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超级学霸-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掌柜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情,“那还有什么办法?”
“我也不知道行不行,王勇拿了我们的好处,又办不了事,他很愧疚,他正好有个堂兄在海外经略府负责鲲州事务,他可以把这个堂兄介绍给我认识。”
“鲲州的事情早就不归海外经略府管了,这应该找三司下面的海外司曹才对嘛!”
“掌柜,你糊涂了,今年海外经略府又并给知政堂了,你忘记了?”
周掌柜顿时想起来,鲲州虽然好几年前就划给知政堂,但今年范宁去职后,知政堂又重新接管了海外经略府,并将它分拆成北衙和南衙,北衙负责鲲州、耽州和琉球府,南衙负责南洋和南大陆,南衙在泉州,而北衙则在京城。
“配方这种绝密的情报,北衙的人能搞到吗?”周掌柜怀疑地问道。
柳随风道:“要搞到配方估计不太可能,我在想,能不能搞到一颗失效的铁火雷,失效的铁火雷送回鲲州时,就没有那么严格,或许他能偷偷搞到一颗。”
周掌柜一拍大腿,这是个好办法,送颗真玩意过去,让那些火药匠自己去研究,自己也能完成任务了。
“这个官员有什么弱点?”他急忙追问道。
“我向王勇打听过了,他这个堂兄想在京城买宅,但钱不够,急得焦头烂额,我们这个时候雪中送炭,一定能收买他。”
周掌柜顿时想起不久前刚刚接到的最新任务,朝廷令他立刻打听辽国船队去鲲州的情报,正好可以通过这名北衙的官员打听。
周掌柜立刻拍板,“没问题,他要多少钱,我都给!”
……
海外经略府在范宁离职后混得确实比较惨,不光军权没有了,而且还和三司下面的海外司曹合并,然后拆分为海外经略府北衙和南衙,北衙就在京城,下面又分成三个司曹,其中负责鲲州司曹的官员叫做王勤英,皇佑五年进士出身,三十多岁了,才混到一个从八品小官。
在保和酒楼的一间雅室内,火器局副管事王勇将柳随风介绍给了堂兄王勤英。
“柳衙内太高看我了!”
王勤英手忙脚乱地向柳随风解释道:“我只是从八品小官,都事而已,负责和鲲州联系,鲲州知州都是正六品官,我哪里能管得了他们。”
“一点点小误会而已,不伤大雅,王都事请坐。”
柳随风很热情地请王勤英坐下,王勇在一旁道:“柳衙内家里可是大名府豪门,这座保和酒楼就是他家里,京城还有几处产业,钱多得花不完,真正的阔衙内!”
“老王这话就不厚道了,什么叫钱多得花不完,京城有钱人多得是,你这话传出去,我还要不要在京城混了。”
“我就是个粗人,不会说话,柳衙内千万别生气。”
“呵呵!我也是粗人,替家族在京城跑跑腿,不像王都事,人家可是进士出身,前途无量啊!”
柳随风敬了王勤英一杯酒,又笑问道:“听说王都事想在京城买宅?”
王勤英摆摆手,“什么买宅,就是想在外城买间小院子,七八分地大小足矣,把父母从乡下接来,不想再租房子住了。”
柳随风想了想道:“王都事打算买多少钱的院子?”
“我看中了一间院子,一亩地大小,位于城东,房东开价七百贯,这个价格真的很便宜,虽然靠近曹门,但毕竟是在外城,房东只给我五天时间,我到处借钱。”
“王都事还差多少?”
“还差三百贯,哎!明天就是在最后期限了,我都要愁死了。”
王勤英之所以来吃饭,就是堂弟王勇告诉他,这个柳随风愿意借钱给他,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了,说完,他一脸期待地望着柳随风。
柳随风呵呵笑道:“进士不是都挺有钱的吗?”
“哎!那是攀了高枝,成了权贵女婿,我虽然是进士,但早就成婚生子了,而且考中的名次也低,人家根本看不上,只能靠一点俸禄度日,好在去年去了一趟鲲州,人家送给我一颗珠子,回来卖了三百贯钱,这才算发了笔小财,有了买房之念。”
“没问题,也不用借了,不就三百贯钱嘛!我送给王都事,就当和王都事交个朋友。”
王勤英连忙摆手,“那怎么好意思,我可不能白要柳衙内的钱!”
