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申用懋却是有些着急,道:“皇上,辽东不能再战,赵率教,满桂,曹都督等人离开了,孙阁老身在京师,辽东……势危……”
申用懋有些话没有说出口,不过朱栩能明白。
刚刚过去不久的辽东一战,几乎倾注了大明所有的力量,甚至皇帝都御驾亲征,现在大部分力量都撤回,哪怕后金战力大弱,也有着不可估量的风险。
朱栩看着申用懋,压了压手,笑道:“申大人不必担心,建奴失了数十万石的粮草,在辽东又一无所获,在沈阳细作奏报,建奴今年怕是有些不好过……”
申用懋一怔,旋即道:“皇上,能肯定建奴没有粮草了?”
朱栩颌首,道:“确定。”
申用懋见朱栩脸上不似作假,加上乃是重中之重的国事,相信皇帝也不会诓他,神色一振,道:“那臣遵旨,这就去文昭阁,再带上锦衣卫去找那满达海!”
朱栩一听,忽然道:“不必用锦衣卫了,曹化淳,传旨给禁军,让曹变蛟调拨五百人给文昭阁听用。”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躬身道:“遵旨。”
申用懋向朱栩抬手,转身离去。
剩下孙承宗与孙传庭,两人对视一眼,孙承宗迟疑一下,谨慎地问道:“皇上,刚才所说……真的属实?”
朱栩颇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道:“倒是瞒不过阁老。”
孙承宗眉头一动,道:“敢问皇上这是何意?”
孙传庭也一脸好奇,他们都不似申用懋,对朱栩都有一定的了解。
朱栩站起来,背着手,目光泛冷的望着门外,道:“从沈阳传来的消息并不能确定,不过,朕想试探一下这个满达海,看看黄太吉的底线在哪!”
知道了黄太吉的底线,也就能大致推断后金现在的国情究竟如何了。
孙承宗与孙传庭顿时会意,想了想,也都点头。只要满达海的信没有送出去,一切都还在掌握中。
申用懋来到文昭阁,听到朱栩居然这么干,顿时又被吓了一跳。
朱由检直觉朱栩又要“乱来”,小心的道:“申尚书,皇上,可以其他意思?”
申用懋道:“王爷,皇上已召集了孙阁老,孙侍郎,想来在辽东会有准备。”
朱由检眉头皱了又皱,他即不想放走代善,也不想刚刚消停的辽东又起战事。
总不能让身为皇帝的朱栩,有事没事就跑到辽东那么危险的地方去吧?
申用懋不知道朱由检心里所想,抬手道:“王爷,皇上命我与钱龙锡大人一同前往。”
朱由检坐在那,面色不动,眉头紧锁,思忖半晌,现在也只能依照朱栩的办法来了,木然的对着申用懋点点头。
申用懋于是带上钱龙锡,直奔驿站。
钱龙锡被满达海气了一肚子气,带着人匆匆来到驿站,眼见满达海在收拾行囊,一副马上就要走的模样。他也顾不得什么礼仪,来到满达海面前,沉声道:“鞑子,你说要撕毁称臣纳贡,再次南下攻打我锦州宁远?”
满达海自然不是真的要走,后金大战刚休,沈阳被林丹汗洗劫了一回,人心未定,岂能再战。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把握攻下锦州,宁远,否则也不会狼狈而回。
他看向申用懋,申用懋抱着手,一副以钱龙锡为首,他爱莫能助模样,神色沉了沉,呛声道:“我乃大金使者,既然贵国毁约在先,就容得我大金攻城在后!”
钱龙锡一肚子火,一听就炸了,厉喝道:“来人!”
五十个刚刚拨给文昭阁的禁军冲了进来,将满达海与五个亲兵围在一起,一副一言不合就开杀的架势。
满达海脸色一变,冷声道:“贵国这是何意?”
钱龙锡冷笑一声,道:“给贼酋写信,让他即刻发兵宁远,本官会将你与你父亲的人头一起送过去,本官在宁远,等着他来!”
满达海眼神陡然森冷,脸色铁青盯着钱龙锡,又看向申用懋。从他们的脸色眼神中,满达海看不出丝毫的作假,心里不由沉了再沉。
明朝杀他们女真人不手软这是众所周知,可却没有想到,明朝连使者都不放过,更不担心与他们大金开战!
