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医卫(猫跳)-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冯保说完,万历就把手一摆:“秦将军又立下大功,朕要重重地赏你……张先生,你说朕应该怎么奖赏?”
万历本来想自己决定的,可李太后把他看了一眼,于是最后仍然是问张居正。
看到皇帝的眉头微微往上耸了一下,张居正就笑道:“秦将军所立的大功,涉及宫闱隐秘,不能明诏天下,他毕竟资历较浅,以弱冠之年而骤然居于高位,老臣恐不能服众。”
万历母子互相看了看,对张居正的说法并不是很赞同,可李太后十年来一直教训儿子要听张先生的话,此时就不好出言反驳。
“张先生您的意思是?”万历皱起了眉头。
张居正将颔下黑须一捋:“陛下既然赏赐了玉带,就已是历朝少有之殊遇,以老夫之见,这次就尽够了,将来若是秦将军再立大功,再一并加赏吧!”
万历心中替秦林抱不平,看看这位爱卿,始终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的矗立一旁,全然没有邀功请赏的举动,心中就越发感激。
“秦将军,你以为呢?!”万历破例问着秦林,破天荒地道:“不论你要什么,朕都赏给你。”
秦林低着头,比什么时候都老实:“陛下赏赐的玉带,对微臣来说已是殊恩,微臣受宠若惊,不必再要什么。”
万历感动得非比寻常,李太后也连连点头,像秦林这种立了大功还丝毫不居功自傲的臣子,实在是难得呀!
刘守有却会错了意,见张居正一再打压秦林,只道是帝师首辅厌恶他……谁家女儿被耽误到十九岁还嫁不出去,恐怕都会记恨这家伙吧?!
“微臣有事启奏……”刘守有正儿八经的跪下禀道:“陛下,太后,秦林忒地胆大妄为陛下御赐之玉带,本该恭恭敬敬的供在家里,他却毫不在乎的系在身上,还浑身邋里邋遢的,分明是欺君罔上!”
秦林确实很邋遢,但李太后和万历都知道原因,并不怪他。
李太后摇摇头:“秦将军昨夜深更半夜还在查案,一定累得回去倒头就睡吧,起来没时间整理仪容,都是为了报效朝廷呀!”
万历细长的眼睛却眯了起来,狐疑的盯着秦林。
这位帝王遗传了祖父嘉靖皇帝的生性凉薄,即便功劳再大,在他心目中也只能得到一时的感激,君臣之分则是天渊之隔,帝王心术终究要盖过那感激之情。
刘守有不提则已,既然提起来,万历看到秦林腰上系着的九龙玉带,心头就泛起了膈应:御用之物赐给臣子,臣子用起来终究有些犯忌讳,所以一般都是供在家里,并不真正使用,秦林公然系着九龙玉带,莫非恃宠而骄?
秦林不慌不忙,侃侃而谈:“启禀陛下,臣知道御用之物不是人臣能够自用的,但微臣将玉带系在身上,也有臣的一番深意。”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哦?”万历来了兴趣,饶有兴致地看着秦林。
刘守有则呵呵冷笑,心说看你能编出什么花样儿?靠这条九龙玉带在午门前压了我的威风,这会儿还是这条玉带,叫你在陛下面前吃瘪,失了圣眷,看你还嚣不嚣张?
秦林神色肃然,大声道:“天下皆知陛下是少年天子,当年十岁继位,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不知道陛下如何英明神武,所以微臣学千金买马骨的故事,特地系上陛下所赐的九龙玉带,好叫天下人都晓得微臣虽然不才,犹能得陛下宠信,则吾皇礼贤下士、解衣推食,是个大大的明君,于是四方豪杰之士尽皆来归,替朝廷效力!”
千金买马骨出自战国策,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
秦林话音刚落,万历的眉头就舒展开来,李太后更是乐不可支:“秦将军太自谦了,哀家看来,你哪里是什么马骨?你分明就是辅佐我皇儿的千里良驹!”
