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何能凭声音找人?
朱由检眉头紧拧,转身进了马车,刚坐下就察觉头上出现了丝丝冷汗。
景阳宫的那位,对谁都笑眯眯的,仿佛任何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可杀起人来也没有手软过,曾经只手遮天,让天下清流为之战栗的魏忠贤如何?权势熏天的东林党,最终又是什么下场?
哪怕是换成他,若是让他察觉兄弟有异心,也定不会令其活过第二天!
守城队分出一拨人,保护着信王直到进宫。“士子们”又堵在皇宫门口,大喊大叫,俨然有了天启朝,众臣逼迫皇帝的气势。
这也引来了一大群百姓围观,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朝廷科举的试题提前泄露了……”
“嘿,你消息晚了,刚才皇家政院那边贴出告示,科举试题还没有出,那些只是给院内生员的考题……”
“谁知道真假?当官哪一个不是面厚心黑,吃人不吐骨头!”
“我倒是觉得是真的,你看看,这些秀才哪一个不比咱们聪明,肯定有猫腻!”
守城的士兵对于百姓们的窃窃私语置若罔闻,倒是对这帮士子严阵以待,生怕他们头脑一热就冲进宫去。
朱由检急匆匆的进了文昭阁,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都依旧在等着了。
许杰是文昭阁舍人,也侍立在一旁。
朱由检沉着脸,环顾一圈,道:“关于‘科举泄题’一案,诸位大人都怎么看?”
来宗道还在江南没有回来,此刻文昭阁以蒋德璟为首,他看着朱由检,一脸肃然道:“王爷,此事定然是有心人故意为之,想要混淆视听,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钱龙锡神色愤怒,沉声道:“王爷,此事不容姑息,当严厉查处,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明刑正典,杀一儆百!”
周延儒对这件事算是心知肚明,但他不能乱开口,温体仁还隐藏在暗中虎视眈眈,他不能有把柄主动送出去!
其他人几人存在感很低,可也都义愤填膺,要求信王行霹雳手段,震慑宵小!
门外一个内侍快步进来,道:“王爷,倪尚书到了。”
“快请!”朱由检道。倪文焕算是六部中与他走的比较近的,虽然朱由检明白这人肯定也是朱栩的人,可还是多有倚重。这人也没有让他失望,他们执掌的刑部和王绍徽执掌的大理寺,都还是比较听他的招呼的。
“下官参加王爷!”倪文焕一身朝服,进来对着朱由检行礼。
朱由检面带微笑,道:“倪大人免礼,来人,看座。”
许杰亲自动手,端了把椅子,放在蒋德璟之后。
钱龙锡等人都皱眉,按照他们的品阶,应该是比拟内阁的,倪文焕没有资格坐这么高,可也都没有说话。
倪文焕谢过,刚坐下,朱由检就道:“倪大人,关于这‘科举泄题案’,刑部可以什么结论?”
倪文焕知道朱由检心急,稍作沉吟的道:“回王爷,泄露出来的那些并不是科举试题,只是日常的考题。刑部也基本理清,应该是政院内部的人带出来的,只是谣言散播者还没有头绪,最初的人都是江南口音,人目前还在找。不过若要查实,还需进皇家政院内部。”
朱由检颌首,面露思忖。
皇家政院是景阳宫那边改革科举的一重要支柱,不会允许任何人轻动。
不过里面那些教授,博士都是原国子监抽调进去的,品阶并不高,真要查也没什么阻碍,只是真要查清楚了,外面那帮“士子”就能消停,能接受“科举试题是假,没有泄题”这个结论吗?
还有,幕后之人的目的是什么?
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都目视前方,默然无言。
他们不能支持信王去查皇家政院,得罪皇帝的事不能做。他们也不能不支持,那是无能。
所以,他们惯用的手段又来了——沉默天功。
一切又推给了朱由检。
第463章 部际联席
朱由检对于这几人的沉默早就忍无可忍,眼见他们又是这副模样,心里直恨的发痒。
他这个总理大臣就好比是笼中的鸟,能接触的也只有这些大臣,可一遇到难题这帮人就如同缩头乌龟,将所有事情都推给他!
朱由检如果有杀人的权力,这帮人都会被杀!
“该杀!”