满达海脸色变幻,心里焦急起来。
他来之前,黄太吉招了他密谈数次,全都是无论如何都要与明朝议和,以确保沈阳不会与东江,辽东以及蒙古三面为敌。
他能感觉出,明朝这次没有作假,怕是真的能将他与他父亲代善的人头一起送回沈阳,以此激怒黄太吉。
他咬牙,恨声道:“贵国真的要如此?我大金骑兵战无不胜,攻破山海关也指日可待!”
钱龙锡一把抓过纸笔,冷笑道:“本官不管如何,能败你们两次,就不差第三次,赶紧写,若是你不写,本官就直接杀了你,代你写一封!”
满达海看着禁军那锋锐的刀锋,阴寒着脸,看向申用懋,道:“申大人,这是你们皇帝的决定吗?”
申用懋看着满达海,神色微动,淡淡道:“这是我国总理大臣的决定。”
满达海沉声道:“我要见你们皇帝。”
钱龙锡冷哼一声,道:“你一个鞑子,没有资格见我大明皇帝,废话少说,若是不写,本官现在就给你写!”
满达海心里怨怒翻腾,强压着看着申用懋,道:“我有我国大汗亲笔信,要亲手交给你们皇帝!”
这句话落下,让钱龙锡与申用懋都是一怔,对视一眼,申用懋对着禁军压了压手,盯着满达海,沉色道:“你真的有?”
满达海深吸一口气,道:“不错。”
申用懋看着满达海,确信他没有说谎,又看向钱龙锡,道:“钱大人,这个人我要带进宫。”
钱龙锡恨不得现在就杀了这满达海,不过他抗不过申用懋,恨恨的瞪不了眼满达海,转身就走,心里琢磨着,还得信王出面,决不能放走这几个鞑子!
申用懋倒是没有在意钱龙锡,带着满达海,进了宫。
参谋部内,朱栩正与孙承宗等人看着沙盘,孙传庭等人在谋划,想着在锦州等地构建城墙,形成要塞,使得金兵不能南下。
第350章 两人都要留下
孙传庭沿着山陵画了一圈,对着朱栩几人道:“辽东多山,看似能够构筑要塞,可地也广阔,很容易绕开,修筑也没有多大意义……”
孙承宗也仔细的看着,附和着道:“确实如此,我当年也考虑过,最终还是放弃了,只能想着构筑大城,连成一片,迫使建奴无法常驻,才保住了大凌河以南不被建奴占据。”
参谋部还有几个人,都是孙传庭带进来的,有意在培养。
朱栩听着,也点头,辽东地广人稀,不同于山海关,难以修筑将建奴彻底挡住的唯一关口,想要修建长城,简直是异想天开。
孙传庭见朱栩默然点头,又道:“臣在考虑,是否可以依靠几座山,依山而建,与锦州相拱卫,加以大炮守护,迫使建奴骑兵无法来去自如。”
孙承宗手里拿着棍子,指着几个山陵道:“这个想法好是好,就是寨小容易攻破,寨大又得不偿失,不如建筑大城,辽东之事,看似简单,实则还是复杂,艰难,需要时间。”
朱栩没有说话,不只是辽东需要时间,关内更需要,他的一系列计划都要集中精力,关外,必须要稳住才行。
孙传庭看着朱栩的神色,道:“皇上,也不必过于忧心,只要锦州,宁远不失,建奴就不可常驻,徒劳无功,臣是以,继续扩大锦州,宁远,附带修筑各种防卫,以保万全。”
朱栩微微一笑,背着手,以轻松的姿态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精英良将,朕信得过,你们说的,朕也不是全能明白,总之,只要辽东安稳,你们要什么,朕都给!”
孙承宗等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刚要躬身行礼,以示报恩之心,申用懋就急匆匆的跑进来,抱拳道:“皇上,满达海说,他手里有黄太吉亲笔信,要求面圣。”
朱栩眉头挑了挑,道:“亲笔信?”
旋即他也好奇,黄太吉会给他写些什么,道:“带他进来。”
孙承宗等人也都好奇,纷纷跟着朱栩来到大堂。
满达海不是很魁梧,却有一股英气,眼神透着锋锐,仿若任何时候都在战场,无时无刻不警惕着。
他走进来,看着孙承宗等人站立两边,簇拥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端着茶杯正喝茶,看不清脸,可从一身华丽的衣服上,还是能够察觉到逼人的贵气。
他想到了黄太吉之前交待的话,不敢大意,单膝跪地道:“满达海,见过大明皇帝。”
朱栩放下茶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为什么不早日呈上黄太吉的亲笔信?”
