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阿菩)-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石拔等毫无心机的“傻子”,才会在那样的情况下仍然坚信张迈可以带领他们实现那四大目标。

而现在,焉耆已在眼前,就等着自己去攻取了!

城池是实在的,但自己已将完成的伟业年显得犹如做梦一般!

“焉耆!你是我的了!”

面对这样一座坚城,一千两百名士兵却出了欢吼,从灯下谷到现在,困难十倍的事情都已经克服了,更别说眼前的焉耆了!

忽然之间所有唐军将士都信心百倍,现在在他们心?已经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第十一章围攻焉耆

郭、杨、薛、奚四中郎将领兵入城。薛复便去拨缴了降军的兵器,奚胜控制四门,郭师庸占领可汗宫阙,杨易夺取武库粮仓——龟兹乃是一个丰饶国度,战争不多。近十年又未经大荒,虽然去年被杨易骚扰得很惨,却也没伤及根本。杨易检点粮仓后现有存粮八十万石,欢喜得以手拍额,大叫道:“疏勒那边不用运粮过来了,我们在这里要待多久都成了!”

所谓“食敌一钟,当我二十钟!”在龟兹得到了八十万石存粮,可还胜过疏勒运来百万粮饷。

四将控制全城后,再次到可汗宫阙碰头,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向疏勒报捷,跟着商议接下来的大事。这时李膑也到了,不过他是参谋之职,无法节制四人。

郭、杨、薛、奚四将阶级相同,论战功则推杨易最为煊赫,论年资则属郭师庸最深,薛复来归最晚,奚胜升中郎将最迟,两人不敢开口,杨易便推郭师庸为,请他令,郭师庸也不推辞,道:“此战我军是出奇制胜,龟兹境内尚未安稳,百姓只怕都还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呢。当前之计是驰书全境,让全龟兹的人都知道此邦已经重新纳入大唐版图,站稳脚跟再说。等到大都护赶来以后,我们再谋求东进不迟。”

这倒是老成谋国之主张,薛复、奚胜都没意见,杨易却嫌郭师庸保守,郭师庸道:“我军能这么顺利取得龟兹已属过望,眼下宜保守不宜冒进。”

薛复低头沉吟,没有出声,奚胜与李膑却出言支持郭师庸,方略既定,李膑说道:“如今毗伽人在北庭,天山以南他是鞭长莫及,现在的形势对我大大有利。便请郭老将军与奚将军守城,命慕容都尉清点北部战场,同时接收溃兵,薛将军向南,收取南部牧场、市镇,杨将军向西,一边防止骨咄反扑,同时将石都尉接回来——他冲得太快了,可别掉进敌人的陷阱里头去。如今正是农忙季节,龟兹的许多麦田也都还没收呢,人心思家,只要一道安民告示下去,务农者就会尽数归乡,龟兹便可稳定下来。”

骨咄在龟兹国行的说不上是恶政,也说不上是善政,龟兹的百姓对他既无多大的痛恨,也没有多少的留恋,眼看唐军势大,大部分市镇、牧场、农村都纷纷投降,剩下几个钉子户哪里挡得住薛复的三府精骑?只两日间就拔了个干净。

同时慕容春华在北方收缴溃兵,龟兹将兵眼着可汗已逃,除了部分死忠东奔寻主之外,大部分人恋土畏强,便纷纷降了唐军。

这一战唐军共收取降军两万二千多人,各地民兵来投降者不计其数,回纥本族纷纷出逃。游牧诸都有东逃依附高昌的,但大多数还走向唐军投诚,龟兹土著纷纷在门上挂上桃符,声称自己乃是大唐子民。

郭师庸又下令民兵解甲,各自回去应付农忙。对那两万二千多降军将训练不足的剔除出去,让他们回家放牧,以减轻补给上的负担,只余下一万五千人,分成三部,由自己、薛复、奚胜各领五千人。

这次唐军东征,除了杨易在温宿的兵马外,共出动了十府将兵一万二千人,郭、薛、奚各率三府,石拔率领一府,安守敬居中统筹粮道,龟兹现了大量粮草以后不再需要从疏勒运粮,安守敬的任务就变成了居中呼应。

疏勒,张迈回到钦差行在、大都护府,一路问:“夫人呢?夫人呢?”