朱由检心底愤恨,面上还是平静的看着倪文焕道:“本王这就进宫去见皇上,倪大人可要一起?”
倪文焕起身,道:“王爷,下官就不去了,部堂还有很多事情,若皇上恩准,王爷可转告下官。”
朱由检微微点头,目送倪文焕离开。
许杰待倪文焕走后,看向朱由检道:“王爷,景阳宫那边还没有传出消息,说皇上醒了。”
朱由检微微皱眉,景阳宫的那位,虽然经常开小差,可也算勤政,没有什么大的懈怠可指摘,听着许杰的话,转头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摇头,道:“景阳宫那边确实没有消息。”
实则上,除非景阳宫那边主动透露出消息,什么时候他们能从那滴水不漏的地方探听到一丝一毫的消息?
朱由检会意,站起身道:“本王去御书房,其他人继续做事。”
朱由检眼里越来越没有这些人,说着就出了文昭阁直奔景阳宫。
蒋德璟,钱龙锡等人自然也都看得出,信王也没有多少掩饰的意思,都面无表情的起身,各忙各的。
周延儒坐在沉吟一阵子,起身也跟着出去。
御书房内,朱栩刚喝完李解语送来的清粥,神清气爽,刘时敏就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信王求见。”
朱栩笑了笑,道:“请皇兄进来。”他说着直起腰,动了动胳膊,他知道朱由检来的目的,他也正好有事要与朱由检商议。
朱由检打了一路的腹稿,刚要行礼,朱栩就摆手道:“皇兄免礼,刘时敏,看座。”
朱由检只好将话头改变,道:“谢皇上。”说着就坐下,然后看向朱栩,一副商议事情的口气道:“不知皇上可听说了宫外的事情?”
朱栩不在意这件事,微微一笑道:“朕知道了,些许小事,皇兄无需理会。须知我们不能事无巨细,要相信百官,给他们充分的信任与使用权力的机会,那什么舞弊案,朕已经让政院那边辟谣了,如果还不消停,皇兄可以在出面,对待士林,朝廷不能一棍子打死。”
朱栩说了这么多,让朱由检越发觉得朱栩是在谋划着什么,心里不安,嘴上道:“皇上,此事不能等闲视之,臣认为当严肃朝廷纲纪,否则此事定然会一而再再而三,朝廷穷以应对,终不是办法。”
朱栩暗笑,朱由检所谓的“纲纪”只怕还是他心中的“纲纪”,想到这里,不由得心底低语“是该重修大明律例的时候了。”
心里转动着,朱栩微笑道:“皇兄说的是,这件事朕会命刑部严查。皇兄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朱由检见朱栩不肯多说,心里就更紧张了,可朱栩转移了话题,他也不能强扳回去,稍稍顿了顿便道:“臣此次去治洪,有些想法,想与皇上说说。”
朱栩一笑,摆出认真倾听的架势,道:“皇兄尽管说。”
朱由检组织着话语,道:“皇上,这次的大水绝非偶然,难保不会有下次。有一次,受灾之人就是数十万,朝廷需要及早应对。”
朱栩点头,后世动辄数百人受灾,也是人口密度的关系。
“继续说。”朱栩端起边上的一杯热茶,鼓励似的道。
朱由检看着朱栩,道:“黄河,长江都太长,防洪也不能靠一县一府,甚至一省都不行,朝廷又鞭长莫及,是以,臣建议成立一个防洪衙门,专门协调沿河各省,应对此事。”
这个朱栩也早有想法,看着朱由检,想了想道:“这样,朕命工部牵头,六部联合,沿河各省派人进京,成立抗洪衙门,挂在文昭阁之下。这个衙门要专注于水情,任何风吹草动都报上来,任何瞒报造成水灾的,都要严惩!”
朱由检连忙起身,道:“遵旨!”
说完这些朱栩没有停下,思忖着道:“另外,还是工部牵头,联合六部,组建水利,筑路专司衙门。统一规划全国的水系,官道,大力促进水利工程的施展,监督,进程,核收。筑路,不止要朝廷,还要发动民间力量,鼓励百姓修路……”
朱由检听着,神色微振,这几个新衙门都是要挂在文昭阁之下的,那他的权利就会飞速扩大,心中一直被压抑着的想法,可以慢慢施展了!
