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阿菩)-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复道:“我自然知道此事为难。但龙泉关虽然要紧,河西之事却更重,所以唯有拜托苏丁兄尽力与伽周旋了。”

薛苏丁亦是腹中有谋之士,似乎便明白了薛复的意图,答应了道:“好吧,将军你就去吧,我尽力而为!”

薛复立即命马顺、乌力吉安排部属分批出,自己先赶越高昌城,这时郑渭、郭师庸、慕容春华正自商议对策,郭师庸见到了他奇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伽大兵压境、龙泉关告急么?”薛复道:“龙泉关再急,急得过河西?”

郭师庸道:“河西那边的事情自然也重要,但龙泉关同样不能失守。不然局势就要更加糟糕了。我们将北面屏障付托给你,你怎么弃关回来了?”这句话已经隐隐带着责备。

薛复也不接腔,也不争辩,却问道:“增援大都护的事,三位可有决议没?”张迈当初离开时曾命郭郑薛慕奚五人共同议事决定,薛复在西北龙泉关,奚胜在东面赤亭关,高昌由郑渭郭师庸一文一武主持,加上居中支援各处的慕容春华,三人一起已占多数,因此若有大事,三人碰头商量过没有异议就能施号令,到现在为止还没出现要邀问薛奚二人意见的情况。

但这次河西的密令传到时,三人却起了争执。对于救援张迈这一点倒也没什么不同的意见,然而如何救援郭师庸和慕容春华却争得厉害。

郭师庸是准备让慕容春华率领七千骑兵赶去救援,慕容春华却嫌兵力太少,要求增兵,郭师庸担心兵力抽调过多会使高昌空虚,无法抵御伽的进犯,万一高昌有失,只怕东方三镇都有不保之虞,而且他认为慕容春华的七千人若能突破关阻与张迈会合的话,那张迈手头就将有上万骑兵,纵然无法取胜,应该也足以回来了。

慕容春华却以为如果是一开始就万骑齐冲当然可以纵横无阻,但现在赶去玉门关,中间不知道隔着多少险阻,只靠七千人的话只怕过不去。郭师庸却认为现在张迈在内,慕容春华在外,里应外合之下归义军一定得露出破绽,待高昌这边局势稍缓,那时再继续追加兵力增援,可慕容春华却觉得这么做并不保险,无法保证一定能将大都护救回来。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郑渭这几年跟随大军南北征伐,又常负责后勤事务,接触得多了,对军事也不是完全不懂,只是在郭慕两个行家面前却有些说不上话,一时便沉默着,见到了薛复道:“薛将军。你来得正好!就一起议一议,着看是郭将军说的有理,还是应该听慕容将军的。”

薛妾自加入安西唐军以来一直谨言慎行,很少得罪人,尤其对资格比他老的人更是如此,但这时看看郭师庸,再看看慕容春华,竟然脱口说道:“我觉得两个的看法,都有问题!”

郭师庸和慕容春华咦了一声。同时向他睨来,慕容春华有些不以为然地道:“有什么问题,还要请薛将军指教!”

薛复不慌不忙,说道:“议判此事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到底是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看完唐骑投月票是个好习



第七十九章吞陇之志

”东方二镇重要,怀是大都护重要。””※薛复的问题,对郭师庸等人来说,不是尖锐,而是意外。

当然,老辣如郭师庸,聪明如慕容春华,都不至于被薛复一问就老老实实地顺着他的思路走,郭师庸道:“薛将军,你提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这与当前的事态又有什么联系?”

“自然是有联系的”薛复道:“郭将军和慕容将军刚才在谈论的。不是该留多少兵力以守备高昌么?因此我想问一句:究竟是高昌重要,还是大都扩重要?”

“当然都重要!”郭师庸道:“现在大都护虽然危急,但他的安危与高昌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能否两者都保全,看的就是我们的决断和能耐。”

“真的能够两全么?”薛复问慕容春华,道:“慕容将军,如果给你七千兵幕,你有几成把握能够接回大都护?”慕容春华不肯回答,薛复又问:“如果给你一万人呢?”慕容春华还是不肯回答,薛复又问:“如果给你两万呢?”慕容春华沉吟着,道:“若有两万人的话,从伊州突破,杀至玉门关应该有七八分的把握。不过仍然得快,得在大都护那边还有力量响应我们的情况下杀到玉、门关附近进行才成

薛复道:“我的判断,与慕容将军相近,那么郭将军,如果抽调出两万大军去救大都护,而伽又全力进犯。那么高昌这边还是否抵挡得住?”