满达海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信,道:“我大汗交待,若非万不得已,不能交出。”
朱栩点点头,曹变蛟上前,将信接过来,查验一番,递给朱栩。
朱栩又看了眼满达海,没有接信,反而兴致勃勃的道:“既然黄太吉向我大明称臣,那女真也都是我的子民,包括你在内。嗯……你很不错,朕封你为校尉,可有一千兵马,以后好好为朕效力。”
满达海没有想到大明皇帝会有这么一出,心念急转,躬身道:“回大明皇上,我乃金国贝勒,一应事务,需要大汗决定才行。”
朱栩笑着摆手,道:“嗯,不必担心,黄太吉那边,朕去说,你安心留下吧。”
说完,这才接曹变蛟手里的黄太吉亲笔信。
申用懋等人在身边看着,暗自佩服,一个强留使者的事,硬是变成了封赏。
朱栩打开信,还没看又道:“令尊也是个难得的人才,朕封他为都尉,执掌三千人马,好好做,不要让朕失望。”
满达海脸色沉如墨,太阳穴跳动,心里飞速找着借口,这个借口必须是不能影响两国议和,而且光明正大,容不得大明皇帝拒绝,推脱才行。
找了半天,他也没有找到,却等到朱栩看完了黄太吉的信。
朱栩放下信,对着满达海道:“嗯,黄太吉信里说了,辽东本就大明属地,现在能成为藩属,也是万分高兴。”
满达海并没有看过信,却知道里面的大概内容,见明朝皇帝脸不红心不跳的扯淡,嘴角抽了抽,没有应声。
朱栩虽然脸上笑,眼神却泛冷。黄太吉在信里威胁,若是两国不能议和,放回代善等人,最迟明年开春,他必率大军,攻破山海关,打到京师来!
朱栩暗自计较一番,心头怒火难消,看着满达海笑盈盈的道:“既然如此,朕也不能小气。你们父子留下来,为朝廷效力。佟养真等人,朕都一概放回。嗯,你去信给黄太吉,让他尽快归还被劫掠过去的汉民,金银玉器等。对了,再告诉他,这次进贡来的五千匹战马,真很满意,其他的都无所谓。”
满达海头上冒出冷汗,这明朝皇帝语气淡淡,毫无烟火气,可他去找不到办法来反驳,或者答应什么。
心里思索一阵,满达海抬头道:“大明皇上……”
“直接叫皇上就好。”朱栩一副亲近模样。
满达海被噎了下,艰难的道:“皇上,臣写信之前,想见一见家父。”
朱栩点头,道:“人之常情,朕准了,曹化淳,你亲自带满校尉去天牢。”
曹化淳在一旁看的分明,眼见满达海要撑不下去了,强忍着笑道:“遵旨。”
满达海脑子昏昏的,现在还在想着朱栩封他们父子一个校尉,一个都尉是什么东西。
满达海一走,孙承宗就笑道:“皇上高明,这下这两人都留下了,想必文昭阁那边,也不会再说什么。”
孙传庭等人也都喜形于色,即满足了信王的要求,又打压了建奴的气焰,一举两得,这手腕着实高明。
朱栩本来只是觉得这满达海不错,若是收服了,必然是一个骁将,用来对付蒙古,甚至是建奴的骑兵再好不过,却也没有想到歪打正着了。
神色平静一笑,站起来,朱栩道:“嗯,这件事你们跟进一下,朕得去见平王了。”
关于宗室这一块,朱栩一直耐着性子,怕手段过激,引起太大的波动,但见他携大胜之势归来,璐王,福王等人还是冥顽不灵,他也就没有必要再手软了。
孙承宗等人不知情,都恭送朱栩离开。
结果朱栩没有踏出参谋部的大门,朱由检就急匆匆的迎面来了,一见朱栩,强耐着性子,行礼道:“臣见过皇上。”
朱栩一摆手,笑道:“皇兄这是来找朕?”
朱由检脸上有些凝色,道:“是,臣听说,建奴那贼酋给皇上写了亲笔信?”