朱由检越发认真,详细的与朱栩讨论这些衙门的权责,品级,直到最后确定了,心情才一松,脸上也不自觉的带着笑容。
朱栩相信这些事情朱由检肯定能做好的,脱开一个大包袱,朱栩也轻松的道:“皇兄,这些都是为国为民之事,不论银子还是人手,都可以跟朕说。”
朱由检站在那,抬手道:“谢皇上。”
朱栩颌首,他很希望朱由检能帮他分担一部分,没有内阁,文昭阁要是再不顶事,他就需要另想办法了。
大明已经到了最为紧要的一个时刻,千头万绪,朱栩的精力就那么多,不能事事都握在手里。
朱由检见朱栩脸上有笑容,以一种公事谈完,兄弟之间聊天的语气道:“皇上,江苏,浙江巡抚空缺,不知皇上心下可有人选?”
傅宗龙与周维京都被朱栩陆续调到西南了,这两省的巡抚确实空了一段时间。
只不过,也是让朱栩最感觉为难的地方,这两省是全大明人文最是斐翠,经济最为发达,高官故吏,勋贵公卿多如牛毛的地方,于无声间与朝廷的嫌隙是越来越大,朱栩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人派过去。
“皇兄可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朱栩心里一动,看着朱由检道。
朱由检心里发紧,神色不变的道:“是,臣文昭阁内几位大人都不错,臣想代为推荐。”
第464章 巡抚安排
朱由检心里复杂难明,钱龙锡与蒋德璟等人,他心里恨不得杀了干净。同时又明白,这些人并没有“罪过”,他杀不了。
江苏,浙江两省乃是大明最为富裕的地方,给他们……朱由检是万分不愿意,可文昭阁更不能容忍他们!
朱由检暗暗沉着心,看着朱栩,违心的道:“回皇上,钱龙锡与蒋德璟都是饱学之士,在文昭阁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臣,举荐他们二人任两省巡抚。”
朱栩一怔,这两人他还真没有想过,不由得沉吟起来。
他能猜到朱由检的心思,肯定是想更换文昭阁的阁员了,这些他不关心,倒是蒋德璟,钱龙锡两人去江苏,浙江是否合适?
这两人出身翰林院,在朝野,尤其是在江南很有威望,加上江南士林集团一直对朱由检抱有“好感”,这两人要是过去,说不得能够让江南士林一直沸沸的情绪慢慢安静下来。
同时,他也有意增加文昭阁分量,没有内阁实在不行,朱栩需要文昭阁逐渐承担起责任来。
朱由检见朱栩沉默不语,心下也有不安。他心底也很明白,朱栩一直在提防他,有意的压制文昭阁。这两人不管他再怎么不喜欢,身上都有文昭阁,信王的烙印,若是他与朱栩换个位置,他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朱栩对着朱由检一笑,道:“朕倒是忘了还有皇兄的人,嗯,这两人确实够资格,也合适,这样,皇兄回去之前,先与他们谈谈,征询一下两位大人的意见,然后……明日,朕再召见。”
朱由检心里怦怦直跳,见朱栩答应了,强压着心里的狂喜,抬手道:“是。”
他是真意外!
朱栩看着朱由检外露的喜色,不动声色的继续道:“南方的督政院还在组建,两位大人过去之后,要严格,积极的落实朝廷的纲纪法度,决不允许逾越雷池,还大言不惭,恬不知耻的找各种理由狡辩!皇兄与二位大人谈的时候,务必要告诉他们一省巡抚的责任,不是让他们去做官老爷,作威作福的……”
朱由检只是想打发走这两人,才不会管他们去的地方是好是坏,肃声道:“臣明白。”
朱栩笑着颌首,端起边上的茶。
朱由检解决了这件事,心底放松,看着朱栩,又道:“关于礼部张尚书调任文昭阁,皇上可是已经决定了?”
