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元丰笑着点点头,“原来如此,这样说我就能理解了,这种开发能力确实很重要。”
  想了想朱元丰又道:“我觉得你很看重开发资源。”
  范宁淡淡道:“我和王安石关系很好,但这次我成婚,他就在京城,我给他送去了婚贴,他却没有来参加我的婚礼,这是什么缘故,三祖父想到了吗?”
  朱元丰摇摇头,范宁这才道:“王安石是坚定的改革派,而我是改良派,我们两人可以说是同床异梦,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我不主张动既得者的利益,而是主张把饼做大,然后在分配新饼时,给百姓多分一些,这样就能在改革中润物细无声,最后走向成功,但做饼的面粉从哪里来,那就是从海外寻找资源,黄金、白银、矿产、木材、粮食、牲畜、珠宝等等。”
  朱元丰叹息道:“这是你的梦想,我也希望它有一天能走向成功!”
  ……
  下午时分,船只抵达了白龙川,原本荒凉的原野上变得热闹起来,可以看见一个个帐篷在远处出现。
  白龙川是目前鲲州发现的最大一处金田,鲲州准许五户私人采金都集中在这里,包括朱氏、曹氏、高氏、杨氏、庞氏等五大家族各自获得约三十里的河段开采权,加上朝野延期一年对鲲州的私人采金征税,所以抓住第一年的机会,成为五大家族最紧迫的任务。
  明仁和明礼兄弟当然也是在这里采金,只是他们从朱家的河段中分到了十里的一段,时间是三年,再过两年,兄弟二人就要结束在鲲州的采金,重新去开创新的事业。
  这里有一段约十余里的天然的良港,距离白龙川约二十里,大船便在这座天然良港内靠岸停泊,众人下了船,马匹也从底仓牵了出来。
  范宁指着这段良港对朱元丰笑道:“这里就是晋县的预留地,今年我打算在这里先发展出一座小镇,等朝廷批准后,就直接构筑城墙。”
  “发展小镇,百姓以什么为生呢?”
  “初步考虑是畜牧业和采伐木头!”
  范宁笑道:“海峡对岸就是鲸州,相距约五十里,可以让他们去鲸州放牧、伐木,鲲州官府每月给他们补贴粮食鱼肉。”
  “那土地呢?”
  朱元丰质疑道:“唐县和汉县百姓都有土地,晋县百姓没有,他们能接受吗?”
  “土地当然也会有,这是朝廷承诺的,但不一定用来种粮,种点瓜果蔬菜都可以,这里阳光充足,水源充足,种瓜果应该不错!”
  正说着,剑梅子骑马过来对范宁道:“小夫人要赔姑母去大船,姑爷要去巡视矿场,自己去就是了,小夫人说她不跟去了。”
  “好吧!我和老爷子两三个时辰后回来。”
  范宁和朱元丰催马向二十里外的白龙水奔去……
  自从十天前放开劳工雇佣后,五大家族纷纷向州衙递交申请,范宁在当天就全部批准,每家招募的人数都在上限两百人,这几天已经投入了紧张地开采,除了各家族坐镇金田的族人外,各家族还各自派了十几名心腹前来协助管理,比如给劳工做饭,采购,监工等等,再有就是各家族也和海外经略府签署了安保协议,军营会派出一定的士兵前来维护治安。
  如果没有出什么事情,官府一般都不会过问私人采金,今天范宁前来白龙川也并不是以官方身份来巡视,而是陪同朱元丰去查看朱家的采金情况。
  范宁比较谨慎,没有前往其他几个家族,而是直接来到了上游,上游三十里是朱家的矿田,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区域,远远便看见了这里扎着百顶大帐,二十几顶大帐是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粮食物资,空地上搭建了几座大灶,五名厨子正在忙碌地做饭,这里是四百人的营地,光吃饭就是一个重大工程,需要五个厨子每天全力以赴才能完成。
  “三老爷!”
  正在蒸饭的厨头忽然看到了骑马奔来的朱元丰和范宁,他顿时又惊又喜,连忙迎上前,“三老爷,姑爷,您们怎么来了?”
  “我来这里看看大家!”
  朱元丰笑眯眯问道:“阿元,在这里还习惯吧!”
