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超级学霸-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代表我心中没有仇恨,我的仇恨藏在心中,我在默默等待机会,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都于勒连忙道:“叔父的心情侄儿完全明白,侄儿苦苦练武,也是在等待报仇的那一天。”
  都卜罗点点头,“现在这个机会来了,辽军主力被拖在辽阳府,上京空虚,你们二人可带三万骑兵赶往上京,尽管在上京一带放手施为,让辽国人尝尝我们敌烈人的复仇!”
  都于勒激动万分,为父亲报仇的这一天他已经等待多时了。
  都山却问道:“父亲,上京并不空虚,有四万精锐之军驻扎。”
  都卜罗冷冷道:“我并不是让你去攻打上京城,而是让你们在上京附近骚扰,如果上京辽军全军出来,你们就撤退,如果只出来少量骑兵,那你们就可以包围剿灭,记住,只要辽军出来的兵力超过一万,你们就不要硬敌,直接撤退,等辽军退回去后,你们再去骚扰。”
  两人一起躬身,“遵令!”
  次日上午,烈山部各个部落的骑兵开始向驻地集结,郭奎完成了任务,也向都卜罗告辞回去。
  两天后,三万烈山部骑兵在都山和都于勒的率领下,如洪流般向南方千里外的上京杀去。
  ……
  身弥岛基地的两万宋军在夺取了鸭绿江口的保州和宣州后,又继续向西进发,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夺取了来远城和开州,在三十万宋军主力抵达辽西州后,开州的宋军再次向西进发,夺取了辽河沿岸的耀州和辰州。
  这才是范宁的作战风格,以城池为依托,步步为营,一座城接一座城的夺取,充分发挥了宋军城池攻防战的优势,避免和辽军打阵地战。
  在夺取了辽河沿岸的耀州和辰州后,宋军有了根基,一万宋军骑兵沿着辽河两岸向北进发,三天后,宋军夺取了距离辽阳府约一百里的建安城。
  建安城虽然是辽阳府南大门,但建安城失守对辽阳府的防御影响并不大,所以耶律洪基在建安城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两千人,当宋军兵临城下时,两千守军当即望风而逃,退回了辽阳府。
  但建安城的夺取,对宋军水军的重要性却非同小可,这就保证了宋军对辽阳沿岸的控制,使得辽军无法再像上次那样火攻战船。
  就在宋军占领了建安城后,宋军便彻底控制住了辽阳府以南的辽河沿岸,八百艘三千石的蒸汽机船从辽河入海口北上,向辽阳府方向驶去。
  ……
  辽西州宋军大营内,范宁负手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他回头问种谔道:“老种将军怎么看待草原部落?”
  种谔捋须道:“草原部落最忌讳一家独大,那样会给中原王朝带来严重威胁,最好的办法是草原长期内战,始终保持势力均衡,利用他们内耗来不断削弱草原部落势力。”
  范宁沉默片刻问道:“二桃杀三士如何?”
  种谔立刻反应过来了,微微笑道:“殿下是指乃蛮、达旦和烈山?”
  范宁点了点头,种谔又问道:“那二桃是指什么?”
  “两个可汗头衔!”
  种谔顿时抚掌大笑,“妙!果然是绝妙之极。”
  这时,一名士兵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启禀殿下,启禀种副帅,八百艘战船已经就位。”
  范宁欣然道:“种帅,我们该出发了!”
  种谔点点头,“殿下下令吧!”
