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医卫(猫跳)-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林顿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对云南缅甸的局势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越发坚定了南下的想法。
如果是之前还是跳出朝争、以待时机,那么现在他真正想去云南建功立业了,将那些丢失的国土,尽数收回中华版图!
第987章 釜底抽薪
几乎就在同时,云南的告急表章终于由七百里加急送抵了京师,芒市陷落,施甸陷落,顺宁告急,永昌告急!
明朝云南的版图远比后世大得多,顺宁、永昌等地,已经是云南腹心,背后就是大理和昆明,缅军攻破施甸,打开了通往顺宁和永昌的通道,直窥大理、昆明,已经动摇了大明朝在云南的统治基础!
云南巡抚饶仁侃,巡按御史苏酂,再也无法粉饰太平了,他们词气悲切地上表,声称没想到缅甸如此猖獗,请求朝廷治自己的罪,同时又表示愿意戴罪立功,言下之意是朝廷如果继续留着他俩在云南,就能把这场战事胜利结束。
时至今日,朝廷里的明白人都知道饶仁侃和苏酂是在扯淡了,但没有人敢上书去触万历的霉头,只有申时行和副都御史吴时来上奏,要求对引起边患的李材等倒霉蛋从宽处理。
申时行这一手非常漂亮,不是缅甸来打万历的脸,而是李材不小心引起的边患,这样万历也有台阶可下了。
果不其然,万历觉得颜面可保,倒也不再深究,就这么把三员犯官继续关在诏狱里头。
云南的形势,总得要收拾,不可能一直糜烂下去,而巡抚饶仁侃和巡按苏酂都很有点靠不住了,那就得选拔能臣前去坐镇……这位大臣倒不必多会打仗,因为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昌祚不是吃素的,倒是政治能力比较重要,既要能以雷霆手段整肃云南官场,迅速展开战时动员,又要有对付夷人,边打边拉软硬兼施的手段。
这号硬角色,以前江陵党布满朝堂的时候倒也不缺,比如前兵部尚书曾省吾,这位老兄一举平灭困扰大明百余年的僰人之乱,又做过离云南很近的四川巡抚,而且春秋正盛,放他去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目前显然不可能,万历亲自下诏,宣布对曾省吾永不叙用,说皇帝金口玉言永不改悔,那是太夸张了,但这么快就要让他自打耳光,却也为难得很。
至于其他的人嘛,比如余懋学、吴中行、赵用贤、顾宪成等辈,平时夸夸其谈,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好像满天下就没有他们办不来的事儿,偏偏这次全都成了缩头乌龟,纷纷表示要在京师匡正朝纲,无暇去西南边陲。
打仗可不是玩嘴皮子、笔头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得了?再说了,武死战文死谏,咱们是该死谏的,没必要去死战。
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当然不怕这样的情形,他老人家八风吹不动稳坐钓鱼台,采取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那就是什么人都不举荐,就这么等着,看看有哪个笨蛋自己跳出来,去踩这摊狗屎。
晴天一声霹雳,秦林秦督主自告奋勇,在京师百官瞠目结舌的情形里,轰地一脚踩上了狗屎:他毅然上表请战,要求出云南主持战局!
这个要求,让都门各派震惊之余,得到了所有派系的共同支持:申时行、许国和余有丁三位辅臣知道秦林有善于抚夷的本事,对内则软的硬的都来得,实在是绝好的人选;张鲸、刘守有巴不得秦林快快滚蛋,最好待在云南一辈子不回来;旧党清流也松了口气,至少秦林离开京师之后,那些可恶的东厂番役应该会松松手,不再是上茅坑拉屎,都有番役“善解人意”的递草纸吧。
唯独京师的勋贵武臣们稍微有点担心,怕秦林一去不回,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事情无人主持,大家伙的银子打了水漂。
很快从草原上传来的消息打消了这种顾虑:徐文长在归化城主持大局,据说,这家伙和忠顺夫人三娘子同出同入,过得快活似神仙。有这位居中主持,枕头风吹起来,办事怕不比秦督主还要方便些?
万历也晓得秦林极能抚夷,招抚五峰海商,又底定土默川,这次大概也能马到成功吧!而且,秦林这个东厂督主久在京师,似乎权柄越来越大了,也该让他外头走走,松松京师这边的弦……
于是,圣旨没有任何阻碍的下达了:秦林以左都督、少保、东厂督主身份,巡视云南提点兵备宣慰诸夷!