朱栩点头,玩笑似的道:“嗯,朕准备交给翰林院,将来编修崇祯实录什么的,或许用得到。”
朱由检不在意这些,道:“皇上,对于那代善,是打算如何处置的?”
朱栩背着手,笑道:“哦,那个啊,那个满达海幡然悔悟,愿归附我大明,戴罪立功,已经去了天牢,要劝他父亲代善认清努尔哈赤反叛的真相,弃暗投明,为我大明平乱效力。”
朱由检没有想到是这么一出,眉头皱了又皱,迟疑了一会儿,有些不甘心的道:“那,若代善不降……皇上打算如何处置?”
朱栩大步下了阶梯,道:“他只有降这一条路!”
朱由检望着朱由检的背影,心里还是难受莫名,不知道是不能杀代善还是其他什么。
满达海来到天牢,由曹钦程亲自领着向里面走。
曹钦程看着曹化淳,一脸的讨好笑容,道:“曹公公,下官可许久没有见到您了,上次您大兄来京,我特地去拜访,请了一顿酒……”
曹化淳乃是宫里的大太监,虽说司礼监大不如以前,可那也是因为朱栩管控的严,曹化淳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最信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任谁见了都要客套三分。
曹化淳走在曹钦程边上,他们身后跟着满达海,曹化淳手里拿着拂尘,瞥了眼曹钦程,漠然道:“听说,曹大人最近不止纳了三房妾室,扩了大院子,还多增了上千亩的良田。”
曹化淳话音一落,曹钦程脸上就冷汗直冒,嘴角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曹化淳冷哼一声,道:“待会儿完了,自己去找倪文焕,若是他处置不好,杂家就亲自去刑部看着。”
曹钦程双膝一颤,差点跪下,颤颤巍巍的跟在曹化淳身后,怨毒的看了眼后面的满达海,他认为是这满达海告的密。
满达海无所谓,脑中涨的厉害,只求尽快见到代善能够给他理清思绪了。
来到牢门前,他看着墙角端坐的代善与佟养真,见他们还完好无损,心里松了口气,向着曹化淳道:“曹公公,我能否与父亲单说说几句话?”
曹化淳默然点头,转身向后走。
曹钦程心里忐忑不安,冷汗直流,咬着牙,跟着曹化淳,心里飞速的思索着怎么躲过之一劫。
牢门打开,满达海进去,噗通一声,跪在代善面前:“阿玛!”
代善很平静,带着镣铐的双手,扶起他,道:“起来,跟我说说外面的事情。”
满达海强压着心里的激动之情,冷静一番,将进入山海关后的一切,都详详细细的说给代善听。
代善没有说话,他边上的佟养真脸色骤变,沉声道:“大贝勒,这明朝皇帝怕是没安好心!”
第351章 争风吃醋
代善看着满达海,没有说话。
明朝要留下他们父子,自然不止是为了削弱他们金国,怕是有更多阴谋在。
代善看了眼佟养真,问向满达海道:“南蛮子皇帝还跟你说了什么?”
满达海回忆一番,道:“没有了,不过那小皇帝让我们努力为他效力,好像,很看重父亲。”
佟养真没有说话了,言多必失的道理他懂。
代善沉默,后金这一次惨败,让他大受震动,固然是明朝早有准备,也是他们大金太过轻视,总认为明朝还是过去那样,要不然锦州不会损失那么大,粮草更不会丢!
满达海被朱栩的话搞的七荤八素,理不清头绪,看着代善道:“阿玛,我们现在该如何办,南蛮子显然是有恃无恐,欺我大金不能南下攻城!”
代善抬起头,道:“现在,已经由不得我们选择了。既然……明朝皇帝让我们留下,那就留下,只希望,他不要后悔!”
佟养真一听,连忙道:“大贝勒,决不能留在明国,我大金不能没有大贝勒,大汗……”
代善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他道:“该说的话,我都与你说了,回去之后,好生辅佐大汗,我大金的骑兵依旧是无敌的,待大汗征服蒙古,哪怕锦州再高再大,围几个月也一样要向我大金投降!”
佟养真欲言又止,只能恨恨的坐回去。他心里却忐忑,要是就这么孤身回去,怕是显得有些“单薄”,会引起金国内的怀疑。
实则,也是他做贼心虚,从努尔哈赤起兵,后金归附明朝的,少之又少。
满达海听着代善的话,也冷静下来,他们留在明朝,也不是一点事情都做不了!