  “还好,虽然寂寞一点,但还是能忍受。”
  “好好做两年,朱家不会亏待你的,回去你就能在长洲县买座好宅了,妻儿也有了自己的家。”
  这二十几名随从都是朱家老宅的家仆,三名头目每人每月五十贯钱,其他人每人每月三十贯钱,在鲲州做两年回去,每人都能攒下一笔钱,这也是他们能坚持下去的动力。
  “老爷,我会努力坚持下去。”
  朱元丰点点头,“那兄弟二人,还有朱晟呢?”
  “两个小哥就在前面,二衙内还在再走十里才能见到。”
  “你继续忙,我们过去看看。”
  朱元丰和范宁催马北上,走出约两里,便看见大群日本劳工在水中淘金,他们先用木斗将河底泥沙挖上来,再用细簸箕在水中漂洗,基本上每次漂洗都能发现几颗金砂,其实这样做浪费比较严重,但明仁他们只想再做两年,所以便采用了粗犷式采金。
  明仁和明礼就像监工一样,来回巡视着一百多劳工洗砂,实际上他们也有几名监工,是朱家派给他们,这次朱家跟随朱晟来了三十余人,不光是朱家淘金需要,另一部分也是支援明仁和明礼二人。
  “明仁!”
  朱元丰挥了挥手,大喊一声,明仁眼睛一亮,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老爷子,你怎么来了?”
  “瞧你这话说的,难道我就不能来鲲州?”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能在鲲州看到老爷子,真有一种忽然见到春天的感觉,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明仁笑嘻嘻油嘴滑舌道。
  “看你这张嘴,今天不知吃了几斤豆油,算了,懒得理你,我去看看朱晟!”
  朱元丰催马向北面去了,范宁却翻身下马,将马递给一名监工,问明仁道:“这几个月采金情况如何?”
  明仁摇摇头,“明显没有去年好,去年和年初的金砂含量很足,从四月到现在几乎减少了一半。”
  “那找到原因了吗?”
  “原因其实我和明礼都知道,实在是明礼一个在这里,有点看不住那些鲲族人,他们捡两粒金砂会私贪一粒,有时候明礼看到了,又不敢过于招惹他们,这帮家伙很凶悍,惹了他们恐怕会出事,明礼也只能忍气吞声。”
  “鲲族人也会贪金砂?”范宁惊讶道。
  “怎么不会贪?”
  明仁忿忿不平道:“刚开始还比较老实,但过了一个冬天回来后,一个个变得又奸又滑,至少他们都知道,拿着金砂可以去喝酒、买东西、玩女人,这种好东西他们会放过?”
  “那这些日本劳工呢?”
  范宁看了看两百名正在忙碌的劳工,问道:“你怎么防范他们偷金?”
  “我先扣住他们工钱,我把丑话给他们说好了,老老实实做一年,如果没有偷金砂,我奖励每人一两黄金,每天收工时都会搜身,如果偷了一粒金砂,不但一两黄金的奖励拿不到,工钱也没有了,他们都不傻,最多只能偷半两黄金,偷多了就会被发现,那样反而得不偿失,索性老老实实干活。”
  范宁来到河边,注视着劳工挖砂,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阿宁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吗?”
  “你们这样挖沙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
  “没办法,我们只做两年时间,还那么长的河段,只能粗犷一点。”
  “我不是说你们浪费河沙,而是说你们浪费人力,用一百人来挖沙,有必要吗?”
  “那你有什么办法?”
  范宁想了想后世淘金的办法,对他道:“你看这条河的水不是很急,水量也不算很大,你们可以旁边挖一条引水渠,比如百丈左右,让河水绕一个弯再流入河中,两头用泥袋一堵,把河水舀光,这样就不用把河沙挖上来,直接在河道中淘金,这不是好办法吗?”
  明仁想了想,这个办法还真不错,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功,自己怎么没想到,他急忙大声喊道:“老二,你过来!”