“是这样的,我们家族也想投资鲲州的木材,但就怕不安全,王都事能不能告诉我,鲲州驻军有多少?有没有什么防御,我听说辽国也有水军,鲲州会不会被辽国水军攻占,万一被攻占,我们家族的投资就完了,如果王都事能告诉我,这三百贯钱就当是我的咨询费。”
王勤英有点犹豫,王勇在一旁鼓动道:“大哥,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你不拿钱过去,房子会被别人买走了,你就后悔哭吧!”
王勤英心一横,对柳随风道:“我告诉你一个绝密消息,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你放心吧!我给谁说去?”
王勤英压低声音道:“辽国确实要攻打鲲州,但在半路遭遇了埋伏的宋军水师,辽国六十艘海上运兵船已全军覆灭,你们家族就放心去投资吧!”
“宋军水师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可靠吗?”
“很抱歉,我也不知道,我的权力范围接触不到这个级别的情报,除非我能升为参事,我或许可以替柳衙内打听到。”
“呵呵!既然是绝密情报就算了,我只是好奇,多谢王都事提供的消息,我马上就和家族联系。”
柳随风拿了三十两黄金给王勤英,便告辞走了,王勇送柳随风出去。
王勤英手中把玩着三锭黄金,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
客栈掌柜房里,周掌柜听完了柳随风的汇报,脸色十分难看,他叹口气道:“连六十艘运兵船都说出来了,他的情报应该是真的,辽军水师全军覆灭了。”
周掌柜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他说宋军是埋伏在半路?”
“是!我还特地问他,宋军怎么知道这个情报?”
“他说了吗?”
“他说他的级别不知道这个情报,如果他能升一级为参事,他就能告诉我了。”
“他这话什么意思?”
“我觉得这个王勤英很贪,他在暗示我们,他想升官呢!其实就是想要钱去打点。”
周掌柜沉思片刻道:“如果这个王勤英可靠,培养他倒是可以,但必须要把他了解透,防止他出卖我们,这样,派人跟踪他三天,了解他的一举一动,要确定他只是一个普通不得志的官员。”
“我明白了!我会安排人盯住他。”
柳随风下去了,周掌柜眉头紧锁,他还没办法把六十艘船全军覆灭的消息告诉辽国,那样枢密院不会满意,他必须要告诉辽国,宋军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时间很紧急,他还真没有办法拖延太久。
“希望这个王勤英是个可靠之人。”周掌柜自言自语道。
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下)
次日一早,掌柜周阙前往辽国馆汇报最新情报,却被辽国常驻宋朝主使萧长英骂得狗血喷头,也难怪萧长英骂他,下级汇报工作,只汇报噩耗,却不提出解决方案,换哪个上司都会窝火。
周阙只汇报辽国运兵船被宋军水师伏击,全军覆没,却没说宋军水师是怎么掌握辽国运兵船情报,汇报情况只汇报了一半,结果就是要承受辽帝耶律洪基的雷霆之怒。
周阙心烦意乱回到客栈,柳随风也回来了。
“今天上午,王勤英已经把宅子买下来了,我的手下亲眼目睹,王勤英在牙行还和房东讨价还价,最终一文钱没有还下去,以七百贯钱的价格买下了旧曹门外的九分地小院子,高兴得跳起来。”
“旧曹门外的小院子,还九分地,会有这么便宜吗?”周阙有点疑惑,旧曹门外的宅子,每亩单价应该在两千贯左右,为什么王勤英买得这么便宜?
“我特地去调查了那座宅子,那是凶宅,三年内死了两个人,一个是病死,另一个是被杀死的,所以才便宜卖,王勤英应该也知道,但他图贪图便宜。”
周阙心中的怀疑消淡了很多,他也很喜欢贪图便宜的官员,这种人比较容易控制,他想了想问道:“你觉得这个王勤英可信吗?”