大明朝向来以文臣督师,以厂臣督师这还是头一次,所以措辞与之前的有所不同,但意思总是再明白不过了。
话说回来,秦林以武臣身份都督东厂,还不照样是开前所未有之先例!
又是秋风萧瑟时,秦林即将离家远行,张紫萱抱着襁褓中的小秦泽依依惜别,徐辛夷嘟着嘴老大不乐意……她闹着要跟去,结果被秦林在床上狠狠教训一顿之后,终于放弃。
青黛小手绞着衣角,贝齿轻咬唇瓣,水汪汪的大眼睛含着一包泪,望着秦林,欲言又止。
徐光启已经回家搬妻儿老小来京了,如果他在这里,看到这一幕,还不得感叹秦督主公忠体国啊?放下京师的荣华富贵,辞别娇妻幼子远赴西南边陲,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
秦林当然知道青黛的意思,轻轻抱了抱小丫头,在她耳边低低地道:“放心,岳父大人绝不会有事的,我向你保证!”
青黛的父亲李建中在云南永昌府做通判,现在永昌已经是前线,她当然忧心忡忡。
听得秦林保证,小丫头破涕为笑,忽然又板起脸,手指停在秦林鼻尖上:“不仅是爹爹,你也得平平安安地回来,答应我。”
“答应你。”秦林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青黛放心了,在她心目中,凡是秦哥哥答应了的事情,都是绝对能做到的,秦哥哥无所不能!
秦林出门上了踏雪乌骓,一提手中缰绳:“弟兄们,咱们走!”
陆远志、牛大力和众多亲兵侍卫前呼后拥,一群人打马疾驰,飞也似的去了。
……
云南昆明,巡抚衙门,巡抚副都御史饶仁侃与巡按御史苏酂困坐愁城。
饶仁侃生得体肥,脸颊两边的肉鼓起来,鼻子陷进去好像没有了一样,穿着三品文官的袍服,不停地擦着汗水,喃喃地道:“昆明的天气就这么古怪,都到深秋了,中午还这么热,老夫到云南好些年,仍然不习惯。”
云贵高原上阳光强烈,确实比别处显得炎热,但也不至于到了深秋还热得冒汗,饶仁侃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因为从都门传来的坏消息。
东厂督主秦林以钦差大臣身份,奉旨巡视云南提点兵备宣慰诸夷,这位爷可不是个善茬,比谁都心黑手狠,想到他即将到此,饶巡抚就觉得浑身上下都在冒汗了。
饶仁侃又暗暗后悔起来,本来张居正不待见他,据说已经准备把他调到京师某个闲职上,是他自己不甘心离开巡抚这个有实权的位置,四下钻营保住了权位,再加上云南离京师实在太远,够资格做巡抚的人不大愿意来,所以张居正死后又被他做了三年,直到如今。
现在想来,真不如一开始就调走,省得坐在火山口上受罪!
苏酂年纪四十岁上下,戴獬豸冠、穿獬豸补服,身材又高又瘦,一张脸颧骨格外高耸,底下两道深深的法令纹,看上去刻薄而阴毒。
他年纪轻官也小,却比饶仁侃来得镇定,咋了口茶水,拱拱手:“饶先生何必焦躁?那秦林在都门长袖善舞,到了云南边陲只怕也是两眼一抹黑,到底还是要靠咱们。”
“谈何容易!”饶仁侃眉头大皱,又低下了声音:“本官听说永昌通判李建中,乃蕲州神医李时珍之子,便是这位秦督主的正牌老丈人!万一……咱们岂不是……”
苏酂也吃了一惊,大惑不解:“李建中竟是厂督之岳丈,何以至今仍在边地蹭蹬蹉跎?别是以讹传讹吧?”