寻到后花园,只见郭汾正与福安公主在调弄女儿,见张迈满脸笑容闯进来,福安慌忙要回避。郭汾拉住她笑道:“妹妹别走,咱们是自己人,又不是第一次见面,回避什么呢。”

福安看了张迈一眼,低了头呆在郭汾身边,她本来只打算在疏勒住上一个月,应付一下郭汾对她母后的盛情,不想与郭汾见面之后,两人一个英气豪爽,一个温柔文静,虽是两种性格的人,却是十分投契,福安竟然不舍得走了,就拖了下去没回于阗。

郭汾将女儿交给福安,却问张迈:“干什么这样高兴?”

张迈瞧瞧福安,笑道:“前两天听福安妹妹说起想重现我大唐歌舞的巅峰之作《霓裳羽衣曲》,可惜战乱之后,于阗所存不全,多是舞蹈部分,乐曲只龟兹有所存留,是么?”

《霓裳羽衣曲》在安史之乱以后乐舞四散,中原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净,反而是西域诸国保留了部分内容。

福安点了点头,在张迈面前她总是显得很羞涩:“是啊,我曾托父王到龟兹寻找舞乐宗师,可惜两国以前隔着疏勒,不通音讯,所以一直没能如愿。”

张迈笑道:“如果你不急着回于阗的话,这个心愿,就由我来帮你达成吧。”

福安睁大了眼睛,不解其意,郭汾问道:“怎么回事?和龟兹那边和解了?”

“和解?和解个什么!”张迈笑道:“我是说,我们不如都搬到龟兹去住吧,听说那边的环境比这边还好。毕竟是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福安妹妹也能就近研究《霓裳羽衣曲》。”

郭汾和张迈心意相通,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福安却道:“搬到龟兹去?是骨咄可汗也与大都护结盟了么?”

张迈放声狂笑,郭汾肘了一下福安,也笑了起来:“妹妹啊,骨咄算什么东西,也配来和我们结盟?我看多半是我军已经拿下龟兹了,对吗?”

张迈笑道:“没错。没错!老郭和杨易他们已经进城了,咱们的兵马没有大损伤,城内却有存粮八十万石——形势到了这份上,现在就是毗伽从北庭冲过来,我们也不怕了。”

福安一双眼睛睁得更大了,对军国大事她是不懂的,张迈刚才虽然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但她还是听不大懂,张迈不是人在疏勒吗?疏勒这边也是一副太平无事的样子,怎么忽然就打下龟兹了?问郭汾:“姐姐,龟兹,打下了?”

“是啊。”郭汾笑道:“那有什么呢!”她口里说得轻巧,心里其实也是欢悦之至!看了丈夫一眼,目光中尽是欣赏之意,张迈看到妻子以如此眼神瞧着自己,那可比听见外人震天价的阿谀奉承更多了十倍的满足感。

东方的捷报传到市井中时,疏勒军民大部分人的反应也和福安差不多。

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国家,说灭就灭了,捷报传来之前都一点征兆都没有!许多人听说后甚至都不敢相信!直到大都护府传出消息,说今晚将通宵达旦,以贺大胜,军民这才确定:消息是真的!

“龟兹规复了!龟兹规复了!”

这个不可置信的消息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片刻间传遍了全城!满城百姓都沸腾了起来!大家都庆幸自己没有追随错人,张大都护真是厉害啊,不声不响就收复了龟兹,龟兹都收复了,焉耆还会远么?从莎车到宁远,数十万军民作为大唐安西子民的自豪感空前地增强了!

郭洛在宁远接到消息后放声大笑,也下令全城狂欢一日,以贺东方之大捷,又宰了一万头羊,犒劳他所管辖的所有值勤士兵。

于阗国主李圣天听到消息更是呆住了,如果说安西唐军在疏勒攻防战中取胜他听了之后是又惊又喜、喜大于惊的话,这时则是惊大于喜了。他早知道张迈英雄了得,却也没料到他厉害到了这个地步!

“他能反掌之间灭掉龟兹,也就能以同样的度灭掉于阗!”

想到这一点,他忍不住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是张迈的盟友而不是敌人,但很快他对张迈的感觉又敬中带畏,不知不觉间张迈变得高远起来,兼并了龟兹、疏勒、宁远之后,安西与于阗之间就不再是对等的关系,而变成了大小的关系了。当初马继荣和刘再异的预言如今已在变成现实!