  范宁随即下达命令,三十万大军拔营出发,向辽阳府进发。
  ……
  八百艘蒸汽战船就相当于一道保险,可以有效防止十万铁骑渡过辽河与宋军进行平原决战。
  当初曹诗就是缺了这一步,才导致宋军进入了辽军的埋伏圈,被十万辽军铁骑南北夹击,最终惨败。
  范宁的战术特点就在这一连串的部署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吹来,先是步步为营,控制了辽河两岸后,战船才能北上,在辽河上形成阻拦屏障,以保障宋军主力迅速向东推进,使辽军无法发挥他们野战骑兵优势。
  一旦宋军进入辽阳城三十里内,辽军就无法再展开骑兵作战,骑兵派少了没有效果,反被宋军歼灭,骑兵主力出动,则会导致城池空虚,被宋军趁机夺城。
  辽阳城就距离辽河约二十里,站在城头上,依稀可以看见远处波光粼粼的河水。
  耶律洪基表情凝重地注视远处的辽河,他曾经不止一次考虑过动用十万骑兵主力和宋军在平原上决一死战。
  但宋军战船封锁了辽河,使耶律洪基的计划彻底完蛋。
  当然,他也可以运用火油去烧宋军的战船,只可惜前一次辽军烧毁宋军战船,动用了七千桶火油,占据他们东京道火油储备量的七成,而西京失守后,他们已经得不到火油补充,现在辽阳城的仓库里只剩下三千桶火油,连守城都不够用,更不用说拿去焚烧宋军的战船了。
  而且宋军在经历了前一次的教训后,也变聪明了,不再让掉头笨重的万石战船进入辽河,全部是灵活机动的三千石战船,既能有效封锁辽河,又能避免被辽军火油所烧。
  耶律洪基的心情颇为沉重,范宁一回来,又重新拾起了让辽军难以适应的步步为营战法,充分利用水军优势,钳制辽军的野战优势,竟使辽军束手束脚,龟缩在辽阳府内难以动弹,着实令耶律洪基憋屈万分,但又无可奈何。
  这时,一名侍卫飞奔而来,奔至耶律洪基面前,翻身下马急声道:“陛下,上京有紧急消息!”
  说完,他跪下呈上一卷鹰信,他们向宋军学习,红色信筒表示紧急军情。
  耶律洪基一惊,上京兵力空虚,这几个月,他一直在担心上京的情况。
  他连忙接过信筒,打开鹰信细看,眼中立刻燃烧起了熊熊怒火,狠狠一拳砸在城垛上,该死的烈山部,竟然敢趁乱打劫。
  信中说,烈山部夜袭上京城外的契丹生番营地,三十里的大帐被大火烧毁,近三万契丹生番人被杀,被抢走的年轻女子达数千人之多。
  “回去!”
  他吩咐一声,翻身上马,催马向城下行宫方向奔去,数十名侍卫连忙骑马跟上。


第七百四十五章 辽皇北撤
  不多时,耶律洪基的兄弟耶律洪泰也赶到了行宫,这时,萧惟信已经先一步抵达了。
  耶律洪泰虽然丢失了锦州,但耶律洪基并没有责怪他,宋军使用的铁火雷,甚至辽阳府都听见爆炸声,看见了极远处的火光,可见爆炸威力是多么猛烈。
  再坚固的城池也抵挡不住这样的爆炸,但耶律洪泰却率军和宋军巷战了一夜,几乎拼光了所有的士兵,这种精神可嘉。
  耶律洪基认为耶律洪泰功过相抵,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听说上京被烈山部骚扰,耶律洪泰立刻道:“我们必须回援上京,此事应毫不迟疑,立刻北撤。”
  耶律洪基看了旁边萧惟信一眼道:“枢密使认为这是范宁的计谋,说动烈山部骚扰上京,目的就是逼我们撤回上京。”
  耶律洪泰摇摇头道:“我当然知道这是范宁的计谋,但这是阳谋,明明白白摆在我们的面前的事实,我们只看到烈山部袭扰上京,那乃蛮部和达旦部呢?他们在大同府就出卖了辽军,年初的税羊也停止缴纳,难道他们不会来趁火打劫?其实我担心的不是他们,而是宋军,如果二十万宋军北攻上京,那该怎么办?”
  萧惟信急了,高声道:“现在撤军回上京,就是放弃了辽阳府!”
  “但上京才是我们真正的京城,是皇族的聚居地,是朝廷所在,是大辽权力中枢,东京丢了我们还可以夺回来,但上京丢了,大辽就灭国了,孰轻孰重,难道枢密使不清楚吗?”
  萧惟信争辩道:“宋军出兵上京只是一个猜测,是一个莫须有的情况,但范宁的主力就在我们眼皮底下,这却是铁的事实,我们不能为了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放弃了东京道。”
  耶律洪泰叹息一声道:“东京道绝大部分都丢了,我们实际上只剩下一座辽阳城,如果宋军再用铁火雷炸开城门,我们守得住吗?”