难怪苏酂不相信,虽说目前的朝局,东厂督主对文官体系的影响力远不如辅臣和九卿,但要提拔一个小小通判,那也不费什么力气,至少把李建中从云南边陲鬼地方,调到内地膏腴之地,甚至京师里头做官,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结果不仅从来没听李建中自己提过,更没有来自京中的照应,这位李通判好几年来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永昌做个通判,不是和百姓讲些劝农桑、戒赌博的呆话,就是空余时间坐堂问诊,与其说像个官员,不如说他更像个心地善良的医生,这样一号人物,突然说他有个做东厂督主的女婿,别说苏酂,任何一个人听到了都会产生疑问。
饶仁侃苦笑不已,皱着眉头道:“本官也是不久前听说的,就在永昌城下,李建中无意中自己说了出来……还有个孟养土司的后人,叫做什么思忘忧的,也和秦林是旧识,恐怕……”
苏酂的脸色忽然阴沉下来,原本以为秦林到云南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听凭摆弄,没想到他竟有两个熟人摆在这里,而且还是关键的位置,这就有点不好办了。
巡抚和巡按两位大人,颇有些不能被外人道的秘密。
两人面面相觑,未来晦暗的前景,让他们的心情非常沉重。
“干脆,来个釜底抽薪!”苏酂嘴里憋出一句,云贵高原灿烂的阳光透过屋顶的亮瓦照下来,昏暗的室内,他的脸色在光暗之间交错。
饶仁侃大吃一惊,端着茶碗的手都开始发抖了,盖碗茶的托子、茶碗、盖儿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你是说?”饶仁侃被心底想到的事情吓得脸色苍白,声音越发小了:“永昌府治保山,可是大理的东面门户,并且遮护了其后十数万军民啊!一旦有失,云南腹地门户大开,军民人等沦陷敌手,那罪过……”
苏酂阴恻恻的冷笑连声,看着饶仁侃的目光冰冷:“那又有什么办法?”
饶仁侃跌坐在椅子上,良久不发一语,不知时间过了多久,他才幽幽地叹了口气:“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呼……苏酂松了口气,露出放心的微笑,鼻翼下开始延伸的法令纹,显得越发阴森。
刚刚下定决心不久,门子就来通传,说黔国公来拜。
沐王府世镇云南,除了首代沐英封王,其后每代黔国公世袭罔替,执掌云南兵权,与国同休,最是荣华富贵。
即使是目前文贵武贱,连带勋贵地位也有所下降的局面,黔国公仍是云南柱石,绝对不可轻侮。
饶仁侃和苏酂一同起身迎了出去。
这一代黔国公叫做沐昌祚,他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穿一领国公的麒麟补服,腰系金镶玉带,走路风风火火,大嗓门像打雷:“老饶,小苏,你们咋还不发兵?本国公等得气闷,难不成大军顿在昆明看鸟?”
每次和沐昌祚见面,饶仁侃和苏酂都要感谢张居正,要不是江陵相公把他老爹沐朝弼弄去软禁起来,沐王府的气焰还要比现在高十倍,压得云南的文武官员抬不起头。
即便如此,沐昌祚的嚣张跋扈也就比他老爹稍微好一点点,要知道,就连南京魏国公,对南京六部的文官也是以先生相称,不会老饶、小苏的乱叫。
好在这代黔国公是个徒有其表的草包,当初张居正收拾他父子俩就不费力,饶仁侃和苏酂糊弄他,也没有太高的难度。
“兵粮未曾足备,如何仓促出兵?”饶仁侃双手一摊,非常诚恳地道:“秋粮正在征集,等到秋粮上来,国公爷再出兵,到时候雷霆万钧之势直压下去,缅兵如何能够抵挡?立刻成就国公爷不世威名。”
沐昌祚乐呵呵的,觉得这话非常受用,但又皱了皱眉:“可永昌和顺宁的告急文书发来好几遍了,据说莽应里那厮发兵昼夜攻打……本国公觉得吧,其实邓子龙和刘綎所部离那里并不远,所需粮草也有限,不如调他们先去应援?”
饶仁侃和苏酂互相看看,苏酂上前一步,拉着沐昌祚低声道:“国公仔细想想,刘、邓两位都是勇将,却非国公麾下,到时候如果立功,算哪边的?下官实为国公着想啊!实在兵势危急,不如先发顺宁,毕竟永昌城池高厚、兵粮足备,当可撑持到国公亲率大军前往平乱。”
这样吗?沐昌祚摸着颔下胡须嘿嘿地笑,他被苏酂体贴入微的说法完全打动了。
第988章 在劫难逃
昆明方面按兵不动,永昌、顺宁前线立刻吃紧。
莽应里攻占施甸焚掠三日,城内外百姓十不存一,缅军连下陇川、芒市,攻势本已有衰竭之象,但在施甸大逞淫威之后,又被激起了凶性,从上到下瞪着充血的眼睛请战。
施甸陷落,云南震动,耿马、湾甸土司不战而降,莽应里命大将莫罕领一支偏师,以两土司所部为先锋,去袭取顺宁府。
然后莽应里亲率缅军主力,驱战象七百头,以伪丞相岳凤督率步卒,加尔德诺率佛郎机火枪手助战,挥师直叩水眼关!
