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超级学霸-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商人人都沿着皮氏兄弟的轨迹前往东方,红海的船只在艾扎卜港卸货,陆路转运到尼罗河谷的忽斯,在沿河到亚历山大,这一直是热那亚、威尼斯商人前往东方的传统商道,有专门的卡里米商人运营,主要是比较安全,这一群欧洲商人就是这样过来的,途中走了整整四个月。
这条商道范宁早就听说,艾扎卜港就是今天的古塞尔港,忽斯就是今天尼罗河上的古斯,相距四百余里,这是条古商道。
数十名欧洲商人听说范宁居然知道科隆,顿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尤其为首中年男子,他就是科隆人,不过范宁知道的科隆大教堂,他却没有印象,科隆的教堂很多,范宁所指的大教堂要两百年后才开始新建。
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好感。
“你们乘坐骆驼花了多少时间?”范宁问道。
为首的中年男子叫做班塞,全名叫做路德维希·冯·班赛,那个少女就是他的女儿,叫做阿莎贝尔·班塞,只有十二岁,父女二人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吕德斯海姆,班塞是经营东方货物的大商人,他们一共有六十余人,都是罗马神圣帝国中北部的商人,这一次,众人结伴前来东方寻找商机。
班塞通过翻译道:“陆路时间不长,只有三天,遗憾就是无法运送太多的货物,所以我们这次来东方,是想购买一些高价值的货物,像丝绸、比较珍贵的香料,精美的上等瓷器。”
范宁沉吟一下道:“其实你们可以在艾扎卜港可以购买一座大仓库,货物存放在仓库里,这样一次可以购买很多货物,然后专门派人从海港运送货物到亚历山大港,这样不很好吗?”
范宁的建议让众欧洲商人呆了一下,他们开始小声商量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走东方商道,很多事情没有想到。
这时,新港各大衙门的主官纷纷赶来码头拜见范宁,让一群欧洲商人大感惊讶。
范宁问市舶使张延道:“这是第一批欧洲人吗?”
“他们不是,来得最多的是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商人,他们好像是另一个国度的西方商人。”
就在范宁打听这群欧洲商人时,旁边小女孩阿莎贝尔却在歪着头打量范宁,她对范宁充满了好奇。
“先生,你是东方帝国的大官吗?”阿莎贝尔抬头望着范宁问道。
范宁刚才在和班贝尔一群人聊天时,已经隐隐听懂了他们在说什么,范宁前世会不少德语,中世纪的德语是新高地德语,后来才慢慢融会贯通变成今天的德语,但毕竟是一脉相承。
范宁想了想,便笑着用德语回答她道:“我曾经是东方帝国的宰相。”
“那现在呢?”阿莎贝尔又问道。
“我现在是一个国王。”
少女听说范宁居然是东方帝国的宰相,同时也是一个国王时,她海蓝色的眼眸顿时亮了。
众人却一片哗然,数十名欧洲商人惊讶万分,这个东方年轻人居然会说他们家乡的语言,要知道刚才他们说的是意大利语,好容易才找到一个翻译。
班塞惊讶问道:“范先生怎么会说我们的语言?”
“向两个意大利商人学的。”
班塞诚恳地向范宁行一礼,“范先生能给我们一个好的建议吗?”
“班塞不妨先说说你们自己的想法?”
“我们很感谢范先生的提醒,我们决定租用几艘宋国的大海船,购买丝绸、瓷器和香料,然后在艾扎卜港租用仓库,建立一条长久的商道。”
范宁笑道:“这是个明智的决定,但你们可以培养商机,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请范先生明言!”
“比如茶,茶是东方人的高雅饮料,用瓷器喝茶,是文明和身份的象征,你们可以把茶带到西方,比如可以让阿莎贝尔小姐学习如何煎茶,如何分辨茶,学了几年后,她把东方的茶文化带回西方,在宫廷里进行表演,相信饮茶很快就会西方流行起来,而班塞先生事先已经把茶的商道建立起来,这就比意大利人先一步抢占了商机。”
班塞着实动心了,他想了很久问道:“范先生,我可以信任你吗?”