虽然安西方面对于阗的热情与亲近仍然未变,所以派来报捷的使者在李圣天面前仍然显的很谦卑,但李圣天却知道自己这方面却必须要做一番心态上的调整。

当初既然没有在安西唐军最虚弱的时候将他们扼杀,那么现在于阗就必须做好以小事大的准备了。

“我主,”刘再异道:“联姻的事情,得加紧了。”

联姻?对啊,福安还在疏勒呢,而且听说她和张迈以及张夫人的关系都处得不错。当初李圣天许女儿前往疏勒,内里已经有这样的准备了,只是没做得很明显。

“刘都督!”

“在!”

“马上传令通事舍人吴顺规来见我。让他备了礼物前往疏勒,请杨副大都护做这个媒。”

“是!”

这一年七月,安西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取了龟兹,由于龟兹人的抵抗较弱。这次的战斗论惨烈程度无法与疏勒攻防战相提并论,但对东方造成的效应却犹在后者之上!

当日石拔追着骨咄的尾巴直到焉耆,他所部乃是骑兵,缺乏器械,无法攻城,当即袭击焉耆近郊,焉耆守军派人出战,却被石拔大败于城下,如果不是城门关得快,只怕还得被他冲进来!

焉耆也是安西四镇之一,距离龟兹不过两百里路程。所以在这次事件中受到最大冲击的莫过于焉耆的军民,城内连同骨咄带来的兵马虽然有过两万大军。但震于唐军兵威却人人畏惧,不敢再轻易出战。

不久杨易跟着抵达,他收取了焉耆西南二十里的铁门关后,招石拔前去议事,他和石拔的兵力合起来才四个府,骨咄与焉耆守军合兵却过两万,杨易便对石拔道:“小石头,不如先回去吧。”

石拔瞧着杨易笑道:“鹰扬将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了?焉耆都还没拿下呢,居然就要回去了?”

杨易笑道:“这是庸叔的命令嘛。再说就凭咱们手头的兵力,要攻下焉耆很困难的。没胜算。”

石拔看他那笑容,就知道杨易也不是很坚持要撤兵,继续冷笑道:“我们没有胜算。对方就有么?你要回去自己回去,我是不走了!虽然无法攻城,但我就驻扎在这里,看谁敢出城一战!”

若是换了郭洛定要斥责石拔一番,杨易却笑了笑,道:“只是庸叔已经下了命令。我又领了他的命令,你说该怎么办?”

石拔道:“当日我们西征时,大都护不是给了你一道命令么?说东方之事,在他抵达之前,全部由你全权处置,大都护现在还没到呢,整个东面现在你就是最大的。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杨易哈哈笑道:“好!就听你的!”竟然就在铁门关驻下了,一边向后方求援。

慕容春华接到了杨易的号令后马上赶来,他本身已有轻骑七千人,屯于焉耆之北。眼看唐军越来越多,焉耆城内望见更加慌张。

郭师庸接到战报后却怒道:“阿易怎么还这么鲁莽!龟兹未稳就贪图焉耆了!”

李膑沉吟片刻,却道:“如今敌我皆不稳,以乱打乱,未必不成。既然杨将军已经主攻,我们就不必拖他的后腿,不如就下令出击,将焉耆围住了,龟兹人眼看我军如此威势,一定会更加臣服。”

这时在城外练降军的薛复听得杨易的号召,也向郭师庸提交了一份禀呈,跟着引兵赶来。占领了焉耆西南七十里的渠离城。又广派游骑,骚扰焉耆的南路。他所部三府将兵连同降军接近九千人,抵达之后,城外的唐军便是数量上也已经过焉耆城内的守军。

石拔眼看战友陆续赶到,心里就更定了,每日都开到焉耆城下挑战,但焉耆的守将却哪里还敢出来?

郭师庸见杨易与薛复擅自行动,心中颇恼,但他与这二人乃是平级,二人在外不奉他的命令,他也就没了办法,奚胜劝道:“郭老将军,大局为重!如今我军威名大振,而且若能一举攻下焉耆,对我军往后的军势展也将大大有利。”

郭师庸道:“我不是不想立功,只是现在大都护在疏勒未到,龟兹人心未稳,他们就急着抢攻,我是怕他们冲得太快,会有闪失。”

李膑道:“我已经收到消息,沙州那边已与我安西缔结了盟约,焉耆离沙州不过六百里,郭将军,你可代表我军向沙州报捷,同时邀请归义军与我们会猎于焉耆城下,若得沙州援军赶到,我方军势大振,焉耆或可不战而下!”