  这时,一直负手站在窗前的耶律洪基道:“你们先退下吧!朕需要再好好想一想。”
  萧惟信退下去了,耶律洪泰绕了一圈又回来,低声对天子耶律洪基道:“天子不立危境,辽阳府一旦被宋军包围,陛下的安全就危险了,微臣担心上京会找到借口新立天子,所以我才劝皇兄趁宋军还没有包围辽阳城,立刻返回上京。”
  耶律洪基被说中了心事,尤其上京趁机新立天子更是切中要害。
  沉默良久,耶律洪基点了点头,他最终被说服了。
  当天晚上,宋军还没有过江,耶律洪基加封萧惟信为齐王,参政事左相,并任命他为东京留守,率十一万大军死守辽阳府。
  耶律洪基则和兄弟耶律洪泰一起率领五万天子近卫军骑兵离开了辽阳府,连夜赶往上京,并在通州带走了留守通州的一万骑兵,六万大军返回上京。
  ……
  范宁是在夜里被士兵叫醒,宋军在辽阳府四周部署了数千名斥候,一旦辽阳府出现异变,他们便会立刻将消息传到宋军在辽河西岸的临时大营内。
  范宁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道:“有多少军队北上?”
  “大约五万左右,斥候传来的消息说,皆是精锐骑兵。”
  范宁匆匆来到大帐,这时,曹诗和种谔也赶到了。
  曹诗一进大帐便急道:“殿下要当心耶律洪基使诈,和上次一样佯撤,最后却是踏入陷阱。”
  范宁笑着点点头,“多谢提醒,这个可能性我会考虑。”
  种谔也问道:“殿下下一步怎么办?”
  范宁淡淡道:“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按兵不动,我在给辽阳府斥候创造一次出城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也可以知道五万军队是真的回上京,还是布置陷阱?”
  种谔欣慰的点点头,“殿下这般慎重,宋军便立于不败之地了。”
  ……
  耶律洪基率领五万精锐骑兵北撤了,但数十万宋军依旧驻扎在辽阳西岸,并没有急于渡河前往辽阳府。
  目前辽阳城的军队只剩下十万人,包括四万老兵和六万新兵,百姓约三十余万,粮食只剩下十几万石,草料八万担,城内粮食供应十分紧张,加上大战将临,城内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要求离开辽阳府。
  在辽阳东城门附近有一座酒楼,叫做白山酒楼,酒楼不大,生意也就一般,很不引人瞩目。
  白山酒楼同时还经营客栈,这是辽国的特点,因为店铺面积普遍很大,所以酒馆都会兼营脚店。
  掌柜姓崔,叫做崔文秀,自称是高丽人,酒馆的酒菜也是高丽特色,因此,辽阳城一直都以为白山酒楼是高丽人经营的酒楼。
  但事实上,白山酒楼却是宋军设在辽阳府的情报中心,耶律乙辛假子王善被抓后,辽军曾经大肆搜捕京城的宋军情况斥候,宋军设在辽阳城的五个情报点撤销了四个,现在就只剩下了白山酒楼。
  这两天崔文秀有点着急,他有不少重要情报送不出去,辽阳府严禁民间喂养鹰和鸽子,而辽军又在半个月前严禁城内民众外出,他的情报一直便送不出去。
  中午时分,大街上忽然骚动起来,有不少人在大街上奔跑大喊,崔文秀奇怪,便令一名伙计去打探消息。
  不多时,伙计奔回来禀报,“启禀掌柜,辽军准备百姓外迁了,好像就只有今天下午。”
  崔文秀大喜,立刻把一名心腹伙计找来,也是宋军当地探子,他仔细嘱咐了几句,又将一封信交给他,让他带着家人立刻撤离辽阳城。
  萧惟信深感城内粮食不足,为了减少粮食消耗,也为了满足大批百姓要求撤离的请求,他终于下令,开东城门,只限半天,愿意离开辽阳城的百姓可以尽快携带家人离去。
  一时间,辽阳城内鸡飞狗跳,十几万人从四面八方向东城门奔来,将东城门挤得水泄不通。
  大部分人家都拿着细软和少量衣物,去外县避难,等战争结束后再回来,但也有不少大户人家,赶着牛车,大车内装满了各种财物,大车堵死了一半出口,使得百姓出城挤满。
  短短一个时辰,数万准备出城的百姓已经挤满了大街,士兵原本要盘查,但出城的人实在太多,最后只得放弃了盘查。
  近十万百姓拖家带口,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城外涌去。
  ……
  当天晚上,范宁在大帐内接见了一名混出城的探子。
  探子正是白山酒馆的伙计,他把崔秀城的信递给了范宁。
  范宁大致看了看信,又把信递给种谔和曹诗,他问这名探子道:“信中说,辽军强行招募了六万士兵,我想知道细节,这六万士兵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士气如何?训练如何?装备如何?”
