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使君都把富贵送上门了,你还在矫情!”
  李翰妻子见丈夫还在犹豫,顿时急了,“你快点答应,现在就答应,别在犹豫了!”
  李翰虽然面子有点放不下,但他也确实意识到参加变法的巨大好处,正是想通了这一点,他终于点点头,“卑职愿意加入。”
  ……
  两天后,赵仲针在三十名侍卫的严密保护下,乘坐两艘大船抵达了宋城县,同船过来的还有刘楚,这是范宁指明要求他参加变法司。
  刘楚担任的官职是南京留守监司长史,也是一个虚职,使他也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变法中去。
  范宁率领王安石等四名已经确认入职的下属亲自到码头去迎接赵仲针到来。
  赵仲针十分兴奋,临走时,皇祖父给他了巨大的鼓励,并毫不掩饰地夸赞他第一篇报告写得好,鼓励他以后就这样写,有想法、有细节、有内容。
  正是皇祖父的鼓励让他带着十分的热情来到应天府。
  范宁却很冷静,给他一一介绍将来的变法成员,这里面赵仲针只熟悉王安石,王安石已经四十岁,到了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已经取代欧阳修成为京城名气最大的诗人和文学家,而这个时候苏轼还年轻,很多名篇都还没有面世。
  王安石今年年初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火遍了京城,成为公认的最好的元日诗。
  另外他去年进京途中写得《泊船瓜洲》也一样脍炙人口,令赵仲针十分崇拜。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人他都不熟悉,不过赵仲针还是很客气地和众人一一相见,众人随即簇拥着赵仲针的马车前往京东路安抚使司官衙。
  安抚使司官衙已经搬回城内,官衙占地足有二十亩,经营了数十年,各种建筑数十座,房舍上百间,目前大部分都空关着。
  赵仲针顾不上休息,走进内堂便召集所有官员举行议事,他展开天子赵祯的圣旨并朗声宣读。
  圣旨不长,只是宣布成立京东路治军所,由梁郡王赵仲针出任监使,安抚使范宁出任副监使,其余监官由监使和副监使协商任命。
  监使享有五品以下官员的直接任免权,同时享有三品以下将领的处置权,监使回京述职时,由副监使代为行使任免权和处置权,治军所成立期为一年,一年后自行撤销。
  “各位同僚,大家都已经知道治军所的使命和职责,我需要强调的是,这次军队变法是由天子亲自过问,我们将直接向天子汇报,希望我们众志成城,一起将这份答卷做出一个满意的结果。”
  回应赵仲针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
  京城,巨鹿王府内,王妃高滔滔跟着几名使女,急匆匆向后宅走来,她刚才得到使女禀报,王爷有点异常,坐在水塘边快一个时辰了,都没有动过,这让高滔滔十分担心。
  这几天丈夫的情绪一直有点不太正常,高滔滔很清楚事情起因,就在于天子册封儿子为梁郡王,宫中之前就传出消息,天子有意立皇太孙,这次册封似乎从侧面映证了这一点。
  对于高滔滔而言,皇位归丈夫也好,归儿子也好,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甚至高滔滔还更希望儿子登基,这样他丈夫就不会被皇位拖累,丈夫身体一向不好,安安静静养生不更好一点吗?
  但高滔滔也知道丈夫的心思,表面上丈夫不在意皇位,但他内心却比谁都渴盼坐上那个位子,丈夫心中的权力欲望极为强烈,如果儿子登基,他就会与皇位失之交臂,恐怕他就难以接受了。
  高滔滔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丈夫,但至少得让他明白一点,如果他们父子起了纷争,最后获胜的,恐怕就变成了张尧佐。
  走过一道月门,高滔滔来到池塘旁,只见丈夫呆呆地坐在一块大石上,情绪低沉,她心中一阵心疼,慢慢走到他身边,柔声道:“夫君还在为针儿的事情烦恼?”