郭师庸道:“只能如此了。”当即由奚胜押运粮草,前往接济前方的军队。幸好龟兹与焉耆之间路途不远,接济不难。薛复又派出士兵抢割焉耆盆地的未收割的粮食,以作军资。焉耆城高积厚。有两万大军守城,攻击方便得做好长期围攻的准备。

注释:焉耆位于安西都护府东尽头,沙州位于河西走廊西尽头,唐军抵达焉耆之后,与河西走廊之间的联系便完全打通了,归义军对此将会有什么反应?请关注下一章《盟友的迟疑》。

第十二章盟友的迟疑

大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以来,作为统治的四大军事支点——“安西四镇”前后曾有变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安西四镇指的是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中间曾有一段时间以碎叶代替焉耆,但不久又恢复过来。

郭师庸的使者也向沙州出之前薛复攻取渠离乃是一个极有眼光的行动,那渠离城位于楼兰山脉西尽头,正是焉耆盆地进出沙州地区的门户,薛复既夺取了此城,唐军的使者进出沙州就畅通无阻。

使者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孔雀河直往东南,这条路是丝绸之路的古道,自古国楼兰灭亡后已经废弃,一路都是荒漠,中间有水的地方便间插着草地,此行必须带足够的水和食物,因为中途没有稳定的补给,且向导需精,否则会有迷失方向的危险。所幸的是一路没有遇上军事上的障碍,不久抵达蒲昌海,然后折而向东,敦煌便在望了。

但远在郭师庸的使看到达之前,归义军上下就已经因为安西唐军的大捷而掀起了轩然大波。

“安西军进攻龟兹了,安西军进攻龟兹了!”

先传来消息的,是一伙商人。

沙州这兹国之间没有稳定的邦交,但相互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恶感,两地商人断断续续地来往着,没有受到保护也没有遭遇特别的抵制,所以龟兹城内有着不少来自沙州的商人,在郭师庸等围城之后、龟兹三宰相投降之前。已有不少商人从东门逃出来,一路逃到了敦煌,最先带来龟兹战争消息的,就是他们——但这些商人不知道,他们逃走的时候离唐军接管龟兹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安西军居然在这时候进攻龟兹!”曹议金的长子曹元德对乃父道:“看来这个张迈志向不小啊。”

曹议金对此也充满了警惧:“来得这么快?”

这个时候,安西军与归义军已经结盟,正使法信也已经在数日之前启程回疏然走的是南路,只是嘉陵连同几十个僧人留了下来,使团的随行商人要做生意也没那么快离开。

曹元德道:“安西军太不够意思了,既已结盟,进攻龟兹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知会一声!”

其实曹议金却知道长子对安西军的这个批评有些吹毛求疵了,双方结盟是最近才达成的事。但进攻龟兹这等规模的军事行动,从决策到准备至少要花上几个月。也就是说那完全是双方结盟之前的事情,再说两国隔着一个死亡之海。东西相距数千里,如果安西军在进攻龟兹之前先给归义军透信也容易泄漏机密。

但曹议金却没有反驳长子,只是道:“根据情报。之前安西军的杨易一部,就曾多次骚扰过龟兹,这次忽然大举进攻,或许是因应之前龟兹对安西的诸多要求,此乃邦国相交讨价还价常有之事,先打压一番,接下来再交涉就好谈得多了。”

“父亲是说,安西军打不下龟兹?”曹议金的次子曹元深问道。

曹议金笑了起来:“哪有那么简单!龟兹毕竟是我大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地,城池规模颇大,龟兹军又是本土作战,而安西军却要从疏勒千里转运粮草,就算安西军比龟兹军强一些,要攻克龟兹城也不容易。再说,龟兹若受到攻击,高昌方面一定会有动作,龟兹军背靠坚城,后有大援,这一场仗最后多半是不了了之。”

曹元忠叫道:“要是高昌援救龟兹,那我们可也得帮安西军才行!”

听了他这句话,曹元德皱起了眉头,暗骂弟弟年轻幼稚,这一刻他想的是同一件事情的另外一个方向:“假如安西军借着同盟的名义来要求归义军,那怎么办?我们却该拿什么借口来拒绝?”

两日后,瓜州方面慕容归盈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安西军打龟兹了?”慕容归盈连连摇头:“看来我太高估张迈了。”

慕容腾问道:“父亲为何如此说?”