柳随风点点头,“王勇是可信之人,他既然说王勤英可信,我觉得应该可信。”
周阙压力太大,不能再拖下去了,他下定决心,对柳随风道:“我要知道是谁出卖了辽国水军和造船场的情报,宋军又怎么知道东京空虚,另外,我还想拿到一颗失效的铁火雷,你去和王勤英谈,只要他能满足我的心愿,他要多少钱都不成问题。”
……
中午时分,王勤英来到枢密院,海外经略府北衙和枢密院常有文书往来,王勤英出现在这里很正常,隔三岔五他都会来送一些文书。
枢密院是一座占地数十亩巨大建筑,中间是花园,两边各是三层高的楼房,里面还有一座小院子,是枢密院高官们的朝房。
王勤英来到东楼的二楼,一直走到尽头,里面是占了四个房间的一处职能部门,牌子上挂着‘河北宣抚使衙后勤联络处’,几乎各路宣抚使在枢密院都有专门的联络处,所以这是一个在枢密院很常见的职能部门。
但这个‘河北宣抚使衙后勤联络处’却有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征辽军参谋营情报司京城联络处’,它实际上是征辽军在京城反间谍机构。
王勤英敲了敲门,片刻,门开了一条缝,一双眼睛看了看外面,将门开大一点,王勤英一闪身进去了。
王勤英的堂弟王勇确实是被辽国探子收买,被京城情报司发现,为了实施反间计,情报司便先一步找到了王勤英,王勤英便被情报司改装成了特洛伊木马。
就等着辽国探子把他拉进城去。
不多时,王勤英又从房间里出来,神情平淡,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又匆匆返回三司官衙。
傍晚时分,王勤英和堂弟王勇乘坐牛车来到了保和酒楼,王勇有点紧张,低声问道:“消息拿到了?”
王勤英淡淡道:“消息我拿到了,保证准确,但我有言在先,若拿不到应得的银子,这份情报我不会拿出来。”
“你放心吧!只要东西有料,他们一向出手大方。”
“我拭目以待!”
两人来到保和酒楼,直接上了三楼的雅室,柳随风已经摆酒设宴等候他们多时了。
三人喝了几杯酒,柳随风笑问道:“不知我要的东西,王都事是否带来?”
王勤英点点头,“东西我带来了,但我要先看你们的诚意。”
柳随风取出一只皮袋子,从里面取出五锭黄灿灿的金子放在桌上,笑眯眯道:“这是五十两黄金,兑五百两银子,诚意很不错吧!”
王勤英从怀中取出一个档案袋,放在桌上推给了柳随风,对他道:“这里是原件,这几天文书房正好是我当值,三天之内我必须把原件放回去。”
柳随风立刻打开袋子,从里面取出一份官方牒文,上面盖有‘绝密’字样。
这是由枢密院转给知政堂,再由知政堂下发给海外经略府北衙的一份牒文,柳随风打开牒文,里面是枢密院向知政堂报告辽军水军情况,战船情况,以及造船工场位置的绝密报告,上面有一张手绘的地图。
然后便是知政堂要求海外经略府北衙确认这些情报的真实性,在牒文中提到了情报的来源,女真完颜部。
知政堂牒文下面还有富弼的签名和知政堂大印。
柳随风如获至宝,连忙道:“这份牒文我们确认一下,明天就还给你。”
王勤英不客气地将五锭黄金收入囊中,又对他道:“你们要的失效铁火雷暂时没有,最快也要明年开春,朝廷有批物资运往鲲州,里面就有二百三十三颗过期失效的铁火雷,我想办法给你们弄一颗。”
柳随风大喜,起身行礼道:“事成之后,我们一定重谢!”
王勇轻轻咳嗽一声,柳随风醒悟,笑道:“当然也会有王管事的好处。”
……
三人喝完酒,柳随风将两人送走,便匆匆拿着牒文找到了掌柜周阙,灯光下,周阙眯着眼仔细查看这份牒文,牒文上还有编号,无论是专用的纸张、签名、押印还是内容格式,都完全符合知政堂官方牒文的特点,甚至一些细节也对,比如‘绝密’二字是篆体,边框很粗,周阙接触过,所以他很清楚这些细节。
他点点头,这份牒文是真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是女真人秘密勾结大宋,出卖了辽国水军和东京。
“主管,怎么会是女真人?”柳随风疑惑地问道。
“不奇怪,北女真常常去辽阳府卖虎皮和熊掌,他们很了解辽阳府的情况,他们也经常坐独木舟去黑水河口一带捕鱼,有可能去过鲲州也不足为奇。”
“也对!若他们不和宋朝联系,宋朝怎么会知道完颜劾里钵的名字?”