  “启禀殿下,这六万士兵我们都是亲眼看到军队是如何强征,首先他们都是契丹人,但这些契丹人有的是商人,有的是伙计,有的是城外种地的农民,都是很普通的百姓,他们不愿从军打仗,但都被强行抓去军营,可谓怨声载道。现在耶律洪基率军逃回上京,整个辽阳府人心动荡,士气低迷,这些新军就没看见他们训练过,而且辽阳城内也没有地方训练,军营很小,以前军队都驻扎在城外,城内军营被行宫占据一半后,士兵住都住不下了。”
  “装备呢?”
  种谔在问道:“这些新军的装备怎么样?”
  “都是皮甲,辽国生铁奇缺,市场上严禁生铁买卖,三户人家才合用一把菜刀,据说只能保证战刀和长矛用铁,盔甲就用从前皮甲了。”
  范宁又问了一些问题,便让人带探子下去休息。
  他对种谔和曹诗道:“辽国显然已经到悬崖边了,东京道是辽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草原各部落也不会再上贡辽国,只要我们占领东京道,辽国财力枯竭,粮食也将不继,不出半年,辽国就彻底崩溃了,我们要用耐心来打完这最后一战。”
  曹诗叹息道:“半年前大家还觉得辽国已经满血复活,这才短短几个月,辽国就被打回原形了。”
  范宁笑道:“辽国内部已经彻底腐朽,众叛亲离,一碰即溃,哪里还能满血复活,最多是回光返照罢了,只要从国力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就很清晰了。”
  “殿下,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种谔问道。
  范宁淡淡一笑,“当然是包围辽阳城,看我怎么不伤一兵一卒拿下辽阳。”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不战屈人
  两天后,三十万宋军渡过辽河,彻底包围了辽阳城。
  从城头向外望去,宋军在辽阳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驻扎了四座大营,距离城池约三里左右,帐篷一座挨着一座,密密麻麻,一眼望不见边际。
  萧惟信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耶律洪基要逃离辽阳府了,以天子之尊,是如论如何接受不了这种被围困在城内的屈辱。
  而且不仅是天子本身的尊严丧失,辽国朝廷也无法容忍,前年和去年,耶律洪基为了敛财,洗劫了三十四户皇族权贵的财富,一旦他被宋军围困,这些皇族权贵岂能不以大辽社稷稳定为由,趁机另立新帝?
  但理解归理解,耶律洪基的逃离还是导致了辽阳城内民心动荡,军心不稳,士气低迷到了极点。
  两天前,萧惟信为了降低城内的动荡情绪,也为了节省粮食,决定放百姓出城,但要出城的百姓太多,大家争先恐后出城,秩序失控,以至于新招募的士兵趁机逃走了六千余人,萧惟信不得不收回了命令,再次禁止百姓出城。
  虽然军心不稳,民心动荡,但萧惟信还是有一些依凭的,那就是辽阳城的高大坚固,辽阳城在多年前被宋军偷袭得手后,便进行了大修,城墙加厚加高,城外挖了宽阔的护城河,加上守城兵力充足,只要宋军不使用变态的铁火雷,他至少能保证半年不失。
  但宋军会不使用吗?萧惟信低低叹息一声,转身下城去了……
  入夜,宋军大营内灯火通明,数千工匠正在忙碌地组装超级投石机,这种超级投石机在攻打幽州城时立下了大功,它威慑性极强,是瓦解军心的利器。
  宋军从幽州和京城各运来二十四架,一共四十八架,简单组装后便能投入战场。
  种谔陪同范宁一起视察超级投机石的组装,超级投机石这个名字还是范宁起的,现在已经成为这种投石机的官方名称。
  “听说殿下已向天子建议增兵?”种谔笑问道。
  范宁点点头,“现在我们的兵力有四十五万,考虑到还防御各处要害之地,我们实际动用的兵力只有三十万左右,要想灭亡辽国,同时震慑草原,至少要五十万大军,所以我向天子建议增兵二十万。”
  种谔沉吟一下道:“那有没有考虑让天子御驾亲征?”
  范宁笑了起来,“增兵二十万,就是给天子留下了御驾亲征的余地,当然,我的建议书上也提到了这个想法,但天子要不要率军出征,这还得看他自己的想法。”
  这时,一名弩院的主事快步跑来行礼,范宁指着庞然大物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安装完成?”