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岛
  离开了白龙川,大船继续东行,两天后便抵达了朱雀岛,范宁原本还想巡视鲸州和马场,但他发现朱元丰身体已经开始疲惫,考虑他已年近花甲,不宜长时间在海上航行,便取消了巡视,只陪同他去朱雀岛,然后尽快返回唐县。
  “祖父,那就是朱雀岛!”范宁指着远处约二十里外的一座岛屿对朱元丰。
  朱元丰显得有点激动,拥有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是他多年梦寐以求的想法,这和在大宋购买一片土地,建一座庄园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他就是这座岛的国王,这是朱元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念头,此时当他看见这座岛屿时,这个念头便不可抑制的滋生起来。
  “父亲,就是这座岛吗?”朱洁感觉到父亲的激动,便小声问他道。
  “就是这里,天子将这座岛赐给了我,没有什么地契,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旁边范宁没有说话,他感觉朱元丰完全会错了意,朱元丰以为天子把这座岛赐给他,这座岛就不再是大宋版图了,事实上,这座岛依旧是大宋领土,只不过变成私有罢了,和在大宋买一座庄园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朝廷鼓励私人开发海外,对朱元丰的这座岛会免税数十年,在利益上,确实和大宋不太一样。
  范宁没有说破这个残酷的现实,默默让朱元丰沉醉在心满意足的幻想之中。
  当初范宁给朱元丰选这座岛,关键就在于这座有两座天然良港,一南一北,而且南面的天然海港受黑潮影响,是一座不冻港,这是极为宝贵的条件。
  大船在南部的一处天然良港缓缓靠岸,海港不大,像极了鲲南湾,四周海岬将海湾围成一个圆形,形成一座占地数十顷小海湾,可以停泊近百艘大船,外面的大风大浪影响不到海湾内的平静。
  范宁虽然多次经过朱雀岛,但登上岛屿还是第一次,此时已经盛夏七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但朱雀岛上却微风习习,异常凉爽,在清风吹拂下,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
  岛上的草木和环境基本上和鲲州一样,其实这也是火山形成的一座岛屿,不过岛上没有看见锥形火山,火山应该是在最大的玄武岛上,也就是后世的捉择岛,朱雀岛是由岩浆堆积而成,不过经过千万年的风化,表层已经变成厚厚的土壤,土质十分肥沃,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浆果,使这里也变成海鸟繁殖栖息的天堂。
  “这座还真大啊!”朱元丰叹息道。
  当然很大,这座岛占地两百六十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很大的都市了,范宁指着远处不高的山丘笑道:“这些岛屿和鲲州的地形都差不多,中间高四周低,沿海一圈平坦,可以发展畜牧,南面靠海冬天很温暖,牛羊可以在南面过冬。”
  这时,朱元丰忽然想起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急忙问道:“阿宁,岛上有淡水没有?”
  “当然有!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条河流,听说中心地带还有一座颇大的湖泊,祖父要不要去看看。”
  朱元丰动心了,回头对女儿朱洁道:“阿洁,我去岛中心地带看看,你要不要一起去?”
  朱洁有点畏惧,她面露难色道:“爹爹,听说岛上有毒蛇,我就不去了。”
  朱佩还想跟随夫君一起去,但听说岛上有毒蛇,顿时吓了一大跳,连忙道:“我也不去了,我和小姑上船休息!”
  “那你们上船去,我和阿宁去看看。”
  朱元丰和范宁催马向岛上而去,后面跟随着十几名骑兵。
  岛上中间是丘陵地带,被大片茂盛的森林覆盖,以红松为主,名贵的琥珀木随处可见,朱元丰兴致盎然,指着森林边缘笑道:“光在森林边缘我就看见了数千棵琥珀木,把这座给我,朝廷可亏大了。”
  范宁笑了笑道:“这么多琥珀木投入市场,不怕大宋消化不了吗?”
  朱元丰回头笑眯眯地望着范宁,“那你就错了,权贵府中做一套琥珀木家具就要上千根琥珀木,张尧佐用琥珀木造了一座松香阁,你可以想象他用了多少琥珀木,以大宋的财力,你运多少琥珀木去都给你消化掉。”
  “如果是这样,三祖父真的发财了!”
  朱元丰仰头哈哈一笑,“你觉得我还会在意这种小财?只不过看见这么多丰富的资源,心中欢喜罢了!”
  说完他催马向前面奔去,范宁苦笑一声,也催马跟了上去。
  绕过大片森林,他们催马奔上一处高地,眼前顿时一亮,只见一面深蓝色的湖水呈现在他们眼前,这是一片占地上千亩的淡水湖,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又像一块纯净无比的深蓝色宝石。
  范宁和朱元丰的目光都仿佛沉浸在湖水中,十几名士兵也被这壮观的湖水震慑住了,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良久,朱元丰轻轻叹息一声,“如果这面湖水在大宋该有多好!”