朱栩摇头,道:“张尚书做的不错,礼部近年来井井有条,说不上雷厉风行,可也功劳大过苦劳,再等等,朕会给他加大学士头衔,文昭阁就不入了。”
张我续也八十多了,谁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朱栩已经在物色人选,大学士也就是差不多是他告老还乡的馈赠了。
这也是朱栩已经稳固了地位,不论是东林还是阉党都不放在眼里,不止是张我续,倪文焕、王绍徽等人朱栩也打算逐步清理,在六部一级的高层,慢慢的彻底的洗去阉党的痕迹。
朱由检不知道朱栩的心思,又是暗松一口气,他的文昭阁也不想被朱栩掺沙子,该解决的都解决了,便抬手道:“皇上英明,臣这就回去与二位大人谈一谈。”
朱栩道:“嗯。”
朱由检又微微躬身,这才转身,这一次他来的目的基本上都达成了,心里格外的开心,一扫往日阴霾。
朱栩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道“还是缺少足够的见识的机会,双眼被蒙住了,看来得多让他出去走走。”
明朝的皇帝,自宣宗之后,大部分都被囚禁在皇宫里,极少有外出的机会,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除了内侍就只有奏本。
大臣们是不会告诉他大明的真实情况的!
朱由检走后,朱栩就习惯性的拿起左手边的奏本,第一道就是来自孙传庭的。
除了详细的描述《株连法》的实施,还有就是剿匪的情况,最后还附属着新设各省的总兵人选,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其中一条是建议罢免陕西总督杨鹤,改由赵率教担任。
杨鹤之子杨嗣昌一直在河南统兵,这个人很低调,在大明数十个总兵中,没有多少存在感,可作为皇帝,朱栩却洞若观火。
河南本也是多乱之地,可近年来,虽偶有乱起,飞速就被扑灭,丝毫没有扩大的机会。
“这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一个人!”
对于杨鹤,朱栩也没有打算问罪的意思,能够在陕西那种地方,左腾右挪的坚持到现在,也相当不易。
手指在桌面敲着,朱栩想了又想,道:“传旨陕西,召杨鹤进京,东阁听用。”
刘时敏侧过身,道:“是。”
看完这一道,天色已经彻底黑了,朱栩轻叹了口气,得去慈宁宫请罪了,不然等找过来麻烦更大。
“走吧。”朱栩站起来,旋即就装模作样的咳了声。
曹化淳连忙会意,跟着道:“皇上,要不要让太医院熬副药送到慈宁宫去?”
朱栩眼神一亮,道:“嗯,好主意,快去。”
曹化淳立刻就打发一个内监去了,这样的事情主仆二人干了不是一次,驾轻就熟。
朱由检回到文昭阁就迫不及待的将蒋德璟,钱龙锡叫到他的班房,将他在朱栩面前对二人的举荐说了。
两人都是大喜,文昭阁他们已然待不下去,本以为会暗淡离开,却没有想到,信王居然给他们二人有这样的安排!
蒋德璟慌忙抬手,难掩激动的沉色道:“下官谢过王爷,不论下官身在何处,都将铭记是文昭阁一员,唯王爷马首是瞻!”
钱龙锡也紧跟着道:“王爷放心,下官定然尽心尽力,任何差遣,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朱由检神色不动,心里暗自冷笑,两人还没有走,这话就客套起来了。
不过他也实在是厌恶了两人,有些勉强的点点头,道:“嗯,明日皇上会召见二位大人,到时候二位大人需要有足够的政纲,令皇上满意才行。”
两人都连连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既然信王都知道了,事情定然十有八九了!
他们这里高兴,慈宁宫里的朱栩却头疼不已。
第465章 晚上的问题
慈宁宫。
张太后冷着脸,眼神如同两把利剑。
朱栩坐在她对面,目光闪躲,不时的拿手挡嘴,嘴里咳嗽连连。
小永宁睁大双眼,瞪着朱栩道:“皇叔,你的妃子跑了吗?”
朱栩瞥了她一眼,暗暗使眼神,小家伙顿时一惊,道:“皇叔,真的跑了?”
张太后脸色一寒,在小永宁头上一敲,道:“去里面待着!”
小家伙撇了撇嘴,对着朱栩做了鬼脸,蹦蹦跳跳的向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哼着怪里怪气的调子:“秋香,秋香,秋香……”
张太后脸色越冷,盯着朱栩道:“这种曲子今后不准带进宫来,毫无格调!”
朱栩喜好小情小调,小家伙与朱栩厮混的时间也比较多,听多了自然能记住那么一两句。
朱栩头皮发麻,咳嗽一声,道:“皇嫂说的是,朕记下了。”
张太后见朱栩咳嗽不停,虽然不知道真假,脸色是稍稍缓解,紧皱着眉头道:“王瑜阳,真的被你派去查案了?”