范宁摇摇头,“阿莎贝尔小姐不一定要跟随我,我可以介绍她去宋朝的学校,专门学习茶艺,她的一切费用,我可以替她负担。”
“我明白范先生的意思,但小女不会意大利语,恐怕东方帝国唯一能和她交流的,就是只有先生,所以希望先生能教授小女。”
范宁顿时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他半晌苦笑道:“我是楚国国王,我的王国离这里很远,大概要航行三十天,如果班塞先生愿意,也可以去我的王国做客,我的王国盛产白金,不会让班贝尔先生白走一趟。”
班塞确实不放心让十二岁的女儿单独跟陌生人离去,他回去商量去了。
这时,明仁上前低声道:“你是想把茶叶作为商机向西方推广吗?”
范宁点点头,“不光是茶叶,还有烟草!”
明仁暗暗竖起大拇指,这才是做大生意的人,培养商机。
很快班塞回来笑道:“还另外七八个商人对白金很感兴趣,既然只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很愿意去贵国做客。”
数十名欧洲商人兵分两路,一路拿着范宁和明仁分别开的介绍信,前往泉州的北岛商行购买瓷器和丝绸,他们还负责回程时在扎卜港租用仓库,范宁帮他们协调,在市舶司租了五艘万石海船,有了宋朝的海船,他们就不用担心印度洋上的风暴了。
班塞则带着九名商人,乘坐范宁的大船前往北岛。
第七百六十一章 双赢协议
一上大船,众人便被范宁两万五千石的巨型惊得目瞪口呆,他们过来都是乘坐三千石阿拉伯船只,相比范宁的巨船,简直就是侏儒和巨人的差别,怎么能不让他们震惊?
尤其后面还跟着一百艘万石巨船,就算他们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望尘莫及,这还只是东方帝国下面一个王国的一小部分船只,使他们对东方帝国的强大有了更深的体会。
但范宁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还各自带了仆人,班塞带了几名忠心耿耿的剑客,其实就是保镖,还有一名照顾女儿起居的女仆,另外,他在亚历山大港还给女儿买一个黑人小女奴,起名露丝。
“班塞先生感觉如何?”
范宁和班塞一人拿一个烟斗坐在甲板上抽烟,班塞很迷恋烟的滋味,每次抽烟都让他心旷神怡。
“陛下,我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我已经迷醉在其中了,以后没有它,我该怎么办?”
其实不仅是班塞,其他九名欧洲商人也都迷醉在其中。
范宁微微笑道:“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商机,我们携手,可以垄断西方的烟草市场,整个东方,也只有楚国出产这种烟草,宋帝国的烟草也同样由我们提供。”
班塞十分兴奋,他早就想提出来了。
“国王陛下,我们不谋而合!”
两人大笑,这时,阿莎贝尔跑了过来,她穿一件白色的系带紧身上衣,下面是一条白色宽大长裙,身高至少有一米七了,金黄的秀发上插着一支范宁送给她的明珠金钗。
她向盈盈范宁行一礼,范宁笑道:“我知道了,学习的时间到了。”
“班赛先生要回舱吗?”
“你们先去吧!我要再抽一会儿烟,享受一下海风。”
范宁牵着阿莎贝尔回船舱了,班赛眯眼望着女儿兴高采烈地挽着范宁的手臂,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很迷恋这位年轻的东方国王,连其他同伴都看出来了,大家喝酒时还半开玩笑半当真劝他,索性把女儿嫁给这位年轻的东方国王,以后他就会成为整个欧罗巴最大的商人。
班赛当然也十分心动,他很清楚茶和烟草会带来多么庞大的利益,那他凭什么和这位年轻国王建立牢固的贸易关系?
友谊吗?似乎还谈不上,利益?但意大利人给的利益绝不会低于他,班赛想到了婚姻,如果自己女儿能嫁给他,那么这条财路就稳了。
班塞当然也发现范宁很喜欢自己女儿,她的女儿当然出色,虽然才十二岁,但美人的姿态已经形成了,一头漂亮的金发,雪白的肌肤,高挑的身材,像极了她的母亲,尤其眼睛蓝得像宝石一样,再过四五年,便可以嫁人了,他不相信范宁不会动心。
班塞妻子前几年病逝了,给他留下三子一女,长子跟随他经商,次子在宫廷当侍卫,三子在神学院读书,女儿就是阿莎贝尔,虽然才十二岁,但她的姿容开始展现出了惊人的美貌,已经有不少人向他求婚了,甚至还有几个公国的王子。
但班塞毕竟是商人,商人考虑的是利益最大化,就算她女儿做了某个大公国的王后,但能和帝国乃至整个欧罗巴最大的商人比吗?