  “这次比较快,争取明天中午之前,全部安装调试完毕!”
  范宁安慰笑道:“这次大家都辛苦了,等战争结束,我会给弩院表功!”
  “多谢殿下关照。”
  众人走到一家投石机前,投石机已经基本安装完成,前面有厚厚的防护板,只见旁边放着一只七成尺高的大箱子,主事解释道:“这是超级投石机配套用的蒸汽机,有了它,一架超级投石机只要十个人操作便可以了。”
  范宁点点头,这也算是与时俱进……
  次日上午,四十八架投石机从四个方向轰隆隆开向辽阳城,投石机高达五丈,抛竿长二十丈,利用蒸汽机动力卷动绞轮,一次可将百斤重的巨石射到两里之外。
  城墙上没有投石机,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超级投石机一步步靠近。
  投石机在距离城墙约三百步外停住,每个投石机内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球形木壳,士兵点燃了火绳,投石机蓦地发射出去。
  木壳球在空中‘啪’的炸开,数千张传单从木球里坠落,接着风力,纷纷扬扬向全城飘去,宋军从四个方向一连射出十只木壳球,数万张传单顿时飘满了全城。
  站在城墙上的萧惟信心中一惊,正好一张传单飘到他眼前,上面是用汉字印刷的几行字。
  ‘大宋楚王、讨北使范宁致萧惟信枢密使和全城军民一封信。
  耶律洪基倒行逆施,众叛亲离,以至辽国灭亡在即,大宋五十万大军围困辽阳,霹雳之雷、灭城之火,皆枕戈以待,然后上苍有好生之德,本帅不愿举灭城之残暴,特给萧枢密使以及全军军民一条生路,只要举城投降,宋军将善待军民,士兵解甲,不伤一人,百姓安居,不取一钱,望萧枢密使以全城生灵为念,勿与天军抗衡,夜幕降临前举义出城。
  宋楚王范宁敬致’
  这封信令萧惟信又惊又怒,喝令道:“速去收缴传单,胆敢藏匿者以通敌论处!”
  尽管萧惟信下令收缴传单,但没有用,这封公开信早已悄悄传遍了全军和全城,人心浮动,很多将士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夜幕悄然降临,范宁冷冷地望着辽阳城,萧惟信不肯投降在他意料之中,但他已经仁至义尽,既然不知道好歹,那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
  “传我的命令,投石机开始攻击!”
  ‘咚!咚!咚!咚!’激烈的战鼓声敲响,宋军开始了大规模的远程进攻,四十八架超级投石机纷纷进入发射状态。
  士兵们将一只只巨大的火球放在投兜内,这种火球是用布浸油后晒干,然后裹扎成大球,里面涂满了燃烧火药,一名士兵点燃了火球,长长的抛竿射出。
  一只只火球在空中迅猛燃烧,在空中形成一团团赤亮的火焰,从四面八方飞射进城,这就是灭城之火,火球弹性很大,落地后又高高弹起,向城池深处飞去。
  只片刻,辽阳城内多处起火,包括行宫,三只火球射进了行宫之中,行宫也被点燃了,宫中的宫女和宦官吓得四处奔逃。
  但这只是刚刚才开始,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火球射出,到四轮时,宋军射出的不再是火球,而是一罐罐火油,火油罐射进城内摔倒碎裂,火油四溅,迅速被点燃了,火借风势,城内到处都是火起。
  百姓们纷纷拿着桶和盆泼水救火,但好容易熄灭了一处火点,却又增加了数十处火点,根本就救不过来。
  东京行宫已经一半被大火吞没,旁边也军营也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这一夜,宋军射进了近一千只大火球,整个一半辽阳城都陷入了火海之中。
  次日上午,工匠开始修整调试投石机,继灭城之火后,宋军的霹雳之雷即将拉开序幕。
  ……
  虽然辽阳的战事正打得如火如荼,但京城这几天的目光却在关注另一件大事。
  朝廷终于要制定海外实爵分封制以及海外领地管理制度。
  这其实是两部律法,前一部律法是针对拥有伯爵以上爵位权贵在海外封地的制度。
  后一部法律是针对小爵位以及平民拥有五十顷以上海外领地的管理制度,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权贵和商人的两部律法。
  大宋自从八年前开始售岛,已经卖出去五十顷以上土地三千四百余块,包括一千三百座岛屿和两千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