万历打量打量秦林,刘守有不提还好,既然提起来,就觉得他这身有点不配,便摇了摇头。
刘守有见陛下朝着秦林摇头,心中便是一喜,只道皇帝要出言斥责。
哪晓得万历启口道:“秦爱卿,玉带要配蟒袍,你这飞鱼服是配鸾带的,如今系了玉带,未免不伦不类。”
秦林故作迟疑,装起傻来:“启奏陛下,微臣并未蒙赏蟒袍。”
“好个实心眼的秦将军!”李太后笑得前仰后合。
张居正瞥了他一眼,捋着胡须微微颔首。
万历越发满意,伸手一挥:“从来玉带配蟒袍,朕既然赏了你九龙玉带,难道还差一件蟒袍?正如母后所说,秦将军未免太实心眼了,好吧,朕再赐你行蟒袍、展脚襆头、朱履……秦将军,还有袜子、裤子什么的,朕就不一一颁赐了,你可别光着腿穿蟒袍哟。”
“谢陛下隆恩!”秦林眉花眼笑,心头乐翻了天。
蟒袍是特旨恩赐,就算做到公侯伯,没有特旨也不能穿,外朝只有做到正一品的大臣和内阁成员才会蒙恩特赐,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官服。
单单从纹样就知道蟒袍的特别,它和皇帝所穿的龙袍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可以采用皇帝专用的明黄色,唯一的区别就是龙的爪子从五个减少到四个,不称龙而称蟒。
刘守有后悔得差点给自己一个耳刮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多嘴的话,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一开口倒好,秦林又多得了件蟒袍!我这锦衣都督都还只有飞鱼服呢,呜呜呜……刘都督心头只想哭。
第550章 罪己诏
孙晓仁的供词,提供了白莲北宗就是闻香门的铁证,万历决定赐给秦林蟒袍之后,很快就在武英殿中议定了部署:由东厂和锦衣卫密切协作,秘密布网,务求将白莲北宗一网打尽。
因为孙晓仁知道当年孙怀仁是被白莲北宗杀死的,他自愿帮助朝廷,把宫中所有的内应全供了出来……其实白莲北宗的势力并没有想象中大,孙晓仁这个卧底的偶然因素比较多,其余的卧底只有五个人,都在浣衣局、混堂司(管洗澡的)这种外围机构,而且品级也很低,接触不到朝廷的核心机密。
冯保借此机会,在宫中开展整肃行动,把所有的太监宫女都清查一遍,正好孙海、客用、孙德秀等人怂恿万历胡作非为,渐渐倚仗皇帝的宠幸和冯保争权夺利,冯督公假公济私,便借这次机会,把他们通通打发去看草场、守皇陵。
就连张诚、张鲸两个司礼监仅次于冯保的秉笔太监,也收敛了许多,唯恐冯保趁机下黑手。
冯保的心思大部分在宫内,外面的行动,则以锦衣卫为主,东厂为辅助,刘守有全盘布局,秦林负责直捣黄龙,捣毁白莲北宗的老巢,擒杀其教中高层人物。
表面上说是刘守有全盘布局,秦林只负责打其总部,但是各位大佬都晓得这只是个托词而已,说白了就是白莲北宗分布各地的香堂,小鱼小虾由刘守有对付,总部的大人物则交给秦林。
到头来,刘守有四面撒网却只能捞一堆虾米,秦林直捣黄龙却能抓住大家伙。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谁叫刘守有破案的本事不如秦林呢?!他也只能自认倒霉。
商量得差不多了,最后李太后突然提出:“诸位爱卿,这次陛下虽然是被诬陷,但他狂饮烂醉、持剑夜行,犯的错也不小,必须下罪己诏。”
“啊,罪己诏?”万历的嘴角一下子耷拉下来,罪己诏对于一位帝王来说,严重程度基本上就仅次于逊位了,李太后突然提到这事儿,万历心中郁闷得不行,求援的把目光投向了张居正。
没法子,由帝师首辅批评几句,总比下罪己诏好吧。
张居正捋着胡须微笑,眼睛里光芒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明显没有帮万历的意思。
他的改革新政,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万历这个弟子却越来越不听话,随着年龄增长,也有收回权力的意思,于是朝野一些反对新政的势力,就把目光投向了年轻的皇帝。
张居正要以明白无误的方法告诉对方,他是帝师、一直都是帝师,这个朝廷仍是他和他的江陵党把持朝政,新政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想走歪门邪道、想挑拨他和皇帝的关系,做梦!
李太后是位严厉的母亲,从来没有想过儿子的逆反心理,见状只是柔声问道:“张先生公务繁忙,这罪己诏是小张阁老还是申阁老来起草?”