“这郭师庸知道若是远征救援,所出动的兵力势必都是府兵。新兵以及步卒不具备迅远征的能力,去了只怕反而得添麻烦。但要是抽调两万主力骑兵,那高昌这边可就够呛了,虽然未必防守不住,可郭师庸也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了。

薛复道:“若是平均用兵,那么营救大都护与守备高昌就都只有七八分的把握,万一伽来势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猛烈,而归义军的包围圈又较预料之中严实,以至于高昌迟迟不能击退敌人,而救援大都护的行动又处于胶结,那时候可怎么办?”

慕容春华由于立场的原因,对薛复本来有着一种敏感乃至排斥,但这时却沉默了,因为从事理判断上他是赞成薛复的,郭师庸也不开口,他以他的老练也判断出薛复的话没错。

这时郑渭道:“薛将军,若按你说,却该怎么办?”

“不能想着两头兼顾!”薛复道:“一定要有个取舍!将主要兵力用在一个方向上,另一个方向则以毅力与智慧来周旋,但事先要做好壮士断臂的决心!所以我刚才才会问:对我们安西大唐来说,究竟是东方三镇重要,还是大都护重要?”

是领袖重要,还是根据地重要!

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个两难,但这时郑谓却毫不犹豫地就道:“当然是夫都护重要,只要能够救出大都护,别说东方三镇不保我们仍然有机会扭转乾坤,如果大都护出事,那么高昌就算暂时保住了,迟早也得分崩离析!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的讨论”。

慕容春华微微点头,薛复道:“若是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论的!现在就应该集中能调集的兵力。一举突入河西!大都护给的命令,不也说得很清楚了么?他是要我们设法挺进河西增援这里头可没叫我们一定要确保高昌,所以我认为应该集中兵力突入沙瓜,至于高昌他顿了顿,道:“就用这片土地作为延缓伽步伐的盾牌!”

郭师庸沉声道:“你是说,为了救大都护,就算将高昌变成焦土也无妨么?”

如果是马小春,这一刻马上就会回答说当然,天底下有什么比张迈的性命更重要的!

但薛复却是不会这样说的,他朝着东南方向一指,道:“郭将军,郑长史,慕容将军,难道你们认为。这次张大都护真的是要我们去将他救出来么?诸个,请你们仔细想想。大都护来的密信里头,可有一句是要我们去救他的?。

没有!张迈来的是命令,是要五大留守设法增援,而不是营救。

薛复道:“如今河西的形势。成败生死只在一线之间!我们的这个,赌局,不是救人,而是要用高昌来博整个有着百万汉民的河西!其实我们都清楚,大都护此次入陇,可不止是为了迎娶福安公主么!更不是为了和曹家结盟从一开始就不是!大都护的目的,其实诸位心里应该都隐隐猜得到吧”。

郑渭的眼睛眯了像狐狸的弧度,与杨易同帐那个晚上的谈话迅在脑际掠过。在那之后,他和杨易都曾数次与张迈有过深谈。每一次的主题都是河西。

郑渭又看看薛复,这位若非那道刀疤几乎可以称得上美丽的将军是郑渭的妹夫,但有关河西的图谋郑渭却没和他谈起过,然而现在看来,这个男人的直觉可比郑渭内心的评价还要高。

“张龙镶自起兵以来,从来都走进攻,进攻,进攻!”郑渭几乎很难想象,这个男人会让属下去救他。但是他和郭师庸、慕容春华都很容易就可以想见张迈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会不惜犯险甚至是拿自己的性命来赌博。

薛复此刻的言语,似乎是提醒了在场三位同侪张迈的这个性格。

“如果大家仔细想想过去几年大都护在几次关键点上的选择,那么大家就应该明白,这次的事情。大都护表面上陷入了危难,但实际上。他却已经开创了一个,难得的局面,一个让我们可以名正言顺进入河西的机会”。薛复道:“这对我们来说乃是一场豪赌,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雄吞安陇,不也在此一役么!”

和聪明人说话,不需要有太多的解释,甚至不需要将话说尽,从郭、慕、郑眼神的反应中薛复便知这三位同侪在对张迈的评级上是有共识的。慕容春华更是忽然现,薛复说话时候语气,竟有些像张迈那样的感觉,自己一不小心也几乎要被他鼓动!