慕容归盈道:“打龟兹的机会,只有一次,一击不中,以后就没机会了。张迈既然已与我归义军结盟,便当徐削龟兹之势,利用我们归义军牵制住高昌,然后约了我军东西夹攻,那样才有胜算。如今忽然开打,却显然是无谋之举。我不知道张迈为什么如此贸然就开战,但谋未大定便妄自行动。料来只是一个被接连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刚勇之辈罢了。”

虽然曹议金与慕容归盈都判定安西军“贸然”攻打龟兹的行动必然失败,不过邻邦生战争总要密切关注,为了探听到最新的消息,两人都迅派出人手赶往西北,然而数日之后,更加震撼的消息就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了。

“报——探子回报,龟兹已被安西军攻下了!安西诸大将已经进驻城内!”

“什么!”在躺椅胡床上躺了一年多的曹议金猛地一挣扎,整个人滚了下来,儿子们慌忙来扶,曹议金自己也撑住了胡床。叫道:“消息确切么?”

探子见曹令公反应这么大,竟不敢回答是,曹议金下令:“再探!”

臣属下去之后。曹议金犹自喃喃:“这怎么可能?是哪里出差错了?还是骨咄做了什么愚蠢的事情?”

他算来算去。总觉得张迈贸然东进攻击龟兹是没胜算的,如果真的让他打下龟兹。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生了什么对安西军大大有利的“意外”!

接踵而来的消息却都是对前面这个消息的肯定——

“龟兹可汗骨咄被安西军大将杨易大破于城北!如今已经逃往焉耆。

“安西军都尉石拔领兵追赶骨咄,连破数城,如今已经抵达焉耆城下!”

“安西军大将郭师庸摄领龟兹军政要务,已经出榜安民了。”

“安西军大将已经进驻铁门关,都尉石拔天天逼城挑战,焉耆守将缩在城中不敢出来!”

“安西军都尉已经领兵进入焉耆,与杨易会师!”

“安西军大将薛复已经领兵攻下了渠离,如今三路大军已经将焉耆城三面包围了!”

情报到了这个地步,曹议金已知龟兹确实已经落入了安西军的手中。原本以为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那个盟友,如今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这让他大感手足无措。

这天晚上,曹议金做了个梦。梦见一头远山老虎忽然出现在敦煌城外!虎威一,整个沙州地动山摇,百姓纷纷奔出城外,匍匐在老虎脚下高呼万岁,而他自己却孤家寡人躺在空落落的节度使府内,一种恐慌将他拖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中,他想叫,却叫不出声来!脚动不了,手不断地抓着,抓着,似乎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却什么也抓不到!

“老爷,老爷!你别吓我啊!”

终于,一阵针刺的剧痛之后曹议金大吼一声醒了过来,才现妻妾儿子都已经围在了床边,儿郎们松了一口气,女人们则哭哭啼啼:“老爷,你吓死我们了!”

曹议金只感口干舌燥,却说不出话来,直到妻妾服侍着他,灌进了汤药之后,这才精神渐复。

可是,这个节度使府曹议金住得不爽利了,闷了两天后,他便让儿子们将他搬到灵图寺去,在静谧的禅房中聆听暮鼓晨钟,他的一颗心才算慢慢定了下来。

“元德、元深。”

“孩儿在!”

曹议金犹豫了一会,寻了个借口,将曹元忠支开了,然后才握住两个儿子的手,道:“咱们曹家,咱们归义军,也许要遇上空前未有的绝大危机了!”

曹元德默默点头,曹元深却道:“父亲是说安西军攻克龟兹的事情?”

“还能有其它吗?”曹元德冷冷道:“他们能这么快就灭掉龟兹,就有可能吞并我们。看来之前变文中轰传的军力并非虚言,也许安西军真能一汉抵五胡呢!”说到“一汉抵五胡”曹元德竟然自己被自己说的话震了一下。归义军的战斗力可从来就没这么强过!

“但咱们这兹毕竟是不同的。”曹元深道:“我们和他乃是同族,再说又刚刚结为盟友,听马继荣的叙说,那位张大都护也是十分仁义的贤君,我想他就算得到了安西。也未必会继续东进吞并我们沙、瓜二州吧。”

“马继荣!”曹议金鼻孔之中重重出了一声气来:“我现在可有些怀疑他的心,真的还在于阗么?”说到这里,曹议金长长一叹:“我错了,我错了啊!当初实在不该放任安西的使团在境内大肆散播那《长征变文》,如今河西汉民对安西军已生信任,对张迈生了景仰,今后的事情可就更加难办了。唉,现在想来,他们这么做显然也是有所谋而动!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