“一事不烦二主,老臣动动笔吧……”张居正看着万历,微笑道:“毕竟教不严师之惰,老臣也有很大的责任。”
万历只觉嘴里发苦,他最近有几样事情没有完全按照张先生的意思去办,可想而知,这道罪己诏,恐怕不是那么轻松的。
秦林见状,倒是心中一声嗟叹,日后万历与张居正的矛盾,大概就是从这些事情渐渐埋下的种子吧?!谁会想到事情将要发展到那个地步?
可是否下罪己诏的问题,不是他这个专管缉拿大奸恶逆的锦衣卫指挥使、北镇抚司掌印官可以管的,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好隐忍不发。
细细观察,张居正辞别时,万历虽然在笑,嘴角却几乎平平拉开,秦林立刻认出这是颈肌发力的假笑,而不是面部肌肉活动的真笑……
毕竟是未来老丈人,想到张居正的奏章秦林就心头不得劲儿,回北镇抚司对剿杀白莲北宗的事情匆忙做了一番布置,算算时间还来得及,他打马直奔珠市口纱帽胡同的相府。
这座相府秦林是熟门熟路,料想张居正心性如铁,不是轻易能劝服的,秦林就先去找到了张紫萱。
十九岁在明朝已是大龄女青年,过二十就是绝对的剩女,可这位相府千金正当妙龄,哪有一点儿嫁不出去的味道?
但见她眉目如画,天姿国色,抱着只雪团般的波斯猫儿,懒懒的坐在闺房里看书,偶尔伸一下懒腰便是风情万种,惹得窗外偷窥的秦林吞了口唾沫。
扣扣,窗户被叩响。
“倚红、偎翠,是谁在调皮呀?”张紫萱抿着嘴儿,头也不回。
秦林逼着喉咙,装西厢记里的红娘:“小姐,是情郎来啦……”
张紫萱把书本一丢,回首时已然惊喜交集:“呀,是秦兄,不声不响就到小妹窗下,意欲何为?”
“小生偷香窃玉来也!”秦林左右看看,从窗户翻进去,踏进了小姐的闺房。
这时候千金小姐的闺房可不是外人能进来的,就算秦林和张紫萱这么熟了,也是头一次跑到她房中。
只见房中处处陈设雅致,花瓶中插着几支腊梅,传来淡淡的幽香,几案上供着香炉,一只铜鼎古色古香,墙壁上挂着的字画色彩斑驳,年代想必十分久远。
再看看书橱,一大架子的书,没有什么闺阁女子常看的西厢记,倒是看见有资治通鉴、竹书纪年、反经、太白阴经等等,看来张家这位所学是外儒内法。
“哈,我的紫萱小姐果然是个才女……”秦林指着书籍,一本本看过去:“资治通鉴、竹书纪年、反经、太白阴经,啧啧,哪里是普通闺阁女子看的书?”
张紫萱眉宇微带愠意,娇嗔道:“普通闺阁女子,也不会许你翻窗入内吧?秦兄真是个、是个……”
贝齿轻轻把红唇一咬,明媚的眼波往他身上扫了扫,本来想说淫贼二字,终究女儿家害羞,说不出口。
“非也非也,普通闺阁女子的闺房,本将军根本就不会去翻……”秦林坏坏地笑着,偷偷从领口看着张紫萱颈下雪白细腻的肌肤,舔了舔嘴唇:“要翻,我也只翻你的窗子。”
张紫萱脸蛋儿刷的一下变作绯红,在这方面斗口永远斗不过厚脸皮的秦林,两人站的距离太近,房间里又实在太安静,感觉到他热乎乎的呼吸和越来越快的心跳,相府千金也多了几分慌乱,赶紧轻轻推了推他,故意绕开话题:“怎么,今天骗了件蟒袍,秦兄是来找小妹炫耀一番?”
秦林苦笑着摸摸鼻子:“我有那么浅薄?闲话休提,实有正事要找张老先生,烦请小姐引见。”
“你要见我父亲,什么时候还要我引见?”张紫萱诧异地看了看秦林,忽然笑着说:“小妹知道秦兄心中所想了。”
“哦?”秦林神色一怔,心说连这个都知道,你也太强了吧,不愧为张居正的独生女儿呀。
张紫萱伸出手,温柔地摸了摸他的脸颊:“秦兄,家父深知万历陛下天性凉薄,本来你先格象救驾,昨夜又替他洗清冤屈,他自然是很感激的,可要是奖赏由家父提出来,陛下必定又会有别的想法……所以,家父把对你的奖赏,都留给陛下亲自作出,你懂我的意思?”