水眼关并不是什么有名的雄关,虽然出于两山夹对、一线飞跨的险地,但关城既破又小,只设了一个小小的巡检司盘查来往行人、缉捕盗贼,顺便收点过路费,毕竟这里已经是永昌府辖下汉地,自打沐英平云南,怕有两百年未经刀兵了,那兵备之废弛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熟悉内地情况的汉奸岳凤,在主子面前拍胸脯打包票,说只要缅军一到,巡检司那几十个兵丁铁定四散而逃,拿下关卡绝对不费吹灰之力。
到了水眼关,按照岳凤的命令,缅军大队在关下两里列阵,数万缅兵充塞山谷,无数面黑色的怒目金刚旗帜如鬼幡般竖起,七百头战象发出惊天动地的嘶鸣,军容之盛冠绝南疆边陲。
投降缅甸的孟密、蛮莫、车里、木邦等土司尽皆相顾骇然,哪怕早见识过缅兵威势,此时仍免不了心惊胆战,怪不得东吁王朝在南疆称王称霸,暹罗、安南都不敢惹它。
莽应里骑着高大雄壮如妖魔的战象,将土司们的神色尽收眼底,登时心中志得意满。
秦林让暹罗等三国牵制缅甸,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野心勃勃的莽应里绝不肯善罢甘休,他看出了东南三国的软肋:这些小国、弱国,完全是因为背后有大明的鼓励,才敢联合起来和强盛的缅甸为敌,它们可以起到牵制的作用,但绝不会死战到底,并且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一旦缅军表现出强悍的战斗力,它们就会徘徊不前。
“既然你们受大明天朝指使,我就直接向天朝用兵!”莽应里策划筹谋良久,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竟把战刀指向了中华天朝!
果不其然,云南官吏反应迟钝,明缅边境忠于大明朝的土司难以抵挡缅军兵锋,再加上当年明朝不发救兵、孟养思个全家殉难的恶劣影响,越来越多的土司向莽应里投降,缅军兵威大振,竟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被视为云南腹心汉地的永昌府。
在东南小国心目中,大明是战无不胜的煌煌天朝,两百年间所向无敌,谁知这庞然大物竟被缅甸轻侮,顿时震怖异常,而暹罗、柬埔寨等国就慑于缅甸兵威,完全不敢轻举妄动——哪怕莽应里留在本国的部队已经不多。
到目前为止,战局的发展完全符合莽应里之前的预料:明方反应迟钝,边境土司纷纷投降,东南诸国惊慌恐惧,内地州县缺乏战争准备……
“看来这一次,本王真的要打到大理去,立朝称帝啦,哈哈哈哈!”莽应里在战象背上放声狂笑。
伪丞相岳凤呵了呵腰,满脸谄笑:“那微臣就做个开国功臣,将来凌烟阁画影图形,大王千秋万载江山永固,也叫微臣能名传后世。”
这幅汉奸嘴脸任谁见了都想吐,唯独莽应里打心眼里受用,笑得越发嚣张。
“国王陛下,尊敬的首相先生。”佛郎机人加尔德诺有些不耐烦岳凤和莽应里,他举起马鞭指了指不远处的关卡:“勇敢的西班牙火枪手,非常乐意为你们效劳,拿下这座低矮的、破旧的关卡。费迪南德伯爵大人等着捷报,我想他很乐意听到西班牙勇士在中国打响第一枪的消息。”
西班牙人占据吕宋之后,竟正儿八经地制订了一个征服中国的计划,驻菲律宾总督费迪南德伯爵和主教、贵族们共五十一人,向西班牙国王呈递报告,要求动员两万五千名士兵、十二艘大型战舰、二十万比索的军费,登陆进攻中国(猫注:史实,绝非杜撰)。
后来因为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折戟沉沙,这个计划便成了镜花水月,但至少现在它还是费迪南德伯爵和下属们热烈讨论的问题,并且派出了加尔德诺随同缅军出征,试探明朝虚实。
加尔德诺见到的一切,对西班牙的侵略计划而言都是强有力的鼓励,现在这个西班牙人已经不满足于跟在缅甸猴子后面,想自己一试身手了。
不过岳凤阻止了加尔德诺,西班牙火枪兵应该用在更重要的战场上,他告诉加尔德诺一句中国谚语:“杀鸡焉用牛刀”。
按照岳凤的命令,一百名缅军打着怒目金刚旗帜,大摇大摆地朝关上走过去,想来以关下军容之强盛,这座小小的关卡会立刻投降吧。
无论是莽应里还是加尔德诺,都非常轻松惬意,一些西班牙火枪手甚至开始打赌,这座关卡里的“黄皮猴子”究竟会射出几支箭,三支,两支,还是干脆不作任何抵抗?