枢密院的报告中有完颜劾里钵的名字,正常情况下,宋朝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女真完颜部首领的名字,要知道女真有几十个部落,又分为南女真和北女真,完颜部只是北女真中比较强大的一个部落而已,宋朝知政堂怎么可能为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女真部来糊弄自己。
周阙轻轻叹息一声,这也是因为这些年辽国对女真部征税太狠,激起了女真各部强烈反抗,甚至勾结大宋,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可以给辽国一个交代,至于女真完颜部的死活,就和自己无关了。
“铁火雷的情报怎么说?”周阙又问道。
“他说现在没有,要到开春时,会有一批失效的铁火雷运回鲲州,一共二百三十三枚,他想办法给我们搞一枚,但他的开价很高,要两千两银子。”
“钱不是问题,真搞到铁火雷,莫说两千两银子,就算他要一万两银子,我都给!”
为这个铁火雷,周阙的压力太大了,只要能搞到一颗铁火雷,再大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当天晚上,周阙便将知政堂的绝密牒文交给了辽国馆,次日天刚亮,一份从辽国发出的加急绝密情报通过信鹰送去了幽州,也给女真部落带去了灭顶之灾。
第六百零六章 异族异心
这天上午,天子赵顼终于收到了范宁送来的完整报告,这份让人荡气回肠的报告,赵顼整整读了三遍,令他热血沸腾,他坐不住了,负手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
在鲸海,全歼辽军水师六千人,辽国水军全军覆灭,在渤海港,火烧辽国造船场,致使辽国三年内无法造大船,在觉华岛,全歼一万辽军,生俘六千余人,在辽阳府,火烧皇宫,收刮辽国国库,生俘权贵高官两百余人。
如此种种,战绩辉煌,若不是范宁在报告最后再三强调,宋军只是发挥了水军优势,在陆战骑兵对抗中,还是远不如对方,必须坚持持久战,不能改变原定计划等等,赵顼真的要忍不住下旨,要求宋军全面进攻幽州府。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富相公和文相公到了!”
“请两位相公进来。”
赵顼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又重新坐回自己位子。
片刻,富弼和文渊博快步走了进来,两人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两位相公免礼,赐座!”
“谢陛下!”
两人在旁边位子上坐下,赵顼问道:“太后怎么说?”
由于参知政事蔡襄去世,使知政堂又空缺一人,赵顼便提名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但从三品以上的人事权是在太后手中,必须要曹太后批准才能生效。
富弼躬身道:“太后说可以批准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但她认为张方平个人意气稍重,大局观稍缺,所以她建议张方平改任保和殿大学士,由司马光出任参知政事。”
赵顼默而无语,他知道皇祖母不喜欢王安石,把极力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引入知政堂,显然是要牵制王安石。
赵顼无奈,只得点点头道:“既然太后已经决定,那就这么决定吧!朕今天请两位相公过来,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商议。”
他把范宁的正式报告递给富弼和文彦博,“你们先看看,看完了我们再说。”
富弼看得很详细,看完了又递给文彦博,等文彦博看完,富弼才笑道:“看了简报,我一直很糊涂,他们是怎么来得及运走两万多匹马,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把马匹先放在辽东半岛南面的岛上,然后再逐批运走,宋军控制了海面,确实占了很多优势。”
赵顼点点头道:“两万多匹虽然不错,但朕觉得最大的战利品是人,六千多辽兵和两百多名权贵大臣,我们该如何处置?”
“自然是用来交换!”
文彦博毫不犹豫道:“之前辽国骑兵入侵河北,掠走了一万多百姓,辽国必须将百姓还回来,我们才能放人。”
“富相公的意见呢?”赵顼又问富弼。
“微臣也是这个意思,但具体怎么换,微臣觉得还有待商榷。”
“这话怎么说?”赵顼有点不太明白。
“陛下,我们大宋百姓在辽人眼中有如猪狗,如果我们拿战俘和权贵大臣一起去换百姓,实在太便宜了辽国,微臣觉得两百三十名权贵大臣去交换一万多名百姓就足够了,六千战俘我们应该另外处置,不加入交换范围。”
文彦博也点点头,“陛下,富相公说得有道理。”
赵顼笑道:“那怎么处置六千余名战俘,想必富相公已经有想法了吧!”