秦林起初听得哭笑不得,他一早就明白张居正的意思了,此时听张紫萱提及,便装作大梦初醒的样子,紧皱着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享受着美人儿手心温柔的触感,趁她不注意,头轻轻一点,嘴唇就在她红润柔软的唇瓣上轻轻一触。
“呀!”被偷袭的张紫萱往后退了一步,却见秦林贼忒兮兮的笑着,哪儿有装出来的丁点郁闷?相府千金分明又被骗了。
秦林哈哈大笑:“我是有事要找张老先生,不过不是我想升官,而是关于陛下那份罪己诏!”
“罪己诏?”张紫萱一听,深邃的眼睛立刻就睁得大大的:“怎么,是要让家父起草吗?不好,走!”
张紫萱也顾不得许多,牵着秦林的手就脚步匆匆地往外走,一路上相府众奴仆丫鬟见了尽皆咋舌:好嘛,咱们府上的千金小姐,牵着大男人的手只管走,虽然张江陵老先生平生最恨礼法,但也不必这么离经叛道吧?敢情张老邪又生了个张小邪?
熟门熟路,一直走到书房外头,正好看见游七捧着个书匣子往外走。
“停下!”张紫萱直接呵斥:“匣子里装的,可是替陛下草拟的罪己诏?”
“正是乃父所拟……”张居正从书房走出来,他头戴忠靖冠,身穿燕服,佩着高大的身躯和威严的相貌,颇有一种逼人的气势。
“父亲大人!”张紫萱双膝跪地,“就算您不为自己着想,也请替咱们张家上下多想想,这封罪己诏措辞,想必是极为严厉的,陛下将来终究会亲政,到时候他会怎么看待咱们张家?”
张居正神色极为严肃,将袖袍一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将清白二字该作富强,便是乃父平生所愿,而且……而且陛下将来必定能体会我这番苦心。”
“错了,张老先生错了!”秦林突然大摇其头。
第551章 威高震主
张居正讶然,细长的丹凤眼眯了起来,顷刻间精光绽出,眼神如雷轰电闪般犀利。
自从坐上帝师首辅的高位,张居正的权谋所向无敌,所有公然反对他的人,无论是骄横跋扈的高拱高阁老,还是清名举世皆知的海瑞海笔架,一一被放逐、被贬谪,就连文坛盟主王世贞、清流领袖耿家兄弟,都不得不对他屈膝俯首。
万历五年围绕丁忧夺情的争论,张居正更是大展雷霆之威,用廷杖和更加严酷的手段,把那些明着要求他回家为亡父守孝,实则反对新政的顽固官员通通击倒。
三四年来,帝师首辅的地位越发牢固,江陵党从中枢到地方一呼百应,张居正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别人对他说“错”这个字了,以至于秦林突然提起时,显得那么突兀,那么刺耳。
张紫萱看到父亲的神色,芳心就突的一跳,柔肠百结地看着秦林,用目光哀恳他放缓词句,暂且退让,自己慢慢再想办法婉转规劝父亲。
秦林朝张紫萱投去安慰的眼神,不过他并没有丝毫退让,而是迎着张居正的逼视更踏前一步:“张老先生,你确实错了。”
张紫萱心中幽幽一叹,就猜到这家伙不会改变主意。
秦林虽然和她父亲文武殊途、性格各异,但骨子里的骄傲是完全相同的……或许这就是相府千金和秦林一见倾心的原因吧。
张居正将袖袍重重一挥,声音沉了下来:“好,既然你说老夫错了,就得说出错的理由要是有道理,老夫自然从谏如流,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莫怪老夫,哼!”
连万历都怕张居正三分,唯独秦林不怕他老人家,不慌不忙地问道:“王世贞说张老先生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您知不知道?”
张居正修眉一挑:“这话不是海笔架说的吗?”