雄吞安陇!

不止是为了救张迈,更是为了趁机占领整个河西!确实,被困在玉、门关等着部下去救,那不像张迈的作风,反而是以小搏大,将自己的性命以及东方三镇来作一番豪赌,那才像张迈做的事情,也与安西自万里纵

当战争的目的变了,人的动力也就变了。战略的方向更是彻底扭转了过来!

郑渭第一个站了出来,道:“薛将军说的对,我想不但是大都护,杨易将军还有我们的三千个兄弟,这时应该都是这样想的。”

慕容春华也跟着点了点头,薛复的主张他也是支持的,不过他心中却冒出了一股遗憾来,他多么希望此刻力主进攻的人不是薛复,而是杨易,对慕容春华来说,如果是由杨易来主导这件大事,那可就完美了。可是,张迈偏偏将杨易带走了。

郭师庸看看薛复,看看慕容春华。再看看郑渭,这三今年轻人的表情忽然有了某种一致性,自张迈离开高昌以来,虽说留守者有五人,但防务的整体布局向来是郭师庸在做安排,郑渭尽量不过问军方的事情。薛复和奚胜在外,慕容春华也未提出过不同的意见,郭师庸隐隐然便成了五留守的脑,安西军东线的军队在过去几个月所展现的也正是平稳老辣的风格,但这一刻他却忽然现,领导权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微妙的转移。

“薛将军”郭师庸迟疑着,问薛复道:“你认为我们如果要进兵河西的话,需要多少兵马才有必胜之算?”

“世上没有必胜之算”薛复道:“不过要想制胜,最好得有五万骑兵”。

郭师庸脸色一沉:“五万骑兵!我们哪里来那么多的骑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的情况!”

薛复道:“最少的话,那也得三万人”。

郭师庸按肠刮肚,高昌此玄能调动多少兵马,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在那一瞬间将高昌如何防备、赤亭如何防备、龙泉关如何防备,乃至赤亭、龙泉同时失守的情况下,高昌这边需要哪些折冲府才能维系最后的抵抗,都迅地在脑中过了一遍,终于道:“好吧,既然大家决定戮力东进,那我们就调出二十六个折冲府的兵力来,东征河西,增援大都护。”

“二十六府!”慕容春华道:“那高昌这边还守得住么?”

郭师庸“哼了一声,这两年熬得半白的须扬了起来,道:“你们年轻人有鲸吞万里的雄心,难道我这个老将就没有一点用处?高昌得大都护一番清洗,渣津尽除!底层百姓感激我军善待他们,人心颇为可用!我手头又有步卒器械,只要粮食没吃光,这座城就陷不了!”他看了薛复和慕容春华一眼,道:“东进之事,就交给你们两个小伙子吧,至于高昌这边,你们尽管放心!我郭师庸还没老呢!”

在高层有决足以后,昆昌守军迅动员了起来,军队的调动迅捷无比,但外人却看不出耳道来,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郭纷的马车已经过了银山大寨,在路上她听说了龙泉关的军情,心里本来应该更加焦急。但作为张迈的妻子、郭师道的女儿,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生死大战的女人,郭纷的心却在长途行旅之中静了下来。

“他又不是不知道曹家对他心怀忌惮,又不是不知道伽对高昌念念不忘,既然知道,就不该会如此被动才对。那么眼下这个局面,到底是被迫如此,还是他的有意推动?”郭纷心道:“河西的事情,他没和我多说,可是以他的脾气,怎么可能没有预备呢?”

东方三镇内部的道路,已经被商旅踩踏得越来越平坦,不久郭汾便到达了高昌,郭师庸和郑渭听说她来急忙迎接出来,郭师庸是郭汾的族叔,见面后略带责怪味道地问郭纷怎么在这当口赶来,“也不留在龟兹多休息休息,你生产完才多久!”

郭纷在人前露出的却是令人放心的笑容:“张郎现在人在河西,而

伽又偏偏选择这个时候来攻,我作为大都护夫人,虽然没力气直接上阵杀敌,但到前线来给将士们打打气却还是做得来的。”因问:“怎么不见慕容大哥?”