  朱元丰心中充满了遗憾,他以后恐怕很少再来了,这面美得让心痛的湖水让留恋万分。
  “去看看吧!”朱元丰催马向湖边奔去。
  奔近了众人才发现有数百头花鹿正在湖边喝水,急促的马蹄声惊扰了它们,鹿群惊得四散奔逃,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朱元丰急得大喊:“不要射鹿,手下留情!”
  士兵们收起弓箭,不解地望着朱元丰,朱元丰摇摇头道:“这是我第一天登陆岛屿,我不希望第一天登陆便留下杀戮血迹,各位,帮帮忙吧!”
  士兵们都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弓箭,这时,范宁在远处大喊:“祖父,到这边看看!”
  朱元丰催马上前,只见范宁蹲在一条小溪前,朱元丰翻身下马,走上前笑问道:“发现了什么?”
  范宁站起身,笑着摊开手掌,“祖父看看这是什么?”
  “金粒!”朱元丰瞪大了眼睛,只见范宁手掌上放着五六颗黄豆大的金粒。
  “这里也有黄金?”
  朱元丰连忙细看这条小溪,是从丘陵高处潺潺流下,注入湖中,湖水四周像这样的小溪至少有二十余条,它们成为湖水的来源。
  朱元丰蹲下,细看小溪,只见清澈的溪水中一颗颗金黄色的颗粒清晰可见,朱元丰顿时又惊又喜,又有点担心,惊喜是他的岛屿上也有砂金,而且数量不菲,而担心是这些砂金的存在,会不会让朝廷后悔,最后收回这种岛屿。
  “要再看看其他小溪吗?”范宁笑问道。
  朱元丰摇摇头,“时间不早,我们再看看牧场就回去了!”
  众人离开了湖水,朱元丰最后看了一眼这面让他无比沉醉的湖水,轻轻叹了口气,催马越过了高岗。
  靠海边是大片草场,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草,走出十余里,朱元丰忍不住问道:“这边草按理应该和鲲州一样才对,但感觉还是不同,这是什么缘故?”
  范宁微微笑道:“鲲州的牧场已经改造过了,前年我们就撒了大量的苜蓿种子和野豌豆种子,又阻止人力将很多有毒的草拔出,连续做了两年多,牧场渐渐就不一样了,再过几年,牧场进一步优化,草原上大部分都是苜蓿和野豌豆,那边没有用的杂草就会慢慢边缘化。”
  “原来如此,那还要烦请阿宁替我多准备一些苜蓿种子和野豌豆种子,我这边的牧场也要进行改造。”
  “这个没有问题,那祖父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派人来岛屿?”
  朱元丰想了想,“今天已经来不及,明天春天吧!开春后我会让孙子阿林带一批人来,到时候还要雇佣一些鲲州的日本劳工。”
  “这些都是小事,时间不早,我们回去吧!”
  范宁刚说完,只见远处剑梅子骑马疾奔而来,似乎有什么事情,范宁连忙迎上去,“剑姐,出了什么事情?”
  “有士兵来找你,好像什么重要人物来了,你去看看吧!”
  范宁心中一怔,会是谁来了?他连忙催马向港口奔去,只见港口上又停泊着一艘小船,有士兵正焦急地向这边张望。
  范宁奔至面前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士兵单膝跪下禀报,“启禀知州,枢密使韩相公抵达鲲州了,目前在群牧司等候知州,请知州速去相见!”
  范宁心中一惊,韩琦怎么来了?他心念急动,难道是为了出羽国之事而来吗?


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
  范宁让朱佩带着朱元丰父女乘船前往唐县,他则带着随从上了鲲州,众人骑马向群牧司方向疾奔而去。
  群牧司驻地位于鲲州正北面,由数十座大木屋和十座马厩大棚组成,目前有官员近二十人,牧子五百人,群牧司不受鲲州官府以及海外经略府管辖,直辖于朝廷群牧司。
  “目前我们的马匹已从最初的三千多匹增加到七千余匹,还有两千多匹孕马,估计明年初能破万匹……”
  都监杨云侃侃而谈,走到他身旁的韩琦连连点头,韩琦在西夏带过兵,深知战马的重要性,所以他来唐县没有遇到范宁,随即便北上来到群牧司,视察这里的养马情况。
  “那种马有多少?”韩琦又问道。
  “大概三百七十余匹!去年春天我们两次在鲸州捕获了三百余匹野马,获得一百三十余匹上好种马,这些种马今年生出了一千多匹二代马,体型明显高大强健,极大地改良了我们战马的血统,我们准备延续这种血统,五年内培养三万匹高质量的战马。”
  韩琦兴趣浓厚,问道:“给我看看这些种马的后代?”