抓住这个机会,路德维希家族或许会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有财富和势力的家族。
或许是应该把她留在这位年轻的国王身边多学几年茶艺。
班塞下定了决心,他决定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向范宁挑明,让女儿就养在他身边。
……
范宁也发现阿莎贝尔特别喜欢自己,从早到晚都跟在他身边,其中的原因范宁也隐隐猜到,自己曾位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曾率领百万大军屠夏灭辽,身上自然会有一种强大的气场,这对从小失去母亲,渴望安全感的阿莎贝尔当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阿莎贝尔虽然才十二岁,但西方少女发育得早,已经呈现出了某种诱惑,尽管范宁不承认,但事实上他也有点被这个美貌的中世纪欧洲少女迷住了。
明仁也暗示过他,如果他不想把这个少女留下,那就不要让她陷得太深,但明仁并不知道,是范宁自己都有点难以控制了,既然控制不住,范宁也只得随它去了。
“阿莎贝尔,今天我们学汉字,你把昨天我教你的字写一写?”
阿莎贝尔拿起毛笔在纸上画了一条鱼,在旁边写了个鱼字,又画了一只龟,在旁边写了个龟字,然后调皮笑道:“对不对?”
范宁很惊讶,自己没有这样教过她啊!
“你怎么想到的?”
“我昨天写写鱼和龟的时候,就忽然想到了,它们就不就像一条鱼和一只龟吗?”
范宁竖起大拇指赞道:“你真的很聪明,汉字很大一部分就是象形字演化而来。”
阿莎贝尔被范宁夸奖,激动得俏脸通红,她连忙问道:“那还有哪些字呢?再教教我,我很喜欢。”
“还有很多,比如日,它就是太阳,旦,就是太阳刚刚升起,月,像不像一轮弯月,山,是不是像山一样,还有水,还有马,还有门、木、手、羊……”
“请国王陛下等一等,我记不下来。”阿莎贝尔慌了手脚。
“没关系,我等会儿教你,但别叫我国王陛下,你可以换一个称呼。”
“叫范大哥吗?我请教明仁先生的。”
范宁想了想道:“你以后就叫我官人吧!”
……
这天上午,船队到了努阿美岛,努阿美岛的男人们都出去打仗去了,部落里只有女人和孩子,明仁带着班塞一行去参观白金矿场。
宋朝叫做白铜,但欧洲则称它为白金,贵重堪比白银。
范宁已经答应以低价卖给他们一批白铜,以让他们有余钱购买烟草。
这帮从神圣罗马帝国北部过来的商人确实比较寒酸,他们不像热那亚商人那样运玻璃、棉布、绒毯来东方,他们很多人竟然是运葡萄酒、毛毯,甚至干乳酪这样的货物过来,班塞精明一点,他就带了十几大箱宝石和黄金过来。
为了把烟草和茶叶推向欧洲,范宁决定大方一点,高价收下他们的货物,并在临行时送他们一些丝绸和北岛自己烧制的上好陶瓷。
范宁站在船头,阿莎贝尔像小鸟依偎在他身边,范宁揽着她的肩膀,经过一个月的朝夕相处,这位美丽的欧洲少女已经深深迷恋上了年轻的东方国王。
就在三天前,范宁也和班塞正式签订了商议协议,由冯·路德维希家族全权负责在西方销售北岛商行的烟草和茶叶,其他商人没有拿到这个协议。
而支持这个协议的基础,就是班塞的女儿阿莎贝尔,她将在十六岁时嫁给范宁,用婚姻纽带来构筑这个协议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排他性,这也算是东西方一种共通的文化。
虽然其他商人没有拿到令人眼红的烟草销售协议,但他们也有不错的收获,他们可以做北岛商行的茶叶生意,北岛商行并没有垄断大宋的茶叶。
而且他们可以在新港的商行直接以优惠价格拿货,大宋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蔗糖、蜂蜜、椰子油以及各种日用品。
范宁同时慷慨地送给了班塞十艘万石大船,当然不是蒸汽机船,而是传统的多桅帆船,被封存在船场内准备改造,范宁直接送给了班塞。
凭借着这十艘万石大船,班塞便将数十名同行商人招到自己麾下,组建了北日耳曼商会,十几年后,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大的商会联盟。