  良久,赵宗实叹口气,“他是我儿子,如果最后他能获胜,我当然只有高兴。”
  高滔滔又安慰他道:“如果针儿登基,夫君就是太上皇,针儿毕竟年少,很多东西不懂,恐怕还得依靠你,等针儿真正成人了,你再放手也不迟。”
  赵宗实苦笑一声道:“我对针儿没有意见,只是父皇……”
  停一下他又道:“我以为针儿会回来给我报个喜,没想到他直接去应天府了,如果我猜错,是范宁让他直接过去,针儿心性纯良,他不会不来看望我们,但旁边人就难说了。”
  高滔滔沉默片刻道:“夫君,这件事不能怪范宁,在这个敏感时刻,要是我,我也不希望针来见我们,会节外生枝的。”
  “那应天府的军队变法,针儿不就变成了范宁的木偶了吗?”
  高滔滔这才明白丈夫的心思,他也想插手应天府的兵制变法,他在恨范宁剥夺了他的机会。
  “夫君,应天府的变法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官家并不是指望变法成功,而是通过变法来了解针儿的心性,我认为针儿应该听范宁的安排,他迄今为止做得很成功。”
  “可我才是针儿的父亲,我的儿子该做什么,应该我来指导,他算什么?”
  赵宗实霍地站起身,转身怒气冲冲走了。
  高滔滔呆立在池塘边,她觉得十分无力,难怪官家一直不太喜欢丈夫,确实是有原因的,她这个枕边人到现在才发现丈夫性格上的弱点,他太有点自以为是了。
  高滔滔心中变得担忧起来,她反复告诫自己,必须时刻盯住丈夫,不能让他做蠢事,不能让张尧佐再抓到他的把柄。


第四百七十章 变法第一步
  天不亮,范宁便起床了,睡在身边的朱佩低声道:“外面天还没有亮,也不急着上朝,再多睡一会儿。”
  “今天要开始着手实施第一步变法,想早点去军营!”
  朱佩伸手轻轻抚摸丈夫的脸庞,“你有点紧张?”
  范宁点点头,用脸庞轻轻摩挲她的手,感受她手上的温暖。
  “你继续睡吧!阿倩应该已经起来了。”
  “我也睡不着了,你扶我一下。”
  范宁扶着妻子的后腰坐起身,阿雅进来给她穿上外衣,朱佩撑着后腰道:“你先去给官人梳洗,今天官人要早点出门。”
  阿雅答应一声,先出门了,范宁还要搀扶妻子,朱佩推他出门笑道:“快去吧!我在后院稍微走走,活动一下。”
  范宁梳洗完毕,来到范宁吃早饭,欧阳倩已经给他盛好粥,又拿了两个肉馒头和几盘下菜。
  范宁见欧阳倩有点不太高兴,便笑问道:“怎么了?谁惹你生气。”
  “还不是你那个宝贝女儿,昨晚哭了一夜,简直把我要气死。”
  “她怎么了?”
  “她对两只小鹿已经不满足了,非要养一只小猴子,被我骂一顿,猴子多危险,能给她养吗?”
  范宁想了想道:“猴子是不能养,不过可以养几只野兔,听说街上有卖的,让管家买两只回来就是了。”
  “听说野兔也会咬人的!”
  范宁微微一笑,“你想给它咬都没有机会,根本就抓不到,反正你就给她看看,然后放到山上就是了。”
  “你就这样宠着她吧!明天她要月亮,看你怎么办?”
