项人交易就算乱民,要杀头呢?”
那虞侯冷笑道:“好个无知的草包,老爷我再费口舌于你分说,党项人如今杀官造反,在西北闹得天翻地覆,朝廷接二连三派遣大军前来镇压。他们是反贼,你们若是跟反贼做买卖,那自然是乱民,杀头还是轻的。担心株连九族。”
这一番话吓得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老百姓噤若寒蝉不敢作声。马秀才缓缓走上前去:“之前谢相公不是这么说的,他只是说咱们的粮食,愿意卖给党项人,或者愿意卖给朝廷都行。价高者得!谢相公开出的价格也是极为公道的。咱们卖给官府,然后拿钱买东西,还有盈余。可相公没说卖给党项人就是乱民、反贼!”
那虞侯恼羞成怒:“相公?相公?你眼中只有相公却没有皇上么?这是皇上的主意,要尔等刁民知道朝廷的好意。一个个还执迷不悟。若是有什么不满,就进京告御状去吧。如若不然,你们尽管去原州城找谢相公诉苦好了。别说老子的话没说在前边,原州可正在打仗呢,你们不怕死就尽管去好了。”
马秀才黯然无语,他到底是读过几天书的人,知道朝廷这样的高压政策必然会被人利用。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若是朝廷官员从中渔利,压低粮食的收购价格,抬高食盐的出售价格,到时候苦的就是老百姓。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秀才而已,想要说话,却是人微言轻,只得默默的退到一边。
那几个开封府来的禁军,大摇大摆的走到告示前边,指着那红纸告示叫道:“以前谢相公说的什么,都不算了。这是皇上的意思,尔等日后照办就是,若是违抗了皇上的旨意,杀头抄家,就等着好了。”
小小屁民如何能和官府相抗?这些老百姓看着穿着军服带着武器的禁军,只得咬牙吞声。那虞侯正要带人离开,忽然街口传来一声暴喝:“我等党项人又怎地了?为何要收了我们的买卖?”
一大队党项人从街口转了过来,这些人几乎已经被汉化了,皮毛衣服是不穿了,脸上的胡须也学着汉人剪得颇为斯文,身上华丽的绸布衣服彰显着商人身份。为首一条大汉,身高七尺,膀阔腰圆,气呼呼的就带人走了过来,问那虞侯:“我等虽然是党项人,却也是大宋子民,从来都是奉公守法,交足了钱粮,可没有短缺过。如今那什么弥德超大人一道命令,就要关了我们的商铺,却是为何?”
原来,弥德超得到圣旨,又有赵普暗中授意,从开封府来的时候就带了一群亲信,进入怀州地界开始,就吩咐这些亲信先到各处边界州府去,传达命令,率先执行。就算到时候谢慕华想要有什么动作,自己的人手也已经把朝廷的命令推广了下去,也不怕谢慕华还能翻个天出来。传达圣旨是一回事,同时就开始执行也是雷厉风行,绝不怠慢。
那虞侯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现在西北乱成这样,不就是你们党项人搞出来的么?一个个还在这里装什么?你们开的铺子,要么就是代为收购粮食,买卖青白盐,要么就是用皮毛换布匹。这些如今都是军需物资,买卖不得。尔等日后就可以在家享清福了,要真是大宋的顺民,就乖乖待在家里,不要和造反的李继迁等人联系。否则的话,我大宋的禁军能在西北战败李继迁,还制服你们这些跳梁小丑?”
党项大汉气得指着那虞侯道:“好,就算粮食、食盐、布匹都是军需物资,那为何我们开的饭馆、杂货店,也都要关门?这却是什么道理?朝廷是不叫我们党项人活了么?我们自己做生意养活老小,自问对得起天地良心,谢相公也说过,只要奉公守法的人,无论是汉人还是党项人,都是大宋的子民,一视同仁。怎么?如今朝廷要说话不算话么?”
“口口声声都是谢相公?”那虞侯怒道:“我呸,谢慕华还不是西北王呢。什么都是他说的,他能代表朝廷么?你们这些刁民,这些党项叛逆,是不是存心跟朝廷作对呢?”
那条党项汉子也暴怒起来:“怎么?谢相公就不是大宋的官员了么?他是枢密副使,在西北,他的官最大。他的话怎么就不算数了?这算什么道理?你说什么朝廷的命令。我们也是大宋的子民,奉公守法,按时交税,≮我们备用网址:。cc≯凭什么就不让我们做生意?大宋也不仅仅只有汉人这一个民族吧?那交趾呢?岭南呢?高句丽呢?是不是朝廷都不要咱们外族人了?”
带刀虞侯恼羞成怒,指着那汉子骂道:“反了,反了,来人,把这厮给我拿下,押到大牢里好生拷问。”
身后几个禁军官兵一声吆喝就走了上来,那党项汉子怒喝一声:“我犯法了么?哪个敢来拿我?”
虞侯“哐啷”一声从腰间拔出长刀,架在那汉子的脖子上:“作死么?给老子跪下。”
“我不跪!男儿膝下有黄金,这是你们汉人的话,我跪天地,跪君王,跪父母,为何要跪你小小一个芝麻官?老子只要行的端,坐得正。就不怕你们!”那汉子吼道。
这时,街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许多党项人和汉人都聚拢了过来,眼巴巴的看着两人对峙。那虞侯更觉面子挂不住,叫道:“老子叫你跪,你就得跪,不然老子一刀劈了你。”
“我看你敢?大宋没王法么?”那汉子双目圆瞪,怒不可遏。
“刁民!”虞侯怒吼一声,双手用力握住刀柄,一脚踢在那汉子的腰间上,钢刀玩出一个刀花,雪亮的刀身在阳光下刺得众人双目一闪,却没想到,那钢刀竟然真的落在党项汉子的胸口。只听一声惨叫,一股鲜血狂飙而起,落在地上,透着猩红的颜色。
“老子杀了你!”虞侯一不做二不休,横刀朝那汉子的脖颈砍去。这一次,那汉子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倒卧在血泊中。
虞侯还刀入鞘,冷冷的对身后那几个禁军说道:“你几人都看清楚了,那厮要夺我腰刀,想杀官造反。我这也是迫不得已才伤了他的性命。”
“的确如此!”那几个禁军唯唯诺诺的说道。
“放屁!”
那虞侯一抬头,却见聚集着的老百姓,无论是汉人还是党项人,一个个眼睛里都像是要喷出火来似的,一双双拳头攥的紧紧的。他不禁颤声道:“你们……想作死么……”只是,同样的一句话,却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气势。
【第二十八章 无毒不丈夫】
愤怒的人群已经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雨点般的石块和烂菜叶子、白菜帮子……飞了过来。惊恐万分的虞侯抓着腰刀想要夺路而逃,可是处处都围满了人,想跑都无处可跑。石块什么的砸的还不算带劲,过一会儿,那些老百姓索性亮出了棍棒,噼里啪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