郭师庸道:“他另有要事。

接了郭纷进城,在内府无其他人时。郭纷才道:“河西的情况,田瀚已经都和我说了,我是妇道人家。此次来到高昌,不是要干涉诸位的行动,只是挂念大都护的安危。出于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牵挂,来问问叔叔:这次解救大都护,有几成胜算?”

郑渭道:“夫人放心,增援河西的事情,昨日已经开始行动了。

郭汾又问:“庸叔在这里,想必是留守高昌了,那前往河西的,不知是薛复,还是慕容?”

郭师庸心想这个侄女不愧是将门虎女,一眼就看出了关键,说道:“我们几个经商议过后决定,此次增援河西,乃以薛复为主将,慕容春华为副将,一切行动,付薛复决定执行。”

郭纷暗中讶异,高昌五大界守的职分她是很清楚的,如果走出动一个薛复或者出动一个慕容春华,其所代表的兵力也大略可以推知,但她也没想到诸将的决策比她所想更加大胆,竟然是同时出动了两个中郎将。那么东进用兵的规模显然就不是简单的救援了。

郭纷之所以赶来龟兹,原本是担心留守诸将对救援张迈不用心,这时却反而道:“薛复和慕容都去?那高昌的防务没问题么?”

只这么一句话,郑渭便知道郭汾已经窥破他们用兵的大方略,心中忍不住暗暗佩服,又想:“张龙镶有这么一个妻子,究竟是否是一件幸事呢?”

却听郭师庸道:“我已经传令。让守敬进驻银山大塞,龟兹、焉者那边也会陆续抽调士兵赶来,但伽这次来势汹汹,高昌战局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纷儿,我看你还是先回龟兹吧。这里在未来几个月只怕将会陷入苦战,到时候我们可照顾不了你。”

郭纷微微一笑,却道:“叔叔这话可说的不对了,仗是要你们男人去打,可说到照顾,却该是我们女人来照顾你们男人才是!婶婶不也在这里照顾叔叔的起居么?也不见叔叔赶她走,为何却偏要来赶我?你们放心吧,我龙面将军的妻子,知道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该做什么

第八十章玉门攻防

由于这次对付的人是个大麻烦。政治宣传与军事打击同时要用上。如果是外敌入侵,曹家一日之内就可以动员全境,但安西军与归义军之间有着牵扯不清的同盟关系与亲谊关系,张迈所展示的武力又让曹元德觉得要用一次小规模的偷袭就灭掉他实在太过渺茫,而要倾国以动。自不是曹家一句话出来就可以进行,所以前期的种种准备大费功夫。

曹元德以阎肃代替了曹元深,掌握了瓜州的兵权,同时派出了康隆赶赴伊州,统合归义军部署在伊州的兵马。沙州方面则打击张家、李家等家族以及明显倾向于张迈的佛教势力,软禁了曹元深,最后虽没成功将曹元忠也圈起来,但曹元忠选择自缩于西北边地,曹元德便也不为已甚。至此归义军的内部统合才算大致完成。

在曹元忠抵达沙州时,晋昌城守军便已出动,阎肃曾经当过慕容归盈的副手,近年来则一直在沙州主持政务。官个已与慕容归盈相当,在归义军内部威望甚高,所以曹元德才会派他来接掌晋昌。

但是要军队不造反,和要军队能拼命那又是两回事。

阎肃接掌瓜州防务,晋昌兵将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说到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他比起慕容归盈来那可就差多了,甚至就是慕容腾来都可能比他好一些,因为在许多瓜州兵将眼中慕容腾乃是慕容归盈的儿子,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代表乃父意志的。

再则这次要打击的对象是张迈,张迈对瓜州兵将来说那也不是第一天听说的人了,当初张迈进攻焉者,归义军要调停,张迈依了,曹家请安西军退出铁门关,安西军也就退了,曹议金邀请张迈入陇,张迈二话不说就来了,甘州回讫犯瓜州,又是张迈引兵来救,一场夜袭就以三千之众逼退数万胡马,甚至差点俘虏了秋银“那可是生在眼皮底下的事,至双方关系正式破裂为止瓜州军民无不津津乐道,这种影响不是一道拨文下来就能抵消的,因此听说要去攻打张迈,归义军内部许多人都觉得说不过去,许多兵将对张迈既有畏惧之心,对此次行动便起懈怠之意。

开参谋会议的时候,阎肃命诸将献策的时候,瓜州别驾李益甫道:“阎公,这次去攻打玉门关,却不知该和士兵们怎么说。”

阎肃眉头一皱,道:“什备怎么说”。

李益甫道:“军行依正道,名正则言顺,却不知我们要攻打张迈,为的却是什么?”