不到一炷香时间,满达海就出来了。
满达海看着曹化淳,深吸一口气,沉色道:“我要见你们皇帝。”
曹化淳微微一笑,代善与满达海本就没有选择,无非就是一个台阶。
崇祯元年,六月十九。
大明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接受金国大汗黄太吉“归附”奏本,同日,大明册封黄太吉为后金大汗,赐予印玺,信章等。
兵部也加紧接收从后金返回的汉民,规划国界,接收满达海带来的贡品等等。
消息传出,举国士气大振。
景阳宫,御书房内。
朱栩笑容满满的看着代善,满达海父子,一脸欣慰道:“黄太吉既肯内附,朕很欣慰,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大明富有四海,朕也有天朝大国的气度,朕会派你们去山西,归属虎贲军,曹文诏总兵统领,好生用事,加官晋爵,指日可待,朕很看好你们……”
朱栩坐在那,洋洋洒洒的表现着他的礼贤下士。
代善神色淡淡,平静从容。
满达海沉默,眉头不时皱一下,显得有些不耐与难受。
足足小半个时辰,朱栩口干舌燥时候,才对着两人道:“你们去吧,好生用事,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皇上。”代善说的很流畅,满达海有些僵硬的也跟着抬了抬手。
待两人出去了,朱栩才长松一口气,站起来,背了背手,笑道:“黄太吉还真是能忍啊。”
曹化淳与刘时敏都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他们都知道,建奴在辽东大败,又被林丹汗攻破沈阳,气势衰败到极点,这个自然想要极力稳住,不会再与大明,甚至是蒙古各方交恶,哪怕是归还十万汉民,何尝不是“减压”的手段?
文昭阁内,朱由检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建奴成为大明藩属,牵涉太多,涉及到六部九卿,他们需要统筹处理,一连几天都停不下来。
钱龙锡等人也都忙忙碌碌,一年将过半,“瞻前顾后”,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来做。
不过,他们都能看得出,信王对皇上这次的安排并不满意,东林党也颇有微词,只不过碍于皇上已经决定,不愿意与皇帝冲突,才强耐下来。
河南,卫辉府。
璐王一身常服,悄悄从后面走出。
一个书童跟在后面,急急的低声道:“小王爷,王妃交待了,不让你出去,要是被发现了,可不得了……”
璐王朱常淓二十不到,白白净净,一身长衣,看上去如同一个赴京赶考的书生,他对那书童挥了挥扇子,道:“没事,母妃在佛堂诵经,没有一个时辰不会出来,咱们快去快回。”
书童也没有办法,跟着璐王左弯右拐,来到一家青楼内。
那书童越发的急了,低声道:“小王爷,要是王妃知道你来这里,非得打断我腿不可。”
朱常淓很淡定,找了一个不太起的眼角落坐下,抬眼四处打量着楼上厢房,自语道:“林姑娘今天是在卫辉最后一次上台了,再错过本王岂不是要遗憾一生……”
书童知道,自家这位小王爷琴棋书画,品性都很好,却也是个情痴,对那从京城来的林姑娘痴迷的有些入魔。
在他们不远处,一个落魄男子端着酒杯,望眼欲穿的看着那楼道,希冀着佳人尽快出来。
他右手边上一个人劝慰道:“康年兄,青楼女子无不薄情,你有大好前程,何必为一个女子作践自己。”
都是差不多大年纪,左手边的也道:“是啊,康年兄,听说朝廷要开恩科,正是你我共赴京城,高中三甲,一展抱负的时候!”
宋献策嘴里灌着酒,心里全是那魂牵梦绕的身影,苦涩道:“你们不懂……”
这四个字,饱含了太多,让他边上的两个朋友都无言以对。
就在二楼,林姑娘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语气清冷的道:“公公,这些都是姐姐让我们准备好的。”
桌上有一个盒子,有些大,她吃力的推给对面的人——魏忠贤!
魏忠贤背对着她,手里的琉璃珠缓缓转动,他身侧的侯国兴打开盒子,翻了翻一本本厚厚的账簿,有些异色的看了眼林姑娘,对着魏忠贤道:“公公,有些比咱们查的还要细致。”
魏忠贤这才转身,打量了这林姑娘一眼,道:“你可愿为杂家做事?”
林姑娘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