“啊,是海瑞说的?”秦林摸摸鼻子,讪笑道:“不好意思,记错了,嗯,反正差不多吧,我就想问问张老先生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张居正本来气鼓鼓的,到这里反而哭笑不得,原本以为秦林要说出一番怎么样的大道理来呢,没想到他连究竟是谁说这话都记错了。
张紫萱也哑然失笑,待要假装呵斥秦林几句让他退下,却见父亲神色已不如刚才那么严厉。
“老夫虽然瞧不上海瑞那迂夫子,倒不觉得他这句话有什么不妥……”张居正将黝黑的胡须轻轻一捋,隐然有自得之色。
海瑞是在夺情之议发生后,说出这句评语的,张居正通过夺情避免了回乡守孝三年,没有远离京师政治中心,保住了权位,保住了改革新政的大业,但他失去了清名,在世人特别是儒林清流眼中成了一个为了权力,甘愿做不孝子的卑鄙小人。
可在张居正自己看来,这句话反而是对自己最好的评价,身为宰辅重臣,掌握着大明朝这艘巨舰的航行路线,只要工于谋国就行了,拙于谋身恰恰是他为了新政大业不惜牺牲个人名节的完美写照。
再说了,身负李太后重托,内引冯保为奥援,外则江陵党遍布朝野,权倾天下的张居正,又有什么必要去谋一身之荣辱得失呢?!便如商鞅、霍光、王安石,是非荣辱尽可留待后人评说。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句话,确实是很高的评价……”秦林啧啧赞叹,似乎完全同意张居正的看法,“当得起这八个字的,二十四史上也就商鞅、周亚夫、晁错、岳武穆、于少保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吧?!”
商鞅、周亚夫等人都是历朝历代的英雄豪杰,秦林以此来比拟,张居正颇为傲然自得,但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
除了商鞅之外,其余数人无不落得人亡政息的局面汉朝晁错被杀,削藩终止,遂有七王之乱;宋朝岳飞屈死风波亭,北伐半途而废,直捣黄龙终成画饼……
“秦林,你凭什么说老夫会步他们后尘,凭什么说老夫的新政也会人亡政息?”张居正气得脸色铁青,把胡子一吹,眼神凝练有如实质。
秦林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道:“张老先生是大明历朝第一名相,也是第一权相,李善长、胡惟庸、严嵩,哪个的权力能及得上张老先生您?可他们身前身后有好下场了?此处并无外人,恕小侄直言不讳,做官到您这份上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死后被清算,要么……造反!”
张居正、张紫萱父女面色大变,各各心头有数,秦林说的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千年来用鲜血写成的历史。
位极人臣、权倾天下,要么就造反做曹操,要么就是霍光,死后被清算。
“秦兄未免、未免太……”张紫萱忍不住反驳道:“自古也有君臣相得,比如诸葛亮辅佐蜀汉后主,死后也并没有受到清算。”
秦林苦笑着摇摇头:“小姐又何必自欺欺人?难道你以为当今陛下是刘阿斗?”
张紫萱面色大变,方才的反驳也只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此时才想起万历生性刻薄寡恩,哪里是忠厚老实的刘阿斗?
“造反?”张居正也有那么一刻的失神,接着他赶紧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念头从脑海中赶走,神色重新变得坚定:“不、老夫是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老夫绝不会造反,秦林你不要胡说至于人亡政息,哼哼,陛下终将明白我的一番苦心……”
难怪张居正和万历会从君臣相得,最终走到那叫世人扼腕叹息的一步,秦林不禁为张居正感到悲哀,他叹息道:“张老先生,海瑞说你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小侄并不这么看,小侄反而觉得您谋身既拙,谋国也拙!”
张居正气得满脸通红,张紫萱也连连朝他使眼色,秦林却连珠炮一样说道:“须知宰辅与帝王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形势,张老先生只谋国不谋身,为了当前强行推进新政就罔顾君臣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将来埋下祸患,你自己不怕死后被清算,难道你就不怕落得人亡政息,新政成为泡影?”
“陛下圣明天子,绝不会这么做的……”张居正固执地说道。
“所以,你就错在这里!”秦林摇着头,极其惋惜地道:“你们都把万历当皇帝、当成天子,于是就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他,殊不知他只是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你身为帝师,更应该知道他生性刻薄寡恩、心胸狭隘,别人的好处三天就忘,别人有过错就记住一辈子……纯粹就是个资质平庸、还有点小心眼的家伙,只不过跟着你学了些帝王术而已,离圣明天子还差得老远!”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说皇帝,就连张居正自己,明明知道万历的那点臭脾气,但或许是老师对爱徒的宽容,或许是传统思想的束缚,总把他看作真命天子,即使有什么缺陷,将来也必定会改正,所以草拟的罪己诏,措辞也极为严厉而正大,几乎是以帝王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万历。
唯独秦林比谁都清楚,万历在明朝皇帝里面绝对算不上什么圣明天子,执政能力赶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差得太远,还特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