富弼淡淡道:“这六千余名战俘几乎都是汉人士兵,在辽国也饱受歧视,微臣建议,优待他们,然后将他们全部释放回辽国,相信一定会在所有汉军中造成很大的影响,辽人待他们如猪狗,我们待他们如兄弟,以后抓住汉人战俘,都这样处理,这对我们将来夺回幽州后,稳定民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明!”
文渊博竖起大拇指赞道:“诸葛亮七擒孟获,以诚意感人,我们也七擒汉军,以兄弟恩情待之,夺取幽州后,汉民归心,富相公确实高瞻远瞩。”
赵顼深为赞同,“小范相公在辽阳府不杀汉民,也是为此考虑,大家英雄所见略同,这件事朕就交给知政堂去处理了,关于王安石和司马光二人入相,朕今天会下旨意。”
“陛下英明!”
这时,赵顼又想起一事道:“小范相公立下如此功绩,该如何奖赏他?”
富弼笑道:“他已快位极人臣,先留点余地,升官赐爵就暂时不用了,可以封赏他妻儿老母,另外,陛下需要犒赏三军,我看他报告上提出再要二十万张老羊皮给士兵,可以成全。”
赵顼负手走了两步,回头道:“朕想封他海外郡王,两位相公觉得如何?”
文彦博也道:“微臣也觉得对他的升官封爵可以暂缓,可以在物资上给一些奖励,比如赏他黄金彩帛,他必然也是赏赐给三军,这样可以提高他在军中的威望,另外给他家人封赏,也是好办法,他母亲可以封为国太夫人,正妻可封国夫人,追封他父亲等等,这比封他个人更好。”
“两位相公说得有道理,朕采纳了!”
……
当天下午,赵顼连发几道旨意,升礼部侍郎王安石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张方平改任保和殿大学士,御史中丞司马光升为礼部尚书、参知政事。
赵顼又颁布旨意,犒劳河北三军以及水军,赏银百万两,彩帛五十万匹,征辽使范宁功勋卓著,赏黄金三万两,彩帛十万匹,赐丹书铁卷。
赵顼又随即派人去范宁府上,封范宁母亲为国太夫人,其正妻朱氏为国夫人,封其长子范景为上轻车都尉,次子和三子皆封上骑都尉,追封其父亲范铁舟为柱国,一家人极尽荣耀。
封赏的消息传到河北,三军欢呼万岁,范宁随即将自己的封赏作为将领和士兵的训练奖励,赢得满营称颂,河北各军以及渤海水军都迎来了一个欢腾的新年。
相比大宋的举国欢腾,辽国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尤其东京被袭,皇宫被烧,国库被抢,皇亲国戚以及重臣被抓走,俨如锋利的匕首一刀又一刀插在辽帝完颜洪基的后背。
以至于完颜洪基刚刚回到上京,又不得不冒着大雪启程赶往东京,完颜洪基的皇宫已经被烧毁,他只得下榻在城外的军营内。
当完颜洪基站在被烧毁的皇宫断垣残壁前,那种扎心的疼痛和耻辱令他再也忍不住,怒斥萧惟信道:“作为主帅,你连最起码的兵法都不懂,居然把兵力全部带走,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过,宋军会从海上过来?”
萧惟信满脸羞愧,跪下道:“微臣罪该万死,天降大雪,微臣以为沿海已结冰,不会有问题,才把军队带去锦州,是微臣考虑不周,所有责任都由微臣一人承担!”
其实真正的责任完颜洪基应该承担大半,萧惟信带着五万军队走了以后,完颜洪基才率军离开辽阳府北上,那时东京的主帅是他,而不是萧惟信,是他自己的疏忽了,现在却把责任全部推给了萧惟信。
完颜洪基心里也明白,他见萧惟信口口声声承担全部责任,把所有的责任都揽过去,他心中稍稍缓和一点。
完颜洪基重重哼了一声道:“回头朕再考虑怎么处置你,但现在朕要知道,这两个月我大辽屡遭打击,十分被动,到底是谁在勾结大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