班塞也因为和东方帝国特殊的关系和自身家族积累的巨大财富而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四世册封为吕德斯海姆公爵,并延续了五百余年。
第七百六十二章 楚国建立(全书完)
范宁返回北岛已经两个月了,这两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天子使者抵达楚国,正式册封了楚王国,范宁作为大宋楚王加冕楚王国国王,并由天子赐国王金印。
其次是他家庭发生了一些矛盾,他母亲张三娘不肯接受阿莎贝尔未来嫁入范家,成为儿子的小妾。
张三娘一怒之下搬到女儿家,不再理睬儿子,最终是朱佩劝和了婆婆张三娘。
朱佩虽然也觉得别扭,倒不是年龄,丈夫才三十五岁,娶十几岁的小妾很正常,主要是种族不同,居然是她从未见过的西方白种女子。
但朱佩知道丈夫的野心,他要利用这门婚事插手进西方,并不仅仅是为了烟草和茶叶,还要改变西方的政治。
用丈夫的话说,未来五百后必然是东方和西方两个文明的较量,那么如何压制西方的强大,使拜占庭的文明不再传入西方,使西方不再发生文艺复兴,则是他要做的事情。
这些朱佩不懂,但她很了解丈夫的深谋远虑,而娶这位白种少女为妾,是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正是朱佩懂这个道理,所以她首先接受了阿莎贝尔,并亲自教她茶艺和中文,教她音乐,把她改造成合格的范家媳妇。
朱佩同时劝和了婆婆张三娘,而在这个时候,范宁的祖母杨氏病故,楚国举国哀悼,包括阿莎贝尔也跟着披麻戴孝,为祖母守灵,张三娘看到了这些,她心中的刺才终被拔掉,在她看来,只要这个西方媳妇懂得孝行,那其他都不重要了。
范宁却顾不上家里的这些烦心事,他忙得不可开交,在给祖母过完头七后,他便启程去巡视新移民的安置,去了整整一个月才回来。
紧接着范开始着手建立北岛的各种官署以及监督机构,长老会是最先成立的机构,制定各种规则,同时也行使部分权力,但随着县衙、府衙、楚王府三级军政官衙体系的逐渐建立,长老会的行政权力也就随之消失。
但长老会本身是个好东西,它是各县百姓投票选举出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民意,它行使立法权,同时行使监督权,对军政机构进行监督。
目前为止,范宁是大权在握,掌握着军政和投资大权,而最高政务官也只是楚王府长史,但这并不是楚国的终极形式。
范宁决定在自己晚期,将设置楚王相,而楚王相是由楚国百姓一人一票推选而出,楚王相掌握政务和外交大权,长老会掌握军权和财政审批权。
而楚王将逐渐成为一个王国的象征,不再享有实权,只拥有财富,只有这样,他的子孙才能在楚国世世代代统制下去。
这天上午,范宁抵达了南大陆,范宁同时身兼南大陆总督,主要是制订南大陆的发展大方向,平时琐碎政务他并不干涉,同时掌握南大陆的五千驻军。
南大陆已有人口四十余万,以及十万日本籍矿工,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部沿海和东南部沿海,目前分为两府十县,中东部沿海叫定南府,设了四个县,东南部沿海叫做终南府,设六个县,目前矿山主要在中部纵深,而农业和畜牧业则集中东南沿海。
终南府就是今天悉尼一带,南大陆的东南部分是整个南大陆气候最好,雨量最充沛,而且土地最广阔最肥沃之地,近三十万人口生活在这里,但依旧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没有开发出来。
现在正好是三月,是南大陆的秋天,是小麦的收获季节,范宁来这里,主要是以都督的身份参加五谷神祭祀,然后开镰收割。
范宁的船只缓缓在终南县靠岸,知府和县令以及驻军主要将领都在码头上迎候。
终南府的知府是吕惠卿,他已经在这里做了三年知府,明年再做一年就任期届满了,但能不能调回去还是个问题,他在终南府做得很出色,相国富弼有意让他再做一任。