  “说不定我过几天要出门,你就告诉她,爹爹去给她摘月亮了,回头我用白银打一个小月亮给她。”
  欧阳倩彻底无语了。
  ……
  进行军队变革是一个很麻烦很琐碎的事情,首先京东路三万厢军部署在九个州府内,光确认清点人数都要四处走一圈,所以前几天京东路治军所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细化。
  首先是成立相关机构,治军所先后成立了决策司、参军司、执行司、监察司以及仓库营、宪兵营,一共有四司两营,其中决策司是最高权力机构。
  除了七名官员外,治军所又调入五十名从事和文吏,以及从应天府厢军中挑选一千精兵充当宪兵。
  各地军营清查四十岁以上士兵的命令已经下达,清理超龄士兵的命令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各地军营自查,编造清册,然后由执行司、监察司和宪兵营分成九组,分别进驻九座军营,对整编留下来的士兵进行年龄核实,最后核实完成后,被裁掉的士兵则来应天府集中,进行补偿后返乡清退。
  应天府的超龄士兵的清理率先进行,中军大帐旁边五座大帐内,六名文吏分成三组,正逐一核对士兵资料,每个士兵的资料都比较健全,包括年龄、户籍地、家人等等情况都进行了登记,所以清查起来比较容易。
  三组文吏手上都有厚厚的名册,一名文吏念名,一名文吏登记,全部登记结束后,再交换名册核对一遍,这个工作比较容易,两天就能完成。
  “黄文荣,四十四岁,火长,单州丰县人桃木乡人,从军十年……”
  超过四十岁的士兵除了每人补偿二十亩田、两石米外,另外还有一个军龄补贴,基本上是一年一贯钱。
  如果是火长则补偿三十亩田,像这个黄文荣,从军十年,那就补偿十贯钱,因为他是火长,他最后能到手三十亩田、两石米和十贯钱。
  另外王安石提出了低级将领的清退标准,众人商议,低级将领可放宽到四十五岁,包括押司和队正、队副三种军职,补偿要比普通士兵高不少。
  “王平,四十七岁,普通士兵,应天府谷熟县人,从军二十五年……”
  坐在旁边的范宁眉头一皱,对文吏道:“把这个王平的资料给我看看。”
  文吏连忙把军卡取出交给范宁,范宁看了看,这份军卡已经发黄了,至少已有十几年了。
  他再对比一下旁边的纪年表,这个王平是大中祥符七年出生,景佑三年从军,算下来,可不正好是从军二十五年。
  当了二十五年厢兵,还是一个普通士兵,一个典型的老军油子,这时,旁边鲁春秋低声道:“这个士兵我知道,五年前就死了。”
  范宁顿时明白了,人五年前就没了,但军俸照发,这是个空俸兵。
  “应天府军队里有多少空俸兵,你有数吗?”
  鲁春秋淡淡道:“军队有两种人最清楚,一个是指挥使,一个户曹吏,像李翰是刚接手都指挥使,可能他不一定知道,但他下面的六名营指挥使个个都有本小帐。还有就是户曹吏,他是负责发俸,按照规定,他要核对到具体每个人的身上,所以他也很清楚。”
  范宁虽然不打算现在追究吃空俸,但不代表以后就不追究,如果金额小就免责,如果金额大,把钱退回大半,也可以轻罚或者免责。
  但涉及金额大,又不肯退回,那就必须要秋后算账,这样的蛀虫将领留在军队中迟早会变成腐点。
  范宁想想道:“带我去户曹吏的营帐!”
  ……
  每个座军营也有相应的六曹吏和一名主事参军,兵、户、功、法、仓、工,对接安抚使司的六曹和录事参军,不过军营的六曹级别比较低,连九品官都不是,属于文吏,所以叫做六曹吏。
  在六曹中,最重要是户曹吏和仓曹吏,一个管具体士兵的入伍退役以及每月俸禄等等,一个管粮仓物资,由于户曹吏要和具体士兵打交道,他对每个士兵的情况掌握最深,往往是有都指挥使的心腹来担任。
  应天府军营的户曹吏叫做林况,应天府谷熟县人,是前都指挥使蒋成华的同乡,蒋成华被免职流放,他提拔的两名指挥使也被免职,因为林况的职务太卑微,反而侥幸逃过一劫。
  此时正在协助清点超龄士兵,这时,一名士兵上前对他附耳说了几句,他便放下手中的事情,跟随士兵来到中军大帐。
  “启禀安抚使,林况来了!”
  林况连忙上前向范宁躬身行礼,“卑职参见安抚使!”
  范宁打量他一眼,见他年约三十岁出头,长得貌不出众,便问道:“你就是应天府大营的户曹吏?”
  “小人正是!”
  范宁冷冷道:“你们都指挥使告诉我,应天府大营有两百名左右的空俸士兵,你手上应该有一份他们的清单吧!”
  林况为这件事已经变得草木皆兵,神经紧张到了极点,范宁一句话把这件事揭开,吓得他扑通跪下,连连磕头道:“卑职愿把贪赂的空俸钱退出来,恳请安抚使饶我一命!”
  这倒有点出乎范宁的意料,他现在还不想查具体吃空俸的将领,只想掌握一份名单,没想到林况竟然主动请罪,这就不用他威胁了。
  范宁点点头,“你想要脱罪,那就必须戴罪立功,把你知道的都交代出来,把贪的钱吐出来,我就准你退职回家。”
  林况看到了希望,连忙道:“我愿交代一切,所有贪的钱退出来。”
  “先说说空俸的事情,具体是怎么贪赂的?”