缅军小队沿着山间的大道,已经走到了关卡前面五十步的地方,关上仍然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从堞垛上探出一颗脑袋,然后又很快地缩了回去。
这个举动让缅军哈哈大笑,更加蔑视胆怯畏缩的中国守军,他们迈着轻快的步子接近关卡。
突然之间,三声鼓响从关后传来,鼓声沉闷有力,在空荡的山谷间回荡,悠远的回声带着某种独特的韵律。
缅军正在奇怪,山谷两边的树林中响起了可怕的绷绷声,好像有很多人在那里弹棉花。
“快、快退!”首当其冲的缅军小头目叫喊起来,不过他的叫喊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一支尖利的箭矢刺穿了他的喉咙,他用双手揪住箭杆想把它拔出来,这个举动完全是徒劳的,在发出了一阵嘶哑的惨叫之后,小头目软软地倒下,并且永远不可能再爬起来。
更多的箭矢像下雨一样扑向缅军,发射的距离实在太近,有的就是从树林中离官道二十多步的地方射出的,所以这些箭矢又急又准,非常刁毒,把猝不及防的缅军纷纷射倒,一个个钉死在地上。
西班牙火枪手的打赌被迫终止了,没有任何人获胜,因为明军射出的箭矢数量远远超过了估计。
莽应里非常生气,岳凤也很吃惊,但这并没有让他们灰心,从明军射出箭矢的数量和作战方式来看,这不是一支正规部队。
没错,在水眼关指挥战斗的正是永昌府通判李建中、孟养土司思忘忧,埋伏在树林里的弓箭手,既有永昌府征召的猎户,也有孟养兵中射术超群的人。
李建中身穿正六品官服,站在水眼关不算高的关墙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缅甸军队,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如此强盛的军容,也让他感到了由衷的担忧。
驻守水眼关的全部力量,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千五百人,而对面的缅甸军队超过八万,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思忘忧的心情还不错,脆生生地道:“李通判,刚才打得好呀,莽应里这个坏人,敢来打大明天朝,他会一败涂地的!”
“也许吧……”李建中微微点了点头,远不如思忘忧那么乐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昆明方面援兵的消息,于是知府高明谦等人在府城保山动员民壮、筹备粮草,他则率领土兵前来加强水眼关的防御。
别看刚才的战斗打得不错,李建中却很清醒,靠这点兵力和刚刚稍事加固的关卡,要想挡住庞大的缅军,那是相当困难的。
而且,李建中很清楚自己的本事,绝不是什么名帅大将,也就能动员土兵民壮,打一点拖延时间的小仗,前景很不乐观。
“莽应里这个家伙,竟然真的选择了永昌府作为主攻方向,咱们的压力很大呀!”李建中叹了口气。
思忘忧不明白他的意思:“李通判?”
李建中解释道:“我们这里是主攻方向,顺宁府的压力,相对要小一些,因为顺宁是相当偏僻的山区,易守难攻,如果莽应里的目的是侵夺一些边境土地,他就应该把主力派去打顺宁,因为山高路远,将来明军也很难收复,他可以借助那里的地形慢慢周旋。”
思忘忧顺着往下说:“但他没有用主力去打顺宁,却选择了永昌方向,这意味着……”
小女孩的眼睛睁大了,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不错,他想去大理!”李建中做出了判断。
南诏国、大理国,云南要建立割据政权,都会选择大理作为首都,是一系列地理因素决定的。
如果莽应里要去大理,挡在中间的永昌府,就是他的必取之地!
如果朝廷不发援兵,如果中枢的秦林不及时伸出援手,永昌府恐怕将会在劫难逃……
第989章 万里驰援
李建中组织一切能够利用的人力物力,顽强地抵抗着缅军的攻势,作为一个医生的儿子、举人出身的六品通判,统帅不到两千临时征召起来的军队,即使再加上思忘忧带来的五百孟养兵,要抵抗拥有战象和西班牙火枪手助战的七八万缅军,怎么看都像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或者说,天方夜谭。
偏偏李建中把仗打得有声有色,竟把兵锋正锐的缅兵牢牢的拖住了。
明军最有力的盟友,无疑是施甸和永昌府之间那险峻崎岖的地形,西面的潞江(即怒江)和东面的澜沧江都可以顺着河谷走,偏偏这段路位于两江之间,除了山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