县令范宁也认识,正是蔡京,他是今年才主动申请调来,目前任终南县县令。
驻军将领有是一名统领,叫做马未鸿,统领一千人,虽然东南沿海人口占大多数,但驻军却大部分在定南府,是因为那里矿山集中,十万日本籍劳工都在那里,需要有军队看守。
“卑职参见楚王殿下!”吕惠卿上前躬身行一礼。
“吕知府的身体好点了吗?”范宁关切地问道。
范宁在两个月前来过一次,那时吕惠卿刚刚得知自己还需再干一届,竟急得病倒了,倒是范宁劝他,多干一届,他的资历会更深,未必是坏事,吕惠卿才慢慢想通。
“回禀殿下,卑职身体已经完全康复。”
“那就好,尽早把母亲和妻儿接来,我可以安排一下,让他们坐最好的船只,这样旅途也会舒适一点。”
“感谢殿下关心,卑职已经写信回家,让他们收拾行装,下个月估计会出发。”
“我会给海外经略府写一封信,让他们安排船只。”
范宁还是很关心下属的生活,尽量给他们提供最好条件,比如由他拍板,南大陆所有职官都有官宅,就算是官府吏员,也提供宿舍,而且标准都超过朝廷规定的一到三倍,比如朝廷规定县官住三亩宅,南大陆则是十亩官宅,吕惠卿的知府,官宅则是二十亩,各种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至于俸禄是朝廷规定的,不能改变,但各种地方补贴却是俸禄的五倍,而且各种福利齐全,肉、米、炭、绵、冰四时不断,出行还配有马车马匹,如果不嫌弃这里太远,那这里的各种待遇是没得说了。
范宁又和蔡京以及马未鸿见了礼,这才乘坐马车向都督府而去。
……
范宁在南大陆只呆了五天,便急急赶回了楚国,之所以这么焦急,是因为楚国有一个重大的仪式需要他来主持。
此时,楚城北部的江南大平原上已是人山人海。
楚城就是运来的吴城县,楚王国建立后就改名为楚城,但民间都叫它楚都。
几乎全城数十万百姓都出来了,在东南一片旷野里,修筑了一段十里长的铁轨,一列火车已经静静停泊在临时站台上,列车披红挂绿,铁轨两边人山人海,两千多名士兵拼命维持秩序,让人们退到距离铁轨五十步的红线外。
范真儿、范灵儿和伊莎贝尔三人在站台上奔跑,寻找一个最好的位子,如果按照年龄的话,范真儿最大,十五岁,范灵儿和伊莎贝尔都是十二岁,尽管她们辈分不同,范真儿和范灵儿都叫她伊莎贝尔,没有排斥她,在母亲的教导下,她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另外还有个十岁的黑女孩露丝,她也留在楚王国,她常常上街玩耍,每次都引来很多人瞩目,不过时间久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毕竟努阿美岛上的小土人比她还黑。
但伊莎贝尔跟随范氏姐妹上了两次街,都引起了轰动,那金黄色如瀑布般的秀发,那白如冰雪的肌肤,那湛蓝如蓝宝石的双眼,实在是美得惊人,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她是来自西方的公主,将嫁给楚王殿下。
这时,范宁亲自给火车剪彩,宣布火车可以开动。
“呜——”
汽笛拉响,车轮轰隆轰隆转动了,慢慢加快速度,沿着铁轨行使,后面拉着五节车厢,火车速度并不快,每小时也就是二三十公里。
人们跟着火车奔跑,欢呼着、跳跃着,站台上渐渐人少了。
范宁刚刚登上马车,只见人影一闪,伊莎贝尔也登上马车,坐在他身旁,向他甜甜一笑,抱住他的胳膊,将头枕在他肩上。
范宁拍拍她的手,吩咐道:“出发!”
马车启动,越来越快,沿着官道向火车追去。
……
后记:
楚王五年,范宁娶伊莎贝尔为妾。
楚王七年,楚国商会船队发现好望角,船队绕好望角前往欧洲,开辟了新航线。
楚王八年,在班塞的穿针引线下,楚国国王范宁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四世邀请,携伊莎贝尔访问欧洲,于当年八月抵达吕德斯海姆。
楚王十年,大宋从汴京到扬州的第一条蒸汽火车开通。
楚王十四年,范明仁率船队发现了南美洲,三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