朱栩咳嗽一声,道:“东厂,朕交给了信王皇兄,刑部的权责又偏向刑事,事务繁杂,朕打算建立一个直属朕的调查机构,专门清查大案要案。”
张太后对这些完全不在意,依旧皱眉,沉着脸道:“你是皇帝,政务我不管,但是……有些事情,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王瑜阳你是要不喜欢,我再给你物色别的……”
逼亲的既视感。
朱栩知道,这一关是躲不过去了,没了王瑜阳肯定还有别的。
他又咳嗽了一声,道:“皇嫂,那个你看,快到年底了,这件事能不能明年再谈,明年,我宫里肯定有人……”
张太后哪里会被朱栩骗,语气坚决道:“年底之前,你宫里必须有人!”
朱栩头疼不已,这世上任何人他都有办法,唯独他这皇嫂除外。
“皇上,今天的药。”就在这个时候,一身青红琉色开巾长裙的李解语缓步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碗药。
张太后看着李解语,双眼陡然一亮,僵硬的表情瞬间如同花开般,笑容满面的道:“李小姐来的正是时候,嗯,皇上的病还没有完全好,这样吧,李小姐先搬到景阳宫,这样方便照顾……”
朱栩心里一惊,他只是让曹化淳来帮他装病,怎么李解语来了。
李解语现在也有些发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着张太后的话,总觉得有些不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张太后笑呵呵的站起来,拉过李解语的手,道:“解语,皇上的病你也看到了,你不在景阳宫,我实在不放心……”
李解语看着张太后,又看了眼朱栩,轻声道:“那民女就去景阳宫一阵子,待皇上病好再回太医院。”
张太后笑容越多,瞥了眼朱栩,道:“那就好,今晚就搬过去吧,我让人给你收拾东西。”
朱栩一个头两个大,这回他哪里看不出,分明就是张太后早就设计好的。
“不能再待下去了!”
朱栩心里敏锐的感觉到,张太后接下来要讲的话肯定“露骨”,站起来就道:“皇嫂,朕那边还有事情要处理,下面的事情,你就尽管安排吧。”
张太后生怕朱栩又出幺蛾子,表情冷淡的道:“嗯,待会儿我去给解语选屋子。”
朱栩嘴角抽了抽,看了眼李解语,转身快步出门。
李解语也是蕙质兰心,被朱栩看的俏脸一红。
“来,我们说说话。”张太后拉着李解语就向里面走去。
朱栩出了慈宁宫,长长吐了口气,所谓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也不外如是吧。
曹化淳跟在身边,表情平静。他知道李解语进去了,可也来不及报信。
朱栩看了他一眼,背起手道:“回宫,待会儿李小姐来了,就说朕睡了。”
“是。”曹化淳应了声。
皇家的婚事历来都是大麻烦,涉及太多,哪怕不考虑个人情感,程序上也令人头疼。
朱栩回到景阳宫,还是习惯性的进入御书房,翻看奏本。
果然,没有多久,张太后就领着李解语亲自来了景阳宫,大大小小的地方走了个遍,最后选择了在朱栩卧室隔壁的一个偏殿,理由是“近身侍候”。
李解语倒是显得成熟娴静,除了一开始的娇羞,后面都平静如水,除了“嗯”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一直都是张太后前前后后的忙活。
直到确定好了,东西都搬过来,张太后才拉着李解语的手,笑眯眯的道:“解语,皇上这个人好面子,脾气倔,你在他身边要多劝劝,还有就是照顾好他,他啊比较随性子乱来……”
李解语耳根都红了,张太后的话再明白不过。她不同于王瑜阳有着“远大抱负”,她的性格类似张太后,或者是明朝传统的女性,张太后这分明就是“媒妁之言”了。
朱栩虽然假装睡着了,可外面的事情他都一清二楚,知道也装作不知道,朱栩闷头看奏本。
好在张太后还顾忌二位“新人”的面子,并没有多留,安排好李解语便转离开了景阳宫。
她这一走,让朱栩与李解语两人都松了口气。
李解语坐新制的秀床上,表情有些发呆。
张太后的话意思很清楚,可……事情怎么就成这个样子了?
不远处站着几个婢女,远远的看着,她们都知道,这位李小姐,用不了多久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