  林况底下头道:“我每个月会统计士兵增减情况,报给安抚使司,这几年都没有减员,实际上每个都在减员,像生病、年纪太大请退,意外受伤、当了逃兵等等,我都没有上报。每个月初正常解来军俸,一般都是用交子,十号左右,都指挥使批准发俸,我把空缺士兵的军俸扣下,其他军俸由各营指挥使正常领走发放,怎么发放我不管,有没有从中克扣军俸也与我无关,但每月一千多贯的空俸都在我手上,我抽一成,剩下的交给各营指挥使,他们自己去分配。据我所知,从指挥使到下面的队正、押司都有份,然后还要上供给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拿最大头,指挥使其次,再其次就是户曹吏,队正、押司每个月也能拿几贯到几十贯不等,就看他们手下的空俸兵多不多。”
  范宁负手走了几步,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几乎是全军腐败,所有将领都涉及,像李翰这种没有贪空俸的将领简直是凤毛麟角。
  “这样说起来,你每个月至少抽一百贯钱?”
  “是!我任职两年,拿了两千五百贯钱,我不敢用,都存起来了。”
  “你先下去,先把空俸兵的名单给我,然后等清查完超龄士兵后,你把贪的钱交给监察司,然后写一份退职申请,我就按照超龄队正的补偿准你回家。”
  “谢使君宽宏大量!”


第四百七十一章 触动利益
  林况退下去了,范宁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吃空俸情况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户曹吏抽一成,那都指挥使至少抽三成,指挥使抽两成,每月都有上百贯钱的收入,十年下来就是一万多贯钱了,他们怎么肯吐出来?
  就算不肯吐出来也就罢了,就怕他们不肯接受每月上百贯钱的损失,肯定要抵制这次变法了,他必须要准备好对应之策。
  不多时,林况便交上来一份空俸兵清单,一共两百零三人,分配在六个营中,其中第三营是重灾区,竟然有八十人之多。
  范宁在第三营指挥使周青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他们营每个月有四百贯钱的空俸,他吃三成,那就是一百二十贯,此人担任指挥使八年了,光这八年他就拿了一万一千贯钱的空俸。
  这个人值得关注啊!
  ……
  从治军所进驻军营开始实施变法,应天府厢军军营就处于一种静默状态,从将领到士兵,每个人惴惴不安,之前已经宣布了,在清理超龄士兵后,下一步就是夯实士兵人数,就是空俸兵清理出去。
  第三营的指挥使大帐内,周青和另一名指挥使正坐在小桌前喝酒,周青双眼喝得通红,把酒盅往桌上一顿,恨恨道:“当初若不是我们拿下蒋成华,以那厮的火暴鲁莽性格,肯定要拔刀杀人了,我现在后悔啊!要是当时不拦住蒋成华,范宁这个混蛋就得归西了,哪里还有今天这样的变法?”
  另一名指挥使叫王确,是第二营的主将,他和周青是同乡,两人关系极好。
  王确也应和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我第二营还好一点,你每个月以后要损失上百贯钱吧!”
  “远远不止!”
  周青咬牙道:“听说还要清理克扣士兵军俸,我手下五百士兵,就算三百人吧!每人每月孝敬我五百文的茶钱,那又是一百五十贯钱了,我每个月损失两百五十贯钱,这笔账又怎么算?”
  “就是!太平盛世,又不打仗,一步步升上去,不靠花钱打点靠什么,其实我倒是无所谓了,外快收入不多,也没有什么负担,没有就没有了,哥哥,你不一样啊!没有这笔钱,你那五房小妾怎么养活她们?”
  王确的最后一句话像刀子一样狠狠捅进周青的心窝,他每个月的二十几贯俸禄都原封不动交给老家的娘子,让她养孩子,给自己养父母,但每个月的两百五十贯钱,他却一文都没给妻子,分成五份,在城里租了五座小院子,养了五房小妾,这些年他每晚轮流去五房小妾家里过夜,日子过得极为舒坦。
  现在要变法了,他的两百五十贯钱可能从此就没有了,那他拿什么养小妾?其中两个小妾还给他生了儿子。
  想到这一点,周青简直郁闷得要发狂了。
  ……
  入夜,指挥使王确借口孩子生病,便离开大营进城了。
  他家确实在宋城县内,两个儿子都有七八岁了,不过进了城,他并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一座大宅前。
  这里是京东路转运副使李浑的官宅,李浑亲自把他迎进府中,两人直接来到东院。
  李浑在一间大屋的门口道:“杨先生,王将军来了。”
  “请他进来!”