阎一山道:“张迈假冒钦差,挑拨我们与甘州的关系,身为胡人却假冒汉人,对我河西心怀不轨,所以令公下令讨伐,讨张技文所列的十大罪状,难道你都没看么?。

李益甫道:“假钦差什么的,这百余年西北地面上多了去!就是张义潮公自己,当初起兵之时一样是假借朝廷的名义,只是后来入长安之后朝廷承认,大家也就默许了。至于说假冒汉人,我一介稗将不敢怀疑令公的判断,可是咱们归义军又不是没与胡人交过朋友,于阅一样是号称汉人的胡儿,我们不一样和他做亲家?”

阎肃脸色沉了下来,阎一山喝道:“李别驾,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想抗命么?”

“不敢。”李益甫道:“只要是令公的命令。卑职不敢不从,只是卑职以为,张迈毕竟是我们请来的客人,就算他真的对我们图谋不轨。咱们将他驱逐出去也就走了,现在联合了甘州回格要围攻他,这个,在道理上说不过去。阎肃却不与他辩论,勃然作色道:“大胆李益甫!我们大军将动,你竟敢替敌酋说话,你是收了那张迈多少好处,快快招来!”

李益冉大惊:“我连张迈的面前未曾见过,如何收他的好处

阎肃冷冷道:“若非如此,你为何却来慢我军心!光是从你刚才的那一番言语,便证明你乃是张迈的奸细无疑!来人啊!”

他阎家亦是老大家族,阎肃来瓜并非空身前来,帐前自有心腹甲士。闻令上前,阎肃道:“将这个奸细拉下去斩了!”

李益甫大惊失色,诸将都想:“李益甫这下子可撞到刀口上了,阎肃新来乍到,正要找机会立威呢。”但害怕阎肃开了这个头,往后杀起人贬起官来一个接一个”不免连及自己,所谓物护其类,慌忙都上来求情,叫到:“李别驾三代守瓜,忠心不二,定然不是奸细。请阎公明察。”

阎肃仍然要将李益甫治罪,满帐二十八将,倒有二十五个都跪下了。个个都愿意以身家性命来担保李益增不是奸细,阎肃冷冷道:“若他不是奸细,却在出兵之前怠慢军心,同样是论罪当死!”

李益甫更有几个好友顿出血。叫道:“阎公,李功勋卓著,以一句话便杀了他,恐三军将士不服啊。”

阎肃冷冷道:“如果有功劳就可以怨意任行,那还要军律来做行么!”

求情的诸将一听慌忙改口,纷纷道:“大军未动,先杀大将,于军不祥。”又说:“李益甫虽然有过,但罪不至死,还请阎公宽待。”

自先锋以至于后勤,人人来劝。就连那两三个平日和李益甫很不对付的人也出来苦劝他们不是为了救李益甫,只是这时大部分人都动了。他们若是小他众,以后会被其他人排斥,所以出列六“※

最后连阎一山也道:“叔父,李益甫罪在当罚,但奸细之迹未显,恳请叔父饶他一命。”说着也跪下了。这一来满帐只剩下阎肃和几个执兵甲士站着,阎肃见火候差不多了。才道:“也罢,就将你的性命寄下,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拖下去。重打四十年棍。以做效尤”。看看还有人要来求情,挥手道:“谁若再敢求情,便与李益甫同罚”。吓得诸将再不敢出头。

武士们将李益甫拖下去噗噗噗,四十年棍打了个结实,打得两股血肉模糊才又拖了上来。

阎肃看都不看一眼,当场便概夺了他的职务,另派将领接任道:“诸将各自准备去吧,明日午时一刻出,凡有迟延推托者,军法处置”。

诸将便慌忙下去忙碌了,却有几个,知心的来寻李益甫看他的伤势,李益甫趴在床上。叹道:“这四十年棍没将我打死,我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但阎肃他背义兵,不能以德服人便只能以威压人,如此军心,若是去对付叛乱的农民或者牧民也还无事,但去对付张龙镶”唉!诸位出城作战的请多保重,我当在晋昌为诸位祈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