  杨云一招手,一名牧子立刻牵来五六匹小马,这些马匹都只有几个月,看起来还很幼稚,但韩琦能识别战马,只见这些马匹虽然还小,但体格均匀,腿长头小,毛色光滑,马尾茂密,他又在其中一匹小马的马背上用劲摁了摁,小马纹丝不动。
  “好马!”
  韩琦由衷赞叹道:“这些马匹长大后都是一流的战马啊!”
  这时,又有一名牧子牵了两名高大健壮的马匹出来,杨云接过缰绳对韩琦笑道:“韩琦再看看这两匹马?”
  韩琦眼睛一亮,上下打量一下这两匹高大强壮、四蹄有力,迟疑着问道:“这也是那些野马的后代?”
  “那些野马的后代怒目前都还是小马,这两匹马是朱大官人献给朝廷种马的后代,少见的好马,这两匹就送给韩相公了,算是相公来鲲州的纪念!”
  韩琦心中有点不太舒服,竟然公开向自己行贿,这怎么行!
  韩琦摆了摆手笑道:“杨都监的心意我领了,但我年事已高,已经很少骑马,这些马匹就留着做种吧!”
  杨云再三相劝,韩琦只是不收,最后韩琦脸色阴沉下来,“杨都监,难道非我明着说,你才肯善罢甘休?”
  杨云额头流汗,躬身道:“卑职知错,请韩相公见谅!”
  “把马牵回去!”
  韩琦挥了挥手,杨云无奈,只得悻悻地把马匹牵回去了。
  就在这时,远处有人大喊:“范知州来了!”
  韩琦大喜,连忙迎了上去,只见一队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为首之人正是范宁。
  范宁奔至近前,翻身下马笑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韩相公,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韩琦眯起眼睛道:“你这个臭小子居然不经朝廷允许,就擅自进攻他国,你犯了大忌,我可是来救你的,浑小子懂不懂?”
  范宁挠挠头道:“韩相公可是一向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我让韩相公相救,岂不是违背了韩相公的做人原则?”
  “难道你以为我在骗你?”
  “韩相公当然不会骗我,但救我的应该是那些几百万两黄金白银才对吧!”范宁笑嘻嘻道。
  韩琦无奈,只得指了指范宁道:“让我怎么说你,你不能每次都靠侥幸,虽然这次官家看在黄金、白银的份上饶过你一次,但更重要你是初犯,如果你再犯类似的错误,不知多少人会来抓你的把柄,那时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明白吗?”
  说到最后,韩琦的神情变得十分严肃,他可不希望范宁这样的栋梁之才最后栽在任性上。
  范宁也收起的嬉笑,躬身行一礼,“多谢韩相公对晚辈的爱护!”
  韩琦脸色稍霁,点点头道:“牧场这边我已经视察完成,我想去看看汉县,你陪我去吧!”
  “卑职遵令!”
  停一下范宁又问道:“韩相公是怎么从唐县过来的?”
  “当然是坐船过来,从唐县到这里好像没路吧!”
  范宁有些不好意思,从唐县也可以骑马过来,只是要烧着海边走,太远了。
  范宁和韩琦上马,在数十名随从的簇拥下,一边走一边给韩琦介绍,“卑职打算修建一条从汉县到群牧司的官道,唐县也修建一条,这样,鲲州初步就形成了道路网。”
  “那你打算从什么时候开始修路?”韩琦问道。
  “事实上已经开始了,汉县城池和码头都基本上修建完成,筑城的一万余名日本劳工已经从汉县开始向群牧司方向伐木筑路,中间会修筑一条分支官道,通往西北的晋县……”
  “但晋县还没有批下来,你又想先斩后奏?”韩琦不满瞪了范宁一眼,他发现范宁在尊重朝廷方面做得很不够,需要时时刻刻敲打他。
  范宁连忙道:“这次不会先斩后奏,卑职只是预留了晋县的位子,最多……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