  李浑带着王确进了门,房间里灯光明亮,只见一名四十余岁的文士正负手站在窗前,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确,“王将军一定给带来好消息了。”
  这名文士正在张尧佐的心腹谋士杨铠,为了抵制这次厢军变法,张尧佐不仅让杨铠亲自坐镇应天府,还动用了自己在京东路一切资源。
  李浑一直就是张尧佐的人,应天府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他权势不大,影响也不大,所以没有被范宁盯上。
  而王确隐藏得比较深,他也是前任安抚使赵谦向张尧佐推荐,通过枢密院提拔起来,赵谦出事,王确因为不是赵谦直接提拔,便逃过了清算,他实际上是张尧佐准备安插到徐州出任都指挥使的亲信。
  王确躬身行礼道:“正如先生的预料,军队变法触及到吃空俸的问题,已经引起军中将领普遍不满,不过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
  “那我要你找的人呢?”
  杨铠又笑问道:“难道应天府一堆将领中就真的没有我希望看到的那种人?”
  “有!已经出现了,这个人便是第三营指挥使周青,他武艺极高,非常适合做任务的人选,今天卑职和他喝酒,看得出,他已经恨不得要杀了范宁。”
  “他损失很大?”
  “不光是损失大,而是他在城内养了五房小妾,有两个私生子,一旦范宁变法将断了他的财源,他将无法面对即将发生的悲剧。”
  杨铠淡淡一笑,“这倒很有意思,这个周青敢杀人吗?”
  王确点点头,“我们这些指挥使,哪个手上没有几条人命,只要范宁真把他逼上绝路,他一定会动手杀了范宁!”
  杨铠却摇了摇头,“你的仇恨方向拉得不对,虽然我也恨范宁入骨,张太师更是恨不得啖他的肉,寝他的皮,可是这次我们要杀的人,还真不是他。”
  ……
  天色蒙蒙亮,一支二十余人组成的骑兵便沿着西南官道疾速奔行,为首骑士正是安抚使范宁,他昨晚得到消息,徐州军营的数百名超龄老兵不满清退方案,包围了五名清退官员的大帐,而赵仲针此时也正好在徐州巡视,情况十分危急。
  二十余奔行了一夜,人马解困,速度渐渐上不去了,尽管范宁的战马依旧精神抖擞,完全可以再疾奔百余里,但他爱惜战马,也随即放慢了马速。
  这时,范宁见路面有座大茶棚,几名伙计在路边招揽客人,范宁便道:“去休息片刻,吃点东西!”
  众人纷纷翻身下马,牵马向茶棚走去,茶棚掌柜早看见了他们,又是欢喜,又是担忧,喜是来了大生意,而担忧对方居然是军人,会不会赖账不给钱?
  但掌柜还是热情地迎了上来,“各位军爷,请来小店休息打尖!”
  这时,掌柜一眼看见了文官打扮的范宁,心中顿时一喜,连忙抱歉道:“欢迎大官人光临小店!”
  “行了,有什么吃的喝的,尽管端上来,少不了你的银子!”
  听说对方用银子支付,掌柜更加欢喜,连忙吩咐伙计不要招客了,赶紧来伺候这些军客。
  士兵们把马拴在立马柱上,一名伙计来给他们喂马,士兵们很快便将七八张桌子坐满了。
  伙计们如流水般地将各种吃食和茶水端上桌子,士兵们奔行一夜,也着实饿坏了,如风卷残云般地大吃起来。
  范宁喝了几口热茶,问掌柜道:“这里距离彭城县还有多远?”
  “回大官人的话,这里是萧县,前面就是萧县县城,过了县城再走七十里左右就到彭城县,这一段路况好,估计你们中午能到。”
  范宁点点头,又问道:“掌柜知道徐州军营是在城内吗?”
  掌柜笑道:“徐州有两座军营,一座是禁军军营,在城西,还有一座是厢军军营,在城北,都不在城内,但离城都不远。”
  “多谢了!”
  待众人吃饱喝足,范宁丢下五两银子,又带着手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